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铁道概论》

合集下载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京秦铁路京秦铁路自北京枢纽双桥至秦皇岛,全长290千米,是晋煤外运北线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并第一次采用AT供电方式。

该线北京端155千米是1975年修建的通坨线增建第二线而成,其余为新建。

京秦铁路于1981年9月动工,1984年通车,1985年运营,1986年建成光缆数字通信系统。

◆衮石铁路衮石铁路起自京沪铁路的程家庄至黄海之滨的石臼所港,全长308千米,是山西、山东煤炭出海的一条通道,1981年动工,1985年交付运营。

◆新衮铁路新衮铁路自京广铁路的新乡,在长亘跨黄河,进入山东东明而抵衮州,全长315千米。

济宁至菏泽段于1977年动工,1982年完工,新乡到菏泽段于1983年动工,1985年完工。

长东黄河大桥全长10,282米,有桥墩301个,桥上设有1,243米长的会让站。

大桥于1985年10月建成。

该段黄河"有水不能行船,无水不能行车",河床冲瘀转变猛烈,素有"豆腐腰"之称,工程难度很大。

左图:长东黄河大桥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铁路桥梁◆大秦铁路大秦铁路起自大同枢纽韩家岭至秦皇岛,全长653千米,在河北省怀来与丰沙铁路交叉,在京郊怀柔又与京通、京承两铁路交叉,,1985年动工,将与1992年建成。

这条铁路是雁北、平朔、内蒙、宁夏等地域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年运量可达1亿吨。

全线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具有八十年代国际水平。

◆兰新铁路乌阿段兰新铁路乌阿段自乌鲁木齐至边境阿拉山口,与前苏联铁路接轨,全长467千米,该路曾与1958年动工,1961年停建,1985年复工续建,1990年9月完工。

◆通霍铁路通霍铁路自内蒙的通辽至霍林河,全长419千米,是运输霍林河露天煤的铁路,1978年5月动工,1984年通车,1989年12月31日交付运营。

这条铁路对褐煤外运,解决东北、内蒙地域能源不足,增进沿线经济发展和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

铁道概论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铁道概论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铁路运输的基本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了解铁路运输的组织管理和安全措施。

4. 认识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一、绪论1. 铁路运输的定义、性质和特点2. 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较二、铁路运输基本设备1. 铁道线路: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等2. 车辆:客车、货车、动车组等3. 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等4. 车站:客站、货站、中间站等5. 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信号机、通信设备等三、铁路运输工作组织1. 旅客运输组织:售票、检票、客运服务等2. 铁路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调度命令、行车安全等3. 火车运输组织:运输计划、运输管理、运输调度等4. 运输安全管理:安全规则、安全设施、应急预案等四、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1. 高速铁路的特点:速度、技术、设施等2. 重载运输的特点:载重、线路、机车等3. 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绪论:讲解铁路运输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历程。

2. 铁路运输基本设备:介绍铁道线路、车辆、机车、车站、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较。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铁路运输工作组织:讲解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行车组织、火车运输组织和运输安全管理。

2. 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介绍高速铁路的特点、重载运输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发展趋势。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的发展前景。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教案标题:铁道概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铁道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2. 掌握铁道的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3. 了解铁道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铁道,引发学生对铁道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对铁道了解多少?你们知道铁道的作用和意义吗?知识讲解:2. 讲解铁道的概念、历史和发展,包括铁道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铁道在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

通过图表、地图等辅助材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铁道的发展历程。

3. 介绍铁道的组成部分,包括轨道、枕木、道钉、铁轨等,以及铁道的运行原理,包括列车的行驶、制动和转向等。

4. 引导学生思考铁道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便利人们的出行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铁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5.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铁路站点或铁道施工现场。

学生可以观察铁道的构造、列车的运行情况,并与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更多关于铁道的实际应用和运行细节。

6. 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铁道模型。

学生可以使用纸板、轨道模型等材料,展示他们对铁道的理解和创造力。

总结与评价:7.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回答以下问题:你对铁道的认识有了哪些新的体会?你认为铁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有哪些?你在设计铁道模型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8. 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拓展,提出更多问题和观点。

扩展活动:9. 鼓励学生阅读与铁道相关的文章、书籍或新闻报道,拓宽对铁道的了解和认识。

10.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讨论或辩论活动,探讨铁道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教案评估:1. 学生对铁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铁道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铁道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程度;4.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学生在总结与评价中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教案标题:铁道概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铁道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 掌握铁道的分类和组成要素;3. 理解铁道在现代交通系统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教学主题,让学生思考铁道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观看铁道交通的视频、图片或者讲述铁道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讲解铁道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介绍铁道的定义,并通过图片或者模型展示铁道的基本构造和组成要素。

同时,简要介绍铁道的发展历史和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 解释铁道的分类。

讲解不同类型的铁道,例如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普通铁路等,并对它们的特点和用途进行说明。

