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

合集下载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内容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内容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一、主控项目:1、混凝土开盘前,对使用的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必须首先进行试验,试配.原材料合格后方可使用.开盘后原材料必须要求现场抽取混凝土试样<甲方在场>.2、混凝土施工有条件情况下尽量整体浇灌,特殊情况时施工缝的位置必须按设计要求留置,继续施工时施工缝必须采用澎胀剂等有关规范做法进行处理.浇灌后的混凝土在12小时内必须设专人覆盖并养护.3、砂、石含泥量要严格控制:砂子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5%石子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15时含泥量≤2%4、严格混凝土加水量: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现场抽测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严禁使用.使用的磅称应随时检查.5、严格避免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发生:露筋、蜂窝、孔洞、夹碴、疏松、裂缝、缺棱掉角、棱角不顺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掉皮起砂、胀模变形、跑模位移.接槎不实等.二、现场验收实测项目规范:1、轴线位置:基础,基座允许偏差15mm独立基础允许偏差10mm柱梁允许偏差8mm剪力墙允许偏差5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2、垂直度:层高≤5米允许偏差8mm层高>5米允许偏差10mm3、标高:层高允许偏差±10mm全高允许偏差±30mm4、裁面尺寸:允许偏差+8mm;-5mm5、柱层间错位:允许偏差8mm以上施工队首先预检,合格后请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抽测.土方工程及回填土质量要求1、基底不得超挖,超过基底标高,出现超挖地方,必须取得设计单位同意,施工队不得私自处理.<坟、坑、井等软土层>2、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要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以防清槽时,超过标高.3、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经设计、勘测验收后,钎孔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用木棍或钢筋棍捣实一次,钎孔灌砂必须密实.4、回填土优先利用挖出的原土. 雨季施工,挖出的土最好堆集覆盖,防止下雨含水率太高.不得含有有机杂质<草根、树根等>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厘米,含水要符合规定.5、回填土应分层铺摊,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25厘米<人工打夯不大于20厘米>.严禁铺填超厚或车辆直接倒土入槽.严禁采用"水夯".局部采用人工夯时,也要保证质量.6、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7、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干密度合格率不低于90%.8、回填土太湿,出现"橡皮土"现象,必须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夯实,回填土太干时要适当洒水润湿.9、回填夯实中,要注意保护管道,防止位移或损坏.10、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顶面标高:+0,-50mm,表面平整度20mm.11、灰土工程,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的灰土颜色要一致.12、灰土施工时要控制好含水量<手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铺土厚度及夯实要求同上.基本要求: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合格,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表面无起皮.夯实中,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甩槎时,层次之间不少于50厘米.室内直埋的上、下排水管安装前应除锈、涂二遍石油、沥青漆,给水钢管按规范要求进行防腐处理.<请建设单位现场复验后再埋>,排水管道要做灌水试验.<隐检项目,由甲方验收>现场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通病一、模板工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道病:1、截面尺寸不准确,混凝土保护层偏大或偏小,柱身扭曲.2、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偏大,板中部下挠,板底模板变形、下沉,出现板底不平.3、由于模板拼缝不严,缝子过大又未采取封缝措施至使混凝土跑浆,构件出现蜂窝,麻面.<这方面尤其注意>4、拆模时硬砸,硬撬,混凝土表面、棱角遭破坏.5、模板内杂物清理不净,混凝土浇灌后出现夹碴,烂根.纵横混凝土梁与柱顶交接点处的模板最容易出现问题,处理不好,浇灌的混凝土出现凸凹不平,跑模,胀模等.二、模板安装质量规范:1、柱、墙、梁、轴线位移允许偏差为5mm2、每层墙、柱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3、柱、墙、梁、标高允许偏差为±5mm4、柱、墙、梁、标高允许偏差为+4mm;-5mm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允许偏差为2mm6、表面表整度允许偏差为5mm砌砖工程质量要求及规范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和材料试验单.2、砌体用的砂浆,标号,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浆使用前必须按规范做试配,原材料使用前必须有区试验室试验单.