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对环境的危害
垃圾焚烧的利与弊

垃圾焚烧的利与弊垃圾是现代化城市里不可避免的问题。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其中垃圾焚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
垃圾焚烧是一种将垃圾燃烧成灰烬及其他气体的方法,适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垃圾,包括家庭垃圾、医疗废物、电子器具等。
但是,垃圾焚烧也有其利与弊。
一、垃圾焚烧的利1. 降低垃圾的体积垃圾经过焚烧处理,其体积会减少90%以上,减少了垃圾的占地面积,使得城市更加干净。
同时,在垃圾焚烧过程中,还可以产生能量,这可以用于发电、供暖等用途。
2. 垃圾焚烧可以减少危险废物的数量危险废物的处理非常困难,如果垃圾中含有危险废物,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危险废物也可以被处理掉,减少了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的伤害。
3. 垃圾焚烧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垃圾焚烧可以将垃圾中的有机物提供给能源,使得其没有空间分解并释放二氧化碳。
相较于掩埋垃圾,垃圾焚烧可以将二氧化碳排放减少70%以上。
二、垃圾焚烧的弊1. 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的有机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的无机物。
这些有害气体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2. 焚烧过程会产生噪音和震动垃圾焚烧的过程会产生噪音和震动,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困扰和危害。
3. 垃圾焚烧的前置和后置环节费用高在垃圾焚烧以前,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和筛选,以免焚烧不应烧的物质。
同时,在焚烧过程结束后,还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使得排放达到环保标准。
这些前置和后置环节的费用非常高昂。
三、结论垃圾焚烧的利与弊都存在,我们需要把握垃圾数量呈增加的趋势以及人们对空气和环境质量日益重视的现实。
垃圾焚烧可以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但是前置和后置环节的费用、焚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等问题也不能够忽视。
因此,要在社会成本、环境效益和实际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下,确定垃圾焚烧所占的必要比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护环境和居民的健康安全。
是否应该废除垃圾焚烧——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垃圾焚烧——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垃圾焚烧。
首先,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灰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垃圾焚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等健康问题。
因此,废除垃圾焚烧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必要举措。
其次,垃圾焚烧并非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比之下,垃圾焚烧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因为焚烧后的垃圾无法再次利用。
而采用其他垃圾处理方式,如分类回收和填埋,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废除垃圾焚烧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能源,垃圾焚烧不符合可持续能源的概念。
相比之下,发展清洁能源和提倡循环经济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垃圾焚烧。
首先,垃圾焚烧是一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
相比于填埋,垃圾焚烧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节约土地资源。
而且焚烧后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电力,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其次,废除垃圾焚烧将导致垃圾处理成本的增加。
如果废除垃圾焚烧,就需要采用其他垃圾处理方式,如填埋或回收,这将增加垃圾处理的成本。
而且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影响。
此外,垃圾焚烧也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比于填埋,焚烧可以更好地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废除垃圾焚烧并非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反,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手段,更好地控制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实现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垃圾焚烧的危害

垃圾焚烧的危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
为了解决垃圾处理的问题,垃圾焚烧被广泛应用。
然而,垃圾焚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垃圾处理的负担,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健康风险和资源浪费三个方面阐述垃圾焚烧的危害。
首先,垃圾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
在垃圾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噁英、重金属和烟尘等有害物质向大气中释放。
这些有害物质不仅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大大增加人们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此外,垃圾焚烧排放的废气在风向逆转或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容易形成雾霾,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的程度,对整个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其次,垃圾焚烧对人们的健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重金属和有机气体等有害物质,会通过空气污染物的途径进入人体,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危害,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垃圾焚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中的人群,患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较高。
垃圾焚烧厂的工人也因接触到高浓度的有害物质而存在职业健康风险。
此外,垃圾焚烧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虽然焚烧过程中可以产生能源,但与此同时,焚烧过程中也会破坏可回收垃圾的价值。
许多可回收物质,如塑料、玻璃和金属,在焚烧过程中完全被燃烧,无法回收再利用。
这种资源的浪费不仅会增加垃圾处理的成本,还会加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加重人类对环境的压力。
