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骨连结总论(二) 《运动解剖学》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解剖学教案》课件

《运动解剖学教案》课件

《运动解剖学教案》课件第一章:运动解剖学概述1.1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1.2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对象1.3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方法1.4 运动解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结构2.1 细胞和组织的概念2.2 人体主要组织类型2.3 人体的器官系统2.4 人体轴和方位术语第三章:运动系统3.1 骨骼系统3.1.1 骨骼的组成和功能3.1.2 骨骼的分类和特点3.1.3 骨骼的重要骨骼部位3.2 肌肉系统3.2.1 肌肉的组成和功能3.2.2 肌肉的分类和特点3.2.3 肌肉的重要肌肉部位第四章:心血管系统4.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4.2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4.3 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原理4.4 心脏和血管的重要部位第五章:呼吸系统5.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2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5.3 肺的结构和功能5.4 呼吸的重要性和调节机制第六章:消化系统6.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6.2 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6.3 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6.4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第七章:泌尿系统7.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7.3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结构和功能7.4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第八章:内分泌系统8.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8.2 主要内分泌腺的结构和功能8.3 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8.4 内分泌系统与运动的关系第九章:神经系统9.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9.2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9.3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9.4 神经冲动的传导和反射机制第十章:运动与身体机能10.1 运动与心肺功能的关系10.2 运动与肌肉功能的关系10.3 运动与能量代谢的关系10.4 运动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运动解剖学概述补充和说明:运动解剖学作为体育科学和运动医学的基础学科,对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在运动训练和康复中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补充和说明: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位,而组织则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

骨骼肌微细结构
骨骼肌组织的收缩肌理
► 1.细肌丝向暗带中移动,相邻的Z线距离缩短,
使明带变短。同时,H带也变短甚至消失。但 暗带不发生 ► 变化,这是收缩的过程。 ► 2.肌纤维舒张时,细肌丝向暗带外移动,结 果明带和H带都变长。但暗带长度始终不变化。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高度分化的组织,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
常用的方位术语
►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躯干相连
接的部分为近端) ► 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躯干相连 接的部分为远端) ► 桡侧:指前臂的内侧。 ► 尺侧:指前臂的外侧。 ► 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 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神经元的分类
(1)按胞突的数目分类 ①假单极神经元:发出一个突起后不久,形成“T”形 结构分为两支。 ②双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 ③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2)按功能分为 ①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 ②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 ③联合神经元: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通路, 占神经元总数的99%。

四、解剖学定位术语:
► (一)人体解剖姿势 ► (二)常用的方位术语 ► (三)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人体解剖姿势
► 身体直立 ► 双眼平视 ► 手臂下垂,掌心向前
► 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常用的方位术语
► 上:靠近头部称为上。 ► 下:靠近足部称为下。 ► 前:靠近腹面称为前。 ► 后:靠近背面称为后。 ►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浅。 ►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深。 ►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为内侧。 ►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外侧。 ►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骨的概述——运动解剖学 ppt课件

骨的概述——运动解剖学 ppt课件

41
影响骨生长的因素
• 种族和遗传因素: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 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 • 营养: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A、C、D • 机械因素: • 生物活性物质:骨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
因子
42
支持功能
五、ຫໍສະໝຸດ 运动功能骨保护功能


造血功能

储备钙和磷的功能
43
六、儿童少年骨的特点
儿童少年骨的特点:
胞 和 成提骨示细:人胞在,幼经年时,成骨细胞和破
骨膜
过 分 裂骨和细分胞非化常,活参跃,成年时呈静止状
与骨质态的。形骨成折时又恢复其造骨功能
骨内膜
25
2.骨质
骨密质
骨质厚而致密、坚 硬且抗压、抗扭曲 力强。主要分布于 长骨的骨干及其它 类骨的表面。
骨松质
由形成针状或片状的骨小 梁构成。主要分布于长骨 的骨骺及骨髓腔和其它类 骨的内部。骨小梁排列方 向、粗细、数目多少都与 所在部位受到的牵拉、压 力、扭曲力有关。
35
长 骨 发 生 示 意 图
36
长骨的长粗
• 以膜内成骨的方式进行。 • 骨外膜内的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有机质,同时有骨盐
沉积,使骨干不断增粗。 • 骨内膜中的破骨细胞则使骨髓腔扩大,这样使骨干
增粗的同时骨髓腔也增大,使骨干骨质保持一定的 厚度。
37
骨的长长
• 依靠软骨内成骨来实现。
• 早期骨骺与骨干之间保留有一定厚度的软骨,即骺 软骨,又称骺板或生长板。
40
▪ 骨龄有助于了解儿童的身高发育潜力,假 设 有 一 对 10 岁 的 女 孩 , 身 高 相 同 , 都 是 145cm,其他条件也相同。但一个骨龄只 有9岁,说明骨骺愈合还有相当时间,今后 可以长到168cm以上。另一个却已达12岁, 而且已经发育,身高增长不会有更大的潜 力,今后身高大约在150cm左右。

