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连杆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方案

连杆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方案设计题目题目: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图a一、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工艺分析连杆的加工表面主要有圆柱端面的加工,孔的加工,凹台的加工以及螺纹的加工,其余的表面经过不去除表面材料的加工方法以获得所需尺寸,在该零件里为铸造。
各组加工面之间有严格的尺寸位置度要求和一定的表面加工精度要求,孔的加工有的需要Ra1.6的表面粗糙度,因而需精加工,现将主要加工面分述如下:1.1面的加工该零件中共有6个面需要加工出来:G面、I面、E面、F面、H面和J 面。
在这六个面中,J面和H面的形位公差有较高的要求,且尺寸精度也比较高,后面的孔的加工和其它面的加工都需要用这两个面来定位,因此应该经过粗加工和精加工,且应尽早加工出来;E面G面和的尺寸精度也比较高,也需要进行精加工;F面的粗糙为Ra3.2,对表面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也要进行精加工;至于面I,其尺寸精度为自由公差,切表面粗糙度为Ra12.5,因此只用粗加工即可。
1.2孔的加工该零件的孔有四个,ø35、ø60、ø6、ø10、ø10.5的孔。
其中ø35、ø60和ø10的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都比较高,因此要进行精加工,而ø60和ø35有平行度的要求,应在同一工位完成加工,两孔的尺寸精度都为7级,粗糙度为Ra1.6,为了减少加工步骤、方便加工,都定为先铸出毛胚孔,然后用铣刀进行粗—精加工,且为了避免加工时刀具受到冲击,ø60的孔应先于ø10、ø6两孔加工;4-ø10.5的孔虽然尺寸精度为自由公差,要求不高,可是其表面粗糙度为Ra3.2,因此要对其进行精加工;而ø6的孔为自由公差,且表面质量为Ra12.5,故只用粗加工就能够了。
1.3凸台的加工该零件中凸台在ø60的孔的两侧,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3.2,是故应进行精加工。
连杆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方案

连杆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方案连杆机械是制造汽车、摩托车、飞机等重要机械部件中的重要之一,因其功能与质量关系重大,制造过程也极为复杂,需要在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方面严格执行。
下面是关于连杆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连杆机械加工工艺流程1、材料准备连杆机械制作的第一步是材料准备,必须注意材料的质量和规格。
通常情况下,连杆机械所用的材料是高强度钢材或钛合金等。
在材料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大小、长度、重量等尺寸和重量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检测,以保证每一个连杆机械的材料制作规格相同。
2、缩径加工缩径加工是制造连杆机械的重要工艺之一,是指在杆状工件的中心部位制作一处较小直径的盲孔,以达到缩径的效果。
这一步需要使用精密的缩径机床,并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缩径规格进行适当的加工速度和加工深度。
3、铸造磨削铸造磨削是连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是将铸造的坯料进行切割、打磨等加工,以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和形状。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使用到各种精密的机床和磨削设备,以达到连杆机械的尺寸和质量要求。
4、打磨打磨是将铸造磨削后的材料进一步加工的步骤,这一步骤主要是对杆状工件进行磨削和抛光,以达到表面光滑、无瑕疵的要求。
打磨是有一定技巧和经验要求的,需要用到不少手工操作。
5、孔加工孔加工是对杆状工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对其进行精确的钻孔和穿孔。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刀具,控制加工速度和加工深度,以确保加工孔的质量。
6、坎口加工坎口加工是在杆状工件的一端加工出特定形状的坎口,以方便安装和使用。
这一步骤主要使用钳工机床和切割机床来完成,需要控制加工速度和深度,以确保坎口的形状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7、总装总装是制造连杆机械的最后一步,完成后需要对整个连杆机械进行检测、调试,以确保其内部机构的运行和精度达标。
在总装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细节和安全事项,确保连杆机械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工艺装备设计方案在连杆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装备的设计和选配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要考虑到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还要考虑到工作环境和安全问题。
三孔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毕业设计