砂浆使用时按配合比,车车过磅计量,并在甲方监督下现场取样,做砂浆试块,送区试验室进行试验.3、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竖缝,水平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4、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留槎处要按施工规范留置,要按设计要求保质,保量,放置墙体拉接筋.5、留置构造柱的位置必须正确,五退五入构造柱墙体要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要清理干净,柱子截面尺寸必须正确.6、室内暖气沟回填土时要加垫板支撑牢固,防止回填土时将暖气沟墙体挤歪挤裂.7、墙体砌筑时,要保证墙面垂直,平整,要符合验收规范,36墙必须双面挂线,24墙必须挂反手线,舌头灰要随砌随刮平.8、严禁水平灰缝高低不平,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每层砖都要与皮数杆对平,通线要绷紧穿平,严禁留接槎处高低不平,出现错槎等.9、门窗过梁处安装,标高及两端搭墙长度必须正确,坐灰要饱满,坐灰厚度超过2厘米时必须用豆石混凝土铺垫.严禁直接用砂浆铺垫.10、砌墙时,半头砖不得集中使用,要分散使用,混水墙立缝灰要饱满.砖墙砌筑,允许偏差:轴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10mm垂直度每层允许偏差±15mm表面平整度每层允许偏差5mm水平缝平直度允许偏差10mm门窗洞口宽度允许偏差±5mm门窗洞口高度允许偏差+15mm,-5mm留置构造柱截面允许偏差±10mm外墙上下窗口偏移允许偏差20mm 钢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要求主要控制项目:1、钢筋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单,进场复验试验报告.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2、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接头设置等是否符合设计.3、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4、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加密区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钢筋,箍筋的未端弯钩,弯起筋的角度是否符合规范.6、予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7、基座,梁,板,柱等结构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8、凡属隐检内容项目,施工队首先按规范自检,予检后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验收,未经核验,签字,严禁进行下道工序.纵向受接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混凝土C25时Ⅰ级钢25dⅡ级钢35dC30时20d-30d钢筋加工施工规范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允许偏差±10mm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允许偏差±20mm3、箍筋内净尺寸<几何尺寸>允许偏差±5mm4、同一纵向受力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未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5、纵向受力筋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长度按国家规范执行.6、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的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以下规定:①在受拉区内不宜大于50%,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②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域内.③对梁、板、墙类不宜大于25%④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7、钢筋工程验收实测项目:①绑扎钢筋骨架长度允许偏差±10mm宽、高度允许偏差±5mm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混凝土C25时钢筋搭接长度为Ⅰ级30dⅡ级40d混凝土>C25时钢筋搭接长度为Ⅰ25dⅡ35d②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范围±10mm排距允许偏差范围±5mm③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允许偏差±10mm 合格率必柱、梁允许偏差±5mm 须达到板、墙允许偏差±3mm 90%以上④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⑤钢筋弯起点位置允许偏差20mm⑥予埋件中心位置允许偏差5mm水平高差允许偏差+3mm8、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绑扎时要采用十字扣或套扣,搭接位不少于3个扣.9、弯钩的朝向必须正确,绑扎,焊接接头方法及长度必须符合规范.10、箍筋弯钩角度为135º,弯钩平直长度为10d1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及C30时:板、墙,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有垫层的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无垫层的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保护层为≥15mm。