运动解剖学骨课件

运动解剖学骨课件
运动系统
第二章 骨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总论 中轴骨骼 附肢骨骼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总论
一、骨的分类
•成人有206块骨
按部位: 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中轴骨
5
1.长骨(一体两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尺骨和掌骨等 骨干 髓腔 干骺端 骺软骨 骺线 骺 滋养孔
11
第二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轴骨骼
一、躯干骨
组成: 椎骨24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肋12对
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椎骨 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椎 1(5) 尾椎 1(3-4)
上关节突
•颈椎有横突孔,
椎孔
•第2-6颈椎棘突短而分叉。 •第3-7颈椎
椎体钩
椎弓 棘突
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 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 缘相接形成。
齿突凹
第1颈椎呈环状
前弓
—寰椎
•前弓 •后弓
上关节凹
•侧块 •齿关节凹(齿突凹)
椎孔
•椎动脉沟
后弓
16
前结节 横突孔
椎动脉沟 后结节
第2颈椎有齿突 上关节面 齿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目 录(1)
绪论

运动解剖学-PPT

运动解剖学-PPT

下肢带关节图
骨盆
组成: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以及连结 它们的关节(即下肢带关节,包括骶髂关节、 耻骨联合。)和韧带构成。
结构特征:形似拱形结构。两侧的髋骨和 中间的骶骨类似拱形建筑结构的穹窿,两侧 的髋臼架在股骨头上,股骨有如穹窿柱。它 具有既坚固又省材和防震的特点。
骨盆
功能:具有支持人体上身的重量、传递和分散人体负 荷的压力、缓冲震荡、保护腹腔和盆腔内脏器官、肌 肉附着等功能;上连脊柱,下接股骨,活动时可增大 躯干和下肢运动的幅度。
肩关节韧带
肘关节
组成: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侧端 的关节面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 节和桡尺近侧关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 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由肱 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 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肘关节
结构特征:肱尺关节为滑车关节;肱桡关节为 球窝关节,但受尺骨限制不能绕矢状轴运动; 桡尺近侧关节为圆柱关节。三个关节包在一共 同关节囊内,彼此又可独立运动,为典型的复 关节。关节囊前、后薄壁而松弛,有利于屈伸 运动,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关节 囊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骨两骨向后脱位, 移向肱骨的后上方。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桡侧 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和桡骨环状韧带。所有加 固韧带均不附着于桡骨,从而保证了桡骨能绕 垂直轴做回旋运动。
膝关节的组成
膝关节解剖图
膝关节解剖图
踝关节
踝关节(又名距骨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 组成:由胫骨的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
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叉状关节窝,以及距骨滑车的关 节头构成。
结构特征:属滑车关节。关节囊前后松驰,利于屈 伸运动。两侧有韧带加固,内侧的是三角韧带,可限 制足过度外翻;外侧的三条韧带(前方的距腓前韧带、 中部的跟腓韧带、后方的距腓后韧带),均较薄弱, 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内翻的功能。在踝关节 韧带损伤中,以外侧最为常见,尤以距腓前韧带为多

