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项目

合集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acr评分

类风湿关节炎acr评分

类风湿关节炎(ACR评分)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的慢性对称性炎症和滑膜增生。

ACR评分系统是一种用于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工具,由美国风湿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制定。

ACR评分系统ACR评分系统是根据临床观察和检查结果来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活动度和治疗效果的一种标准化指标。

该评分系统包括28个关节肿胀、28个关节压痛、全身健康评估、血沉率(ESR)或C反应蛋白(CRP)浓度四个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得分情况,可以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分类和监测。

ACR评分系统的应用ACR评分系统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用于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活动度和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ACR得分变化,可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ACR评分系统的指标1. 关节肿胀(Swollen Joint Count)关节肿胀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ACR评分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估关节肿胀时,医生会检查患者身体各个关节是否存在肿胀现象,并记录下来。

2. 关节压痛(Tender Joint Count)关节压痛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ACR评分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估关节压痛时,医生会对患者身体各个关节进行触诊,并记录下来。

3. 全身健康评估(Patient Global Assessment)全身健康评估是ACR评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衡量患者自我感知的整体健康状态。

通常采用0-100分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评估,0表示最差状态,100表示最佳状态。

4. 血沉率或C反应蛋白(ESR/CRP)血沉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常用的炎症指标,也是ACR评分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动物实验类风湿关节炎评价指标

动物实验类风湿关节炎评价指标

动物实验类风湿关节炎评价指标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其中包括了许多疾病模型的建立和治疗药物的筛选。

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之一。

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风湿关节炎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主要介绍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风湿关节炎评价指标。

1.关节肿胀与红肿程度: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关节的肿胀与红肿。

在动物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关节的周径和关节内炎症水肿程度来评价关节的肿胀与红肿程度。

2.病理组织学评价:病理组织学评价是了解风湿关节炎病变程度、病变类型和病理机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关节组织进行切片,并使用组织病理学技术(如组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可以观察到炎症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软骨破坏和关节间隙狭窄等病理变化。

3.关节功能评价:通过评估动物关节的运动范围、关节活动度以及关节疼痛程度,可以获得关节功能情况的客观评价。

这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在运动时的步态和行为,以及使用一些特定的实验方法(如关节的弯曲测试、踏板测试等)来进行评估。

4.关节破坏程度评价:关节破坏是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特征之一。

通过观察关节的软骨退变、骨质疏松、骨缺损和骨质增生等病理改变,可以评估关节的破坏程度。

此外,一些影像学方法,如X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也可以用来评估关节的破坏程度。

5.炎症因子评价:炎症因子在风湿关节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动物体内的炎症因子(如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可以评价炎症反应的程度,并进一步了解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6.免疫学指标评价: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

通过检测动物体内的免疫相关指标,如抗核抗体、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等,可以评价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异常程度。

7.细胞因子评价: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在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动物体内的细胞因子,如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等,可以评价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了解炎症反应的程度和发展趋势。

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变特点为关节滑膜炎症、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质疏松,进而造成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

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长期不治疗还会导致关节残损、累及内脏器官等严重后果。

目前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早期干预与治疗是关键因素之一,以减少关节破坏及残损现象。

托法替布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α)阻滞剂。

它通过阻止TNF-α的作用,可以减轻关节炎症状、减缓关节损伤进程、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

甲氨蝶呤是一种经典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的DNA和RNA合成、免疫抑制等机制使免疫系统发生变化,减轻关节炎症状和减缓关节破坏进程,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适应症为中重度的类风湿关节炎,经过DMARDs治疗失败或不适宜使用DMARDs的患者。

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病情,有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于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方面,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相关研究,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们的临床效果。

一、临床试验研究目前在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研究方面,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

例如一项名为OPERA临床试验的研究,它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

该试验纳入了619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有308名接受了托法替布治疗,211名接受了甲氨蝶呤治疗,而剩下的100名则接受了安慰剂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或安慰剂治疗。

在24周的跟踪期间,接受联合治疗组的患者中有59%达到了疾病活动指数(DAS28)低于2.6的标准,而单药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则分别为40%和25%。

另外,在联合治疗组中,还有较高比例的患者达到了DAS28评分减少了1.2或更多的标准,这也进一步表明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优越性。

2022年全文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与治疗新规范

2022年全文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与治疗新规范

2022年全文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与治疗新规范1. 引言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炎症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

RA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残疾。

为了提高RA的诊疗水平,我国制定了2022年全文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与治疗新规范,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

