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组织培养与扦插繁殖
百合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实验方案1.材料的选取及消毒1.1材料的选取在花鸟市场购得新鲜百合,取百合的鳞片为外植体。
1.2材料的消毒将百合鳞茎分成鳞片,取外层鳞片经洗衣粉水浸泡3Omin,用自来水冲干净,在超净台上用7O%酒精浸4 min,0.5%新洁尔灭8 min,0.5%升汞10min,每次都用无菌水淋洗3~4次,剥去外皮,再用70%酒精浸2 min,0.5%新洁尔灭5 min,0.5%升汞8min后用无菌水淋洗4~8次后即可.将外层鳞片切成上、中、下3段约0.5cm×0.5cm方块,选取下段接种。
2.培养方法2.1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是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构成的。
根据各种激素浓度范围及比例的不同,以下设计三套方案:继代培养基:(6-BA/NAA=4/1)生根培养基:2.2培养基的配制2.2.1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MS培养基含有近30种营养成分,为了避免每次配制培养基都要对这几十种成分进行称量,可将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别称量,配成浓缩液,这种浓缩液叫做培养基母液。
这样每次使用时,取其总量的1/20(50 mL)或1/200(5 mL),加水稀释,制成培养液。
根据MS培养基中元素分类,分为以下四种母液:大量元素(母液Ⅰ) NH4NO3、KNO3 、CaCl2·2H2O 、MgSO4·7H2O 、KH2PO4微量元素(母液Ⅱ) KI 、H3BO3、MnSO4·4H2O、ZnSO4·7H2O、Na2MoO4·2H2O、CuSO4·5H2O、CoCl2·6H2O、铁盐(母液Ⅲ) FeSO4·7H2O、Na2-EDTA·2H2O有机成分(母液Ⅳ)肌醇、烟酸、盐酸吡哆醇、盐酸硫胺素、甘氨酸以上各种营养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为20倍浓缩液外,其余的均为200倍浓缩液。
上述几种母液都要单独配成1 L的贮备液。
百合种球繁育技术标准

百合种球繁育技术标准3百合种球繁育技术标准3.1种球繁育过程:经组织培养或鳞片扦插培养而得的周径8—12cm种球,经6 个月以上培养而成切花生产用种球。
3.2繁育基地选择标准:3.2.1气候条件3.2.1.1温度:温度条件以冷凉、昼夜温差大作为选择标准,极限高温不超过25O C,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不超过18 O C。
3.2.1.2日照:以日照充足作为选择依据,全年总日照数不低于1900小时。
3.2.1.3风:避开狂风危害地区,但通风必须良好。
3.2.1.4降雨及湿度:生长期降雨充足,但以不产生洪水危害,生长期湿度50% 左右。
3.2.2环境条件3.2.2.1隔离条件好,周围未种植同科属植物,以不产生病虫害交叉危害为要。
3.2.2.2海拔2200米以上,纬度在北纬25O以北。
3.2.2.3交通便利,连续雨天也能保证车辆进出。
3.2.2.4安全条件好,远离市镇,种植户信誉好。
3.2.3栽培条件3.2.3.1水源:水源有保证,水质优良,以长流水为最佳。
3.2.3.2土壤:土质肥沃,带砂质,土壤清洁,不能有工业污染和其它生活污染。
3.2.3.3空气:空气清洁,不能有工业废气污染。
3.2.3.4有机肥源:有机肥丰富,以牛粪、羊粪为佳,能保证每亩4吨腐熟有机肥。
3.2.4合作方科科技基础3.2.4.1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在其它物种种植管理上表现出较强的科技意识。
能理解和执行技术方案。
4.2.4.3具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技术水平的文化基础。
4.4.4.5具备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种植的科技意识。
4.6种植前处理:4.6.1出库解冻:经冷藏处理达三个月以上,方可出库解冻,方法为遮荫、常温条件下自然解冻,避开剧烈温度变化。
4.6.2整地:翻耕土地,深约30cm,充分粉碎土地,整理成宽1.6m,沟宽40cm,深约20cm的墒面,15天后种植。
防洪防涝,每块地的后山需挖50cm宽,50cm深的排水沟,以切断外来山洪冲刷。
百合繁殖方法主要有几种

百合繁殖方法主要有几种
百合的繁殖(或称“种球生产”)通常可分为花后养球、小鳞茎繁殖、鳞片扦插、珠芽繁殖、播种和组织培养等。
现介绍几种主要的繁殖方法。
(1)花后养球。
也叫大球繁殖法。
当百合开始开花时,地下的新鳞茎已经形成,但尚未长成成熟的“大球”。
因此,在采收切花时,在保证花枝长度的前提下,尽量多留叶片,以利于新球的培养。
花后6-8周,新的鳞茎便成熟并可收获。
以后的促成栽培是否成功,完全取决于新鳞茎的成熟程度。
(2)小鳞茎繁殖。
