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卒中常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合集下载

最新:全球卒中数据报告解读(完整版)

最新:全球卒中数据报告解读(完整版)

最新:全球卒中数据报告解读(完整版)摘要2022年,世界卒中组织在旗下《国际卒中杂志》上发表了2项最新全球卒中统计报告,更新了全球的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布,分析了性别和地理差异,并提供了卒中归因危险因素最新数据。

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卒中仍然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第三大残疾合并死亡原因。

从1990年至2019年,卒中的疾病负担(按绝对病例数计算)大幅增加,目前全球卒中负担以较大比例分布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且70岁以下人群卒中患病率和发病率显著增加。

全球卒中的五大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收缩压、高体重指数、高空腹血糖、大气颗粒物污染和吸烟。

中国卒中防治正面临巨大挑战,卒中已成为中国成人致死、致残的第一位病因,也是中国伤残调整生命年的首位原因。

全球卒中疾病负担从1990年至2019年,全球卒中的疾病负担(按绝对病例数计算)大幅增加,卒中的发病率增加了70.0%,卒中死亡人数增加了43.0%,卒中导致的DALY增加了32%。

2019年,全球范围内估计共有1220万新发卒中患者[95%不确定区间(UnCertaintyinterval z UI)1100万~1360万],患病人数估计达1.01亿,卒中导致了1.43亿DALY o 全球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4人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会发生卒中。

全球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总体概况2019年,全球范围内估计共有1220万新发卒中患者(1100万~1360万),患病人数估计达1.01亿,卒中导致了1.43亿DALY o 卒中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每年有超过16%的卒中发生在15-49岁的人群中,62%以上的卒中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中。

曾经历过卒中且目前健在的患者中,15~49岁的人群占22%,70岁以下人群占67%,其中56%为女性。

卒中导致了650万人死亡(51%是男性),其中6%发生在15~49岁人群中;34%发生在70卒中信息BB ©全球毒年诃1220万新发卒中, 每3眇钟有一个全球89%的卒中死亡及卒中后 遢症发生在中低收入国事. 。

青年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青年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青年卒中的诊断与治 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青年卒中概述 • 临床表现与分型 •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管理与教育支持
01
青年卒中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青年卒中是指年龄在18-50岁之间发生的脑卒中,包括 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优势
MRI对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MRI还可 以进行多种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等,有 助于评估卒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DSA检查技术及其适应症
DSA检查技术
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即数字减影血管 造影,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处理将造影前后的影像相减,仅留 下血管影像的技术。DSA可以清晰地显示脑部血管的形态、 分布和血流情况。
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价
定期随访安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通过电话 、门诊等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的康 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
题。
效果评价标准
制定明确的效果评价标准,包括神 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程 度等,以便科学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和效果评价结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为患者提 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高凝状态、静脉损伤等。
尿路感染
患者因排尿障碍或长期留置尿管,易 引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尿管留 置时间、个人卫生习惯等。
褥疮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过 久,导致缺血、坏死而形成褥疮。危 险因素包括营养不良、皮肤潮湿等。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 ,促进痰液排出,保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青年脑卒中是指发生在18-45岁之间的脑血管疾病,这一疾病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负担。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关于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主题进行详细探讨。

我们来看一下青年脑卒中的病因。

一般来说,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病变或血管破裂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而发生的。

而青年脑卒中与老年脑卒中在病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青年人患脑卒中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

青年人的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学业繁重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精神压力过大,从而加重脑卒中的风险。

我们来了解一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脑卒中对患者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身体上,脑卒中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心理上,脑卒中患者常常感到自卑、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我们需要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支持和疏导。

目前的研究表明,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身体功能障碍带来的困扰、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压力。

具体来说,青年脑卒中患者常常因为肢体功能障碍而感到自卑和失落,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康复治疗,从而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

他们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需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困扰和痛苦。

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是非常严重的,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针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

