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的特点以及除油脱水方法的浅析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预处理、油品分离、无害化处理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预处理、油品分离、无害化处理摘要石油工业生产的特征固体废物——含油污泥,是一种由石油烃、水、固体颗粒物和其他物质(如重金属)组成的固态/半固态复合物,因毒性和易燃性被归入危险废物管理。
我国含油污泥年产量高达500万t,其中含有15%~50%的石油烃。
含油污泥的处理要兼顾无害化和资源化。
基于其组成、性质和危害,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油品资源化分离法(离心、溶剂萃取、热解)和无害化剩余含油残渣处理法(焚烧、固化、生物处理)等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
大体上,含油污泥的处理思路为,首先预处理降低含水率、提高含油率,再经油品分离法回收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烃,最后无害化处理剩余含油残渣。
讨论了各方法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建议。
01 含油污泥的预处理含油污泥在油品分离回收PHCs之前,由于含水率高,所以通常先做脱水预处理,不同后续处理技术要求的含水率不同,常用的脱水方法有浓缩法、风化法、机械法和干燥法等。
含油污泥的过滤比阻大,属于难过滤性污泥。
目前,重力沉降和机械过滤的组合工艺为最经济实用的预处理方式,但是重力沉降后的浓缩液属于多相胶体体系,极难脱稳,难以直接衔接机械脱水,所以需要先调质使油水分离。
一般调质剂为醋酸、氢氧化钠、双氧水、氧化钙、硅藻土、聚丙烯酰胺(PAM)等,也可由2~3种调质剂复配使用。
林子增等发现,FeCl3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含油污泥调质剂,在FeCl3 20 g/L、pH≤8.58、低强度离心(2000 r/min、5 min)条件下,脱水率最高可达57.6%。
添加调质剂脱稳,可能引入新的污染物,引发含油污泥的二次污染,因此开发环境友好的预处理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姜赫等利用超声波预处理含油污泥,海绵效应、局部发热等作用可提高含油污泥处理效果。
然而,超声波预处理技术的成本高,且参数随含油污泥成分变化大,尚不能大规模推广。
目前,仍以重力沉降、调质脱稳和机械过滤相结合为主流预处理方式,成本低且脱水效果好,易达到各种油品分离技术的要求。
化学药剂对含油污泥除油脱水的探讨

化学药剂对含油污泥除油脱水的探讨摘要:文中主要对含油污泥的除油脱水开展了深入分析。
最先详细介绍了含油污泥的脱脂脱水技术性,随后探讨了含油污泥除油脱水剂的挑选试验,包含除油脱水剂的挑选基本原理和結果。
为了更好地充分运用药物的使用优点,确保较好的脱脂脱水高效率,从而立即除去含油污泥。
关键词:含油污泥;技术创新;脱油1.含油污泥除油脱污水处理技术剖析含油污泥处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取决于减量化,由于含油污泥的发生量特别大。
如果不开展合理有效的减量化,将难以对很多含油污泥开展合理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解决。
含油污泥减量化的关键是完成油-水-污泥三相分离出来,而含油污泥一般难以利用基本沉积和简洁的机械设备脱干完成液固分离出来,由于含油污泥中的水大多数以间接性水、内部结构束缚水或粘附水的方式存有,被固态和油包囊,在包裹表层生成一层强亲水性的水化膜。
因而,含油污泥减量化的重点在于含油污泥的脱油和脱干。
目前的含油污泥脱油脱干方式大部分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
合理除去固态表层的植物油脂,可以有效的除去水份,最后做到减量化的目地。
现阶段,在我国含油污泥多选用立即垃圾填埋或干固后垃圾填埋的方法处理。
殊不知,这类方式不但耗费了珍贵的电力能源,还有可能造成空气污染,远远地无法达到目前的环境保护规定。
1.1化学法该方式主要是根据应用破乳剂和其他化学品对后线的除油和脱干高效率开展等候解决。
这是一个有准备的对策,以改进污泥的特性,为后期解决经济发展。
破乳剂的关键是替代吸咐在页面上的纯天然破乳剂,减少页面膜的延展性和黏度,毁坏保护膜,进而减少页面膜的抗压强度。
加快出液的聚结器。
聚结后的出液在作用力的作用下下移到固定不动一部分,做到水油两相分离的目地。
破乳剂较大的特性是专一性强。
因而,近些年对不一样构造破乳剂的分析主要是聚集在破乳剂的设计方案和生成上,关键根据非正离子汇聚来搭建丁二烯。
主要是聚丙稀嵌段聚合物,在传统式破乳剂的基本上改性材料而成。
油田油污泥处置方案

油田油污泥处置方案背景油田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污泥,油污泥是指由石油、水和固体杂质混合而成的废物。
油污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存在很大威胁,因此有必要对油污泥进行正确处理和处置。
油污泥的特点油污泥不仅含有高浓度的石油和其它有机污染物,而且也含有大量的固体物质,如沙、泥和土壤等,这就导致了油污泥的处理难度较大。
油污泥的处理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处理油污泥的方法:机械法机械法是指通过物理方式将油污泥分离成油、水和固体物质。
这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如离心机、振动筛和压滤机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高效、快速、简单,缺点是需要大量能源和设备投入。
热氧化法热氧化法是指将油污泥暴露在高温高压的氧化环境下,使有机物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也可以分解掉油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将油污泥完全分解为无害物质,缺点是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指将油污泥暴露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同时还可以将处理后的油污泥作为有机肥料。
缺点是处理过程比较缓慢,需要长时间的处理周期。
最佳处理方案综合以上三种处理方法,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流程进行油污泥的处理:1.首先,选用适当的机械设备,通过分离将油污泥分离成油、水和固体物质。
2.对于分离出的油和水,采用热氧化法进行处理,使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
3.对于分离出的固体物质,采用生物处理法进行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肥料。