在百合茎秆地面以下的几节,会形成若干小鳞茎,这些小鳞茎具有健全的根系,可以单独栽种,培养成商品用切花种球。
开始,可将小鳞茎种在塑料箱内,以泥炭、蛭石和细沙按2:2:1比例配成的混合基质进行培养。
一年以后,再将已长大的小鳞茎种植在栽培床或畦中。
小鳞茎的培养需要较多的肥料,施肥的原则是少而勤,同时养分要全。
在栽培基质中拌入长效有机肥料,是较理想的施肥方法。
在鳞茎第二年的培养中(俗称种球栽培),有些会出现花蕾,应及时摘除这些花蕾,以利于地下鳞茎的培养。
小鳞茎经2年培养后,即可用作开花种球。
在收获以后,应按规格分级,去除感病球并装箱。
(3)鳞茎扦插。
采用健壮的鳞片扦插,是繁殖百合种球的方法之一。
扦插基质可选用泥炭:细沙-4:1,也可使用纯泥炭。
将鳞片的1/3(或3厘米)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基质中,插后保持基质湿润,忌水湿和高温,
1。
百合的组织培养与扦插繁殖

2005年9月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Sep.2005第26卷 第9期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Vol.26 No.9百合的组织培养与扦插繁殖刘堂茂,廖小红(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广东韶关512005)摘要:对百合品种‘雷山2号’的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层和内层的繁殖系数高于外层鳞片.扦插的总体繁殖系数为125,组织培养的繁殖系数为177.但外层鳞片组培时形成分化芽的能力很弱,而在扦插中形成子球的能力很强.关键词:百合;组织培养;扦插繁殖中图分类号:S6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05)09-0091-02百合(Lilium spp.)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各个种、杂交种、园艺品种的总称,是名贵和应用最广泛的切花之一.一些优良品种虽然能通过进口获得,但是价格较贵[1],其常规繁殖方法是分植小鳞茎,但繁殖数量有限.采用组织培养或扦插繁殖,可以明显增加其繁殖系数[2~5],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雷山2号’百合是亚洲百合系列中的优良品种之一,主要应用于观赏与装饰,至今尚未见该品种的研究报道.选用‘雷山2号’百合进行扦插繁殖与组织培养,筛选出获得百合小鳞茎的合适方法.1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选用的材料———‘雷山2号’百合鳞茎,来源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1.2 组织培养将百合鳞茎去掉最外层鳞片后,以从外至内第1~3层为外层,第4~6层为中层,第7~9层为内层分成完整的单鳞片.洗去表层泥土并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后,用70%的酒精浸泡20s,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1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8次,将不同层的鳞片由顶部至基部切成上、中、下三段约0.5cm×0.5cm方块,接种在装有培养基的果酱瓶中,每瓶接2~4个方块.配制MS+6-BA2mg/L+NAA0.2mg/L培养基,其pH值为5.8.培养温度25℃左右;光照强度为1200 lx,每天照明12h,即每天从早上8:30到晚上8:30进行光照.1.3 扦插繁殖将鳞茎去掉最外层后,和组织培养的分层法相同,分为外、中、内三层,之后将各层分别放入用水拌至适宜湿度的塑料袋装的杉木屑中,并用木屑铺盖,然后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暗培养.2实验结果与分析2.1 组织培养对鳞片不同部位的切块在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64d,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百合鳞茎球的外层鳞片、中层鳞片和内层鳞片也有明显区别,外层由于受损伤大且带菌多、失水重[1],其外植体死亡数最高且易污染,只有极少数形成了愈伤组织和分化芽.中层鳞片形成的愈伤组织数最多,形成分化芽的能力最强,污染程度少于外层.内层鳞片形成分化芽的能力和污染程度都比中层小,所形成的愈伤组织数也较少.各层鳞片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究其原因,可能是外植体本身带菌,或者是接种过程中染菌.由此可见,中层鳞片是培养分化芽的最佳材料,内层鳞片次之.收稿日期:2005-03-28作者简介:刘堂茂(1978-),男,湖北黄石人,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的教学工作.