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槽的形成和修补坑槽是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

合集下载

浅谈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工艺及施工控制

浅谈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工艺及施工控制

浅谈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工艺及施工控制摘要:坑槽是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

若不及时修补,在交通荷载和水的综合作用下破坏会较快发展,造成养护费用增加并严重危及驾乘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坑槽;修补材料;修补工艺;分析;施工控制一、路面坑槽成因及主要形式1、表面层产生坑槽由于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局部空隙率较大、沥青与石料问的粘附力不强,路表水(雨水或雪水)进入并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合料中,在行车荷载尤其是重载车辆的不断作用下,产生的动水压力使表面层的沥青从石料表面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便会出现局部松散破损,散落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路面自上而下逐渐会形成坑槽。

2、表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当沥青路面表面层和中面层都是空隙率较大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而底面层为空隙率较小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时,路表的自由水较易渗入并滞留在表面层和中面层内。

行车荷载的作用使得中、上面层内的沥青剥落,沥青混合料失去粘结强度,导致路表面产生网裂、形变(局部沉陷)和向外侧推挤,并最终出现粒料分离,粒料被行车作用带离,最终形成坑槽,此类坑槽完全形成后深度一般为8~10cm。

3、底面层和基层问产生坑槽此类病害容易发生在翻浆现象非常严重的路面,在重载车辆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细料,形成灰白色浆。

在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反复作用下,使得整个面层范围内的基层粒料出现松散,并反射到面层,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会导致坑槽出现。

这类坑槽完全形成后通常深度都大于10cm,并且绝人多数都在车流量较大的行车道上或重载车辆较多的道路上。

4、桥面铺装层等构造物产生坑槽由于水泥混凝土梁与沥青铺装层的材料差异较大,层问粘结处的变形不一致,为了减少桥面的水损坏,对桥面防水层和粘结层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层间局部粘附性较差,并出现分层,使得沥青铺装层在车辆荷载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剥落和税皮,最终产生坑槽。

在日常养护中,桥面翻浆现象比较严重,每次连续雨天过后桥面容易出现坑槽,由于桥面铺装层一般在10cm,因而该类坑槽相对来说都不算深,约3~5cm。

小议沥青路面日常养护中坑槽修补

小议沥青路面日常养护中坑槽修补
1 底 面 层 和基 层 同时 产 生 坑 槽 . 3
32 热 料 热 补 工 艺 . 随着养护设备的发展 ,逐渐采用加热设 备进 行路面的就地热修补 , 能较好地解决接缝的问题 , 并且热修 补技 术明显 提高施 工质量 。这 类设
备 的主要原理是采用 1 %高强度辐射热加热墙 , 0 0 先将沥青路面加热、 耙 松、 喷洒乳 化沥青 , 沥青料再生 , 使 再加入热 的新料 . 自带的压路 机将 用 其压实 , 能够达到很好的修补效果。
33 热 料 冷 柃 工 艺 I
热料冷补适合 于雨天抢救 性修复 。通常路 面在通车几年后 , 一场 雨 会引起 全线路 面出现几 百、 上千个坑槽 。 了确保行车安全 , 为 可以利用热 修 补设 备的加热仓保温热料 . 填补坑槽。此时不用对原始坑槽进行 沿线 处理 , 填满后直接压实 , 待晴天后 用加热墙对原修 补坑槽 接缝处进行 加
市政 与路桥
丽 霹丽
民菅科技
小议 沥 青路 面 日常 养护 中坑 槽修 补
吕志 成
( 疆伊 犁公 路 总段 , 疆 伊 宁 8 5 0 ) 新 新 300
摘 要: 坑槽是沥青路 面的典 型病 害, 不仅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与行车的舒 适性 , 也是路 面 日常养 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项 目。基于沥青路 修 补 材 料 的研 究 21 坑槽冷修补材料 . 这类快速补路 材料呈 黑色颗粒状固体 , 有石油溶剂气味。 不溶 于水 , 无腐蚀性 , 符合 环保要求 。一般有 2种集料规格. 一种主要骨料粒径为 第 8 lmm, -O 可用来修补深度在 3 rm以上 的坑槽 : 0 a 另一种主要骨料粒径为 3 5 m, 来 修 补 深 度 在 3 r 以 下 的 坑槽 。 ~ r 可用 a 0m a 该种材料 无需加热或搅拌 , 无需特别工具或技 能 , 作简单 方便 , 操 自 由流动性高 , 他材料粘结性强 , 与其 可以在低 温、 酷暑等气候下实现对路 面坑槽的 2 h修补 。修补完工可立 即开放交通 , 4 解决 了传统 路面因受养 护期 、 气候 、 材料最低购买量的制约 , 而使路 面坑槽不能及时修补。 22 坑槽热修补材料 . 用于 日常养护的热修补 村料 主要为各种规格 的沥青混合料 , 由于一 般的坑槽只有 5m左 右 , 了保 证修补处 的眶实 度 , c 为 不发生 离析现象 。 根据实际经验 ,选择 日常用的热料规格主要为 A 一 6或 A 一 3及添 加 c1 C1 改性剂 的这类粒径较小的集料 。 3 坑槽修补工艺的研究 31 冷 料 冷 补 工 艺 . 该施工工艺 主要用于应急性修 补 , 通常 先要开槽 成型. 待补坑槽 将 松散物 、 灰尘或淤泥清除 , 人冷补料 , 倒 松铺 系数为 1 - ., . 1 摊铺 均匀 , 2 5 保证坑槽周边材料充足。但不要 漫散 至坑槽边沿外 的路面 。 用夯锤或 后 振动式路碾机压实, 深度在 6m 以上的坑槽必须分层投料夯实 。若密实 c 度不足 , 则经车辆行驶碾豚 , 修补处会略有 下沉, 此时不必挖除坑内原填

