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介绍之翻译硕士
中科院翻译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

中科院翻译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
中科院中文翻译硕士专业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生教育机构,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和翻译实践方向的人才。
该专业细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文学与翻译研究: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传播,深入了解文学创作和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学生将学习文学批评、翻译理论和实践技巧等知识。
2.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主要研究语言学理论与实践,探讨语言现象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语言学、翻译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等相关知识。
3.社会科学与翻译研究:主要研究社会科学领域的翻译与传播,培养学生在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术研究与翻译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知识。
4.自然科学与翻译研究:主要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翻译与传播,培养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进行学术研究与翻译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等相关知识。
5.艺术与翻译研究:主要研究艺术领域的翻译与传播,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与翻译领域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音乐、戏剧、美术等相关知识。
以上是中科院中文翻译硕士专业所涵盖的一些细分方向,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进行研究和学习。
翻译硕士(笔译)学什么

翻译硕士(笔译)学什么[摘要]很多同学想要报考MTI,但不知道所谓的翻译专业硕士到底在学什么?下边结合大部分学校情况总结出来的内容,希望能给各位考生指导。
翻译硕士(MTI)是我国专业硕士的一种,一般学制为2年,很多同学想要报考MTI,但不知道所谓的翻译专业硕士到底在学什么,其实每个开办MTI的学校在2年的学期内开设的课程都会稍有不同,但大体上还是在规定的范围内的,结合大部分学校情况给予总结笔译方向的,以帮助好奇的同学们。
翻译硕士(笔译)一般高校开设课程(包含实践)为五个部分:一是专业必修课(通常为5门)。
常见的开设的课程有文献查找与论文写作、英汉文本编译、近代翻译史与翻译理论、宏观经济学概论、语言服务项目管理;二是限制性选修课(常见8门选择4门)。
常见的开设课程有译本比较与正误、翻译实践I:英汉笔译、翻译实践II:汉英笔译、企业社会责任及伦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古汉语阅读、英语口译基础等;三是非限制性选修课(任选其中7门)。
常见的开设课程有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西方文化入门(英语口语)、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史、研究生第二外语、文化心理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语言与文化、国际贸易、国际法基础;四是翻译实践IV(课程外英译汉翻译实践作业)。
五是综合实践(专业实习)。
综合实践一般要求选择撰写“项目研究报告”的研究生,要完成不少于20周的专业实习任务。
选择撰写“翻译研究报告”的研究生,要完成不少于12周的专业实习任务。
研究生通常经自己联系或中心安排,于第二学年到一家管理规范的大中型语言服务企业或本中心的语言服务机构,参加一项有一定规模的翻译项目的管理及部分翻译工作,并在完成实习任务后向中心提交一份2,000字左右的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及工作量做出具体描述,并对实习收获做出简单的总结。
实习报告后面须附上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实习报告的真实性及研究生实习表现的评语。
目前来看,由于项目研究报告要求太高(通常要满足三个主要条件:1、语言服务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经验;2、独立或同企业项目经理共同完成20-30万字(以汉字计)的翻译项目;3、在全国范围内,或某一特定区域、领域内,通过互联网或实地作业等等)多数学校对此不做硬性要求,多数同学选择完成“翻译研究报告”。
翻译硕士(MTI)(英语笔译)(学科专业代码:580100)

