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流程流转过程中异构系统集成(Action)
智能建筑中异构数据库的系统集成

智能建筑中异构数据库的系统集成
陈冲;江修波;缪希仁;缪建明
【期刊名称】《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01)001
【摘要】针对智能建筑中不同子系统数据库异构的特点,提出嵌入式第三方集成技术.采用工控组态软件建立BMS系统集成平台,实现对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陈冲;江修波;缪希仁;缪建明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电气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02;福州大学电气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02;福州大学电气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02;福州大学电气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3
【相关文献】
1.异构数据库应用系统集成的简化方法 [J], 李春强;柴玮岩;刘健;陈立南
2.八方来客,共谈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高层论坛"综述 [J], 本刊编辑
3.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如何理解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一) [J], 张瑞武
4.多校区校园一卡通异构数据库系统集成研究 [J], 姚敏
5.基于SQL数据库技术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式及其软件 [J], 汪明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构系统接口说明

异构系统接口说明
一、概述:
系统集成接口组成一般分为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组件和db(数据库)组件。
Soap是一种轻量的、简单的、基于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的协议,它被设计成在WEB上交换结构化的和固化的信息。
在调用Web Service来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互,适用于OA与异构系统间采用同一标准,是较为通用的接口组件。
DB组件也就是常说的数据库中间表集成,通过建立系统平台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库中间表来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
二、要求标准
三、预留办公系统接口部分说明
四、下属单位项目要求
1、开放数据库,并且标注数据库表的结构和说明。
2、接口均采用报文数据(报文以xml标签形式封装)作为web服务具体方法的参数完成
业务数据交换
3、从文档结构,报文分为报文头和报文体两部分;从交互方式,报文分为请求报文和响
应报文两类,即输入和输出
4、所有接口必须具有对应的中文文档说明(含参数说明)。
企业级应用集成中的异构系统集成

企业级应用集成中的异构系统集成在当今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系统集成。
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系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这就迫使企业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将这些异构系统整合起来,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本文将探讨企业级应用集成中的异构系统集成的重要性、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1. 异构系统集成的重要性企业级应用集成是指将企业内部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平台的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业务流程的集成。
异构系统集成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
其次,异构系统集成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和数据重复输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
此外,通过异构系统集成,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业务流程,实现对整个企业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然而,异构系统集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2. 异构系统集成的挑战首先,不同的系统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标准,存在着语言、协议、数据格式等方面的差异。
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异构系统集成时,需要克服技术差异的障碍。
其次,异构系统集成还面临着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挑战。
由于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包含了大量的核心业务数据和敏感信息,因此在集成过程中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不同的应用系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更新和维护周期,这就需要解决异构系统集成的灵活性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3. 异构系统集成的解决方案在解决异构系统集成的挑战时,企业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使用中间件技术来进行系统集成。
中间件是一种位于不同应用之间的软件层,它可以提供消息传递、数据转换等功能,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其次,企业可以选择使用企业服务总线(ESB)来进行系统集成。
ESB是一种架构模式,它通过提供统一的消息传递机制和数据转换能力,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可行性分析系统集成

可行性分析系统集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共同需求。
传统的业务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许多企业开始考虑将各个系统进行集成,以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对可行性分析系统集成进行探讨,包括系统集成的概念和目的、集成的步骤与方法、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等。
系统集成的概念和目的系统集成是指将多个独立的系统整合成一个整体,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等。
在系统集成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层次的集成:数据集成、功能集成和流程集成。
数据集成是指将各个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以便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分析;功能集成是指将各个系统中的功能进行整合,通过使用同一套功能进行业务处理;流程集成是指将各个系统中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使其能够自动化执行。
集成的步骤与方法系统集成主要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测试与验收等步骤。
首先,需求分析是集成项目的第一步,需要明确集成的目标、范围、需求和限制条件等。
其次,系统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集成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包括架构设计、接口设计、数据流设计等。
然后,系统集成是将设计好的系统进行编码和部署,包括系统的安装、设置和配置。
最后,测试与验收是为了验证集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优化。
在集成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集成方法:点对点集成、中间件集成和服务总线集成。
点对点集成是指通过建立直接连接或使用消息队列等方法,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中间件集成是指使用中间件技术,通过消息传递、远程过程调用等方式实现系统之间的集成;服务总线集成是指通过建立服务总线,将各个系统发布为服务,实现系统之间的交互和集成。
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系统集成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系统之间的异构性、接口兼容性、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
系统之间的异构性是指不同系统采用的技术平台和数据格式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数据交换和处理的困难。
泛微ecology系统接口培训文档

