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可以增添景观的美感、增加场地的生机以及改善气候环境。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形态、颜色、高度、季节变化等因素,以达到美观、和谐、功能合理的效果。
以下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
1.生态原则:植物配置应考虑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耐寒或耐热的植物。
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如花木的萌芽时间、花期时间和挺拔度等。
选择生态环境适合的植物,可以形成有机的植物群落,保护生态平衡。
2.色彩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叶色、花色、果实颜色等,尽量形成明度对比鲜明、色彩搭配和谐的效果。
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搭配,营造和谐的色彩组合。
3.尺度原则:植物的高度和体积大小对于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非常重要。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熟高度,选择符合园林场地尺度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高度可以用来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和竖向延伸感,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4.风格原则:植物的形态和特点可以与整体景观风格相协调。
不同的园林风格对植物的需求也不同,如中式园林风格偏重于樱花、松树等,西式园林风格偏重于玫瑰、康乃馨等。
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选择与园林风格相符的植物,以增强景观的整体感。
5.功能原则: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绿化、美化、遮挡、防风、净化空气等。
在植物配置时,要根据园林场地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效果。
例如,在高温季节,可以选择具有遮阴功能的乔木或灌木,以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
6.季节原则:植物的季节变化可以为园林景观带来不同的氛围。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季节特点和花期,选择春季开花的植物、夏季绿意盎然的植物、秋季变色的植物以及冬季有特色的落叶植物等等。
合理选择植物,可以保持园林景观的绿色度过四季。
7.综合原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并根据具体的场地特点、空间功能和设计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植物。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目录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1)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 (3)【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技巧 (3)一、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 (3)1.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 (3)2.植物造景与环境建设关系 (3)二、必须重视和提倡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 (4)三、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和艺术技巧 (4)1.设计基本原则 (4)2.植物造景的艺术技巧 (5)四、植物造景的园林设计首先要了解植物 (6)3.了解植物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
(7)五、植物造景要强调乡土树种的运用和应用 (7)六、结束语 (7)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7)1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8)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 (8)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9)3.1选择 (9)3.2配置 (10)3.3空间分配 (10)4结束语 (11)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 (12)一、前言 (12)二、设计与施工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12)三、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13)四、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14)4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16)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1 季节性原则 (16)1.2 植物层次性原则 (16)1.3 植物多样性原则 (17)2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17)2.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17)2.2 孤植配置方法 (17)2.3 群植配置方法 (18)2.4 花群配置方式 (18)3 结语 (18)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兴的城市,需要创造出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植物景观,这是园林设计师、观规划师共同追求和方向。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引言概述: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对于营造美丽的景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和安排适合的植物来打造独特而宜人的园林环境。
正文:1. 花坛配置方式- 根据植物的高度和颜色进行搭配,营造丰富多彩的花坛景观。
- 选择耐旱性强、生长迅速的植物种类,减少花坛的维护工作。
- 采用不同的花季植物,使花坛在不同的季节都能保持花开不断的效果。
- 使用石块、木栅栏等装饰品,增加花坛的立体感和艺术感。
2. 林荫道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种植的乔木和灌木,打造绿树成荫的林荫道景观。
- 根据林荫道的长度和宽度,合理计算植物的间距和排列方式,以保证整体的美观和舒适性。
- 搭配适量的花卉和地被植物,增加景观层次感,提升林荫道的视觉效果。
- 使用石头或人工景观石来修饰林荫道的边缘,使其更加自然与和谐。
3. 草坪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的草坪草种,如早春型、夏季型和秋季型草坪草。
- 在草坪中设置不同形状的花圃或雕塑等装饰品,增加草坪的观赏性。
- 根据不同地形和用途要求,选择草坪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方式,确保草坪的整洁和健康生长。
- 配置足够的浇水设施和排水系统,以保证草坪的正常生长。
4. 花墙配置方式- 挑选适合种植在垂直表面的蔓性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
- 使用适量的支架和垂直绿化技术,确保植物能够稳定地生长在花墙上。
- 根据花墙的周围环境和需求,选择不同颜色和植物种类,打造独特的花墙景观。
- 定期修剪和保养花墙上的植物,以保持其美观和健康状态。
5. 水景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营造优雅的水景效果。
- 根据水池或喷泉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数量。
- 增加适量的鱼类和水生动物,增添水景的生机和趣味性。
- 定期清理水池中的杂草和水藻,保持水景的清澈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总结: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我们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1.色调对比法色调对比法是通过不同植物的颜色和色调在空间中形成对比,以达到植物配置的目的。
比如可以选择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进行搭配,或者选择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和鲜明。
2.高低错落法高低错落法是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和层次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