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质量验收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针对混凝土质量验收的一些规范。

一、验收前的准备工作1. 验收前应首先仔细查看混凝土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应具备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型号/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2. 确认混凝土产品的标准规范,包括但不限于GB/T 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规程》、GB/T 50082《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204《建筑用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等。

二、混凝土产品的验收1. 外观质量验收: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的裂缝、起砂、掉皮等缺陷。

2. 力学性能验收:采用取样试块或钻孔取芯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能等力学性能的检验。

3. 配置验收: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水灰比、骨料配合比、粉煤灰掺量等。

4. 检测混凝土的含水率和坍落度,其中含水率应符合要求,坍落度应保持在设计范围内。

5. 进行混凝土的自散凝验收,根据施工进度确定自散凝时间,确保混凝土的自散凝时间符合要求。

6. 验收混凝土的含气量,采用气量计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含气量符合要求。

7. 检测混凝土的致密性,根据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孔隙率、孔径、孔隙分布等检测。

8. 进行施工现场硬化混凝土断面硬度检测,合格的混凝土断面硬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三、质量验收记录1. 对混凝土产品的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包括验收日期、施工单位、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力学性能检测结果等。

2. 建立验收记录档案,记录混凝土产品的验收情况,作为后续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

3. 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产品,应详细记录不合格项,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后续工程的质量。

四、注意事项1. 施工单位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混凝土的质量验收,确保验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验收,不得随意改变验收方法和标准,保证验收结果的真实性。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一、前言混凝土工程验收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技术规程,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混凝土工程验收。

二、验收前准备1、验收前确定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2、验收前检查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如模板、钢筋的安装情况等;3、验收前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并确认已按规定比例搅拌均匀。

三、验收内容1、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混凝土的坍落度、密实性、表面平整度等。

应检查浇筑过程中是否有渗漏、裂缝等缺陷,是否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浇筑,是否按照施工工艺进行。

2、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是衡量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

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强度测试,测试方法包括非破坏性测试和破坏性测试。

非破坏性测试包括超声波、电磁等方法,破坏性测试包括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

3、混凝土密实性混凝土密实性是指混凝土中空隙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密实性测试,测试方法包括水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等。

4、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

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耐久性测试,测试方法包括碳化深度、氯离子渗透深度等。

5、混凝土外观质量混凝土外观质量是指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色泽、裂缝、渗漏等情况。

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外观质量测试,测试方法包括表面平整度、表面硬度等。

四、验收标准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混凝土密实性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3、混凝土耐久性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4、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5、混凝土浇筑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无渗漏、裂缝等缺陷。

五、验收记录1、验收报告应包括验收项目、验收结果、验收方法、验收标准、验收时间、验收人员等信息;2、验收报告应由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3、验收报告应在项目档案中归档保存。

六、验收后处理1、如发现混凝土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方进行整改;2、如混凝土工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应停止工程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3、验收报告应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应及时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混凝土施工验收标准

混凝土施工验收标准

混凝土施工验收标准
混凝土施工验收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 混凝土外观质量:混凝土应表面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缺陷。

2. 混凝土尺寸偏差:混凝土结构物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物的断面尺寸、长度、宽度、高度等偏差应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3.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5%。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钢筋不受锈蚀。

5.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施工缝应进行处理,确保接缝处无渗漏现象。

6.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有明显的不平或波浪状现象。

7. 混凝土抗渗性:混凝土抗渗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渗漏现象。

8. 混凝土沉降观测:在高层建筑等重要工程中,应对混凝土结构物的沉降进行观测,确保沉降稳定。

这些标准是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制定的,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验收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如有疑问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GB5020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221120.docx

GB5020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221120.docx

GB5020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221120.docx 【范本一:正式、专业】:【正文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行为,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个环节。

第三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

第二章施工准备第四条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内容。

第五条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六条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第三章材料验收第七条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材料验收区域,对每批进场的材料进行验收和登记。

第八条对进场的混凝土原材料,应进行外观检查、强度检测、水泥含量检测等验收项目。

第九条对进场的钢筋、模板等材料,应进行尺寸检查、表面质量检查、材质认证等验收项目。

第四章混凝土浇筑第十条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其表面平整、结实。

第十一条混凝土浇筑时,应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和方式进行,确保浇筑质量。

第十二条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第五章施工质量验收第十三条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成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质量验收。

第十四条施工质量验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检测、养护质量检测、结构形状尺寸检测等项目。

第十五条施工质量验收结果应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并做好档案管理。

【附件】:附件一: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模板附件二:混凝土原材料验收记录表附件三: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2. 法律名词:养护质量检测注释:对混凝土浇筑后进行的养护工作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法律名词:结构形状尺寸检测注释:对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和尺寸进行检测,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1.监测和检测:混凝土工程验收中,首先需要进行监测和检测。

