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

合集下载

人防工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RPC)施工工法

人防工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RPC)施工工法

人防工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RPC)施工工法一、前言人防工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RPC)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施工工艺,其特点是具有超高性能的耐久性和强度,广泛应用于人防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人防工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RPC)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耐久性强:RPC材料具有出色的抗渗和防冻融性能,能够长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 强度高:RPC材料具有很高的抗压和抗弯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作用。

3. 施工方便:RPC材料可以通过喷涂、浇筑等方式施工,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

4. 适应性广:该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人防工程,包括地下避难场所、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

5. 环保性好:RPC材料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制作,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

三、适应范围人防工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RPC)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人防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1. 地下避难场所:如地下防空洞、地下壕沟等。

2. 地下车库:如地下停车场、地下车库等。

3. 地下商场:如地下购物中心、地下超市等。

4. 人防通道:如地下通道、人防隧道等。

四、工艺原理人防工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RPC)施工工法的实际工程应用基于以下工艺原理:1. 材料性能:RPC材料具有超高的抗压、抗弯和耐久性能,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

2. 施工工序:施工工序包括基础准备、模板安装、RPC材料喷涂或浇筑、养护等,每个工序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参数。

3. 设备与技术:施工过程需要使用喷涂机、搅拌机、浇筑设备等工具和设备,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五、施工工艺人防工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RPC)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阶段:1. 基础准备:清理基础表面,确保平整清洁,打开嵌缝。

水泥基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以硅酸盐水泥为基体,以耐碱玻璃纤维、通用合成纤维、各种陶瓷纤维、碳和芳纶等高性能纤维、金属丝以及天然植物纤维和矿物纤维为增强体,加入填料、化学助剂和水经复合工艺构成的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可以分为水泥基和增强体两部分,目前比较热门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它通常是指以水泥净浆,砂浆为基体,以非连续短纤维或连续长纤维为增强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也叫纤维混泥土。

在混泥土中加入纤维,可以强化水泥砂浆,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及冲击强度,控制裂纹的扩展,改善失效模式和成型时材料的流动性,是改善其性能的最有效途径。

纤维在水泥基体中至少有以下三个主要的作用:1,提高基体开裂的应力水平,即使水泥基体能承受更高的应力;2,改善基体的应变能力或延展性,从而增加它吸收能量的能力或提高它的韧性,纤维对基体韧性的改善往往比较显著,甚至在它对基体的增强作用小的情况下也是如此;3,能够阻止裂纹的扩展或改变裂纹前进的方向,减少裂纹的宽度和平均断裂空间。

其次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水泥硬化浆体是由众多的纳米级粒子和众多的纳米级孔和毛细孔以及尺寸较大的结晶型水化产物所组成的。

采用纳米技术改善水泥硬化浆体的结构,可望在纳米矿粉---超细矿粉---高效减水剂---水溶性聚合物---水泥系统中,制的性能优异,高性能的水泥硬化--纳米复合水泥结构材料,并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或超高性能的水泥基涂料、砂浆和混泥土材料中,在不远的将来,继超细矿粉之后,纳米矿粉将有可能成为高性能混泥土材料的又一重要组分,这也是传统水泥材料的改进和又一次革命。

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隐形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和降低武器系统和其他军事目标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通过对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改性,使其能够吸收电磁波,从而达到对雷达的隐身性能,既得到所谓的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

水泥基吸波材料是在水泥或混泥土中移入吸波剂而具有吸收电磁波功能的一类新型材料。

超高韧性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UHTCC

超高韧性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UHTCC

超高韧性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UHTCC)
“超高韧性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UHTCC)”作为一种先进的轻质高强材料,在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已成为国际新材料革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与传统类似产品所具有的拉伸应变软化特性(脆性大、易开裂、开裂后裂缝宽度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截然不同,该产品具有显著的应变硬化特性,其极限拉应变可达3%以上,是混凝土的300倍至700倍,极限裂缝宽度可稳定控制在0.1mm以内,在结构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下其裂缝宽度甚至可以稳定控制在0.05mm以内(对承载及耐久性无不利影响,可视为无害裂缝),即使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UHTCC 材料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裂缝控制能力,满足所有规范中规定的即使是最恶劣的暴露环境下的耐久性要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UHTCC 还具有裂缝自愈性;除高韧性和高变形性能力外,该产品还具有良好的抗冻融性能、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及抗冲击性能等诸多适用于水利大坝、港口码头、高层建筑、道路桥梁路面以及节能环保等行业领域基础设施修复、更新和加固的优异特性,属于典型的高新技术产品。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指标概述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指标概述