摘要连杆是很多机械中的主要部件之一,例如在汽车发动机中有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主要介绍了普通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本设计主要内容有普通连杆的作用、选材、毛坯的制造方法、连杆的技术要求、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加工设备的选择,刀具、量具,切削用量的选择计算等,并设计出一套加工连杆的的专用夹具,最终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通过制定连杆加工工和设计夹具为工人加工连杆提供了依据。
而我要设计的三孔连杆工艺规程的设计是从零件图开始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查表、计算对毛坯材料、制造方法等进行选择确定。
然后根据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和所要求的加工精度,确定加工基准和加工方法。
并最终确定加工工艺路线。
参阅有关技术手册计算确定三孔连杆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并绘制出了毛坯图,计算其相关加工工序的切削用量并制作了加工工序卡片。
最后,确定加工机床和工艺装备,并对专用夹具进行设计。
关键词:三孔连杆;加工工艺;工装设计AbstractThe connecting rod is one of the main parts of car engines,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ar engines. The text mainly tells us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of clamping device of vehicle engine connecting rod. The text include the function, selecting the material,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roug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designing the processing route, selecting the equipments, the tools,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s, calculating the cutting dosages, and then design the clamping device of vehicle engine connecting rod. At last, it can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nnecting rod. It can provide the basis to the workers according to formulating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designing clamping device of vehicle engine connecting rod. From the start of the work diagram, the work of the processing was analysed. Through the look-up table and calculation ,blank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methods was selected.The base was choice.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datum reference and requirement of design precision,we determined the processing standards and processing method,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processing route. Refer to the related technical manuals,machining allowance, procedure sizes and blank dimension was determined, blank drawing was drawn. Then, calculate cutting dosages of the related processes and make proces sheets. Finally, chose the processing machine and process equipment and design special fixure.Key words: Three holes connecting r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jig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引言 (1)第2章普通连杆简介及工艺加工 (2)2.1 连杆的主要技术要求 (2)2.2 连杆的毛坯的确定 (2)2.3 连杆机械加工工艺分析与确定 (3)2.3.1主要加工面得加工方法 (3)2.3.2定位基准的分析 (3)2.3.3夹紧方案的分析 (3)2.3.4连杆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 (4)2.4主要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 (4)2.5 工艺尺寸链计算 (4)2.6 切削加工用量的选择原则 (5)2.6.1背吃刀量的选择 (5)2.6.2进给量的选择 (6)2.6.3切削速度的选择 (6)2.7 工时定额的计算 (6)2.7.1粗铣连杆大小头平面 (6)2.7.2粗磨大小头平面 (7)2.7.3小头孔的加工 (7)2.7.4大头两侧面的加工,即99MM的两侧面 (8)2.7.5切开连杆体和连杆盖 (9)2.7.6连杆体和连杆盖结合面的加工 (10)2.7.7轴瓦锁口槽的加工,即5MM×8MM槽的加工 (11)2.7.8粗铣螺栓座面 (12)2.7.9连杆体螺栓孔加工 (13)2.7.10粗镗大头孔 (14)2.7.11精磨大小头两平面 (14)2.7.12半精镗大头孔 (15)2.7.13精镗小头孔 (15)2.7.14精镗大头孔 (15)2.7.15钻小头油孔 (16)2.7.16珩磨大头孔 (17)2.8 铣连杆体结合面的夹具设计 (17)2.9工序的分析 (17)2.11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18)2.12 夹紧方案的确定 (18)2.13 夹紧力的计算 (19)2.14切削力的计算 (19)2.15 连杆铣剖分面的的夹具示意图。
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_毕业设计

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目录第一章概述1.1工艺和夹具设计的特点及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1.3课题研究第二章汽车连杆加工工艺2.1任务分析2.2连杆的结构特点2.3连杆的主要技术要求2.4连杆的材料和毛坯2.5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2.6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2.7连杆加工工艺设计应考虑的问题2.8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2.9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2.10连杆的检验第三章夹具设计3.1铣剖分面夹具设计3.2扩大头孔夹具第四章汽车连杆工装夹具总体设计4.1 连杆专用夹具设计的思路4.2 夹具的设计第五章总结第六章参考文献第一章概述1.1工艺和夹具设计的特点及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1.3课题研究1.1机床专用夹具的分类与组成1.1.1机床夹具的分类机床夹具是一种能够使工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准确定位和夹紧的装置,它的种类繁多,为了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方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机床的夹具进行分类。
按夹具的使用特点分类,机床夹具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等五大类:(1)通用夹具通用夹具是指结构、尺寸已规格化,且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夹具,如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单动卡盘、台虎钳、万能分度头、中心架、电磁吸盘等。
其特点是适用性强、不需调整或稍加调整即可装夹一定形状范围内的各种工件。
这类夹具已商品化,且成为机床附件。
采用这类夹具可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减少夹具品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其缺点是夹具的加工精度不高,生产率也较低,且较难装夹形状复杂的工件,故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
(2)专用夹具专用夹具是针对某一工件的某一工序的加工要求而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夹具。
其特点是针对性极强,没有通用性。
在产品相对稳定、批量较大的生产中,常用各种专用夹具,可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加工精度。
专用夹具的设计制造周期较长,随着现代多品种及中、小批生产的发展,专用夹具在适应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已产生许多问题。
连杆工艺工装设计说明书

连杆工艺工装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连杆工艺工装的设计及其使用说明。
连杆是一种用于连接和传递力量的机械零件,常用于发动机、压缩机、车辆等设备中。
连杆工艺工装的设计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操作风险,并确保产品质量。
2. 工艺工装设计要求连杆工艺工装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安全性:工装设计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可靠性:工装设计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确保连杆的加工质量。
•精确性:工装设计应符合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确保产品的工装性能。
•可维护性:工装设计应方便维修和更换零部件,提高整体的可用性。
