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的构建

合集下载

基于北斗的交通路网应急通信协同指挥系统设计和实现

基于北斗的交通路网应急通信协同指挥系统设计和实现

通信网络技术现严重的损坏。

因此,在对应急指挥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分析该应急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高带宽、低延时、高效率的传输需求。

接着,选择利用多卫星技术融合以及功能互补的方式,实现Ku 频段便携式终端以及静中通车载式终端等设备作为中星A 6宽带卫星的接入方式;而窄带卫星的接入方式,主要借助天通手持机设备与北斗终端群设备等实现了通信连接,并由此构建一个能够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通信平台,能够充分满足重特大灾害发生后,现场应急通信方面的需求。

针对交通路网的应急通信系统设计规划,能够有效解决灾害发生之后,在无公网状态下,实现图像、音视频以及短信数据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交互,从而构建了一种前方点位、移动应急以及后方固定等通信的指挥平台,为灾害现场的救援奠定了 基础[4]。

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从系统的总体架构上来看,基于北斗技术所提出的一体化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由用户层、应用层、终端层和网络层等4个部分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

同时,本系统的设计还包括了不同类型用户、远程指挥、数据服务、应急指挥云平台以及空天地一体应急卫星网络系统等。

其中,终端层设计通过不同类型终端设备实现了对灾害现场的前端数据采集与传输等服务;网络层设计通过对交通行业专网以及地面公网的融合,为应急通信传输提供了稳定的传输线路,还实现了前、后方间应急指挥中信息的实时互通。

应用层的设计主要针对交通路网对应急通信协同指挥系统的设计需求,提供了灾害点位的实时数据采集、应急指挥调度、实时定位、次生灾害的预警以及现场信息的实时回传等功能和服务。

2.1 应急移动通信网络设计2.1.1 空天地一体应急通信网络系统该应急通信网络系统,主要通过将北斗卫星、天通卫星、宽带卫星、地面通信等技术进行融合,打破了应急通信大容量、高速率以及低延时的传输要求,使得多网资源的融合带宽达到了1 MHz 以上,实现了应急通信。

同时,还利用地面传感感知设备、通信传输技术、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等,实现了空天地一体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使得三方面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了灾害范围区域内的现场应急通信无缝覆盖、无缝衔接以及通信不间断的传输 需求[5]。

构建天地空一体的应急通信与指挥调度系统

构建天地空一体的应急通信与指挥调度系统

构建天地空一体的应急通信与指挥调度系统
鲁义轩
【期刊名称】《《通信世界》》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现有的突发公共事件对通信系统的影响,大概包括四种:第一是重大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等,对通信设施影响比较大;第二是事故灾难,主要是生产上的事故,包括电力中断、基础设施损毁等等,对通信设施影响极端情况下可能引起局部通信中断;第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大范围传染病等等,【总页数】1页(PI0030)
【作者】鲁义轩
【作者单位】《通信世界》杂志社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4
【相关文献】
1.关于构建中国移动天地一体应急通信平台的探讨 [J], 陈京新
2.构建天地空一体的应急通信与指挥调度系统 [J], 鲁义轩
3."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海上应急通信网络技术综述 [J], 林彬;张治强;韩晓玲;刘琳;刘振秋;车雨笛
4."天地空一体化"重点流域水质监测预警体系构建
——以淮安市为例 [J], 谢飞
5.空天地一体化北斗应急通信指挥车通过鉴定 [J], 新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急管理部关于《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的解读

应急管理部关于《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的解读

应急管理部关于《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部•【公布日期】2024.04.17•【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解读近日,应急管理部制定发布推荐性行业标准《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YJ/T 27—2024,以下简称《规范》),将于今年6月1日实施。

为更好理解和落实《规范》,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范》制定的背景是什么?应急指挥通信是应急指挥和救援的“生命线”,对畅通指挥体系、辅助指挥决策和保障高效救援意义重大。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要求:“要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加强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提高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实战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通信装备配备存在手段单一或不足、不系统以及重建设轻应用等短板,无法形成强韧有效的保障能力,亟需标准予以指导。

为此,特制定本《规范》。

二、《规范》制定的总体考虑是什么?一是贯彻落实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

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和规范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有助于提高应急指挥的科学化、高效化、精准化水平,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二是指导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规范》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明确了应急指挥通信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技术手段等内容,可以有效指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开展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建设方向正确性。

三是强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规范》对于各地加强装备、队伍和机制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可以通过装备建设、力量建设和能力评估等,推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建强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满足实战通信保障需求,提升任务支撑水平。