表1 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统计结果外植体外植体接种数形成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形成分化芽的外植体/%分化芽的数量繁殖系数/%外层9667.281中层9610098.9262273内层969795.6241251 将中层鳞片切成上、中、下3部分,分别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13d后,中层及内层的中部和下部的一些鳞片切块切口处出现小突起,共有46%的鳞片切块变绿;18d后,这些小突起形成愈伤组织;24d后,部分愈伤组织上有分化芽形成.鳞片不同部位的分化芽形成率见表2.表2 鳞片不同部位对小鳞芽形成的影响鳞片部位上部中部下部外植体块数969696分化芽的数量22751分化芽形成率/% 2.128.152.1 由表2可知,鳞茎鳞片诱导时,受极性支配,鳞片产生芽的能力为下部最强,中部次之,上部最弱.因此,做组织培养实验接种时,应选择与鳞茎盘相连的下部为初代培养的最佳外植体.2.2 扦插繁殖鳞片扦插培养13d后,有约44%的鳞片开始冒出小芽尖;20d后,共有80%的鳞片冒出小芽尖;30d后,可以看见已经成形的鳞茎小子球;64d后,结束培养,并且测量、统计出数据(见表3).表3 鳞片扦插结果鳞片位置样本数子球数子球直径/mm子球生根数出苗数每片生球率(繁殖系数)/%外层3838 5.55315100中层3857 5.8769150内层3847 4.2426124 从表3可见,鳞茎球的外层鳞片、中层鳞片和内层鳞片的生球能力、所形成的子球直径和出苗数等均有区别.外层可能由于受损伤大且带菌多,并且从表面的皱缩程度可知其失水严重,所以其生成小鳞茎的能力最低,而且小球上长出苗的数量也最多,但是子球直径和子球生根数都少于中层.中层鳞片没有损伤,可能带菌量比外层少,所以其生球率最高,子球数量、子球直径及子球生根的数量均是最大的,但是其出苗数少于外层.内层鳞片亦没有损伤,可能带菌量也最少,因而其生成小鳞茎的能力仅次于中层,子球直径最小,但是由小球上长出苗的数量和子球生根的数量是三层中最少的.2.3 组织培养与扦插结果比较扦插的总体繁殖系数为125,组织培养的繁殖系数为177.但外层鳞片在组培时形成分化芽的能力很弱,而在扦插中形成子球的能力很强.组织培养所形成的分化芽通过再培养进一步形成鳞茎球;而扦插培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形成子球,并且所形成的子球也比较大,生根数也比较多.扦插繁殖的预期目的是培养出小子球,但在实际结果中有21%的子球长出苗,有的每个鳞片上长出一颗苗,有的每个鳞片上长出两颗苗.组织培养虽然可以利用较少的外植体在短期内获得预期的大量个体,但是它的培养基质成本比较高,而且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污染率也很高.因为它的培养基质成本低,仅用低廉的湿润木屑就可以了,而且没有污染,操作过程也简单得多,如果没有其他要求,在百合生产中可应用扦插繁殖的方法.(下转第130页)参考文献:[1]姚学诗,张高萍,丁长安.核电站排气钢塔的地震反应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40-42.[2]姚学诗.带圆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应力集中系数的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2):45-47.The Teaching Trial on Big G eneral Purpose W aresoftAnsys in the Mechanics(CAD)ClassY AO Xue2shi,CAI X iao2meng(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 lectrical,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512005,G 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analytical methods and steps are elaborated on C AE in the mechanicsC AD class.on the Ansys platform,the calculation is done.K ey w ords:C AD;C AE;optimum design(责任编辑:颜志森) (上接第92页)百合鳞茎鳞片的诱导受极性支配,以鳞片基部和近轴端外缘表现出最大的器官发生潜力[1].每一鳞片切块的诱导,以鳞片下部切块形成分化芽的能力最强,中部其次;而每一鳞茎球中,中层鳞片诱导率较高,而且多发生于基部.内层鳞片诱导率比中层鳞片低.参考文献:[1]佘小涵.百合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6):27-29.[2]谢航,白伟,刘云,等.