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战略

合集下载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1、加强能源节约:
(1)降低能源消耗。

在工业生产中,倡导节能减排,希翼将所有机器设备统一升级到新能源装备,采用最先进的节能技术,建立统一节能标准。

在家庭中,建立晚上无用照明、及时关闭电器、延长空调使用时间等,都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影响。

(2)推广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比如水力发电、地热电站、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

其中,太阳能及风能尤为广泛,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支持这类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发展,比如“重农抑商”政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2、着力控制污染排放:
(1)加强工业排放监管。

限制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实行国家界定的环保标准,对污染企业进行查处、责令改进等措施,限制各种环境污染物致病、致灾污染物的排放,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

(2)监控交通污染排放。

交通运输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应当加强对交通污染排放的监管,督促车辆使用次数的限制和燃油柴油更换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环境质量改善:
(1)绿化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拓展绿地,放置大量的绿植树木,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引入清新空气,净化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的程度。

(2)推广无烟燃料。

无烟燃料利用煤炭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等更具环保性的加热燃料,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少排放二氧化碳。

(3)开展公众环保宣传活动。

通过开展各类公众宣传活动,告诉人们关于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并召集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中,从而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

碳排放减少计划和措施

碳排放减少计划和措施

碳排放减少计划和措施背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排放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之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我国制定了碳排放减少计划和措施。

一、碳排放减少目标:1. 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低60%-65%。

2.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3. 促进能源消费的低碳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碳排放减少措施:1. 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节约能源:加强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鼓励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发展低碳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推广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建设充电桩和氢气加氢站,减少传统燃油车的使用。

4. 加强碳排放监管: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制度,加强对高碳排放行业的监管,强化环境执法力度。

5. 促进碳交易市场发展: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碳定价机制的建立,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减排。

6.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减排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三、政策支持:1. 减税减费政策:对清洁能源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补贴,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清洁能源。

2. 资金支持:设立碳减排专项资金,提供资金支持给予企业和研究机构,推动技术创新和减排项目的实施。

3. 宣传教育:加大对公众的信息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碳排放减少的认识和参与度。

总结:我国制定了碳排放减少计划和措施,旨在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的低碳转型等措施,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政府加强碳排放监管、促进碳交易市场发展,并提供减税减费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以上努力,希望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减少排放成为各国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应
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以实现碳中和目标,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减排目标、主要措施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国的减排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减排措施。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碳排放监管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为了实施减排工作,我们需要明确实施路径。

首先,要加强政策法规制
定和落实,建立健全减排政策体系,促进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其次,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

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减排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最后,要加强监管和考核,建立健全减排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综上所述,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减排工作,积极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实现减排目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方案与目标

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方案与目标

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方案与目标背景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主要的环境挑战之一。

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具体目标如下:1.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

2. 降低甲烷排放量:将全球甲烷排放量减少25%。

3. 控制氟利昂排放:将全球氟利昂排放量减少50%。

4. 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将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耗中的占比提高到30%。

行动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行动方案:1. 能源转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能源效率提升: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鼓励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采用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

3. 交通改革: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车和步行代替汽车出行,减少交通尾气排放。

加强城市规划,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

4. 工业减排:推动工业部门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

加强对高污染企业的监管,鼓励企业实施减排措施。

5. 农业环保: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减少农作物的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6.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鼓励各国签署并履行减排协议,共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

结论通过以上行动方案的实施,我们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

这将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并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出贡献。

我们呼吁各国和各界共同行动,共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了当务之急。

而二氧化碳减排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减排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本文将探讨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

一、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性1.1 保护全球气候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排放过多导致地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等。

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有效降低全球气温,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1.2 减少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不仅对气候造成影响,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酸雨、光化学污染等环境问题,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1.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尽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会对一些行业造成一定影响,但实施减排目标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转型升级,推进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

二、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措施2.1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2.2 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手段。

推广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加大对清洁能源研发的投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也是实现减排目标的关键。

2.3 加强碳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碳市场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定量化、规范化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经济激励,促使其主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碳市场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2.4 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

