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建专业
矿井建设专业简介

矿井建设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20502
专业名称矿井建设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掌握井巷设计、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基本知识,具备施工组织、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从事井巷设计与施工、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矿山建设和生产、地铁建设、隧道施工等企业,在工程概预算、生产调度岗位群,从事井巷设计与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识图及绘制采掘工程图的能力;
3.具备分析判断地质构造和解决井巷施工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4.具备开采巷道布置方案设计、掘进施工及工艺设计、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能力;
5.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及较好的人际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
6.掌握采掘工作面生产技术、质量标准及安全要求,具备采、掘工作面的施工生产和工程质量验收能力;
7.了解煤矿常用掘进生产设备构件的组成及操作程序。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煤矿开采方法、建井提升与运输、矿山测量与矿图、井巷设计与施工、巷道施工技术、爆破工程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巷道断面设计及巷道掘进施工工艺设计等实训。
在煤矿、地铁、隧道施工等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掘进机司机巷道掘砌工巷道锚喷工安全检查员支架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矿井建设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土木工程。
职称按资质专业分类表

江苏省建筑业企业资质职称人员相近专业认定目录(20150918版)说明:此目录适用于本省省级和市级许可资质中对工程类职称人员职称和学历专业的相近专业认定;报部级许可资质仅供参考。
结构专业:土木工程、工民建、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土建、房建工程、土木建筑、地下建筑、岩土工程。
给排水专业:给排水、建筑水电、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管道工程、水工工艺、污水处理。
暖通专业:管道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暖通、供热通风与空调、制冷与空调、水暖、采暖通风、暖通空调、公用设备安装、供热空调与燃气、城市燃气、热能与动力。
电气专业:发电、输变电、供配电、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自控、计算机应用、建筑电气、供电与照明、电力工程与自动化以及名称中含有“电气”、“机电”、“电力”的专业。
电力工程专业:热能动力工程、水能动力工程、核电工程、风电、太阳能及其它能源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电、输变电、供配电、高压电与绝缘技术、电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矿建专业:矿井建设、矿山建筑、煤矿建井、地下建筑工程、隧道工程。
机电专业:电气、机械设备、焊接、自动化控制、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以及名称中含有“机电”、“电气”、“机械”的专业。
地质专业:探矿工程、物探、化探、水工、岩土与地基、采矿煤工程、采矿以及名称中含有“地质”或“地下”的专业。
测量专业:测绘工程、测量工程、工程测量、大地测量、矿山测量、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名称中含有“测量”或“测绘”的专业。
通风安全专业:通风、管道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暖通、供热通风与空调、制冷与空调、水暖、采暖通风、暖通空调、空气调节、暖气与通风、空调技术、热能利用与空气调节工程。
金属冶炼专业:炼钢、炼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特种冶金以及名称中含有“冶金”、“冶炼”的专业。
金属材料专业:金属材料加工、热处理、金属制品、复合材料、铸造工程。
地质矿产专业设置

地质矿产专业设置
地质矿产专业设置主要包括以下专业:
地矿类专业:包括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
这些专业都与地质和矿物有关,如勘探、选矿以及矿物加工等。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方向,具体如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等。
本科专业:包括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及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等。
这些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从事地质调查与找矿、矿产资源管理、土地与地籍管理、水资源开发管理、矿业权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技术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
如需更多关于地质矿产专业设置的信息,建议访问相关学校官网或咨询相关从业者。
专业解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介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即地球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
而岩石是由许多矿物组成的。
当岩石由有用矿物组成时,就构成了矿石或矿床。
本专业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的一门学科。
2、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及沉积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达到:(1)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身心健康,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在良好的数理化、地质学与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较好地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基本理论及实验测试技能和研究方法。
熟悉本学科领域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新发展、新动向,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研究方向01 沉积地质与沉积矿产02 层序地层学03 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04 环境矿物学05 应用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60高等数学④827地球科学概论或808岩石学(注:各院校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不同,以上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二、就业方向该专业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和管理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研究院(所)、机关学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毕业生可到国土资源、矿管、矿山、土地、石油、水利、水资源、交通、环保、城建、珠宝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教学工作。
三、就业前景近年来,国家急需的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迅速发展。
这些研究包括各种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等)的开发与利用,绿色环境建设与污染(矿物环境属性的开发与应用)治理,新兴材料(如复合材料与功能材料等)的开发与应用,玉石文化研究和宝玉石鉴定,纳米矿物及材料,岩矿空间信息分析,以及板块运动与岩石成因,岩石圈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同位素和地球化学制约. 矿产资源约束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人才的严重短缺又是形成瓶颈的重要原因。
采矿工程(专)专业规则说明

