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紫外灯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紫外灯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紫外灯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有效管理医院紫外灯的使用,提高医院的卫生标准,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紫外灯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章紫外灯种类和用途1. 医院使用的紫外灯主要包括紫外线A(UVA)、紫外线B(UVB)、紫外线C(UVC)等不同波长的紫外灯。

其中,紫外线C主要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2. 紫外灯主要用于对医院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杀菌,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

第四章紫外灯使用管理1. 紫外灯使用的责任人(1)医院设备科负责紫外灯的购买、维护、修理和更换工作。

(2)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毒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紫外灯的使用进行管理。

(3)操作紫外灯的工作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持有相关证书方可操作。

2. 紫外灯的使用原则(1)紫外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禁止私自操作。

(2)使用紫外灯时,要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和患者已经远离现场,以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3)在使用紫外灯时,要确保室内的门窗关闭,以保证紫外线的照射效果。

3. 紫外灯的维护(1)医院设备科要负责对紫外灯的检查、清洁和维护工作,确保紫外灯的正常工作。

(2)对于已经损坏或者超过使用寿命的紫外灯,应及时更换,以保证消毒效果。

第五章安全防护措施1. 操作人员在使用紫外灯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避免受到紫外线的辐射。

2. 在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毒时,要确保现场没有人员在操作区域内,以免造成伤害。

3. 对于紫外灯的放置和存放,要设立明确的标识和指示,以免乱放、错放或者被损坏。

第六章紧急处理措施1. 当紫外灯的使用中出现故障或者操作失误造成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做好相关记录。

2. 对于紫外线辐射造成的伤害,需要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做好事故处理和统计工作。

第七章督查和考核医院设备科和消毒部门负责对紫外灯的使用进行定期的督查和考核,确保紫外灯的使用符合管理制度的要求。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前言紫外线灯是一种有效的消毒物品,可以杀灭空气中或表面的病毒、细菌等,同时也有助于减少鼻炎、哮喘等过敏症状。

为了更好地利用紫外线灯,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使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医院、办公室等场所紫外线灯的使用管理。

使用人员使用紫外线灯应具备相关知识,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使用。

使用要求1. 安全使用1.1 紫外线灯要接触到人体和其他生物体时,一定要停止使用。

1.2 紫外线灯使用时禁止人员观看光源,避免眼睛因观看光源而受损。

1.3 当使用紫外线灯时,操作人员应该远离灯具,避免直接接触。

1.4 紫外线灯可以在通风良好的室外使用,如果在室内使用,应注意房间保持通风。

2. 使用时间2.1 每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否则会产生不必要的人体伤害。

2.2 紫外线灯使用频率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一般建议每周使用一至两次。

3. 照射目标3.1 紫外线灯照射区域应当尽可能避免人员经过,避免造成人员照射。

3.2 紫外线灯的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照射时间,选择不同的照射距离,以避免产生太强的反冲光。

4. 灯具选择4.1 紫外线灯要使用质量可靠的产品,并具有相关认证标志。

4.2 使用紫外线灯要选择适用的灯具,避免使用错误的灯具。

5. 储存与维护5.1 紫外线灯不使用时,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5.2 紫外线灯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当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使用禁忌禁止在以下环境下使用紫外线灯:1.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

2.在通风不好的地方使用。

3.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环境下使用。

4.在有重金属或其他有害成分的环境下使用。

注意事项1.使用紫外线灯时,应当穿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工作装备。

2.使用紫外线灯时,应将使用设备关闭或等待设备升温之后进行使用。

3.使用紫外线灯时,应尽量将照射目标与人员、动物等物品隔开,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4.使用紫外线灯时,应避免拆卸、改变灯具工作方式等不当操作。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加强紫外线灯的使用管理,防止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使用紫外线灯的所有人员。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总体目标是规范紫外线灯的使用,保护人体健康,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第四条紫外线灯是一种能产生紫外线辐射的设备,本管理制度主要适用于UV-C波段的紫外线灯。

