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的物理性质及外观特征
琥珀的物理性质和特征

琥珀的物理性质和特征琥珀是一种宝贵的有机宝石,具有独特的外观和独特的物理性质。
它是从树脂化石化而来的,形成于几千万年前的地质时期。
琥珀不仅在珠宝行业中备受青睐,还被广泛用于医疗和科学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琥珀的物理性质和特征。
首先,琥珀的物理性质之一是它的硬度。
根据莫氏硬度等级,琥珀的硬度约为2.5-3,相对较低。
这使得琥珀容易被划伤,所以在佩戴或使用琥珀制品时需要特别小心。
此外,琥珀的硬度也帮助鉴别真伪,因为伪造的琥珀通常会使用其他材料进行掺假,硬度不同于天然琥珀。
其次,琥珀的特征之一是它的颜色。
琥珀色彩丰富多样,从浅黄色、橙黄色到深褐色都有。
这是由于琥珀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和微小的气体泡。
琥珀的颜色会受到自然光和人工光源的照射而改变,这是其它宝石所不具备的特性。
第三,琥珀的物理性质还包括它的透明度。
琥珀的透明度从不透明到半透明都有。
在琥珀中,树脂中的气泡或杂质会影响其透明度和亮度。
纯净透明的琥珀会更受欢迎,在市场上价值更高。
接下来,琥珀还有一项独特的物理性质,即静电产生。
这是琥珀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当琥珀摩擦时,它能够产生静电荷,吸引小纸屑、头发等轻物体。
这一现象称为静电吸附,是受到轻微摩擦后产生的反应。
古人发现这一特性后,将琥珀称为“琥珀”(Amber)意为吸附。
此外,琥珀还具有良好的热导性。
当用高温加热琥珀时,它会释放出香气。
这是由于琥珀是一种有机宝石,其中的树脂成分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特有的气味。
这一性质被用于鉴别真伪,因为伪造的琥珀通常不会产生香味。
最后,琥珀还有一项特殊的性质,即光学性质。
当光线通过琥珀时,会发生折射和散射,从而产生独特的光学效果。
这一特性使得琥珀在珠宝行业中备受青睐,因为它能够增强宝石的美感。
总结起来,琥珀作为一种宝贵的有机宝石,具有多种独特的物理性质和特征。
它的硬度相对较低,颜色丰富多样,透明度也不同。
琥珀具有静电产生、热导性和光学性质等特殊的性质。
这些特征使得琥珀在珠宝行业和其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独山玉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点

独山玉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点独山玉是一种稀有珍贵的宝石,其物理性质和力学特点使其成为珠宝界的瑰宝。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独山玉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点。
物理性质:1. 化学组成:独山玉的化学名称为矿物钙锆硅石,化学式为CaZrSi2O7。
它主要由钙、锆、硅等元素组成,并含有微量的稀土元素。
2. 结晶结构:独山玉的结晶结构为单斜晶系,晶体呈菱形或长方形,通常呈现出辐射状或放射状的纹路。
3. 硬度:独山玉的硬度为7.5-8,较硬,仅次于钻石和蓝宝石,因此具有很高的抗刮擦能力。
4. 折射率:独山玉的折射率为1.65-1.71,因此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和反射。
5. 颜色:独山玉的颜色多种多样,从浅绿色到深绿色均有,其中深绿色的独山玉最为珍贵。
力学特点:1. 密度:独山玉的密度一般在3.3-3.5g/cm³之间,具有一定的重量感,使其更具珍贵感。
2. 光泽:独山玉具有玻璃光泽或脂光泽,使其看起来更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
3. 脆性:独山玉属于脆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易碎性,因此在佩戴和保养时需要小心谨慎,避免碰撞和摔落。