工学科地矿类采矿工程专业(专科)专业规则一、培养规格与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专科,两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具备在固体矿床开采(含煤炭、金属和非金属开采)和岩土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及管理能力和具有良好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岗位:能在采矿工程专业技术与管理岗位工作,胜任采掘工作面、通风、安全、计划、设计、科研、培训等部门技术员等职位。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本专业共设置5个课程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综合实践。
1.公共基础课该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9学分。
(1)必修课: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基础、英语Ⅰ(1)。
(2)选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Ⅰ(2)。
2.专业基础课该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20学分。
(1)必修课: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矿井测量、矿山地质。
(2)选修课:煤矿电工、矿山机械、矿图、矿山环境保护、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
3.专业课该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21学分。
(1)必修课:井巷工程、矿山开采方法、矿井通风与安全。
(2)选修课:矿压观测与控制、矿井设计、采矿CAD、采矿概论、非煤矿床开采技术。
4.通识课中央电大设置统一的通识课程平台,所有开放教育专业适用此平台的课程;通识课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2学分;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
5.本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和毕业设计,统设必修,共15学分,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组织实施。
该环节不得免修。
三、毕业规则本专业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依次是:公共基础课:9学分专业基础课:20学分专业课:21学分通识课:2学分实践课:15学分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之和为67学分,各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之和为39学分。
煤矿建设各专业工程范围和工程复杂程度表

2矿山采选工程2.1矿山采选工程范围[原文]适用于有色金属、黑色冶金、化学、非金属、黄金、铀、煤炭以及其他矿种采选工程。
[解释]本条对矿山采选工程监理适用范围做出规定。
本章适用于有色金属、黑色冶金、化学、非金属、黄金、铀、煤炭以及其他矿种采选工程的监理收费。
本条所称矿山是一个泛称,包括了露天矿、地下矿、水下矿以及水体矿(如钠盐矿、钾盐矿、锂盐矿)等不同矿石赋存形式。
矿山采选是指对特定矿种的开采以及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对开采的矿石进行分选,达到进一步加工、冶炼的要求。
2.2 矿山采选工程复杂程度2.2.1 采矿工程【原文】采矿工程复杂程度表表2.2-1[解释]本条根据地形与地质构造条件、水文条件、矿物赋存条件、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将矿山工程工程复杂程度划分为3级。
工程复杂程度等级I级的主要有以下特征:1、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简单。
地形条件简单是指全矿田范围内的地形平坦,而不是局部地形平坦。
地质条件简单是指有色金属、黑色冶金、化学、非金属、黄金、铀、煤炭等各类矿物《地质勘探报告》确定的地质构造为简单类型,具有产状近似水平,很少有波状起伏,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有岩浆岩侵入的特点;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水文条件简单是指矿床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或季节变化带内,以大气降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出量q<0.1L/s.m的工程。
2、煤层、煤质稳定,全区可采,无岩浆岩侵入,无自然发火的矿井工程。
煤层、煤质稳定是指煤层厚度变化很小,结构简单或较简单,煤质单一。
3、立井筒垂深<300m,斜井筒斜长<500m。
是指井筒垂深不大,可不采用特殊凿井方法施工的浅井筒工程。
4、矿田地形为I、II类,煤层赋存条件属I、II类,可采煤层<2层,煤层埋藏深度<10 0m,采用单一开采工艺的煤炭露天采矿工程。
采用单一开采工艺是指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剥离、采煤)采用同一种开采工艺。
5、两种矿石品种,有分采、分贮、分运设施的露天采矿工程。
面试矿井专业知识

