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部分共分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两部分
中国IDC机房评测分级的标准

中国IDC机房评测分级的标准中国IDC业的等级制度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星级制度。
以星(★)的多少来标定一家IDC 业机房的硬件档次和服务水平,既巧妙地避开了各国语言文字不同的障碍,而且可以使客户一目了然地对IDC业机房的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因而星级制度在IDC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为社会所接受。
IDC业机房星级标准体系中国IDC业的星级标准体系吸取了国际上星级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了中国IDC业的实际,是一个全方位考核评价IDC业机房的标准。
这个标准从标准和附录两个部分对IDC 业机房进行综合考评,两个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其基本框架如图所示。
IDC业机房星级的划分与评定这是IDC业机房星级标准核心部分。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总则、星级划分条件、星级评定规则、服务质量要求和管理制度要求等九个方面规范了IDC 业机房星级的基本内涵。
IDC业机房星级体系基本规定《IDC业机房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2887-89规定了IDC业机房星级的划分条件、评定规则及服务质量和管理制度要求。
标准适用于正式营业的各种经济性质的IDC业机房。
以星的数量和颜色表示IDC业机房的等级。
星级分为五个等级,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含红金五星级)。
星级以镀金五角星符号表示,一颗五角星表示一星级,两颗五角星表示二星级,三颗五角星表示三星级,四颗五角星表示四星级,五颗五角星表示五星级,五颗红金五角星表示红金五星级。
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红金五星级。
星级越高,表示IDC业机房的档次越高。
同时还有预备星级,作为星级的补充,其等级与星级相同,开业不足一年的IDC业机房可以申请预备星级,有效期一年。
同时还规定,由若干建筑物组成的IDC业机房其管理使用权应该一致,IDC业机房内包括出租营业区域在内的所有区域应该是一个整体,评定星级时不能因为某一区域财产权或经营权的分离而区别对待。
IDC业机房开业一年后可申请星级,经星级评定机构评定批复后,享有五年有效的星级及其标志使用权。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分类评价规范

——GB1 级燃气管道、GB2 级热力管道和 GC2 级工业管道; ——叉车; ——简易升降机; ——除纳入高风险特种设备之外的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货梯; ——除需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制造等级为 A 级的起重机械; ——游乐场所中的 B 类大型游乐设施。
资料核对、抽查考核和现场核查。
风险类别划分 高风险特种设备(代号:H) 中风险特种设备(代号:M) 低风险特种设备(代号:L)
根据特种设备潜在的风险大小,综合考虑特种设备种类、环境、人员密集程度和发生 事故可能造成危害严重性,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类别从高等级到低等级划分为:高风 险特种设备、中风险特种设备和低风险特种设备。
设备安全管理情况评价。按照附录 B.1-B.8 对抽查的特 种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分种类逐台进行评价记分,得到每 台设备的评分,分别计算出高、中、低风险特种设备平均 分 h、m、l 以及附录 B.1-B.8评价综合得分 W。
分数计算
附录 A 分值为 100 分,占总评价得分的 40%,附录 B 分值为 100 分,占总评价得 分的 60%,总得分计算方法见公式: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Q7016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规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是指《特种设备安全法》适用范围的,对 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 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 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 (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除纳入高风险特种设备和中风险特种设备 范围之外的特种设备
实施分类评价时,应根据使用单位在用特种设备的风险类别,按下列规 定抽取相应数量的特种设备:
有机认证GBT19630-2005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ICS 65.020.01B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630.1—2005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Organic ProductsPart 1:Production2005-01-19发布2005-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GB/T19630《有机产品》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第2部分:加工——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第4部分:管理体系本部分为GB/T19630《有机产品》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相革、周泽江、汪云岗、王茂华、陈云华、徐娜。
有机产品第1部分: 生产1 范围GB/T 19630的本部分规定了农作物、食用菌、野生植物、畜禽、水产、蜜蜂及其未加工产品的有机生产通用规范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有机生产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作物种植、食用菌栽培、野生植物采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蜜蜂养殖及其产品的运输、贮藏和包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96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 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9630的本部分。
DB11T 852—2019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宣贯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852—2019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刘艳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2020年5月◆一、修订思路⏹本标准代替DB11/852.1—2012《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DB11/852.2—2013《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2部分:气体检测与通风》和DB11/852.3—2014《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
⏹本标准以DB11/852.1—2012为主,整合了DB11/852.2—2013和DB11/852.3—2014的部分内容,扩大了原标准的适用范围,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二、修订主要内容⏹标准性质由强制性变为推荐性。
201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规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范围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从市政地下有限空间扩展为全行业、全领域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二、修订主要内容⏹术语和定义由原有三个标准的18个术语及定义精简为14个。
(保留10个,修改3个,删除5个,增加1个)⏹作业环境分级标准删除了2级作业环境分级标准中对热力井、燃气井、污水井和化粪池的级别规定。
◆二、修订主要内容⏹作业前准备增加了:•制定作业方案并明确人员职责的要求;•审批文件留档保存时间;•作业单位设置信息公示牌的要求;•受出入口周边区域限制,开启时可能受到内部涌出气流冲击时佩戴呼吸防护用品的要求;•有限空间清除置换的要求;•气体检测时对人员安全防护的要求;•水平方向检测点设置的要求;修改了:•安全隔离的要求;•气体检测记录内容;•呼吸防护用品使用的要求;•坠落防护用品使用的要求。
删除了:•自然通风时间的要求;•对企业开展气体检测报警仪定期标定的要求;•机械通风操作中对横断面平均风速或通风换气次数的要求。
标准操作流程(SOP)编写指南

