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二级学科介绍
电气工程学科概述.pptx

2.2.1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与联系 学科一般有两种含义。学科的第一个含义,是指学术的
分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 中的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
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知识系统中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 是分化的科学领域。
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 均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 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门类。
第2章 电气工程学科概述
专业一般指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 分的学业门类,如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等。我国高校现设有的专业是社会分工 、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社会分 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 专业的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 基本单位。
第2章 电气工程学科概述
1952年,我国在大学中学习前苏联经验,进行了院系 调整。此后,在我国形成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大专院校 ,其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院校以机电专业为主。这些学校 数量多、影响大,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着大半壁江山。 迄今为止,在我国工科实力较强的大学,如清华大学、西 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无不把电气工程专业作为 学校的支柱性专业。
第2章 电气工程学科概述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习惯上把电类专业分为强电和弱电 两大分支,强电专业即前述“电工类”,弱电专业即前述“ 电子信息类”。我国高等学校电类专业的历史已将近百年, 在最初的几十年里,只有强电专业,后来才从强电专业相继 派生出通信、无线电、电子、计算机、信息等专业。可以说 ,强电专业是所有电类专业的母体。在1993年的专业目录中 ,虽然把电类专业分为“电工类”和“电子信息类”,但二 者已很难截然分开。例如,工业自动化专业已很难完全归入 强电专业的范畴,而是一个典型的强弱结合的专业。目前,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学本科教育中,已很难找到完全意义上 的强电专业,有关强电的教学内容只是电类专业教学内容的 一部分。可以说,电类专业在分化为强电和弱电两个分支后 ,目前又在经历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
什么是电气工程

什么是电气工程什么是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英文: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什么是电气工程,欢迎阅览。
电气工程是与电能生产和应用相关的技术,同时它也是工程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学科。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对应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在我国1998年以前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工类下共有5个专业,分别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工业自动化和电气技术。
在1998年国家颁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把上述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气技术等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此外,在同时颁布的工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又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中的部分合并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在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是工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五个二级学科。
“电气工程”的英文是“Electrical Engineering”,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英语词汇数据库WordNet给出的定义是:The branch of engineering science that studies the uses of electricity and the equipment for power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of machines and communication。
(工程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电气的应用和发配电设备与机械的控制以及通信)。
目前,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包括通信。
电气工程有五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电力系统的设计、规划、调度、控制和保护电机与电器:研究电力设备。
电气工程专业分类及其简介

电气工程专业分类及其简介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能的变换与控制、功率源、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等理论技术和应用。
它是综合了电能变换、电磁学、自动控制、微电子及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技术的新成就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
该学科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难度较大。
本科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的适合报考这个专业。
该专业需要的基础是电路基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电机学,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大中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开设电路理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工程电磁场、电子学、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化大中型发电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电力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主要到电力系统及相关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建设、管理、教育等部门,从事大中型发电厂和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电机与电器”技术电机与电器”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
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
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
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动平衡、电磁成型技术。
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影响。
四高电压与绝缘应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是电气工程的二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以设备绝缘状态为基础,涉及气体放电、等离子、局放、闪络等多个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二级学科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这些二级学科涵盖了电力系统与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这些学科的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电力传动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和安全性,提高电机和电器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和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其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课件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前开设
“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 “工业自动化”三个专业方向。 电气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培养 各类工矿企业中从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工厂供电系统和电气信息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 计、调试、维修、运行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 人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主要培养面向电力工 业和大型企业自备电厂的从事电力的生产、输 送、转换、使用(输、配)和电机电器生产制 造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信电学院电气专业介绍
2、教学条件方面,电气工程专业目前具备了先进的多 媒体教学环境、特色鲜明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验 环境。有多个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在创新性人才培 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与许多公司建立实践基地 保障了本专业学生的实验、实习条件。 (1)“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信电学院电气专业介绍
(二)、专业现状 原有专业名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080608Y) 现更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
2002年,评为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 2005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验收,正式挂牌
为“江苏省品牌专业” 2007年,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信电学院电气专业介绍
Hale Waihona Puke 信电学院电气专业介绍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涵盖了强电和弱电控制的
全部领域,主要特点是: (1)强电与弱电结合 (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结合 (3)系统与元件结合 (4)软件与硬件结合
它是社会长期大量需要的通用性强、适应性广的长 线专业。
信电学院电气专业介绍
二、师资及教学条件
1、师资方面,专业已组建了以教授、博导为学 术带头人、以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经验 丰富的中年教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硕士 学历的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梯队。目前本 专业的专职教师有67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 教授24人,副教授23人;具有国外研究背景 的教师占1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2%, 聘请现场兼职人员13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各二级学科排名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6)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中国农业大学
A+
2
东北农业大学
A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B+等(5个):沈阳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江苏大学、吉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B等(4个):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C等(4个):名单略
C等(18个):名单略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西安交通大学
A+
3
华北电力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4
重庆大学
A
B+等(6个):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
B等(6个):
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B等(13个):
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昌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扬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同济大学
C等(9个):名单略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39)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清华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各二级学科排名!仅供参考!
电气工程专业描述

