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_四肢

合集下载

放射科映像四肢拍摄方法

放射科映像四肢拍摄方法
摄影目的:观察腕骨、尺桡骨下端、腕 桡关节的外伤、月骨的脱位 摄影体位:被检侧前臂伸直,第五掌骨 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 中 心 线:第1掌骨基底部(桡骨茎突) 照片显示:腕骨、掌骨近端、尺桡骨远 端的侧位影像,月骨及腕桡 关节清晰显示,其余互相重 叠


标准片显示:1.腕关节呈侧位显示,位 于照片正中 2.尺桡骨远端重叠良好 3.各骨纹理 及周围软组 织清晰可见

肩胛骨侧位
肱骨
肱骨头
肩峰
锁骨 关节盂 肩胛骨背侧缘 肩胛骨腋缘 肩胛骨脊柱缘
喙突
肩 胛 骨 侧 位
肩胛骨下角
锁骨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锁骨正位影像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被检侧 肩部紧贴床面,对肩垫高 中 心 线:头向15°角,锁骨中点入射 屏气下曝光 照片显示:肩锁骨正位影像呈平直状显 示
摄影目的:观察肩关节和肩锁关节的骨 折和脱位的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上肢 伸直并外展,掌心向前,对 侧向前斜,肩部紧贴摄影架 中 心 线:喙突 照片显示:肩关节、肩锁关节清晰显示

标准片显示: 肩关节显示照片正中 肩关节盂前后缘重叠 呈切线显示,关节间 隙清晰显示 肱骨小结节位于肱骨 头外1/3处显示 肱骨头、肩峰及锁骨 纹理显示清晰,软组 织层次分明
肩胛骨上角
肩胛骨外缘
肩胛骨内缘
肩 胛 骨 正 位
肩胛骨下角
肩峰 肱骨头 关节盂 喙突 锁骨 肩胛骨上角
肩胛骨外缘
肩胛骨下角
肩 肩胛骨外缘 胛 骨 正 位
肩胛骨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肩胛骨侧位影像和结构 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被检 侧胸壁紧贴暗盒,手抱头, 肩胛骨内外缘垂直暗盒 中 心 线:经肩胛骨内缘中点垂直入射 屏气下曝光 照片显示:肩胛骨呈侧位影像

四肢影像 脊柱四肢成人四肢CT表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四肢影像 脊柱四肢成人四肢CT表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中央凹
CT表现 髋关节
股骨头 球钩征
CT
髌骨
膝 骨小梁
小梁间隙
髁间凹
HRCT
CT表现 膝关节
骨性关节面
关节腔
软骨性关节面
CT表现 膝关节
皮肤 脂肪 肌肉
血管

什 么
3D检查-CT
方 法 ?
骨皮质 腓骨
骨松质
骨髓腔
胫骨
CT表现 二、关节
CT表现
二、关节
1 关节腔 低密度,半月板为均匀的软组织密度。
2 关节面 由骨皮质构成,为高密度结构。
3 滑膜 通常在CT图像上不能显示。
4 韧带 大关节,在适当窗位和窗宽时可看到。

CT
股骨头中央凹 耻骨
大粗隆 坐骨
骨盆
CT
髋关节 星状征
CT表现 髋臼 股骨头 呈球形
五、脊柱四肢
四肢正常CT表现
CT表可作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重建
1 骨皮质 环状极高密度,CT值可≥+700Hu。 2 骨松质 含高密度骨小梁和低密度小梁间隙。 3 骨髓腔 均匀的低密度区,骨干中段尤为典型。 4 骨膜 和X线一样不能显示。
股骨
CT表现 胫腓骨

四肢影像 脊柱四肢成人四肢X线表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四肢影像 脊柱四肢成人四肢X线表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①跟骰关节的最低点 ②跟骨与水平线接触最低点 ③第五跖骨头与水平线接触的最低点
五、脊柱四肢
四肢正常X线表现
一、上肢
1.肩关节
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 肱骨头构成。
1.肩
正 位 摄 影
肩峰 肱 骨
1.肩
正位表现
锁骨
肩胛骨
喙突粗隆 喙突
肩胛盂
肱骨颈轴线
1.肩
正位
肱骨颈干角
正常值 由130° 至140°
锁骨 肩 胛 骨
1.肩 肩胛骨
切线位 喙突
肱骨
肩峰
2.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骨远端与桡、尺骨的近 端共同构成的复合关节。 包括三个关节:肱桡关节、肱尺关节
3.腕