•生产效率:工装设计应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环保性:工装设计应考虑环保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工装设计流程3.1 产品需求分析在工装设计之前,需要对连杆产品的要求进行分析,包括尺寸、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3.2 工装设计概念确定根据产品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工装设计的概念,包括工装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式等。
3.3 工装设计详细设计在工装设计概念确定之后,进行详细设计。
包括确定工装的具体尺寸、材料、加工工艺和装配方式等。
3.4 工装制造与调试按照详细设计的要求,制造工装,并进行调试,确保工装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3.5 工装使用与维护将工装投入使用,并进行维护。
包括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换零部件等。
4. 工装设计方案4.1 工装结构设计连杆工装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夹持方式:选择合适的夹持方式,确保连杆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 支撑方式: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确保连杆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固定。
- 导向方式:选择合适的导向方式,确保加工刀具与连杆之间的对齐精度。
- 传递力量方式:选择合适的传递力量方式,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力量传递效果。
4.2 工装加工工艺设计连杆工装的加工工艺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加工工序:确定工装的加工工序,包括加工顺序和加工方法。
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

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质量和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连杆的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是保证连杆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连杆的合件加工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毛坯加工、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和表面处理。
其中的关键工序包括毛坯加工、粗加工和精加工。
毛坯加工是制造连杆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锻造、冷镦和精轧等工艺将毛坯材料加工成近似形状的连杆毛坯。
在毛坯加工中,对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确定以及设备的选用都会对连杆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粗加工是将毛坯加工成近似形状的连杆,并完成孔的粗加工。
粗加工主要包括铣削、钻削和车削等工艺,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将连杆的外形和孔的位置精确到一定的范围。
关键在于工艺参数的确定,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液的选择等。
精加工是将粗加工后的连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使其外形和孔的位置精确到的要求。
精加工包括磨削、钻削和车削等工艺,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要求。
关键在于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加工设备的稳定性。
在连杆的合件加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热处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来提高连杆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表面处理是通过涂覆、喷涂或热处理等工艺来改善连杆的表面性能,增加其防锈和耐磨性能。
关键工序工装设计是保证连杆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工装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定位准确、刚性稳定、便于调整和保持工装的寿命。
根据不同的加工工序和要求,设计具有专门功能的工装,如定位工装、夹紧工装和切削工装等。
在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确保连杆的质量和性能;严格控制加工工艺参数,保证每一个关键工序的加工质量;合理设计工装,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对于保证连杆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浅谈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

连杆零件是发动机制造中的重要部件,该部件必须具有强度高、硬性好、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发生磨损等性能,只有高强度的
连杆零件才能够保证发动机良好运作。
关键词 :连杆零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专用夹具及其设计
