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中药药剂学教学教案
中药药剂学第八章 注射剂课件

第八章注射剂(附:滴眼剂)分值:2-5分考试大纲——33大考点此章3最:章节最多、考点最多、分值最多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1.注射剂的特点2.注射剂的分类一、注射剂的含义与特点注射剂: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四个优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3.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4.可以产生局部、定位或延长药效的作用5.有些可用于疾病诊断四个缺点:1.使用不便2.注射疼痛3.使用不当时,有一定危险性——安全性不及口服制剂4.制备过程复杂:制剂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二、注射剂的分类第二节热原学习要点:1.热原的来源及致热特点2.热原的基本性质3.污染热原的途径4.去除热原的方法5.热原检查法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应用一、热原及其基本性质1.热原致热能力最强:革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热原反应:含热原的输液注入人体约半小时后,病人所出现的寒颤、高热、出汗和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昏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
大致可认为:内毒素=热原=脂多糖2.热原的基本性质(1)耐热性(2)滤过性1-5nm,可通过一般滤器,甚至是微孔滤膜,孔径小于1nm的超滤膜可除去热原。
(3)水溶性:可溶于水,其浓缩的水溶液带有乳光。
(4)不挥发性:具有不挥发性,但可溶于水蒸气所夹带的雾滴而带入注射用水中。
因此,蒸馏水器上附有隔沫装置。
(5)被吸附性:可被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石棉板等吸附。
(6)其他: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等所破坏。
二、注射剂中污染热原的途径与去除方法★1.污染热原的途径(1)从溶剂中带入(主要原因)(2)从原辅料中带入(3)从容器、用具、管道与设备中带入(4)制备过程中污染(5)从输液器中带入(用于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液的注射剂应作热原检查)2.去除热原的方法除去容器或用具上热原的方法:(1)高温法:250℃,30min(2)酸碱法: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稀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3)吸附法: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热原作用,同时兼有脱色、助滤作用。
中药制药技术 注射剂制备教案

《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微教材教材、中药注射剂相关技术文献资料、生产工艺要求、工艺规程等专业知识,多媒体(大于反渗透膜,小于微孔滤膜),可除去水中的胶体微粒、细菌、病毒、热原、蛋白质等高分子有机物,但无除盐作用。
⑥纯化水生产系统的基本要求纯化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
用作溶剂、稀释剂或精洗用水,一般应临用前制备。
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如采用不低于316L不锈钢制作,内壁需经电抛光并钝化处理等。
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应规定储罐和管道清洗、灭菌周期。
水处理及其配套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应能确保供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
应定期监测纯化水的水质,并有相应的检验记录。
按照书面规程定期清洗、灭菌纯化水储罐和输送管道,并有相应记录。
书面规程还应详细规定纯化水微生物污染的警戒限度、纠偏限度和应采取的措施。
⑦纯化水的质量要求《药典》二部中纯化水的质量标准是:氨≤%;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微生物限度: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个/ml;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应符合同版药典纯化水项下的有关规定。
(3)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的试验要求。
注射用水应符合《药典》二部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
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和滴眼剂的溶剂或稀释剂,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剂的水相及用于注射用容器的精洗。
注射用水《药典》二部规定用蒸馏法制备,也有采用反渗透法和综合法制备。
①蒸馏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制备的注射用水质量可靠,但制备过程耗能较多,设备不便移动。
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是将纯化水先加热至沸腾,使之气化为蒸汽,然后将蒸汽冷凝成液体。
气化过程中,水中含有的易挥发性物质挥发逸出,而含有的不挥发杂质及热原,仍然留在残液中,因此以饮用水为水源经蒸馏冷凝得到的水为蒸馏水,以纯化水为水源经蒸馏冷凝得到的水为注射用水。
蒸馏法的设备式样很多,构造各异。
北中大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导第8章 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