翻译硕士(MTI)(英语笔译)(学科专业代码:580100)一、学位名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语笔译)二、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要求学生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有理想,遵纪守法,有敬业精神,有职业道德,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智。
2.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培养有国际视野、交流才能和创新意识的具有坚实的双语基础、专业知识和口笔译技能,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笔译人才。
三、学习年限2年四、培养方式1.实行学分制。
学生须通过学校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及格即取得相应学分;修满规定学分后可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实行导师组集体指导制。
导师组由校内导师及社会翻译专家共同构成。
3.试行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利用寒、暑假及课余完成大约十万字的笔译实践。
五、课程类型及学分总学分:30 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 3门课 6学分专业必修程: 4门课 8学分专业选修课: 7门课 14学分社会实践与学术会议:提交4篇相关论文 2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国家人事部II级或教育部中级笔译资格证书考试,获证书者计2学分。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各科成绩合格,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出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准予毕业并发给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论文形式二选一:研究论文或实践报告,二者均要求用英语写作,前者字数一万至一万五,后者八千左右。
七、学位论文撰写时间安排6月答辩时间安排12月答辩时间安排八、课程设置九、必读书目I.专著类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周兆祥.《翻译与人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3.段连城.《怎样对外介绍中国》.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4.琼〃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5.金圣华.《齐向译道行》.(《英语世界》2004年至今连载).6.方梦之.《实用文本汉译英》.青岛出版社.2004.7.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8.张健.《报刊语言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0.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教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11.常玉田.《经贸汉译英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2.王颖.《公示语汉英翻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3.方梦之、范武邱.《科技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4.Nida, Eugene, Language and Cultur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5.William, Jenny & Andrew Chesterman.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II.报刊类1.《中国翻译》2.《上海翻译》3.《东方翻译》4.《中国科技翻译》5.《中国科技术语》6.《英语世界》7.《译神》(电子杂志)8.《语言桥之声》9.China Daily10.Beijing ReviewIII.工具书类1.《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编篡委员会.《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外文出版社.2000.2.中国日报网站.《汉英最新特色词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张健.《报刊新词英译词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4.方凡泉.《新汉英分类口译词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5.杨全红.《简明汉英时事用语手册》.知识出版社.2002.。
2022新翻译硕士

翻译专业硕士(MTI)1、翻译专业硕士(MTI)专业简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即 MTI,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2、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
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报考3、考试科目: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朝鲜语)、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朝鲜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第二外语(即非英语的其他语种),其他学校一般只考翻译硕士英语5、高校招收翻译专业硕士(MTI)研究生概况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规模,2011 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招生比例达到 30%,专家预计2015年应该达到50%。
翻译专业硕士从 2007 年开始招生以来,招考院校从 15 所增加到现在的 158 所,招生人数也大幅度的增加,但是招考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考试难度的降低。
相反,由于这几年考生对翻译专业硕士的认识更加清楚,更多的应届毕业生迫于就业需求而报考翻译专业硕士,尤其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名校的翻译专业硕士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6、常见问题1)学术性硕士和翻译硕士(MTI)有何区别?MTI 是近几年兴起的专业硕士,很多考生对 MTI 存在误解,在我们日常咨询中,经常遇到像 MTI 是不是正规的专业,是不是交了钱就能念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其实不然,MTI 作为最近几年出现的专业硕士,主要是国家针对学术性硕士学成后,重视理论缺乏实践,不能满足用工单位需求而推出的专业翻译硕士。
2)MTI 毕业后拿到的是单证还是双证?MTI 能拿到单证还是双证关键在于是否参加过 1 月份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全日制 MTI 都可以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 ,今年有不少学校的招生页面都明确标出了单证、双证。
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等级相关信息

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等级相关信息为了适应社会更好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我国设立更多的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等级,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是采用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下面来了解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等级相关信息吧。
基本信息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二、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缩写为MTI。
三、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
四、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五、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
六、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
七、教学内容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八、教学采用课程研讨、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加强教学实践,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翻译实务。
九、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
十、学位论文必须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可采用翻译项目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形式。
十一、课程考试合格、完成规定的翻译实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
十二、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三、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2报考条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良好的英汉双语基础的在职人员。
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报考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翻译硕士(MTI)研究方向简介

翻译硕士(MTI)研究方向简介一、英语笔译专业研究方向:1.公共服务笔译(Translation for Public Service):本方向培养公共服务领域的专业笔译人才。
2.商务笔译(Translation for Business Purposes):本方向培养商务领域的专业笔译人才。
3.技术笔译(Technical Translation):本方向培养科技领域的专业笔译人才。
59/614.法律翻译(Legal Text Translation):本方向培养法律领域的专业笔译人才。
5.本地化(Localization):本方向培养本地化以及翻译项目管理的专业翻译人才。
6.人工智能辅助翻译:(AI-Assisted Translation)本方向培养人工智能辅助条件下的专业翻译人才。
复试参考书目:1.《笔译训练指南》吉尔著刘和平等译,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法律翻译解析》Legal Translation Explained by Enrique Alcaraz& Brian Hugh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公文翻译》Translating Official Documents by Roberto Mayoral Asensio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东方翻译》东方翻译杂志社。
二、英语口译专业:研究方向:1.会议口译本方向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全球事务、掌握会议口译技能(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会议口译员,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现场完成话语长度7分钟/次的源语交替传译任务,保证源语信息完整、准确,并能为国际和地区组织、政府机构、企事业部门举行的公开和闭门会议提供完整、准确的同声传译服务。
此外,学生还必须达到本专业所规定的其他要求。
2.公/商务口译本方向旨在培养能满足社会公共事务和商业交流活动要求、熟悉语言背后文化、经济、思维模式,具备与公/商务活动相关交替传译技能和公/商务文本笔译能力的专业口译员,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现场完成话语长度约5分钟/次的源语口译任务,保证源语信息完整、准确,能够胜任公/商务领域的口译工作,能够胜任一般文本的笔译工作。
翻译硕士-英语笔译055101