小大


多多 角角


骨骨








豌三手手 豆角月舟 骨骨骨骨
3.腕
正位
桡骨内倾角
正常值 由23° 至40°
平均值 31.2°
3.腕









位 摄 影
侧 位


骨 茎



4.手


食骨





4.手指
头部
颈部



体部

基底部
掌第 骨二
二、下肢
1.髋关节
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与 股骨的股骨头构成。
1.髋
骶髂关节
髂骨 后内缘
骶髂关节 前外缘大粗隆股骨头 股骨颈闭孔耻骨

医学影像技术之上肢X线摄影(完整)

医学影像技术之上肢X线摄影(完整)

腕关节后前位: 摄影目的: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桡骨远端的骨 质、软组织正位影像。 摄影体位: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肘部弯曲,前臂伸直,掌面向下手呈半握拳或伸直。 2、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置于IR中心。 3、IR上缘包(zgjd),下缘包(cygyd)。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IR中心
10~20mAs,一般不需滤线器。
骺离骨折
上肢体表定位标志
锁骨—可触及全长 肩胛骨—肩峰、喙突、肩胛下角 肱骨大结节 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 尺骨茎突 桡骨茎突 豌豆骨
适应症 骨外伤、发育异常、某些疾病骨的改变、多种骨和关节病的检查、软组织钙化、金属异物
(一)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⑨四肢摄影一般不用滤线器;骨肿瘤、慢性骨髓炎要使 用滤线器。股骨上端因部位较厚,一般也使用滤线器 摄影。
⑩摄影距离无特殊规定,一般为100cm。
上肢摄影注意事项
1. 投照任何一个部位,必须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位置。 2. 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应至少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肢
拇指侧位
第2-5指后前位: 体位要点:
1、体位同手后前位(?)。 2、被检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对胶片中心。
中心线: 对准被检手近端指间关节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第2-5指侧位:
体位要点: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 2、被检手指尺侧或桡侧贴近暗盒,其余四肢屈曲。
中心线: 对准被检手近端指间关节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腕关节后前位
第1掌骨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头状骨 舟骨
桡骨
第5掌骨




钩骨

腕豆骨 三角骨
月骨
尺骨
标准片所见 腕正位

四肢的X线摄影

四肢的X线摄影
中 心 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照片显示:各掌指骨的斜位影像
标准片显示:1.全部掌骨及腕关节包括在 内,呈斜位影像,第三掌指关节位于照 片的正中。2.全部掌指骨骨纹理清晰显示, 软组织层次 显示良好。 3.大多角骨 与第一掌骨 关节间隙明 确
手后前斜位
远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近节指骨
第5掌骨 钩骨
四肢的X线摄影技术及临床意义
四肢骨的影像学
四肢由骨骼、骨间关节、肌肉、肌腱、 血管、皮肤和软组织组成
平片检查常用于骨外伤、骨发育、病理 性骨改变、多种骨和关节病的检查
平片还可以显示软组织内的钙化、金属 异物的位置
四肢骨的摄影注意事项
平片应包括所需骨骼及其周围软组织 摄长骨至少包括邻近一端的关节 同一胶片摄取两个位置时应方向一致 长骨的长轴应与胶片的长轴平行 焦片距为75~100cm,电压应病情而增减 骨伤患者应小心摆位,使用辅助用具 一般不用滤线器,体厚处需用滤线器
外踝
内踝



跟骨体

跟骨结节
跟 骨 轴

跟骨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跟骨骨折、骨刺的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坐在摄影台上,被检侧
外足侧紧靠暗盒 中 心 线:内踝下2cm处垂直入射 照片显示:跟骨侧骨影像 标准片显示:跟骨呈侧位显示,距骨下
关节呈切线显示,跟骨骨纹 理显示清晰
跟 骨 侧 位
腓骨 距骨 跟骨
中 心 线:单手时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 入射,双手时对准胶片中心 垂直入射
照片显示:显示第2~5掌骨、指骨的后前 位影像,拇指呈斜位影像
标准片显示:全部掌骨、指骨及腕关节 清晰可见,第三掌骨关节位于照片正中, 各指骨间隔呈 分离状显示, 骨纹理清晰可 见,呈现软组 织层次

最新四肢骨的影像学ppt课件

最新四肢骨的影像学ppt课件


肩胛骨下角
肩 胛 骨
侧 位
锁骨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锁骨正位影像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被检侧
肩部紧贴床面,对肩垫高 中 心 线:头向15°角,锁骨中点入射
屏气下曝光 照片显示:肩锁骨正位影像呈平直状显

