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电子产品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电子产品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电子产品的无线鼠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外设设备,无线鼠标相对于有线鼠标来说,拥有更大的移动范围和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
无线鼠标通常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无需使用USB接口和其他有线的连接方式。
本文将从无线鼠标的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无线鼠标的设计过程分为三个方面:硬件设计、封装设计以及外观设计。
硬件设计:无线鼠标的核心是由程控芯片和无线传输芯片组成,其中无线传输芯片可以使用蓝牙芯片,2.4GHz射频芯片等。
在硬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功耗问题,优化电路设计,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
封装设计:无线鼠标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封装,封装材料需要具备防污、防油、防水等特性。
同时还要保证鼠标的封装易于拆卸和维修。
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影响用户购买和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设计合理且美观的外形可以提高鼠标的附加值。
外观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操作者的手感舒适,符合人的操作习惯,同时也需要考虑美观性和品牌特色。
无线鼠标的实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信号处理、无线传输、供电管理。
信号处理:无线鼠标的信号处理主要包括坐标检测、按键检测以及轨迹跟踪等功能。
坐标检测通过光学或者激光传感器获取鼠标的移动坐标,按键检测通过鼠标的按键传感器检测鼠标的左键、右键、滚轮和其他功能按键的操作,轨迹跟踪通过传感器获取鼠标指针的移动轨迹。
无线传输:无线鼠标的无线传输方式包括蓝牙、2.4GHz射频等,一般采用按键触发、时间触发等方式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传输协议需要稳定可靠,保证鼠标信号的实时传输。
供电管理:无线鼠标需要采用电池供电,因此供电管理是无线鼠标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供电管理需要考虑电量的检测、节能等因素。
在节能方面,一般采用鼠标静止一段时间后自动进入休眠模式,通过减少鼠标的功耗实现延长鼠标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无线鼠标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易用性,实施时需要遵循标准化的设计步骤,同时需要关注技术创新,推陈出新,为用户提供更加优秀的产品体验。
浅析电子产品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电子产品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这些电子产品中,无线鼠标作为电脑配件之一,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技术的角度来浅析电子产品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鼠标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无线传输技术、电池寿命、外形设计等。
在无线传输技术方面,目前主要有射频技术和蓝牙技术两种。
射频技术具有成本低、传输距离远、穿透障碍能力强等优点,但是其传输速度相对较慢,而且易受到外界干扰。
而蓝牙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强的优点,但是成本相对较高。
在实际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无线传输技术。
无线鼠标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电池寿命的问题。
由于无线鼠标需要自己搭载电池供电,所以电池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者需要在保证无线鼠标使用寿命的尽可能的减少电池更换的次数。
这就需要在电路设计中采用低功耗的芯片,并尽可能地优化无线鼠标的工作模式,以降低对电池的能耗。
外形设计也是无线鼠标设计的关键因素。
无线鼠标作为电脑的配件,其外形设计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感到舒适,而且外形设计也需要符合时尚潮流,使得无线鼠标更具有吸引力。