标准操作流程(SOP)编写指南(XMABR20-1-2012.内部)1 总则 (1)1.1目的 (1)1.2范围 (1)1.3篇章 (1)2 术语和定义 (1)2.1标准操作流程(SOP) (1)2.2关键控制点 (1)3 SOP编写原则 (1)4 SOP编写要点 (1)4.1 SOP编制流程 (2)4.2 SOP文件分类及审批要求 (2)4.3 SOP的组成要求、模版 (3)5 附则 (8)1 总则1.1目的为规范标准操作流程(SOP)的编写,根据相关标准化的文件要求,及结合本公司的特点,特制定本编写指南。
1.2范围本指南适用于XMABR集团成员企业。
1.3篇章本指南共分为5章,2个附录。
2 术语和定义2.1标准操作流程(SOP)SOP,是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作业流程,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是对某一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量化和最优化的操作层面的程序。
2.2关键控制点能够控制并使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得到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某一点、某一步骤或程序。
3 SOP编写原则SOP编写须具备条理化、规范化、形象化;清晰的逻辑性;准确性、精确性、可操作性;以及便于核查或考核。
4 SOP编写要点4.1SOP编制流程SOP编制涉及的相关部门需要履行的职责,及具体的操作流程依此编制流程图执行。
SOP编制流程图14.2SOP文件分类及审批要求4.2.1SOP的分类公司依据不同管理需求将SOP分为生产、技术与质量、环境与安全、研发、采购、营销行政管理、财务、环境及职业健康、信息、检测、工程设计服务、标准化及内部审核等类别。
4.2.2SOP的审批各类型的SOP的审核审批权限按表1规定执行。
4.3SOP的组成要求、模版4.3.1SOP的模式分类SOP的标准模式分为文字描述模式及图表描述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图表模式增加了操作示意图,操作示意图的表现模式应采用实物的照片、实物模型的示意图形。
标准的附录

推荐性标准又称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
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
这类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犯这类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
应当指出的是,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标准的附录是标准正文内容不可分割的部分,与标准条文具有同等效力。
只是为了保证标准结构的均匀,将某些内容防在附录中,成为标准的附录。
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标准的附录有两种,一种是规范性附录,一种是资料性附录,二者都属于标准的可选要素。
规范性附录属于标准的规范性技术要素之一,它给出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
规范性附录一般由正文中以“遵照附录A的规定”的形式来引用,因此,和标准正文一样,是要执行的。
资料性附录属于标准的资料性补充要素之一,它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
因此,不是按照要求的口气来陈述的,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的。
提示的附录用来给出附加信息,帮助理解标准内容,以便正确掌握和使用标准的可供参考的附录,称为提示的附录。
它不是应包含要求。
附录是作为说明书(论文)的补充部分,并不是必需的。
1.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说明书(论文)之后:(1)为了说明书(论文)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损于正文的处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细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的途述,对于了解正文内容具有重要的补充意义;(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3)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注释、框图、统计表、打印机输出样片、结构图等。
2.附录中的有关格式说明书(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A”、“附录B”、“附录C”等编号。
如果只有一个附录,也应编为“附录A”。
附录中的图、表、公式的命名方法也采用上面提到的图、表、公式命名方法,只不过将章的序号换成附录的序号。
附如图A.5是代表附录A的第5个图。
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编制指南