4. 探讨铁道的组成要素。

介绍铁道的基本组成,包括轨道、道岔、架桥、信号系统等,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活动实践: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段铁道,包括轨道布置、道岔设置、架桥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6. 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铁道,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加深对铁道概念和组成要素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

总结和评价:7.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检查学生对铁道概论的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或者简短的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拓展延伸:8.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铁道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联网搜索、阅读相关文章或者观看相关视频,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教学资源:- 铁道交通的图片、视频或模型-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纸张、铅笔、尺子等- 相关的教科书、参考书籍或在线资源教学评估:- 学生小组设计的铁道方案-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学生对铁道概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在小组展示和评价中的表现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备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活动形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铁道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铁路线路、车辆、机车、车站、信号等主要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4、培养学生对铁道运输行业的兴趣和认识,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铁路线路的构成和技术标准。

(2)车辆和机车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3)车站的分类和作业流程。

(4)铁路信号的种类和作用。

2、难点(1)机车的牵引原理和动力传动系统。

(2)铁路运输组织的复杂流程和调度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铁道概论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铁路设备和运输流程。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铁路运输组织和管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0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铁路运输的视频,如高速列车飞驰、货运列车运输大宗货物等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铁路运输的了解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铁道概论。

(二)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20 分钟)1、介绍世界铁路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如 1825 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牵引的铁路。

2、讲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到现代高速铁路的崛起。

3、分析铁路运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技术进步对铁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铁路线路(30 分钟)1、讲解铁路线路的构成,包括路基、轨道、桥隧建筑物等。

2、介绍轨道的组成部分,如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等,并解释其作用。

3、阐述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包括曲线半径、坡度、限界等技术标准。

4、结合实例,说明铁路线路的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四)铁路车辆(30 分钟)1、介绍铁路车辆的分类,如客车、货车、特种车辆等。

2、讲解车辆的结构,包括车体、走行部、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等。

3、解释车辆的载重、容积、速度等主要技术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铁路运输是人类交通运输方式中最安全、最节能的一种,也是运输效率最高的一种。

铁路交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此,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知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学习铁路运输的学生来说,需要对铁道概论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从铁道概论的角度出发,对铁路交通运输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铁路运输的概述铁路运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4年。

从那时起,铁路运输被广泛使用,成为当今最常用的运输方式之一。

铁路交通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铁路线路、机车、车辆、信号系统以及车站等。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组成了铁路系统。

铁路线路是铁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由两条钢轨组成,并通过横岗连接在一起。

机车是铁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这些机车负责牵引列车行驶在铁路线路上。

车辆是连接在机车后面的一系列车厢。

信号系统是铁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可以确保列车在铁路线路上行驶时不会相撞。

车站是乘客进出列车的地方,也是列车进行货物装卸的地方。

二、铁路系统的分类铁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按照用途分类、按照列车等级分类、按照轨距分类、按照铁路线路分类、按照所经过的地区分类等。

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客运铁路和货运铁路。

客运铁路是指负责载客运输的铁路系统。

货运铁路则是指负责载货运输的铁路系统。

按照列车等级分类,可以分为快速列车、普通列车、特快列车、动车组等。

按照轨距分类,可以分为1435毫米轨距、1000毫米轨距、750毫米轨距等。

按照铁路线路分类,包括干线铁路、支线铁路、切线铁路等。

按照所经过的地区分类,可以分为城市铁路、城际铁路、区间铁路等。

三、铁路运输的优势相对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具有以下的优势:1.安全性高。

对于铁路交通运输来说,由于其铁路线路是固定的,因此其安全性要高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

2.能源利用效率高。

铁路运输利用的是电力,其能源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交通运输工具。

3.能承载大量的货物和旅客。

大学铁道概论课程教案模板

大学铁道概论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铁道概论授课对象: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学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铁路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了解铁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熟悉铁路运输的组织与管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铁路运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铁路发展简史2. 铁路线路与车站3. 铁路车辆与机车4. 高速铁路动车组5.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6. 铁道信号与通信7. 铁路运输组织8. 铁路重载运输9. 城市轨道运输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铁路运输了解多少?2. 引导学生思考:铁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铁路发展简史- 介绍铁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铁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铁路线路与车站- 铁路线路的类型与特点- 铁路车站的分类与功能3. 铁路车辆与机车- 铁路车辆的结构与分类- 铁路机车的类型与特点4.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动车组的发展历程- 高速铁路动车组的结构特点5.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组成-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运行原理6. 铁道信号与通信- 铁道信号的作用与分类- 铁道通信系统及原理7. 铁路运输组织- 铁路运输组织的任务与特点- 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8. 铁路重载运输- 铁路重载运输的特点与优势- 铁路重载运输的技术要求9. 城市轨道运输- 城市轨道运输的类型与特点- 城市轨道运输的发展趋势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2.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指出重点与难点。

