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4(3)技术基础(网络与安全)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六版) 康华光ch04

止工作状态。
15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3. I-V 特性曲线及大信号特性方程
(1)输出特性及大信号特性方程
i D f (v DS ) vGS const.
② 可变电阻区 vDS <(vGS-VTN)
2 iD Kn [2(vGS VTN ) vDS vDS ]
预夹断临界点轨迹 iD/mA vDS=vGS-VTN(或 vGD=vGS-vDS=VTN) 3V 饱和区 1.5 2.5V 1 2V 0.5 0 vGS=1.5V 2.5 5 7.5 10 截止区 vDS/V 可变电阻区 2 (非饱和区)
14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3. I-V 特性曲线及大信号特性方程
(1)输出特性及大信号特性方程
i D f (v DS ) vGS const.
① 截止区
当vGS<VTN时,导电沟道 尚未形成, iD = 0 ,为截
预夹断临界点轨迹 iD/mA vDS=vGS-VTN(或 vGD=vGS-vDS=VTN) 3V 饱和区 1.5 2.5V 1 2V 0.5 0 vGS=1.5V 2.5 5 7.5 10 截止区 vDS/V 可变电阻区 2 (非饱和区)
I-V 特性: iD Kn (vGS VTN )2
vGS K nV ( 1)2 VTN vGS I DO ( 1)2 VTN
2 TN
2 I DO KnVTN 是vGS=2VTN时的iD
必 须 让 FET 工 作 在 饱 和 区 (放大区)才有放大作用。
18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由于vDS较小,可近似为
iD 2Kn ( vGS VTN ) vDS
rdso dv DS diD
ch04

要想成为需求分析员,用户需要多学习一些软 件开发技术。
11
4.2.2 从开发人员转为分析员
需求开发工作对人员技能和个性的要求与软 件开发工作不同。 开发人员要想成为需求分析员,需要多掌握 一些业务领域的知识。 开发人员很容易陷入技术思考和讨论,把注 意力集中在要开发的软件本身,而不是用户 的需求。 开发人员应该接受一些软性技能的培训和指 导,例如怎样有效地倾听、协商和引导。
分析能力
优秀的需求分析员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优秀的需求分析员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6
4.1.2 需求分析员必备的技能
协调能力 需求获取过程中, 需求获取过程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协调也是需求分析 员必备的一项能力(Gottesdiener 2002)。 员必备的一项能力 。 观察能力 观察力敏锐的需求分析员能够从不经意的闲谈中发现 重要的信息。 重要的信息。 写作能力 需求开发提交的主要结果是书面的需求规格说明, 需求开发提交的主要结果是书面的需求规格说明,用 于在客户、营销人员、 于在客户、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传递 信息。 信息。 组织能力 需求分析员需要处理获取和分析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 杂乱的信息。 杂乱的信息。
9
4.2 如何培养需求分析员
优秀的需求分析员是培养出来的,而不 是训练出来的。 这项工作包括很多面向人而不是技术的 “软性技能”。对于需求分析员的工作 并没有标准的描述,因而也没有标准的 培训课程。
10
4.2.1 从用户转为分析员
用户对业务和工作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 , 很 容易获得原来同行们的信任。 他们讲的是用户的语言,了解现有的系统和业 务流程。 让用户来担任需求分析员也有不利的一面。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模拟部分ch04资料108页PPT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模拟部
分ch04资料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网络基础知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术语;
3. 学会使用网络基础知识进行网络连接和设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网络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内容;
2. 难点:网络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投影仪、电脑、教学PPT;
2. 教学资源:网络基础知识教材、网络连接设备;
3. 教师准备:充分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
四、教学过程:
1. 网络基础知识概念介绍
1)通过PPT讲解网络基础知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讨论网络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2. 网络基础知识内容讲解
1)讲解网络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2)介绍网络的分类和常用术语;
3)讲解网络连接和设置的基本步骤。
3. 案例分析和实例操作