三、《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规范》主要包括能力建设要求、能力要求分级、通信网络、技术手段、保障力量建设、装备建设与储备、制度机制建设要求、能力评估等8项内容,重点确定了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体系框架和建设内容,分层级制定了应急指挥保障能力建设要求,明确了核心通信网络和主要技术手段,提出了保障力量建设、装备建设和制度建设主要要求。

2023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科目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科目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科目模拟试卷考试时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末。

考试内容范围:普通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内容。

古诗文选材以教材为主,兼顾课外材料;现代文选材则以课外为主,兼顾教材内容。

题型结构与分值:(见下表)难度设置:试题难度不超过《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二的要求;整卷难度系数在 0.70-0.80 之间,全卷易、中、较难试题比例控制在 7﹕2﹕1 左右。

考试时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末。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河南省突遭大规模极端强降雨,部分区域发生洪涝灾害,巩义市米河镇多个村庄通信中断。

有群众收到如下短信:“米河镇的乡亲们,因暴雨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中国移动公网通信。

受翼龙无人机滞空时间限制,公网恢复时间只有五小时,请尽快报告情况、联系家人。

祝平安!”该短信截图瞬间在网上刷屏,网友直呼:“这就是中国速度!”“生在华夏,被照顾得太好了!”7月21日,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2H”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跨区域长途飞行,历时4.5小时抵达通信中断区,利用翼龙无人机搭载的移动公网基站,实现了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

翼龙无人机是由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一种中低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

翼龙系列自2005年开始研制、2007年首飞,距今已有十四年,目前发展至第二代翼龙。

“翼龙-1”是翼龙系列无人机中的首个型号,可应用于灾情监视、大气研究及气象观测、地质勘探及土地测绘、环境保护、农药喷洒和森林防火、缉毒和反走私等民用及科学研究领域。

在“翼龙-1”的基础上,“翼龙-2”无人机进行了全面的机体扩大及气动布局优化,并换装了推力更强的中国国产发动机,提高了实用升限、速度和续航等一系列指标,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使用环境。

而本次应急救灾的主角——“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则是在“翼龙-2”无人机系统基础上,针对灾害探查、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投送等任务研制的大型救灾无人机系统。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总体架构设想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总体架构设想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总体架构设想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通信需求,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总体架构设想。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一种集地面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空间通信网络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网络。

它将地球表面的通信网络扩展到太空,实现天地之间的无缝连接,提供高速、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地面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空间通信网络。

地面通信网络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基础,它由各种通信基础设施和通信协议组成,包括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等。

地面通信网络将各种信息传输到卫星通信网络和空间通信网络。

卫星通信网络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核心,它由多颗卫星组成,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

卫星通信网络可以实现高速、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同时也可以为地面通信网络和空间通信网络提供中继传输。

空间通信网络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各种空间平台和空间设备组成,包括卫星、空间站、无人机等。

空间通信网络可以实现空间与地面之间的信息传输,同时也可以为卫星通信网络提供扩展和补充。

全覆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可以覆盖全球,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和通信。

高速度: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可以实现高速、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满足大量数据传输需求。

高可靠性: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卫星通信网络和空间通信网络具有高可靠性的特点,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创新性: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采用了最新的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性。

可持续性: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可以满足未来的信息传输需求和通信需求。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一种创新的通信网络模式,它将地球表面的通信网络扩展到太空,实现天地之间的无缝连接,提供高速、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

它的总体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地面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空间通信网络。

应急通信年终报告

应急通信年终报告

一、前言202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我国应急通信事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等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本报告将对2023年应急通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2024年的工作建议。

二、2023年应急通信工作回顾1. 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圆满完成2023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高质量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活动的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全年累计保障各类突发事件692起。

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应急通信发挥了关键作用。

2. 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初步建立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我国初步建立了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中,应急通信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通信网络的韧性能力、智能化指挥能力和专业化队伍水平。

3. 5G、无人机、卫星通信等跨领域技术取得突破应急通信技术和产品实现了向空天领域的全面扩展,5G、无人机、卫星通信等跨领域应急通信融合技术取得突破。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应急通信保障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4. 应急通信管理持续创新完善应急通信管理持续创新完善,初步建立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

同时,持续健全完善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1. 应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地区应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急通信能力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2. 应急通信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应急通信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关键技术仍依赖进口。

3. 应急通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应急通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四、2024年工作建议1. 加强应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应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应急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