无线鼠标的外形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便携性,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携带和使用。
除了上述的核心设计因素外,无线鼠标的实现还需要考虑到一些技术细节。
比如在射频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做好抗干扰的设计,以提高传输稳定性;在蓝牙技术的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蓝牙连接的配对问题,以及低功耗的设计。
而在电路设计方面,需要做好电源管理电路的设计,以保证电池寿命和电路稳定性。
还需要考虑到无线鼠标与不同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使得无线鼠标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正常工作。
在实际的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中,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做出合理的折中。
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也在不断地向着更加便捷、稳定、省电的方向发展。
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将机械鼠标的滚动动作和左右键的操作转换成开关信号,用方波电路产生的方波信号代替原鼠标内光敏传感器的脉冲信号,用相应的开关动作可以实现鼠标光标移动和鼠标的单双击操作!而用发射和接收电路代替原来的鼠标线,可以实现鼠标的遥控。
设计任务和要求:实现鼠标的长距离(1—50米)遥控。
其中的电路设计包括发射模块(含编码电路)、接收模块(含解码电路)、方波发生电路和开关电路等等电路的设计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匹配。
一.无线鼠标电路的设计和实现1.总体方案论证:方案一:在鼠标与电脑接口间用发射和接收电路代替了鼠标线,本方案除了要考虑发射和接收模块外,还要考虑接口协议,如下图。
考虑到时间和难度的问题,没有选择此方案。
方案二:用遥控器控制鼠标,即用遥控器的按键信号控制鼠标的上下左右移动方向和左右键。
只需要考虑发射和接收电路,不需要考虑接口协议,如下图。
选择此方案。
2.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电路的实现方案:方案一:发射模块F05和接受模块J05C的应用。
F05采用声表谐振器稳频,工作频率为315MHZ,以AM方式调制,采用PT2262编码器240mm小拉杆天线发射信号;J05C由超外差电路结构IC芯片和温度补偿电路构成,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及稳定性。
芯片内含低噪声射频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中频放大器、滤波器及限幅比较器,输出为数据电平信号,直接接至PT2272解码器进行解码,接收天线约22cm。
方案二: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红外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发射部分,利用单片机AT89C2051检测坐标位移和按键动作,经过处理按一定的编码输出到发射电路。
接收部分使用红外遥控用专用接收管,如IRM8608S,对红外信号接收和解调,并输出TTL电平;TTL电平的数据流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把该数据转化为符合PS/2鼠标规范的数据报告,发送给计算机。
如图:方案三:利用无线遥控方式实现鼠标的遥控。
原理与上述方案二的原理一样,只是具体的发射和接收电路有所不同。
浅析电子产品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电子产品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线鼠标作为电子产品中的一种重要外设,其设计与实现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无线鼠标的设计需求、技术原理、关键组成部分以及实现过程等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无线鼠标的设计需求无线鼠标是一种可以无线连接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的鼠标。
相对于有线鼠标,无线鼠标具有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因此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
在设计无线鼠标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用户体验。
良好的手感、灵敏的反应速度、稳定的信号连接等都是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
无线鼠标的设计需要考虑节能和耐用性。
由于无线鼠标需要使用电池,因此设计节能的电路和低功耗的芯片是非常重要的。
无线鼠标作为手持设备,还需要考虑其外形设计和重量平衡等问题,以确保用户能够舒适地长时间使用。