1)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网络基础知识的应用;
2)指导学生进行网络连接和设置的实例操作。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应用网络基础知识。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网络连接和设置操作,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提高了对网络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连接和设置的实践操作,加深对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电路分析(第3版)-胡翔骏ch04

图4-4
解:画出 12V独立电压源和 6A 独立电流源单独作用的电路 如图(b)和(c)所示。(注意在每个电路内均保留受控源, 但控制量分别改为分电路中的相应量)。
12
楚雄师范学院 自兴发
§4-l 叠加定理
12V独立电压源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b) 所示。由图(b)
R2 R4 uoc 0 R1 R 2 R 3 R4
由此求得
R1 R 4 R 2 R 3
这就是常用的电桥平衡(i=0)的公式。根据此式可从已知三个 电阻值的条件下求得第四个未知电阻之值。
28
楚雄师范学院 自兴发
§4-3 诺顿定理和含源单口的等效电路
一、诺顿定理
诺顿定理的证明与戴维宁定理的证明类似。在单口网络端 口上外加电压源u [图(a)],分别求出外加电压源单独产生的电流[ 图(b)]和单口网络内全部独立源产生的电流i"=-isc [图(c)],然后相 加得到端口电压电流关系式
Hk(k=1,2,…,m)和Kk(k=1,2,…,n)是常量,它们取决于
电路的参数和输出变量的选择,而与独立电源无关。
10
楚雄师范学院 自兴发
§4-l 叠加定理
在计算某一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时 ,应将电路中其它独立电压源用短路(uS=0)代替,而其它独 立电流源用开路(iS=0)代替。 式(4-4)中的每一项y(uSk)=HkuSk或y(iSk)=KkiSk是该独立 电源单独作用,其余独立电源全部置零时的响应。这表明
根据uoc的参考方向,即可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如图 (c)所示。
24
楚雄师范学院 自兴发
§4-2 戴维宁定理
Ch04公钥密码体制_OK

即2和6对于模11互为逆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7
欧拉定理
若整数m 和n 互素,则
等价形式
例如: m=3, n=10; ф(10)=4 mф(n)=34=81 ; 81 mod 10 = 1 即 81≡ 1 mod 10 34+1 = 243 ≡ 3 mod 10
2021/7/27
m (n) 1mond
m (n)1mmo n
646 5 114 76 114 1 76 38
76 2 38 0
2021/7/27
22
三 RSA算法
1 RSA算法概述
掌握传统密码体制的缺陷:
密钥管理的麻烦:n个用户保存n*(n-1)/2个密钥。
不能提供法律证据 :不仅要保密还要解决证实问题。
1976年,美国学者Diffie和Hellman发表了著名论文《密码 学的新方向》,提出了建立“公开密钥密码体制”:若 用户A有加密密钥ka(公开),不同于解秘密钥ka’(保 密),要求ka的公开不影响ka’的安全。
2021/7/27
25
3 RSA算法概述
三 RSA算法
素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自然数;否则为合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唯一地分解出素数因子 6 = 2 ·3 999999 = 3·3·3·7·11·13·37 27641 = 131·121 从2 开始试验每一个小于等于√27641 的素数。
整数n的十进制位数 因子分解的运算次数
这篇文章中提出的公钥密码的思想:若每一个用户A有一个加密 密钥ka,不同于解秘密钥ka’,加密密钥ka公开,ka’保密,当 然要求ka的公开不至于影响ka’的安全。若B要向A保密送去明 文m,可查A的公开密钥ka,若用ka加密得密文c,A收到c后,用 只有A自己才掌握的解密密钥ka’对x进行解密得到m。
安全人机工程-ch04安全人机功能分配

三、人机特性比较:人机特性从11各方面进行了比较。
“人机共存(同工)” 对人机共存的人机系统来说,设计的主要困难不在于产
品本身,而在于是否能找出人与技术之间最适宜的相互联
系的途径与手段,在于是否能全面考虑到操作者在人机系 统中的功能作用特点和机器与人的特性相吻合的程度。
《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
四、人机功能分配 1.人机功能分配的含义
定义: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
给人或机,称为人机功能分配。
进一步解释:人机功能分配就是通过合理地分配功能,将人与机器
的优点结合起来,使人体特性与机器特性做到合理匹配和互补,从而构
成高效与安全的人机系统。从安全的角度,人机匹配主要解决的问题:
应激反应,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 进行合理的人机功能分配,也就是使人机结合面布
置恰当,就需要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观点出发分析
人机结合面失调导致工伤事故的原因,进而采取改 进对策。
《安全人机工程》
④人机分工不合理的表现
• 可由人很好执行的功能分配给机器,而把设备能更有效
地执行的功能分配给人; • 让人所承担的负荷或速度超过其能力极限; • 不能根据人执行功能的特点,而找出人机之间最适宜的 相互联系的途径和手段;