《运动解剖学》第5次课:骨连结

《运动解剖学》第5次课:骨连结
1.韧带 2.缝
前臂 骨间膜
冠状缝 矢状缝
3
精品课件
人字缝
(二) 软骨连结 两骨之间籍软骨相连结,软骨连结可分为两种。
1.透明软骨结合 骺软骨
2.纤维软骨联合 椎间盘 耻骨联合
4
精品课件
(三)骨性结合 常由纤维连结或透明软骨骨化而成。
骶椎椎骨之间 髂、耻、坐骨之间
5
精品的最高 分化形式。
(4)掌骨间关节 (5)掌指关节
腕骨间关节
(6)指骨间关节
36
精品课件
桡骨 桡腕关节
钩骨
三角骨 月骨 关节盘 尺骨
桡腕关节
– 关节面形状
• 属椭圆关节
– 关节运动
• 额状轴:屈、伸 • 矢状轴:内收、外
展 • 环转运动
精品课件
2. 腕骨间关节 – 主要结构 • 关节面:由近侧列腕骨 三块腕骨(舟骨、月骨和 三角骨)和远侧列四个腕 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 、头状骨和钩骨)组成。 – 远侧列四个腕骨之 间被三条坚韧的骨 间韧带连接在一起 ,几乎没有活动, 可将它们看作一块 骨。从结构上看腕 骨间关节是一个简 单关节。 • 关节囊:前后松弛,前 后左右均有韧带加固。 • 关节腔:
精品课件
掌指关节
• 数量: 5个 • 组成:
–掌骨头 –近节指骨底
• 特点
–关节面近似球窝形。 –在机能上由于没有回旋
肌肉和受到两侧韧带的
限制,不能做回旋运动 。只能做屈伸运动、和
内收外展运动。
精品课件
指间关节
• 数量: 9个 • 组成:
–指骨头 –远侧指骨底
• 特点
–均为滑车关节。 –只能做屈伸运动。 –关节囊背侧松弛,其余
骶髂后韧带

运动解剖学骨连结课件

运动解剖学骨连结课件

(2)椎弓间的连结
椎弓
棘突
1)黄韧带
作用:协助围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 前屈
黄韧带 棘间韧带
椎间孔
2)棘间韧带 3)棘上韧带
棘上韧带
项韧带
黄韧带 横突 项韧带
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 角形板状的弹性膜层,称为项韧带。
4)横突间韧带 5)关节突关节
关节突关节
1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第二节 中轴骨连结
椎弓
一、躯干骨的连结
(一) 脊柱 1.椎骨间的连结
棘突 棘间韧带
椎间孔
(1)椎体间的连结 1)椎间盘
纤维环 髓核
棘上韧带
2)韧带 前纵韧带
前纵韧带
作用: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
后纵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10
后纵韧带
纤维环 髓核 前纵韧带 椎间盘 纤维环
髓核
后纵韧带
关节突关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关节腔:
腕骨间关节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辅助结构
• 关节韧带:比较复 杂,分布在掌侧个 背侧
– 腕横韧带:是筋膜局部 增厚形成的,位于腕骨 沟上,横架在腕尺侧隆 起(钩骨和豌豆骨)和腕 桡侧隆起(大多角骨和 舟骨)之间。
– 腕管:由腕横韧带和骨 面围成的管。在该腕管 中有屈指肌腱、神经和 血管通过,此韧带不但 保护通过结构,而且还 可以把它看作是弓弦, 加强腕部的弹性,取到 缓冲作用。
二、 颅骨的连结
冠状缝
(一)颅骨的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

骨连结各论(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骨连结各论(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关节由两个或多个骨端组成,通过关节囊和关节腔相互连接,允许骨之间的相对运动。
关节囊是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膜状结构,包裹在关节周围,起到稳定和保护关节的作用。
关节腔是关节内部的空间,充满润滑液,有助于减少关节运动时的摩擦和磨损。
01
02
03
04
滑膜关节连结的定义
01
02
04
滑膜关节连结的分类
滑膜关节连结可以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三种类型。
韧带连结能够保护关节免受外力损伤,减少关节面的摩擦和磨损。
韧带连结能够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防止因肌肉力量不平衡导致的关节错位或畸形。
03
CHAPTER
软骨连结
总结词
软骨连结是指两个骨之间通过透明软骨的连接方式。
详细描述
软骨连结是一种非关节性连结,通常出现在颅骨、胸骨和肋骨之间,是由透明软骨构成的一种连接方式。这种连结方式使得骨与骨之间能够有一定的活动度,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
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等软骨退行性改变。
MRI检查:可以观察到软骨的厚度、形态以及是否存在损伤。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消炎药、关节软骨保护剂等,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软骨损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自体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等。