通过这种处理流程,既能高效处理油污泥,又能够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实现经济和环保的双重效益。
结论油污泥的处置一直是一个困扰着油田企业的难题,但是通过综合运用机械法、热氧化法和生物处理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上建议的处理方案,充分利用油污泥的资源价值,促进油田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38 2005年12月油气田环境保护 治理技术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姜 勇 赵朝成 赵东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摘 要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
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脱水方法,并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
关键词油田开采 含油污泥 处理方法 脱水工艺 适用范围0 引 言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发、运输、炼制时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吨罐底泥、池底泥[1],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 m3含油污泥[2],其中含有大量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3],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伴有恶臭气体产生。
污泥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元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
1 含油污泥特点含油污泥主要分以下几类。
◆ 原油开采产生的含油污泥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
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
这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注水水质和污水难以达标外排[4]。
◆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泥胜利油田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5]。
浅议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浅议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含油污泥的表现特点、危害、传统的处理方法。
另外论及了现在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如高温处理、溶液萃取等。
最后提出了一些综合利用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高温分离;溶剂萃取含油污泥是石油勘探行业及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时形成的油泥与油砂。
它们的产生量多、重质油成分高、处理难度高、再利用方式少。
对周边环境极易造成不利影响。
是固体废物处理当中很重要的课题。
一、含油污泥的表现特点(一)含油污泥来源。
油田开发采取的多是早期注水的办法使地层保持一定压力。
油田经过一段时期的深度开采以后,油中含水率会逐渐增加,原油脱水中,污油罐、储油罐、脱水罐底部都有很多含油污泥。
同时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也存在很多含油污泥。
日处理能力在10000m3的污水处理厂,同时会产生大约10 m3含油污泥。
污泥是多相体系,成分复杂,通常由水包油、油包水、还有悬浮固体所构成。
黏度大、乳化充分、难以彻底沉降。
(二)含油污泥危害。
含油污泥让回注水悬浮物严重超标,造成地层堵塞,油层吸水能力降低,使注水压力提高。
同时,降低了水井增注的有效期,增加了相关的工作量与处理费用。
为保证注水水质、避免悬浮物在系统里的恶性循环,随时都要被迫向外排放很多污水,既污染环境,也造成水资源浪费。
因为大颗粒在污水池、污水罐及沉降罐中的沉积,让清罐间隔减少,很多污泥含水率较高,污染环境,提升成本。
(三)含油污泥处理情况。
现在所应用的一般方法有生物处理、焚烧、热洗涤、溶剂萃取、化学破乳、固液分离等。
焚烧法能耗大,油资源不能再利用。
生物处理的办法要把肥料、松散剂、培菌液等混入到含油污泥当中去,自然通风、经常颤动。
处理费用高、流程长、工程复杂。
化学破乳的方法对于乳化程度严重的污泥要另外添加破乳剂进行加热。
固液分离的办法对于污染严重、含油量高的污泥回收率低。
这些方法因为各自的缺陷,都没有得到普及应用,含油污泥处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合理解决。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摘要: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主要来自于石油行业。
本文针对石油行业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1、含油污泥特点1.1 开采原油含油污泥开采原油中产生含油污泥来自于地面处理系统,处理采油污水中,会添加净水剂,结合净水剂絮状物、管道污垢、腐蚀产物、细菌等共同构成含油污泥,其具有粘度大、含油量高、脱水难、颗粒细的特点,不仅会对外输原油质量造成影响,还会造成污水及注水水质无法达到排外标准。
1.2 炼油厂含油污泥在炼油厂中含油污泥来自于原油罐底泥、浮选池浮渣、隔油池底泥等,也可称之为“三泥”,污泥组成不同,含水率约为40%~90%,含油率约为10%~50%,且伴有一定固体。
1.3 油田集输含油污泥油田污泥来自于联合站油罐、接转站、污水罐、沉降罐、轻烃加工厂、隔油池底泥、天然净化装置所清理的油泥、油沙,作业钻井产生的含油污泥。
在油品存储中,存在少量泥土、沙粒与机械杂质等物质,沉淀于油罐底部,构成罐底油泥。
还有油田污泥来自于一次/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等,成分较为复杂,包含诸多胶体、沥青质、老化原油、腐蚀产物、酸性气体、盐类、固体悬浮物等,处理污水中还添加了阻垢剂、缓蚀剂、杀菌剂、凝聚剂等药剂。
在定期清洗3~6 年油罐时,罐内约有1%罐底污泥,其中5%为沉淀泥沙、25%为水,70%为碳氢化合物,6%为石蜡、7.8%为沥青质、4.8%为污泥灰分。
2、含油污泥处理难点2.1成分复杂在含油污泥中包含细菌、代谢产物、有机物、黏土、絮凝物、无机盐、阻垢剂、缓蚀剂、絮凝剂等,成分较为复杂,组分种类多。