超高性能混凝土(以下简称UHPC)是近三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并兼具良好的韧性、黏结性能和抗冲击、抗疲劳性能。

近年来,随着UHPC制备技术的不断成熟,其性能的优越性逐步被大众认知,UHPC成为混凝土领域的研究热点,广泛用于结构、装饰、加固、快修、铺装、接缝填注等。

但由于其成本较高,现阶段国内外UHPC的应用技术研究与试点工程主要停留在桥梁工程、建筑外墙装饰工程以及少量既有混凝土建筑的维修加固工程。

许多专家学者积极探索UHPC在建筑结构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其中,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从UHPC的分类出发,分析UHPC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装配式建筑用UHPC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以期推动UHPC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应用。

1 UHPC分类根据对UHPC应用现状的调研,UHPC的主要应用工程类别及部位如下:(1)桥梁工程,包括现浇桥面铺装、桥梁湿接缝、预制桥面板、桥面铺装、预制箱梁;(2)建筑工程,包括建筑外墙装饰板、小型预制构件(楼梯、阳台)、装配式预制构件节点连接;(3)市政工程,包括预制盖板、预制综合管廊、基础设施结构加固等。

综合UHPC用途与原材料组成体系的不同,将UHPC分为结构类UHPC和装饰类UHPC,见表1。

2 UHPC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2.1 建筑外墙装饰UHPC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是UHPC最重要也是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包括镂空幕墙、遮阳板、三明治保温墙板、干挂或湿贴装饰面板等。

UHPC以其超高强度、超高韧性和超高耐久性,使其能够在满足结构承载力的要求下,减少结构横截面的尺寸,做到轻质薄壁,让建筑设计师可以突破材料的束缚,设计出轻盈优美的结构外形。

以法国马塞Marseille圣让港的欧洲和地中海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MuCEM)为例,其镂空围护幕墙由UHPC建造而成,制作精美。

精致华丽的花纹体现了地中海文化和手工艺的悠久传统,同时也突出展现了超高性能材料在建筑装饰领域优越的综合性能和巨大的应用潜力。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试验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和工艺流程,成功制备出具有优异韧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材料选择,工艺流程,性能测试。

引言: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水泥、增强体和外加剂等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

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腐蚀、耐久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道路、建筑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其韧性的要求。

因此,开展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选择: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高强度水泥、纤维增强体、减水剂等为主要原材料。

其中,高强度水泥提供了优异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增强体(如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韧性;减水剂则有助于改善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力学性能。

工艺流程:制备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最后在压力机中压制成型并养护。

其中,搅拌时间的控制、压力机的压制压力和养护条件的设定等因素都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性能测试:为了表征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我们对其进行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韧性等指标的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高于普通水泥基复合材料,同时,其韧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本次试验研究,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了具有优异韧性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通过对材料选择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实现了对该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有效提升。

本文还对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材料韧性的提高机制以及制备工艺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内在尚需深入探讨。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包括:进一步优化纤维增强体的分散和拌合工艺,探究不同纤维对材料韧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开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和制备技术研究。

纤维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总结第一部分纤维混凝土简介1.纤维混凝土的定义:纤维混凝土又称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以净浆、砂浆或混凝土作为基材,以非连续的短纤维或连续的长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均布地掺合在混凝土中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总称。

混凝土是一种抗压强度大而抗拉、抗弯、抗冲击以及韧性等性能却比较差。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水泥混凝土这一最大宗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正朝着高强度、高韧性、高阻裂、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和优工作性的方向发展。

