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建议

合集下载

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原因及提高途径

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原因及提高途径

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原因及提高途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原因及提高途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含量与土壤肥力、生产力直接相关。

然而,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怎么样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原因1. 延续作物单一连作种植同一种植物会导致寄生虫和土壤病害的滋生,耗竭土壤养分和有机质,进而降低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

2. 青黄不接在夏季或秋季,许多地区农田处于荒耗状态,此时无法施肥,没有及时的土壤覆盖,导致土壤失水失肥,有机质流失严重。

3. 过分的化肥与农药使用使用过分的化肥和农药,会破坏土壤生态环境,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导致非致命性污染和生态灾难。

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途径1. 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是最常用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在施用时应该选择具有全面营养的质量好、成分稳定的有机肥料,同时搭配适量的无机肥料。

2. 多种植物轮作多种植物轮作可以避免单一作物连作的弊端,降低寄生虫和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增加植物根系与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增进土壤的肥力和有机质含量。

3.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影响土壤生产和水分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通气性,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有机质含量。

总之,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多种植物轮作,方法改善土壤结构。

唯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措施

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措施

我 国部分 地 区有机肥 施用 不足 ,一些增 加土 壤有机 质 的 机肥 5 2 . 5 ~1 0 5 吨/ 公顷, 土 壤有机 质提高 1 . 2 4 ~1 . 8 6 g /
措 施没有 得 到广泛 推广 ,土 壤在 长期大 量施 用化肥 的 背
k g。
景 下 ,有 机质 含量 下 降明显 ,耕 地退 化现象 突 出, 因此
我 国每年 各种有机 肥总产量达 3 3亿吨左右 ,是投入化肥 随着秸 秆还 田的技 术不 断进 步 ,秸秆 快速 腐熟 技术和 免
养分 的 8 0 % 。随着农业和 畜牧业 的发展 ,未来有机肥 的数 耕秸 秆还 田技术 由于 示范效 果 良好 ,未 来将具 有广 阔 的 量和 质量 会有 很大 的提高 ,有机肥 资源 是提 高土 壤有机 推广 应用前 景 。经 秸秆 还 田处理 的土壤有 机质 含量 明显 质 ,促进农 业可 持续 发展 的物 质保 障。 目前 ,商 品有机 高 于无秸 秆还 田处理 ,特别 是在南 方 水 田更 为 显著 ,土 肥 在我 国处 于主导 地位 ,主要 是将动 物废 弃物 、植 物残 壤有 机碳含 量平均 提高 了 1 4 . 0 1 % 。另外 ,秸秆还 田可 以
合 理地提 高土 壤有 机质含 量对 于维持 和提 高耕 地质量 , 推动现代 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义 。
第 二 ,种 植绿 肥 。绿 肥是 指所 有能翻 耕 到土壤 中作 为肥 料用 的绿色 植物 ,利用 部分 闲置土 地生产 优质 有机 肥料 的一 种方 式,对 改 良和 培肥 土壤 ,提 高耕地 质量 ,
多 国家 己将秸 秆还 田作 为农业 生产 中土壤 改 良培肥 的一
第 一 ,增 施有 机肥 是增 加土壤 有机 质最 有效 、最直 项 有 效措施 。 目前 ,我 国秸 秆 还 田的主 要方 式包 括:直

利用保护性农业技术改善土壤质量

利用保护性农业技术改善土壤质量

利用保护性农业技术改善土壤质量
保护性农业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它通过减少耕作、增加地表覆盖和合理施肥等措施,保护土壤健康,提高土壤质量。

以下是一些利用保护性农业技术改善土壤质量的建议:
1. 减少耕作:过度耕作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养分流失。

减少耕作次数,让土壤自然恢复,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持土壤水分。

2. 增加地表覆盖:通过种植覆盖作物、使用有机覆盖物等方式,增加地表覆盖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养分含量。

3. 合理施肥: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盐碱化、板结和养分失衡。

根据作物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养分,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

4. 轮作和休耕:轮作和休耕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安排轮作和休耕计划,有利于维持土壤健康。

5. 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对受损的土壤进行生态修复,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质量。

综上所述,利用保护性农业技术改善土壤质量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作物种类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健康,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
续发展。

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方法探讨

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方法探讨

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方法探讨作者:姚海军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作物生长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提高有机质含量可以改善耕地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的更好生长。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发展,耕地利用率和利用强度大幅度提高,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对土壤有机质成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几种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包括增施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的施用和微生物肥的施用等。

关键词: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方法一、土壤有机质成分分析目前国际公认的土壤腐殖质体系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划分为腐殖质和非腐殖质两大类。

其中,腐殖质又可以继续划分为腐殖物质和非腐殖物质。

腐殖物质包括胡敏素、黑腐酸、富里酸等。

非腐殖物质包括生物残体的强分解产物和微生物的再合成产物,具体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树脂、木质素、单宁质等。