二、无线鼠标的技术原理无线鼠标的技术原理主要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和光学定位技术两个方面。
在无线通信技术方面,常用的有蓝牙技术和2.4G无线技术。
蓝牙技术具有低功耗、稳定连接的特点,适用于对信号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无线鼠标;而2.4G无线技术在传输速度方面具有优势,适用于对快速响应有较高要求的无线鼠标。
在光学定位技术方面,无线鼠标通常采用红光或激光传感器进行光学定位,以实现对鼠标位置的准确感知。
无线鼠标还需要配备一套电池供电系统,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三、无线鼠标的关键组成部分无线鼠标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光学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按键和滚轮、电池供电系统等。
光学传感器用于实现对鼠标位置的准确感知,是无线鼠标的核心部件之一。
无线通信模块则用于实现与电脑或其他设备的无线连接,是无线鼠标实现无线传输的关键。
按键和滚轮是用户操作的主要部分,设计合理的按键和滚轮可以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电池供电系统则是无线鼠标的动力来源,设计合理的电池供电系统可以实现节能和长时间使用。
四、无线鼠标的实现过程在实现无线鼠标的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无线鼠标的功能需求和外形设计,然后进行电路设计和PCB布局,选择合适的芯片和模块进行搭建。
一种实现无线鼠标功能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实现无线鼠标功能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专利名称:一种实现无线鼠标功能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计算机使用投影机大屏幕投影显示时实现无线鼠标功能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是基于激光教鞭和摄像机实现被动式无线鼠标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已成为高校甚至中小学常用的教学设施。
鼠标是多媒体教学中最重要的计算机输入控制设备,是多媒体教学或演示时用来控制投影大屏幕上光标移动和进行人机对话的助手。
发明鼠标的初衷就是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但是,尽管30多年来鼠标经历了机械式、光学机械式、光电式和新型光电式4种技术变化,与计算机相连的线往往使其使用不便。
在多媒体教学、公司产品展示会等需要讲解者大范围活动的场合,人们倾向于使用无线鼠标。
遗憾的是,现在面世的两种无线鼠标为红外线式和无线电式无线鼠标,都使用不方便,而且要价不菲。
每个无线电式无线鼠标是由一个无线电发射装置和一个插接在计算机上的专用无线电接收装置构成,它使用无线电传输方式代替常规鼠标的联线传输方式,实现无线鼠标功能。
为降低相邻房间使用者之间的干扰,无线电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需固定成套使用。
无线电式无线鼠标用到的元器件多、体积大,不便携带,成本较高,还存在电磁干扰的问题。
尽管无线电式无线鼠标发射装置上也附加有激光教鞭,使用者需按不同的按键来分别实现激光光斑投影大屏幕指示和鼠标操作功能,易使使用者分心,影响讲演的流畅性。
与无线电式无线鼠标相似,每个红外线式无线鼠标是由一个红外线发射装置和一个插接在计算机上的专用红外线接收装置构成,它使用红外线传输方式代替常规鼠标的联线传输方式,实现无线鼠标功能。
由于红外线不能穿越墙壁,所以无需将红外线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需固定成套使用。
但是,用到的元器件多、体积大、不便携带、成本较高和易使使用者分心等问题仍然存在,而且由于红外线方向性较强,使用时必须将红外线发射装置指向专用红外线接收装置方位,也就是计算机方位,限制了使用者的活动范围。
蓝牙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

蓝⽛⽆线⿏标的设计与实现蓝⽛⽆线⿏标的设计摘要蓝⽛是⼀种先进的⽆线通讯技术,应⽤于⽆线⿏标有很好的前景。
本⽂阐述了以较低成本为⽬标的蓝⽛⿏标产品解决⽅案。
由于⽬前常见的蓝⽛⿏标设备控制器都是⽤嵌⼊蓝⽛核的ASIC芯⽚实现,所以实现复杂⽽且价格昂贵,⽽⽂中设计独辟蹊径:⽤⼀⽚51单⽚机作⿏标的微控制器,兼作控制蓝⽛模块的主机,充分发挥了51单⽚机的性能,实现了低成本设计,具有⼀定实⽤性和创新性;PC机端软件则设计为运⾏在后台的应⽤程序,接收USB接⼝数据并进⾏处理,以模拟⿏标功能,这⼀设计简单易⾏,思路巧妙。
本⽂先对蓝⽛技术进⾏简要介绍,⽽后对蓝⽛的协议体系结构及各个协议之间的关系进⾏说明,着重介绍了主机控制器接⼝(HCI)层及HCI指令和HCI 事件的实现机制。
最后以Ericsson公司的蓝⽛模块ROK101008为例,分析了单⽚机与蓝⽛模块的硬件接⼝和软件接⼝的实现过程。
课题具体设计过程包括:总体⽅案设计、系统电路设计、HCI协议体系的介绍、⿏标微控制器部分软件设计、PC机端软件设计等。