翻译硕士-英语笔译(055101)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TI)一、学科简介河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一级博士点。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现有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0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河南省名师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和河南大学特聘教授2人。
河南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于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为全国第二批招生培养单位。
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典籍翻译研究”。
教学内容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1年6月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签约设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河南大学翻译基地,承担外研社名著复译等“双语工程”项目。
建有同声传译实验室和笔译实验室。
二、研究方向1.英语笔译三、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应用型口笔译人才。
要求掌握坚实的翻译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翻译工作或翻译项目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翻译职业素养。
四、招生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
五、学习形式与年限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职人员攻读)两种,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在校学习课程1年,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在实践基地学习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学习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边实践边撰写学位论文,按学校规定时间回校接受论文评阅,进行答辩和学位申请。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4年,可以采取脱产1学年在校学习课程,修满学分后回原工作单位实践,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也可以采取在职兼读的方式,利用节假日定期到校学习课程,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学年,修满学分后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按学校规定时间提交论文、进行答辩和申请学位。
专业硕士介绍之翻译硕士

【翻译硕士】来源:万学海文考研在遵循翻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结合我国翻译实践领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一)实行学分制。
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二)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
口译课程教学要运用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设施、设备开展,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笔译课程可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教学单位承接各类文本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
(三)重视实践环节。
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须贯穿教学全过程。
要求学生至少有10万~15万字的笔译实践或累计不少于400小时的口译实践。
(四)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
五、课程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含实习)。
(一)必修课1、公共必修课(1)政治理论(3学分)(2)中国语言文化(3学分)2、专业必修课(1)翻译概论(2学分)(2)基础口译(2学分)(3)基础笔译(2学分)3、方向必修课(1)口译方向:交替传译(6学分)同声传译(6学分)(2)笔译方向:文学翻译(4学分)非文学翻译(4学分)(二)选修课(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与师资特色确定选修课,其中“第二外国语”为限定选修课)1、第二外国语(2学分)2、中外翻译简史(2学分)3、翻译批评与赏析(2学分)4、跨文化交际(2学分)5、中外语言比较(2学分)6、文体概论(2学分)7、国际政治与经济(2学分)8、模拟会议传译(2学分)9、专题口译(2学分)10、视译(2学分)11、商务口译(2学分)12、法庭口译(2学分)13、外交口译(2学分)14、经贸翻译(2学分)15、法律翻译(2学分)16、科技翻译(2学分)17、传媒翻译(2学分)18、计算机辅助翻译(2学分)19、中国典籍外译(2学分)20、笔译工作坊(2学分)21、口译工作坊(2学分)(三)实习(4~6学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可采用在(顶)岗工作或实习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硕士】来源:万学海文考研在遵循翻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结合我国翻译实践领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一)实行学分制。
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二)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
口译课程教学要运用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设施、设备开展,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笔译课程可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教学单位承接各类文本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
(三)重视实践环节。
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须贯穿教学全过程。
要求学生至少有10万~15万字的笔译实践或累计不少于400小时的口译实践。
(四)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
五、课程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含实习)。
(一)必修课1、公共必修课(1)政治理论(3学分)(2)中国语言文化(3学分)2、专业必修课(1)翻译概论(2学分)(2)基础口译(2学分)(3)基础笔译(2学分)3、方向必修课(1)口译方向:交替传译(6学分)同声传译(6学分)(2)笔译方向:文学翻译(4学分)非文学翻译(4学分)(二)选修课(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与师资特色确定选修课,其中“第二外国语”为限定选修课)1、第二外国语(2学分)2、中外翻译简史(2学分)3、翻译批评与赏析(2学分)4、跨文化交际(2学分)5、中外语言比较(2学分)6、文体概论(2学分)7、国际政治与经济(2学分)8、模拟会议传译(2学分)9、专题口译(2学分)10、视译(2学分)11、商务口译(2学分)12、法庭口译(2学分)13、外交口译(2学分)14、经贸翻译(2学分)15、法律翻译(2学分)16、科技翻译(2学分)17、传媒翻译(2学分)18、计算机辅助翻译(2学分)19、中国典籍外译(2学分)20、笔译工作坊(2学分)21、口译工作坊(2学分)(三)实习(4~6学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可采用在(顶)岗工作或实习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
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计算):(一)项目。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
(二)实验报告。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
(三)研究论文。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