公路沥青路面坑槽成因及修补措施研究

公路沥青路面坑槽成因及修补措施研究

公路沥青路面坑槽成因及修补措施研究发布时间:2022-11-27T01:10:45.00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7月第14期作者:何清[导读] 我国经济水平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何清中建川洪国际建设有限公司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我国经济水平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

公路路面大多数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面存在容易开裂、噪声大、耐磨情况不好、养护维修不容易等问题。

沥青路面具备了表面平整、噪声小、行车舒适等特征,被普通干线公路普遍采用。

由于它的良好特征,正渐渐被应用到公路上,但是沥青路面容易产生坑槽,特别是公路的沥青路面,其坑槽更是容易产生。

坑槽的出现,对于路面的美观程度和行车的舒适程度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直接影响道路的结构,降低道路使用寿命。

所以下面就公路沥青路面坑槽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减少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的产生,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沥青路面;坑槽;原因;措施引言公路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害,降低公路结构的稳定性,给公路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所以要做好养护与修复工作。

对于不同的公路病害要采取合适的养护预防方法,及时修复受损的路面,保证公路沥青路面拥有良好的利用率,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进一步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1沥青路面坑槽产生的原因1.1材料差异造成的坑槽以及基层强度不足在沥青路面普及之前,公路路面大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所以现在基本都是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与沥青砼铺装层的材料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层间的粘贴处会有不一致的变形,很容易出现分层的情况。