本课题是对蓝⽛⽆线通信技术应⽤在计算机外设的⼀次探索,为今后研究作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关键词蓝⽛技术;⽆线⿏标;USB接⼝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luetooth WirelessMouseAbstractAs a kind of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luetooth has very good prospects to the wireless mouse, The paper has described the intact solution of the bluetooth mouse products at low cost.The ASIC chip embedded with bluetooth is usually employed as mouse equipment controller at present, so that is complicated and expensive to realize. Noteworthily a new style of design is developed in the article: a 51 MCU is employed as keyboard mouse equipment controller while controlling bluetooth module as host, which give full play to 51 MCU and make the product at low cost, the design has sure practic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e software of PC end is designed as operating in the backstage, which receives data from USB interface to simulate the function of the mouse. The design is easy, the thought is ingenious.This paper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firstly about bluetooth technology, then the protocols of bluetooth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especially HCI layer and the implementing mechanisms of HCI commands and HCI events . At last, taking the bluetooth module ROK101008 made in ericsson company for example,we analyse in detail the hardware interface and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of software interface between MCU and blnetooth module. In the paper the solution selected in the subject was especially introduced, which includes overall conceptual design, system circuit design, mouse controller software desig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CI protocol, PC end software design etc. .The subject is an attempt to apply bluetoo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computer peripheral mak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he next stage. Keywords bluetooth; wireless mouse; USB⽬录摘要……....................................................................................................................... ΙAbstract ........................................................................................................................