第五条应建立健全相关防护措施和设备,并且对紫外线灯的使用进行监测、检测和管理。

第六条本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紫外线灯的安装与维护;紫外线灯使用人员的防护措施;紫外线灯的使用管理与监测等。

第二章紫外线灯的安装与维护第七条紫外线灯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

第八条紫外线灯应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距离人员工作区域足够远,并且设置防护措施,避免紫外线直接暴露到人体上。

第九条定期检查紫外线灯的工作状态,确保能正常工作,并及时更换损坏的灯管。

第十条紫外线灯应放置在适当高度的支架上,避免摔碎和照射人员。

第三章紫外线灯使用人员的防护措施第十一条工作人员在使用紫外线灯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紫外线防护眼镜、防护服和手套等。

第十二条紫外线灯使用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特别是对眼睛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第十三条紫外线灯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岗前培训,了解紫外线辐射的危害和紫外线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十四条紫外线灯使用人员应掌握正确的紫外线灯使用技术,避免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第四章紫外线灯使用管理与监测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制定紫外线灯使用计划,明确使用时间、频率等,并制定使用记录。

第十六条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测紫外线辐射水平,确保不超出国家标准。

第十七条紫外线灯使用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干净整洁,保持紫外线灯的周围无杂物堆放。

第十八条紫外线灯使用人员应随时关注工作区域的紫外线辐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第十九条本单位应建立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台账,记录灯具的采购、更换、维修和报废情况,以便追溯。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紫外线灯使用的管理,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紫外线灯的使用,包括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照明灯等。

第三条紫外线灯使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参照本单位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使用管理第四条紫外线灯使用应由专职人员负责,负责人具备相关的紫外线灯使用培训证书。

第五条紫外线灯使用前,应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使用线路正常。

第六条紫外线灯使用时,应佩戴适宜的防护眼镜和服装。

第七条紫外线灯使用期间,禁止将身体部位暴露在紫外线下,以免发生损伤。

第八条紫外线灯使用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得超过规定时间,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

第九条紫外线灯使用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并清理使用区域。

第十条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紫外线灯出现故障、漏电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

第三章安全防护第十一条紫外线灯使用区域应标识明显,加强安全警示。

第十二条紫外线灯使用区域应配备完善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第十三条紫外线灯使用区域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他人未经许可进入。

第十四条紫外线灯使用区域应放置灭火器和急救箱等应急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第四章巡检和维护第十五条定期进行紫外线灯巡检,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和安全性。

第十六条紫外线灯定期维护,包括更换灯管、清洁设备等。

第十七条紫外线灯使用前后,应进行设备和使用区域的清洁。

第十八条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应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消毒和消毒检测。

第五章紫外线灯准入管理第十九条紫外线灯采购应按照本单位的采购程序进行,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

第二十条紫外线灯入库后,应进行标识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档案记录。

第二十一条紫外线灯退役后,应进行相应的处理,不得乱倒乱放。

第六章处罚与奖励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制度的,将依法进行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将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三条对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

医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各科室:为规范我院紫外线灯安装、使用及监测,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相关内容,特制订本制度。

