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题(完整)
湖北省十堰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十堰市2023年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生物本试卷共8页,24题,均为必考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秋季的气温高,使得很多水域的蓝细菌、绿藻大量爆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蓝细菌和绿藻细胞中DNA的存在形式不同B.绿藻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蓝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D.蓝细菌等大量爆发与水体中无机盐含量无关2.内质网是细胞中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其与高尔基体的形成有关,而高尔基体又与溶酶体的形成有关。
关于这几种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可与细胞膜、核膜直接相连B.溶酶体的形成与膜的流动性有关C.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膜能相互转化D.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的膜构成了生物膜系统3.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界限由三部分——内膜、外膜和周质间隙(细胞间质)组成,而革兰氏阳性菌只有单层膜。
革兰氏阴性菌对甘露糖的转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外膜转运甘露糖无须消耗ATPB.甘露糖通过主动运输从周质间隙中运输到细胞内C.周质蛋白与主动运输泵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D.革兰氏阴性菌较阳性菌可能更具有耐药性4.下列关于人或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囊胚时期的滋养层细胞将来可发育成胎膜和胎盘B.做DNA分析、鉴定性别需要获取内细胞团细胞C.“试管婴儿”技术中,受精作用及早期卵裂过程均在体外进行D.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分割,应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5.许多生物学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摸索才得出的,例如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索、DNA复制方式的探索。
2023届高三12月月考考题(江苏省泰州市兴化第一中学)

选择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
”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这才。
A. 不禁改变东西匪夷所思B. 难免变迁事物难以想象C. 不禁变迁事情不可思议D. 难免改变对象难以琢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不禁:抑制不住,禁不住。
难免:不容易避免;用在这里生硬。
第二空承后只能选“改变”。
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
不可思议:原指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难以琢磨:很难思考清楚;于语境稍有不合。
语言表达对下面这段文字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
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
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
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A. 孤寂的生活可以促进作家的创作。
B. 作家组织对于作家的创作毫无用处。
C. 平庸的作品出自那些在稠人广众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之手。
D. 成功的作家往往是超然物外的。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文段内容,然后划分层次筛选重点语句进行概括。
本题所给文段第一句是总述,意思是孤寂可以使写作成功。
接着具体分析,先说作家组织能够排遣作家的孤独却不能促进作者写作,然后说没有孤寂之苦的作家作品往往平庸,最后指出作家要想不同凡响,就必须面对孤寂。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孤寂的生活可促进作家的创作。
故此题答案应为A项。
语言表达阅读下边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 懂得舍弃,生活的道路才会顺畅无阻。
B. 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人们应懂得放手。
2023年初一12月月考语文考题(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

名句名篇默写古诗文背诵默写(1)遥怜故园菊,______(作者: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子在川上曰:“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3)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
(杜甫,题目《_____________》)(5)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7)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 。
(李白,《峨眉山月歌》)(8)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答案】应傍战场开岑参逝者如斯夫非淡泊无以明志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一夜征人尽望乡学而不思则罔思君不见下渝州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解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处注意“傍、岑参、罔、渝”等字词的书写。
字词书写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高miǎo(______)⑴ 禁gù(______)⑴大相jìng庭(_____)⑴步履pán跚(____)【答案】(1)藐(2)锢(3)径(4) 蹒【解析】考查字音字形的书写。
“藐”不要写成“貌”。
“锢”不要写成“固”,大相径庭:是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径”不要写成“经”,“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文言文阅读解释下列加点字。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1)犬(_______)⑴洞(_______)⑴止(________)⑴股(________)【答案】(1)像狗似的(2)打洞(3)同“只”,只有(4)大腿【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2022至2023年年高二5月月考政治考题(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

选择题2018年中国承办了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
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
这段话表明①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②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③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④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研究对象的相关知识。
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