百合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J].农业与技术,1998,18(5):33-34.[3]杨柏云,罗丽萍,蔡奇英.切花百合组织培养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0,24(4):323-325,331.[4]王俐,李枝林,赵燕.百合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16(4):304-307.[5]王刚,杜捷,李桂英,等.兰州百合和野百合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38(1):69-71.Tissue Culture and Cutting R eproduction of LiliumLI U T ang2mao,LI AO X iao2hong(Y ingdong C ollege of Bioengineering,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512005,G 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tissue culture and cutting reproduction of Lilium‘rashanⅡ’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 shows that:the reproduction coefficient about medium and interior of bulbs is higher than outer.The cutting reproduction coeffi2 cient is125,otherwise,that of tissue culture is177.The ability of outer bulbs developing differentiated bud is weaker in Vitro,but developing seed bulb with cutting reproduction is stronger.K ey w ords:Lilium;tissue culture;cutting reproduction(责任编辑:颜志森)。
百合繁殖技术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百合作为一种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其花朵色彩鲜艳,形态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百合繁殖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百合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百合繁殖技术,为我国百合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百合繁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百合组织培养、分株繁殖、扦插繁殖等繁殖技术;3. 提高百合繁殖的成活率和产量;4. 为百合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实训内容1. 百合组织培养(1)材料准备:选取百合鳞茎、叶片、茎段等部位作为外植体,消毒处理后备用。
(2)培养基配制:采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比例进行实验。
(3)接种与培养:将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4)结果观察:观察百合组织培养的成活率、生根情况、芽分化等指标。
2. 百合分株繁殖(1)材料准备:选取生长健壮的百合植株,消毒处理后备用。
(2)分株操作:将百合植株从土壤中挖出,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株。
(3)栽植与管理:将分株后的百合栽植于花盆或大田中,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4)结果观察:观察百合分株繁殖的成活率、生长状况等指标。
3. 百合扦插繁殖(1)材料准备:选取百合茎段、叶片等部位作为扦插材料,消毒处理后备用。
(2)扦插操作:将扦插材料插入沙床或珍珠岩中,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3)栽植与管理:将扦插生根后的百合栽植于花盆或大田中,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4)结果观察:观察百合扦插繁殖的成活率、生长状况等指标。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百合组织培养通过实验,我们发现MS培养基添加0.5mg/L NAA和0.1mg/L 6-BA的激素组合,对百合组织培养效果较好。