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进行搭配,或者选择高大的花卉和矮小的地被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3.构架法构架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形态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园林中的构架结构。
比如选择藤本植物和树木进行搭配,藤本植物可以爬上树木形成绿色的墙壁,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立体感,还能够形成阴凉的环境。
4.季节性交替法季节性交替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季节盛开的植物进行配置,使整个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比如选择春天开花的植物和夏天开花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四季有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
5.装饰性特点法装饰性特点法是通过选择具有装饰性特点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比如选择有花果实和彩叶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还可以选择具有香气的植物进行配置,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6.生态环境法生态环境法是通过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选择耐旱的植物和适水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还能够减少园林的维护成本。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美化园林,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总结起来,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园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配置。
无论是色调对比法、高低错落法还是构架法,都能够为园林增添美丽和生机。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季节性交替等因素,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和宜人。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一、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植物配置的基础。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态特性、种植习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互补、搭配、交织等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2、美学原则美学原则是植物配置的灵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形态、色彩、种类和组合关系等都是美学的表现,起到装点景观、美化环境的作用。
通过植物的配置,可以营造出令人身心愉悦的美丽景观。
3、功能性原则植物配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景观的功能需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需要具备遮荫、隔离、景色修饰等功能,为游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功能性,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和布局。
二、常见的植物配置类型1、树木配置树木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植物配置元素。
选择合适的树种,不仅可以增加园林绿化效果,还可以为游人提供遮荫和休息的场所。
在树木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形态、高度、树冠大小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局。
2、花卉配置花卉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花卉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能够为景观增添生机和活力。
在花卉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花卉的生长季节、花期、植株高度、花色搭配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4、地被植物配置地被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被植物不仅能够增加景观层次,还能够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
在地被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覆土能力、生长习性、适应性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
三、植物规划的要点1、景观分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规划需要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进行分区。
根据景观的要求,将植物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2、层次组合植物的规划要参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要求,进行层次组合。
通过合理的层次组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景观效果。
3、植物的连续性植物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连续性,确保植物之间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使整个景观更加统一、完整。
景观植物参数

景观植物参数景观植物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生活品质。
在景观植物参数方面,包括种类选择、植物配置、生长需求、管理要点等内容,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景观植物种类选择1. 外观特点:景观植物的外观特点是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植株形态、叶型、花色、果实等。
不同的外观特点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挺拔的乔木可以增加垂直感,宽阔的灌木可营造丰富的植被层次。
2. 生长习性:在选择景观植物时要考虑其生长习性,包括耐寒性、耐旱性、耐湿性、耐盐碱性等,要根据具体的景观环境和气候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3. 生长速度:景观植物的生长速度也是影响选择的因素之一,有些植物生长迅速,可以快速形成景观效果,而有些植物生长缓慢,适合用于长期观赏。
4. 生态效益:景观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其生态效益,包括对土壤的改良、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吸附和氧气释放等方面的功能。
二、植物配置1. 空间布局:在景观设计中,要考虑植物的空间布局,包括植物的密度、间距和高低错落的搭配,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 色彩搭配:在植物配置中,要考虑不同植物的叶色、花色和果实颜色的搭配,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
3. 层次结构:合理的植物配置应当考虑到植物的层次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植物层,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效果。
三、生长需求1. 光照条件: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要根据植物的光照需求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有些植物喜阴,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2. 土壤环境: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同,包括土壤质地、排水性、肥力等方面,要根据植物的土壤需求选择合适的生长土壤。
3. 水分条件:景观植物的生长对水分条件也有要求,一些植物耐干旱,一些植物喜湿润,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