除此之外,水泥混凝土层与沥青混凝土层如果经历了车辆荷载和水的作用,那么也很容易出现分层的情况,并最终形成坑槽。

除了两层层间黏附力外,水泥混凝土作为基层,强度还需加强、稳定性还需提升,同时还会因面层出现的裂缝而出现水侵入基层。

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成因及修补工艺

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成因及修补工艺
科技信 息
O公路 与管理 O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2 0 1 3年
第2 1 期
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成因及修补工艺
彭恩奎 ( 白银公 路总 段 , 甘肃 白银 7 3 0 9 0 0 )
0 前 言
会 宁公路管 理段管养公 路里 程 3 0 5 . 1 k m.其 中进 行改 造的路 段 9 5 . 3 k m.其余 路 段均 为 2 0世 纪 7 O年代 所修 建 .这些 路 段 主要 在 G 3 0 9 、 S 2 0 7 、 X 3 2 3 线, 路面 由于超期服役 , 老化严重 , 使 路面的各类 病 害严重 , 最突出的病害就是坑槽 。 坑槽直接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 笔者 在多年的养护管理工作中 . 从坑槽 的形成 到如何修补不断分析研究 . 总结经验 。 有了一点粗浅的认 识。沥青路 面不耐水 . 在多雨季节 . 沥青 路面在出现坑槽 之前会 出现轻微 的裂痕 , 这种现象多在雨后 出现 沥 青在铺筑过程中 .由于操作原 因等造成 的空隙率达不到设计要求 . 致 使 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 后会 出现透水 现象 . 进 而发展到出现坑槽 . 严 重影响路面的平 整度 和行车 的安全 . 若不进行 及时修补 . 破坏会进一 步发展 . 造 成养 护面积 的不 断扩 大并严重危及 行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 缩 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 年限
2 _ 3 处 理裸 露 面
1 沥青 路面 出现坑槽 的原 因分析
1 . 1 水 损 坏
用 吹风机 和刷子清理路槽里 的碎屑 . 对清理干净 的路槽用乳化沥 水损坏是产 生沥青混凝 土路 面坑槽 的最 主要 因素 。 水对沥青混凝 青 均匀涂 刷坑槽底部及 四周槽壁 。 涂刷量约 O . 3 ~ 0 . 5 k g / n ] 。 土产生软化作用 ( 沥青混合料含 水量增加 , 导致 其强度 和刚度降低 ) 、 2 . 4 回填混合料 剥 离作用( 降低 沥青 与集料 的粘 附陛) 和冲刷作 用( 在荷载作用下产生 向修 补区域分层填人新 的沥青混合料 ( 控制沥青混合料 出仓 的温 的动水压力 不断冲刷细料 ) , 造成 沥青混凝土松散 、 从而形成坑槽 。 度在 1 2 0 %~ 1 4 0 % 左 右) 。 采用人工摊铺 , 同时人工找平 , 并清除混合料 1 . 2 路 面老化 . 用料 不合理 中的杂质 和大 粒径石料 . 使新 路面高度 比原路 面高 出 1 ~ 2 c m, 边缘接 G 3 0 9 、 ¥ 2 0 7 、 X 3 2 3 线路面铺筑 已近 3 0 年, 由于沥青混合料 的老化 缝 处和新路 面表 面使用 细集料 。 现象 . 导致沥青 与石料 的粘 附性差 , 胶结体粘度 降低 , 以前的路面材料 2 . 5 分层碾压 均为砾石 . 缺少碎 石间的咬合力 . 以及沥青混合 料水稳定性 能差等容 用激 振力不小于 1 5 K N的压路机进行压实 。 对于 目前结构层 的碾 易造 成沥青 混合料 路面在荷载 、 水等综合 因素下产生病害 。 压. 采用分 4 层( 维修厚度 ≥1 6 e m) 碾压 , 温度控制在 7 0 — 9 0 。 c 。 在分层 1 - 3 施 工 工艺 落后 碾 压时 . 要注意坑槽 边缘沥青混合料形 成的碾压 “ 死 角” , 对于这种情 1 . 3 . 1 混合料温度控制不 当导致 的坑槽 况. 先采用振捣夯对周边进行压实 . 再用小型压路机进 行压实 。 对 于上 有两种情况会 导致此类坑槽 的出现 一种情况是施工时混合料温 面层 的碾压 . 先沿接缝处静压 1 ~ 2 遍, 后逐步 向中间碾压 , 最后采用振 度 过高 , 加热过 程中使 沥青老化 , 粘结力 降低 , 脆性 增加 , 粘结不牢 , 在 动碾压 3 ~ 5 遍. 先横 向 , 后纵 向 , 保证坑槽修补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最 行 车载荷作 用下 。 形成坑槽 : 另一种情况是混合 料温度过低 , 特别是底 后 在接缝边缘灌人普 通沥青 . 起 到防水 作用 。 进一 步提高接缝处 的质 部 的混合料 由于和下承层接触 降温过快 . 不 能够 达到 良好压实效果而 量。 形成 的坑槽 2 . 6 清理作业 区域 . 开放交通 . 通常夏季开放交通略晚 l _ 3 . 2 层 间接触不 良导致 的坑槽 沥青路面在施 工中 由于层 间污染或者粘层 油未按照工艺 要求进 3 结束语 行 洒布 . 导致层与层 之间没有形 成完全连续 的受力体系 . 在行 车荷载 坑槽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之一 ,如果不得到 良好 的修补 , 的作用下 , 上 面层 承受 的应力过 大 , 出现 细微裂缝 , 从而 发展形 成坑 其 蔓延速度之快 、 恶化程度之深 , 因此必须及时处理并保证维修质量 。 槽。 对 于坑槽病害前期 的预 防性养护尤为重要 . 在日 常养护 中要及 时对可 1 . 3 . 3 面层施工厚度不够导致 的坑槽 能导致坑槽 的表面松 散 、 翻浆 、 离析 等病害进 行及时处 理 , 以杜绝和 路 面层局部标高 控制不严 . 表面不平整 , 导 致沥青上 面层 施工 中 延 缓坑槽 的 出现 . 降低维修 成本 . 从 而实 现预 防性 、 低成 本 、 高效能 个 别地方 厚度不 够 . 在行 车作用下 . 部分混 合料易被 “ 卷 走” , 形 成坑 养 护。

