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地理环境

合集下载

中卫介绍-中卫简介PPT(经典版)

中卫介绍-中卫简介PPT(经典版)
中卫城市介绍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明 永 乐 元 年 ( 1403 年 ) 由 右护卫改置为宁夏中卫, 清 雍 正 二 年 ( 1724 年 ) 改 称中卫县,属宁夏府,海 原县属平凉府。 民 国 三 十 二 年 ( 1933 年 ) 中卫县分成中卫、中宁两 县 。 2004 年 设 立 地 级 中 卫 市。
3、旅游景点
腾格里·金沙海旅游度假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宁夏沙坡头区迎水 桥镇迎闫公路与小湖路交汇处,景区占地1.16 万亩,充分展现全生态腾格里沙漠的景观。主 要景点有大漠观海楼、丝路长街、狂野地带、 丝路星辰帐篷酒店、大漠水上乐园、沙漠阳光 浴场、拓展基地、军事营地、丝路驼队等 。
3、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中卫寺口子风景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景区、 宁夏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 魅力景区、宁夏全民健身攀岩基地、首批中国 自驾车旅游活动基地。寺口子是集险、幽、奇、 绝于一体的自然风景旅游区,古称北海。南依 香山重岭叠嶂,古时为锁扼固原、平凉、西安 等地的咽喉要道,北临卫宁平原,东望西夏古 都银川,西接旅游胜地沙坡头。
浑酒小炒肉
浑酒是用黄酒糟再次过滤而成(充分利用米酒 营养素)。小炒肉则是用羊肉丁、萝卜丁和粉 条等绘制而成,浑酒、小炒肉入锅用辣油炒, 冬天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一些酸菜丁和葱花之 类的,一道喷香诱人的美食就出炉了。
沙葱
沙葱其实是一种野菜,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 以根据不同的方法做成不同口味的美食。其中, 凉拌沙葱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当地老 百姓经常吃的一道下酒菜。

浅析宁夏中卫市石岘子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浅析宁夏中卫市石岘子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浅析宁夏中卫市石岘子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摘要:石岘子白云岩矿位于宁夏中卫市常乐镇,矿层赋存于上奥陶统狼嘴子组黄河井段地层中,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地质条件,断层构造,矿体特征及矿石类型,认为该矿床为沉积硅质白云岩矿床。

关键词:中卫市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1 前言石岘子白云岩矿位于宁夏中卫市常乐镇香山中部,距中卫市区约50公里。

矿区海拔2010-2184m,为中低山区、丘陵地貌,地形切割较强烈,植被稀少。

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多风严寒干燥,夏秋多雨酷热,昼夜温差大。

当地居民稀少,以农牧业为主。

2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柴达木-华北板块(Ⅲ),阿拉善微陆块(Ⅲ4),腾格里早古生代增生楔(Ⅲ41),卫宁北山-香山晚古生代前陆-上叠盆地(Ⅲ41-1),香山褶断带(Ⅲ41-1-5)。

地层区划属华北-柴达木地层大区(Ⅲ),阿拉善地层区(Ⅲ3),阿拉善南缘地层分区(Ⅲ31),景泰-中宁地层小区(Ⅲ31-1)。

区域内出露地层有古生界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新生界新近系及第四系。

区内发育两组断裂与褶皱:1).东西向断裂与褶皱:由上奥陶统、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及三叠系组成的一系列东西向褶皱与断裂,展布于整个香山地区。

断裂构造发育于复背斜带上,其规模较大,断裂受北西向构造的复合作用,其西端走向偏北,断面大多南倾,倾角50-70°。

2).北西向断裂与褶皱:该带由一系列相互平行的褶皱、冲断裂及斜冲断裂所组成,走向330°。

褶皱主要发育在上奥陶纪与上古生界地层之中,两翼发育与褶皱轴平行展布的逆断裂。

3.矿区地质特征3.1 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简单,主要是上奥陶统狼嘴子组黄河井段。

矿层即赋存于该地层。

上奥陶统狼嘴子组黄河井段:该岩段以发育硅质白云岩为特征。

主要由灰-紫红色硅质白云岩、灰-紫红色燧石岩、灰绿—紫红色板岩、灰绿色浅变质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局部见千枚状板岩、灰白—紫红色含钙质硅质岩、杂色碧玉岩组成。

中卫黄河宿集简介

中卫黄河宿集简介

中卫黄河宿集简介中卫黄河宿集是指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黄河流域上游,集中了黄河上游地区的居民、商业和农业资源的宿集区域。

这个宿集区域是历史上罕见的农牧交错地带,拥有平均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四季分明、宜人宜牧的气候资源,是黄河上游地区著名的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重镇。

