2015年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合集下载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关于2015年硕士分专业招生计划调整及落实情况公示2015年我校国家下达总计划数为965人,其中学术型计划545人,应用型计划420人。

我校一志愿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含推免34人)合计647人,其中一志愿学术型上线人数为253人,工程硕士上线151人,管理类联考上线207人,金融硕士上线2人。

考虑今年部分专业生源短缺,我校根据教育部招生录取工作文件精神,破格复试拟录取27人。

加之调剂录取考生动态变化,导致我校实际录取情况较前期分专业计划申请略有变动。

因此,根据最终录取情况,在保证学术型招生计划严格遵守不超过国家下达招生计划前提下,结合我校生源实际情况和科研师资情况,最终落实分专业招生计划情况公示如下,并上报辽宁省教育厅审批。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原计划申请调整计划数080200 机械工程44 41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5 4085201 机械工程41 52085236 工业工程 5 7085240 物流工程 3 3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48 55085204 材料工程37 28080800 电气工程85 87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7 1085207 电气工程84 97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23 26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0 12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7 7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3 20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0 12081103 系统工程 4 2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4 3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9 9085203 仪器仪表工程14 12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11 14085210 控制工程20 29085211 计算机技术13 12085212 软件工程 5 6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2 0080102 固体力学 3 1080103 流体力学 2 3080104 工程力学 3 0081402 结构工程9 20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5 15 0805Z1 新材料合成与应用技术 2 0 081701 化学工程 3 2 081702 化学工艺 6 7 070101 基础数学 3 2 070102 计算数学 4 0 070104 应用数学8 7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4 1 070205 凝聚态物理8 9 081704 应用化学9 10 081705 工业催化 3 1 0817Z1 环境化学工程 5 4 0817Z2 材料化学工程 3 1 085216 化学工程12 0 085239 项目管理 1 0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18 14 120201 会计学13 16 120202 企业管理12 8 120203 旅游管理 2 0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2 2 125300 会计121 109 020204 金融学 5 7 020205 产业经济学 4 1 020206 国际贸易学 5 6 025100 金融 6 4 030101 法学理论 5 6 030105 民商法学10 9 030106 诉讼法学 5 8 030107 经济法学 5 4 030109 国际法学 5 5 0301Z1 知识产权法 4 4 0301Z2 传播法学 5 3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7 6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 7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0 11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5 6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3 1 125100 工商管理86 83 125600 工程管理21 17 0804Z1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器 4 4 合计965 963其中学术型480 475其中专业学位485 488。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第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第
拟录取考生名单(第一批)
序号 拟录取专业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7 29 30 31 31 33 34 35 3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新闻学 考生编号 101405027006923 101405027007026 101405027007008 101405027007047 101405027006975 101405027006940 101405027007028 101405027007021 101405027006992 101405027006943 101405027006977 101405027007019 101405027007036 101405027006979 101405027006950 101405027007018 101405027006908 101405027006902 101405027007042 101405027006878 101405027006903 101405027007009 101405027006932 101405027007027 101405027006937 101405027006973 101405027006879 101405027006933 101405027006991 101405027006985 101405027006955 101405027006961 101405027007014 101405027006948 101405027006921 101405027007013 101405027007017 101405101409079 101405101409080 101405101409081 101405101409082 101405101409083 101405101409084 101405101409085 101405101409086 101405027006760 101405027006743 101405027006784 101405027006795 101405027006723 101405027006715 101405027006798 101405027006719 101405027006725 101405027006711 101405027006754 101405027006721 101405027006718 姓名 路梦怡 吴爽 李欣阳 李锦蓉 苏峰 黄莹 张婷 王文 安旸 吕秀璐 董宝奇 宋晓 王释怿 张子政 江楠 孙振蒙 刘桂宏 牟玮 孙倩茜 武欣怡 刘向锐 黄颖 刘美玲 寇俊如 谷明月 孟哲 魏秋爽 江柯瑶 李新 董博昊 叶双 岳子璇 李承泽 陈悦瑩 吕琦 李雪峰 崔金燕 刘祉亿 苑一 李家昆 胡婉琳 高敏 司雨 蔡闯 张怡飞 于欢欢 李云云 马维佳 王迪 李阳 李雪 马洁 吴丹 孙艳泽 杨兵 李姝蕙 王亚军 栗兴维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411.00 401.00 389.00 386.00 390.00 371.00 378.00 360.00 378.00 362.00 357.00 382.00 379.00 354.00 361.00 363.00 373.00 350.00 352.00 356.00 366.00 354.00 364.00 366.00 353.00 363.00 369.00 354.00 359.00 351.00 361.00 361.00 348.00 353.00 357.00 357.00 349.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79.00 375.00 377.00 379.00 375.00 363.00 376.00 369.00 364.00 349.00 349.00 359.00 363.00 85.00 80.00 85.00 86.00 80.00 86.00 82.00 88.00 79.00 86.00 88.00 76.00 77.00 88.00 84.00 81.00 76.00 86.00 85.00 83.00 78.00 83.00 78.00 77.00 83.00 78.00 75.00 82.00 79.00 82.00 77.00 77.00 83.00 80.00 78.00 78.00 8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90.00 90.00 89.00 87.00 88.00 90.00 83.00 83.00 85.00 91.00 90.00 85.00 83.00 总成绩 83.04 80.14 79.96 79.84 78.60 77.74 77.52 76.80 76.62 76.48 76.38 76.28 76.16 75.96 75.74 75.12 75.02 74.80 74.78 74.74 74.64 74.46 74.36 74.34 74.32 74.22 74.16 74.16 73.96 73.74 73.64 73.64 73.62 73.42 73.38 73.38 73.1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80.06 79.50 79.48 79.16 78.90 77.82 77.54 76.56 76.46 76.16 75.86 75.76 75.72 备注