沥青路面坑槽产生的原因及修补措施

沥青路面坑槽产生的原因及修补措施

沥青路面坑槽产生的原因及修补措施摘要:坑槽是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若不及时修补,在重载车辆和水的综合作用下,坑槽会发展较快,造成养护费用的增加并严重危及驾乘人员的安全。

由于其安全隐患大,通常在日常的公路养护管理中明确提出了“坑槽不过夜”的养护要求。

现就坑槽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其修补方法及早期预防方法。

关键词:坑槽产生原因修补预防一、坑槽的形式及产生原因沥青路面坑槽破损一般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上面层产生坑槽、上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路面基层产生坑槽。

1、上面层产生坑槽上面层产生的坑槽通常深度为2~5cm。

由于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局部的空隙大、同时沥青与石料间的粘附力不强,加上雨水或雪水进入到沥青表面的材料中,在车辆行驶尤其是重型车辆的通过时,会使表面的沥青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会出现大量的破损,从而造成路面自上而下逐渐会形成坑槽。

这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中是各类坑槽中最早产生,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2、上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当沥青路面上面层和中面层都是空隙率较大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而底面层为空隙率较小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时,路表的自由水较易渗入并滞留在上面层和中面层内。

行车荷载的作用使得中、上面层内的沥青剥落,沥青混合料失去粘结强度,导致路表面产生网裂、形变(局部沉陷)和向外侧推挤,并最终出现粒料分离。

粒料被行车作用带离,最终形成坑槽,此类坑槽完全形成后深度一般为8-10cm.由于近年来高速公路的中上面层均采用密级配混合料,同时对预防性养护的重视,对坑槽及时修补,因而此类坑槽产生数量不是太多。

3、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这种严重的坑槽病害容易发生在翻浆现象非常严重的路面,在重型车辆的不断作用下,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细料,形成灰白色浆。

在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得整个面层范围内的基层粒料出现松散,同时又反作用于上面层,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坑槽出现。