锁骨后前位
锁骨轴位
锁骨肩峰端
肱骨头
锁骨
第1肋骨 锁骨胸骨端
第2肋骨
锁骨正位
3.肱骨内 外髁重叠
呈圆形
4.各骨纹 理清晰,
软组织层
次分明
肘关节侧位
桡骨
桡骨小头
肱骨


肱骨小头 肘关节
节 侧 位
尺骨
尺骨鹰嘴
肘关节骨折
肱骨前后位(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肱骨的骨质、软组织和 异物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手臂 伸直,外展,掌面向上,上 缘包括肩关节,下缘肘关节
中 心 线:肱骨中点 照片显示:肱骨的正位影像
上肢外展,紧贴床面 中 心 线:肩峰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
屏气下曝光 照片显示:肩关节、肩胛骨和肱骨呈正
位影像
肩胛骨正位
肱骨头 关节盂
肩峰
喙突
肩胛骨外缘 肩胛骨下角
锁骨
肩 肩胛骨上角 胛 骨 正
位 肩胛骨内缘
肩峰 肱骨头 关节盂
肩胛骨外缘 肩胛骨下角
喙突 锁骨
肩胛骨上角
肩 胛 肩胛骨外缘
骨 正 位
中 心 线:前臂中点垂直入射 照片显示:尺、桡骨的正位影像
尺 桡 骨 正 位
尺骨远端 尺骨
尺骨鹰嘴
桡骨远端


桡骨
骨 正

正常影像 骨纤维化

四肢的X线摄影

四肢的X线摄影

腓骨
胫骨
踝关节 外踝
内踝
距骨
踝 关 节 正 位
踝关节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踝关节外伤的骨折及脱 位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侧卧摄影台,下肢腓侧 在下呈侧位,外踝紧贴暗盒 中 心 线:内踝中心 照片显示:踝关节的侧位影像


标准片显示:1.距骨滑车面内外缘重合 良好 2.腓骨小头重叠于胫骨正中偏后 踝 3.踝关节显示于照片正中 4.踝关 节各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清晰可见

四肢(上肢)
手 腕关节 尺桡骨 肘关节 肱骨 肩关节 (肩胛骨、锁骨)

四肢(下肢)
足(跟骨) 踝关节 腓胫骨 膝关节(髌骨) 股骨 髋关节

手后前位(正位)
摄片目的:观察手骨的形态、关节、异 物、骨龄 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 弯曲,腕关节及各指伸展, 掌心向下,第三掌骨置于胶 片中心。双手时应双手对称 地放在暗盒上 中 心 线:单手时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 入射,双手时对准胶片中心 垂直入射
桡骨
手 后 前 斜 位
腕关节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桡 骨远端的骨质、关节及周围 软组织的情况。观察小儿发 育,了解骨龄 摄影体位:被检侧前臂伸直,手呈半握 拳状,掌面向下,腕关节置 于暗盒中心 中 心 线:尺骨、桡骨茎突连线中点 照片显示:腕骨、掌骨近端、尺桡骨远 端的正位影像

足内斜位
趾骨
第1趾骨 第5趾骨 楔骨 骰骨 跟骨 舟骨 距骨
足 内 斜 位
胫骨
腓骨
足内斜位影像
跟骨轴位
摄影目的:观察跟骨的外伤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坐在摄影台上,被检侧 下肢伸直,用绷带向后牵拉 足部 中 心 线:头向35~45°,经内、外踝联 线中点入射 照片显示:跟骨的正位影像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肢ppt演示课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肢ppt演示课件

03
CT检查技术
CT检查技术的原理与设备
原理
CT检查技术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 某一部位进行扫描,并通过计算 机处理数据,生成图像。
设备
CT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发生器、 探测器、计算机系统以及机械运 动系统等部分。
CT检查技术在四肢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1
02
03
骨折与关节脱位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骨折 部位和脱位情况,有助于 准确诊断和治疗。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分类
X射线、超声、核磁共振、核医学、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历程
1972年
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利弗莫尔和 阿瑟·科马克发明计算机断层扫 描技术。
1990s
数字化X射线技术开始普及。
1895年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 。
1980s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始应用于 临床。
2000s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肢ppt演 示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概述 • X线检查技术 • CT检查技术 • MRI检查技术 • 超声检查技术
01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概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定义
利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通过检测人体内部结构和组织对非侵入性外界信号 的响应,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和损伤的一种技术。
息。
缺点
检查时间长、费用较高,对某些 金属植入物和起搏器等有禁忌症