辽宁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辽宁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辽宁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具体要求为: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
(三)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法学专业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

其中课程学习1年,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为1年。

四、培养方式
(一)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二)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导师组应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三)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四)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

五、培养工作(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辽宁大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辽宁大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辽宁大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作者:————————————————————————————————日期: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001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125200公共管理①初试参考书目全国联合考试,依据联考大纲②复试:笔试与面试结合笔试:政治理论面试:综合面试、外语口语、听力002经济学院()025100金融①初试参考书目:《金融学(第二版)精编版》又称《货币银行学(第四版)》,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②复试:面试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②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柳欣、林木西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西方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025200应用统计①初试参考书目:《统计学(第三版)》,袁卫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②复试:面试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同金融;参考书目:同金融025300税务①初试参考书目:《税收理论与实务》,王韬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②复试:面试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同金融;参考书目:同金融025400国际商务①初试参考书目:《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版)》,崔日明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②复试:面试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同金融;参考书目:同金融025500保险.①初试参考书目:《保险学(第三版)》,王绪瑾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②复试:面试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同金融;参考书目:同金融025600资产评估①初试参考书目:《资产评估学教程(第三版)》,朱萍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②复试:面试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同金融;参考书目:同金融005商学院()025700审计①初试参考书目:全国联合考试,依据联考大纲②复试:笔试与面试结合笔试:政治理论、专业笔试面试:综合面试、外语口语、听力参考书目:《中级财务会计》王华、石本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审计》刘明辉、史德刚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基础会计②成本会计参考书目:《基础会计》(修订本) 张肃珣张胜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成本会计》(第三版)胡玉明潘敏虹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125100工商管理①初试参考书目:全国联合考试,依据联考大纲②复试:笔试与面试结合笔试:政治理论面试:综合面试、外语口语、听力125300会计①初试参考书目全国联合考试,依据联考大纲②复试:笔试与面试结合笔试:政治理论、专业笔试面试:综合面试、外语口语、听力参考书目:《中级财务会计》王华、石本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财务管理》姚海鑫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基础会计②成本会计ﻫ参考书目:《基础会计》(修订本)张肃珣张胜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成本会计》(第三版)胡玉明潘敏虹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006人口研究所()035200社会工作①初试参考书目《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社会工作实务》(中级)(2010年新版民政部指定教材),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1月②复试:面试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ﻫ加试科目:①社会学原理②个案工作ﻫ参考书目:《社会学导论》,杨淑琴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个案工作》(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许莉娅,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8月007法学院()035101法律(非法学):①初试参考书目ﻫ请参考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生司和司法部法规教育司联合编写的最新考试大纲②复试:面试复试科目:专业面试、英语口语、听力035102法律(法学)①初试参考书目请参考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生司和司法部法规教育司联合编写的最新考试大纲②复试:面试复试科目:专业面试、英语口语、听力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ﻫ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宪法学参考书目:《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宪法》周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009文学院()055200新闻与传播①初试参考书目《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广告策划创意学》第三版余明阳、陈先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现代广告学教程》(第一版)张金海、余晓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②复试:面试与笔试结合复试科目:新闻传播史论参考书目:《中外广告史新编》陈培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媒介经营管理学》邵培仁、刘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文史知识与写作②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参考书目:《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上下册)马正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11外国语学院()055101英语笔译①初试参考书目《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张培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林青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公文写作》白延庆.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西方文化史》庄锡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②复试:面试复试科目:专业英语会话参考书目:《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张培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ﻫ加试科目:①高级英语②英汉翻译参考书目:《高级英语》张汉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张培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055102英语口译①初试参考书目《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张培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林青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公文写作》白延庆.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西方文化史》庄锡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②复试:面试复试科目:专业英语会话参考书目:《英语同声传译教程》仲伟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高级口译教程》(第三版)梅德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高级英语②英汉翻译《高级英语》张汉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张培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012广播影视学院()135105广播电视①初试参考书目《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电视学导论》黄会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②复试:笔试与面试结合复试科目:笔试:电视作品分析面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辽宁大学复试分数线的考生需携带担任主创的电视作品等参加复试)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传播学②影视艺术基本理论参考书目:《传播学》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版)《DV制作》周雯、王庆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016化学院()085216化学工程①初试参考书目《普通化学》,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五版②复试:面试复试科目:①化学基础实验②化学综合参考书目:《大学基础化学实验(I)》方国汝,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第二版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基础化学实验②化工原理参考书目:《普通化学》,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化工原理》王志魁,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018信息学院()085211计算机技术①初试参考书目《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ﻩ《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ﻩ②复试:笔试与面试结合复试科目:笔试: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外语面试: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专业外语》专业外文刊物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离散数学②微机原理ﻫ参考书目:《离散数学》左孝凌等,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戴梅萼等,清华大学出版社085212软件工程①初试参考书目《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ﻩ《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ﻩ《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ﻩ《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ﻩ②复试:笔试与面试结合复试科目:笔试: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外语面试: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参考书目:《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ﻫ《专业外语》专业外文刊物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离散数学②微机原理参考书目:《离散数学》左孝凌等,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戴梅萼等,清华大学出版社019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①初试参考书目《环境工程学基础》张振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②复试:面试复试科目:环境生态学参考书目:《环境生态学导论》盛连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版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环境学导论②环境生物学ﻫ参考书目:《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环境生物学》孔繁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021汉语国际教育学院()045300汉语国际教育①初试参考书目《现代汉语》(上、下)(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古代汉语》(一、二),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周小兵,商务印书馆,2009年《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外国文化讲习录》,郭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②复试:笔试与面试结合复试科目:笔试:文学文化及语言学基础面试:外语听说、教师潜质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①基础写作②古代汉语ﻫ参考书目:《大学写作教程》何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古代汉语》(一,二)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