在该条件下,百合外植体成活率达到90%,生根率达到70%,芽分化率达到60%。
2. 百合分株繁殖经过实践操作,百合分株繁殖的成活率达到了85%。
在适宜的管理条件下,分株后的百合生长状况良好,产量较高。
3. 百合扦插繁殖实验结果表明,百合扦插繁殖的成活率为80%,生根率达到60%。
百合花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百合花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百合花的栽培技术和繁殖方法百合作为重要的名贵鲜切花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它的栽培技术和繁殖方法:1、繁殖方法:一是种子繁殖,一般在杂交育种中应用;二是仔球繁殖,小心摘下百合地下部或近地面茎节上的小仔球,单独种植可成为新植株;三是珠牙繁殖,一些品种叶腋能自生珠牙,待生长成熟,可收集作繁殖用;其四是茎段和叶片扦插繁殖;其五是鳞片扦插繁殖,春秋用健壮肥大无病的鳞片,经1:500-800倍多菌灵浸泡20-30分种,阴干后用生根刘处理,插于粗砂、珍珠岩或颗粒泥炭中,在15-201℃条件下,月作在伤口处产生带根子球,掰下栽培可作独立植株;其六是鳞茎自然分割繁殖;第七是鳞茎中心繁殖;第八是组培繁殖。
作为种用鳞茎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由专门的企业生产。
2、栽培技术:(1)栽植地选择:栽植地应选地势高爽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壤。
多数种类喜微酸性土壤。
忌连作。
(2)土壤处理:由于培育百合花卉不像大田作物占地广阔,可以用局部换土的办法改良土壤环境。
先在准备种植百合的行上挖去原有土壤,用腐叶土、泥炭、发酵过的木屑、蛭石、珍珠岩等介质与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填入种植百合的行沟中。
或以上述物质1/3至1/2的比例与一般土壤混合后,栽种百合,这也是非常理想的土壤介质。
还可单砖砌高30厘米。
有条件的可建高栽植床,即用水泥板、砖等建筑材料高于地面50-80厘米,建槽式栽植床,内置人工配制营养基质,这样利于排水、透气和通风,便于土壤消毒,也切断了与地面土壤的连接而减少了地下病菌感染的机会。
但此种设施造价较高,种植者应量力而行。
基质放入种植床后,用硫磺粉或石灰等物质pH值在5.5-6.5之间,或根据不同百合对土壤的要求调配pH值,土壤深度以40厘米为宜。
百合对盐类敏感,高盐分会阻碍生长,总盐量不可太高,若施太多盐性有机肥或化学肥料,很容易超过限度。
因此,至少搭种植前6周,就应进行土壤分析,盐分太高的进行冲洗。
怎样科学繁殖百合花怎样扦插繁殖百合花

控制温度
• 适宜的温度范围:百合花扦插后需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一般保持在15℃-25℃之间。温度过高会引起叶片枯萎和生 长停滞,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冻害和生长缓慢。可以使用加热设备和冷却设备来调节温度,以满足百合花生长的需求。
05
CATALOGUE
扦插百合花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处理插条
将插条剪切成适宜的长度,去 掉底部的叶子,留下顶部的12片叶子。
控制光照和温度
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避免 强光直射和高温,以免影响插 条的生长和成活率。
选择适宜的插条
选择健康无病的植株,剪取嫩 茎或侧枝作为插条,保留2-3 片叶子。
选择适宜的土壤
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 土壤作为扦插基质。
保持品种特性
通过使用百合花的鳞片进行繁殖,可以有效地保持品种的特性,避 免在繁殖过程中出现变异的情况。
需要较长时间
鳞片繁殖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成功,一般需要2-3年才能获得新 的植株。
组织培养繁殖
适用于珍稀品种
对于一些珍稀的百合花品种, 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
繁殖。
快速繁殖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 内快速地获得大量的珍稀百合花植 株。
怎样科学繁殖百 合花怎样扦插繁 殖百合花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百合花扦插繁殖概述 • 扦插百合花的准备工作 • 扦插百合花的操作步骤 • 扦插百合花的养护技巧 • 扦插百合花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百合花其他繁殖方法介绍
01
CATALOGUE
百合花扦插繁殖概述
扦插பைடு நூலகம்殖的定义