第八章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学习提示:本章内容包括基本要求、热原、注射剂的溶剂、注射剂的附加剂、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输液剂、其他注射剂、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眼用溶液。
重点内容有热原、注射剂的附加剂。
一、注射剂的特点与分类【考点1】含义中药注射剂系指药材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和临用前配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考点2】特点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制剂;适用于不能口服的病人;可以产生局部定位或延长药效的作用;有些注射剂可用于疾病诊断;注射使用不便,注射时疼痛,使用不当有一定危险性;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制剂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考点3】分类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
★二、热原及其基本性质【考点1】含义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湿动物体湿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热原致热作用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
真菌、病毒也能产生热原。
内毒素是导致热原反应的最主要致热物质。
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多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其中脂多糖(LPS)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
【考点2】基本性质水溶性;耐热性;不挥发性;滤过性;被吸附性;热原能被强酸、强碱、氧化剂、超声波等所破坏。
【考点3】污染热原的途径溶剂;原辅料;容器、用具、管道与设备;制备过程;输液器。
【考点4】除去热原的方法吸附法;超滤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反渗透法;高温法;酸碱法。
三、热原与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特点与应用★【考点1】家兔致热试验法测定结果客观准确,是法定的方法。
适用于大多数制剂的热原检查,但不宜用于放射性药剂、肿瘤抑制机等,操作繁琐、费时。
【考点2】鲎试验法测定快捷、简便、灵敏。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原控制以及不能应用家兔进行热原检测的品种。
应注意防止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四、注射剂的溶剂【考点1】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其应用1、饮用水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
中药药剂学注射剂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二、溶剂及附加剂
(一)注射用水:
1.基本概念: 原水: 自来水或深井水,用于制备纯化水 纯化水:原水经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作
为普通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 注射用水: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作为注射剂
的溶剂 灭菌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的水作为粉
针的溶剂、注射液的稀释剂等
2、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洁净度 级别
尘粒最大允许数/m3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0.5μm
≥5μm 浮游菌 沉降菌/
/m3
皿
100
3,500
0
5
1
10 000 350,000 2,000 100
3
100 000 3,500,000 20,000 500
10
300 000 10,500,000 60,000 —
15
各种药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要求
b. 沙滤棒:价廉易得,但易脱砂,对药液的吸附性强,
难清洗,适用于大生产中的初滤。注射剂生产中常 用中号(500~300ml/min)
c. 板框式压滤机:面积大,截留量多,可用于粘性
大、滤饼可压缩的各种物料的过滤,特别适用于含 少量微粒的待滤液,在注射剂生产中多用于预滤, 缺点是装配和清洗麻烦,容易滴漏。
(3)过滤灭菌法:
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气体、水等 物品的灭菌。常用微孔滤膜和G6垂熔玻璃漏斗。 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4)辐射灭菌:
60Co;2.5*104Gy 微波灭菌法:300MHz~300kMz 紫外灭菌法:200~300nm
化学灭菌技术
(1)气体灭菌法:适用于环境消毒和不耐加
热灭菌的医用器械、设备和设施的消毒。 常用气体有环氧乙烷、甲醛、过氧乙酸等
中药药剂学教案

1 人参,珍珠,冰片,麝香,朱砂的粉碎
2 乳香,没药
3 动物药,皮类,种仁类
提 问
判断:粉碎过程中机械能完全转变成表面能达到粉碎目的.
3.小结(时间)1~2分
粉碎与筛析是中药药物制剂中最基本的一项操作,很多剂型的制备都将涉及此项操作,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混悬型液体等剂型.重点掌握几种粉碎方法及各自适用范围.
益元散
硫酸阿托品倍散
避温散
蛇胆川贝散
提 问
各类散剂细度的要求
3.小结(时间) 2分
散剂是我们接触的第一个剂型,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剂型,学习中要抓住重点问题认真复习掌握.