面对垃圾焚烧所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寻求更环保和可持续的垃圾处理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将可回收垃圾进行有效的再利用,减少垃圾焚烧的需求。
其次,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使人们更加重视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主动的环保行动。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大对环保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投入,推动垃圾处理的技术更新和改进。
综上所述,垃圾焚烧在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健康风险和资源浪费等一系列危害。
垃圾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与应对策略

垃圾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与应对策略一、垃圾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垃圾污染是指过多的垃圾被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
首先,垃圾对土壤的污染是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城市的垃圾都被倾倒在露天垃圾场中,长期积存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
这不仅对农田的正常农作物生长造成了威胁,还会进一步污染地下水资源。
其次,垃圾的焚烧和填埋也给空气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垃圾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和物质,例如二氧化碳、硫化物和重金属等,这些物质在焚烧和填埋过程中会释放出来。
这不仅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还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问题。
此外,垃圾污染还对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厂将废水排放到河流和海洋中,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
这些污染物会导致水生态系统受损,影响水体的清洁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而威胁到人类的饮水安全。
综上所述,垃圾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土壤、空气和水环境方面。
这些危害不仅会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对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二、应对垃圾污染的策略为了有效应对垃圾污染问题,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可行的策略:1.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污染的重要措施,可以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别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中。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宣传教育的方式,推动全民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总量。
2.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再利用的经济模式。
通过加大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力度,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危害。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 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政府应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建设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如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并加强对这些设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
焚烧垃圾对空气有哪些危害

焚烧垃圾对空气有哪些危害
生活中最常见的处理垃圾的方法是添埋、堆肥和焚烧.其中,焚烧固体垃圾由于可以大大减少其数量、简便易行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但实际上,垃圾焚烧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1、不少垃圾中有塑料制品和其它一些有害物质,一旦焚烧会产生大量烟雾、灰尘,甚至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的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还有不少致癌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2、许多物质是不能或不宜用焚烧方式处理的,比如废旧电池等。
塑料、人造棉等垃圾焚烧后会产生氯化物等有毒气体,会严重污染空气。
3、焚烧产生的酸性气体如S Ox、NOx、HCL、HF等,污染大气,而且燃烧后灰烬的存放会对土地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即使为了符合空气排放标准,安装过滤装置来收集排放物,同样也需要处理固体废物,增加了环境的负担或危害。
4、落叶等垃圾是不能焚烧的,因为许多树叶能分泌油脂和黏液,这种分泌物能吸附滞留空气中的灰尘以及有毒有害的物质。
而在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致癌物苯并芘,污染空气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5、低温焚烧垃圾很难分解有害物质,如二恶英,只有将焚烧炉的温度提升到800度以上才能减少二恶英的产生。
二恶英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存留时间较长,它严重污染大气,可通过大气、水的输送而影响环境,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生殖和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并诱发癌症和神经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1/ 1。
关于严禁焚烧垃圾的通知

关于严禁焚烧垃圾的通知
垃圾焚烧,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实际上却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在当前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严格禁止此类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垃圾焚烧的危害
垃圾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垃圾的方式,但它所带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颗粒物等,这些物质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也会严重污染周围的空气环境。
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二噁英等,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一旦进入人体就难以排出,对人体造成长期伤害。
再者,焚烧垃圾还会产生大量的灰渣,如果处理不当,这些灰渣也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可以说,垃圾焚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其蔓延。