非腐殖质则是新鲜或未经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通过这种划分方式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是腐殖质和有机物质的总和,其中腐殖质是主要组成部分。

土壤中的有机质对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能够提供作物生长必备的养分。

针对目前耕地利用率高、利用强度大的问题,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耕地土壤环境。

二、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方法1.施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传统途径,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

通过向土壤中直接投入有机物质,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此外,施用有机肥还能起到改善土壤结构,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能源的作用,促进作物的外部环境均衡协调。

目前使用较多的有机肥包括农作物秸秆、农家肥和畜禽粪便等。

但是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家肥的使用量大大减少,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肥则得到一定发展,比如秸秆还田技术和畜禽粪便腐熟技术等的普及应用。

在使用秸秆还田技术时,需要对来源不明的秸秆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确定没有受到污染后才能使用,施用量为300~400kg/667m2,一般连续施用3年就可以获得明显效果。

土壤有机质管理有哪些措施

土壤有机质管理有哪些措施

土壤有机质管理有哪些措施土壤有机质管理有哪些措施引言土壤有机质对于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土壤有机质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和保护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土壤有机质管理的措施,帮助农民和土壤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措施。

1. 增加有机质输入增加土壤有机质输入是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基本手段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增加有机质输入的措施:- 有机肥料的应用: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粪便、农作物秸秆、菜渣等。

适量施用有机肥料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

- 绿肥的种植:绿肥是指在农田中种植旨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短期作物,如豆科植物、苦草等。

绿肥生长期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质,然后在植物死亡后释放到土壤中。

- 随着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可以通过堆肥、厌氧发酵等技术,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处理废弃物,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 减少有机质流失有机质流失是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几种有效减少有机质流失的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沟壑治理、覆盖作物等,能够减少土壤侵蚀,防止土壤有机质被冲刷走。

- 控制水分利用和排水:合理的灌溉和排水管理能够控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从而减少有机质的流失。

- 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固持能力,减少水和风对土壤有机质的侵蚀。

3. 保持有机质稳定保持土壤中有机质的稳定性是土壤有机质管理的关键目标之一。

以下是几种保持有机质稳定的措施:-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避免土壤中资源的过度利用,从而保持土壤中的有机质稳定。

- 微生物活动的促进:适度的施用有机肥料、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通气条件,能够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

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质。

柑橘果园土壤有机质提升办法

柑橘果园土壤有机质提升办法

柑橘果园土壤有机质提升办法一、柑橘果园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性柑橘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长状况与土壤质量密切相关。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柑橘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而影响柑橘树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1.1 土壤有机质对柑橘生长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柑橘根系的呼吸和水分、养分的吸收。

同时,土壤有机质还能提供柑橘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促进柑橘树的健康成长。

1.2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光谱法等。

其中,重量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进而推算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二、柑橘果园土壤有机质提升的策略为了提高柑橘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施肥、种植绿肥作物、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料等。

2.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基础。

应根据柑橘树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化肥,并注意配比和施肥时间,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有机质的流失。

2.2 种植绿肥作物绿肥作物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改良剂。

在柑橘园内种植绿肥作物,如豆科植物、禾本科植物等,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

2.3 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效途径。

将柑橘园内产生的秸秆、落叶等有机物料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同时还能提供一定的营养元素。

2.4 施用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要手段。

有机肥料包括堆肥、绿肥、畜禽粪便等,这些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肥力。

三、柑橘果园土壤有机质提升的实践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柑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建议和途径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建议和途径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建议和途径[摘要]以土壤有机质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通过农民的种植习惯,分析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建议和途径。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降低原因;秸秆还田;有机肥土壤有机质不仅是植物营养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很大影响。

有机质中的化合物在土壤肥力上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其分离出的土壤多糖具有较腐殖酸更为强大的团聚土壤颗粒的能力,是水稳性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对促进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从物质转化的角度来看,碳水化合物是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所以,土壤的生物学特性也会随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有机质中的腐殖酸既是一种疏散剂,又是一种絮凝剂,腐殖酸钠和腐殖酸钾不仅对粘土矿物有分散作用和选择性絮凝作用,而且阴阳离子都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同时能提高农产品品质。

另外,腐殖酸以及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各种有机酸、多糖等含有多种功能团,能与环境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吸附、交换和络合作用,控制环境污染,这也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倡导施用有机肥的重要原因[1-2]。

除此之外,腐殖酸还有很大的缓冲作用,是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之一。

正是由于有机质在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上具有上述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土壤普查过程中有机质常被作为衡量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不容忽视的是大量土壤普查的化验结果表明,许多地区的土壤有机质不但没有提高,而且有下降趋势。

根据目前我国农民的劳动习惯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奇缺的状况,原始有机肥施用方法与当代农民的劳动观念形成极大的反差,因此,再像20世纪70年代那样号召农民大面积增施有机肥及用秸秆去堆沤大寨肥已不太符合农村实际,必须在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上,推广新的土壤有机质提高途径[3]。

综上所述,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1)农机部门改良农业机械,力争收割时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