注意事项
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有无金属植 入物或起搏器等禁忌症,检查时 需保持静止,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05
超声检查技术
超声检查技术波显 示人体内部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四肢摄影
1.尺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内侧的突起。
2.桡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外侧的突起。 3.尺骨鹰嘴为肘关节后侧的突起。 4.肱骨内上髁为肘关节内侧的突起。 5.肱骨外上髁为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6.肱骨大结节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7.肩峰为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8.肩胛骨喙突为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到的突起。 9.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中心线
锁骨后前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 锁骨正位影像;肩锁 关节及胸锁关节影像 显示清晰。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 中屏气曝光。 【用途】观察锁骨影像 结构。
锁骨后前位显示图
2.锁骨下上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头转向对侧; 暗盒横立于被检侧肩部上方,略向后倾斜30°角, 其内缘紧贴颈部。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与水平面呈20°~30°角, 经锁骨中点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锁骨斜位影像。
手前后斜位显示图
5.拇指正位 【体位设计】被检查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 前臂伸直,手及前臂极度内旋,使拇指背侧紧贴 暗盒,其余四指伸直。
【中心线】对准拇指掌指关节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拇指及第1掌骨正位影像。
【用途】观察拇指及其关节或软组织的影像结 构。
6.拇指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阴极端;被 检侧前臂伸直,2~5指弯曲呈半握拳状,手背向 上,拇指外侧向下紧贴暗盒。
肘部轴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尺骨鹰 嘴轴位像:鹰嘴突出于 肱骨髁下方,尺神经沟 的前缘及垂直面显示在 鹰嘴突的内侧,为一微 凹的切线像。 【用途】观察尺神经沟的 切线位,鹰嘴的轴位。
肘部轴位显示图
(五)上臂
1.肱骨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 摄影床上,被检侧上肢伸 直,且外展20°~30°角, 背面紧贴暗盒;暗盒包括 肱骨两端或邻近病变一端 的关节;肱骨中点臵于照 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垂 直暗盒射入。 肱骨前后位摄影体位
尺、桡骨前后位摄影体位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垂直
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正位影像;软组 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概括观察尺、
桡骨和前臂软组织的
正位形态和骨质情况。
尺、桡骨前后位显示图
2.尺、桡骨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旁。被检 侧前臂伸直,肘部弯 曲呈90°角,肩关节 放低与肘关节相平。 前臂中点臵于照射野 中心。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
3.肩胛骨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站于摄影 架前,面向暗盒,双足稍分 开;被检侧上肢经面部向头 顶及枕部环抱,不能抱头者, 上臂、肘部屈曲,以免肱骨 上端与肩胛骨重叠;对侧手 叉腰,转动身体,使被检侧 肩胛骨内外缘中点连线垂直 于暗盒中点。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内缘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
肩胛骨侧位摄影体位图
直暗盒射入。
肱骨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肱骨侧位 影像;软组织影像显示良 好。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
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肱骨侧位 形态,骨质结构和软组织 影像,与正位同为常规位
臵。
肱骨侧位显示图
(六)肩部
1.肩关节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站立于 摄影架前;被检查侧上肢 稍外旋且与躯干分开,肩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上端及肱骨下端, 肘关节侧位影像;软 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观察肘关节的 影像形态及骨质情况。
肘关节侧位显示图
3.肘部轴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于摄 影床阴极端;被检侧上臂 背侧紧贴暗盒,肩部尽量 放低,肘部极度屈曲,使 手指触及肩部。尺骨鹰嘴 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欲显示尺骨鹰嘴 轴位像时,中心线对准尺 处垂直暗盒射入;欲显示 尺神经沟像时,中心线向 肩部倾斜30°角,经尺骨 鹰嘴射入暗盒。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近端及肱骨远端, 肘关节前后位影像; 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概括观察肘关
节正位投影形态和骨
质情况。
肘关节前后位显示图
2.肘关节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
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肘
关节屈曲约呈90°角,尺 侧在下平放于暗盒上;肱
骨内上髁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肱骨外上髁 垂直暗盒射入。 肘关节侧位摄影体位图
茎突连线中心垂直暗盒射
入。
腕部尺偏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为舟骨 长轴展开影像,与其他骨 的邻接面显示清晰。 【用途】此位臵可获得舟 骨正面投影,并避免与其 它骨重叠。
腕部尺偏位显示图
(三)前臂