辽宁大学2015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辽宁大学2015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准考证号姓名15210351200802 马晓彤15210351100109 刘爽15210351101101 汪泽15210351102815 许忠杰15210351101912 王小芳15210351101426 洪久媛15210351100328 李薇15210351100115 张科辉15210351101522 雍小林15210351100511 李玲15210351102210 冯松15210351102127 王楠15210351101530 孙健15210351102408 赵洪洋15210351101228 朱勇15210351100402 侯是羽15210351102926 赵静15210351101501 韩天宇15210351100807 阚晓丹15210351101929 符锐15210351101423 王日东15210351100501 刘亮15210351101112 矫越安15210351103429 陈巍15210351103115 于悦15210351100116 高天心15210351100630 周任搏15210351102028 赵欢15210351102916 薛春来15210351102312 段岩15210351102217 张丽琴15210351101312 徐博15210351100220 耿爽15210351102703 罗晓姝15210351103013 韩冰15210351102801 齐玉杰15210351101212 单百爽15210351101321 崔健15210351103416 赵延玲15210351102112 石莹15210351100701 刘晓航15210351100419 王铋程15210351102708 顾峻铭15210351103404 崔喜光15210351102403 史智15210351101922 韩博15210351101720 崔音赫15210351100509 宋丽娜15210351100409 吕英楠15210351101108 张姝15210351102929 郑志强15210351102004 王勤思15210351101615 严怡娜15210351100715 王聪15210351100919 王玥15210351103508 任梓瑜15210351102918 刘维玮15210351102329 戴敏佳15210351101410 张程程15210351103210 何欣15210351102118 王振飞15210351102107 张杨15210351102820 宋亚丽15210351100216 张天舒15210351102315 苏庆坤15210351100406 朱隆升15210351100708 费晶15210351103530 袁艳15210351103311 王炳楠15210351100724 祝伟15210351100130 王一竹15210351102529 张红亭15210351102627 王娜15210351101203 赵鑫15210351101125 杨硕 2016年1月14日。

