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高中美术必修一:培养审美的眼睛

合集下载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课件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课件

导入 新授 评价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三、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拓展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导入
1 、回忆初中和小学的美术课都有哪些内容? 2 、观察封面,初中和高中的美术课本有何不同?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新 授
1、讨论:什么是美术鉴赏?
董希文 《开国大典》1952年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美术鉴赏过程方法)
观察
人物 地点 场景 色彩 材料
分析
事件
解释
创作意图
评价
个人评价和感受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 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 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是一个综 合的审美活动。
按题材(肖像、风景、历史……)
委拉斯开兹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霍贝玛 《米德赫尼斯的林荫道》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按功能 (工业、服装、广告……)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3、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美术鉴赏 社会功能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认识功能
张萱(唐) 《捣练图》(局部)
讨论与思考:从画面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讨论与思考:影视作品中的唐朝女子的形象和画面中有何相似 之处?为什么?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4)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4)

手提袋设计
.
亚 历 克 斯


尔 斯
沙县小吃进军日本海报招贴


18
宋徽宗赵佶书法





柳公权 柳体
19
工艺美术
年画
20
绘画
按材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版画、素描、 水彩、水粉、丙烯、连环画、年画、壁画、宣 传画、装饰画等。
按内容和题材:人物画、花鸟画、静物画、风 景画、山水画。
按形式语言:具象绘画、意象绘画、抽象绘画。
25
建筑
园林建筑 纪念建筑 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
26
设计
服装设计 陶瓷设计 工业设计 广告设计 网页设计 环艺设计 家具设计等
27
书法
楷书 隶书 草书 篆书 行书
28
美术名词竞猜游戏
29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______罗丹
30
8
“鉴”
“评价”
“赏” “欣赏”
9
赏析
10
董希文 开国大典
11
王沂东 沂蒙娃
12
请连线
审美功能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13
美术分类
绘雕建 设 书 摄工
画塑筑 计 法 影艺
/
篆 刻
美 术
14
绘画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
敦煌飞天
15
雕塑
美国 自由女神像
希腊 米隆
罗丹 思想者
16
建筑
17
设计
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
1
2
3
1、作品作者、年代、材料、方法、语言形式、 内容题材

美术高中一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高中一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备课资料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备课资料

第 1 课培育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高天民一、教材剖析(一)教课目的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课的开篇,对后边的教课拥有指导意义。

经过本课的教课,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色,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育学生“审美的眼睛”。

b5E2RGbCAP(二)内容构造本课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育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育审美的眼睛的必需门路。

p1EanqFDPw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觉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奇,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有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

而后再从详细的美术作品下手,以中国唐朝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看法剖析,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征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加的关系等。

这里没有波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看法自己就十分复杂,它将波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

更因为今世艺术已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线,“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辩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只幸亏教课中临时悬置起来。

DXDiTa9E3d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怎样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安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单的艺术分类,学生认识这些就能够了。

但教师还应理解,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拍照中,还能够依照其资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仔细的区分。

以以下出的分类其实不完好,仅供参照: RTCrpUDGiT1.绘画按资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 (此中按技法分为工笔划和写意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川画和花鸟画)、版画 (按资料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丝网版画;按技法分为镂版画、腐化版画、水印版画、套色版画 )、素描 (此中也包含速写,按工具分为钢笔素描、铅笔素描、碳笔素描、毛笔素描等;按题材分人物素描、景色素描、静物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修画等。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鉴赏的含义、分类及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审美的眼睛。

2.过程与方法: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通过学习并动用感官挖掘美术作品的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探讨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 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1.播放视频:故宫四季提问:这样的景色给你什么感受?教师总结:培养审美的眼睛的途径:①欣赏大自然②: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当我们置身于天安门广场的时候,都会不禁从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壮丽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于我们对其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这些都和我们的美术鉴赏息息相关。

引入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2.板书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三、新授:1、出示两幅中外美术的作品《捣练图》、《拾穗者》引导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这两幅作品分别描绘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都是以妇女劳动为题材。