监测和检测可以包括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成品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测试和分析。

例如,需要监测和检测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流动性、硬化时间以及抗渗性等参数。

2.施工工艺和要求:混凝土工程验收还需要对施工工艺和要求进行评估和检验。

这包括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如验收施工设备和模板的合格性,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等。

施工工艺要求还包括混凝土搅拌、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方面。

3.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工程验收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例如对原材料的使用、施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进行监督。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施工节点进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4.施工记录和报告:混凝土工程验收还需要进行施工记录和报告。

施工记录要求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控制和调整进行详细记录,例如施工工艺的变更、材料的使用情况和试验结果等。

施工报告要求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提供给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参考。

5.强度和耐久性验证:混凝土工程验收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进行验证。

这可以通过进行抗压和抗折试验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和抗碱骨料反应等进行评估。

总结起来,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和要求涉及混凝土原材料的监测和检测,施工工艺和要求的评估和检验,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和调整,施工记录和报告的记录和总结,以及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验证等方面。

这些规范和要求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保证施工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对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混凝土质量的验收十分重要,以下是对混凝土质量验收的规范。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核对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检验报告。

2. 检查原材料的数量和存放情况,确保其不受潮、破损和污染。

二、施工现场的验收:1. 检查混凝土搅拌机和泵车是否经过检修和维护,并核对操作人员的资质证件。

2. 施工现场应有清晰的施工标志和警示标志,确保工人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三、混凝土原材料的验收:1. 对水泥进行塑料袋拆封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并取样送实验室检验。

2. 检查骨料和细集料的外观质量,检查是否有碎石、泥土等杂物,并进行取样送实验室检验。

3. 验收混凝土掺合料时,应核对原材料的种类、比例和性能指标,并保证其质量合格。

四、混凝土配制的验收:1. 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合理选用添加剂,确认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例。

2. 各种材料的搅拌时间、顺序和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

3. 取样检验混凝土配制好后的质量,保证其强度、坍落度和饱和度等达到设计要求。

五、浇筑和养护的验收:1.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的安装和支撑是否符合要求,模板表面应平整、洁净,防止漏浆现象。

2. 混凝土浇筑时,应进行振捣以排除气泡,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3. 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一般采用喷洒、覆盖和湿养等方式,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

4. 养护结束后,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验,检测其强度和抗渗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六、验收记录和报告:1. 验收人员应详细记录验收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观测结果。

2. 验收报告应详细描述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情况,并阐明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整改措施。

总之,混凝土质量验收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确保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指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评定和验收的规范性要求。

这些规范旨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确保工程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并具有满足使用功能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以下是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详细介绍。

一、基础准备验收1.混凝土施工前,要对地基的平整度、孔洞、裂缝、土层及其水分含量等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基础准备工作符合设计要求。

二、混凝土成分验收1.按照设计要求,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水灰比、胶凝材料掺量、骨料性能、荷载能力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2.混凝土配料应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特殊要求的材料和掺合料要进行试验验收,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混凝土浇筑验收1.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支撑系统、钢筋骨架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2.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浇筑速度、振捣方式、浇筑中的温度、湿度等,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3.在浇筑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塌落度、坍落度、均匀性、凝结时间等进行检测和记录。

四、混凝土养护验收1.对混凝土养护时间、养护方式、养护剂的使用等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后期耐久性。

2.对养护期间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和记录,确保养护环境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五、混凝土强度验收1.在混凝土养护期满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评定和验收。

2.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在抗压强度试验之前,还应进行成型体积温度、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等,对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进行评定和验收。

3.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验收。

六、混凝土外观验收1.对混凝土表面的开裂、蜂窝、气孔、凸凹不平等进行目测和检测,评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对混凝土的表面质量进行分类评定,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表面质量等级。