东北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分数线及招生简章(Word)

东北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分数线及招生简章(Word)

2016年东北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分数线及招生简章2015年东北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分数线如下,凯程老师会及时为同学们更新信息, 欢迎关注凯程教育!凯程老师为大家提供2015年东北大学会计硕士招生简章: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2015年继续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125300。

2015年我校商学院拟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80人,其中拟招收全日制学生32人(均在校本部就读),拟招收非全日制学生48人(均在校本部就读,不提供住宿)。

其中拟接收全日制推荐免试生约5人左右(均为校内推免)。

一、专业介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健全和完善国家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队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3年底决定设置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院校之一。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与会计学学术性学位是规格不同的两种学位类型,会计硕士的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注重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紧密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MPAcc项目深入探索会计硕士教育的特有规律,将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注重课堂互动、案例教学、并与行业名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课程;同时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论坛讲座,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以及选聘会计实务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会计硕士培养;在课程认定、课程开发、考试免考、奖学金评定及资源共享等方面积极开展与国际会计师公会及团体的合作。

除学校设立的奖学金以外,MPAcc项目还设立有项目奖励金,享受国内外知名的会计师公会及团体,如香港会计师公会、澳洲会计师公会、IMA、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等提供的奖学金政策。

MPAcc教育在坚持“实务导向、视野导向、就业导向”三原则基础上,致力于为我国高端会计人才队伍贡献“德、知、行” 三合一优秀的,适合各类组织需要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

辽大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表(终版)

辽大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表(终版)

星期二 政治理论三 东配201 (经管七班、经管八班、经管九班 、公共日语、公共俄语) 政治理论四 东配301 (人文一班、人文二班、人文三班 、国际商务)
星期三 政治理论五 东配201 (人文四班、人文五班、人文六班 、人文七班) 政治理论六 东配301 (人文八班、人文九班、人文十班 、人文十一班)
星期四
第一大节 8:00-9:50
公共英语读解 经管一班 蕙826 经管五班 蕙819 经管二班 蕙825 经管六班 蕙816 经管三班 蕙805 经管七班 博405 经管四班 蕙821
公共英语读解 经管八班 蕙825 理工五班 蕙821 经管九班 蕙826 理工六班 蕙819 理工七班 蕙816
第二大节 10:10-12:00
博:博远楼
东配:东配楼
2. 公共管理、国际商务、工商管理、法律硕士、会计、审计、资产评估、英语笔译、英语口译、广播电视、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学位硕士公共外语由所在学院自行安排。 3. 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法律硕士、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广播电视、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学位硕士政治理论课由所在学院自行安排。
第二外语读解 二外日语 博文楼318 二外德语 博文楼203 二外法语 博文楼402
政治理论九 博雅楼405 (二外英语、二外日语、二外德语 、二外法语、英语口译、英语笔 译)
辽宁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2014级硕士研究生公共课程安排
学第三周2014年9月15日开课)
星 地点 期
(教
星期一
第 第三大节 第二外语读解 13:30-15:20 二外英语 励行楼307 二外语读解 二外日语 二外德语 二外法语 博文楼318 博文楼320 博文楼402
政治理论九 博雅楼405 (二外英语、二外日语、二外德语 、二外法语、英语口译、英语笔 译)

辽宁大学emba招生简章

辽宁大学emba招生简章

辽宁大学emba招生简章辽宁大学EMBA招生简章一、招生对象1. 具有全日制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2. 具有国家规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以上级别的管理岗位;3. 受雇于中外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4. 思想品质良好、业务素质优秀,符合《联合国宪章》的思想与行为准则;5. 具备管理经验,有一定社会责任感,服从管理,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团队意识;6.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开拓思维;7. 具有较广的社会触角及较强的商务实战能力;8. 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二、报名材料1. 招生简章,复印件一式两份;2. 报考表,报考表原件一式两份;3. 个人照片一张;4. 身份证复印件,原件一式两份;5. 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件一式两份;6. 各种资格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如:职称证书、管理层任职证明),原件一式两份;7. 报考缴费凭据,复印件一式两份;三、报考费用1. 报名费:2000元/人;2. 报考费用总额:6000元/人。

四、报名时间2020年7月1日-8月30日,每日8:30-17:00,人数有限,报满即止。

五、入学考试1. 考试时间:2020年9月中旬,具体时间视报读者考试成绩而定;2. 准考证审核:参加考试者,凭报名材料及准考证前往准考地点参加入学考试;3. 考试内容:(1)英语考试:考查学习者英语听力、口语、阅读、词汇量、语法等基础能力。

