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复合肥几种生产工艺
复合肥生产方法与主要生产工艺

复合肥生产方法1、团粒法:粉状的基础肥料借助于液相(水+蒸汽+肥料溶液)粘聚成粒,再借助于外力的挤压成型。
该法是我国目前复混肥料加工的主要方法。
2、料浆法:在这种工艺中,要造粒的物料是料浆形式,一般是由硫酸、硝酸、磷酸与氨、磷矿粉(或这两种物料以某种形式的结合)进行反应得到的。
3、掺全法:把颗粒度和强度接近的基础肥料(基本彼此间无化学反应)进行一定比例的掺拌混合。
4、流体法:分为液体(清液)肥料和悬浮流体肥料两种。
5、熔融法:氮素肥料尿素或硝氨和磷铵钾盐一起熔融后用塔式或油冷方式进行生产NP或NPK颗粒状复合肥。
6、浓液造粒法:该法是团粒法和料浆法的改进,尿素、硝氨以90%以上的浓溶液进入造粒系统,改善了造粒和性能和产品的质量。
本法可以直接利用尿素,硝铵系统的浓缩液时行联产NPK复混肥。
7、挤压法:利用机械外力的作用便粉体基础化肥成粒的一种方法。
热稳定性差的基础化肥,如碳酸氢铵和基础肥制NPK时,都采取此法。
复混肥的主要生产工艺技术1、掺混法生产工艺:对基础肥料的总的要求是粒度均匀,水份含量低,颗粒强度好,贮藏时不结块。
2、物理团粒法:是用物理的方法便非颗粒状的或粉末状的物料加工成为符合要求的粒径大小,并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的肥料技术。
我国常用的技术有团聚造粒(无机、有机-无机复混肥)、挤压造粒(有机-无机复混肥)、喷浆造粒(磷酸铵类产品)三种类型。
3、料浆法生产工艺:料浆是用硫酸、硝酸、磷酸或一些混合酸与氨反应的产物,有时也用酸与磷矿粉反应的产物。
在料浆中加入钾盐或直接把钾盐加至造粒机内,可制提NPK 三元复混肥。
料浆造粒的机理主要依靠料浆的涂布作用而使颗粒逐渐增大,并得到强度坚硬和流程性优良的颗粒肥料。
4、熔体造粒法:可分为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高塔)、油冷造粒工艺、双轴造粒工艺、转鼓造粒工艺、喷浆造粒工艺、盘式造粒工艺、钢带造粒工艺。
5、挤压法生产工艺:是固体物料依靠外部压力进行团聚的干法造粒过程。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介绍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介绍复合肥是一种为植物提供综合养分的肥料。
它由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组成,可以满足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方、混合粉碎、造粒和包装等步骤。
1.原料配方:复合肥的原料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
根据植物生长的需求,生产工艺首先需要确定各种养分的比例和含量。
通常,氮、磷、钾的比例为15:15:15或者20:10:10,但也可以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进行调整。
其他微量元素如铁、锌、硼等也需要添加适当的量,以满足植物的需要。
2.混合粉碎:原料配方完成后,需要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并进行粉碎处理。
混合的目的是确保各种养分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区域性养分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粉碎则是为了提高肥料的溶解性和吸收性,使养分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3.造粒:混合粉碎后的原料需要进行造粒处理。
造粒的目的是将粉状的原料加工成颗粒状,方便施肥和储存。
造粒的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造粒通常采用滚筒造粒机,在添加适量水分的同时进行造粒。
干法造粒则是将原料在高速旋风中进行碰撞和摩擦,通过粉碎和粘结作用形成颗粒。
4.包装:造粒完成后,复合肥需要进行包装,方便储存和运输。
包装通常采用袋装或者散装两种形式。
袋装是将复合肥装入各种规格的袋子中,方便销售和使用。
散装则是将复合肥装入大规模容器中,例如集装箱,以便于批量储存和运输。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以保证复合肥的质量。
控制原料配方时,需要确保各种养分的比例和含量准确无误。
在混合粉碎和造粒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颗粒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对于包装过程,需要确保袋子的密封性和耐久性,以保证复合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失。
总结起来,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方、混合粉碎、造粒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复合肥产品,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
复合肥生产工艺介绍