电气工程专业描述电机与电器是电气工程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主要研究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统的运行理论、电磁问题、设计和控制理论,涉及电机电器的根本理论、特种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机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优化技术、电机电磁场数学模型与数值分析、电机的控制理论及方法、特种电机设计等研究领域。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我们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开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AGC已经实现,尚需开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现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立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DTS即调度员仿真系统为调度员学习提供了方便)配电自动化(DAS已经实现尚待开展). 本专业是强电和弱电、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穿插渗透的综合型学科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和电气信息根底知识,在电气工程与信息领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是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专业下的二级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高电压与绝缘的理论、测试技术、绝缘结构、过电压及其防护技术,以及它们在电力工业及新兴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开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官方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一门综合了电能转换、电磁学、自动控制、微电子技术及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学科新成就而迅速开展起来的穿插学科。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本学科以电工理论为基点。
属于一个新兴的边缘穿插学科,一般都是各个学校的重点学科(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齐名),以各类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电子技术的新开展为主要研究方向。
所设课程反映当前电气技术与信息处理的开展水平。
研究课题即反映网络理论、信息处理和应用电子技术研究学术前沿,又大多结合国民经济开展中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电气工程五个二级学科

电气工程五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市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力系统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电机与电器:大型发电机设计与新型冷却技术、大型电机的理论、运行、监测与诊断、电机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电机内部物理场的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能质量改善及功率信号处理技术、特种电源的研究、电力系统的信号检测及电力装置的电子保护、智能控制系统、电力传动及控制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的控制理论及应用、大型机电设备在线监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数字测量与计量、电气设备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工程电介质与特种绝缘技术、高电压技术在非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路分析与优化设计、电磁场生态环境效应、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网络智能应用、新型传感器、多媒体数据库理论及应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9)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86)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电机与电器(43)电工理论与新技术(39)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6)三、电气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电气工程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就业都选择在电力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就业。
电力系统单位主要包括:发电企业,供电企业与电气设备制造公司三大类。
除些之外还包含有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电力科研开发等部门。
我国现有的国有大型发电集团有: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电网公司有:国家电网公司与南方电网公司;电气设备制造企业有:上海电气电站、新疆特变电工等,一些毕业生也行选择到跨国公司等外企工作,比较典型有的SIEMENS、ABB、SCHNEIDER、AREVA、VESTAS等。
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及就业岗位。
2007年全国电力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增长的势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7亿千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二级学科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
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 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能的变换与控制、功率源、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等理论技术和应用。
它是综合了电能变换、电磁学、自动控制、微电子及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技术的新成就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
该学科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难度较大。
该专业需要的基础是电路基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电机学,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制造及其应用技术;电力电子电路、装置、系统及其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力电子系统故障诊断及可靠性;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牵引;电磁测量技术与装置;先进控制技术在电力电子装置中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能变换与控制;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
研究方向: 1 )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2 )电力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3 )计算机控制系统;4 )电气系统智能控制技术;5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在电气传动中的应用;6 )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7 )现代交、直流电机调速技术;8 )功率变换技术的研究。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国内的老师大多电机出身,很有可能不能提供实际的指导,但是导师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给你提供广阔的研究资源,带领进入这个学科的大门。
这个学科较强的国内较强校还是有的:第一个不可否认就是浙江大学,徐德鸿、钱照明、吕征宇教授等;第二个是西安交通大学,德高望重的王兆安老师、及他的两个高徒刘进军、杨旭;最后的一个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严仰光及他的学生阮新波教授等。
当然,国际上最牛的学校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国家电力电子系统研究中心,最最最牛的Fred.Lee 李泽元教授就在这里;当然,美国的科罗那多大学也不弱,特别是在电力电子的数字控制方向,著名电力电子学科教材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 的作者Erickson 就是这里的领军人物。
有志于想到国外从事电力电子研究的同学,可以申请这两所学校。
但是,很遗憾的是,电力电子目前只是一门技术,而不能够称为一门科学的学科,那是因为尚未形成完整及精确的理论基础。
因为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就不能称之为科学。
这门学科目前主要是从事电路拓扑与应用技术的研究,目前的理论基础是线性控制方法与电路工程。
但是,电力电子其实不应视作一个线性系统,因为功率器件是工作于开关状态的,也就是一个强病态非线性系统。
因而,可以这么说,目前的电力电子系统基于线性控制理论是完全不够的,甚至在某些场合下可以导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电力电子技术目前有几个研究方向: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所有的信息系统与通信设备都需要使用开关电源,小到各种便携数码产品,还有现在时兴的各种平板电视,大到服务器系统、通信基站机房、及种种航空设施等;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各种谐波补偿、有源滤波装置等,还有不断发展的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电动汽车的驱动与控制系统,电机的节能驱动方面如各种变频器(包括变频空调),在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下,太阳能、风能及各种再生能源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要素。