2. 提升应急通信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加快应急通信技术和产品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安全生产体系信息化(智慧化)支撑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体系信息化(智慧化)支撑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体系信息化(智慧化)支撑工作方案为推动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的意见》落地落实,按照“项目化推进、专业化支撑”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3年底,重点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全面联网接入,安全生产综合监测和预防控制能力显著增强;“互联网+监管”监管执法模式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远程精准监管取得突破;智能化、场景化安全生产宣传培训能力显著提升,社会覆盖进一步扩大。

到2024年底,低时延、高带宽的空天地一体化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基本建成,在“三断”(断路、断网、断电)条件下应急救援现场通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安全监管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明显提高;网络安全和密码防护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一体化、智能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初步形成;安全生产责任数字化管理基本实现,安全生产履职考核精准高效。

到2025年底,安全生产信息化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应急通信网络全面覆盖、韧性可靠;大数据支撑体系先进强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新生态基本形成;监测预警动态精准、监管执法智能高效、指挥决策智慧科学、教育培训成效显著、安全防护可控可靠,全面建成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智慧化)支撑体系。

二、重点任务(一)安全生产全面责任体系信息化支撑能力建设以数字化手段建构全面覆盖、一贯到底的责任考核体系,采集党政领导、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人履职数据,动态跟踪评价履职情况,倒逼责任落实。

建设数字化平台,建立责任人数据库,对党政领导责任人、部门监管责任人、企业主体责任人等信息全面入库,实现织密责任体系一张网、记录动态履职一本账、下发提醒告知一张单等多个场景功能,聚焦道路交通、建设施工、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重大问题清单整改、风险闭环管控、隐患排查整治、事故调查追责等方面建立履职标准规范,设计履职质效评价、事故责任追究等多个算法模型,开展责任人“履职一本账”动态监测,实现风险精准防控、履职精准监测、质效精准评价、事故精准回溯、责任精准追究。

关于构建中国移动天地一体应急通信平台的探讨

关于构建中国移动天地一体应急通信平台的探讨

缝衔接 , 同构建中国移动天地一体应急通 共
信 平 台。

动( 战备 ) 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 战时配合现有通信 网为党政军领
导机关实施指挥调度提供通信保障; 平时为抢险救灾 、 应付突发
关 ■ 诩怖
中 国移 动 , 天地 一体 , 急 通信 平 台 应
事件和重大 国务活动 、 大型运动会等提供应急通信手段 ; 为通信
通信保障预案 , 组建一支快速应急通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障队伍 。因此 , 经过多
年 的建设 ,福建移动 已搭建起一整套装备较为先进和完善的移
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在每个地区均建立健全应急保障组织机
构, 编制和完善了应急预案 , 配备了应急通信车 、 应急电源车等
应急储备物资 , 中有些地市 ( 其 如宁德分公 司) 除装备了传统话 音业务的基站设备之外 , 还装备了可提供 I P超市 、 企业直连 、 可 视会议 、 宽带上网 、 N等多项移动非话音业务设 备的全业务 WI A 应急通信车, 有效地增强 了中国移动的应急保障实力 。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丘陵地带 , 又是台风洪涝多发 区域 , 历年
r u dy n r e t i s r t e a t a d o n l i o d r o n u e h P r y n a my S c mmu i ain u i e e n s e i l r ’ o n c t n mp d d i p c a o
p ro s ei d .
话使用 ;C / T PI P数据传输接 口按照支持一路视 频会
议设计 预 留传 输带宽 , 速率为 34k i , 以支持 8 b / 可 t s 2 帧 /的图像速率 ;2 5 s 1 载频基站收发信机 ( T ) B S基 站传输通道 , 可支持现场 9 个再要用户通话。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的构建摘要:当前,公安应急通信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避免突发事件情况下应急通信中断和瘫痪问题。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以及空间网络在应急通信和军事通信中的发展优势,具有强大信息支持水平的天地一体化网络逐渐成为公安部门解决应急通信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文章采用先进成熟的北斗通信技术和“动中通”车载便携卫星系统,构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体系,从而保证公安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互联互通,即时制定应急预案。

关键词:公安系统;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卫星通信0引言在我国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应急通信系统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公安部门对突发事件实时性、精控性的应急指挥要求。

公安应急通信作为公安应急指挥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但是当前通信领域注重的问题,而且越来越受到政府、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前国内公安应急通信的建设和利用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卫星、微波、短波、计算机通信、移动通信等系统和设施均在此领域使用,但面对实战需求还存有一些问题,特别是如何避免突发事件情况下应急通信中断和瘫痪问题。

所以,迫切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有效地解决公安部门在全面应对突发事件活动中所遇到的通信问题。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以及空间网络在应急通信和军事通信中的发展优势,具有强大信息支持水平的天地一体化网络逐渐成为公安部门解决应急通信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公安体系应急指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公安应急通信系统公安应急通信系统是指公安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用于应急指挥的通信系统。