即①显示器与人的信息感觉通道特性的匹配;②控制器与人的运动反应 特性的匹配;③环境条件与人的生理、心理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匹配等。
必须树立人机结合的理念,机器设计环节必须同时考虑人与机器两方面
因素,即在机器设计的同时把人看成有知觉有技术的控制机、能量转换 机、信息处理机。机器设计同工作设计(含人员培训、岗位设计、动作
《安全人机工程》
完整word版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14) TCP 不适合于传输实时通信数据,是因为 O模拟试题二网络安全与技术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
A. A 类,B. B 类,C. C 类,D.发路径。
A. IP ,B. MAC ,C.源,D. ARPA.发送者,B.接收者,C. 一个路由器,D. 上述选项中的任何一项。
A.物理,B.数据链路,C.网络,D.传输地址的组合构成。
A. IP ,B.传输层协议,C.网卡的MACD.套接字,E.端口号A.仅SMTPB.仅POPC. SMTP 和POPD.以上都不正确(1) 4.5.6.7 这个IP 地址所属的类别是在下列数中,一个 B 类子网掩码允许有的数字是 个1,且其余位都为0OA. 9 ,B. 14 ,C. 17 ,D. 3如果一个A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中有14个1,它能确定个子网。
A. 32 ,B. 8 ,C. 64 ,D.128路由器在两个网段之间转发数据包时, 读取其中的地址来确定下一跳的转IP 包在网络上传输时若出现差错,差错报告被封装到ICMP 分组传送给(6) UDP TCP 和 SCTP 都是层协议。
UDP 需要使用地址,来给相应的应用程序发送用户数据报。
A.端口,B.应用程序,C.因特网,D.物理IP 负责之间的通信,它使用地址进行寻址;A.主机到主机;B.进程到进程;C.物理;D. IPTCP 负责之间的通信,它使用地址进行寻址。
(10)A.主机到主机;B.进程到进程;C.端口号;地址唯一地标识一个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它由D. IP(11)面向连接的并发服务器使用.端口号进行网络通信服务。
A.临时,B.公认,C.主动,D. (A5( B)(12 )在电子邮件地址 macke @p it.arc. 中,域名部分是和(B ) A. macke , B. ,C. macke@ , D.(A)(13)电子邮件客户端通常需要用协、议来发送邮件。
(18) OSI 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 OA.没有提供时间戳,B.不支持多播,C.丢失分组需要重新传输,D.所有上述选项(15)下列关于IPv4地址的描述中哪些是错误的?A . IP 地址的总长度为 32位B •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组成 C. D 类地址属于组播地址D •一个C 类地址拥有8位主机地址,可给 256台主机分配地址 E. 所有的A 类地址的首位一定是 “ 0” F . A 类地址拥有最多的网络数正确答案:(D )、( F )解析:IPv4地址是一组32位的二进制数字,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户机/服务器存在的五种实现模式
模式1 分布式表达
数据管理
逻辑
表达
模式2 远程式表达
数据管理
逻辑
服务器端
模式3
模式4
模式5
分布式逻辑处理 远程数据管理 分布式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
逻辑
表达
表达
逻辑 表达 客户机端
逻辑 表达
数据管理 逻辑 表达
模式1:分布式表达(distributed presentation)
主机 接口报文处 理机
存储转发的计算机网络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国际标准化的网络,它具有统一的网 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的协议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下属的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echnical Committee)经过若干年卓有成效的工作, 由ISO 制定并在1984 年正式颁布了一个成为“开放系统 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的国际标准ISO7498。
– 在这种模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客户机负责所有逻辑处理、信息表达,并与服务器 分担数据管理功能。
上述五种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着眼点是软件执行的地点。
分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信息表达的处理过程在何处进行;第 二类是逻辑处理或企业规则在何处执行;第三类是数据管理 部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信息(数据库)放在何处。
