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析概念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分析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分析在企业管理中,成本分析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了解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运营成本等相关情况,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成本分析的概念、方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成本分析的概念成本是企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必然产生的费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成本分析是指对企业的生产和营销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进行分析,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和优化成本费用,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成本分析的方法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在产品制造成本中,只考虑可以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忽略与产品无关的费用。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成本较高、产品制造流程相对简单的企业。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在产品制造成本中,考虑所有与产品相关联和不相关联的成本,包括生产、销售和营运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制造流程相对较复杂的企业。
3.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根据产品数量及其他相关因素,预先设定标准成本来计算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法主要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定量控制成本。
三、成本分析的应用成本分析对企业有许多应用,主要是在制定生产计划、制定销售计划、控制成本费用和决策制定四个方面。
具体应用如下:1.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成本分析结果,企业可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找出成本较高的环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 制定销售计划: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了解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构成,以及销售渠道的利润率,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销售计划。
3. 控制成本费用: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根据成本的具体情况,制定控制成本的办法,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和降低成本。
4. 决策制定: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成本分析为企业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指标,例如销售定价、产品定位等方面,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四、成本分析存在的问题成本分析虽然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成本分析的对象不够清晰,许多企业对成本的核算方法有所保留,不愿意将所有的成本都算作产品成本。
成本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评估和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并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成本分析方法:
1. 差异成本分析:差异成本分析是比较不同决策方案之间的成本差异。
它通过计算不同决策方案之间的成本差异,帮助管理者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方案。
2. 边际成本分析: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其他经济活动中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或产出所增加的总成本。
边际成本分析的目的是帮助管理者确定最佳产量或产出水平,使总成本最小化。
3. 固定成本分析:固定成本是指与生产或其他经济活动的产量或产出无关的成本。
固定成本分析的目的是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固定成本结构,并考虑如何降低固定成本。
4. 变动成本分析:变动成本是指与产量或产出成正比的成本。
变动成本分析的目的是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变动成本结构,并考虑如何降低变动成本。
5. 整体成本分析:整体成本分析是将所有成本项目考虑在内的综合分析。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整体成本结构,并制定全面的成本控制策略。
通过运用这些成本分析方法,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企业的成本,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什么意思?成本分析是成本核算的继续,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分析是企业利用成本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企业成本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影响成本费用升降的具体原因,寻找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和途径的一项管理活动。
本章应着重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及其具体的运用。
成本分析的方法:成本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完成成本分析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常采用的成本分析具体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连环替代分析法等。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把两个经济内容相同、时间或空间地点不同的经济指标相减从而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比较分析法是日常分析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
比率分析法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相关比率分析法2.构成比率分析法3.趋势比率分析法。
连环替代法:连环替代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差异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连环替代法的分析程序为:(1)分解指标因素并确定因素的排列顺序(2)逐次替代因素(3)确定影响结果(4)汇总影响结果连环替代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析计算综合经济指标变动的原因及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但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运用时应注意它的如下特点:(1)连环替代的顺序性。
(2)替代因素的连环性。
连环替代法是严格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逐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其基数。
除第一次替换外,每各因素的替换都是在前一个因素替换的基础上进行的。
(3)计算结果的假设性。
运用这一方法在测定某一因素影响是,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
成本分析(共6张PPT)

手段:对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进行分 手段:对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影响成本费用升降的具体原因
依据: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
析研究,查明影响成本费用升降的具体原因 目的:寻找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和途径
成本分析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熟悉成本 分析的内容。掌握成本分析的方 法,能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及产品 单位成本的分析。
一、成本分析的概念
目的:寻找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和途径 手段:对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影响成本费用升降的具体原因
(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本年计划)
依据: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 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能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及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
事前成本
事中成本控
预测分析 依据: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
计算出单位成本的差异及各成本项目的差异额 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能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及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
制分析
目的:寻找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和途径
成本分析
(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本年计划)
第一节成本分析概述
手段:对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影响成本费用升降的具体原因
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能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及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
目的:寻找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和途径
第二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依据: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
(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本年计划)
事后成本 全部产品成本分析 手段:对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影响成本费用升降的具体原因
目的:寻找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和途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熟悉成本分析的内容。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和手段。
通过合理的成本分析,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和变动规律,从而找出费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成本分析的方法、费用控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成本分析是指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货币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从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