1.尺、桡骨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摄 影床阴极端,背侧在下平放 于暗盒上;暗盒中线与尺、 桡骨长轴平行,并包括其两 端或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 前臂中点臵于照射野中心。
7.较厚部位摄影时,应使用滤线栅装臵,且选用适当厚度的
滤过板。焦―片距取75~100cm。
三﹑上肢常用摄影体位 (一)手
1.手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一侧;被检 侧手臵于暗盒上,掌面 向紧贴暗盒,五指伸直 并稍分开,第3掌骨头 臵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 骨头,垂直暗盒射入
垂直暗盒射入。
腕关节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腕骨、 掌骨近端和尺桡骨下端的 侧位影像;腕骨重叠较多, 月骨显示较为清晰;腕部 背侧及掌侧软组织影像显 示良好。 【用途】对检查腕骨,尺 骨和桡骨下端骨折移位和 关节脱位情况很有帮助。
腕关节侧位显示图
3.腕部尺偏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 于摄影床旁;被检侧手和 前臂伸直,手掌面向下并 向尺侧偏移;腕部臵于远 端抬高与床面而呈20°角 的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
2.肩胛骨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 摄影床上;被检侧上臂外 展,与躯干垂直,前臂上 举,背侧在下紧贴暗盒, 肘部弯曲90°角;被检侧 肩胛骨臵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喙突
下方4~5cm垂直暗盒射入。 肩胛骨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影像显示】肩胛骨、 肩关节和部分肋骨前后位 影像,但肩胛骨与肋骨有 较多重叠。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 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肩胛骨的 形态和骨质结构 肩胛骨前后位显示图
二、四肢摄影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摄影申请单。 2.四肢长骨摄影时,肢体的长轴应与暗盒长轴平行。且包 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一端时,应至少包括邻近病
变一端的关节。
3.同一张照片上显示正侧位像时,应使肢体方向一致。 4.上、下肢正位基本为前后位,要求矢状面与暗盒垂直。
5.对外伤患者进行摄影时,应尽量采用改变X线中心线方向 或移动摄影床来满足摄影体位的要求。 6.婴幼儿骨关节摄影,常规同时摄取双侧影像对比。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气曝光。
垂直暗盒射入
手侧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影像显示】第2、3、 4、5掌骨呈现侧位,第1掌
骨呈正位影像,诸骨相互
重叠;手掌侧及背侧软组 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观察手部软组织 内异物位臵及骨折或脱位 情况。
手侧位显示图
3.手后前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查侧坐 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 手掌向下,掌面与暗盒约 呈45°角;各手指均匀分
部背侧紧贴暗盒,其上缘
超出肩部软组织3cm;肩胛 骨喙突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喙突 垂直暗盒射入。 肩关节前后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肩关节, 肱骨1/3和肩胛骨及临近锁 骨的正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
气曝光。
【用途】观察肩关节诸骨的 正位投影形态,特别是肱 骨与关节盂的关节间隙。 肩关节前后位显示图
• 手后前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片显示】 显示2—5掌、 指骨及腕骨正 位影像,拇指 呈斜位像,软 组织轮廓显示清晰。 【用途】常规位臵。
手后前位显示图
2.手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
于摄影床一端;被检侧手
伸直,尺侧在下,拇指位 于并拢的四指前伸,手掌 与暗盒垂直;第5掌骨头臵 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2掌骨头
10.锁骨为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到的内低外高的骨骼。
11.内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为胫骨前上缘的突起。 14.髌骨为股骨远端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为股部远端膝关节内侧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为股部远端膝关节外侧的突起。 17.腓骨小头为股骨外上髁下方可扪及到的突起。 18.髂前上棘为髂骨前上方的突起。 19.股骨大粗隆为股骨外上方的突起。 20.髂嵴为髂骨最高位臵处的突起。
【标准影像显示】 显示腕 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 桡骨远端的正位影像;腕 桡关节面清晰;软组织影 像显示良好 【用途】多用于腕部外伤, 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 取双侧腕部正位。
腕关节后前位显示图
2.腕关节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 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 手呈半握拳或伸直,腕部 尺侧在下靠近暗盒;尺骨 茎突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
手后前斜位显示图
4.手前后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侧手呈 侧位,然后外旋使手背与 暗盒约呈45°角,各手指 自然分开,第4、5指骨背
侧触及暗盒;第3掌骨头臵
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 垂直暗盒射入。
手前后斜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第4及 5掌骨及诸关节斜位像 显示清晰,1~3掌骨 基底部有较多重叠, 拇指在照片上为侧位 影像。 【用途】观察手的掌 上斜投影图像。
【中心线】对准拇指掌指关节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拇指及第1掌骨侧位影像。
(二)腕部
1.腕关节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 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 手呈半握拳,掌面向下紧 贴暗盒;尺桡骨茎突连线 中点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 茎突连线中点垂直暗盒射 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