四、管理要点1. 植物保养:景观植物需要定期修剪、疏除杂草、施肥、喷洒杀虫剂等保养工作,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管理。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景观植物组团配置及树形规格

景观植物组团配置及树形规格景观植物组团配置和树形规格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要素,可以根据设计目的、空间尺度和植物特性等来选择和配置。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植物组团配置:
- 形成对比:选择不同高度、颜色或纹理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加景观层次感。
- 考虑季节性:选择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植物组合,使整个园区在不同季节都能展现不同的景致。
- 考虑功能:根据景观需求,选择具有美化、遮盖、隐私保护等功能的植物组合。
2. 树形规格:
- 树高和冠幅:根据空间尺度和设计需求确定树木的合适高度和冠幅。
较高的树木在大空间中可以提供垂直层次和视觉引导。
- 树形特点:选择树木时注意其树冠形状、树干形态和分枝结构等特点,以与周围环境和景观风格相协调。
- 树种选择:根据土壤条件、气候、生长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好、疾病抵抗力强的树种。
同时考虑其美观性和季节性变化。
在实际设计中,建议参考当地的植物适应性和生长条件,以确保选用的植物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
此外,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形规格应结合设计需求和美学要求,并在实施前与专业景观设计师或园艺师进行深入讨论和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设计
1、水杉+黄连木+乌桕+连香树——卫矛+石楠+十大功劳+粉花绣线菊+棣棠——鸢尾
2、马尾松+栓皮栎+麻栎——山茶+垂丝海棠+棣棠——酢浆草
3、全缘栾树+合欢——洒金东瀛珊瑚+海桐+南天竹——沿阶草
4、全缘栾树+合欢——栀子+金丝桃+大吴风草
5、悬铃木+垂柳+黑松——金钟花+紫珠+麻叶绣球——二月兰
6、垂柳+丁香——桃花+桂花+红叶李——草本地被
7、鹅掌楸+广玉兰+桂花——八仙花+天目琼花+珍珠梅——萱草+玉簪 8、广玉兰+白玉兰——山茶——阔叶麦冬
9、广玉兰+白玉兰——含笑+八角金盘——玉簪
10、雪松+广玉兰——紫荆+紫薇+黄馨——鸢尾+红花酢浆草+其他地被 11、雪松+龙柏+红枫——大叶黄杨球+锦绣杜鹃——雏菊+沿阶草 12、重阳木+乌桕+金钱松+黑松——毛白杜鹃+锦绣杜鹃——连钱草 13、鸡爪槭+红枫+桂花——海桐+锦带花+金钟花——花叶蔓长春花 14、臭椿——红瑞木——玉簪
15、刺槐——棣棠+紫珠——二月兰
16、栾树——天目琼花+糯米条——鸢尾
17、泡桐——柳叶绣线菊+连翘——白三叶
18、楝树+龙柏——黄杨+石楠+棣棠——二月兰
19、银杏——石楠+胡颓子——麦冬
20、香樟+银杏+马尾松——木本绣球+杜鹃+洒金东瀛珊瑚——沿阶草 21、
香樟——海桐+栀子花——红花酢浆草
22、香樟+榔榆+乌桕——小棕榈+石楠——二月兰
23、香樟+乌桕——南天竹+蚊母——狗牙根
24、香樟+榉树——八仙花+卫矛——自然地被
25、猴樟+无患子——八角金盘+海桐——自然地被
26、深山含笑+桂花——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马蹄金
27、三角枫+枫香+乌桕——八仙花+蝴蝶绣球——花叶长春蔓园林水景植物配置设计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
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
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
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
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
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
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
“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
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
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
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
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
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
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
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
同时,水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
人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
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产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
“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势磅礴。
水声,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
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
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无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
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1(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
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
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
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
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
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
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
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
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
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
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
另外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如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部、大型宾馆的花园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园,配以水际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画图。
东北地区
常绿乔木及小乔木:樟子松长白松红松。
黑皮油松丹东烩紫杉红皮云杉青杆白杆鱼鳞云杉臭冷杉辽东冷杉长白侧柏杜松
落叶乔木及小乔木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
旱柳粉枝柳银白杨。
紫椴
糠椴榆垂枝榆大果榆春榆裂叶榆毛赤杨风桦白桦
五角枫青楷槭花楷槭水曲柳花曲柳黄檗核桃揪青杨香杨山杨山槐
水榆花楸花楸山梨东北杏杏山桃稠李山荆子茶条槭
常绿灌木偃松偃柏天山圆柏矮紫杉沙地柏
落叶灌木东北连翘卵叶连翘欧丁香匈牙利丁香喜马拉雅定香
水腊偃伏梾木红瑞木郁李风箱果黄刺玫玫瑰。
刺玫蔷薇
藤本植物山葡萄杠柳北五味子葛枣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南蛇藤蝙蝠葛草坪机地皮植物林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加拿大早熟禾紫羊茅匍茎剪股颖异穗苔草乱穗苔草羊胡子草乌苏里太草宽叶苔草东北天南星白三叶连钱草石竹类叶升麻侧金盏花草玉梅山芍药洛新妇歪头草一枝黄花燕子花铃兰事例
红松+白桦+山杨-——矮紫杉+偃松+欧丁香+东北连翘——燕子花+铃兰糖塅+紫椴+水曲柳——水榆花楸+红皮云杉+刺五加——东北珍珠梅+偃伏梾木+东北接骨木——连钱草
春榆+樟子松+白桦——黄花忍冬+柳叶绣线菊+胡枝子——山芍药+一枝黄花+羊胡子草红松+旱柳+毛赤杨——花楷槭+花楸+青楷槭——珍珠梅+东北山梅花+小花溲疏——宽叶苔草+歪头草+落新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