ΙΙ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蓝⽛技术的发展现状 (2)1.3 论⽂研究内容 (4)第2章蓝⽛⽆线通信技术 (5)2.1 蓝⽛技术概述 (5)2.2 蓝⽛系统功能单元概述 (6)2.3 蓝⽛HCI主机控制器接⼝ (6)2.3.1 蓝⽛主机控制器接⼝概述 (6)2.3.2 HCI分组概述 (7)2.3.3 HCI指令分组 (8)2.3.4 HCI传输层及HCI通信流程 (9)2.4 蓝⽛体系协议 (10)2.5 本章⼩结 (11)第3章蓝⽛⽆线⿏标系统⽅案及硬件设计 (12) 3.1 蓝⽛硬件解决⽅案 (12)3.2 光电⿏标的⼯作原理 (12)3.3 本课题⽅案 (13)3.4 光电⿏标常⽤芯⽚ (13)3.5 ⽆线蓝⽛收发芯⽚ROK101007/8 (14) 3.6 芯⽚接⼝ (15)3.6.1 USB接⼝ (15)3.6.2 UART接⼝ (16)3.7 单⽚机AT89LV52 (16)3.8 电源管理芯⽚ (18)3.8.1 发送端电源管理芯⽚ (18)3.8.2 接收端电源管理芯⽚ (19)3.9 发送端各芯⽚引脚连接图 (20)3.10 接收端芯⽚引脚连接图 (21)3.11 本章⼩结 (21)第4章蓝⽛⽆线⿏标系统的软件设计 (22) 4.1 本课题蓝⽛模块数据通信指令 (22)4.1.1 初始化 (22)4.1.2 流控控制 (24)4.1.3 查询(Inquiry) (25)4.1.4 创建连接 (26)4.1.5 数据传输 (27)4.1.6 断开连接Disconnect (27)4.2 ⿏标微控制器软件设计 (27)4.2.1 程序流程 (27)4.2.2 蓝⽛初始化指令设计 (27)4.2.3 ⿏标移动的判断 (28)4.3 PC机软件设计 (30)4.3.1 蓝⽛设备初始化 (30)4.3.2 PC极端蓝⽛设备数据传输 (33)4.4 本章⼩结 (34)结论 (35)致谢 (36)参考⽂献 (37)附录A (39)附录B (43)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现代⼈的⽣活中,越来越多的电⼦设备进⼊⽣活的每⼀个⾓落。
无线遥控鼠标电路设计

无线遥控鼠标电路设计一、引言二、功能需求分析1.远程传输鼠标移动信号:用户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鼠标移动,需要将移动信号传输给电脑。
2.按键控制电脑鼠标左右键:用户通过无线遥控器的按键来控制电脑鼠标的左右键操作。
3.光学传感器:鼠标需要具备光学传感器来感知光滑表面,并将移动信号传输给电脑。
三、硬件设计1.遥控器设计a.无线模块:使用无线收发模块,如蓝牙模块或者无线射频模块,来实现与接收端的无线通信。
b.控制电路:设计遥控器的按键电路,将按键信号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接收端。
c.电源管理电路:为遥控器提供适当的电源供电,如使用电池或者充电电池。
2.接收端设计a.无线模块:使用与遥控器相匹配的无线收发模块,以接收遥控器发送的信号。
b.微控制器:使用微控制器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应的鼠标操作。
B接口:通过USB接口将处理后的鼠标信号传输给电脑。
d.光学传感器:设计接收端的光学传感器电路,感知鼠标在表面的移动情况,并将移动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
四、软件设计1.遥控器端软件a.编写遥控器端的按键控制软件,将按键操作转换为相应的无线信号。
2.接收端软件a.编写接收端的无线通信软件,接收遥控器发送的信号,并将数据传输给微控制器。
b.编写鼠标操作软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模拟鼠标的移动和点击操作。
五、测试与优化在完成硬件和软件设计后,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测试时需要验证遥控器的按键操作是否能够正确发送信号并控制鼠标移动和点击,同时需要测试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最终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六、总结通过以上的电路设计和软件编写,我们可以实现一个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遥控鼠标系统。
该系统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的鼠标操作方式,增强用户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功能,如增加滚轮操作、手势识别等,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基于MCS_51单片机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

换 技 术 ,运 用 MC2833 和 TDA7010 芯 片 作 信 号 射 频 的 发 送 和 接 收 ,设 计 出 的 无 线 鼠 标 具 有 电 路 体 积 小 ,功 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9-9 阅读:59次摘要:将机械鼠标的滚动动作和左右键的操作转换成开关信号,用方波电路产生的方波信号代替原鼠标内光敏传感器的脉冲信号,用相应的开关动作可以实现鼠标光标移动和鼠标的单双击操作!而用发射和接收电路代替原来的鼠标线,可以实现鼠标的遥控。
设计任务和要求:实现鼠标的长距离(1—50米)遥控。
其中的电路设计包括发射模块(含编码电路)、接收模块(含解码电路)、方波发生电路和开关电路等等电路的设计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匹配。
一.无线鼠标电路的设计和实现1.总体方案论证:方案一:在鼠标与电脑接口间用发射和接收电路代替了鼠标线,本方案除了要考虑发射和接收模块外,还要考虑接口协议,如下图。