4. 源自独山:独山玉得名于中国贵州省独山县,因此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
独山玉的产地有限,进一步增加了其稀有度和珍贵度。
5. 加工性能:独山玉在加工和雕刻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珠宝首饰、摆件和工艺品。
总结:独山玉作为一种稀有的宝石,拥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点。
它的化学组成、结晶结构、硬度和折射率使得它在珠宝界具有极高的价值。
同时,独山玉具有一定的重量感和玻璃光泽,赋予它迷人的外观。
然而,独山玉也是一种脆性材料,需要小心保护和使用。
由于其产地有限,独山玉更加珍贵和稀有。
它的加工性能也使其成为各种珠宝首饰和工艺品的理想材料。
通过了解独山玉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点,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这一珍贵的瑰宝。
蓝宝石介绍PPTppt课件

合成蓝宝石
购买须知
蓝宝石的颜色是其价值的指标。一颗非常深色的蓝宝可能只售 一百港元一卡,但一颗好的车菊蓝的蓝宝则售每卡数万港元。在美 国及欧洲,人们偏爱较深色的蓝宝。在香港,消费者喜爱中等深度 的蓝色,这色系的蓝宝售价较高。将蓝宝放在一臂之遥,细心观察 它的颜色是蓝色还是黑色。若它是蓝色,那麼你的选择虽不中亦不 远矣。
蓝宝石的产地在泰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老挝、柬埔寨,其中 最稀有的产地应属于克什米尔地区的蓝宝石,而缅甸是现今出产上等蓝宝 石最多的地方。亦有宝石专家指出,全世界只有三个地方出产上等蓝宝石: 缅甸、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缅甸产的蓝色蓝宝石被收藏家视为瑰宝, 它的颜色让人联想到天空及海洋。我国山东省昌乐地区是储量最大的世界 四大蓝宝石产地之一,更是世界上唯一出产艳色奇异蓝宝石的地方,有世 界宝石之都的美称!
光学性质 除红色(即红宝石)和粉橙色外的其他颜色 亮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1.762-1.778 强,一般有深蓝色/蓝色,蓝色/浅蓝等
物理性质 9.0 ,仅次于钻石 无 贝壳状、参差状 白色 3.95-4.03 难熔 难溶 热膨胀系数 5(Ti)等微量元素,而呈现蓝、天蓝、淡蓝 等颜色,其中以鲜艳的天蓝色者为最好,以印度产“矢车菊蓝”为佳。天然 蓝宝石可以分为蓝色蓝宝石和艳色(非蓝色)蓝宝石。宝石市场上把深蓝色 和带有紫色的蓝宝石称为“男性蓝宝石”,浅色蓝宝石称为“女性蓝宝石”。
常见宝石名称及物化性质

1:电气石化学成分:环状硅酸盐矿物,成分很复杂,化学式如下:(Na, Ca)(Mg, Fe2+, Fe3+, Li, Al)3A l6[Si6O18](BO3)3(OH, F)4晶系和形态:三方晶系(一轴负晶)。
柱状,柱面发育纵纹,柱的横截面为弧线三角形。
.比重和硬度:比重3.06~3.26;硬度7~7.5.解理、断口和韧性:无解理;贝壳状断口;韧性较好,但绿色者经热处理后会脆些。
.颜色:几乎可以出现各种颜色,甚至一个晶体上有两种或多种颜色。
.透明度和光泽:透明-不透明;玻璃光泽。
.多色性:强。
红和粉红色者:红和黄红;绿:蓝绿和黄绿到深棕绿;蓝:浅蓝和深蓝;黄绿:蓝绿和黄绿到棕绿.折射率:1.624~1.644;黑色者可高达1.727~1.657。
.双折射率和色散:双折射率:0.020;色散:0.017.奇异现象:猫眼和变色;变色为棕红和黄绿。
.紫外荧光:粉红色者有弱紫色荧光,其它无或者很难看出来。
.吸收光谱:蓝和绿色者:由红区到640nm几乎全部吸收,只在498nm有一强而窄的蓝绿色谱带;红和粉红者:有一宽绿带,并在458和451nm处有蓝线。
.包裹体:红色、绿色者常含不规则的线状气液包体,或单独出现或交织成松散的网状,尤其是绿色碧玺,可包含稠密的平行直条状纤维体或空细管,可显猫眼效应。
.稳定性:遇强热熔化,温度骤变会破裂。
不受酸碱侵蚀。
.特殊性质:压电性和焦(热)电性,摩擦可带电。
2:孔雀石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碱式碳酸铜),化学成分为Cu2(OH)2CO3,CuO 71.9%,CO2 19.9%,H2O 8.15%。