2023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

2023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

2023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摘要:一、2023 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的具体内容1.降低碳排放强度2.控制能源消费总量3.大力发展清洁能源4.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二、实现2023 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的政策措施1.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2.加大环保执法力度3.强化政策引导4.加强国际合作正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碳排放量的增加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提出了2023 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速度。

一、2023 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的具体内容首先,政府提出,到2023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6%。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低碳发展。

其次,政府计划到2023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 亿吨标准煤以内。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以实现碳排放减少。

此外,政府强调,要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最后,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低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

二、实现2023 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的政策措施为实现2023 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

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促使企业降低碳排放成本,提高减排积极性。

其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政府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进行严厉查处,确保各项减排措施的落实。

此外,政府将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发展。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

政府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享低碳发展经验。

总之,实现2023 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不仅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更需要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国家双碳目标实施路径

国家双碳目标实施路径

国家双碳目标实施路径
国家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碳减排政策: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的碳减排政策和措施,包括碳定价、碳税、碳交易等措施,以激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

2. 优化能源结构:国家需要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同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3. 加强节能措施:国家需要制定和完善能源消耗标准,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4. 促进绿色交通:国家需要加大对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工具的投入和支持,推广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道路交通排放的碳。

5. 加强碳排放监测和管理: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体系,及时掌握各行业和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严格落实碳减排目标。

6. 鼓励碳减排技术创新:国家需要加大对碳减排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低碳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和推广,降低碳排放水平。

7. 强化国际合作和交流: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碳减排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总体来说,国家实施双碳目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企业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以及国际合作的支持和推动。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规范碳减排行为,确保双碳目标的顺利实施。

绿色环保:碳排放减少的策略和执行

绿色环保:碳排放减少的策略和执行

绿色环保:碳排放减少的策略和执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作为地球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采取行动,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一些减少碳排放的有效策略,并介绍如何将这些策略付诸实践。

一、碳排放减少的策略1.1 提高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的首要策略。

能源效率的提高可以在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各个环节减少能源损失,从而降低碳排放。

具体措施包括:-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照明、高效电机等;- 优化能源生产和使用流程,如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热效率、推广高效交通工具等;- 提倡节能生活方式,如合理使用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减少不必要的出行等。

1.2 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排放减少的重要途径。

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

具体措施包括:- 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建设,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 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1.3 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环节。

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使高碳排放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从而降低碳排放。

具体措施包括:- 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向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转型;- 限制高碳排放产业的发展,如传统煤炭、石油等能源产业;- 鼓励低碳产业发展,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

二、碳排放减少的执行2.1 制定政策和法规制定严格的政策和法规是推动碳排放减少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和法规,对碳排放进行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 设立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确保全国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对高碳排放行业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限制其发展;- 加大对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发展。

2.2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是实现全球碳排放减少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落实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战略汽车学院车辆工程2010122021 杜静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国二氧化低碳减排战略的实施情况以及重要意义,分析了汽车行业所面临的压力,提出了我国汽车行业落实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战略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随着各国低碳减排压力的不断增大,汽车行业的低碳减排日渐引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只有政府、汽车相关企业、社会各界为实现我国低碳减排目标共同努力,才能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赢得由大变强的新机遇。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Analyze the pressure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Proposed the urgency and importance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Implementation about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 As countries continue to increase pressure on carbon emission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s growing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Europe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highly valued. Only the government, automotive related businesses, the community to achieve the common goal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to win new opportunities to grow stronger.关键词:汽车二氧化碳低碳减排正文:我国全面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是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环节,碳减排战略实施的效果将直接决定我国能否实现战略目标、能否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工业的支柱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汽车产销量的逐年加大,汽车行业面临的节能减排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尾气已经成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大问题。

汽车行业对于实施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战略的必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战略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于2007年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组长。

近年来,我国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为全球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力争实现碳汇数量比2005年增加约0.5亿吨二氧化碳。

国家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

2009年9月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提出中国将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2 我国实施碳减排战略的重要意义一、低碳减排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的重要方面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发展中国家的低碳减排义务要比发达国家少很多。