扦插繁殖是一种通过剪切植物的茎、叶、根等部分,利用其 再生能力诱导产生根系并长成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
百合花有什么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百合花有什么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百合花品种很多,现观赏栽培的多是人工杂交种,主要有亚洲百合、麝香百合和东方百合3个种系。
近年流行的切花品种多数是从荷兰、日本进口的。
如麝香百合,又名铁炮,花期67月,株高7590厘米,叶短而厚实,每株花蕾34朵,花色乳白色,喇叭形,花朵多,价格亦高。
麝香百合喜凉爽潮湿环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荫蔽的环境对百合更为适合。
忌干旱、忌酷暑,耐寒性稍差些。
生长、开花温度为1624℃,低于5℃或高于30℃生长几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长,超过25℃时生长又停滞,冬季夜间温度低于5℃持续57天,花芽分化、花蕾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推迟开花甚至盲花、花裂。
麝香百合喜肥沃、腐殖质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好,土壤pH 值5565。
二、繁殖方法百合繁殖有分球繁殖,鳞片扦插、播种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法。
分球繁殖:地下部鳞茎或接近地面的茎节上会长出许多新鳞片,让其长大后剥下贮藏或直接盘栽。
一般每球栽1年后可分生13个或更多小球。
小球在秋季收获后用沙藏至第二年春天种植,也可当年秋植于深土。
鳞片扦插:将花期的成熟茎切成小段的鳞茎阴干,或剥下鳞片埋于沙中,插后30天,自叶腋间长出球茎,再培育成小鳞茎。
在45月进行下种,扦插深度以顶端略露为宜。
一般春插经24个月后,大部分鳞片可生根发叶,长出小鳞茎,此时可移植盆栽或露地种植。
播种繁殖:播种前种子放在灯光前,拣出胚发育充实的种子供播种,发芽适温为1215℃,15℃以上种子发芽快,但幼苗瘦弱,低于5℃不发芽;25℃以上使种子休眠,不发芽。
春、秋季均可播种,播后覆土,051厘米,约2030天子叶出土。
春播苗,秋季栽植,经23年后才开花。
组织培养:利用百合花的不同部位,如花丝、花柱、子房、鳞片基部的腋芽组织培养成试管苗,然后移植于苗床护理长大,供生产种球。
三、栽培要点1、肥水管理:麝香百合在华南温暖地区可露地栽培,或盆栽、大棚等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外层 . 内层鳞片亦没有损伤 , 可能带菌量也最少 , 因而其生成小鳞茎的能力仅次于中层 , 子球直径最小 , 但
是 由小球上长出苗的数量和子球生根 的数量是三层 中最少的 .
23 组织培 养与 扦插 结果 比较 .
扦插的总体繁殖系数为 1 , 2 组织培养的繁殖系数为 17但外层鳞片在组培时形成分化芽的能力很 弱, 5 7.
而在扦插 中形成子球 的能力很强 . 组织培养所形成的分化芽通过再培养进一步形成鳞茎球 ; 而扦插培养可 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形成子球 , 并且所形成的子球也 比较大 , 生根数也 比较 多 . 扦插繁殖的预期 目的是培 养 出小子球 , 但在实际结果中有 2 %的子球长出苗 , 1 有的每个鳞片上长 出一颗苗 , 有的每个鳞片上长出两颗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实验材 料 .
选用的材料—— ‘ 雷山 2 ’ 号 百合鳞茎 , 来源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12 组织培 养 . 将百合鳞茎去掉最外层鳞片后 , 以从外至内第 1 3 层为外层 , 4 层为中层 , 7 9 第 6 第 层为内层分成
完整 的单鳞片. 洗去表层泥土并在 自 来水下冲洗干净后 , 7 %的酒精浸泡 2 , 用 0 0s再用 0 1 .%升汞溶液消毒 1 m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5 次 , 5 i, —8 将不同层的鳞 片由顶部至基部切成上 、 下三段约 05c 0 5c 中、 . m× . m方 块, 接种在装有培养基的果酱瓶 中, 每瓶接 2 4 — 个方块 . 配制 M + 一 A gL A . m / S 6 B 2m / +N A0 2 gL培养基 , p 其 H值为 58 培养温度 2 ℃左右; .. 5 光照强度为 1 0 2 0 k, 每天照明 1 h 即每天从早上 83 到晚上 83 进行光照 . 2 , : 0 : 0 13 扦插 繁殖 . 将鳞茎去掉最外层后 , 和组织培养 的分层法相 同, 分为外、 内三层 , 中、 之后将各层分别放入用水拌至适 宜湿度的塑料袋装 的杉木屑中, 并用木屑铺盖, 然后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暗培养 .