属单斜晶系。
晶体形态常呈柱状或针状,十分稀少,通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壳状、结核状和纤维状集合体。
具同心层状、纤维放射状结构。
有绿、孔雀绿、暗绿色等。
常有纹带,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似透明至不透明。
折光率1.66-1.91,双折射率0.25,多色性为无色-黄绿-暗绿。
硬度3.5-4.5,密度3.54-4.1g/cm3。
宝石的物理性质

宝石的物理性质宝石是自然界中稀有且珍贵的矿物产物,具有多种独特的物理性质。
它们的独特性质使宝石成为了珠宝首饰与装饰品的瑰丽材料。
以下是宝石的一些重要物理性质的介绍。
首先,宝石的硬度是它们最著名的物理性质之一。
宝石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这意味着它们在物理上能够抵抗划痕和磨损。
著名的莫氏硬度尺度被广泛用于测量宝石的硬度。
这个尺度以1到10的等级来衡量宝石的硬度,其中10表示宝石具有最高的硬度,例如金刚石。
金刚石的硬度是所有宝石中最高的,它是地球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
其次,宝石的折射率也是它们独特的物理性质之一。
折射率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程度。
宝石通常具有较高的折射率,这意味着它们能够使光线经过宝石时发生弯曲。
这种现象使得宝石在接受光照时产生了华丽的折射和反射效果,从而赋予了宝石璀璨的光彩。
许多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宝石的"火彩"。
此外,宝石还具有优异的热导率。
热导率是指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
宝石通常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有效地传导热量。
这种性质使得宝石在接触皮肤时能够迅速吸热,让人感觉凉爽。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选择将宝石制成戒指或其他饰品的原因之一。
此外,宝石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物理性质,例如密度、电导率和荧光性。
密度是宝石质量与体积之比,宝石的密度可以用来鉴别宝石的真伪。
电导率是指宝石导电的能力,宝石通常是非导电的。
荧光性是指宝石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能发出可见光的能力。
不同的宝石在荧光性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总结起来,宝石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如硬度、折射率、热导率、密度、电导率和荧光性。
这些性质使宝石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材料,广泛用于珠宝首饰和装饰品制作。
通过了解和欣赏这些物理性质,人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鉴赏宝石的美丽。
当人们鉴赏宝石时,除了外观的美丽和颜色的鲜艳外,宝石的物理性质也是鉴别其真伪和独特价值的重要依据。
宝石的物理性质包括硬度、折射率、热导率、密度、电导率和荧光性等。
珠宝知识—宝玉石

宝玉石的主要光泽
油脂光泽:表面不完全平滑造成。如石英的断面、有些翡翠 和和田玉的磨光面也有油脂光泽的效果。
蜡状光泽:与油脂光泽和树脂光泽类似。 丝绢光泽:纤维状矿物 导致,如虎睛石。
基本特性
宝玉石的主要光泽
珍珠光泽:珍珠、云母的光泽。
金属光泽:黄铁矿、赤铁矿
各种光泽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没有两种光泽完全相同的宝石。如果所有 宝石都磨制成相同的平面,其光泽则只与折射率有关。
基本பைடு நூலகம்性
透明度:透过光的性质