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编制指南(Guide for Constituting Standard and Establishing Specification of Land andResources Database)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目次前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与建设规范编制原则 (2)4.1 规范性原则 (2)4.2 一致性原则 (2)4.3 完整性原则 (2)4.4 适用与实用性原则 (2)4.5 可扩充性原则 (2)5 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与建设规范结构框架 (2)5.1 结构划分 (3)5.2 层次划分 (4)6 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编制基本要求 (5)6.1 国土资源数据库分类 (5)6.2 编制步骤 (6)6.3 编制内容确定原则 (6)6.3.1 目的性原则 (6)6.3.2 可操作性原则 (6)6.3.3 可证实性原则 (6)6.4 主要内容编写要求 (7)6.4.1 主要内容框架 (7)6.4.2 主要内容编写规则 (7)6.4.3 主要内容表达方法 (7)6.4.4 主要内容数值选择要求 (7)7 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编制内容及方法 (8)7.1主要要素编写 (8)7.1.1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 (8)7.1.2 数据库结构定义 (9)7.1.3 数据文件命名 (11)7.1.4 数据交换格式 (11)7.1.5 元数据 (12)7.2 其他要素编写 (12)8 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规范编制内容及方法 (12)I8.1 主要要素编写 (12)8.1.1 数据库建设准备 (12)8.1.2 数据库建设步骤 (13)8.1.3 数据采集与处理 (13)8.1.4 数据入库 (14)8.1.5 数据库成果内容及要求 (14)8.1.6 数据库质量控制与评价 (15)8.1.7 数据库成果检查与验收 (15)8.1.8 数据库更新与应用 (16)8.1.9 数据库安全管理与维护 (16)8.2 其他要素编写 (16)9 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编制质量控制 (16)9.1质量控制原则 (16)9.1.1适用性原则 (16)9.1.2先进性原则 (17)9.1.3规范性原则 (17)9.2质量控制指标与方法 (17)9.3 质量保证措施 (17)9.3.1 起草小组人员搭配情况 (17)9.3.2 充分检索有关文献 (17)9.3.3 规范起草前准备工作 (18)9.3.4 规范起草阶段工作 (18)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编制质量控制指标表 (19)附录 B (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信息要素分层表 (20)附录 C (资料性附录)空间与非空间信息要素属性数据结构表 (21)附录 D (资料性附录)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要素类关系模型 (23)附录 E (资料性附录)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要素内容组成归纳表 (24)参考文献 (34)II表格目次表1 标准及规范的结构框架 (3)表2 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的结构框架 (4)表3 标准及规范的层次及其名称 (4)表4空间数据信息要素分层表的描述方法 (10)表5空间与非空间信息要素属性数据结构表描述方法 (11)III前言本标准作为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项目的一部分,按照国土资源部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参照国土资源部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编制的原则、方法、结构框架和内容组成,以及数据库建设规范编制的原则、内容、方式、框架设计方法、程序、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质量保证措施等,本标准对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的编制具有指导作用。
关于对地方标准审核工作的探讨与分析

学术研讨关于对地方标准审核工作的探讨与分析■ 李海林(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摘 要:标准审核是标准编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保证标准发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初步探讨如何开展地方标准的审核工作,从报批材料的齐全性、制定程序的合法合规性、标准文本结构、格式和内容的合法合规性、编制说明的合规性、技术审查及征求意见采纳情况等方面进行说明,阐述在各个审核环节中的审核内容及审核要点。
同时,对地方标准编写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总结,为地方标准审核人员和编制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审核,地方标准编写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16.010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Local Standards AuditLI Hai-lin(Shenzhen Institute of Standards Technology)Abstract:Standards audit is an important work in the process of standards developmen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 canc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standards. This paper initially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audit work of local standards in the aspects including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materials submitted for approval, the legal complianc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dure, the legal compliance of the standards text structure, format and content, the compliance of the preparation of instructions, technical review and the adoption of opin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udit content and key points in each audit link. Meanwhile, it summarizes the typic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tandard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local standards examiners and drafters.Keywords: local standards, local standards audit, local standards development0 引 言标准是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