4.布置作业
预习第六章
1按医疗用途
2按药物组成
3按药物性质
4是否分计量
四质量要求
第二节散剂的制备
一、一般散剂的制法
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浸提原理
影响因素
常用浸提方法和设备
教学难点
浸提原理
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具
教学进程
3低温间歇灭菌法
4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1)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2)蒸汽的性质
(3)药物的稳定性与灭菌时间
(4)介质及被灭菌物品的性质
(三)紫外线灭菌法
课题
第三节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第四节防腐与蛀虫
教学目的
掌握常用的灭菌方法.
掌握主要防腐剂的正确用法
教学重点
滤过灭菌法的特点,机理
化学灭菌法
教学难点
滤过灭菌,化学灭菌法机理,特点,适用对象.
掌握要点
滤过除菌法的特点,常用滤器
化学灭菌法的灭菌机理,气体灭菌法
中药药剂学-注射剂PPT优选课件

2020/10/18
2
第一节 概 述
• 含义:专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及混悬
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 混悬液的灭菌粉未或浓 缩液。
• 特点
1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i.v.:直接进入吸收相 i.m.:无胃腸、屏障、肝脏首过作用
2 适合不宜口服药物及不宜口服的患者
3 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向的局部作用
• 除去热原的方法
〈一〉药液及溶媒中热原的除去
2020/10/18
13
1 物理吸附法:利用吸附性,指表面吸附 常用吸附剂:活性炭(或白陶土等)
方法:0.1-0.5%活性炭/煮沸15min 应用:药液中热原的去除;脱色(吸附色素) 注意:易吸附药物成分,应控制使用量 2 离子交换(树脂)法 除去原理:热原具弱解离性(具负电荷) 常用树脂:强碱型阴树脂>弱碱型阴树脂 应用:溶媒热原去除
质,药剂学上通常指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
来源:微生物生长过程的代谢产物 (贮存于外-固 膜间,细菌死亡后释出)
组成:蛋白质+磷脂多糖(LPS)→内毒素
危害:注入人体的注射剂中含有热原量达1μg/kg就 可引起不良反应,发热反应通常在注入1小时后出现,
2020/10/18
9
可使人体产生发冷、寒颤、发热、出汗、恶心、呕 吐等症状,有时体温可升至40℃以上,严重者甚 至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该 现象称为“热原反应”。
4 具被吸附性活性炭:表面吸附(输液生产常用) 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
5 不挥发性
本身不挥发,但因溶于水,可通过(重)蒸馏法除去, 须有隔沫装置防止由雾滴进入
2020/10/18
11
6 其他性质:可被強酸碱及强氧化剂破坏
• 热原污染的途径
注射剂概述教案

注射剂概述教案教案标题:注射剂概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注射剂的定义、分类和用途。
2. 掌握注射剂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3. 了解注射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 注射剂的分类和用途。
2. 常见注射剂的类型及其特点。
3. 注射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注射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不同注射剂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学准备:1. 讲义或幻灯片。
2. 注射剂样本或图片。
3. 模拟注射剂使用的实践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关于药物剂型的知识,例如片剂、胶囊剂等,并与注射剂进行对比,引出注射剂的概念。
Step 2:讲解注射剂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通过讲义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注射剂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根据给药途径的分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和根据药物状态的分类(溶液剂、悬浮剂、乳剂等)。
Step 3:介绍常见注射剂的类型及特点(20分钟)详细介绍常见注射剂的类型,如水溶液注射剂、油溶液注射剂、混悬液注射剂等,并对每种类型的特点进行解释和举例说明。