2.2臭味大在生成含油污泥后,放置一段时间可能会产生硫醚、硫化物、硫醇等恶臭物质,发散在运转、存储及处理中,需做好设备选型及设计工作,提高设备密闭性,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2.3脱水难度高含油污泥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质,是多相体系悬浮乳化物,脱水难、粘度大,污泥中含水量较高,加上颗粒带电性与水合作用,使得污泥形成稳定分散体系,无法有效破坏体系稳定性。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油脂的废水的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研发和应用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含油污水的特点含油污水是指含有油脂物质的废水。
其主要特点如下:1. 油脂物质的浓度较高,一般超过1000mg/L;2. 油脂物质的粒径较小,一般在1-100μm之间;3. 油脂物质具有较高的浮力,难以通过传统的物理处理方法去除。
二、传统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传统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式。
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重力分离和过滤等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油脂物质。
常用的物理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旋流器和过滤器等。
这些设备通过利用油脂物质的浮力差异或颗粒大小差异实现油水分离。
然而,由于含油污水中的油脂物质粒径较小且浓度较高,传统的物理处理方法往往效果有限,无法彻底去除油脂物质。
2.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油脂物质发生凝聚、沉淀或氧化等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油脂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凝聚沉淀法、气浮法和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油脂物质,但由于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化学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三、新型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为了解决传统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新型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油脂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的一种方法。
通过培养特定的微生物菌种,使其在含油污水中生长繁殖,吸附和降解废水中的油脂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含油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废水进行分离和过滤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膜材料包括微滤膜、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等。
这些膜材料具有不同的孔径,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油脂物质。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随着石油勘探和开采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含油污泥被产生出来,不仅会占用土地资源,而且可能污染周边环境。
因此,处理含油污泥已成为石油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介绍当前国内外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现状。
1.传统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传统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1.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通常通过离心分离、过滤、挥发、重力沉降和溶剂提取等方法来去除污泥中的油。
这些方法大多数都是基于密度差异和相互溶性的原理。
其中,离心分离和过滤比较常见,但是这些方法只能去除油污,无法去除其他污染物,因此效果不尽如人意。
溶剂提取方法虽然对去除油污效果好,但会产生新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1.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包括氧化、还原、沉淀和吸附等方法。
氧化法通常使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臭氧等强氧化剂来分解和氧化污泥中的油污,可以达到去除污染的效果。
但是,使用这些化学物品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处理剩余废水。
还原法和沉淀法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但是,这些方法只针对特定成分的污染物较为有效,对复杂的成分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差。
吸附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通过吸附剂对污泥的吸附作用来去除污染物。
但是,该方法虽然对去除油污效果好,但其成本较高,且不能带来明显经济效益。
生物处理是将含油污泥放在生物处理器中,利用微生物代谢和活性作用来分解和氧化污染物,使之降解无害为目的。
这种方法常常被广泛运用于油田生产以及石油加工业生产废弃物的处理中。
但是,生物处理需要长时间的反应时间,而且需要特殊管理和操作,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也应运而生。
其中,电功率声波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率去油。
这种技术通过加强声波导致油污泥中的微小气泡猛烈破裂,从而将油脱离固体表面,使之悬浮在水中,并凝聚成大的粒子,最终通过浮选达到脱水和干燥工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