这表明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即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②③正确;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抽象和概括,①说法错误,排除;哲学从各种特殊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一般规律,④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选择题伟大的科学巨人斯蒂芬•霍金在《大设计》里说:“自然发生说,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
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
”下列与斯蒂芬•霍金的世界观相一致的有①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②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③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
“自然发生说,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
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
”这表明霍金坚持了唯物主义世界观。
“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把虚无的“道”说成世界的本源,认为精神由道产生,形体由精神产生,精神比形体更根本,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意识是指道是具体事物的道,没有具体事物也就没有抽象的道理,强调抽象的道理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是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②符合题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意思是说“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强调的是“气”是“道”之根本,“道”源于“气”,把“气”当成本原,是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④符合题意。
三年级语文2024年上学期月考考试必考题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2024年上学期月考考试必考题人教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pūteng pòsuìchuíliǔlàng huāqīng shuǎng mógu xìshuǎdiào yú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___)干(___)燥鸦(___)无(___)(___)(___)飘香(___)(___)累累物产(___)(___)各(___)各(___)争(___)夺(___)成(___)结(___)风景(___)(___)(1)看到画“﹏﹏”的词语,我想到了我国的_________(地方)。
(2)表示珍惜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我能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有相同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_________________,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很清楚。
(5)一到放学的时候,学生们_________________地走出校门。
三、把比喻恰当的用线连起来。
1.金色的草地 a.像一面镜子2.海面平静得 b.像美丽的大花坛3.一棵棵榕树 c.像松软的地毯4.草地上开满了野花 d.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四、比一比,再组词。
探(_______)狐(_______)幻(_______)仰(_______)滴(________)深(_______)孤(_______)约(_______)柳(_______)摘(________)连(_______)任(_______)措(_______)玲(_______)脱(________)联(_______)认(_______)错(_______)铃(_______)说(________)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只要……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即使……也……①________多读多写,写作能力________能得到提高。
2022~2023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考题(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中学)

选择题“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透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挖掘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一宏大主题。
国家举行隆重盛大的“大国工匠”颁奖典礼有利于()①先进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对人们工作和生活起决定作用②树立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③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为社会主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④奏响主旋律,充分展现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说法错误,先进文化对人们工作和生活起促进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②③④符合题意,国家举行隆重盛大的“大国工匠”颁奖典礼有利于树立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有利于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为社会主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有利于奏响主旋律,充分展现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正确选项为D。
选择题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汇集了世界各国的精品园艺,展示出园艺、城市、自然与人类和谐相融的画卷,呈现出世界范儿、中国风的全球园艺盛宴,阐释了“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的办会理念。
由此可知()①各国园艺文化在园艺博览会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②中国园艺具有其他国家园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徜徉于世界园艺博览会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④举办园艺博览会是促进园艺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符合题意,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汇集了世界各国的精品园艺,呈现出世界范儿、中国风的全球园艺盛宴,表明各国园艺文化在园艺博览会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②说法错误,“具有其他国家园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的说法违背了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③符合题意,“阐释了‘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的办会理念”,表明徜徉于世界园艺博览会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④说法错误,立足社会实践是促进园艺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故选B。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一至五单元月考题(含完整参考答案),适合四月份阶段考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月月考试卷考查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页至第98页(一至五单元)一、看拼音,写词语。