三、新兴计算机网络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起,兴起了一种新的网络模式, 称为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模型,该系统由一台或多 台主机和多台客户机组成网络。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网络能飞速发展的更深 层的原因是客户机/服务器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 平台上的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一种企业模型。 在这个企业模型中,客户机/服务器将企业特定的 事务处理过程分布到网络上处理该事务活动的特 定位置上,所以客户机/服务器是企业分布式处理 (分布式计算)的基础。
– 在这个模式中,服务器实现了所有的功能,而客户机仅用于屏幕、 打印机信息输出,以及编辑用户输入的内容。
模式2:远程表达(remote presentation)
– 在这个模式中,服务器负责所有逻辑处理和数据管理功能,而客户 机则负责完成所有信息表达功能。
模式3:分布式逻辑处理(distributed logic)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电话通信系统相 结合的产物,是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 机系统,称之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分组交换网络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计算机网络进入新的阶段:多台具有自 主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使用分组交换方式。 第二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典型代表是ARPA 网 (ARPANET)。 ARPA 网中互连的、运行用户应用程序的计算机称为主机 (host)。 主机之间通信是通过称为接口报文处理机(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IMP)的装置转接后互连的。 当某个主机上的用户要访问远地另一个主机时,主机首先将 信息送至本地直接与其相连的IMP,通过通信线路沿着适当的 路径经若干IMP 中途转接后,最终传送至远地的目标IMP,并 送入与其直接相连的目标主机。这种方式类似于邮政信件的传 送方式,叫做存储转发(storeand forward)。
第4讲 (3)
网络与安全
【学习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 相关性能参数;
2.掌握网络的分类和常用的传输媒介及连接 设备;
3.掌握网络的体系结构; 4.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常用的加密、解密算
法及基本安全机制。
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实现技术 网络与企业的关系 信息系统安全
– 在这种模式中,服务器承担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功能,客户机负责 所有信息表达功能。而逻辑处理(企业业务处理)由服务器与客户 机共同承担。
模式4:远程数据管理(remote data management)
– 在这种模式中,服务器只负责数据管理功能,而客户机负责系统中 所有的逻辑处理和信息表达。
模式5:分布式数据管理(distributed data management)
这里“开放系统”是相对于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中只能进行 同种计算机互联的每个厂商各自封闭的系统而言的,它可 以和任何其它系统(当然要遵循同样的国际标准)通信而 相互开放的。
该模型分为七个层次,有时也被称为OSI 七层模型。OSI 模型目前已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收,并公认为新一代计算 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基础
IMP 和它们之间互连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完成主机之间的通信任务, 构成了通信子网(communication subnet)。通过通信子网互连的 主机负责运行用户应用程序,向网络用户提供可供共享的软硬件资源, 它们组成了资源子网(resource subnet)。ARPA 网采用的就是这 种两级子网的结构。
例如:
某大型食品公司,有遍及多个省、市的连锁店。公 司运用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将局部处理与全局处理分 开,优化处理功能。如每家分店的出纳员运作的 POS 机与分店服务器上货品库存与价格信息相连接, 当总部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能在服务器上直接反 映;而售货员扫描商品时,也能在POS 机上反映, 且马上更新服务器上商品库存目录。即分店仅完成 商品销售的局部处理,分店的服务器与总公司的大 型服务器相连接,由总公司的大型服务器负责维护 顾客购买特征的记录。这样顾客无论在哪个连锁分 店消费,总公司的服务器都能获取并更新他们的信 息,产生用户特别消费的优惠,完成资金周转处理 和支票确认等事务。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 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 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 系统。
这里强调计算机网是在协议控制下,实现计算机 之间的数据通信,网络协议是区别计算机网与一般 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标志。
二、计算机网络的演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