紫外线灯可用于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Ⅱ类及以下环境的室内空气消毒。

建议自然通风代替常规紫外线灯消毒以维持Ⅲ类及以下环境的室内空气质量。

一、安装1、新安装紫外线灯前应报院感科,对室间作评估后方能向设备科申请安装。

2、已有紫外线灯的科室应将安装的室间、数量报院感科备案并留科室一份。

3、紫外线灯应悬吊安装,离地不应超过2.5米,开关设置在门外。

4、灯管安装数量满足平均照射强度≥1.5W/m3。

5、设备科对新购进紫外线灯在安装前应进行监测,确认辐照强度达标。

二、使用1、人员在室内活动时,禁止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

2、消毒前应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消毒时应关闭门窗,时间达到30分钟或以上。

3、实施终末消毒应先用紫外线灯消毒空气30分钟,再行清洁。

在清洁及物表消毒完毕后再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

4、实施空气消毒后应及时开窗通风。

三、维护1、灯管应保持清洁,各科清洁工每周负责用95%乙醇擦拭灯管一次,若发现有灰尘、油污应随时擦拭。

每次清洁后应登记签名。

2、对不能启动,或使用中出现发光不均匀、光圈波动、光晕的灯管,使用科室应通知电工到场检修。

四、登记与监测1、使用科室应对紫外线灯进行编号并标注,设登记本分别记录使用时间,科室感控护士负责日常查对。

2、院感科每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对全院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监测,发现不合格的灯管应及时发出更换通知书。

3、科室对监测不合格的紫外线灯应及时更换。

五、监管1、各科护长应对本科室紫外线灯的安装、使用及登记负责管理。

感控护士应对日常登记、清洁进行定期检查。

2、院感科每年不定期组织对紫外线灯的安装、使用及登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

3、对检查中发现登记不合格的科室予扣除科室感控考评2分。

4、科室在接受通知书两周内未进行整改者,扣除科室感控考评5分。

优质医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优质医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优质医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优质医院的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的规定,制定本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以规范紫外线灯的使用和管理。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优质医院所有医疗单位的紫外线灯使用和管理。

二、紫外线灯的种类及用途1.紫外线灯种类:紫外线灯可分为低压汞灯和高压汞灯两种。

医院使用的紫外线灯主要是低压汞灯。

2.紫外线灯用途:紫外线灯主要用于医院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工作,如消毒灭菌、空气净化和传染病预防等。

三、紫外线灯的使用管理1.紫外线灯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使用场所:紫外线灯使用前需要确认使用场所,避免在人员存在的情况下开启紫外线灯。

(2) 确认使用时间:紫外线灯使用前需要确认使用时间,不得超过最大使用时间。

(3) 确认防护措施:紫外线灯使用前需要确认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防护眼镜、使用紫外线灯防护膜等。

2.紫外线灯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 不得在人员存在的情况下开启紫外线灯。

(2) 不得直视紫外线灯,应佩戴防护眼镜。

(3) 不得在昏暗环境下使用紫外线灯,以免影响视力。

(4) 紫外线灯使用时应保持干燥、清洁。

(5) 紫外线灯使用时间不得超过最大使用时间。

(6) 紫外线灯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关闭电源,切勿让灯管照射到任何人的身体。

同时清洁紫外线灯表面,以便下次使用。

3.紫外线灯的管理(1) 紫外线灯应专门供应,不得乱放或随意移动。

(2) 紫外线灯应定期维护,每月进行清洁和消毒。

(3) 紫外线灯灯管使用寿命应符合要求,并有记录。

(4) 紫外线灯应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正常。

四、紫外线灯的安全措施(1) 在开启紫外线灯时,应关闭门窗,以免紫外线波照射出去。

(2) 紫外线灯使用中切勿抖动或移动灯体。

(3) 紫外线灯使用中若有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护或更换。

(4) 在紫外线灯使用期间,应做好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防护眼镜、使用紫外线灯防护膜等。

医院紫外线灯使用规范

医院紫外线灯使用规范

医院紫外线灯使用规范
为规范我院紫外线灯的使用,根据《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与《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等规范要求,特制定本规范,各科室在使用紫外线灯时应严格执行本规范要求,并做好相关登记。

1.紫外线灯适用于治疗室、检查室、处置室、病房以及门诊各诊室无人状态下的空气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悬吊方式时,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应1.8m—
2.2m。