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成本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产品或服务成本的详细了解,可以帮助企业定价和制定营销策略,从而提高盈利能力;2.通过对成本构成的分析,可以找出成本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成本控制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3.成本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二、成本分析的方法成本分析主要有几种方法,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差异分析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差异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成本比较明确的生产环节。
2.成本构成分析法:通过详细分析各项费用的组成部分,了解各项费用的变动情况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成本构成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成本构成复杂、变动较大的情况。
3.贡献边际分析法:通过比较每个产品或服务的贡献边际,找出盈亏平衡点,从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控制策略。
贡献边际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多个产品或服务的情况。
三、费用控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费用控制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费用控制技巧和注意事项:1.制定预算:制定合理的费用预算,定期进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的对比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引言: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费用统计、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并为项目决策和控制提供依据。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盈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成本分析的概念、方法和重要性三个方面探讨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成本分析的概念成本分析是指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能够对项目费用进行全面的盘点,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项目工作活动相关的费用,例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某个具体工作活动的费用,例如管理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等。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项目的各个环节所耗费的费用,以便合理进行资源的调配和预算的安排。
二、成本分析的方法1.费用分类法:按照费用的性质、用途和归属等进行分类,将项目成本细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不同的项目环节和费用类型。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
2.成本估算法: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工作内容和所需资源,结合历史数据和现有经验,对项目成本进行估算。
常用的估算方法有顶层估算法、参数估算法和类比估算法等。
通过成本估算,企业可以对项目的预算进行合理规划,并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成本核算法: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核算,分析费用的来源、去向和变动情况,以及项目的效益和风险等。
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费用的优化空间,提出管理建议,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机制。
三、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的重要性1.合理分配资源: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通过对项目成本的统计和分析,企业可以准确了解到不同环节所需的资源和费用,以便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预算分配。
2.控制成本风险: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成本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言成本分析是管理会计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用于计算和评估企业生产和服务的成本。
从小企业到大公司,无论行业如何不同,了解和掌握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有效管理企业的财务和业务活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帮助读者理解如何进行成本分析和应用于实际业务决策中。
什么是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用于确定企业生产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它涵盖了识别和计算与产品或服务生产相关的各种费用,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并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成本分析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成本的组成和趋势,还可以提供在不同决策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估的基础。
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1. 支出归因原理支出归因原理是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将支出归因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上。
具体来说,这意味着确定哪些支出与特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相关,并将这些支出归属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上。
这样做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以便更好地了解生产的效益。
2. 变量成本与固定成本在成本分析中,成本可以分为变量成本和固定成本。
变量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数量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劳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生产数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固定工资。
企业需要了解和区分变量成本和固定成本,以便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进行决策分析。
3. 分配方法成本分析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是分配方法。
这意味着将企业的共同成本分配给各个产品或服务。
常用的分配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和全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将可以直接与特定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给它们。
间接成本法是指将不容易直接归属的成本分配给各个产品或服务。
全成本法是将所有与产品或服务生产相关的成本都考虑在内,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分析方法,适用于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分析及其应用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分析及其应用成本分析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结构和成本控制,以优化资源利用和决策制定。
本文将介绍成本分析的概念、相关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一、成本分析的概念成本分析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分解、计算和分析,以了解成本的组成和变动规律,从而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
成本分析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成本分类、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等。
二、成本分析的方法1.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析:根据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将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与产品直接相关,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而间接成本则与产品生产间接相关,如间接材料费、间接劳动力费用等。
2.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析:固定成本是企业无论生产量多少都必须支付的成本,如租金、折旧费用等;而变动成本是与变动的产量和销售量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采购费用、工资等。
3.差别成本分析:差别成本是指相同水平的生产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
通过分析差别成本,可以衡量各种决策对成本的影响,如销售价格的变动、产品质量的提升等。
4.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分析: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它用于评估增产增效的效果。
而机会成本是指做出某一决策而放弃的最佳选择所产生的成本,它帮助企业在决策中权衡不同方案的收益和成本。
三、成本分析的应用实例1.成本控制: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及变动情况,从而制定成本控制策略。
例如,通过对原材料成本的分析,找到更具成本效益的供应商;通过对人工成本的分析,优化劳动力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2.定价决策:成本分析也是企业定价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确定最低售价和利润目标,以确保产品的盈利能力。
3.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在产品不同阶段,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从而制定不同阶段的市场策略。
例如,在产品初期阶段,注重成本控制和市场推广;在成熟期阶段,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提高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會計的任務與功能
企業如何有效調度資金,避免資金週轉出現問 題?
a. 應收帳款管理(週轉率計算、帳齡分析、信用管理) b. 存貨管理(週轉率計算、呆料分析) c. 現金預算(收款預測、付款計畫、融資計畫) d. 銀行關係維護(銀行授信額度管理)
會計的任務與功能
公司管理階層通常需要那些資訊作為決策參考?
會計的任務與功能
Language of Business(會計是企業的語言)
企業如何與外界溝通:
• 透過財務報表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營運績效、獲利能力、 資金週轉情形,使報表使用者經過閱讀企業財務報表後可以 了解企業情況。
財務報表外部使用者:
• 政府機關、稅務機關、銀行、投資人
財務報表內部使用者:
• 股東、經理人、部門主管、董事長
會計的任務與功能
如何合理規劃企業的財務結構,使企業達到最佳財務狀況?