版 本
文档简要信息:
文档主题(Title) 作者(Author) 审批者(To Be Approved By) 说明(Comments) 文件名称(File Name) 泛微协同办公应用平台 e-cology 接口培训文档.doc 泛微协同办公应用平台 e-cology 接口培训文档 陈文建
文档版本历史:
仅限阅读Biblioteka 请勿传播当您阅读本方案时,即表示您 同意不传播本方案的所有内容
泛微协同办公应用平台 e-cology 接口培训文档
Integration Manuals of Weaver e-cology™
Submitted By Weaver
泛微软件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浦东软件园陆家嘴分园 峨山路 91 弄 101 号 3 层 邮政编码:200127 电话:+86 21 50942228 传真:+86 21 50942278
序号 1. 2. 3. 4. 5. 日期 2011-9-30 版本 V1.0 变更说明 修改人 陈文建 注释
目录
版 本 .............................................................................................................................................. 2 第一部分 数据源配置............................................................................................................... 5 一. 接口说明...........................................
异构CAD系统集成技术综述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操作,NMC是指中性建模命令.SM口to—NMC转换器负责把每个由本地用户触发执行的系统建模操作转化成为中性建模命令,并立即将其通过网络发送至其他站点;NMC—to-SM0转换器则负责接收从其他站点发送来的中性建模命令,并立即把它转换成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地的系统建模操作在本地执行.为了有效地支持SMoto.NMC转化器和NMC—to—SMO转化器的实现,他们使用面向对象技术,以类和对象的形式来表示中性建模命令.每条中性建模命令都表示为一个类,这个类具有相应的属性和函数,其中属性的设计旨在使其能够满足所有主流CAD系统进行相应建模操作重构的需要.图4异构CAD系统在线集成框架文献[29—33]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提出了在异构CAD系统之间实时交换特征修改和删除操作的方法.与完整特征模型交换不同,除了特征建模操作之外,CAD系统之间的在线集成同时需要能够支持特征修改和特征删除操作的实时交换,这是同步协同设计的需要.实现特征修改和特征删除操作实时交换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异构CAD系统中被修改或删除对象的匹配.对此,他们提出了基于中性建模命令历史的解决方法:在每个站点(CAD系统)上分别建立一个中性建模命令队列(NMCList),其中每一个队列项存储由流经本站点的中性建模命令ID和相对应的本地建模操作对象指针所组成的关联对(AssociatedPari),利用存储在每个队列项中的关联对把流经本站点的中性建模命令和相对应的本地建模操作对象关联起来.借助在各站点建立起来的中性建模命令队列,就能够根据本地被操作(被修改或者被删除)的对象找出其他站点上需要进行同步操作(修改或者删除)的对象,进而有效地实现特征修改和特征删除操作的交换.基于上述方法,李珉等开发了一个由Pro/E,Solidworks和MDT组成的实时协同设计平台,通过对其中每个系统开发并内置SMDto—NMC和NMC—to—SMO转换器,实现了3个异构CAD系统之间的实时功能互操作.该平台能够支持多个用户使用上述3个CAD系统进行实时协同的零件设计和装配建模,并且已经被扩展为Webservices,用于支持离线的参数化特征模型交换[34|.图5所示为在Pro/E和MDT之间基于中性命令进行特征建模操作实时交换的一个实例.文献[35—37]从透明协作的群组通信机制、协作用户与协作任务管理、协同感知与人人交互等方面对CAD系统在线集成与协同工作进行了探讨,其中关于异构CAD协同方面采用了与文献[21]类似的标准宏命令方法.图5特征建模操作实时交换结果翥一||一旧一一。
软件开发中的异构系统集成技术

软件开发中的异构系统集成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不同来源的数据和不同领域的系统进行集成,以提高业务效率和整体性能。
这时,异构系统集成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概念上来说,异构系统指的是由不同的语言、操作系统、硬件平台等组成的不同系统。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开发环境、技术水平、业务方向不同,往往会出现各种异构系统。
这时,需要使用异构系统集成技术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异构系统集成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将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一格式的处理。
例如,将一个系统中的XML格式数据转换为另一个系统中的JSON格式数据。
数据转换通常需要通过开发转换规则和设计数据映射来实现。
数据转换技术在异构系统集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接口开发接口开发是实现异构系统之间通信的一种技术。
通常需要开发标准的API接口,以便不同系统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互。
通过接口开发,可以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
3. 中间件中间件是一种用于实现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协调的软件。
中间件通常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可以与多个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通过中间件,不同系统之间可以进行安全、高效地数据交换和消息传递。
4. 服务总线服务总线是一种通过接口和消息传递实现异构系统之间协作的技术。
服务总线通常是一种中央化的架构,提供了统一的消息传递和安全认证机制。
通过服务总线,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高效、灵活的数据交互和流程协同。
在实际应用中,异构系统集成技术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实际情况。
有些情况下,使用接口开发和数据转换可以实现简单的集成。
而在系统复杂、数据量大、安全性要求高的情况下,中间件和服务总线则更适合。
总结起来,异构系统集成技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不同的集成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协作,提高业务效率和整体性能。
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来说,熟练掌握异构系统集成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软件架构设计的异构系统集成原则