七、其他验收要点1.对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形状、平整度等进行检查和验收,保证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要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1—88中第五章、《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GBJ 321-9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工程试点应用,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工程及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内容和程序;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涉及结构安全的见证及抽样检测。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招待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通讯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E:*********************.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本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混凝土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第五建筑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人发解放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建委开发办公司主要起草人:徐有邻程志军白生翔韩素芳艾永祥李东彬张元勃路来军马兴宝高小旺马洪晔蒋寅彭尚银周磊坚翟传明1. 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说明:1.0.1 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和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

本规范不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不适用于特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

说明:1.0.2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包括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

本规范所指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范围一致。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第五章、《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1.0.3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承包合同和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 本规范是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最低要求,应严格遵守。

因此,承包合同(旭质量要求等)和工程技术文件(如设计文件、企业标准、施工技术方案等)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当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高于本规范的规定时,验收时应以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为准。

1.0.4 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配套使用。

说明:1.0.4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了房屋建筑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

本规范是根据该标准规定的原则编写的,适用于该标准“主体结构”分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遵守该标准的相关规定。

1.0.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说明:1.0.5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施工项目设计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综合性强、牵涉面广,不仅有原材料方面的内容(如水泥、钢筋等),尚有半成品、成品方面的内容(如构配件、预应力锚具等),也与其他施工技术和质量评定方面的标准密切相关。

因此,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遵照执行;凡本规范无规定者,尚应按照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

2. 术语2.0.1 混凝土结构 concrete structure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0.2 现浇结构 cast-in-situ concrete structure系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0.3 装配式结构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0.4 缺陷 defect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2.0.5 严重缺陷 serious defect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6 一般缺陷 common defect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7 施工缝 construction joint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2.0.8 结构性能检验 inspection of structural petformance针对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项指标所进行的检验。

说明:2 术语本章给出了本规范有关章节中引用的8个术语。

由于本规范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在该标准中出现的与本规范相关的术语不再列出。

在编写本章术语时,主要参考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90等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术语。

本规范的术语是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角度赋予其涵义的,但涵义不一定是术语的定义。

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性英文术语,该英文术语不一定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术语,仅供参考。

3. 基本规定3.0.1 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说明:3.0.1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有关剽窃,本条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和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提出了要求。

施工单位应推行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求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对具体的施工项目,要求有经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

上述要求应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运行。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应按程序审批,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内容,应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措施。

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3.0.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根据结构的施工方法分为两面三刀类:现浇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分类,还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等。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说明:3.0.2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分类,列举了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具体名称。

子分部工程验收前,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分类确定应验收的分项工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体系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划分为六个分项工程: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

本规范中“结构缝”系指为避免温度胀缩、地基沉降和地震碰撞等而在相邻两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两部分之间设置的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等的总称。

检验批是工程质量验收的基本单元。

检验批通常是按下列原则划分:1.检验批内质量均匀一致,抽样应符合随机性和真实性的原则;2.贯彻过程控制的原则,按施工次序、便于质量验收和控制关键工序质量的需要划分检验批。

3.0.3对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或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关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

说明:3.0.3 子分部工程验收时,除所含分项均应验收合格外,尚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生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

对施工工艺的见证检测,系指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在施工期间由参与验收的各方在现场对施工工艺进行检测。

有关施工工艺的见证检测内空在本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如预应力筋张拉时实际预应力值的检测。

本条规定的子分部工程验收内容中,见证检测和结构实体检验可以在检验批或分项工程验收的相应阶段内进行。

3.0.4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说明:3.0.4 分项工程验收时,除所含检验批均应验收合格外,尚应有完整的质量验收记录。

3.0.5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如下内容:1 实物检查,按下列方式进行:1)对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产品的进场复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2)对混凝土强度、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前标准和本规范规定的抽样方案执行;3) 对本规范中采用计数检验的项目,应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行检查。

2 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的产品合格证(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及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说明:3.0.5 检验批验收的内容包括按规定的抽样方案进行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

本条列出了实物检查的方式和资料检查的内容。

3.0.6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3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对验收合格的检验批,宜作出合格标志。

说明:3.0.6 本条给出了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的条件: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验均应合格,且资料完整。

检验批验收合格后,在形成验收文件的同时宜作出合格标志,以利于施工现场管理和作为后续工序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