2. 诊断标准2.1 临床表现RA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临床表现:1. 持续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2. 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活动受限;3. 关节外表现,如皮下结节、肺间质病变、眼部病变等。

2.2 实验室检查1. 类风湿因子(RF)阳性;2.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3. 血沉(ESR)升高;4. C反应蛋白(CRP)升高;5. 关节液检查:白细胞增多、尿酸盐结晶阴性。

2.3 影像学检查1. 手、足X线片:早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2. 胸部X线片:关注肺间质病变;3. 超声:评估关节炎症、血管翳形成。

3. 疾病活动度评估3.1 疾病活动度评分工具1. 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2. 简化疾病活动度评分(SDAI);3. 临床疾病活动度评分(CDAI)。

3.2 评估时机1. 初诊时;2. 治疗过程中:每3-6个月评估一次;3. 病情稳定后:每6个月评估一次。

4. 治疗原则4.1 治疗目标1. 缓解关节炎症;2. 延缓疾病进展;3. 减少关节损伤;4.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2 治疗方案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改善关节炎症;2. 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关节损伤;3. 生物制剂:针对特定靶点,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4. 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缓解严重关节炎症;5. 传统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等。

4.3 治疗策略1. 早期积极治疗: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避免关节损伤;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3. 联合治疗: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提高疗效;4. 长期治疗:RA为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维持病情稳定。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及临床研究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及临床研究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及临床研究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及临床研究1.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的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的慢性炎症和关节结构的破坏。

艾拉莫德(Adalimumab)是一种抗风湿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RA的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介绍艾拉莫德治疗RA的机理及相关的临床研究。

2.艾拉莫德的机理2.1 免疫抑制作用艾拉莫德是一种抗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通过结合TNFα并阻断其活性,抑制了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炎症反应的发展。

这种作用可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

2.2 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艾拉莫德还可干扰细胞信号通路,如NF-κB(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这对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化起到重要作用。

3.艾拉莫德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3.1 临床试验研究艾拉莫德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能减轻RA患者的关节炎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并降低炎症标志物的水平。

这些试验还发现,艾拉莫德与传统的抗风湿药物联合使用时,疗效更佳。

3.2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在艾拉莫德的治疗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乏力等,严重的不良反应较为罕见。

患者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4.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试验数据- 艾拉莫德的药物说明书5.法律名词及注释- 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

- NF-κB: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一种参与细胞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转录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实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实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1造模方法健康Wistar大鼠60只,雄性,体重180±20g,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2检测方法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ESR采用微量毛细血管法检测1. 取100mmoI/L 构橼酸钠溶液0.4ml于干净小试管中。

2. 取静脉血1.6ml立即注入抗凝管中并混匀。

3. 用清洁、干燥的魏氏血沉管准确地吸取抗凝血至"0"刻度,擦去管外附着的血液,将管垂直竖立于血沉架上,避免振动、阳光直照和血液外溢。

4. 准一小时后,读取血浆凹面至红细胞顶部之间的距离(mm) 数,( 即血浆高度) 为血沉结果。

报告方式:XXmm/hr参考文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论文《宣痹颗粒剂治疗风湿热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学及作用机理的研究》2007白介素6(IL6),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1检测方法血清IL6,MMP-1,MMP-3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参照试剂盒说明进行大动物模型(猴)在绒猴和猕猴动物的易感品系,给予皮内注射混有完全弗氏佐剂的II型胶原可以诱导关节炎的出现(CIA)。

这是Trentham等人于1977年在尝试培养胶原的抗血清参照物时偶然发现的。

CIA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中比较独特,因为它可以通过对正常的软骨蛋白而不是外源性异体抗原产生自身免疫反应而诱导疾病的发生。

而且,给正常动物注射纯化的抗II 型胶原抗体可产生轻度的关节炎。

在10-14天接受II型胶原免疫的小鼠超过90%发展为多关节炎。

在关节炎发生后的2周内,小鼠出现血管形成,并导致关节软骨及骨组织的侵蚀和破坏。

II型胶原主要存在于透明软骨中,但也可出现在耳廓和耳前庭等关节外部位,这也可以解释II型胶原的关节外效应。

CIA的特点是可以产生抗II型胶原抗体,并可发展为迟发型超敏反应。

此关节炎是依赖T细胞的证据包括:①胸腺缺失的动物不能诱导出关节炎;②给予抗T细胞或抗CD4辅助T细胞抗体可以抑制关节炎;③对II型胶原特异的T细胞克隆可以传递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2022年诊疗全文新规