复合肥生产工艺介绍复合肥是一种将多种营养元素以及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肥料,通过为作物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个步骤:混合和颗粒化。
混合是指在一定比例下将不同的原料进行充分的混合。
复合肥的原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等。
氮肥一般包括尿素、铵盐、硝酸铵等;磷肥一般包括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铵等;钾肥一般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等;微量元素一般包括锌、硼、铁等。
在混合过程中,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合理地调整不同肥料的比例,使得复合肥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作物的需要。
颗粒化是指将混合好的肥料进行成型,制成颗粒状的肥料。
颗粒化可以提高肥料的稳定性和使用方便性。
颗粒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滚球法、板球法和喷雾法。
滚球法是将混合好的肥料放入滚球机中,通过滚动的方式形成颗粒。
滚球机主要由转筒和翻板组成,转筒不断旋转,混合好的肥料在转筒内不断滚动,最终形成颗粒状的肥料。
板球法是将混合好的肥料放入扁平板机中,通过振动的方式形成颗粒。
扁平板机由扁平的板块组成,混合好的肥料在板块上不断振动,最终形成颗粒状的肥料。
喷雾法是将混合好的肥料溶液通过喷雾器喷洒在干燥室中,通过干燥的过程形成颗粒。
喷雾器将溶液均匀地喷洒在干燥室中,然后通过热风或真空等方式将水分蒸发,最终形成颗粒状的肥料。
在颗粒化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可以添加一些添加剂。
添加剂主要包括润湿剂、粘合剂和硬化剂等。
润湿剂能够提高颗粒化过程中的湿润性,使得肥料能够更好地形成颗粒。
粘合剂能够增加颗粒的粘合力,使得颗粒更加坚固。
硬化剂能够提高颗粒的硬度,使得颗粒更加耐储存。
综上所述,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混合和颗粒化两个步骤。
通过合理调配原料的比例和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能够生产出满足作物需求的优质复合肥。
同时,不同的颗粒化方法也能够提高肥料的稳定性和使用方便性。
复合肥生产与粉尘治理

复合肥生产与粉尘治理文章对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做了简单介绍,强调了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问题,并对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治理手段做了分析。
标签:复合肥;生产;粉尘治理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日益增大,将节能减排列为基本国策,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应对粉尘问题进行及时地治理,降低复合肥生产中对粉尘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复合肥生产工艺1.1 复合肥生产工艺复合肥的常见造粒工艺有四种,即高塔造粒工艺、转鼓造粒工艺、喷浆造粒工艺等。
其中高塔造粒工艺则主要是用来进行高浓度硝基复合肥的生产,它能够直接利用硝铵浓溶液,省去了喷浆造粒的环节,颗粒状的复合肥省去了破碎操作的过程。
同时,高塔造粒工艺生产出来的复合肥颗粒十分均匀,合格率极高,质量好,容易溶解,不会发生结块现象。
转鼓造粒工艺对复合肥配方限制小,生产产量高,同时投资不大,建设速度快,深受中小复合肥厂投资者青睐,广泛地应用于复合肥生产中。
喷浆造粒工艺采用的是料浆法,将料浆喷射到设备中用加热、抽压的方法,使料浆中的水分汽化并分离后,将留存的固体形成颗粒状复合肥。
这种工艺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内大规模复合肥生产中,其优点是既可用来生产NPK复合肥,也能用来生产磷酸铵复合肥,同时能耗较少,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产品的质量与强度都很不错。
1.2 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问题生产复合肥的固体原料含水量较低,往往呈粉碎状不均匀固体,在将原料向设备中输送时,因为是露天重力输送,缺乏有效的密闭措施,所以会造成生产现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过高。
另外,在废气排放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导致废气排放不达标,造成粉尘污染。
以高塔造粒工艺为例,因为复合肥的生产原料易碎,容易形成小微粒粉尘,受到气流干扰时,易飞扬,其含水量低,粉尘易吸水粘附在设备上。