中图分类号 :TH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5004(2020)01-0062-2
(1)定位基准的选择。通过设计图可以看出,在小头孔加工 之前,连杆的端面就已经加工完毕了。表面粗糙度要求整体要求 较高,Z 轴转动不妨碍小孔中心定位,生产的连杆量很大,为了 让这些加工在短时间内完成,采用快换钻模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这样可以让整个工序消耗的时间大大缩减。
(2)夹紧方案。由于钻的过程中会给小孔一个向下的力,因 此在大端孔用双螺栓夹紧,V 型块在夹紧过程中也会起一定的 限制作用。
33mm
X62 组 合 夹 具 或 专用工装
钻 2— Φ 10mm 螺栓孔
Z3050
先 扩 2— Φ 12mm 螺 栓 孔,再 扩 2— Φ 13mm 深 19mm 螺栓孔并倒角
Z3050
保 证 两 端 面 平 稳,精 磨 大 小 头 两 端,还
需要让大端面宽度控制在
mm
M7130
5
镗 根据基面位置定位,中心距为 205mm
零件成为废料。 (2)进给量的选择 :精加工进给量主要看材料的表面粗糙
度数值量是多少,如果进给量很大,虽然有利于快速的进行加 工,但是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
(3)切削速度的选择 :切削速度提升,其变形将会适当减小,
不会造成体系产生过多的积屑瘤和鳞刺。因此,一般选择一些性 能较好,结构合理的刀具,这样有利于提升切削速度,在保证刀
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带CAD

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目录摘要第一章汽车连杆加工工艺1.1 连杆旳构造特点1.2 连杆旳主要技术要求1.2.1 大、小头孔旳尺寸精度、形状精度1.2.2 大、小头孔轴心线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旳平行度1.2.3 大、小头孔中心距1.2.4 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旳垂直度1.2.5 大、小头孔两端面旳技术要求1.2.6 螺栓孔旳技术要求1.2.7 有关结合面旳技术要求1.3连杆旳材料和毛坯1.4连杆旳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5 连杆旳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1.5.1 工艺过程旳安排1.5.2 定位基准旳选择1.5.3 拟定合理旳夹紧措施1.5.4 连杆两端面旳加工1.5.5 连杆大、小头孔旳加工1.5.6 连杆螺栓孔旳加工1.5.7 连杆体与连杆盖旳铣动工序1.5.8 大头侧面旳加工1.6 连杆加工工艺设计应考虑旳问题1.6.1工序安排1.6.2定位基准1.6.3夹具使用1.7 切削用量旳选择原则1.7.1 粗加工时切削用量旳选择原则1.7.2 精加工时切削用量旳选择原则1.8 拟定各工序旳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1.8.1 拟定加工余量1.8.2 拟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1.9 计算工艺尺寸链1.9.1 连杆盖旳卡瓦槽旳计算1.9.2 连杆体旳卡瓦槽旳计算1.10 工时定额旳计算1.10.1 铣连杆大小头平面1.10.2 粗磨大小头平面1.10.3 加工小头孔1.10.4 铣大头两侧面1.10.5、扩大头孔1.10.6 铣开连杆体和盖1.10.7 加工连杆体1.10.8 铣、磨连杆盖结合面1.10.9 铣、钻、镗连杆总成体1.10.10 粗镗大头孔1.10.11 大头孔两端倒角1.10.12精磨大小头两平面1.10.13 半精镗大头孔及精镗小头孔1.10.14精镗大头孔1.10.16 小头孔两端倒角1.10.17 镗小头孔衬套1.10.18 珩磨大头孔1.11 连杆旳检验1.11.1 观察外表缺陷及目测表面粗糙度1.11.2 连杆大头孔圆柱度旳检验1.11.3 连杆体、连杆上盖对大头孔中心线旳对称度旳检验1.11.4 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旳检验1.11.5 连杆螺钉孔与结合面垂直度旳检验第二章夹具设计2.1 铣剖分面夹具设计2.1.1问题旳指出2.1.2 夹具设计1) 定位基准旳选择2) 夹紧方案3) 夹详细设计4) 切削力及夹紧力旳计算5) 定位误差分析2.2 扩大头孔夹具2.2.1 问题旳指出2.2.2 夹具设计1) 定位基准旳选择2) 夹紧方案3) 夹详细设计4) 切削力及夹紧力旳计算5) 定位误差分析结束语:参照文件:附件图纸摘要连杆是柴油机旳主要传动件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旳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内容摘要在机械制造批量生产中根据加工零件的工艺要求,就需要使用不同的加工方式。
本文所要讲的连杆,其在柴油机的传动系统中颇为重要,由于连杆在柴油机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其加工的要求也较为精细,就例如在连杆加工中的形状精度以及尺寸精度的要求就很高。
连杆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刚度条件较差,故而就可能在加工中产生变形,使零件作废,所以就需要在连杆的加工中将表面的粗加工及精加工分步而行,减小零件变形的可能性。
零件加工技术要求的达成不仅仅需要在零件的加工中避免边形,还需要在加工中逐步的去达成加工要求,从而制造出精细标准的连杆零件。