社会各界也应该增加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

认识青年卒中

认识青年卒中

一.青年卒中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全球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差异 来源:Boot E.et al.J Neurol Neuresurg Psychiatry 2020
一.青年卒中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青年卒中的患病率及病因分布也有明显的 种族差异,比如说非洲裔、西班牙裔、亚 裔青年卒中的发病率高,其中亚裔青年卒 中的常见病因多见于烟雾病、颅内动脉夹 层等。
• 3.遗传性疾病基因筛查的诊断价值:较低。虽然几种单 基因遗传病可增加青年卒中风险,但因患病率过低,遗 传筛查的诊断价值较低。不推荐常规筛查遗传基因。
三. 病因、危险因素
• 中国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分布 与欧美人群有差异,应该针对中国青年卒 中人群制定适合的病因检查流程,要充分 权衡病因差异性、复杂性和诊断的创伤性 及性价比。
• 目前缺乏规范化的病因诊断流程,为诊断青年 卒中病因可能需进行多方面的辅助检查。随着 青年卒中发病率升高,医生对其认知和重视程 度增加,大量辅助检查被无选择的应用于青年 缺血性卒中患者。青年缺血性卒中根据TOAST 病因分型后,大部分患者为不明原因或其他原 因,基于TOAST分型指定的诊断流程往往不能 满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诊断需求及卫生经 济学要求,必须尽可能明确具体病因,指导青 年卒中治疗和二级预防。
青年卒中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
小结
• 1.青年卒中患者患病率呈升高趋势,尤其是青年缺 血性卒中,应引起重视。
• 2.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复杂,但早发动脉粥样硬化 仍是最常见病因,需关注夹层、卵圆孔未闭(PFO) 等特殊病因。
• 3.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多,但传统血管病危险 因素仍对绝大多数卒中负责,应加强控制。
三. 病因、危险因素
• 可控制的血管病危险因素在青年卒中比例 中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部分患者可能同时 合并两种以上的危险因素,应尽量发现患 者潜在的病因机制或危险因素,并加以治 疗和控制。自身免疫病、感染、肿瘤、放 疗等即可作为卒中的直接病因,也可作为 危险因素加速早发动脉粥样硬化。

青年卒中的研究进展

青年卒中的研究进展

青年卒中的研究进展摘要:青年卒中的年龄尚无统一标准,目前比较公认的为18-50岁。

相较于老年人群,青年卒中的病因更加复杂多样,以及隐源性卒中所占比例较高,诊断更为困难,尤其是缺血性卒中,无论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现就青年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青年病因分型危险因素中风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全球负担日益加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老年人的发病率相比,年轻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稳步上升。

年轻人中约30%至40%的中风既不是腔隙性的,也与可识别的栓塞来源无关,如心房颤动(AF)或颅内或颅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这些缺血性中风以前被称为隐源性卒中(ESUS)[1]。

两项随机临床试验也显示,老年ESUS患者中风复发率较高,但年轻ESUS患者的预后和预后因素尚不确定[2-3]。

Perera KS等[4]通过对535名患者进行的纵向队列研究中,发现与反复缺血性卒中相关因素:卒中史或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史,而且,在这一大组年轻成年的ESUS患者中,继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新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也较低,大多数复发性卒中符合ESUS的标准,这表明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提高我们对该人群潜在卒中机制的了解。

多数文献表明,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仍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且发生率最高。

张洁[5]研究也表明高血压是青年卒中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它可导致动脉管壁增厚、损失,加速血管重塑及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卒中的形成;而且青年人对血脂增高较老年人更敏感,这与患者在40岁以后体内HDL-C 水平明显下降,机体抗动脉硬化能力下降,易于形成血栓有关,故血压和血脂分别成为青年卒中的第一和第二危险因素,上述调查结果与此次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相符。

另外,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缺血性卒中住院年轻患者的研究表明[6],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房颤、心血管疾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状况、高血压病、和卒中家族史。

150例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150例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合 第 四届 脑 血管 病 会议 制定 的标 准且 经 头颅 C T和 ( ) I 或 MR 征
实 为脑 卒 中。
其中 脑梗死9例 ( 4 含脑栓塞9 ), 例 脑出廊3例, 8 蛛网 膜下腔出
血6 例。
2 青年组与对照组 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比较 :见表 1 . 1 。青年 组 中患者的各项主要脑血管病危 险因素水平明照增高 ,特别是 高血压病史6例 ( 1 %)、吸烟6例 ( 1 %) 2 4. 3 2 4. 3 和高脂血症史
患者中。在本组患者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5例 ,占 1 %。 l 3. 4
3 讨 论
(0 %)。 4. 7 吸烟6例 ( 1 %). 2 4. 3 糖尿病3例 ( O 0 2%), 高同型 半胱氨酸觑症2例 ( 8 %) 8 1. 7 。在国外青年脑卒中最普遍的原 因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 自我院2 0 年1 一2 1年 l月 . 1 02 月 00 2 住 院脑卒中患者 ,其中男9 例 ,女5 例 ,年龄 1 — 5 ,平均 9 1 4岁 8 ( 1 47 4 . .)岁 ;并从我院同期 随机选取1 —4 岁的16 6± 8 5 l例无神
经系统病青年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 比较 ,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
急性期后清晨空腹赢糖仍高于70 n l .rmo/ L;吸烟指每天吸烟≥l 0
支 ,烟龄 ≥5 ; 年 高脂斑症则据我院正常值标准空腹m清三酰甘
油 、总胆固醇 、低密度胆固醇分别大于1 0m l , mo/ , rto/ 7 L、6 o l 0e L、31 。 mmo/ l L;卒 中家旗史为患者的一级或二级直系亲属中至
或 者脑 卒 中急 性 期 后 血压 仍 于 3 不 同 日测 量 ≥1 09 次 4 /0mm Hg