Ab ta t ea a t a to sa dse saeea oa do AE i eme h ncC D cas o eA sspa om , e sr c : l il meh d tp r lb rt nC t e a is A ls .nt n y lt r t n yc n e nh h f h
表 2 鳞片不 同部位对小鳞芽形成 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 , 鳞茎鳞片诱导时, 受极性支配, 鳞片产生芽的能力为下部最强 , 中部次之 , 上部最 弱. 因此, 做组织培养实验接种时, 应选择与鳞茎盘相连的下部为初代培养的最佳植体 .
2 2 扦插 繁殖 .
鳞片扦插培养 1 后 , 3 d 有约 4 %的鳞片开始冒出小芽尖 ;0 后 , 4 2 d 共有 8%的鳞片冒出小芽尖 ; 后, 0 3d 0 可以看见已经成形 的鳞茎小子球 ; 后 , 6 d 结束培养 , 4 并且测量 、 统计出数据( 见表 3 . )
参考 文献 :
[] 1余小涵 . 百合组 织培养技术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 ,} , ()2 — 9 J. 20 1 6 : 2 . {2 6 7 [] 2谢航 , , 白伟 刘云 , . 等 百合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 . 与技 术 , 9 , ()3 — 4 J 农业 ] 1 81 5: 3. 9 8 3 [] 3杨柏云 , 罗丽萍 , 蔡奇英 . 百合组织 培养 的研究[]南 昌大学学报 ( 版)20, ()33 3 , 1 切花 J. 理科 , 02 4 : — 2 3 . 0 4 2 5 3 [] 4王俐 , 李枝林 , 赵燕 . 的组织培 养及快繁技术[]云南农业 大学学 报 , 0, ()34 37 百合 J. 2 11 4 : — 0 . 0 6 o [] 5王刚 , , 杜捷 李桂英 , . 等 兰州百合和野百合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 0 , ()6 — 1 J. 2 23 1 : 7 0 8 9
Tl a hn I Te c i g T—a n Bi n r l r o eW a e ot e l g Ge e a o Pu p s r s f
Any eMeh nc ( A Cl s ssi t c a is C D) a nh s
Y e si AIX a . n A0 Xu .h ,C iome g
Ti e Cu t r n ti g Re r d c in o l m  ̄u l e a d Cu t p o u t fLia u n o i
UU T n - o UA0 Xi -o g a gma . a hn o
( i dn o eeo i nier g S ag a nvr t,Saga 1o 5 undn ,hn ) Yn ogC l g f o g ei , ho nU i s y hou 52 o ,G a gog C ia g l Be n n n ei n
而 在 扦 插 中形 成 子 球 的 能 力很 强 .
关键词 : 百合 ; 织培养 ; 组 扦插繁 殖 中图分类号 :6 84 ¥8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7—54 (0 50 —09 — 2 10 382 0 )9 01 0
百合(iu p ) L i s .是百合科(i c e百合属(/ m) lm p Li e ) l a a L i 各个种 、 l u 杂交种 、 园艺品种的总称 , 是名贵和应用最 广泛的切花之一 . 一些优 良品种虽然能通过进 1获得 , 2 I 但是价格较贵… , 其常规繁殖方法是分植小鳞茎 , 但 繁殖数量有 限. 采用组织培养或扦插繁殖, 以明显增加其繁殖系数【 5 是一种很有 前途 的方法 .雷山 2 可 2】  ̄, ‘ 号’ 百合是亚洲百合系列 中的优良品种之一 , 主要应用于观赏与装饰 , 至今 尚未见该品种 的研究报道 . 选用 ‘ 雷山 2 ’ 号 百合进行扦插繁殖与组织培养 , 筛选出获得百合小鳞茎的合适方法 .