前者画的是宫廷妇女捣练的的场面,给人以优雅平和、富有劳动节奏的美感;《拾穗者》画的则是三个贫穷妇女在麦地里急匆匆向前弯腰拾穗的情形,看了不禁让人产生同情。

2.为什么两幅同是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呢?了解这些内容就需要对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画家本人加以考察,才能理解画家的表现意图并对作品作出价值判断。

教师总结:所谓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分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的活动。

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新课标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①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和创造能力的一门学科。

②高中美术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是在初中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整合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凸显“鉴别”与“欣赏” 的有机结合。

同时,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和功能是什么?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依据:(3)教学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依据: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针对本课的性质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我采用引导法、讲授法、点拨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跃课堂气氛,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己理解总结为基础,运用多媒体等实物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教具准备:教材,备课本,PPT ,图片等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一.引入新课(PPT 出示图)5分钟 (1)介绍自己学习绘画的经历,使学生首先对我有所了解。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喜欢的美术作品,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和学生讨论一些关于漫画,CG 电脑美术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

学生各抒己见:漫画、动画、时装…… 学生和老师自由谈论。

活跃课堂气氛。

这是高中美术的第一课,也是教师和学生第一次见面,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大卫 (法国)
2、教育功能
主要是指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能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锐意进取。
为了在社会上广泛推行妇女的道德教育,借以维护封建秩序。
第二部分
美术作品如何分门别类
艺术门类划分
中国画,油画,历史画,风景画
浮雕,圆雕
建筑设计
草书,篆书等
绘画
雕塑
建筑
设计
书法
摄影
环境设计
商业纪实等
形式语言分类
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
具象艺术
以写意性主管表现为主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
请判断它们属于哪种艺术语言
第三部分
美术鉴赏的意义
纵向:从纵的方面看,他属于哪一个美术门类,这个门类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在这个美 术门类中有没有代表性?艺术水准高不高?有没有独创性?
横向:是与同时代、同门类还有不同门类美术家和作品的比较。
请同学们根据本次课程所学,选其中一幅进行鉴赏
作品名字:《向日葵》作者:梵高(1853—1890)荷兰人画种:油画派别:后印象派
背景:《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梵高绘画的一系列静物油画。当中有三幅绘有十五朵向日葵,另有两幅绘有十二朵向日葵。画家1888年8月在法国南部阿尔勒绘画了第一幅十五朵的 《向日葵》 (藏于英国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和第一幅十二朵的《向日葵》 (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其余的作品在翌年1月绘成。全部作品都画在 93 × 72 厘米 (37" × 28") 的帆布上。1887年他另外在巴黎绘画了一套四幅的向日葵静物画。 这个系列呈现了向日葵由盛放到凋谢各阶段的形象。在用色方面——某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新近上市的颜料令新的色调变得可能——黄色系列的表现力得到突破 《向日葵》打破陈规,强烈的对比颜色和厚重的色块结合得天衣无缝,更创造出新的对比色系,对往后的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画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调,用绿色和蓝色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签名和一朵花的中心也使用了蓝色。籽粒上的浓重色点具有醒目的效果,纤细的笔触力图表现花盘的饱满和纹理的婀娜感觉。 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共25张ppt)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共25张ppt)
——
主 赏培 角 及养 教 其审 师 意美 : 义的 林眼 伊睛 冰
美 术 鉴
注:文本框可根据需求改变颜色、移动位置;文字可编辑
目录
欣赏图片 鉴赏含义 鉴赏分类鉴赏Fra bibliotek义欣赏图片
欣赏图片
提问: 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
壮观、崇高、神圣
总结:
两种不同的美: 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如:黄山、九寨沟瀑布等。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鉴赏分类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 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绘画按材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年画、 壁画等等。
雕塑按空间:圆雕、浮雕。
设计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 计、家具设计、网页设计等。
书法:楷书、隶书、行书、魏碑、篆书、草书。
摄影:人物摄影、静物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
鉴赏分类
鉴赏分类
鉴赏分类
郎世宁《百骏图》徐悲鸿《奔马图》和韩美林《奔马》 进行比较分析,谈谈这三幅作品的造型手法有什么不同?
按形式语言上划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鉴赏含义
话题3:美术鉴赏对我们的人生真的那么重要吗? (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衣、食、住、行只是最简单的生存层面,它们都离不开美术,自然也离不开美术鉴赏。