四、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参观铁路现场,了解铁路运输的实际操作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铁路运输模拟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铁路运输发展的论文。

教案1《铁道概论》

教案1《铁道概论》
二、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史
(一)、旧中国铁路
1、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建的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2、最值得骄傲的是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领导下修建的京张铁路(北京丰台至张家口),1909年修建成功,全长201km。
3、存在缺点:
①、数量少、分布偏;
②、标准杂、质量差;
③、管理分割、经营落后。
⑵特点:运量大、速度快、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全天候。
2、公路运输:
⑴定义: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
⑵特点:机动灵活、使用方便;与其他运输业相比,具有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投资回收周期短和技术改造较容易具,在水域沿航线载运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二)、新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1、1950年6月13日修建成渝铁路开始,打响了全国铁路建设的第一战役。
2、取得成就:
①、路网布局趋于合理,路网质量有所提高;
②、铁路运输取得显著成绩;
③、科技进步迈出坚实步伐;
④、铁路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⑤、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三、铁路运输业的特点与任务
(一)特点: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
二、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性质
1、运输业具备生产力的三要素:
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的三要素。
2、运输是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的必要条件。
3、运输业的产品是“位移”。
计算单位是“人.km”或“t.km”。
三、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种类
(一)、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运输:
⑴定义:铁路运输是以固定轨道作为运输道路,由轨道机械动力牵引车辆运送旅客和货物及由动车组运送旅客的运输方式。
⑶缺点:运载能力小、能源消耗大、运输成本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缺点:运载能力小、能源消耗大、运输成本高。
5、管道运输:
⑴定义:是以管道作为运输通道,并备有固定试机械动力装置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⑵特点:运送能力大、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小。
⑶缺点:长期定点、定向、定品种运输,调节范围窄且不能输送不同品种的货物。
(二)、五种运输方式在我国的地位
1、加快发展铁路运输
①、初步形成纵贯南北、连接东西的客运专线网络;
新 课 内 容
[第一课时]
第一节现代交通的作用、性质和种类
一、现代运输业的作用
1、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2、将生产部分的产、供、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农业现代化的先导;
3、对巩固国防,实现国防现代化以及在反侵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在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和国际间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新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1、1950年6月13日修建成渝铁路开始,打响了全国铁路建设的第一战役。
2、取得成就:
①、路网布局趋于合理,路网质量有所提高;
②、铁路运输取得显著成绩;
③、科技进步迈出坚实步伐;
④、铁路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⑤、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三、铁路运输业的特点与任务
(一)特点: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
二、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性质
1、运输业具备生产力的三要素:
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的三要素。
2、运输是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的必要条件。
3、运输业的产品是“位移”。
计算单位是“人.km”或“t.km”。
三、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种类
(一)、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运输:
⑴定义:铁路运输是以固定轨道作为运输道路,由轨道机械动力牵引车辆运送旅客和货物及由动车组运送旅客的运输方式。
教案
课程名称
《铁道概论》
任课教师
罗杏子
课题
第一节现代交通的作用、性质和种类
课序
第1讲
课堂类型
备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月日
年月日
培训对象
课时分配
2
教材及教具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现代铁路运输业的特点和种类
课后作业
课程小结
改进措施
部门负责人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二、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史
(一)、旧中国铁路
1、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建的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2、最值得骄傲的是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领导下修建的京张铁路(北京丰台至张家口),1909年修建成功,全长201km。
3、存在缺点:
①、数量少、分布偏;
②、标准杂、质量差;
③、管理分割、经营落后。
(二)任务
四、我国铁路的管理组织系统
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
课堂讨论:
1、铁路运输有何特点?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运输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和铁路运输业的主要特点和任务,其重点内容是现代铁路运输业的特点和种类;
六、思考题:
1、在铁路发展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我来适应铁路的发展?
②、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③、初步形成煤炭运输网络;
④、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铁路路网规模,完善东部地区路网;
⑤、加快铁路集装箱系统和主要客货枢纽建设。
2、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
3、积极发展水路运输
4、优化民用机场布局
5、加快发展管道运输
第二节铁路运输业
一、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史
世界第一条公用铁路:1825年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铁路在英国出现,距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⑵特点:运量大、速度快、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全天候。
2、公路运输:
⑴定义: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
⑵特点:机动灵活、使用方便;与其他运输业相比,具有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投资回收周期短和技术改造较容易。
3、水路运输:
⑴定义:水路运输是已船舶为交通工具,在水域沿航线载运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⑵分类: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
⑶特点:占地少、运输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
⑷缺点:运输速度较其他运输工具慢且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
4、航空运输:
⑴定义:航空运输是用飞机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⑵特点:速度快、一定的机动性,不受山川地貌、河流湖泊等限制,只要有机场和导航设施保证,即可开辟航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