因为突发事件具有时间、地点和环境等的不确定性,通信要求容量也不确定,因而,应急通信网络要有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适合恶劣环境并具有很强的抗水抗干扰水平。

与日常通信系统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四个方面:(1)在组网水平上,应急系统采用自组网,具有自动路由选择、系统参数无线下载等,并能与其他部门的应急通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日常系统采用固定网络拓扑。

(2)在频率使用上,应急通信很难确定,公安应急通信系统应具有频率感知水平;日常系统只需提前规划,不经常更换。

(3)在基站链路方面,应急通信以无线通信为主,有线通信为辅;日常系统则相反,以有线通信为主,无线通信为辅。

(4)在供电方式方面,应急通信以大容量移动电源为主;日常系统以市电为主、电池为辅。

公安应急通信网的主要业务包括:现场受灾情况图象和数据采集、GPS定位、保密通讯、语音调度、多媒体数据转播,并具备应有的特殊功能,如在一些突发事件现场,特别是与反恐相关的突发事件现场,要屏蔽外界通信干扰并确保警员之间的安全可靠通信。

当前,公安部门在应急通信指挥保障工作时,现有的公安应急通信系统还存有一些问题1。

多种应急通信系统之间因缺少协调性,导致跨行业间及公安系统部门之间缺乏互联互通水平,不利于部门联动和统一协调指挥;重大公共安全事发场所,可能因为基站受损造成通信水平大幅下降,甚至会导致通信的中断和瘫痪;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现场因为通信资源受限,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很难得到保证。

所以,发展基于天地一体化的公安应急通信系统很有必要。

公安领域的应急通信系统主要以应急平,台为核心,利用不同的接口协议将卫星通信系统、导航定位系统、GIS系统和遥感监测系统等融合为一个完善合理的应急体系。

2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地面通信网络为基础、以空间通信网络为延伸,实现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空间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覆盖海、陆、空自然空间,为海基、陆基、空基和天基各类用户的活动提供信息保障。

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从物理形态上可分为空间通信网络和地面通信网络2,空间通信网络包括天基和空基通信网络及其所有的航天器,天基通信网络由高空通信卫星、信息获取卫星及导航卫星组成;空基通信网络主要包含利用临近空间飞行器和各种无人侦察机等。

地面通信网络主要是指陆基通信网络,有地面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组成的主干网络和用户接入网3天基通信网络、空基通信网络和陆基通信网络能够独立工作也能够相互联通,构成分层网络结构,确保通信畅通;在陆基通信网络中,节点可采用典型的网状型网络结构互联,也可通过天基网络节点实现远程中继,使区域覆盖网络接入骨干交换网4。

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图1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结构(参见右栏)高空通信卫星有高中低轨道,面对不同任务的卫星。

随着地面移动通信的发展,GEO高轨通信卫星逐步成为空间通信网络天基骨干网,提供覆盖世界的高速数据传输服务。

天基骨干网采用空间激光通信辅助传统微波通信实现空间组网,提供100Gb/s量级的通信容量,具备空间网络拓扑抗毁重构水平5。

同时,地面关口站形成空间通信网络地基骨干网。

空间通信网络通过这种双骨干方式,为空中各种物理网络提供灵活有效的互联。

同时,通过设立多个国际级天地一体化网络互连节点,采用具备星第、星间通信水平的空间移动通信系统作为高数据率传输的主干网,各类卫星、地面固定、车载等应用子网接入的方式,以避免地面庞大的路由信息对空间网络的冲击,以及屏蔽空间通信网络动态性所可能带来的地面网络路由震荡,实现空间网络、地面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互联互通。

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实现多种功能平台之间的数据融合与信息共享,并通过将用户、应用控制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信息共享和统筹建设,以提升通信的容量和时效性,增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抗衰断性。

3天地一体化公安应急通信系统的构建本文提出的天地一体化公安应急通信系统是利用卫星传输系统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特点,在突发事件场所地面传输线路一时难以恢复的情况下,使用“动中通”车载便携卫星系统,快速建立临时卫星传输通道,连接应急通信车载基站系统或当地传输阻断的移动基站系统,架起公安应急指挥通信网。

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分为地面部分、空中部分和卫星部分。

图2天地一体化公安应急通信系统结构(参加下页)地面部分在应急通信时主要使用“动中通”车载便携卫星系统,由地面卫星站、“动中通”卫星通信车及卫星便携站组成。

“动中通”卫星通信车在快速行进中,车载卫星天线始终对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与地面卫星站之间构建双向链路的卫星通信,以达到实时、不间断与其他地面站实行图像、语音、数据的卫星通信双向传输,实现对卫星实时跟踪。