青年卒中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思路详解

青年卒中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思路详解

高血压
持续高血压状态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壁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
血压波动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清晨高血压等现象可增加卒中风险。
继发性高血压
部分青年卒中患者存在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 高血压等。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可导致高 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增加卒中风险。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 知训练等,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卒 中相关知识,包括病因 、症状、治疗及预防等 方面的内容,提高其自 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 疗,帮助患者建立积极 的心态和信心。
SUMMAR Y
02
青年卒中病因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代谢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氧化修饰的LDL-C具有更强的致动 脉粥样硬化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参与其发 生和发展。
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因素可损伤 血管内皮,使内皮细胞分泌多种生长 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一般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于青年卒中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显著降低患者 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个体化治疗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TOAST病因分型及预后分析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TOAST病因分型及预后分析
表 1
表 1 青 年 缺 血 性 脑卒 中 危 险 因素 的 l i i o sc回归 分 析 gt
11 一般 资料 .
16例患 者均为首 发脑卒 中 , 中男 8 其
18 (81 , 7 例 ( 19 。1 0 例 5. %) 女 8 4. %) 5~3 0岁 患者 5 8 例 , 4 岁 患者 18例 , 均年 龄 3 . 3 1~ 5 2 平 96岁 。均符 合 19 95年第四届全 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 j
中单 纯 房 颤 5例 、 湿 性 心 脏 病 并 心 房 纤 颤 1 风 7例 、 机
糖、 血脂 、 尿酸、 电图 、 心 胸片等 )。研究 的危 险因素包 括 : 血 压 、 尿 病 、 脂 血 症 ( 胆 固醇 或 甘 油 三 高 糖 高 高
械心 脏瓣 膜 2例 、 病态 窦房 结 综合 征 2例 、 肌病 1 心
1 资 料 与方 法
( 32 )高血 压 (0 3 ) 吸 烟 ( 37 。其他 分 5, % 、 4.% 、 3 . %)
别是糖尿病 (. % ) 高 尿酸血症 ( 12 、 中家族 85 、 1. %) 卒 史 (3 5 ) 饮酒 (9 7 ) 1. % 、 1. % 。有两个或 两个 以上危 险 因素的 占4 . % 、 9 4 一个危险 因素的 占 2 . %。无 危险 75 因素的 占2 . % 。而经 Lg t 31 o sc回归分析 高血压 、 i i 高血 脂、 吸烟 是 青 年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 见
并经 头颅 C T和 ( ) 或 MR证 实 。对 照 组 为 同 期 16 年 8名
龄1 4 5~ 5岁门诊健康体检者 , 排除缺血性脑卒 中。 12 方法 由神 经科专 科医生 以表格方式 详细 记录 . 每例患者的年龄 、 性别 、 临床资料 、 格检查 的 阳性 体 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粥样硬化 2.非动脉粥样硬化 3.心源性脑卒中 4.血液系统疾病 5.其他病因及致病因素
精品文档
动脉粥样硬化
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青年卒中患者,脑动脉造影示动脉近端有不同类 型和程度的斑块,可以认为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 致。这与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血脂代谢异常、高血 压、糖尿病、肥胖、吸烟,从事紧张的工作以及 进食高热量饮食有关。Kitter SJ等对428例首发 青年卒中患者病因研究发现大动脉粥样硬化占 3.8%,常为颈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因而指出 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颅内动脉狭窄的最主要原因。
精品文档
临床上凡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时, 应常规进行脑动脉造影,特别对一些中青年 女性伴有原因不明的头痛、耳鸣、眩晕、 心律不齐及晕厥等症状时,应考虑到此病 的诊断,必须进行脑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精品文档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2.5感染性血管病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血管 壁炎症和坏死改变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 大动脉炎,变态反应性疾病(Churg-Strauss 肉芽肿)和特异性感染等,各种性质的脑动 脉炎均可产生局灶性脑缺血或出血
青年卒中常见的病因 及危险因素
精品文档