秸秆不经过堆沤处理,科学地实现就地还田即能有效促进土壤肥力逐步提高,又能节省劳力,这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机肥料积制、施用的必然趋势。

且末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土壤改良建议(全文)

且末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土壤改良建议(全文)

且末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土壤改良建议(全文)且末县将为耕地土壤资源更有效地加以利用及进一步做好且末县土壤改良工作,为农业种植提供指导,对且末县土壤养分分析,提出耕地土壤利用及改良措施。

1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特点1.1耕地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平均含量为9.74g/kg,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在6-10g/kg范围内,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2.3%。

从行政区域分布看,巴格艾日克乡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0.03g/kg (变幅6.71-12.76g/kg),琼库勒乡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0.09g/kg(变幅8.18-12.13),塔提让乡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0.94g/kg(变幅7.98-14.41g/kg),平均值最最低的是阔什萨特玛乡,平均值为8.29g/kg(变幅4.03-15.25g/kg)。

1.2且末县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为37mg/kg,变化幅度在13-63mg/kg。

全县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主要是分布30-60mg/kg范围,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1.16%,全县耕地土壤普遍缺氮。

全县土壤碱解氮素含量比较高的乡镇是英吾斯塘乡平均含量45mg/kg(变幅19-63mg/kg)和巴格艾日克乡44mg/kg(变幅13-57mg/kg);含量比较低的有阔什萨特玛乡29mg/kg(变幅14-41mg/kg)和塔提让乡29mg/kg(变幅14-42mg/kg)。

1.3且末县耕地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5.91mg/kg,变化幅度在4.8-48.3,变幅较大。

全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大部分分布在10-20mg/kg范围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8.61%。

土壤有效磷素比较高的乡镇是阿克提坎墩乡平均含量29.3mg/kg(变幅10.0-47.3mg/kg),且末镇平均含量为18.2mg/kg(变幅4.8-37.5mg/kg),塔提让乡平均含量为18.49mg/kg(变幅8.9-38.1mg/kg);比较低的巴格艾日克乡平均含量为10.15mg/kg(变幅6.9-18.2mg/kg)和英吾斯塘乡平均含量为12.96mg/kg(变幅6.8-22.3mg/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建议
我国农业经过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近40
年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有较大提高,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农用化肥、农药的施用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以及机制体制的创新,然而,正是因为当时需要农产品的高产量、多产量来解决温饱问题,就使得农业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就逐步造成土壤重金属农残超标、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严重后果。

近年来,国家对土壤重金属超标、土壤农药残留超标、土壤农膜残留超标等土壤污染问题非常重视,国务院已于2016年5
月31日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但是,国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严重(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2%,在1%左右,低的才百分之零点几。

日本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6-7%以上。

)的问题重视不够,虽然,在国家层面上已推行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沃土工程等措施,但实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国家层面上还没有出台一个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法律法
规,农民、农业企业等农业从业者也普遍对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重视。

为此建议:
一、出台法规强化意识。

从宏观层面上讲,要高度重视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严重的问题,这关系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会危及国民生活质量。

首先,国家或地方要积极研究出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法规,从法的层面来强化全社会以及农业从业者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意识和行为。

其次,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并着力做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的试点示范和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推广工作,国家及地方新闻媒体要积极营造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农业从业者重视并着力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第三,国家及地方财政要积极支持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项目和推广
行动,预算专项经费强力推行。

二、积极增施有机肥料。

首先,现代农业要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

各地要优先做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并逐年减少,大力增施有机肥,大力推行发展堆肥,广开有机肥源。

其次,要大力发展有机肥。

各地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有机肥生产企业,扎实抓好畜牧业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变废为“肥”。

第三,现代农业要以追求农产品超高品质为目标,合理负载,限制高产,减少土壤产出。

三、推广作物桔杆返田。

近年来,多数地方要花大力气、财力去处理作物桔杆焚烧和因作物桔杆乱放置引发的污染
问题。

据网上资料,我国农村每年有近60--80亿吨的农作物秸秆被遗弃。

如果坚持20年时间,将这些作物桔杆全数返还农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就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首先,引导工业企业生产适宜于北方、平坝地区和丘陵山区不同类型的作物桔杆粉碎处理设备。

其次,农业及农业科研部门要研究作物桔杆返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技术问题并组织
推行。

第三,县级及以下农业部门要重点研究实施作物桔杆返田的推行推广。

第四,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经费推行作物桔杆返田工作。

四、实施绿肥示范工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作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部署,各级农业部门要利用这一契机积极做好耕地轮作休耕模式的研究,推行保护性耕作,实施绿肥示范工程,努力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一是大力推行农作物、经济作物与绿肥轮作,增加有机肥源。

二是大力实施耕地休耕,推行在休耕期间的耕地上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肥源,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

三是在农村边远地区个别无人耕种的耕地上,推行种植绿肥,避免耕地荒芜化,保护和提高我国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蒋智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