wān yán pínɡzhànɡjīnɡzhàn lìwài qǐtú( )( )( )( )( )fǎn huíchénjìkǎixuán liúchànɡzhuózhuànɡ(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忆( ) 瑕( ) 稍( ) 拨( ) 僵( ) 亿( ) 暇( ) 梢( ) 拔( ) 疆( )幼( ) 荧( ) 翼( ) 驻( ) 绊( ) 幻( ) 萤( ) 冀( ) 住( ) 拌( )三、按要求写词语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连( )不断走街串( )( )不可及随心所( ) 永( )人间( )然一阵不( )之客不( )思索( )想天开( )见天日2、在括号里填上搭配合适的词语。
( )的大海( )的贡献( )的评价( )的鲜花( )的眼睛( )的夜空( )的摇篮( )的叫声( )的成功( )的生命( )的生活( )的经历3、描写战略战术的成语。
4、形容优美风景的词语。
5、含有“笑”的成语。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据()教诲()情愿()骄傲()7、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遗憾()善良()诚实()守信()8、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1)天气预报真准,今天()下起了雨。
(2)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他们之中有的()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维护保护(3)新买的汽车要定期到维修站去()。
(4)每一个人都应该()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不但……还……不管……总是……只要……就……不是……而是……(5)()我一到家,小花猫()会跟过来。
(6)爷爷()认识许多花,()会养花。
(7)()天气多么寒冷,邮递员()按时送信件和报刊。
2022至2023年年高二5月月考地理考题(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

选择题读图,回答问题。
【1】下面的海峡示意图中,代表霍尔木兹海峡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伊朗军演有“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之意,以美国、法国等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大为紧张。
其原因是该海峡是()A. 铁矿资源运输的重要通道B. 石油资源运输的重要通道C. 连接波斯湾与黑海的重要通道D. 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重要通道【答案】【1】D【2】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海峡和中东地区【1】①是英吉利海峡,沟通北海与大西洋,②是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③是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④是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的出口处.选D。
【2】波斯湾地区是世界上石油产出的主要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进出波斯湾必须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故选:B.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紧缺的淡水、复杂的宗教、丰富的石油资源.选择题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福建省厦门市举行。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被称为“金砖国家”。
印度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印度不仅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要成为信息技术大国、生物技术大国。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B. 从海陆位置看为内陆国家C.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D. 印度首都为新德里【2】关于印度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西南沿海B. 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C. 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D. 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答案】【1】D【2】C【解析】本题考查印度。
【1】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20°W以东160°E以西的半球,故印度位于东半球的中部.A错误。
从海陆位置看濒临印度洋,为临海国家,B 错误。
大部分位于30°N以南的地区,为低纬度,C错误。
印度首都为新德里,D正确。
【2】印度人口最主分布在北部的恒河两岸,A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年级阶段性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2015.6)(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A.销蚀.(shì)怂.恿(sǒng)枉.然(wǎng)忧心忡忡.(chōng)B. 怅.然( chàng ) 羸.弱(léi) 剽.悍(biāo)怏.怏不乐(yàng )C. 恍.惚(huǎng)庇荫.(yīn)畸.形(qí)遒.劲(qiú)D. 犷.野(guǎng)疮.痍(chuāng)娴.熟(xián )毛骨悚.然(sǒ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凛冽吞噬无垠告磬迫不急待B. 癫狂真谛训良脐带忘下断语C.砭骨逞能肌腱窥伺相得益彰D. 梨铧山巅颚骨建树眼花瞭乱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盛夏的尾声中,几朵姗姗来迟....的荷花,带来了些许凉意。
B.论油画,张先生比刘先生画得好。
但是,谈到水彩画,刘先生可就比张先生略胜一筹....了。
C.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D.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耀武扬威....。
语病的一项是()(3分)4.下列句子没有..A.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完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
D.自从他上学那天起,就认真刻苦地学习。
5.下面关于名著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是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
大马林鱼拖着桑提亚哥的小船走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
归途他又遇到一群鲨鱼的袭击,最终只拖着鱼骨架回港。
B.《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大量运用心理描写,作者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C.邱二爷第一次揍细马,是因为发现他偷偷攒路费要回到父母身边。
“揍”中体现了邱二爷对细马真挚的爱。
D.《简〃爱》刻画了主人公简不甘屈辱和不向命运妥协的倔强性格。