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七、学位授予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考试大纲及命题指导意见总则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见学位办[2009]23号文)中指出,MTI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MTI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日制MTI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
根据《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司[2009]22号文件精神,现制定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双语(外语、母语)综合能力及双语翻译能力,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政治理论》的成绩总分(满分共计500分),参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来选择参加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除全国统考分值100分的第一单元《政治理论》之外,专业考试分为三门,分别是第二单元外国语考试《翻译硕士X语》(含英语、法语、日语、俄语、韩语、德语等语种),第三单元基础课考试《X语翻译基础》(含英汉、法汉、日汉、俄汉、韩汉、德汉等语对)以及第四单元专业基础课考试《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翻译硕士X语》重点考察考生的外语水平,总分100分,《X语翻译基础》重点考察考生的外汉互译专业技能和潜质,总分150分,《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现代汉语写作水平和百科知识,总分150分。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参见教学司[2009]22号文件)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有良好的外语基本功,掌握6000个以上的选考外语积极词汇。
2. 具有较好的双语表达和转换能力及潜质。
3. 具备一定的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对作为母语(A 语言)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命题每年1月份举行,与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步进行。
由各招生院校MTI资格考试命题小组根据本考试大纲,分别参照翻译硕士外语考试《翻译硕士X语》、基础课考试《X语翻译基础》及专业基础课考试《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考试大纲及样题的要求,自主负责命题与实施。
五、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试题在各项试题中的分布见各门“考试内容一览表”。
六、考试内容见以下分别表述。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翻译硕士X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翻译硕士X语》作为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外语水平。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MTI考生应具备的外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外语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有良好的外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以英语为例)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 能熟练掌握正确的外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3.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外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各项试题的分布情况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外语写作等。
总分为100分。
I.词汇语法1. 要求1)词汇量要求: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5,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考生能正确运用外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 题型:多项选择或改错题II. 阅读理解1. 要求:1)能读懂常见外刊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
2)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 题型:1) 多项选择题(包括信息事实性阅读题和观点评判性阅读题)2) 简答题(要求根据所阅读的文章,用3-5行字数的有限篇幅扼要回答问题,重点考查阅读综述能力)本部分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选材体现时代性、实用性;重点考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理解观点的能力;对阅读速度有一定要求。
III.外语写作1. 要求:考生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400词左右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
该作文要求语言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
2. 题型:命题作文《翻译硕士X语》考试内容一览表序号考试内容题型分值时间(分钟)1 词汇语法多项选择或改错30 602 阅读理解1) 多项选2) 简答题40 603 外语写作命题作文30 60共计100 180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X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X语翻译基础》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外汉互译实践能力是否达到进入MIT学习阶段的水平。
二、考试性质及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翻译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的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外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外汉两种语言转换的基本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 具备扎实的外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
3. 具备较强的外汉/汉外转换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外汉/汉外转换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二个部分:词语翻译和外汉互译。
总分150分。
I. 词语翻译1.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准确翻译中外文术语或专有名词。
2. 题型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写出题中的30个汉/外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的对应目的语。
汉/外文各15个,每个1分,总分3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 外汉互译1. 考试要求要求应试者具备外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初步了解中国和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译文忠实原文,无明显误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表达基本无误;译文无明显语法错误;外译汉速度每小时250-350个外语单词,汉译外速度每小时150-250个汉字。
2. 题型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翻译出所给的文章,外译汉为250-350个单词,汉译外为150-250个汉字,各占60分,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X语翻译基础》考试内容一览表序号题型题量分值时间(分钟)1词语翻译外译汉15个外文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15 30汉译外15个中文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15 302 外汉互译外译汉两段或一篇文章,250-350个单词。
60 60汉译外两段或一篇文章,150-250个汉字。
60 60总计————150 180全日制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