如何更好地处理垃圾
那么,如何更好地处理垃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认识到垃圾焚烧的危害性,自觉抵制这种行为,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习惯。
完善垃圾收集和处理体系。
政府应该加大对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垃圾处理体系,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理。
大力推广循环经济。
鼓励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率,减少垃圾产生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
对于违法焚烧垃圾的行为,相关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并对违法者予以严厉惩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真正遏制垃圾焚烧的蔓延,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家园。
垃圾焚烧对环境有何影响

垃圾焚烧对环境有何影响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
为了处理这些海量的垃圾,垃圾焚烧作为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被广泛采用。
然而,垃圾焚烧并非毫无弊端,它对环境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
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咳嗽、气喘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氮氧化物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会与大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酸雨,对土壤、水体和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
一氧化碳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它会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使人缺氧窒息。
除了这些常见的有害气体,垃圾焚烧还会释放出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二噁英。
二噁英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
它在环境中很难降解,能够长期存在,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空气质量下降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还会对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作用。
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从而改变地球的能量平衡,可能导致气温升高或降低,进而影响气候模式。
垃圾焚烧后的残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残渣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
一旦重金属进入地下水,会随着水流扩散,污染更大范围的水源,威胁到饮用水的安全。
此外,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和运营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焚烧厂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
同时,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热量也会对周边的居民和动植物造成干扰。
垃圾焚烧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由于人们对垃圾焚烧可能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存在担忧,焚烧厂的选址往往会引发当地居民的反对和抗议。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危害及资源化利用方法的研究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危害及资源化利用方法的研究摘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必然伴随飞灰的产生,其产生量约为生活垃圾焚烧量的3%~5%,随着国内焚烧处理能力占比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也逐步成为垃圾处理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危害;资源化利用1 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产生的危害1.1 污染土壤生活垃圾分散堆积会浪费大量土地资源,垃圾填埋场建设也占用了大面积露天土地,垃圾有害成分不仅会在雨水入渗和地表水径流的共同作用下迅速进入土壤,影响土壤结构,扰乱土壤的正常施肥和节水灌溉功能,甚至在干旱时还会使土地作物无法正常耕种。
1.2 污染大气生活垃圾中含大量的有机物,其被消化降解后,会产生氨化物、硫化物等有害气体,散发的恶臭气味会引起人体不适,且含有多种致癌、致畸的有机挥发物,有害气体随着风扩散,污染大气环境。
当垃圾随意裸露堆积时,会出现黑色恶臭的污染场景,造成蚊、蝇、鼠等四害滋生。
1.3 污染水体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容易造成水污染,其有害物质渗透到土壤中,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当白色垃圾被扔到海、河、湖中,会污染水体,甚至让不小心食用垃圾的生物丧命,造成生态失衡。
1.4 危害人体健康在整个人类生存环境中,大气、土壤和水体都是有害物质的传播渠道,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发生恶化,将会直接引发各类疾病。
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技术2.1 垃圾填埋技术垃圾填埋技术分为传统填埋和卫生填埋。
传统填埋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将垃圾堆积在一起,不进行科学处理,会造成土壤及水体污染,被卫生填埋法取代。
卫生填埋法是根据生活垃圾自然降解机理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特性,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和严格的管理手段,控制垃圾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综合性科学工程技术方法。
首先要科学选址和合理设计,其次运维管理要标准和规范,最后封场仍要维护和监测,直至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止。
2.2 垃圾焚烧技术垃圾焚烧技术主要应用在人口密集、土地和地下水资源稀缺的一些发达城市,但会造成二次污染,产生的烟气可能含大量有毒污染物,会对城市环境和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焚烧对环境的危害
然而我们不能不关注这样一个事实:早在1985年美国就有超过137座垃圾焚烧炉兴建计划被取消;1992年,加拿大安大略省通过了焚烧炉使用的禁令;1996年北美洲五大湖区52个焚化炉结束运作;德国、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也相继颁布了"焚烧炉禁建令";我们的近邻日本1998年末永久或短暂关闭了2000多座工业废物焚化炉,到2000年7月,全日本已有4600座垃圾焚烧设施被停止使用;即使是垃圾问题极为严重的贫穷的菲律宾,也颁布了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的禁令。
导致各国政府纷纷立法关闭及禁建垃圾焚烧设施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发现在垃圾的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其中最为危险的当属被国际组织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中毒性最强的二恶英(DIOXINs ,DXNs)。