下面对中卫黄河宿集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宿集区的特点和资源。

第一步:了解地理位置中卫黄河宿集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偏南的地理位置。

它包括黄河在宁夏境内1250公里左右河段的上游区域。

它的东南面与陕西省延安市、甘肃省庆阳市接壤;北面和东北面与宁夏固原市的海原县、泾源县和隆德县接壤;南面和西面则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相连。

第二步:了解宿集区域的特点中卫黄河宿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资源而成为宁夏地区最具潜力的旅游、农业和畜牧业重镇之一。

它的特点包括:1. 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因地处黄河上游地区,中卫黄河宿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高寒草甸、高山湖泊、绿洲群落、黄土峡谷等多种自然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构成了壮观的自然大美景。

2. 丰富的农牧资源:中卫黄河宿集拥有丰富的农牧资源,包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牛、羊等多种农牧产品。

其中,羊肉和奶制品的质量最受市场认可,逐渐成为宿集区的品牌产品。

3. 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卫黄河宿集是秦、汉、唐等多个朝代的交通要道、战略军事要地,因此历史文化底蕴丰富。

黄河文化、草原文化、沙漠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这里最有价值的宝贵财富。

第三步:了解宿集区域的景点和特色中卫黄河宿集拥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这些景点和特色是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前来这里的最大原因。

以下是宿集区域最著名的景点和特色:1. 黄河大峡谷,是中卫黄河宿集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这里地形险峻,曲折多变,自然景观奇异,被誉为“黄河第一峡谷”。

2. 青铜峡,是中国最大的黄河峡谷,被誉为“鸳鸯谷”,这里有一个鬼斧神工般的柱子状奇山,十分壮观。

中卫市概述

中卫市概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我的家乡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作为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其地形地貌、资源人文必有奇异之处。

它东临吴忠市,南与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

地形复杂多变,南部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北部为低山与沙漠,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卫宁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地貌:中卫市处于黄土高原的大环境下,干燥,大风,黄土,造成了这些地区特殊的景观。

春冬季,干燥的气候使得黄土浮于地表,大风有将这些黄土带到空中,使得这些地区更加添加了一些悲壮又豪放的气氛。

中卫市南部地区就为黄土丘陵地貌,黄土丘陵是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地表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加之黄土高原地区雨季集中于七、八月份、降水强度较大,被地表流水冲刷形成。

主要特点是地形破碎,千沟万壑,15°以上的坡面面积占50~70%,梁状丘陵为主。

因此,出现了寺口子等这样的奇异地质而组成的景观。

对于中卫市北部的低山和沙漠地形,因为中卫市北接腾格里沙漠,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平地交错分布。

在沙丘中,流动沙丘占93%,余为固定、半固定沙丘。

因此,中卫地区时常受到沙尘暴的袭击。

先说风力破坏。

大风破坏建筑物,吹倒或拔起树木电杆,撕毁农民塑料温室大棚和农田地膜等等。

此外,由于中卫地区四、五月正是瓜果、蔬菜、甜菜、棉花等经济作物出苗,生长子叶或真叶期和果树开花期,此时最不耐风吹沙打。

轻则叶片蒙尘,使光合作用减弱,且影响呼吸,降低作物的产量;重则苗死花落,那就更谈不上成熟结果了。

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

在狭管,迎风和隆起等地形下,因为风速大,风沙危害主要是风蚀,而在背风凹洼等风速较小的地形下,风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

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中发生沙埋的地方,沙埋厚度平均20厘米,最厚处达到了1.2米。

但是近些年,中卫市加大治沙力度,目前沙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防风固沙体系控制了流沙,减少和降低了风沙危害,促进了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转变,拓展了群众生产生活空间,先后有2万多人搬到沙区定居。

宁夏中卫单梁山石炭纪植物化石

宁夏中卫单梁山石炭纪植物化石

撰文/毛有明,赵 亚*,刘晓莉,杨 卿,万 杨,魏丽馨,赵 明宁夏中卫单梁山石炭纪植物化石植物化石对于研究古地理环境、气候、海拔等具有重要意义,中卫单梁山石炭系页岩中含有较丰富的植物化石碎片,多为植物茎、干化石,局部炭化成黑色,大多能够辨别其纹理,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中卫单梁山石炭纪植物化石产地距中卫市南西约66公里,行政区属宁夏中卫市。