表 3 鳞片扦插结果
从表 3 可见 , 鳞茎球 的外层鳞片、 中层鳞片和内层鳞片的生球能力、 所形成的子球直径和出苗数等均有
区别 . 外层可能由于受损伤大且带菌多, 并且从表面的皱缩程度可知其失水严重 , 以其生成小鳞茎 的能力 所 最低 , 而且小球上长出苗的数量也最多 , 但是子球直径和子球生根数都少于 中层 . 中层鳞片没有损伤, 可能
维普资讯
20 年 9月 05 第 2 卷 第 9 6 期
韶关学院学报 ・自 然科学
S J u a f h o u n Unv ri ・ t rl c e c o r l a g a iest Nau a in e n oS y
—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 1 组织培 养 .
对鳞片不同部位 的切块在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 6 , 4d结果如表 1 所示 . 由表 1 可见 , 百合鳞茎球 的外 层鳞片 、 中层鳞片和内层鳞 片也有明显区别 , 外层 由于受损 伤大且带菌多、 失水重[ , ¨ 其外植体死亡数最高
且易污染 , 只有极少数形成 了愈伤组织和分化芽 . 中层鳞片形成 的愈伤组织数最 多, 形成分化芽的能力最 强, 污染程度少于外层 . 内层鳞片形成分化芽 的能力和污染程度都 比中层小 , 所形成 的愈伤组织数也较少 . 各层鳞片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 究其原因, 可能是外植体本身带菌 , 或者是接种过程中染菌 . 由此可见。 中层 鳞片是培养分化芽 的最佳材料 , 内层鳞片次之 .
S p 20 e .0 5
Vo . 6 N . 12 o9
百合 的组 织培 养 与 扦插 繁 殖
刘堂茂 。 廖小红
( 韶关学院 英东生物工程学院, 广东 韶关 520 ) 105
摘要: 对百合 品种 ‘ 雷山 2 ’ 织培养和扦插 繁殖进行 了初 步的研 究 , 号 的组 结果表 明 : 中层和 内层的繁 殖 系 高于 数 外层鳞片 . 扦插 的总体繁 殖 系数为 15 组织培 养的繁殖 系数 为 17 但 外层鳞 片组培时形成 分化 芽的 能力很 弱 , 2, 7,
( eatet f cai l n l tc ,ho a n e i ,ho a 10 5 G agog C i ) D pr n hnc dEe r a S agn U i r t S ag n 5 20 , u dn , h a m o Me aa c i l n v sy n n n
c lu ain i d n . ac lt s o e o Ke r s C D; AE; p i m e i y wo d : A C ot mu d s n g
( 责任编辑 : 颜志森)
( 上接第 9 页) 2 百合鳞茎鳞片的诱导受极性支配 , 片基部和近轴端外缘表现 出最大的器官发生潜力[ 以鳞 . 每一鳞片切块的诱导 , 以鳞片下部切块形成分化芽的能力最强 , 中部其次 ; 而每一鳞茎球 中, 中层鳞片 诱导率较高 , 而且多发生于基部 . 内层鳞片诱导率比中层鳞片低 .
维普资讯
・
10・ 3
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
参考文献 :
[] 1姚学诗 , 张高萍 , 丁长安 . 电站排气钢塔 的地震反应分 析E]韶关学 院学报 ( 然 科学版)2 42()4 — 2 核 J. 自 , 0 , 3 : 4 0 5 0 [] 2姚学诗 . 带圆孔复合 材料层合板应力集 中系数的研究[]韶关学 院学报 ( J. 自然科学版 )20 , (2 . — 7 , 32 1)4 4 . 0 4 5
收稿 日期 -05—0 8 '0 2 3—2 作者简介 : 刘堂茂(9 8 , , 黄石人 , 17 一)男 湖北 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助教 , 主要从事园林设计、 园林植物 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