透明度从透明到不透明,有3级分类法(透明、半透明、不 透明)和5级分类法(略)。 大部分单晶质宝石是透明的,大部分多晶质宝石(玉石) 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基本特性
色散:把白光分解成光谱色称为色散。
色散效应使得宝石出现彩色甚至“火彩”(如钻石)。 宝石的色散随折射率的增高而加强,但也有少数例外。
硬 度 代 表 矿 物
1 滑 石
2 石 膏
3 方 解 石
4 萤 石
5 磷 灰 石
6 正 长 石
7 石 英
8 黄 玉
9 刚 玉
10 金 刚 石
基本特性
测试硬度的方便物件
大部分宝玉石的硬度在5-6以上
基本特性
韧性、解理和断口 韧性:抵抗外力作用下碎裂的能力,韧性不好者表现为脆性。
金刚石硬度最大,但韧性一般,和田玉硬度不很大,但是韧 性极好。
拉长石
月光石
日光石
天河石 单晶质宝石
石英族(Quartz)
包括水晶和玉髓(玛瑙、 碧玉、蛋白石)和石英岩 水晶→柱状结晶的石英 玉髓→隐晶质的石英 石英岩→粗颗粒的石英
属多晶质宝石(玉石)
水晶:白水晶、紫水晶、烟晶、黄水晶、发晶
宝石简介与分类

2.外形特征
3.化学成分
珍珠的形状多种多样, 有圆形、梨形、蛋形、泪滴形、纽扣形和任意形, 其中以圆形为佳。非均质体。颜色有白色、 粉红色、淡黄色、淡绿色、淡蓝 色、褐色、淡紫色、黑色等,以白色为主。白色条痕。具典型的 珍珠光泽, 光泽柔和且带有虹晕色彩。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30-1.686,双折射 率0.156。 无色散现象。硬度2.5-4.5。天然淡水珍珠的密度一般为2.66 -2.78g/cm3,因产地不同而有差异。 无解理。韧性较好。在短波紫外光 下珍珠显白色、淡黄色、淡绿色、蓝色荧光,黑色珍珠发淡红 色荧光;X射 线下有淡黄白色的荧光。遇盐酸起泡。
1.天然宝石
是指自然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和工艺价值 的矿物、集合体以及少数非晶质物质。宝石可按矿物 学方法细分为族、种和亚种。
(1) 族:化学组成类似,晶体结构相同的一组类质同象系列的宝 石,如石榴子石族、电气石族等。 (2) 种:指化学成,每一个宝石分和晶体结构都相同的宝石。宝 石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宝石种都有相对固定的化学 成分和确定的晶体结构。 (3) 亚种:是种的进一步细分。 天然宝石按照价值和稀有程度可以划分为高档宝石、中档宝 石和稀罕宝石等。
1.42 结晶学性质
1.晶系:斜方晶系 2.结晶习性:晶体常呈厚板状;经常形成心形双晶或假六方贯穿三连晶 。
1.43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为BeAl2O4、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金绿宝石是一 种氧化物,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铍。 1.44 物理性质 1.颜色: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或黄至棕色,有些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发出不同的 颜色 。 2.光泽和透明度:玻璃光泽。猫眼石一般称亚透明-半透明。 3.光性:二轴晶,正光性 4.其他: 金绿宝石的透明晶体,因硬度大也是名贵宝石。工艺上要求颜色 浅茶水一样明亮的褐黄色和绿黄色,透明,少瑕,晶体直径大于3毫米。 经过琢磨,常是收藏家的珍品。早在19世纪初期,美国自然博物馆获得一 块名叫“希望”的金绿宝石,人们对它优美的赞誉描述如下:“这块罕见 的宝石,透明度极佳,闪闪发光,没有任何斑点等瑕疵。它的非同一般的 巨大颗粒,它漂亮得完美无缺堪称举世无双,它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一块 罕见的金绿玉,……”
红宝石鸽血红鉴定方法

红宝石鸽血红鉴定方法红宝石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宝石,其中鸽血红是最为珍贵的品种之一。
鉴定红宝石鸽血红需要了解其外观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方面。