纤维混凝土就是在对混凝土的改性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2 .纤维在水泥中的作用1).阻裂。

阻止水泥基体中原有缺陷微裂缝的扩展并有效延缓新裂缝的出现2).防渗。

通过阻裂提高水泥基体的密实性防止外界水分侵入3).耐久。

改善水泥基体抗冻、抗疲劳等性能提高其耐久性4).抗冲击。

提高水泥基体的耐受变形的能力从而改善其韧性和抗冲击性5).抗拉。

在使用高弹性模量纤维前提下可以起到提高基体的抗拉强度的作用6).美观。

改善水泥构造物的表观性态使其更加致密、细润、平整、美观3.纤维混凝土的好处:使用纤维可以使混凝土在强度的某些方面有所改进,但类似的强度也可以适当改变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等简单方法获得。

单纯的强度比较,不能体现纤维混凝土的价值。

对于适当压实的试件,加入纤维对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几乎没有影响。

纤维对增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也没有多少影响。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直接抗拉强度,可由加入高弹性模量的纤维而有大幅度提高。

但其增加决定于纤维的长径比。

纤维的加入对抗扭强度的影响很小。

(只是钢纤维能改善混凝土的抗剪强度)采用纤维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加了构件的韧性(破坏时构件吸收能量)。

就是说纤维的加入使混凝土的延性大增。

增加纤维含量对最大强度没有多少影响,纤维混凝土的抗冲击性与延性有关。

许多研究揭示混凝土耐冲击性可以因掺人纤维,大幅度增加。

如尼龙、聚丙烯一类低模量纤维在这方面特别有效。

纤维耐冲击的效率同样与粘结特性有关。

气凝胶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气凝胶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气凝胶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市场对建材的节能、隔音、隔热等性能需求越来越迫切,研发新型水泥复合材料以进一步增强建材性能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首先概述了泡沫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该复合材料主要由微尺寸气凝胶和过氧化氢等共同构成。

经检验,含1%气凝胶和3%过氧化氢的泡沫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样品具有380kg/m3的低干燥密度和约3MPa的抗压强度,可以作为隔音隔热水泥基复合材料使用。

关键词:气凝胶;水泥复合材料;性能在建筑行业,建筑企业采用有效的隔热措施,如使用隔热材料等,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理论上说,建筑材料的隔热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导热系数,而将不同类型的多孔轻质材料(如膨胀玻璃、玻璃微球以及粉煤灰空心球等)添加到水泥基材料中,可以将水泥基材料的导热系数降低80%。

也就是说,高效的建筑保温系统不论是用于供暖还是制冷,都可以有效节约能源。

1气凝胶及特性气凝胶是一种分散介质为气体的凝胶材料,于20世纪30年代初被发现,20世纪80年代末,因其高效的隔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化学工业和运动装备,但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并不多。

如今,气凝胶被用于建筑产品的组件有,玻璃、真空隔热板(VIP)、混凝土、砂浆等。

根据表面化学性质,气凝胶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类;根据前驱体的类型,气凝胶可分为有机气凝胶、无机气凝胶和混合(有机-无机)气凝胶。

气凝胶的颗粒直径从2nm到5mm不等,表面积160.8~1100m2/g,气凝胶的热导率介于0.01~0.02W/(m·K)之间。

从质量和体积上看,二氧化硅气凝胶是最好的固体绝缘体,因为与相同密度的玻璃相比,它只传输百分之一的热量。

2气凝胶的合成和复合材料的生产由于气凝胶的强度差、密度低、易碎以及疏水性,在混合过程中,气凝胶颗粒很容易碰撞、飞散和漂浮到模具中,影响气凝胶颗粒粉末在水泥基质中的均匀分布。

这种现象可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和隔热性能。

水泥基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水泥、骨料、掺合料和添加剂等原材料组成的新型建
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能。

它是在水泥基体中加入特定的骨料和掺合料,经过一定的工艺方法制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压、抗弯、抗冻融和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