所以在使用筛分装置分级时,粉尘极易将筛网的筛孔堵塞,从而影响分级效果,甚至损坏筛网,如此一来,筛网就必须经常更换,一方面提升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降低生产综上所述,复合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具有如下危害:造成原材料浪费,提高成本,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影响产量,甚至损坏设备,造成经济损失;形成粉尘污染,危害环境,引发现场工作人员呼吸道等疾病,危害工作人员健康。
复合肥工艺及特点

复合肥生产工艺一般有以下几种:掺混肥、滚筒造粒,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造粒,缓控释肥一、掺混肥料又称、BB肥、干混肥料,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以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制成,在混合过程中无显著化学反应。
掺混肥料的生产技术简单,掺混操作和施肥操作尽可能在同一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考虑产品的贮存性能。
很多厂家把带有多种颜色的复合肥机械的混在一起冒充缓控肥或者控释肥,其实实掺混肥。
二、滚筒造粒滚筒造粒工艺简单,但造粒圆滑,原料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也不相同,水溶率和利用律偏低,易流失,但在干旱年间针对生长期较短的作物追肥效果,要优于转鼓喷浆造粒的肥效快.往往是一些造假的企业惯用的工艺.三、高塔造粒高塔造粒颗粒光滑,中空防伪,含量均衡,NPK更可自由调配,肥效在复肥中最快,易溶解,最适宜做追肥.缺点是在造粒喷浆时,尿液熔融,如果工艺时间流程控制不好,易产生大量的缩二脲,还有就是生产中水分易超标.1、高塔熔体造粒原理及工艺流程高塔熔体造粒工艺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添加剂等各自加热后,加入熔融尿素中,通过反应生成流动性良好的NPK共熔体,再通过专用喷头喷入复合肥造粒塔,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较好的复合肥料。
产品规格有:24-12-12,23-11-11, 24-0-24等。
2、生产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原料处理、造粒、冷却处理。
见下图示。
高塔造粒技术主要利用了熔体造粒法技术,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是单一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的造粒,现已扩大到氮磷及氮磷钾复合肥料的造粒。
该工艺的一个特殊要求是,氯化钾必须磨得细,以防止造粒喷头的孔眼堵塞,并且需要将其预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以防止混合时熔融物冷却。
3、熔体造粒工艺优点与常用的复混肥制造工艺相比,熔体造粒工艺具有以下优点:a、简化了生产流程。
复合肥工艺

复合肥生产工艺一般有以下几种: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造粒氨化造粒: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
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
具有造粒均匀、色泽光亮、质量稳定、养分足、易溶解和被作物吸收等特点,特别是作种肥对种子相对安全。
适宜各类土壤和小麦、玉米、瓜果、花生、蔬菜、豆类、花卉、果树等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适用于基肥、种肥、追肥、种肥、冲施。
氨酸法工艺流程:将多种基础肥料及添加剂按工艺配方要求分批计量,经混料机搅拌均匀后与返料一起,由电子计量皮带输送入造粒机内。
浓度98%或93%的硫酸经槽车外购入硫酸储槽存放,经泵打入硫酸稀释储槽并计量后供造粒所需。
液氨经蒸发为气氨由管道输送入造粒机内。
氨和硫酸在造粒机内的管道中连续反应直接进入造粒机料层进行造粒工作。
物料在70~80℃温度和蒸汽的调节下在造粒机内团聚成粒。
成粒的湿物料在皮带运输机上冷却硬化后,再进入烘干机干燥脱水。
烘干后的物料由提升机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后的大颗粒经破碎后与筛下细料一道返回造粒机再造粒。
合格的颗粒经防潮、防结块的包膜处理后经风冷进入成品再次筛分、计量包装。
包装好的成品由转运车运入库房存放。
造粒机所产生的废气由通风机抽出并送入尾气水洗装置系统洗涤。
干燥热风由热风炉经热风机提供。
烘干后的尾气经高效旋风除尘器除尘后由尾气风机送洗涤塔洗涤并由烟囱排空。
出洗涤塔的洗涤水循环使用,部分泵入硫酸稀释储槽做稀释补充水用。
经洗涤后的尾气排入大气。
喷浆造粒工艺可以参考磷肥与复婚肥料书。