下面介绍一下红宝石鸽血红的鉴定方法。
一、外观特征红宝石鸽血红的颜色介于红色和橙色之间,偏重于红色,与鸽子的眼睛颜色相似,因而得名。
其颜色还应该具有良好的饱和度,色彩均匀,无明显的杂色和裂纹等。
此外,红宝石鸽血红的形状也应该完整,表面不应有明显磨损和划痕等。
二、物理性质1.硬度:红宝石的硬度为9级,可刮玻璃和石英等质地较软的物体。
2.密度:红宝石的密度为3.95-4.03,高于大部分宝石,且与人造红宝石和其他类似宝石相差甚远。
3.折射率:红宝石的折射率为1.76-1.78,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呈强烈的折射现象。
4.双折射:红宝石具有双折射现象,双折射率为0.008-0.010,表现为“眼镜蛇眼”。
三、化学成分红宝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铝氧化物(Al2O3),其中还可能含有铁、钛等元素。
鸽血红主要是红宝石中含铬元素较高,其含铬元素的浓度应达到0.19%以上,才能称之为鸽血红。
四、特殊测试方法1.荧光:真正的红宝石和鸽血红不会发出荧光,但人造或改性的红宝石可能会发出明亮的荧光。
2.红外光谱:红宝石鸽血红有明显的吸收峰,其基本波长为694-690nm。
3.紫外线照射:在紫外线照射下,真正的红宝石和鸽血红呈现强烈的红色荧光,而其他石种呈橙红色或黄绿色荧光。
总之,鉴定红宝石鸽血红需要综合考虑其外观、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方面,特殊测试方法也可以帮助确认其真伪。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建议将鉴定工作交由专业机构和专业鉴定师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亮度
亮度是指光线从已切磨成刻面型 宝石的亭部小面反射而导致的明亮程度。
• 宝石的亮度既取决于宝石本身使光充分传播的 能力,同时也取决于宝石使光充分反射的能力, 所以最大的亮度取决于宝石总的透明度。
四、火彩
1.色散:指白光照射到透明物体的倾斜平面时,
二轴晶 金绿宝石 橄榄石 黄玉 月光 石 日光石 透辉石 堇青石等
知识应用
2.哪些非均质体宝石的双折射率高(双折率>0.03), 放大观察双折射率高的宝石可见什么现象?对于双 折射率高的宝石,切磨时一般怎样定向?为什么?
橄榄石、电气石、锆石、合成碳化硅 的双折率高,将这些宝石磨成刻面型, 从一定方向观察,可见底部刻面棱的重 影,这“一定方向”为垂直光轴方向(No 或Nm方向) ,因为垂直光轴方向的切面 上双折率最大,一轴晶宝石垂直光轴的 切面为Ne-No面;二轴晶宝石垂直光轴的 切面为Ng-Np面。 一轴晶 二轴晶
宝石的颜色特征可以用色调、 明度、饱和度三要素来描述
1.色调(色彩)(Hue)
• 指颜色的种类,彩色宝石的色调取决于
光源的光谱组成和宝石对光的选择性吸 收;
• 是彩色宝石间相互区分的特性,如红色、 绿色、紫色、蓝色。色调与残余光的波 长有关,常用主波长表示。
• 不同颜色的宝石其色调不同;而相同颜 色的宝石,色调上也会有差异。
• 矿物晶体的光学性质主要是指光线穿过 透明矿物晶体时,发生的光学现象,我 们可以借助一些仪器观察到这些光学现 象 • 光的折射 • 光的反射 • 光的双反射等
一、折射与反射
当光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 介质时,其传播速度和方向会 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折射。 光在入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 折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等于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 之比。即 V1/ V2=sini/sinr=N =N2/N1 当两种介质一定时,N为一常数, 称为折射介质相对入射介质的 相对折射率。
垂 直 光 轴 方 向 切 面
Ne
No
Ng
Np
合成碳化硅重影
知识应用
2.哪些非均质体宝石的双折射率高(双折率 >0.03),放大观察双折射率高的宝石可见 什么现象?对于双折射率高的宝石,切磨 时一般怎样定向?为什么?