浅谈沥青路面坑槽修补

浅谈沥青路面坑槽修补

自由流 动 性 高 , 其 他 材 料 粘 结 性 强 , 以在 低 温 、 暑 等气 候 下 实 现 与 可 酷 1 . 表面层产生坑槽由于沥青路 面上面层 混合 料局部空隙率较大 、 .1 1 对 路 面坑 槽 的 2 h修 补 。 修 补 完 工 可 立 即 开 放交 通 , 决 了 传 统 路 面 4 解 沥青与石料问的粘附力不强 , 路表水 ( 雨水或雪水 ) 进入并滞 留在表面 因受 养 护 期 、 候 、 料 最低 购 买量 的制 约 。 使 路 面坑 槽 不 能 及 时 修 气 材 而 层沥青混合料 中, 在行 车荷载尤其是 重载车辆 的不 断作 用下 , 产生 的 补 。 者 在 修 补 过 程 中严 重 影 响 交 通 的 固 有 弊病 。 一 般 为 桶 装 , 封 或 其 密 动水压力使表 面层 的沥青从石料表面剥落下来 , 沥青路 面便会 出现局 桶装储存可长达 1 0个月 以上 。开桶后 , 用剩余料不会短时硬化 固结 , 部 松 散 破 损 。 落 的石 料 被 车 轮 甩 出 , 面 自上 而 下 逐 渐会 形成 坑 槽 。 散 路 在 1 月 内仍 可 正常 使 用 。 个 这类 坑 槽 通 常深 度 为 2 5 m, 中 国 沥 青 路 面 早 期 破 坏 中是 各 类 坑 槽 -c 在 22 坑 槽 热 修 补 材 料 用 于 日常 养 护 的 热 修 补 材 料 主 要 为 各 种 规 格 的 . 中最 早 产 生 , 是 产 生 数 量 最 多 的 一 类 。 也 沥青混合料 , 由于 一 般 的坑 槽 只 有 5 m 左 右 , 了保 证 修 补 处 的压 实 c 为 11 表 面 层 和 中面 层 同 时 产 生 坑 槽 当 沥 青 路 面 表 面层 和 中 面 层 都 .. 2 度 , 发 生 离 析 现 象 。 根 据 实 际 经 验 , 择 日常 用 的热 料规 格 主 要 为 不 选 是 空 隙 率 较 大 的 半 开 级 配 沥 青 混 合 料 , 底 面 层 为 空 隙 率 较 小 的密 级 而 AC 1 一 6或 AC 1 添 加 改 性 剂 的 这 类 粒 径 较 小 的集 料 一 3及 配沥青混 合料时 ,路表 的 自由水较易渗入 并滞 留在表 面层 和 中面层 内 。 车 荷 载 的作 用 使 得 中 、 面 层 内的 沥 青 剥 落 . 行 上 沥青 混合 料 失 去 粘 3 坑槽 修 , -艺 的研 究 br 结 强 度 , 致 路 表 面 产 生 网 裂 、 变 ( 部 沉 陷 ) 向 外 侧 推 挤 , 最 终 导 形 局 和 并

简述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产生原因及处治方式

简述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产生原因及处治方式

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产生原因及处治方式产生原因1. 环境因素•温度变化:沥青路面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的变化会引起路面膨胀和收缩,导致裂缝的产生。

•水分影响:路面下的地表水或雨水渗入沥青层,与路面结构中的沥青发生反应,导致路面变松、变软,进而形成裂缝。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季节的交替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会对沥青路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剧了裂缝和坑槽的产生。

2. 设计和施工因素•基层结构不合理:如果路面的基层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当,会导致基层变形、沉降等问题,进而引发裂缝和坑槽。

•沥青混合料质量不良:如果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不达标,如粘结剂的含量不足、骨料粒径分布不合理等,容易出现裂缝和坑槽。

•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中未按照规范执行,如在摊铺过程中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放慢了沥青的冷却和固化速度,容易导致裂缝和坑槽。

3. 车辆因素•超载运输:货车、大型车辆等超载运输会给路面带来更大的压力,长期超载易导致路面裂缝扩大和坑槽形成。

•高速行驶和急转弯: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与路面产生的摩擦力会导致路面损耗加剧,从而加速裂缝和坑槽的形成。

处治方式1. 裂缝处理1.1 表面处理•裂缝清理:清理裂缝内的杂物、松散的沥青破碎料等,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裂缝封堵:使用热浆或填充剂封堵裂缝,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连续性。

•裂缝胶带封补:在裂缝上使用胶带材料进行修复,增加路面的抗裂性能。

1.2 补强处理•打击修补:使用机械或手工工具将裂缝周围的松散沥青破碎料清理干净,然后再进行补强处理。

•加筋处理:使用玻璃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等材料加筋裂缝部位,提高路面的抗裂能力。