这一方向的基础是:第一位的是控制理论;第二位的是电路知识;第三位也非常重要的模拟电子,当然如今电力电子的数字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单片机、DSP的数字控制技术也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现实的情况下,很多从事电力电子研发的人,很多的就学过一门“电力电子技术”就根本就不够,因为很难理解电力电子系统的控制环路设计;但是学控制的人也下手无门,因为很可能不知道如何结合控制与电路拓扑,甚至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根本不明白。
其实这一学科最缺乏的是多学科交叉人才,搞控制的很多不大懂电子电气理论;搞电子电气的又不明白控制基础不了解数字控制技术。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电力电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现在的大学老师或是毕业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程度实在是太严重了,且不必说究竟有没有了解一点点深入的基础理论。
入手的第一步应该是仿制别人的产品,然后测量各点的实际工作波形,接着研究怎样利用控制、电路知识来解释各种实验现象。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技术可被看作是计算机技术后的第二次重大技术变革,它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能源与生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是电气工程下面一个非常非常传统的专业,毕业后较大的可能进入国家电网或南方电网下属的各级电力公司。
研究方向:(1)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对电力系统电保护的新原理进行研究,将国内外最新的人工智能、模糊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自适应理论、网络通信、微机新技术等应用于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
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制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适用于35kV〜500kV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
微机保护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
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和电力工业技术经济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了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深入探讨并明确了运营流程中各步骤的具体规则;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的期货交易(年、月、日发电计划)、转运服务等模块的具体数学模型和算法,紧紧围绕当前我国模拟电力市场运营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3)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
对电力负荷动态特性监测、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引进了加拿大teqsim 公司生产的电力系统数字模拟实时仿真系统,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具备混合实时仿真环境的实验室。
该仿真系统不仅可进行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实验,提供大量实验数据,并可和多种控制装置构成闭环系统,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新装置的测试,从而为研究智能保护及灵活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流的实验条件。
(4)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是针对我国电力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的迫切要求,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和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相结合,利用专家系统、智能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进行电力系统知识教学、培训的一种强有力手段。
本系统设计新颖,并合理配置软件资源分布,教、学员台在软件系统结构上耦合性很少,且系统硬件扩充简单方便,因此学员台理论上可无限扩充。
(5)配电网自动化。
在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ndlc 、配网的模型及高级应用软件pas、地理信息与配网scada —体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其中,ndlc 采用了dsp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载波接收灵敏度,解决了载波正在配电网上应用的衰耗、干扰、路由等技术难题;高级应用软件pas 将输电网ems 的理论算法与配网实际结合起来,采用了最新国际标准iec61850 、61970cim 公共信息模型;采用配网递归虚拟流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应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经元算法进行负荷预测。
(6)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对在线测量技术、实时相角测量、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电力系统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发电机跟踪同期技术、非线性励磁和调速控制、潮流计算的收敛性、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基于柔性数据收集与监控的电网故障诊断和恢复控制策略、电网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非线性理论、软计算理论和小波理论在电力系统应用方面,以及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算法和新的实现手段进行了研究。
(7)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将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进化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运行分析、警报处理、故障诊断、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用研究。
在上述实用软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8)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开展了电力电子装置控制理论和控制算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直流输电的微机控制技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有源电力滤波技术、大容量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9)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将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模式识别技术等结合起来,针对电气设备绝缘监测方法和故障诊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基础研究,开发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容型设备和直流系统等主要电气设备的监控系统,全面提高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三、电机与电器电机与电器”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
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
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
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动平衡、电磁成型技术。
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影响。
专业领域:电机设计与制造、低压电器设计与制造、电机电器及其控制、微特电机。
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电机与电器的设计、制造、测试及设备维护,电机与电器控制技术应用。
四、高压电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是电气工程的二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以设备绝缘状态为基础,涉及气体放电、等离子、局放、闪络等多个方向。
该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分布在网省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设计院以及省市级电力公司,就业率历来较高。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电力系统接地技术,电力设备绝缘技术与绝缘材料,气体放电理论及其应用,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维修,高电压新技术(脉冲功率技术,等离子体应用等等)五、电工理论新技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从事电磁现象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电磁能量和电磁信息的处理,控制与利用为目的基础,衍生各类高新技术,如强磁场和磁悬浮技术、脉冲功率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无损检测与探伤技术、新型电源技术、大系统的近代网络理论与智能算法应用技术等,而且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多种新技术,如电磁环境保护技术、生物电磁学技术等,并成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