连杆作为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零件,其在柴油机中的作用就是将作用于柴油机活塞头部的力传递给柴油机的曲轴,再通过曲轴所作用的力带动活塞挤压活塞腔内的柴油气,从而不断的重复运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发动机所带来的动力是人们所不可缺少的,所以说,连杆零件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连杆;加工工艺;工装设计目录引言连杆的组成有连杆体、连杆盖、螺栓以及螺母等零件,作为柴油机的重要零件之一,其形状参数以及尺寸参数都对柴油机的重量及形状尺寸结构等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故而,在连杆设计定型后的加工中需要去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从而保证连杆零件的生产质量及效果。
连杆在诸多发达国家的生产质量都很高,相对于国内的诸多产品来说非常的领先,除了设备问题及设计问题外大都是由于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间的差距所造成的。
本课题就通过对连杆这个零件的研究与了解,对其工艺规程进行了设计,并对夹具也进行了配套设计,从而使得所制造的连杆质量能够更上一层楼。
1 绪论本次设计主要研究的是连杆工艺以及钻孔夹具。
在组合机床的设计中,夹具的设计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部分,而夹具的设计是否合理,是被加工零件精度参数的最直接影响因素。
此次设计中,主要针对以往手夹具动夹紧时的夹紧力不同、精度系数低、劳动强度大、误差大等不足进行改进,设计了气动夹紧的夹具,整体思路就是以加工端面作为工件的定位基准,以夹具的大断面孔和凸台作为定位面,以空气作为运行的动力源,具有环保、清洁、干净等优点。
具体设计思路:第一先确定已加工端面的定位方法,然后通过夹具的内孔、凸台,使用设计的气动夹具夹紧,这样可以使六个连杆的活动全部受到限制,从而夹紧零件,然后就可以确定零件的夹紧方法。
2 工艺规程设计年生产量和批量的确定1)已知生产纲领:2000件/年,年生产量=生产纲领⨯每台件数⨯(1+1%储备量)⨯(1+1%废品率)=2000⨯1(单缸柴油机)⨯⨯件月产量=年产量/12=170件日产量=月产量/= =7件2)生产类型的确定:查工艺人员手册,年产量2000件的属于中批生产。
3)批量的确定及生产间隔期在一个零件总的加工时间及最长工序时间确定的情况下,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相互制约,批量越大,生产间隔期越长,生产率高,但资金周转慢,批量越小,生产间隔期短,资金周转快,但生产率低,所以要同时兼顾二者。
批量的确定:除了要考虑生产间隔期外,还要考虑车间毛坯仓库的面积,如批量大,则占用车间面积过大,资金投入大,周转慢,反之,如批量小,则毛坯的供给满足不了加工需要,则出现停工,以至于设备的闲置,工人的浪费。
考虑到以上的种种因素,定的批量时间为2天。
零件分析1.零件作用:本零件作为柴油机活塞连杆用。
2.零件材料:本零件材料为HT200。
3.零件热处理要求:由于本零件为铸件,需要进行时效处理。
4.零件技术要求:本零件需加工的表面为:两端面、大头凸块两侧面、体与盖的结合面、螺栓定位孔面,其中两端面及结合面本身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有较高要求,而且位置精度也有一定要求。
(详细见工件零件图)5.零件结构特点:由连杆大头、小头及连杆组成。
6.加工出该工件所用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平面加工及孔加工。
7.零件设计基准:分析得知,其设计基准是大头孔。
定位基准的分析与选择8.在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时,正确选择定位基准对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的要求以及合理安排加工顺序都有重要的影响。
基准的概念基准是机械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机械产品从设计时零件尺寸的标注,制造时工件的定位,校验时尺寸的测量,一直到装配时零部件的的装配位置确定等,都要用到基准的概念。
基准就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或面。
基准选择原则在加工起始工序中。
只能用毛坯上未曾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则该表面称为粗基准。
利用已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则称为精基准。
定位基准的选择在连杆的加工中,主要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在小孔进行精铣之后选择小孔以及一个基面作为主要的定位基准,并用大头处指定一侧外表面为另一定位基面。
工艺路线的制定(1)两端面的加工(2)身盖分开面加工(3)小头孔加工(4)大头孔加工其中工艺过程设计大致采用:锻造→调制→粗加工→检验→入库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大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切削用量的确定正确的对切削用量进行选择,不仅仅能够提高切削效率,还能够保证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和经济性,同时保证加工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1)切削深度的选择,在进行加工时的切削深度应根据加工的粗精留下的余量确定。
通常希望加工余量不要留得太大,否则,当吃刀深度较大时,切削力增加较为显着,从而就影响加工质量。
(2)进给量的选择,在进行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就是表面粗糙度。
在进给量增大时,虽有利于断屑,但残留面积的高度会增大,从而导致切削力上升,表面质量下降。
(3)切削速度的选择,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小,切削力有所下降,而且不会产生积屑瘤和鳞刺。