类风湿关节炎2022年诊疗全文新规

类风湿关节炎2022年诊疗全文新规一、前言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系统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关节破坏、功能障碍和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实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我国风湿病学专家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于2022年制定了全新的类风湿关节炎诊疗全文新规。

二、诊断标准2.1 临床表现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临床表现:- 持续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至少涉及两个关节区;- 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和活动受限;- 关节外表现,如皮下结节、发热、乏力等;- 实验室检查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

2.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应包括以下项目:- 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 尿常规:蛋白、血尿、白细胞等;- 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类风湿因子(RF)检测:IgM、IgG、IgA型R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

2.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片、MRI和超声等,用于评估关节破坏情况和病变活动度。

三、治疗原则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原则分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等四个层次。

3.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和炎症,但不能控制病情进展。

常用药物有布洛芬、萘普生、美洛昔康等。

3.2 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DMARDs主要用于减缓病情进展,改善关节功能。

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等。

3.3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针对特定的免疫靶点,具有显著的疗效。

常用药物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IL-1)抑制剂、白细胞介素6(IL-6)抑制剂等。

3.4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谈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谈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谈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侵蚀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具有病情迁延、缠绵难愈的特点,极大影响了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正气不足、筋骨失养是其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是其主要外因,以祛邪通络、补益气血为主要治法。

痹祺胶囊具有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适用于RA气血亏虚、寒湿痹阻等证。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分层、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痹祺胶囊治疗RA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评价,为建立RA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奠定基础。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来源于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河北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患者,共观察病例240例,纳入分析病例23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189例,病程5-240个月。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236例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

其中,Ⅰ组178例,Ⅱ组58例(其中2例脱落)。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双手X线分期等基本资料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 西医诊断标准使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RA分类标准:①晨僵至少1h,持续至少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区域关节肿,持续至少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关节肿,持续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持续至少6周;⑤手X线的改变;⑥类风湿结节;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以上7条中符合4条或4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确诊RA。

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气血亏虚证:主症,关节漫肿疼痛或隐痛,肿胀僵硬,麻木不仁,行动不利,晨僵,遇劳加重,关节畸形;次症,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胱白或萎黄,唇甲淡白,头晕眼花,或心悸失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寒湿痹阻证:主症,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次症,口淡不渴,恶风寒,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舌质淡,苔白,脉弦细;肾气虚寒证:主症,关节冷痛而肿,肢冷不温,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次症,面色胱白,精神疲惫,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瘀血痹阻证:主症,关节肿胀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次症,皮下硬结,关节局部肤色晦暗,肌肤干燥无光泽,或肌肤甲措,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沉细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关节炎项目招募患者
生物制剂临床试验项目
项目介绍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本病表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

中、晚期的患者可出现手指的天鹅颈及钮扣花样畸形,关节强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表现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并出现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HLX01是复宏汉霖研发的一个单克隆抗体项目,属于罗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商品名美罗华(Mabth era)的生物类似药。

本项目是一项在对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包括一种或多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应答不完全,且正在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该项目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如果您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且对甲氨蝶呤的治疗疗效不佳,就有机会加入到本项目接受新型药物的治疗,并获得专业医师的定期观察和随访指导。

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宏汉霖)是由上海复星医药(集团)与美国汉霖生物制药公司于2009年12月合资组建,公司主要致力于应用前沿技术进行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生物改良药以及创新单抗的研发及产业化。

复宏汉霖人将始终以“开发优质抗体药物,造福全球病患”为使命,不断探索创新,努力耕耘,积极打造深得信赖,领先中国进而影响全球的生物制药企业。

参加标准
1、年龄要求18-65周岁;
2、已确诊类风湿6个月以上,患者需提供病历及用药记录;
3、近两周的血沉和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的化验单;
4、正在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至少三个月;
5、肿胀及压痛关节均不少于6个;
6、无严重脏器疾病、肝炎、肺结核等疾病,生活能够自理;
注:以上为部分主要标准,最终入组标准由项目医生掌握。

关于研究
1、为保障医院正常医疗秩序,欲参加者请提前预约。

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募海棠”预约报名,也可以通
过访问募海棠招募了解项目详情;预约后我们将会安排您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2、对于符合条件且成功参加项目的患者,整个项目期间会有专门的医疗团队对其进行针对性检查和治疗。

3、项目期间医院会对患者进行2次生物制剂用药治疗,并对患者病情持续跟踪1年左右。

4、参加项目的患者,将无需支付项目相关的治疗药物和检查费用。

开展中心
北京市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市卫生部北京医院
上海市上海长征医院
云南省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内蒙古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广东省广东省人民医院
山西省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吉林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