地貌类型为卫宁北山山地,地形以低山为主。

区域构造属腾格里早古生代增生楔、卫宁北山-香山晚古生代前陆-上叠盆地、卫宁北山褶断带。

地层分区为阿拉善南缘地层分区、景泰-中宁地层小区。

区域地质概况出露的地层为石炭系臭牛沟组、靖远组、羊虎沟组。

臭牛沟组:与下伏前黑山组和上覆靖远组均呈整合接触,主要由石英砂岩、泥岩、页岩和灰岩组成。

靖远组:与臭牛沟组连续沉积,与上覆羊虎沟组整合接触。

主要由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组成,含头足类、腕足类、牙形石及植物化石,属滨海沼泽相沉积。

羊虎沟组:与下伏靖远组和上覆太原组均呈整合接触。

岩性以灰-深灰色粉砂质页岩、黑色页岩、灰、浅褐灰、浅黄灰色薄-中厚层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夹少量深灰色透镜状(含生物碎屑)灰岩、灰色粉砂岩及浅黄色粉砂质泥岩,含腕足类、头足类、腹足类、双壳类、牙形石和植物。

中卫市单梁山下石炭统臭牛沟组剖面(剖面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1990年)层序如下:j)上覆地层: 石炭系靖远组(C1-2平行不整合c2) 厚度221.6m石炭系臭牛沟组上段(C117.灰黑色薄层钙质粉砂岩夹钙质中-细粒石英砂岩,夹1层灰黑色中厚层微粒灰岩 82.55m16.灰黄色中厚层含钙质中-粗粒石英砂岩,底部含石英细砾 9.8m15.灰黑色薄-中厚层钙质粉砂岩夹钙质中粒石英砂岩、灰黑色页岩,下部夹劣质无烟煤1层。

黑色页岩中产植物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 59.2m14.灰黑色薄-中厚层钙质粉砂岩,偶夹钙质细粒石英砂岩薄层。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濒临黄河,属草原化荒漠地带,是草原与荒漠、亚洲中部与华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交汇地带。

沙坡头是一个以亚洲中部北温带向荒漠过渡的生物世界。

1984年建立的沙坡头保护区,面积1.3万余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腾格里沙漠景观、自然沙尘植被及其野生动物。

该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沙漠生态特点,并取得良好治沙成果的自然保护区。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沙坡头面积5922.4平方千米人口36万(2009年)所属地区中国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地区镇罗街道、东园街道、柔远街道电话区号0953邮政区码地理位置37°32′N,105°02′E目录展开1 概述2 分支机构2.1 景区有限公司2.2 金沙岛有限公司2.3 中卫高庙3 地理位置4 自然气侯5 旅游景区5.1 旅游特色5.2 景区评价1 概述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圣地闻名于世。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沙坡头游览区是一处景观独特的游览区。

过去,沙坡头是以治沙成果而闻沙坡头摄影图__自然风景_沙坡头摄影图__自然风景_名。

包兰铁路在中卫境内六次穿越沙漠,其中以沙坡头坡度最大,风沙最猛烈。

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铁路两侧营造防风固沙工程。

这项工程取得了成功,铁路两侧巨网般的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起了绿色的波浪,包兰铁路沙漠段几十年来安然无恙。

这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关注,不少外国治沙专家慕名前来考察。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旅游部门发现沙坡头有着独特的景观,便将它建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游览区。

2013湖南卫视大型亲子秀《爸爸去哪儿》第3、4集在这里拍摄。

2 分支机构2.1 景区有限公司旅游区东起沙坡头水利枢纽堤坝,西至黑山峡宁夏、甘肃交界处,以沙坡头黄河两岸山水田园以及北部的腾格里沙漠为核心[2]。

沙坡头沙坡头2.2 金沙岛有限公司宁夏中卫金沙岛休闲度假区位于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与腾格里湖交相辉映,距市区17公里,距中国首批5A级景区沙坡头20公里,距中卫香山机场7公里,总占地面积4284亩,是沙坡头旅游有限公司投资近1亿多元,精心打造的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西北首家高端休闲度假别墅区[3][4]。

中卫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卫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卫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卫市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是宁夏唯一一个沿黄河流域发展的地级市。

近年来,中卫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中卫市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卫市的发展现状中卫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首先,中卫市地处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其次,中卫市地处宁夏平原,气候温和,农田面积广阔,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

此外,中卫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为中卫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中卫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

农业方面,中卫市投入大量资金,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施,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特色农产品如杏、葡萄、豆菜等得到了大力培育和推广,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服务业方面,中卫市积极发展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了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和旅游景区,提升了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

此外,中卫市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近年来,中卫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中卫市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在治理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同时,中卫市加强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中卫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卫市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中卫市应继续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首先,中卫市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中卫市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品牌和特色农业旅游,进一步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同时,中卫市可以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的水平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消费。

其次,中卫市可以加强与沿线城市和省内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和深度。

中卫市可以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中卫市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中卫市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中卫市大风气候特征分析中卫市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地区,在这样的地区,大风天气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大风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卫市大风气候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这种天气现象。