考虑到时间和难度的问题,没有选择此方案。
方案二:用遥控器控制鼠标,即用遥控器的按键信号控制鼠标的上下左右移动方向和左右键。
只需要考虑发射和接收电路,不需要考虑接口协议,如下图。
选择此方案。
2.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电路的实现方案:方案一:发射模块F05和接受模块J05C的应用。
F05采用声表谐振器稳频,工作频率为315MHZ,以AM方式调制,采用PT2262编码器240mm小拉杆天线发射信号;J05C由超外差电路结构IC芯片和温度补偿电路构成,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及稳定性。
芯片内含低噪声射频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中频放大器、滤波器及限幅比较器,输出为数据电平信号,直接接至PT2272解码器进行解码,接收天线约22cm。
方案二: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红外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发射部分,利用单片机AT89C2051检测坐标位移和按键动作,经过处理按一定的编码输出到发射电路。
接收部分使用红外遥控用专用接收管,如IRM8608S,对红外信号接收和解调,并输出TTL电平;TTL电平的数据流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把该数据转化为符合PS/2鼠标规范的数据报告,发送给计算机。
如图:方案三:利用无线遥控方式实现鼠标的遥控。
原理与上述方案二的原理一样,只是具体的发射和接收电路有所不同。
无线接收电路采用的是超再生式调频解调电路,解调后的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放大、三极管整形后输出为TTL电平的信号,再由单片机处理。
方案四:也是一种红外遥控技术,但是不涉及到单片机的应用。
采用编码器集成电路VD5026以及与它配对的译码器集成电路VD5027或者VD5028。
接收电路采用红外遥控接收集成电路CX20106。
如图:方案五:nRF24E1芯片的应用。
nRF24E1是最新开发的工作在2.4GHZ上的射频芯片,其内嵌有:一8051兼容单片机,一个9个通道的A/D转换控制器和一2.4GHZ的无线收发模块,适合用电池供电。
用于无线鼠标的原理是:鼠标移动的信号输出接到nRF24E1的I/O口上,通过nRF24E1内部的51兼容单片机控制,采集此信号,再将此信号通过射频模块发射出去。
鼠标的按键操作检测也类似,其信号接在nRF24E1的I/O口上,通过其内的单片机检测按键操作(软件进行按键去抖处理),然后通过射频发射出按键信息。
天线采用1/4单极天线,布在印制板上。
如下图:方案比较:方案一的收发模块价格便宜、传输距离较远,可靠性高,特别适用低成本的无线通信设备。
但是调试较难,而且电路受外界温度环境影响较大,并且障碍物也会影响信号的接收,且目前在武汉市我们还没有找到该模块的出售处。
方案二红外遥控电路技术的理论比较成熟,但是,红外线遥控技术无法突破障碍物这一关,也就是,如果在发射和接收模块中间有障碍物的话,接收就会受阻。
所以为了完善无线鼠标的设计我们放弃了方案二和方案四。
方案二、方案三还存在软件设计的过程,包括单片机程序的编写、红外传输协议、PS/2鼠标规范、寄存器、定时器、中断周期的设定等等,因为我们小组三人对软件方面的知识都不是很精通,所以放弃方案三。
至于方案五,因为是新技术,我们很想尝试着做一下,但是目前市场还没有此芯片的出售,所以我们只好放弃。
最后,我们综合上述各种方案,确定了我们的发射接收模块:四路无线电遥控发射和接收电路,PT2262编码和PT2272解码电路。
如下图分别为发射、编码电路和接收、译码电路:工作原理:(1)遥控发射电路。
A3为编码集成电路PT2262,和它配对的译码器集成电路PT2272。
PT2262的1~8脚为地址端A0~A7,10~13脚为数据端D0~D3。
17脚为编码信号输出端,其输出信号为调制振荡器提供开关信号。
信号经9018使LC振荡电路起振。
振荡器中心的频率的调整,主要靠调整微调电容V2的值来实现,该电容容量可变范围为2~10VPF,振荡器频率可变范围约为260~300MHZ。
由于振荡器工作频率较高,所以LC并联谐振回路中的电感很小,L1的电感量仅为纳亨级,加工和使用起来容易因外界因素引起电感量的变化,而造成振荡器频率不稳定。
调制振荡器是靠编码器提供开关信号的,如果编码器的输出的信号脉冲周期太短,将会严重影响高频振荡器的起振频率。
所以要注意编码器的选择。
编码集成电路PT2262数据端D0~D3的电平决定鼠标的移动方向和左右键的工作状态,其电平受K1~K4的控制,其中A0、D0控制X轴方向的正向和反向移动,B0、C0控制Y 轴方向的正向和反向移动,A0、D0同时控制鼠标的左键,B0、C0控制鼠标的右键。
(2)无线接收和译码电路无线接收电路由超再生接受模块实现,它由超再生载波接收电路、三极管检波电路、信号放大与整形电路组成。
超再生式是利用再生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适量地引入正反馈,使接收电路处于微弱的间歇振荡状态,控制电路的间歇振荡的信号电压(也称熄火电压),熄火电压如果是间歇振荡器自行产生的。
数字编码信号经LM358放大,送入解码集成电路PT2272进行解码,由解码电路将解码的数据从相应的数据端口D0—D3输出,去控制鼠标,从而完成全部遥控过程。