面试矿井专业知识1. 矿井概述矿井是为了开采矿产资源而建造的地下工程。
它包括井口设施、井下巷道、采矿设备等。
矿井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2. 矿井类型根据采矿方法的不同,矿井可以分为露天矿井和地下矿井两种类型。
露天矿井是指在地表直接开采矿产资源的矿井,地下矿井是指在地下开采矿产资源的矿井。
3. 矿井工程矿井工程是指进行矿井建设和管理的工作。
它包括矿井设计、矿井开发、矿井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3.1 矿井设计矿井设计是根据矿产资源储量、品位、采矿方法等因素,确定矿井的布置和参数。
矿井设计需要考虑矿井结构、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3.2 矿井开发矿井开发是指对矿井进行施工和开采的工作。
它包括矿井井口设施的建设、井下巷道的开挖、采矿设备的安装等方面的内容。
3.3 矿井维护矿井维护是指对矿井进行巡查、维修和保养的工作。
它包括检查矿井安全设施、修补矿井巷道、更换老化设备等方面的内容。
4. 矿井安全矿井安全是矿井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矿井存在各种危险,如瓦斯、煤尘、火灾等。
为了确保矿工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4.1 瓦斯抽放矿井中会产生大量的瓦斯,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发爆炸等事故。
因此,矿井中需要设置瓦斯抽放系统,将瓦斯排出井外。
4.2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矿井中的重要设施,它可以保持矿井空气的新鲜,并排除有害气体。
通风系统包括主风机、巷道风门、风道等。
4.3 灭火系统矿井中的火灾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因此需要设置灭火系统。
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水泵、喷水装置、灭火器等。
5. 矿井设备矿井设备是进行矿井开采和生产的工具和机械设备。
常见的矿井设备包括井下掘进机、井下运输车、井下起重机等。
5.1 井下掘进机井下掘进机是一种用于开挖井下巷道的机械设备。
它可以替代传统的人工开挖,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5.2 井下运输车井下运输车是一种用于运输矿石和人员的车辆。
它可以在矿井中运输大量的物资,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专业,主要研究矿石的选矿、矿石加工、矿石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和工艺。
随着国家对资源的重视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可以在矿山、冶炼企业、建材企业、环保企业等各个领域就业。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
矿山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之一。
矿山是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基地,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备矿石选矿、矿石加工和矿石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在矿山中从事矿石的选矿和加工工作,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冶炼企业也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热门方向之一。
冶炼企业主要从事金属矿石的冶炼和加工工作,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熟悉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矿石的选矿和冶炼工艺,可以在冶炼企业中从事矿石的冶炼和加工工作,提高金属矿石的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建材企业也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之一。
建材企业主要从事水泥、砖瓦、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加工工作,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熟悉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可以在建材企业中从事矿石的加工和建筑材料的生产工作,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环保企业也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之一。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环保企业对矿石加工和资源利用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环保企业中从事矿石的加工和资源利用工作,开发和应用绿色矿石加工技术,减少矿石加工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矿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结起来,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广泛,包括矿山、冶炼企业、建材企业、环保企业等各个领域。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备矿石选矿、矿石加工和矿石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在这些领域中发挥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12.01
⑽
GB 50419-2007
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
2008.06.01
⑾
GB 50416-2007
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
2007.12.01
⑿
GB 50415-2007
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
2007.12.01
⒀
GB 50384-2007
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002.4.1
⑸
GB50191-93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1994.6.1
⑹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2003.12.1
⑺
GB50040-96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1997.1.1
⑻
JGJ145-2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2005.03.01
⑼
GB 50385-2006
1996.7
2003.3.1
⑶
05G525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钢吊车梁)
2005.6.1
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002.4.1
⑺
GBJ 213-90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991.5.1
⑻
GBJ97-87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1987.10.1
⑼
冶黄基(1997)55号
黄金矿山井巷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1997.7.31
⑽
MT5010-95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
2005.10.1
⑶
JTJG B 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004.3.1
⑷
JTJ004-89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1990.1.1
⑸
JTJ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005.1.1
⑹
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2004.6.1
⑺
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003.7.1
⑻
JTG D40-200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2003.6.1
⑼
JTJ042-9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1995.7.1
⑽
GBJ 22-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1988.8.1
⑾
GB50108-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2001.12.31
2施工、验收规范
⑴
YSJ413-93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0708.01
⒁
MT/T 5017-96
煤矿立井井筒装备防腐蚀技术规范
1996.12.1
⒂
MT/T557-1996
立井罐道用冷弯方型空心型钢
1997.02
⒃
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2004.6.1
1.3相关规范
⑴
GB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2006.1.1
⑵
GB50197-2005
1996.1.1
⑾
MT5009-94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99.7.1
3基础性标准及规范
⑴
YS/T5022-94
冶金矿山采矿术语标准
1995.6.1
⑵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制图标准
2008.
正在印刷
4标准图
4.1国家标准图
⑴
G323-1~2
钢筋混凝土吊车梁
2004.8.15
2004年合定本
⑵
吊车轨道联结
⑸
YSJO19-92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试行)
1993.5.1
1.2其它常用规范
⑴
(90)中色计字第250号
有色金属矿山生产技术规程
1990.8.1
⑵
GB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2004.5.01
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06.11.1
2006年版
⑷
GB50010-2002
1994.5.1
⑵
YSJ414-93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994.5.1
⑶
YBJ218-89
冶金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990.1.1
⑷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002.4.1
⑸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002.3.1
⑹
矿建专业
有效版本的标准规范目录
1.1常用主要设计规范
⑴
YSJ021-93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设计规范
1993.10.1
⑵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2006.09.1
⑶
建标[2001]92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矿山工程部分)
2001.5.8
⑷
GB50086-2001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
20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