软件架构设计的异构系统集成原则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软件架构设计已成为众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金融、电商等行业,需要借助软件架构搭建出高效的系统来满足各项业务需求。
然而,在设计这样的系统时常常需要整合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平台、不同语言的异构系统。
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既高效、又具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软件架构?本文将讨论几个软件架构设计的异构系统集成原则。
(一)兼容性原则在异构系统集成的过程中,各个系统之间兼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不同系统之间缺乏兼容性,就很容易出现数据传输不畅、接口调用不成功等问题。
因此,在设计软件架构时需要尽量考虑各个系统之间兼容性的问题。
设计兼容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考虑接口兼容性。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各个系统之间需要相互调用接口。
因此,在设计接口时需要考虑各个系统的差异,尽可能地使得接口可以兼容。
2.考虑数据兼容性。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不兼容,那么会导致数据无法传递,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3.考虑架构兼容性。
在集成不同系统时,可能需要将它们整合到一个整体架构之中。
因此,在设计整体架构时,需要考虑各个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尽可能地使得整体架构可以兼容不同系统。
(二)通信原则在异构系统集成中,通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不同系统之间需要通过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和接口调用。
因此,要确保通信的良好质量和通畅性,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采用标准协议。
在异构系统集成中,需要使用一种能够被多个系统所接受的协议,如HTTP、TCP/IP等。
2.注重网络安全。
在异构系统集成中,网络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设计通信过程中需要重视安全措施,比如加密技术等。
3.考虑通信性能。
在异构系统集成中,通信的速度和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设计通信过程中,需要重视通信性能的提升,如采用缓存技术、异步通信等。
(三)数据交换原则在异构系统集成中,数据交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程流转过程中异构系统交互(Action)
一、开发步骤简述
●编写接口(action)实现代码
●配置接口文件(action.xml)
●流程管理员把action.xml中定义的接口设置为流程节点附加操作后,就可以实现
流程到达该节点前(或离开该节点后)执行接口实现代码
●在流程设置中应用该功能
二、开发说明
1、编写接口(action)实现代码
自己开发接口类,该类必须实现接口weaver.interfaces.workflow.action方法public String execute(RequestInfo request)。
如下图所示:
package weaver.interfaces.workflow.action;
import mons.logging.Log;
import mons.logging.LogFactory;
import weaver.general.Util;
import weaver.soa.workflow.request.Cell;
import weaver.soa.workflow.request.DetailTable;
import weaver.soa.workflow.request.Property;
import weaver.soa.workflow.request.RequestInfo;
import weaver.soa.workflow.request.Row;
public class BaseAction implements Action {
public String execute(RequestInfo request) {
//取主表数据
Property[] properties = request.getMainTableInfo().getProperty();// 获取表单主字段信息
for (int i = 0; i < properties.length; i++) {
String name = properties[i].getName();// 主字段名称
String value = Util.null2String(properties[i].getValue());// 主字段对应的值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 value);
}
//取明细数据
DetailTable[] detailtable = request.getDetailTableInfo()
.getDetailTable();// 获取所有明细表
if (detailtable.length > 0) {
for (int i = 0; i < detailtable.length; i++) {
DetailTable dt = detailtable[i];// 指定明细表
Row[] s = dt.getRow();// 当前明细表的所有数据,按行存储
for (int j = 0; j < s.length; j++) {
Row r = s[j];// 指定行
Cell c[] = r.getCell();// 每行数据再按列存储
for (int k = 0; k < c.length; k++) {
Cell c1 = c[k];// 指定列
String name = c1.getName();// 明细字段名称
String value = c1.getValue();// 明细字段的值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 value);
}
}
}
}
return Action.SUCCESS;
}
2、配置接口文件(action.xml)
可通过两种方式配置节点附加action,一种是修改配置文件(此方式需要重新resin 服务器),另一种是通过可视化页面进行配置(此方式无需重启resin服务器):(1)修改配置文件action.xml(该文件位于/ecology/WEB-INF/service/action.xml),配置文件内容如下图所示:
●ID:引用接口的唯一标识,该配置文件中不能重复
●interface:完全类名
(2)通过可视化页面(访问菜单:【设置】=》【设置中心】=》【外部接口设置】=》【节点附加配置】进行访问;也可以直接访问地址/servicesetting/actionsetting.jsp页面进行访问),如下图所示:
右键点击【新建】菜单,即可进入如下界面进行配置:
●接口动作标识:即xml配置中的id; 这个是引用该接口的唯一标识
●接口动作类文件:接口类的完全类名
3、管理员配置Action到流程节点上
节点附加分为三种,分别为节点前附加、节点后附加和出口附加,可根据需要在需要的位置配置action类。
3、流程中应用该功能
当配置流程走到触发节点时,即可触发此action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