首先,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由于在水泥基体中加入了特定的
骨料和掺合料,使得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冻融性能均远远优于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可以满足各种工程的使用要求。

其次,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

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
采用了特殊的配比和工艺方法,使得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如潮湿、高温、酸碱等条件下,水泥基复合材料都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此外,水泥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在受到化
学腐蚀时往往会出现表面起砂、龟裂等现象,影响使用寿命。

而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于添加了特定的掺合料和添加剂,使得其具有较强的抗化学腐蚀能力,能够在酸碱环境下长期稳定使用。

总的来说,水泥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材料工艺的不断改进,相信水泥基复合材料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各种工程提供更加可靠、耐久的建筑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分为有机纤维法和气相生长法两大 类。 有机纤维法
有机纤维法主要采用有机纤维为原料,迄今为止,制 备碳纤维用的原料纤维主要有三种,即粘胶纤维、聚丙烯 腈纤维与沥青纤维。 气相生长法
气相生长碳纤维(Vapor Grown Carbon Fibers, VGCF)是以低碳烃类为碳源,过渡金属等超细粒子为催 化剂,在氢气还原性气氛中使其烃类热解(1100℃左右) 成碳而制得纤维状产物。气相生长碳纤维时,碳源主要采 用苯、甲烷等有机化合物,催化剂主要采用过渡金属铁、 钴、镍等及其它们的合金、化合物等,反应在还原性气氛 中进行,反应温度为1000~1100 ℃。
玻璃纤维的用途
玻璃纤维可以制成各种制品,如无捻粗纱、玻璃纤维毡、 短切原丝和磨碎纤维以及玻璃布等。连续玻璃纤维加纺织型 浸润剂经过退绕、加捻、并股、络纱可制成有捻纱;有捻纱 再经过并捻、织造加工进一步得到纤维绳、布和带。若加入 增强型浸润剂,并经过并股、络纱可制成无捻纱,由此可进 一步加工成粗纱布、短切纤维毡和表面毡。
1.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SFRC) 20世纪60年代应用。 特点:抗裂、韧性和冲击较好。 钢纤维的类型,可按钢纤维的生产工
艺、外形、截面形状、材料品质、抗拉 强度及施工用途划分。
1)按钢纤维的生产工艺可分为: (a)钢丝切断型 (b)钢板剪切型 (c)钢锭铣削型 (d)熔抽型 这四种钢纤维的基本特征见表
分类:
(1)基体类型
金属基、水泥基
(2)增强体外形 不连续、连续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片状增强复合材料
4.1 纤维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优点: 1.改善抗拉性能,提高抗折强度,韧性呈
数量级增加 2.减少收缩和收缩裂纹 3.减小截面尺寸,使构件轻型化
一、纤维的分类
1.弹性模量
பைடு நூலகம்
低弹性模量
尼龙、聚乙烯、 提高韧性、抗冲
3.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
➢ 特点: 抗碱性能好、质量轻、耐高温、耐磨损、 导电和导热性好、优良的生物稳定性。
➢ 应用: 高层建筑、大桥、码头、河坝、耐火、防 震、静电屏蔽、导电以及波吸收等。
碳纤维是由碳元素(C)组成的无 机非金属纤维,含碳量按质量计不低于 90%。其中含量高于99%的称为石墨化 纤维。碳纤维与其他纤维相比,主要特