3.鼠标按键的方案:鼠标的移动方向和左右键的工作状态,其电平受K1~K4的控制,其中A、D控制X轴方向的正向和反向移动,B、C控制Y轴方向的正向和反向移动,A、D同时控制鼠标的左键,B、C控制鼠标的右键。
如下表所示:按键D0 D1 D2 D3 工作状态A 1 0 0 0 X轴正方向移动D 0 1 0 0 X轴负方向移动C 0 0 1 0 Y轴正方向移动B 0 0 0 1 Y轴负方向移动AD 1 1 0 0 鼠标器左键BC 0 0 1 1 鼠标器右键4.方波电路的设计:经编码电路编码后,操作鼠标的动作变成了开关信号,我们采用方波电路产生的移位信号作为驱动鼠标光标移动的信号源,相应的开关闭合就实现了鼠标左右键操作和移动鼠标光标的操作。
方波电路的频率选取是否适当决定了鼠标光标能否移动,因此应当选择适当的频率。
据我们了解,在芯片为RSM84510的鼠标电路中,方波频率在1—100HZ时,频率的大小跟鼠标的移动速度成正比。
所以,方波的频率应该在1—100HZ的范围内。
我们的方波电路采用的是六反向器CD4096,由它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
电路中,R1是补偿电阻,我们选取30K,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振荡频率不稳定。
电路的振荡是通过电容C1的充放电完成的,其振荡频率为:f=1/2.2RC。
方波产生原理图如下: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R2+MIN(VR1))*C]=1/(2.2*2.2*1000*2.2*0.000001)=93.91Hz最小频率为:fmin=1/[2.2*(R2+MAX(VR1))*C]=1/(2.2*4.3*1000*2.2*0.000001)=9.31HZ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稍有差异。
但远远可以满足鼠标电路的频率范围(1~100HZ)的要求。
为了避免影响其它的电路,其它多余的反向器的输入端接地。
5.控制门电路:IC3为六“非”门集成电路,其中IC3A和IC3B与R5和C4等组成方波发生器,其脉冲频率主要由R5、C4的值决定。
R6、C5、IC3D等组成移相电路,移相量由R6、C5的值决定。
当脉冲频率调整时,R6、C5的值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若以IC3的⑥脚输出脉冲为基准,则⑧脚输出脉冲相位超前,⑩脚输出脉冲相位滞后。
IC4、IC5为四“非门”集成电路,两者组成控制门电路,其中IC4C、IC4D、IC5D组成光标沿X轴方向移动的控制电路,IC4A、IC4B、IC5C组成光标沿Y轴方向移动的控制电路,IC5A为左键控制电路,IC5B为右键控制电路。
P1的①、②脚接鼠标器的Y轴方向原光敏传感器两个光敏晶体管的输出端,③、④脚接鼠标器的X轴方向原光敏传感器两个光敏晶体管的输出端,⑤、⑥脚接鼠标器的左、右键的接点,连接电路如图所示:下面分别以控制光标沿X轴正方向移动和控制鼠标器左键为例说明这一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发射器按下A后,接收器IC2的D0端输出高电平,使“与非”门IC4D的13脚为高电平,而IC2的D1端为低电平,使IC5D11脚为高电平,这样就使从IC4D的脚输入的脉冲信号得以从IC5D的脚输出,这时P1的③、④脚输出给鼠标器的脉冲信号为④脚相位超前,光标向X轴正方向移动;同理,如果按下发射器D键,则接收器P1的③、④脚输出给鼠标器的脉冲信号为④脚相位滞后,光标向X轴负方向移动。
当A、D均不按下时,IC2的D0、D1端均为低电平,IC5D的脚为低电平,P1的④脚没有脉冲信号输出,虽然这时P1的③脚有脉冲信号输出,但由于没有两个脉冲信号进行相位比较,光标在X轴方向不会产生移动。
如果同时按下发射器的A、D,则接收器IC2的D0、D1同时输出高电平,IC5A的③脚输出低电平,相当于按下鼠标器的左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D0、D1均为高电平,IC4C 的脚、IC4D的脚输出相位相反的脉冲信号,在任一时刻IC5D的、脚均有一端为低电平,从而使IC5D的脚输出高电平,因此按A、D不会使光标产生X方向的移动。
对于控制光标沿Y轴方向移动和控制鼠标器右键,原理同上。
二.安装与调试:1.所用的仪器、仪表:直流稳压电源YB1732A3A 江苏杨中市绿扬电子厂示波器TDS1002 泰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式万用表UT2000系列优德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调试方法和步骤:安装和调试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用于改装的鼠标器的选择,我们用作试验的鼠标器是北斗星简易机械鼠标器。
根据原理图所示电路的要求,鼠标器的集成电路必须为正电压供电(相对于地),左、右键控制信号必须为高电平有效,即不按键时控制端对地为负电压。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机械鼠标器均可使用。
我们的接线方法是这样的:先拆掉X轴、Y轴方向的光敏传感器(鼠标器中光敏传感器为三个引脚,红外发光二极管为两个引脚)及左、右键按钮开关,将图5中P1⑦、⑧脚的连线和鼠标器电路板的地相连,X轴方向的光敏传感器有三个安装孔,其中一个为公共端,置空;另两个为信号输出端,这两个输出端分别接P1的③脚和④脚,Y轴方向的连线与此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