•补强层施工:在裂缝处进行补强层施工,以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

2. 坑槽处理2.1 清理补平•清理坑槽:清理坑槽内的泥土、垃圾等杂物,保持坑槽干净。

•补平坑槽:在坑槽内加填料,按照规定的厚度进行均匀铺设,再进行压实,使坑槽平整。

2.2 空隙填充•空隙修补:对坑槽周围及底部的空隙进行修补,填充密实,减少空隙对路面的破坏。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方法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方法

第一节沥青路面病害定义及分类分级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定义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主要有坑槽、松散、拥包、翻浆、沉陷、泛油、车辙、网裂、龟裂等,根据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 2—2001)中规定,各种沥青路面病害定义如下:1坑槽:路面破坏成坑洼状,平均深度大于1cm,面积在30cm2以上。

2松散: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在0.05m2以上。

3拥包:路面局部隆起,平均高度在1.0 cm以上。

4翻浆:路面、路基湿软出现弹簧、破裂、冒浆现象。

5沉陷:路面、路基有变形,路面下凹,平均深度在1.5 cm以上。

6泛油:高温季节路面沥青被挤出,表面形成薄油层,行车出现轮迹。

7车辙: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深度在1.0 cm以上的纵向带状凹槽。

8龟裂:缝宽3 mm以上或缝距10cm以内,面积在1 m2以上的块状不规则裂缝。

9网裂:缝宽1 mm以上或缝距40 cm以内,面积在1 m2以上的网状裂缝。

二、沥青路面破损分类分级沥青路面破损受到路面类型、环境因素、地理位置、气象条件、交通荷载、材料条件、排水条件、施工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病害产生的破坏机理和发生原因也不尽相同,有时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有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总体上讲路面破损分为二大类:结构性破损和功能性破损。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分析(一)、结构性破损结构性破损是由于路面各层或某一层的承载能力降低引起的,对于半刚性路面的结构破坏通常是由于整体性半刚性材料层底面拉应力超过容许值产生的,其结构层底面拉应力引起的疲劳破坏首先从底基层底面开始,并逐渐向上延伸,接着半刚性基层产生疲劳破坏,反映在沥青表面层上往往是裂缝的产生,特别是横向裂缝,最后导致整个路面结构层结构性破坏。

1、局部裂缝:局部裂缝一般是路面使用3-5年后发生的,其表现多是细线状裂缝,引起局部裂缝的原因可归纳为基层或路基的压实度不均匀、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及局部材料质量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坑槽的形成和修补坑槽是沥青路面的典
型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

坑槽的形成可归结为水损害和油损害两个主要方面:1.水损害形成坑槽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在开始阶段,雨水由沥青路面大空隙或破损处渗入,停留在基层表面上,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动水冲刷半刚性基层的细料并逐渐形成灰浆,使沥青面层与基层脱开,灰浆被行车荷载挤压,通过面层裂缝或面层混合料中的空隙唧到表面。

在产生唧浆的位置,沥青面层产生网裂,接着一些碎裂的小块面层或基层材料被车轮带走,而逐步形成坑洞,并不断的扩大,最后形成坑槽。

2.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预防坑槽损害,首先要选用粘附性和抗老化性强的沥青,恰当采用集料,合理设计混合料级配;其次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出厂、摊铺、碾压及终了温度,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确保沥青面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再次要确保路表排水畅通,以预防为主,对裂缝、小面积松散、沉陷等作用及时科学的维修,避免其迅速发展为坑槽。

沥青路面产生坑槽破损不仅严重影响路面的表面功能和使用性能.更对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路面坑槽的修补方法根据使用的路面综合修补设备分为两种,即冷补法和热补法:1.冷补法,首先测定坑横的深度,划出切槽修补的范围,用液压风镐切槽,用高压风枪将槽底、槽壁废料及粉尘清除干净。

然后用喷灯烘干槽底、槽壁,并在其表面均匀喷洒一薄层粘层油。

最后将预备好的热料填补至坑槽中,如厚度大于6c m 将分层填筑,从四面向中间碾压。

2.热补法,首先根据坑槽修补范围确定热辐射加热板区域,将加热板调到合适位置,加热
3m i n~5m i n,使被修补区域路面软化。

然后将预备好的热料放到被修补处,搅拌摊平,并从四面向中间碾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