Step 4:讲解注射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0分钟)向学生展示注射剂样本或图片,讲解注射剂的使用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消毒操作、注射技巧等。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注射剂的保存条件和过期时间等注意事项。
Step 5:实践操作(20分钟)分发模拟注射剂使用的实践工具,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正确选择注射部位、模拟消毒操作和注射技巧等。
Step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注射剂的概述内容,并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注射剂类型的适用范围和相关研究进展。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不同注射剂类型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
2. 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注射剂使用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针对注射剂的分类、用途和使用方法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中药药剂学课件:注射剂

❖ 其他
吸附性、帶電性
能被某些離子交換樹脂、活性炭、石棉板、
紙漿等濾材吸附
能被強酸、強鹼、氧化劑、超聲波破壞
三、污染途徑
1. 溶劑 2. 原輔料 3. 容器、用具、管道、裝置 4. 製備過程污染 5. 滅菌不完全或包裝不嚴 6. 由生產環境污染帶入 7. 由使用過程中帶入
四、除去方法
(一)除去藥液或溶劑中熱原的方法
第一節 概述
四、中藥注射劑的發展歷程
❖ 1963年版中國藥典:毒毛旋花子甙K、洋地黃毒甙注射劑 ❖ 1977年版: 23種 ❖ 1985年版: 鹽酸麻黃堿注射液 ❖ 1990版: 沒有中藥注射劑 ❖ 1995年: 止喘靈注射液、注射用雙黃連(凍幹) 。部頒
標準收載中藥注射劑70個品種。 ❖ 2000年: 止喘靈注射液、注射用雙黃連(凍幹)、燈盞
氨 取本品50ml,照純化水項下的方法檢查,但對照用氯化銨溶液改為1.0ml, 應符合規定(0.000 02%)。
氯化物、硫酸鹽與鈣鹽、硝酸鹽與亞硝酸鹽、二氧化碳、易氧化物、 不揮發物與重金屬:照純化水項下的方法檢查,應符合規定。 細菌內毒素(熱原):< 0.25EU /ml 微生物限量度:薄膜過濾法 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每100ml不得過 10個。
• 靜脈用乳液型注射液分散相球粒的粒度90%應在1μm 以下,不得有大於5μm的球粒。
• 靜脈輸液應盡可能與血液等滲。
第一節 概述
二、注射劑的分類
❖ 注射用無菌粉末
▪ 供臨用前用適宜的無菌溶液配製成溶液的無菌粉 末或無菌塊狀物。可用適宜的注射用溶劑配製後 注射,也可用靜脈輸液配製後靜脈滴注。
▪ 適用於穩定性差或製成溶液後不穩定、易變質的 藥物;蛋白質、多肽或酶製劑及生物製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6
(2)电渗析法(electrodialysis) 特点:适合于含盐量高的水的初级(primary) 净化,不用酸碱处理,经济,但电阻率低,为 10万Ω·cm,主要除去带电荷的离子或杂质。
2020/8/6
3、蒸馏法
可除去不挥发的有机、无机物质、悬浮 体 、 胶 体 ( colloid) 、 细 菌 ( bacteria) 、 病 毒 (virus)、热原。是广泛采用的方法。常用设 备为塔式蒸馏水器、多效蒸馏水器
采取综合有效措施,预防为主。
五、除去热原的方法
(一)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
1、 吸附法 活性碳(activated carbon)0.1%-0.5%,煮沸,
搅拌15分钟
2、离子交换法 被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3、凝胶滤过法 当药物分子量明显大于热原分子时
4、超滤法
薄膜孔径50nm以下
5、反渗透法
2020/8/6
二、特点 :
1、药效迅速而可靠 直接注入组织、血管或器官,受消 化道影响因素少
2、适合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 口服易被破坏的药物 口服不易吸收的药物 口服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
3、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 4、产生局部定位(orientation)作用 如局麻药
定时(timing)作用如长效青霉素 定向作用(directionalism )如靶向给药注射剂 2020/8/65、便于保存、贮藏。
2020/8/6
(二)制备方法:蒸馏(distillation)法、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法
在制备前对所用原水要进行预处理、净化处理。 原水→一定澄清度的常水→净化水(纯水)→注 射用水
1、预处理(pretreatment): 滤过吸附,去除悬浮物(碎石、砂、木炭) 凝聚澄清(agglomerate clarify),加速悬浮物凝聚 沉降(明矾、硫酸铝碱式氯化铝) 石灰-高锰酸钾法 当原水用上法预处理不行
2020/8/6
处理后应进行检查
2020/8/6
2、净化(depurate)处理:
( 1 ) 离 子 交 换 法 阳 离 子 交 换 树 脂 ( resin cation) RSO3-H+或RSO3-Na+ 阴离子交换树脂(resin anion) RN+(CH3)3OH-或RN+(CH3)3Cl树脂床排列顺序:阳床→脱气塔→阴床→混合床 特点:所得水化学纯度高,电阻率在100万Ω·cm。 对细菌、热原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节约能源与冷 却水、设备简单、成本低。 去离子水可用来洗瓶或供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用, 但不可用作注射用水。用一段时间后树脂需再生。
,具有强烈的热原活性,随分子量增大其致热作用 增强。
2020/8/6
三、热原的基本性质
(一)水溶性(water-solubility)其浓缩液往往带乳光 (二)耐热性(heat-resistant) 180℃,3-4小时;200℃,1小
时;250℃,30-45分钟被破坏 (三)滤过性 1-5nm可通过一般滤器,不能通过超滤膜 (四)可吸附性(adsorbable)被活性炭、石棉板、纸浆吸附 (五)不挥发性 (volatility)可通过蒸馏被除去,但易被夹带
(二)除去容器上热原方法
1、高温 耐热玻璃器具250℃30分钟或180℃,2小时
2020/8/62、酸碱法 洗液(重铬酸钾硫酸溶液)、稀氢氧化钠
(一)家兔实验法 (二) 鲎试验法
六、热原检查
2020/8/6
第三节 注射剂的溶剂
一、注射用水 (一)质量要求:无菌、无热原、pH5-7、氯化 物、硫酸盐、钙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 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与重金属含量符合规定。
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末,柴胡注射液1954年批量生产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20多个品种研制成功。 20世纪70年代,数量骤增。 20世纪80年代,在急症治疗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由于成分复杂,制备方法传统、单一,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 标准和方法,在澄明度、稳定性、疗效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第九章 注射剂(injection )
第一节 概述(summarize)
一、注射剂的含义: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 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emulsion)和混 悬液(suspension),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 或混悬液的无菌(asepsis)粉末或浓缩液。
注射剂由药物、附加剂(affix)、溶剂及 特制的容器(container)组成
在小水珠中 (六)可交换性(interchangeabilty)多带负电,可与阴离子产
生交换 (七)可氧化性(oxidation) 被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破坏 (八)不耐酸碱
2020/8/6
四、热原污染注射剂的途径
溶剂、原辅料、容器用具(管道装置)、制备过程(环境、人
员、操作时间、)灭菌(是否及时与彻底)、包装、使用
2020/8/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热原
一、热原(pyrogen)的定义: 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药
剂学上通常是指细菌性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metabolize)。
致热作用:G-杆菌> G+杆菌> G+球菌
二、热原的组成: 内毒素(endotoxin)是产生热原反应的最主要
致热物质,由磷脂、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 合物,其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为主成分
缺点: 1、使用不便,注射疼痛。 2、安全性小。一旦注入,作用难 以逆转。 3、质量要求高,制备复杂,价格 高。
2020/8/6
五、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况
中药注射剂的出现是传统中药给药途径的重大突破,适 应了中医临床危急重症治疗用药的要求,更好地发挥了中药 疗效。形式多种,以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为主。
(1) 塔式蒸馏水器组成: 蒸发锅、 隔沫器、 冷凝器( condenser)
2020/8/6
(2)多效蒸馏水器
过程: 去离子水→蒸发→水蒸汽→冷凝→注 射用水
特点:节能效果显著,热效率高,出水快、 水质稳定、纯度高、可自动控制。为目前常 用的重要的设备。
2020/8/6
(3)气压式蒸馏水器 具备上述设备优点,因 将蒸汽加压提高了蒸汽利用率,但电能消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