青年卒中是指: 18~45岁之间发生的脑血 管疾病。国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青年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9.77%,以缺血性 脑卒中为主,且男性居多,青年卒中病因 复杂,及时发现卒中病因可有效的进行预 防和治疗,有研究显示青年卒中患者动脉 病变因素约11%~17%,而心源性栓子占 11%~35%,其他病因比较少见.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烟雾病:临床表现变异大;20岁以下患者以 发作性肢体无力或偏瘫等缺血症状多见;20 岁以上则多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确诊依靠脑血管造影。DSA和MR联合应用 可更好显示血管病变和脑内小梗塞灶
精品文档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烟雾病临床上儿童和青壮年患者反复出现 不明原因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且无高血压及动 脉硬化证据时,应考虑到此病的诊断。
精品文档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感染性动脉炎临床上常见的有螺旋体如梅 毒感染,分枝杆菌如结核杆菌感染,真菌如 隐球菌感染,病毒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立 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等。伴有全身性 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 急性风湿热、炎性肠病等均可以继发脑动 脉的炎性改变,而使管腔狭窄或闭塞。
精品文档
心源性脑卒中
精品文档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2.4肌纤维发育不良(FMD)本病的病理特 征为血管的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中胚 层疾病,多见于女性患者血管平滑肌和纤 维细胞变性,动脉呈节段性狭窄和扩张, 狭窄部分动脉内膜和外膜下的纤维增生, 扩张部分则肌肉变薄或消失,弹力纤维断 裂,易并发动脉瘤。
精品文档
FMD脑动脉造影有一种特征性表现:(1)动 脉呈典型串珠样改变;(2)血管狭窄伴或不 伴有收缩,在血管狭窄节段伴有动脉瘤样 扩张;(3)动脉壁非环形损害时可呈憩室样、 平滑或有皱褶的袋状。
精品文档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夹层动脉瘤 烟雾病 Takayasus动脉炎 纤维肌肉发育不良 感染性血管病炎 遗传性疾病
精品文档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2.1夹层动脉瘤:为头颈部血管内血液穿 透至血管内膜下继发血肿并沿血管长轴在 血管壁间纵向扩展一段距离而形成。常伴 有血管内膜的撕裂。文献报道本病在35岁以 下卒中患者中占26%,引起颈部血管夹层动 脉瘤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
精品文档
心源性脑卒中
3.2心律失常:由于心脏不规律跳动使血流 瘀滞,在左心耳处易产生血栓,血栓脱落 后进入体循环即可发生脑栓塞,主要见于 心房颤动和病窦综合征。
精品文档
心源性脑卒中
3.3先天性心脏病:如卵圆孔未闭 (patentforamen ovale,PFO)在青年心源性脑梗 死中占很大比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约 35%~45%患有PFO,PFO时来自静脉系统 的逆行栓子可直接通过由右到左分流通道 进入动脉系统,形成栓子造成脑栓塞,室间 隔缺损者也可以产生反常血栓导致脑栓塞, 心脏超声心动图可以无创地显现心脏病变, 心脏导管可以确诊。
精品文档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2.2烟雾病: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是 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 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底软脑膜,穿通 动脉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为特征的 脑血管病,机制尚不明确,部分病例为先天 性,有些具有家族史,也可能是多种后天 性炎症、外伤等因素引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2.6遗传性疾病 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性脑动脉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
精品文档
心源性脑卒中
心脏瓣膜病和心内膜病变 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黏液瘤
精品文档
心源性脑卒中
3.1心脏瓣膜病和内膜病变主要包括风湿性 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非细菌性血栓 性心内膜炎(消耗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脱垂 和心肌梗死后左室附壁血栓,20%的风湿性 心脏病患者合并全身性栓塞,其中50%为脑 栓塞,尸检发现,瓣膜赘生物常可见于癌症 和其他非传染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因此非细 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也是青年脑栓塞的一 种较常见病因。
精品文档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2.3Takayasus动脉炎原发性或非特异性主动脉炎、 主动脉弓综合征、无脉症。以东方人和青年女性 常见,国人发病率高。本病为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的主动脉及其主干分支的慢性进行性炎症疾病, 受累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可造成心、肺、脑、脊 髓、肾、消化系统以及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损害。 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表现为TIA、脑梗死、腔 隙性脑梗死、分水岭梗死、Moyamoya象。李裕茂 通过对3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分析发现,脑动 脉炎使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梗死,引起青年卒 中,说明脑动脉炎可能是青年卒中的诱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