相同点:都是一劳动妇女为题材 不同点:前者:贵族妇女
平和优雅的美 中国画 后者: 贫穷妇女 让人产生同情 油画
鉴赏含义
总结出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感知、 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 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白行吟图》是梁楷减笔 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寥寥 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酒 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 勾画得惟妙惟肖。
徐悲鸿擅长以马 喻人、托物抒怀,以 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 热情。徐悲鸿笔下的 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 独有一种精神抖擞、 豪气勃发的意态。
看似一些大树,实质上每株大树都是一个人形,且妩媚多姿 的女人形象。这些美女以各自的优美线条展现南国的风貌。
安格尔 《里维耶夫人肖像》
油画 (写实)
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草介 《忧郁》
油画 (新古典主义)
莫奈 《睡莲》
油画 (印象派)
塞尚 《静物》
油画 (印象派)
中 国 画
工 笔 花 鸟 画
中国画 人物画
中国画 山水画
水彩画
水粉画 素描
彩版画 装饰画
黑白版画 壁画
二、雕塑:
▪按材料:石雕、木雕、泥塑、金属雕塑等 ▪按题材:人体雕塑、肖像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等 ▪按空间:圆雕、浮雕、镂空雕
张萱(公 元713—7 5 5 年), 唐代画家
“练”是一 种丝织品, 刚刚织成时 较硬,必须 用水煮过, 漂白,再用 杵捣,再熨 平,才能柔 软洁白。
从事同一活 动的人,由于 身份、年龄、 分工的不同, 动作、表情各 个不一,并且 分别体现了人 物的特点。人 物形象逼真, 刻画惟肖,流 畅,设色艳而 不俗,反映出 盛唐崇尚健康 丰腴的审美情 趣,代表了那 个时代人物造 型的典型时代 风格。
不同寻常的庄 严感。米勒一般采用 横的构图,让纪念碑 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 景的原野上。三个主 体人物分别戴着红、 蓝、黄色的帽子,衣 服也以此为主色调, 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 线。她们的动作富于 连贯性,沉着有序, 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 源照射在人物身上, 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 而有忍耐力。
不同国度,不同艺术形式的作 品,分别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 和社会价值。
《拾穗者》是最能够代表 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 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 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 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 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 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 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 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 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 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 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 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 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 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 粮食。
二、美术作品的分类:
绘画 雕塑 建筑 设计(工艺) 书法(篆刻) 摄影 电脑美术
一、绘画:
▪按材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版画、素描、水彩画、
水粉画、壁画、装饰画等。
油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
中国画:按技法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徐悲鸿 《奔马》 中国画 (写意)
木雕
泥塑
金属雕塑
三、建筑:
▪按功能:园林建筑、纪念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四、设计(工艺):
▪按内容材料: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家居设计、陶瓷设计等
泡面压盖小人 可感受温度变色
五、书法(篆刻):
▪按形式语言:楷书、隶书、草书、篆书
篆书
楷书
隶书
草书
六、摄影:
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雕塑家)
谢谢观看
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主讲:张晓玲
请您欣赏:
齐白石
徐悲鸿
那么我们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风格各异 的美术作品可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哪
些是好的作品?哪些又是一般的作品呢? 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什么是美术鉴赏,我
们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捣练图》唐代作品,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 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捣练图》卷是 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这幅长 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 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 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 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 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按内容:人物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
七、电脑美术:
▪按技术: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
三、美术鉴赏的意义
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
通过作品的内容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 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 优雅平和繁荣的大唐生活。
三、美术鉴赏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