光 轴 方 向
切磨双折射率高的宝石时,应将其台面垂 直光轴方向,这样从台面观察宝石就不会看到 底部刻面棱重影,宝石就显得更清澈、透明。 因为垂直光轴的切面为圆切面(如下图),各方 向的折射率相等,光波垂直这种切面入射时, 不产生双折射。 垂 直 光 轴 的 切 面 No
N1(光蔬质)
N2(光密质)
当光线从光疏介质 进入光密介质时 光线偏向法线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 进入光疏介质时 光线偏离法线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折射率的概念
• 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速度的比值叫折射率,就 是上面所说的相对折射率。即: V1/ V2=sini/sinr=N =N2/N1 如果入射介质为真空(空气),则N为折射介 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 一般来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由于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度几乎相等,故通常可以将空气中的折射率视 为1。严格说来空气的折射率应为1.0003。而 光在其它各种液体和固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总 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故晶体的折射率总大 于 1。
颜色的定性描述
通常对颜色的命名方法是将主色
调放在后面,用颜色修饰词描述次要
的色调,如绿黄色、紫红色等,把颜
色浓度的修饰词放在最前面,如浅黄
绿色,淡蓝紫色等。
颜色的定量描述
• 颜色的定量描述可以采用色度学的三要 素的数值,现在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孟塞 尔表色系统,在孟塞尔表色系统中将色 调分为10种,分别用英文名称的字头表 示:红(R)、黄(Y)、绿(G)、蓝 (B)、黄红(YR)、绿黄(GY)、蓝绿 (BG)、紫蓝(PB)、红紫(RP)。每 种色调又细分为10个等级,分别从1-10; 再对颜色的明度从暗到明亮分为0到10共 11个等级。
宝石内常存在一些细小的平行排列的包裹 体、出溶片晶、平行解理等。它们对光 的折射、反射等光学作用产生的颜色就 是假色。 假色不是宝石本身所固有的,但假色能为 宝石增添许多魅力。
第二节宝石的物理性质
一、光泽 二、透明度 三、亮度 四、火彩 五、多色性 六、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 七、发光性
宝石的光学性质
Ti4+ Ti4++Fe2+ V3+ Cr3+
Fe2+ Fe2+
Cu1+ Cu2+ Cu2+
橄榄石
铁铝榴石 绿松石 孔雀石 硅孔雀石
黄绿
暗红 天蓝#43;
Fe2+ Ni2+ Co2+
祖母绿
红色绿柱石 海蓝宝石 绿玉髓 合成蓝色尖晶
绿色
紫红 蓝和绿 绿色 蓝色
3.假色
由于光的物理现象造成的颜色,表示不是 选择性吸收造成的颜色。
小结
单折射—均质体(一个折射率)—等轴晶系 尖晶石 欧泊 萤石
电气石、水晶、红宝石 锆石、方柱石 绿柱石、磷灰石 三方晶系 四方晶系 六方晶系 钻石 石榴石
非光轴方向入 射产生双折射
正光性 Ne>No 一轴晶 (2个主折射率) 负光性 Ne<No 非均质体 正光性 Ng-Nm>Nm-Np 二轴晶 (3个主折射率) 负光性 Ng-Nm<Nm-Np
自然光在非均质体中的传播
均质体、非均质体与晶系的关系及光在均质体和非 均质体中的传播特点
均质体—等轴晶系—单折射 (一个折射率)
自然光进自然光出 偏振光进偏振光出
一轴晶 (2个主折射率) 非均质体 二轴晶 (3个主折射率)