在孤儿院中,她的反抗性格十分鲜明,与她的朋友海伦〃彭斯忍耐顺从的性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6.按要求默写:(8分)A.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B.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C.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D.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E.又夹百千求救声,__________________,抢夺声,泼水声。
(林嗣环《口技》)F.口有百舌,。
(林嗣环《口技》)G.弃其杖,。
(《夸父逐日》)H.地不满东南,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工怒触不周山》)二、古诗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山亭夏日(4分)【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7.发挥想象,描绘“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一句展现的画面。
(50字左右,2分)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二)狼(8分)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①顾.野有麦场②一狼洞.其中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刀劈狼首盖以.诱敌B. 久之.,目似瞑复投之.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顷刻两毙D.屠乃奔倚其.下不能指其.一端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2.这篇文章形象地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句刻画了“狼”的特点,而“”一句可以看出屠户在遇到狼的威胁的时候的冷静和机智。
(第二空用原文回答,2分)(三)(5分)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①。
久之,其子丐于途。
孝基见之,恻然②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
孝基怪之。
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驯谨,无他过。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如礼:按照规定的礼节、仪式。
②恻然:同情的样子。
13.用“/”为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停顿。
(画两处)(2分)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谈谈你对张孝基的认识。
(答出两点即可,3分)14.结合文章内容......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七夕乞巧(12分)①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
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
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
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
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
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
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
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
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
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就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
还有一种是“卜巧”。
《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
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
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
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
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
⑤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
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
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
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
“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⑥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
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
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
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
⑦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
“巧”是乞不来的。
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
”“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
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这才是得巧的真谛。
15.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围绕“七夕乞巧”写了哪三部分内容?(3分)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16.请从说明方法....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
17.阅读文章第⑤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
18.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的画线处,顺序依次是、、(只填序号)。
(3分)A.热闹非凡 B.深入人心 C.初见端倪(二)爸爸不只是用来做裁缝的(18分)黎继新①那是个雨季,天似乎被谁砸了个缺口,天上的河水被倾倒在山上,洪水从山上汹涌地冲下来。
②那时我 5 岁,母亲不知有什么事没在家。
出乎意料,父亲却在,但父亲要到裁缝铺去领取他的工资,只好带着我上路。
③父亲是裁缝,在另一个镇上的裁缝铺里替人裁剪缝制衣服。
每天星星还没散场,父亲已经出门;月亮升起,父亲才回到家里。
父亲出场的时段,我总在安稳地睡着。
④我和父亲一人披着一件农家的自制的蓑衣,戴着斗笠,在暴风雨中艰难地跋涉。
虽然我的蓑衣是母亲特意请蓑衣匠为我量身打造的,但那厚重的蓑衣浸了雨水,披挂在我身上,就像一副沉重的铠甲。
⑤父亲大踏步往前走,似乎遗忘了他身后这个小人儿。
我背着“铠甲”,喘着粗气,跟在父亲后面,不敢哭闹,甚至不敢开口请求父亲停一停。
⑥父亲于我,是遥远的珠穆朗玛峰,是永远冰雪覆盖又沉默寡言的庞大物体……。
我那么小,那么弱,永远无法靠近和攀登。
⑦我连滚带爬地跟在父亲身后,过了几座山几条河几个村庄,5 岁的孩子不知道,反正好像有到天边那么远。
等跨进裁缝铺的门,我的蓑衣里面肯定藏了无数条小溪,湿淋淋地滴了满地,四处开淌,漫过一台台缝纫机的脚。
⑧一路上没有回过头的父亲,根本不知道我的状况。
我想我肯定狼狈不堪,所以老板娘才怜悯地惊呼:“我的老天啊!”这时,父亲才吃惊地扭头看了我一眼。
那个眼神,我从没在父亲眼里看到过,很复杂。
⑨在五六台老式蝴蝶牌缝纫机中间,父亲拿到 50 块钱,那时的 50 块钱好像很多。
我猜是有钱的感觉让父亲的心情很好。
回去的路上,雨小了很多,父亲很高兴,竟然拉起我的小手。
路过商店,他甚至买了根形状像辣椒的棒子糖塞到我的手里。
父亲的力气很大,他把糖塞到我手里时,我的小手瞬间下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