高塔熔体造粒原理及工艺流程高塔熔体造粒工艺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添加剂等各自加热后,加入熔融尿素中,通过反应生成流动性良好的NPK共熔体,再通过专用喷头喷入复合肥造粒塔,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较好的复合肥料。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介绍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介绍复合肥是由多种营养元素混合而成,具有多种营养功能的肥料。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配比、混合、压片、包装等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是原料选择。
复合肥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
氮肥可以选用尿素、铵盐等;磷肥可以选用磷酸及其盐类;钾肥可以选用氯化钾、硫酸钾等。
此外,还可以添加微量元素如锌、铜、锰等,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是配比。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特性,确定不同营养元素的比例。
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以保证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均衡供应。
然后是混合。
将经过配比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可以采用机械搅拌器、筒式混合机等设备进行混合,以确保肥料中各种元素能够均匀分布。
接下来是压片。
混合好的原料通过挤压机或压力机进行成型,成为不同形状的颗粒或片状的肥料。
这样可以便于储存、运输和施用。
最后是包装。
将成品复合肥进行包装,可以选用袋装、散装或者散装装袋等形式。
同时,对包装后的复合肥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在复合肥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采购。
要选择质量好、纯度高、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料,并保证供应充足。
其次是配比的准确性。
要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的需求,严格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肥料中各种元素的有效供应。
另外,要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要对混合、压片等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合格。
此外,还要注意环保和安全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废气和废水的排放,确保生产过程中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配比、混合、压片、包装等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原料的选择和采购、配比的准确性、质量控制、环保和安全生产等问题,以确保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复合肥产品。
复合肥主要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介绍

复合肥主要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介绍复合肥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组成的肥料。
它通过合理的比例和工艺技术,将多种营养元素混合在一起,提供植物所需的全面营养,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下面将介绍复合肥的主要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
1.原料选择。
复合肥的原料通常包括三种主要营养元素:氮、磷和钾。
在选择原料时,需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特性来确定营养元素的比例。
常用的原料包括氨基酸、尿素、磷酸二氢钾等。
2.配方设计。
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营养状况,进行复合肥的配方设计。
配方设计旨在合理配置各种营养元素的比例,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原料处理。
根据配方要求,对原料进行处理和提纯,以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成分。
处理过程包括粉碎、筛分和干燥等步骤,确保原料质量的一致性。
4.混合均匀。
将经过处理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通过物理或机械方式进行搅拌和混合,使各种营养元素均匀分布在整个复合肥颗粒中。
混合均匀是保证复合肥质量的重要环节。
5.粒径调整。
调整复合肥颗粒的粒径大小,以适应不同作物和土壤的需求。
粒径调整过程包括压制、造粒和筛分等步骤,确保复合肥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符合要求。