同时通过静止通信卫星,将多媒体数据连接到省厅或公安部,并通过双向专线传播网络,实现双向实时远程监控并具有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功能。

地面卫星站通过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系统与“动中通”车载卫星系统及卫星便携站实现双向通信。

卫星便携站是可移动的地面卫星站,由通信分系统、音视频分系统、计算机控制分系统、供电分系统、站控分系统、辅助分系统组成。

高精度的手动卫星天线拆装简单,对星快速,可在短时间内实现通信功能和承载业务与“动中通”车载卫星系统相同6。

空中部分由临近空间飞行器和各种无人侦察机携带通信载荷作为一个空中基站完成突发事件区域的通信小区覆盖。

突发事件区域的通信终端除了使用D2D通信之外,更多的是完成传统的通信功能。

在地面基站被摧毁的情况下,临近空间飞行器或无人机飞上天空成为一个空中基站为突发事件区域提供通信服务。

天基部分通过若干同步轨道通信与中继卫星组成天基骨干网,完成临近空间飞行器和各种无人侦察机与北斗卫星之间的通信,能够不依赖地面网络独立运行。

因为短时间内无法确定突发事件区域周边地面基站是否受损或者受损水准如何,为了避免二次灾害破坏系统中的地面基站导致的应急通信系统瘫痪,临近空间飞行器或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站与卫星实行通信,不与灾区周围地面基站实行中继。

中继通信分为空中中继通信和卫星中继通信。

空中中继的优势在于,多架无人机编队飞行时,作为簇首的侦察无人机或中继无人机通过空地信道接入地面基站网络,或通过空天信道接入通信卫星,提供无人机业务及飞行管理。

不同无人机之间能够根据通信状况轮流作为簇首,通信中继平台在编队内部选择,节约能源,提升通信质量,延长飞行时间。

空中平台中继通信是解决恶劣地形下无线通信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通信手段,能够满足公安系统的高移动性和高数据速率。

通常高空中继平台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微波信号,上与太空卫星,下与地面卫星接口设备、卫星控制设备以及多种无线终端构成应急通信网络,在多个地面站和空间站之间通信,实现对地面和空间的“无缝”覆盖7。

高空平台基站将无线基站安放在能长时间停留在高空的无人机上,能够实现高移动性和高数据速率。

基站之间彼此通过光互连链路形成网络,在其覆盖的范围内,采用蜂窝网结构实行通信,然后通过GSM网络实行数据(文本、语音和多媒体等)传输,从而实现布有蜂窝网络的灾区与后方公安指挥中心的信息互联互通。

高空基站实现了将蜂窝基站从地面移到升空高度在几千米之外,覆盖范围广泛,响应迅速,能在应急通信车不能到达区域迅速抢通网络8,能解决因道路阻塞通信车辆无法快速抵达受灾区域的问题。

因而,在突发公共事件后,为保证灾区通信畅通,能够通过这种高空布放蜂窝基站来实现应急的通信。

将天地一体化应用到公安应急通信系统中能够解决因为大规模网络覆盖失败带来的通信瘫痪问题,能提供广泛的、稳定的通信服务。

4结束语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能够使公安指挥人员即时、准确和不间断地了解现场情况,并快速展开应急救援。

所以,公安应急通信系统对于大幅度地提升公安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减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内遥感、北斗导航、通信卫星等天基基础设施的高速增长,天地一体化通信网将在政策引导和新技术推动下,得以实现。

本文以先进成熟的卫星通信技术作为应急的天基通信技术,以地面的“动中通”车载便携卫星系统作为地面应急通信网络,构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体系,从而保证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安人员、受灾人员的互联互通,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通信保障。

参考文献1刘玉藏.公共安全应急通信系统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5(2):21-24.2张杰,郁小松.天地一体化网络中卫星通信港控制架构与路由技术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43(2):1-5.3胡源,姜会林,丁莹,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国外发体现状与趋势C//全国通信与信息技术学术年会.2013.4李文峰,成丹.电梯无线应急通信系统主机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2013(6):55-58.5李贺武,吴茜,徐恪,等.天地一体化网络研究进展与趋势J.科技导报,2016,34(14):95-106.7闵士权.我国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网络构想J.卫星应用,2016(1):27-37.8潘青亮,林柳梦,肖攀.公安系统应急通信中混合网络体制的设计J.信息通信,2016(5):194-195.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的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