1. 妥善利用財務比率分析工具
a. 適當分析企業財務結構比例,可以避免使企業面臨財務 結構不良之風險
b.常見與財務結構相關之財務比率有:流動比率、負債比 率、長期資金佔固定資產比率、自有資金比率
2. 合理規劃資金來源:
8/31庫存主機板
數量
S2:
25K EA
承前期結存+當期in=當期out+期末結存 30K+50K= X +25K ==> X =55K
財務報表簡介
會計部門應該如何提供財務報表?
1. 正確紀錄公司營運狀況(正確性/ Accuracy) 2.忠實表達企業營運結果(客觀性/ Objectivity) 3.及時提供管理資訊( 攸關性/ Relativity)
如何提升財務報表的附加價值?
1. 即時回饋(資訊的時間價值) 2. 立即行動(第一時間採取因應措施)
財務報表簡介
財務報表種類
a. 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b. 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 c. 業主權益變動表(Statement of change in Owner’s
資產負債表(實科目)
負 資
債
產 業主 權益
流 速動 負 流動負債 動 資產 資 產 存貨 債 長期負債
固定
業主
資產
權益
資產負債表分析
• 自有資本率 • 償債能力:變現性高低
– 流動比: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 速動比: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 現金比:(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資產 – 應收帳款週轉率:銷貨收入/平均應收帳款 – 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64
6 17 28
華碩 15.7 14.3 15.5 486 520 485 29 32
39
43 38 43
技嘉 36.7 35.1 33.5 324 386 420 46 31
37
51 40 65
微星 42.3 46.2 41.4 168 149 157 39 35
資產負債表分析二
負債比率
流動比率
平均收款天數
平均售貨天數
90Q1 90Q4 91Q1 90Q1 90Q4 91Q1 90Q1 90Q4 91Q1 90Q1 90Q4 91Q1
環電 53.1 51.0 54.1 162 143 142 88 79
74
48 32 32
精英 62.1 58.9 64.9 140 130 164 67 81
會計的任務與功能
通常企業要遵守的法令有那些?
a. 稅務法令(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增值稅) b. 公司法令 c. 外匯管理法令 d. 海關關務相關法令 e. 證券交易相關法令 f. 勞工法規
會計基本原則
會計恆等式介紹
[3]
[7]
X=10-8=2 Y=X+5=7
[ 10 ]
[8]
[X] [5]
[Y]
Equity) d.現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 e. 經營管理資訊有關的報表(Management Reports)
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報導企業某一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Financial Position)
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包括三大類
a. 資產(Asset):含現金、AR、存貨、設備、廠房等 b. 負債(Liability):含短期借款、AP、長期借款等 會計c恆. 股等東式權: 資益產(O=w負n債er+’s股E東qu權it益y):含資本、保留盈餘等
Costing Introduction
• 會計任務與功能介紹 • 會計基礎原則介紹 • 財務報表介紹 • 基本觀念介紹 • 成本控制與管理 • Q&A
會計的任務與功能
財務會計的基本任務與功能
1. Language of Business(會計是企業的語言) 2. 合理規劃企業財務結構,使企業達到最佳財務狀
(Financial Position) 3. 分析比較企業營運成果(Efficiency of Operation),協助企
業達到最高的獲利能力(ability of earning) 4.妥善規劃資金調度,避免企業面臨營運資金短缺之風險 5.提供經營管理資訊,作為經營決策參考 6.有效管理並妥善保護企業財產 7.法令遵循
a. 投資分析報告(重大投資計畫、資本支出計畫) b. 損益分析報告(利潤中心損益分析) c. 業績報表(價量分析) d. 成本分析報表(毛利分析) e. 產業動態(市場資訊)
會計的任務與功能
企業如何有效管理及保護資產?
a. 建立完善之內控制度 b. 建立適當的作業規範(SOM/SOP/MM) c.內部審計與外部稽核 d.存貨盤點與固定資產盤點 e.核決權限管理(付款授權/請購授權/資產處份授權)
會計基本原則
會計科目借貸介紹(T字帳)
借:
貸:
資 產 (實 )
收 入 (虛 )
費 用 (虛 )
負 債 (實 )
成 本 (虛 )
損 失 (虛 )
業主 權 益 (實 )
會計基本原則 流量及存量介紹
8/1主機板庫 存數量為
S1: 30K EA
8月出售主機板 F out: X=?
8月購入數量 F in: 50K EA
a.舉債(銀行借款、發行公司債、ECB) b.增資(原股東增資、發行存託憑證、ADR、GDR)
會計的任務與,可以發現對公司有利因素, 並將分析結果提供公司管理階層作為決策參考
b. 與同期比較並做趨勢分析可以發現產業動態 c. 與同業比較並作損益分析可以評估經營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