(1)用作导弹防热及结构材料如火箭喷管、鼻锥、大 面积防热层;卫星构架、天线、太阳能翼片底板、卫星火箭结合部件;航天飞机机头、机翼前缘和舱门等制件;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测量构架,太阳能电池板和无限点点像。 用作主承力结构材料,如主翼、尾翼盒机体;次承力构件, 如方向舵、起落架、副翼、扰流板、发动机舱、整流罩及 座板等。此外还有C-C刹车片。
玻璃纤维以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石
蜡等组分并配以纯碱、硼酸等,有时为简化工 艺和获得预期的性能还适当掺入TiO2、ZrO2、 Al2O3等氧化物来制备各种玻璃后,经熔融窑 熔化拉丝而成。
玻璃纤维是复合材料中目前使用量最大的
一种纤维,是高新技术不可缺少的配套基础材 料。玻璃纤维具有原料易得、拉伸强度高、断 裂伸长低、弹性模量高、防火、防霉、耐热、 耐腐蚀和尺寸稳定性好的优点,是一种常用的 性能优良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最主要的缺点 是脆性大和不耐磨、因此,它的复合材料制品 也往往具有上述缺点。
短切原丝主要用于玻璃钢中,可分为增强热固性树脂用短切 原丝和增强热塑性树脂用短切原丝两大类。对增强热塑性塑料用 短切原丝的要求是用无碱玻璃纤维,强度高及电绝缘性好,短切 原丝集束性好、流动性好、白度较高。增强热固性塑料短切原丝 要求集束性好,易为树脂很快浸透,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及电气 性能。
磨碎纤维是由锤磨机或球磨机将短切纤维磨碎而成,长度从 0.08~0.20 mm不等。磨碎纤维主要在增强反应注射工艺 (RRIM)中用作增强材料,在制造浇铸制品、模具等制品时用 作树脂的填料用以改善表面裂纹现象,降低模塑收缩率,也可用 作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毡有连续纤维毡、短切纤维毡及表面毡。连续纤 维毡加工简单,毡的力学强度大,生产效率高,质量均匀, 适用于各种手糊制品及大型储罐,故其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 果较短切毡好,主要用在拉挤法、RTM法、压力袋法及玻璃 毡增强热塑料(GMT)等工艺中。
短切纤维毡主要用于手糊、连续制板和对模模压和SMC工艺 中。表面纤维毡表面纤维毡因其由富树脂制成,通常用于玻璃钢 制品中。这类毡由于采用中碱玻璃(C)制成,故赋予玻璃钢耐 化学性特别是耐酸性,同时因为毡薄、玻纤直径较细之故,还可 吸收较多树脂形成富树脂层,遮住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如方格 布)的纹路,起到表面修饰作用。
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钢纤维的长度 为20~60 mm,直径或等效直径宜为0.3~0.9 mm,长径比在30~100范围内选用,其增强 效果和施工性能可满足要求。如超出上述范围, 经试验在增强效果和施工性能方面能满足要求 时,也可根据需要采用。根据国内外工程应用 经验,对一般浇筑、抗震框架节点及铁路轨枕 等类结构的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常用钢纤维几 何参数选用范围如表
点在于密度小,沿纤维轴向有很高的抗
拉强度与杨氏模量,因而比强度与比模
量均较高,同时还具有碳素材料的特性,
诸如耐高温、耐腐蚀、耐磨与导电等特 性。
碳纤维的分类
(1)按原料不同分为粘胶纤维基、聚丙烯腈基、沥青基、 酚醛基碳纤维; (2)按制造方法不同分为有机前驱体碳(石墨)纤维和气 相生长碳(石墨)纤维两大类; (3)按热处理温度和气氛介质不同分为碳纤维(800~1600 ℃;N2,H2),石墨纤维(2000~3000 ℃;N2或Ar)和活 性碳纤维(700~1000 ℃;水蒸气或CO+ N2,水蒸气+O2或 CO2) (4)按力学性能不同,分为通用级(GP,拉伸强度低于1.4 GPa,模量小于140 GPa)和高性能(HP)两大类;其中高 性能有分为中强型(MT)、高强型(HT)、高模型(HM)、 超高强型(UHT)和超高模型(UHM)等品种。 (5)按功能不同,分为结构用碳纤维和功能用碳纤维(耐磨、 导电、润滑等); (6)按制品可分为超细短纤维(晶须),长丝(含不同K数 的束丝和单纱),束丝短切纤维,织物(布、带、绳)、编 织品(三向及多向织物,圆筒管等)以及无纺布(无纬布、 毡、纸)等多种形态的碳(石墨)纤维增强体。