二恶英主要是由垃圾中的塑料制品焚烧产生,它不仅具有强致癌性,而且具有极强的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其对人类的远期危害远比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严重。
这种比氰化钾毒性还要大1千多倍的化合物由于化学结构稳定,亲脂性高,又不能生物降解,因而具有很高的环境滞留性。
无论存在于空气、水还是土壤中,它都能强烈地吸附于颗粒上,借助于水生和陆生食物链不断富集而最终危害人类。
二恶英对人类的大规模伤害首始越战。
由于美军在越南丛林大量使用含较高浓度二恶英的落叶型除草剂,造成大批人员中毒,其远期致癌性及致畸性给参战双方特别是越南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二恶英污染对经济的打击也是致命的,1999年源自比利时后波及荷兰、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的二恶英食品污染引发全球性食品恐慌,使这些国家的相关产业招致巨额经济损失,并且直接导致在比利时执政40多年的荷语基督徒人民党与法语基督教社会党组成的联合政府的倒台。
在我国,1997年香港环保署因深圳海湾产的蚝(牡蛎)二恶英含量严重超标而全面禁止进口,导致养殖者上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由于有机物(厨余垃圾、果皮及剩饭菜等)含量较高,含水量较大而热值较低,在焚烧过程中难以达到理想高温;并且由于内含大量废弃塑料包装袋及一次性餐盒等塑料制品,在垃圾的焚烧过程中更易产生二恶英。
然而不知是无知还是有意,国内媒体的众多报道回避了这个问题。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纸是包不住火的。
2001年5月2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各国全权代表会议上经投票有九十一个国家(包含我国)赞成,《POPs公约》(后
更名为"斯德哥尔摩公约")获得了通过。
公约确定了各国必须立即加以控制和治理以二恶英类为代表的十二项在环境中具有高残留性、高生物浓缩性和高生物毒性的物质,即POPs物质(Persistent OrganicPollutants,残留性有机污染物质)。
公约在九十天后(2001年8月23日)自动生效,进入实施阶段。
这意味着我国必须通过立法实现对包含二恶英在内的POPs物质污染防治的承诺。
实际上,自2000年6月1日起,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就已经开始在我国实施。
标准中特别规定了二恶英的排放限值,要求向大气中排放的每立方米烟气二恶英类不得超过1.0纳克(即1.0个毒性当量,欧洲、北美和日本限值为0.1纳克/立方米)。
然而,由于检测技术的制约,二恶英排放这一限值只能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试行,其它地区自2003年6月1日起执行。
作为世界精尖技术,二恶英检测难度较大,检测费用较高,一个样品的分析测试就需花费近万元人民币;再加之我国能够检测二恶英的实验室极少,由于投资较大及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仅有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由德国援助的二恶英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自己建设的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二恶英研究实验室能够检测。
北大二恶英研究实验中心的项目负责人陈左生博士这样形容二恶英样品前处理(提取、分离、浓缩、精制)的工作量,就如同把国际标准泳池(50米×25米×2米)装满大米,从中挑捡出一颗带色的大米。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虽然国家制订了相应标准,然而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建成以及即将建成的垃圾电厂进行有效的监测实不可能,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些标准不得不形同虚设。
在这种情形下,国内众多的垃圾焚化设备提供商以及科研机构推出了据说是能够彻底消除二恶英的垃圾焚化技术与设备,更有媒体引用某些环保协会理事研究人员的话语,我国研制的垃圾焚烧炉因增加了二次燃烧,所以我国的垃圾炉不排二恶英。
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困扰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的技术问题,笔者真的不知道这是我们的成功还是我们的不幸。
在这些机构里面,中宜环能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它便与国内21个省的90多个城市达成城市垃圾处理初步意向,更因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所谓的向韩国某著名企业出售"城市垃圾分类焚烧技术"获利超过2000万美元而名
嘈一时,故事的主角吴桐也被众多媒体冠以身价10诘?中国环保大王""神童"而成为风云人物。
不幸的是,随着吴桐学历与其环保专利造假的曝光,中宜环能的光环渐渐褪去,吴桐也不得不远走德国,一个垃圾神话就此结束。
由于国内在此领域尚缺权威专业的研究评估结论,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国外。
2000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和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Academy of Engineering)的主要运做机构国家研究理事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主持研究完成的报告《废弃物焚化与公众健康》(Waste Incineration and Public Health)发表。
这个300多页的报告用极为审慎的态度指出,迄今为止并没有研究能够在垃圾焚化处理与人类疾病之间建立必然联系,是因为这些研究难以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因而期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通过训练有素的员工的合理操作,现代化焚化设施可以将对公众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
不能否认,由于过时的设计、人为操作错误以及设备故障等原因,仍会导致问题的发生。
然而,2001年3月,由英国埃可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位于英格兰西南德文郡首府)的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研究实验室(Greenpeace Research Laboratories)发表的名为《焚化炉与人类健康》(Incineration And Human Health )的长篇报告,通过对二恶英与焚化炉关系的专门研究,指出不管是老式焚化炉还是经过改良的新型焚化设施,依然是排放二恶英的主要源头。
这份报告还纠正了许多传统的误解:虽然控制空气污染的科技经过改良,新型焚化设施通过烟气排放的二恶英及重金属数量已大为减低,然而在灰烬中的二恶英及重金属含量却相应提高,仍然造成环境污染;焚化并不能完全消除废物中的有毒物质,而只是改变了它们的形态,部分物质的毒性甚至较原来更高;所谓焚烧可减少废物的重量和体积,不过是针对灰烬而言,如果将焚化炉气体输出量加起来,总输出将超过废物原来的重量。
报告还通过对芬兰、西班牙、德国等欧盟国家在垃圾焚化设施附近的居民的监测研究,指出垃圾焚化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儿童及成人)患上癌症、呼吸系统病、心脏病、免疫系统失调、过敏症及先天畸型等病症。
报告的结论是:"足够证据显示,焚化炉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理应被全面取缔。
"就在我国签署《POPs公约》之前的2000年12月,第五届国际政府间协商委员会会议(the Fifth 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Committee Meeting )达成的全球
性协议文件中,焚化被列为二恶英的主要工业来源,并且要求新建或翻新的焚化炉均须采用现存的最佳技术(BAT );大会达成一致性共识:从长远考虑,废弃物焚化应被其它方式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