6.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包括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复合肥的质量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品质要求。
7.包装与储存。
生产完成的复合肥需要进行包装,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以防止肥料受潮和污染。
综上所述,复合肥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选择、配方设计、原料处理、混合均匀、粒径调整、过程控制、包装与储存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可以生产出优质的复合肥,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营养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国内复合肥几种生产工
艺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目前国内复合肥几种生产工艺
目前在我国复合(混)肥制造中有以下几种工艺:
1)料浆法生产工艺技术,2)高塔造粒生产尿基复合肥工艺技术,3)熔体造粒法生产工艺技术,4)干粉物理团粒法生产工艺技术,5)掺混法生产工艺技术。
1.掺混法生产工艺技术
这种工艺在我国是最简单的复混肥生产工艺。
这种工艺或方法制造的复混肥叫掺混肥或BB肥。
其特点是工艺简单,配比灵活,原料肥料仍然保持原状,比较直观,养分比例易于调整。
但是其缺点是:肥料在运输和施用过程易于产生氮磷钾肥的分离,肥料易于吸湿结块。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BB肥配方均属高氮、高钾、高浓度型,缺乏中、微量元素。
2.干粉物理团粒法生产工艺技术
干粉物理团粒造粒工艺技术是,根据需要,选择几种肥料原料干粉进行计量和混合,以粘结剂为胶结物在造粒机内成粒。
干粉混合料的造粒需加热,并用加水或加蒸汽的方法增加液相量,然后在滚动情况下在(圆盘)或转鼓中团聚成一定粒径的复混肥颗粒。
目前,这类工艺中通常采用加酸(特别是加磷酸)和氨来增加液相量,并借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来提供热量,磷酸和氨反应生成的磷酸铵就成为复合肥料中的组分。
造粒机内的物料应控制最佳的温度 (50~80℃)和最佳的含水量%~%),以达到合适的成粒条件。
以这种工艺制造的复混肥,从肥料的氮磷钾组成上将与上述的BB肥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只是把
原来更小的粒(粉末),将其团结成颗粒。
所以也可以说这种工艺制造的复混肥是深加工BB肥。
3.料浆法生产工艺技术
料浆工艺是硫酸、硝酸、磷酸或一些混合酸与氨反应的产物(有时也用酸与磷矿粉反应的产物)为氮磷料浆。
然后在料浆中加入钾盐或直接把钾盐加至造粒机内,再把氮磷料浆喷入造粒机内,再高温下与钾盐反应制得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料。
这种工艺制造的复合肥中养分非常均匀,大小颗粒化肥中的养分含量和比例完全一致。
颗粒的物理化学性状一流。
肥料中氮的形态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因此肥效比单一的尿素态或单一铵态的等氮磷钾肥料好
4.高塔造粒生产尿基复合肥工艺技术
这一工艺是近几年在我国复合肥生产工艺中出现的一项新工艺,也就高塔尿基复合肥工艺。
它实际上就是把尿素熔融,熔融尿液经计量后用熔融泵送入混合器中,再将加热后的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和添加剂(辅料) 等计量后加入加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物料送入混合器与熔融尿液混合反应,充分混合成溶解度大且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加成化合物料浆。
随后靠自身重力流入位于造塔顶的旋转喷头中再喷雾成液滴,液滴从高塔顶部下降过程与上升的冷空气逆向接触传热,在空气中结晶、固化、冷却成成品颗粒。
筛分出的大颗粒经破碎机破碎后和细粉一起作为返料重新加入加热器后循环使用。
高塔尿基复合肥的优点是
1、肥料的物理性状很好,表现为颗粒圆带小孔,不易被模仿,肥料表面,光滑不易板结。
2、生产操作环境条件好,所有排放的粉尘都回收作为返料加以循环利用,无三废排放。
3、整个过程充分利用了熔融尿液的热能和尿素溶液与磷铵或氯化钾的反应热,用于蒸发水份,使物料中的水分含量极低。
不用再做干燥处理,从而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但是,熔体造粒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生产过程中要求固溶混合物能够形成可流动的熔体,使成品的规格受到一些限制。
2、产品颗粒调节的范围很小。
3、生产过程中对温度、物料配比、混合时间,颗粒大小的控制要求较为严格。
4、为保证造粒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造粒塔必须有一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