三方晶系 四方晶系 六方晶系
三斜晶系 单斜晶系 斜方晶系
非光轴方向入射产 生双折射分解成振 动方向互相垂直的 两束偏振光
通常以折射率的大小把光泽分成四级: 1.RI>3 金属光泽 如:铂、金、银、铜 2. 2.6—3 半金属光泽 如:乌刚石 3. 1.9--2.6 金刚光泽 如:金刚石 4. 1.3--1.9 玻璃光泽
二、透明度
透明度
指物质透过光的强弱的一种表现量。
吸收性强,透明度弱;吸收性弱,透明度强。
透明度
自然光A进入均质体后仍为自然 光,偏振光B进入均质体后仍为 偏振光,且其振动方向不改变。
均质体和非均质体
非均质体:中级晶族和低级 晶族宝石的光学性质随方向而 异称为非均质体。非均质体的 折射率值有多个。如红宝石、 橄揽石等。 光波进入非均质体宝石时, 除特殊方向外,一般分解成振 动方向互相垂直、传播速度不 等的两束偏振光。这一现象称 双折射。光波沿非均质体的特 殊方入射时不发生双折射,这 特殊方向为光轴方向。中级晶 族宝石只有一个光轴方向,称 为一轴晶;低级晶族宝石有两 个光轴方向,称为二轴晶。
如刚玉Al2O3,纯净时无色,含微 量元素Cr时形成红宝石;含微量元素 Fe、Ti时形成蓝宝石。
自色宝石 致色元素 宝石 钙铬榴石 锰铝榴石 蔷薇辉石 磷锰矿 颜色 绿色 橙色 粉红 紫色 致色元素
它色宝石 宝石 蓝锥矿 蓝宝石 绿色绿柱石 红宝石、红尖 晶 颜色 蓝色 蓝色 绿色 红色
Cr3+ Mn3+ Mn3+ Mn2+
宝石的物理性质及外观特征
第四章
第一节 宝石的颜色特征
一、宝石颜色的形成 二、宝石颜色的描述方法 三、宝石颜色的呈色机理
一、宝石颜色的形成
一、颜色 颜色是决定宝石名贵和价值高低的首要因素
形成颜色要 具备三个条件
(白)光源
反射或者折射时 改变这种光 的物体
接受光的人眼和 解释它的大脑
二、宝石颜色的描述方法
2.临界角: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角达到90°时, 折射光线沿着界面传播所需的入射角称 为临界角时,将发生全内反射。
折射角=90° 光疏介质
入射角=临界角
光密介质
3.全内反射
当光线的入射角继续增大,大于临界 角时,入射光不再发生折射,而是全 部反射回入射介质中,且遵循反射定 律:反射角=入射角。这一现象称为光 的全反射。
No Nm
Nm
一轴晶
二轴晶
知识应用
演示
关于冰洲石 冰洲石即方解石晶 体,菱面体晶形, 三方晶系,一轴晶 负光性,双折率是 0.172。
将绳子放在冰洲石下,变换 冰洲石角度,随着冰洲石角度 的变化,绳子两个影像之间的 距离会发生宽窄变化,转动到 某一方向时,绳子只有一个影 像。当绳子的两个影像分得最 开时,压在绳子上的面为NeNo切面;当绳子只有一个影像 时,压在绳子上的面为圆切面 (垂直光轴)。
三、宝石颜色的呈色机理
宝石中最常见的致色元素有八种: 钛、钒、铬、锰、铁、钴、镍、铜。
铜 Cu
钛 Ti
钒 V
镍 Ni
钴 Co
致色 元素
锰 Mn
铬 Cr
铁 Fe
宝石中的 致色元素
自色宝石 成分中主要元素 使宝石致色
它色宝石 成分中的微量元素 使宝石致色
1.自色宝石
如橄榄石((MgFe)2SiO4)绿色由成 分中的Fe元素致色。 2.它色宝石
斜方晶系 黄玉 金绿宝石 橄榄石
三斜晶系 日光石
单斜晶系 透辉石、月光石
第二节宝石的物理性质
一、光泽 二、透明度 三、亮度 四、火彩 五、多色性 六、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 七、发光性
一、光泽
是指宝石表面和表层对光的 反射能力,反射能力越大,光泽
越强。光泽的强弱取决于宝石的
折射率大小和宝石的抛光程度。
光轴方向入射: 自然光进自然光出 偏振光进偏振光出
折射率
折射定律指出: 对于任何两种相接触的介质及给定波长 的光来说,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 弦之比为一个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