2.紫外线灯的安装数量应根据房间容积计算,功率应不低于1.5W/m3,即每20 m3容积的房间应至少安装30W的紫外线灯一盏。

3.紫外线照射消毒应在室内无人的状态下,室内有人时不得使用。

4.各诊室、检查室、处置室每日诊疗操作完成后,应照射消毒至少30min。

5.紫外线灯消毒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

温度<20℃或>40℃,或者湿度>6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至1小时。

6.每天记录紫外线灯使用时间,每月记录累计使用时间。

7.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8.每半年监测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监测结果至少保留一年。

新灯管(30W)的辐射强度应不低于90μw/cm2,使用中的灯管(30W)的辐射强度应不低于70μw/cm2,辐照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立即更换。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紫外线灯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需要遵守以下管理制度:
1.安装紫外线灯管时,必须按照不少于1.5W/M的要求进行安装。

2.各科室需要建立紫外线消毒使用登记本,每半年自测一次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并记录换管时间、使用期限、输出强度和使用时间。

3.紫外线灯管需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周用无水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如果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或油污,应随时擦拭以确保消毒效果。

4.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体,并且需要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损害。

5.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空气需要保持清洁干燥,无尘或水雾,相对湿度在60%,温度20℃为宜。

否则需要延长照射时间。

6.在用于物体表面照射时,应将物体表面充分暴露,使各面均受到照射,且距离不超过1米。

7.在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因为空气和水中悬浮粒子会影响消毒效果,需要延长照射时间。

8.在直接照射法消毒室内空气时,有效距离在1米以内,时间不少于30分钟。

9.紫外线强度监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各科室:
为规范我院紫外线灯安装、使用及监测,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相关内容,特制订本制度。

紫外线灯可用于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Ⅱ类及以下环境的室内空气消毒。

建议自然通风代替常规紫外线灯消毒以维持Ⅲ类及以下环境的室内空气质量。

一、安装
1、新安装紫外线灯前应报院感科,对室间作评估后方能向设备科申请安装。

2、已有紫外线灯的科室应将安装的室间、数量报院感科备案并留科室一份。

3、紫外线灯应悬吊安装,离地不应超过2.5米,开关设置在门外。

4、灯管安装数量满足平均照射强度≥1.5W/m。

3
5、设备科对新购进紫外线灯在安装前应进行监测,确认辐照强度达标。

二、使用
1、人员在室内活动时,禁止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

2、消毒前应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消毒时应关闭门窗,时间达到30分钟或以上。

3、实施终末消毒应先用紫外线灯消毒空气30分钟,再行清洁。

在清洁及物表消毒完毕后再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

4、实施空气消毒后应及时开窗通风。

三、维护
1、灯管应保持清洁,各科清洁工每周负责用95%乙醇擦拭灯管一次,若发现有灰尘、油污应随时擦拭。

每次清洁后应登记签名。

2、对不能启动,或使用中出现发光不均匀、光圈波动、光晕的灯管,使用科室应通知电工到场检修。

四、登记与监测
1、使用科室应对紫外线灯进行编号并标注,设登记本分别记录使用时间,科室感控护士负责日常查对。

2、院感科每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对全院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监测,发现不合格的灯管应及时发出更换通知书。

3、科室对监测不合格的紫外线灯应及时更换。

五、监管
1、各科护长应对本科室紫外线灯的安装、使用及登记负责管理。

感控护士应对日常登记、清洁进行定期检查。

2、院感科每年不定期组织对紫外线灯的安装、使用及登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

3、对检查中发现登记不合格的科室予扣除科室感控考评2 分。

4、科室在接受通知书两周内未进行整改者,扣除科室感控考评
5 分。

附件:1、科室新装紫外线灯报请表
2、科室紫外线灯备案登记
3、紫外线灯使用登记表
附件1
科室新装紫外灯报请表
日期:护长:
院感科意见:
评估人:审核人:
()科室紫外灯备案登记
类别室间分布灯管编号注:“类别”填写“移动”或“悬吊”
(年科)紫外灯使用登记表
累计小时数人员签名清洁记录
科室检查人:检查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