一、大风的形成原因大风是指风力达到6级以上,同时伴有飞沙走石等现象,是一种较强烈的天气现象。

在中卫市,大风主要是由于干冷空气和暖湿空气的相对运动所引起的。

中卫市位于我国内陆干旱气候地区,由于地表热力悬殊,常常会出现干冷空气和暖湿空气的相对运动,这就是大风形成的原因之一。

中卫市地处于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之间的过渡地带,这种地理环境也使得大风天气比较多见。

中卫市地处西北地区沙尘天气频繁的影响区域,沙尘天气也是大风天气的一种表现形式。

中卫市大风天气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形、气候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大风的季节分布特征中卫市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

春季是干旱沙漠地区的风沙天气频繁的季节,此时沙尘风和扬沙刮尘天气较为常见。

秋季是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形成的秋高气压系统影响中卫市的季节,同时也是沙尘天气频繁的季节。

这两个季节的特点就是温差大,风力强,适合大风天气的产生。

冬季和夏季是中卫市大风天气的相对较少的季节。

冬季潮湿气流少,空气湿度小,温差也相对较小,大风天气出现的几率较小。

夏季虽有强烈的热浪和雷雨等天气,但由于夏季属于高温季节,湿度大,热力稳定,大风天气出现的几率也相对较小。

中卫市的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

三、大风的日变化特征在一天的24小时中,中卫市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白天。

这主要是由于白天地表受日照加热,产生不同程度的对流运动,地面风速相对较大,再加上干冷空气和暖湿空气相对运动,大风天气的形成几率较大。

而到了夜间,地表受日照影响减弱,对流运动减弱,干冷空气和暖湿空气的相对运动也减弱,大风天气的形成几率大大降低。

中卫市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汽含量较低,大风天气的产生也和此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卫地理环境
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甘、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点上,是宁夏最年轻的地级市,辖沙坡头区(即中卫城区)以及中宁、海原两县,市人民政府驻滨河西路。

总面积16986.1平方公里,其中川区面积3681.1平方公里,占21.67%,山区面积13305.2平方公里,占78.33%。

人口103万,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32%。

中卫历史悠久。

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为羌族和戎族的杂居地,秦并六国后将中卫纳入版图,自此有10代王朝设郡建县。

因其东连陕晋,西通甘新,北抵内蒙,南达川滇,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为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重镇。

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卫县(改设为中卫市沙坡头区),成立地级中卫市,中卫的历史和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卫自古倡儒兴学、崇文重道。

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险幽奇绝、以丹霞地貌著称的寺口子旅游区、一碗泉旧石器遗址、古代岩画、中卫高庙、双龙山石窟、海原“环球大震”遗址等多处古迹名胜既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又展示着中卫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卫赢得了“塞上文化明珠”的美誉。

中卫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有煤、石膏、陶土、白云岩、石油、金、铜、铝、锌等30多种,石膏储量达7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分布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总储量12亿吨。

水资源条件优越,黄河流经全市182公里,水能蕴藏量达200多万千瓦,是水能发电的良好地段,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和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中卫将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电基地。

中卫交通便捷,包兰、干武、宝中铁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太中银铁路在此交汇,位于中卫市西郊的迎水桥铁路编组站是规划中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

客运可直达北京、上海、西安、兰州、西宁、成都、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8个省会城市。

109国道、201省道和石中、中营、中郝、中固4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即将开工建设的中营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的沙坡头机场,奠定了中卫成为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

中卫是西北地区第三大铁路交通枢纽,是新疆、河西走廊通往东部地区最便捷的高速陆路通道,也是承东启西、北拓南展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

中卫得黄河自流灌溉之利,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是西北重要的商品粮、畜产品、水产品和果菜生产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而今现代农业向精品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枸杞、设施蔬菜、西甜瓜种植、家禽养殖、草畜、马铃薯、优质米、生猪、水产养殖和红枣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中国枸杞之乡”、“世界枸杞之都”、“中国压砂硒砂瓜第一市”、“西部养鸡第一市”的美名享誉全国;现代工业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蓬勃发展,形成了造纸、酿酒及农副产品加工、冶金化工、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电力及能源工业等优势产业群体,培育壮大了中冶美利纸业集团公司、宁夏红集团公司、宁夏发电集团中宁分公司、赛马水泥中宁分公司等优势骨干企业,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2家。

机制纸、枸杞酒、珩磨机床、水泥、电石、铁合金等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美利、宁新、石空工业园区及宁夏红科技园、常乐陶瓷园等工业基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入园企业逐步增多,增强了经济实力。

2008年6月29日,北京奥运圣火在中卫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