然而,除了中国之外,任何国家都没有提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法律上约束自己实现这样的目标,彰显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和一个大国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中国各级政府在控制温室气体方面的责任,这个行动目标是一个国家的约束性指标,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目标的实现。

三是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积极负责任的态度。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实现行动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低碳减排是我国调整能源格局的重要手段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已成为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而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构成则是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

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原油产量很难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大约只能维持在2亿吨左右。

根据多家机构的预测,到2050年,我国的石油需求将达到7.6亿吨左右。

届时,中国的石油进口将达到5.6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73%。

中国的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仅占中国化石能源可采储量的1.48%,并且比国外产气国的勘探开发成本高得多。

目前的能源格局已经适应不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低碳减排战略的实施将直接推动高效煤炭节能技术的升级,降低石油和天然气对别国的依赖,推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因此,低碳减排战略已经成为我国调整能源格局的重要举措。

三、低碳经济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低碳经济将催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以低碳经济、生物经济等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技术可能改变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金融市场,基于能源量和低碳企业的新的金融市场正在悄然建立;低碳经济将创造新的龙头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这个转型的契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向低碳高增长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

3 汽车行业将面临的挑战国家实施低碳减排战略对汽车行业的要求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汽车尾气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占其总排放量的17%左右。

一辆轿车一年排出有害废气是其自身重量的4倍,而当一个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减少50%时,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就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降低汽车的碳排放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

面对国家提出的一系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及具体措施。

一、降低油耗降低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首要的是减少汽车的油耗,提倡使用小排量汽车。

随着国家减排战略的实施,消费者购买汽车的趋向将发生改变,将更趋向于购买低油耗、低排放、小排量的车型,一些油耗高的车型(如SUV)将受到压力。

国内各大乘用车生产企业的产销量中大部分都是1.6L以下的小排量汽车。

2009年,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719。

55万辆,同比增长71.3%;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9.7%,占汽车销售市场的52.7%,同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

2008~2009年国内1.6L排量以下乘用车产销量比较热点聚焦。

二、改善产品结构要实现汽车行业碳减排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尽可能的推进低排放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目前,国内各大汽车制造商已经将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升到战略高度。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有30多家企业已经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其中已有近10家企业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车型,都开始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三、提高产品性能虽然汽车企业但短期内仍然是燃油汽车占主导地位。

因此,汽车制造商必须对自己产品的环保性能进行升级,减少碳排放量,主要通过对节能发动机的研发、汽车轻量化设计等技术手段实现。

4 碳减排战略的措施国外汽车行业应对低碳减排战略的措施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至2009年2月,已有170多个国家批准了“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危险,发展中国家没有明确的减排义务。

到2010年,相对于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全世界总体排放将要减少5.2%,包括6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氟氯碳化物)等。

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间,欧盟国家应减少8%,美国7%,日本6%,加拿大6%东欧各国5%~8%。

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

近年来,为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目标,欧美等国不断出台各种针对汽车行业的降低碳排放措施。

法国从2008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00g/km的汽车给予5000欧元奖金,对超过160g/km的汽车最高可征收2600欧元的尾气排放超标税;德国从2009年7月起实施按发动机排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征收汽车税的政策;美国则提出到2016年要把小轿车和卡车的排放量减少30%,新车的平均燃油使用效率要从目前的11km/L提高至15.44km/L日本也提出了为期3年的政策措施,对低排放车型实施全免、减免75%和减免50%不等的优惠。

对我国汽车行业实施低碳减排战略的思考碳减排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重大课题,汽车行业落实碳减排政策义不容辞。

然而,低碳减排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仅靠一些企业和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政府、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消费者等群体的同策同力才能实现。

政府和汽车相关企业更是汽车行业/低碳减排这台戏的主角。

对政府而言,需要从法规体系、技术标准、汽车税收、财政补贴、培育新能源汽车、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出台引导我国汽车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引导产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制订低碳发展的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与碳排放相结合的汽车税制;促进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加强合作,建立健全低碳技术支撑体系。

作为落实我国汽车行业低碳战略的直接执行者,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承担着最主要的责任。

不仅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把握住汽车行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尽快推进从发展传统汽车向发展低碳汽车的战略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