软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骨连结各论(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目录
骨连结概述 韧带连结 软骨连结 滑膜关节连结 骨连结的疾病与治疗
01
CHAPTER
骨连结概述
01
02
骨连结的定义
骨连结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维持身体姿势以及参与运动。
骨连结是指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是人体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运动幅度及影响因素
关节面 关节囊 韧带 骨突
肌肉
其他
43
课后习题
44
1.进行各个关节的活动,并说出运动形式 的名称。
2.举例说明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45
谢 谢!
冠状轴 屈
四、关节的运动
14
1. 水平屈伸
水平面、垂直轴:
水平屈伸
上臂在肩关节或大腿在 髋关节处外展90度,向 前运动为水平屈,向后 运动为水平伸。
四、关节的运动
15
1. 水平屈伸
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运动
三、关节的运动
16
2.内收和外展
绕矢状轴:关节绕矢 状轴在额状面内的运 动。
环节末端靠近正中矢状 面运动为内收
脊柱回旋
28
右回旋
三、关节的运动
29
3.旋内和旋外 (回旋)
垂直轴
绕垂直轴:关节绕垂直轴在水 平面内进行的运动。
旋 内
绕骨中心轴向内侧旋转为旋内
向外侧旋转为旋外
锁骨?
三、关节的运动
30
4. 绕环(环转运动)
绕中间轴
四肢部运动环节的近侧端在原位转动,远侧端做圆 周运动叫环转,是屈、展、伸、收依次结合的运动
一个动作从开始到


结束,该关节处相邻
的两环节间运动范围
的极限角度。

测量方式
五、关节运动幅度及影响因素
37
❖ 相应两关节面面积大小的差别
肩关节
髋关节
五、关节运动幅度及影响因素
38
❖ 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
肩关节
髋关节
五、关节运动幅度及影响因素
39
❖ 关节韧带的强弱和多少
五、关节运动幅度及影响因素
反之为外展。
矢状轴

三、关节的运动
23
3.内旋和外旋(回旋)
垂直轴
绕垂直轴:关节绕垂直轴在水 平面内进行的运动。
旋 内
绕骨中心轴向内侧旋转为内旋
由前向外侧旋转为外旋
肩关节内旋外旋
24
外旋
内旋
肘关节内旋外旋
25
外旋(旋后)
内旋(旋后)
髋关节内旋外旋
26
外旋
内旋
头部(颈椎)回旋
27
回旋
左、右回旋
躯干上端或下端在原位转动,下端或上端做圆周运 动叫环转运动,是屈、侧屈、伸、侧屈依次结合的 运动。
肩关节环转
31
环转
髋关节环转
32
环转
33
脊 柱 环 转
骨盆环转
34
四、关节的运动
35
人体中各种复杂运动都是这些基本运动的叠加。 你的专项动作?
五、关节运动幅度及影响因素
36
关节运动幅度
8
1.屈伸
绕额状轴:屈、伸
关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的 运动。
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 伸(膝关节及其以下相反)
冠状轴 屈
膝关节屈伸
9


踝相反?


头部屈伸
11
伸 伸

脊柱屈伸
12
四、关节的运动
13
1.屈伸
绕额状轴:屈、伸
关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的 运动。
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 伸(膝关节及其以下相反)
1
运动解剖学
骨连结总论
四、关节的运动
2
人体环节绕关节的某个轴进行的转动--运动。
运动环节
是指能绕关节运动轴进行运动的人体的某一部分 (头、躯干、上肢、下肢)或肢体的某一部分 (手、前臂、上臂、足、小腿、大腿)。
肘关节屈伸
5
屈 伸
桡腕关节屈伸
6
屈 伸

髋关节屈伸
7



四、关节的运动
40
❖ 关节周围骨的突起 ❖ 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 年龄 性别和体育运动
六、体育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41
增大关节的稳固性 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42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动特点 运动形式
一般都是运动环节围绕关节的运动轴来进行的
额状轴
矢状轴
垂直轴
屈:向前运动 内收:靠近正中面 内旋:由前向内旋转 伸:向后运动 外展:远离正中面 外旋:由前向外旋转
反之为外展。
矢状轴

肩关节内收外展
17
外展
内收
桡腕关节内收外展
18
内收
外展
外展
内收
髋关节内收外展
19
内收
外展
手指、足趾内收外展
20

外展
内收
外展
内收
21
脊 柱 和 头 部 侧 屈
三、关节的运动
22
2.内收和外展
绕矢状轴:关节绕矢 状轴在额状面内的运 动。
环节末端靠近正中矢状 面运动为内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