(2)按单丝直径可分为:粗纤维(单丝直径30 μm)、 初级纤维(单丝直径20 μm)、中级纤维(单丝直径 10~20 μm)、高级纤维(单丝直径3~9 μm,也叫纺织 纤维)。
(3)按纤维外观可分为:连续长纤维(其中有无捻粗 纱和有捻粗纱)、短切纤维、空心纤维和卷曲纤维等。
(4)按纤维特性可分为:高强玻璃纤维、高模量玻璃 纤维、耐高温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耐酸玻璃纤维、 普通玻璃纤维(指无碱和中碱玻璃纤维)。
钢纤维增强作用机理示意图
钢纤维混凝土搅拌试验
喷射试验
钢纤维在桥墩工程应用中
钢纤维在隧道中的应用
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
水利工程的面板
钢纤维砼桥面大修施工
2.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GFRC)
GFRC广泛应用非承重或半承重制品, 特别适用于包裹钢结构来提高其防火性能。
GFRC可抑制开裂,配置在GFRC中的高 强钢筋,能够有效地避免锈蚀,可用于受动 力作用的领域,如设备基础、海上构筑物等。
(2)按抗拉强度可分为以下三级(依据《纤维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的规 定):
a.380级(抗拉强度≥380MPa,<600MPa); b.600级(抗拉强度≥600MPa,<1000MPa);
c.1000级(抗拉强度≥1000MPa)。
钢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在各种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 钢纤维在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各项性 能方面,效果最好。钢纤维增强水泥基 复合材料已广泛用于公路路面、机场道 面、桥面、防水屋面、工业地坪,以及 水工、港口、海洋工程、隧道、涵洞、 建筑结构、抗震及节点工程、国防抗爆 与弹道工程等。
无捻粗纱是由平行原丝或平行单丝集束而成的。无捻粗 纱按玻璃成分可划分为:无碱玻璃无捻粗纱和中碱玻璃无捻 粗纱。无捻粗纱可以直接用于某些复合材料工艺成型方法中, 如喷射用无捻粗纱、SMC(片状模塑料)用无捻粗纱、缠绕 用无捻粗纱、拉挤用无捻粗纱、织造用无捻粗纱、预型体用 无捻粗纱等。也可制成无捻粗纱织物(方格布),在某些用 途中还将无捻粗纱短切。
玻璃纤维的分类
玻璃纤维的品种很多,一般可按玻璃原料中的含 碱量、单丝直径、纤维外观和纤维特性等方面进行分类。
(1)按玻璃原料中的含碱量可分为:有碱玻璃纤维 (碱性氧化物含量>12%,也称A-玻璃纤维)、中碱玻 璃纤维(碱性氧化物含量6%~12%)、低碱玻璃纤维 (碱性氧化物含量2%~6%)、无碱玻璃纤维(碱性氧 化物含量<2%,也称E-玻璃纤维)。
当在脆性材料基体中掺入纤维后,材料受到应 力时,纤维的存在将会约束裂缝的引发和裂缝 长度及开度的扩展,从而起到增强作用。 Romualdi用图来说明纤维的这种作用。
图表示连续纤维沿拉应力作用方向分布在基体 中间,纤维间距为S,半长为a的裂缝存在于四 根纤维所围成的区域中心。材料在受到拉伸时, 拉伸应力在纤维上产生的粘结应力分布在裂缝 端部附近,从而对裂缝尖端产生反向应力场, 降低了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程度,使裂缝的扩 展受到约束,裂缝端部的扩展力减少,材料的 强度特别是韧性得到增加。纤维的这种对裂纹 扩展的约束作用与纤维之间的间距和纤维的数 量有密切关系。纤维间距越小,单位体积中的 纤维数量越多,这种作用就越有效。
聚丙烯
击性能;
高弹性模量
钢纤维、玻璃纤 维和碳纤维
2.作用方式
a短纤维 b网状纤维 c异形化纤维 d表面涂层改性纤维
改善强度和韧性;
影响纤维增韧增强的因素:
1.纤维种类; 2.纤维的表面性能; 3.纤维与基体界面的粘结强度; 4.纤维的掺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