一般选用切削性能高的刀具材料和合理的几何参数,尽可能提高切削速度。
只有当切削速度受到工艺条件限制而不能提高时,才选用低速,以避开积屑瘤产生的范围。
3 夹具设计夹具是根据机床的工艺和结构方案的具体要求而专门设计的,它是用于实现被加工零件的准确定位、夹压、刀具的导向,以及装卸工件时的限位等作用的。
组合机床的工作常常是多刀、多面和多工序同时加工,会产生很大的切削力和振动,因此组合机床佳句必须具有很好的刚性和足够的夹压力,以保证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工件不产生任何位移。
同时,也不应该对工件产生不容许的变形,组合机床的夹具是保证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位置精度等)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制造和调整都必须有严格的要求,使其能持久的保持精度。
此外,组合机床夹具应便于实现定位和夹压的自动化,并有动作完成的检查信号,保证切屑从加工空间自动排出,便于观察和检查,以及再不从机床上拆除夹具的情况下,能够更换易损件和维护调整。
在组合机床上加工时,必须使被加工零件对刀具及其导向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这是靠夹具的定位支承系统来实现的,定位支承系统除用以确定被加工零件的位置外,还要承受被加工零件的重量和夹紧力,有时还需承受切削力。
定位支承系统主要由定位支承、辅助支承和一些限位元件组成,定位支承是指在加工过程中维持被加工零件的一定位置的元件。
辅助支承是仅用作增加被加工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刚度及稳定性的一种活动式支承元件。
由于支承元件直接与被加工零件相接触,因此其尺寸、结构、精度和布置都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其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1)合理布置定位支承元件,力求使其组成较大的定位支承平面,最好使夹紧力的位置对准定位支承元件,当受工件结构限制不能实现时,也应使定位支承元件尽量接近压紧力的作用线,并应使夹压力的各力中心处于定位支承平面内。
(2)提高刚度,减小定位支承系统的变形,应力求使定位元件(定位销)不受力。
(3)提高定位支承系统的精度及其元件的耐磨性,一边长期保持夹具的定位精度。
可靠的排出定位支承部件的切屑,使切屑不堵塞和粘附在支承定位系统上,对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和工作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设计时应尽可能不使切屑落到定位支承系统上,当切屑有可能落在其上,必须采取有效的排屑和清理措施。
夹具体的设计:夹具体是夹具的最大和最复杂的元件,而且也是承受符合最大的元件。
在它上面安装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和导向元件,及其它的一切元件和机构并通过它将夹具安装在机床上。
工件的加工精度与夹具体本身的精度有很大关系,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惯性力等及工件的自重作用在夹具体上,都可能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因此,设计夹具体应考虑以下问题:1) 有适当的精度和尺寸稳定性,特别是位置精度直接影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2) 夹具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使夹具体能承受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而不止变形和发生振动。
3) 夹具体的机构要紧凑形状要简单,同时要有足够的空间位置,保证夹具的其它元件和机构安装方便,更换易损元件容易以及装卸工件方便。
4) 夹具体的结构工艺性要好以便于制造,并注意消除内应力避免变形。
5) 夹具体的中心要低,安装在机床上能稳固和安全,为了安装后得到稳定,底面的中部一般都挖空,同时应根据机床连接部分的机构形状来确定夹具体连接部分的形状和结构。
6) 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夹具体应尽量轻,不重要的部位,可以挖空以减轻重量,便于装卸。
7) 夹具体采用铸造件,由于铸造可得到各种复杂的外形,刚性好还能吸振,但需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一道工序,采用毛坯端面基准。
由毛坯零件图可知,通过两孔四点定位,再加上下部两点定位,能够将毛坯稳稳固定在机床上,不会产生位移,符合六点定位原理。
定位元件选择定位元件的选择有4条原则:(1)定位元件要有较高的精度;(2)定位元件要有较高的耐磨性;(3)定位元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硬度;(4)定位元件要有良好的工艺性。
对于本工序而言,定位销可设计为固定销,这样定位方便稳定,装置不复杂,直接将定位销打入孔中即可,当定位销时间长了有磨损时,可以直接换掉即可。
夹紧元件的选择选择夹紧元件主要有3条原则:1)夹紧元件结构要简单,制造要容易,体积小,重量轻,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2)夹紧动作迅速,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有足够的夹紧行程和装卸工作的空间;3)夹紧力要适当。
对于本道工序而言,夹紧力要求不大,而定位面的面积比较大,为了保证夹紧可靠,夹紧机构采用了螺纹夹紧机构,此套机构是利用螺纹直接夹紧工件,结构紧凑,所占空间位置较小,便于装卸工件。
夹紧力的计算对于加工顶面,夹紧力向下的分力与切削力垂直,夹紧力的向里的分力与定位元件给的支持力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