(2)逻辑能力测试:考核学习者的数学运算和推理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发现问题并重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写作素质考核:考查学习者在什么场景下把思想写出来的能力。

(4)组织调查考核:考查学习者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其他要求1. 考试成绩满足本院认定要求,通过审核后,方可注册学籍;2. 参加学习的入学者须按时参加规定课程活动。

七、声明1. 报考材料一经提交,恕不退还;2. 入学考试的最终成绩以辽宁大学EMBA学院公布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人数2015年专业目录中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确定,复试阶段将略有调整。

推荐免试生拟招生人数包含在专业目录公布的人数中,推荐免试生接收工作预计在10月中下旬结束,具体各专业接收人数可在研究生院网站上查询(2015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生数不超过总招生计划数的30%,各专业均留有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

二、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各招生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全部考生应通过教育部指定网站对本人的学籍学历进行查询,无法查询的须与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联系进行学籍学历的认证。

无法提供认证报告的不能准考或录取。

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专业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第1、2、3、4(6)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单独考试1.符合(一)中第1、2、3、4(6)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单独考试招生专业仅面向部分学术学位专业招生,详情见辽宁大学2015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本简章专业目录备注说明。

(四)推荐免试具有推荐免试条件的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免试攻读辽宁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

除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外,其他专业均可接受推荐免试研究生。

具体申报时间及办法见《辽宁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章程》。

三、报名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我校的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填写的各项信息,必须与本人的自然信息以及各类学籍学历认证信息完全一致。

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务必认真仔细核对,签字确认以后各项信息均不得修改。

如因信息不一致导致不准考或不能录取的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复试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

报考2015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

网上预报名时间(应届本科毕业生):2014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

网上报名时间:2014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

推免考生报名时间:2014年9月20日至本校接收工作结束。

报名流程:推免考生登陆“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tm),其它考生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注意事项:(1)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我校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沈阳市内指定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2)考生考前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

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

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2.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现场确认时间: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

现场确认程序:(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在2015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

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报名结束,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我校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五、入学考试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地点:考生按照选择报考点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1)2014年12月15日-2014年12月2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3)初试日期和时间:2014年12月27~28日。

3.复试时间、地点及方式由我校自定。

在复试前(4月初)通过研究生院网站公布。

(1)复试时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考生学籍学历无法在教育部指定网站查询且无法提供认证报告的,我校将取消其复试资格。

(2)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应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具体见招生简章附录。

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复试的考生暂不加试。

(3)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审计、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六、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和要求在复试前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七、录取学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和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

考生的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单独考试考生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八、学费及奖、助学金制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每年8000元,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依据各专业规定及物价部门备案标准。

我校对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奖、助学金制度。

1.国家奖学金:全国每年评选30000人,国家奖学金额度为每生每年20000元,我校按照评选规则进行评定。

2.国家助学金:所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均可获得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额度为每生每年6000元,定向就业研究生不享受此助学金。

3.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一等和二等两个等级,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资助比例为40%。

九、招生信息、咨询、联系方式1.我校的招生信息均进行网上公布,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报名公告、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等可在辽宁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或各培养单位官方网站)查询。

2.考生的初试成绩单请考生自行到指定网站下载,我校将不再邮寄。

3.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研究生院不提供业务课参考书。

4.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学术学位研究生:联系电话:(024)62202349,传真:(024)62202715;办公地点:博远楼108室通讯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辽宁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110036专业学位研究生:联系电话:(024)62202363,传真:(024)62202313;办公地点:博远楼113室通讯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辽宁大学专业学位教育管理办公室邮政编码:110036各专业详细信息可与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办公室直接取得联系院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院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白老师62202426历史学院于老师62202441经济学院梁老师62202454数学院杨老师62202209商学院刘老师62202136物理学院杜老师62202306国际关系学院潘老师62202471化学院姜老师62202380人口研究所于老师62202046信息学院董老师62202344法学院(法学)耿老师62202409生命科学院于老师62202232法学院(法律硕士)张老师62202410环境科学院李老师62202248马克思主义学院邢老师62202746药学院潘老师62202469文学院张老师62202475国际教育学院林老师62202712日本研究所于老师62202254亚澳商学院马老师62602020新华国际商学院孟老师62602151轻型产业学院彭老师62202139外国语学院崔老师62602335本山艺术学院李老师62602985广播影视学院李老师62602116新闻与传播学院韩老师62602907十、本简章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