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条件》3PPT课件
合集下载
种子的萌发ppt课件

光合作用
种子萌发后,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为植物自身 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物质保障。
营养储存
种子萌发前,通常会在种子内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 肪、淀粉等,为萌发后的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支持。
种子萌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2
土壤改良
种子萌发后,幼苗的生长过程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 好的环境条件。
根和茎不断生长,逐渐形成完 整的植物体。
种子萌发的意义
01
02
03
繁殖后代
种子萌发是植物繁殖后代 的重要方式,保证了物种 的延续。
生态平衡
种子萌发对于生态平衡有 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 可以促进植被的更新和恢 复。
农业生产
种子萌发是农业生产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 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0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VS
分析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的差异,进 一步了解种子萌发的生理过程和生态 意义。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小麦、绿豆等颗粒较大的种子若干,培养皿,滤纸,镊子,喷壶等。
实验设备
恒温箱、湿度计、光照仪等。
实验步骤与操作
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将种子放入培 养皿中。
5. 在恒温箱中设置不同的光照条件,观 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扩展分布范围
种子萌发后,植物可以向新的地 域扩展,占据更多的生态位,有 利于植物种群的繁衍和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适应不同环境
种子萌发是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 的适应能力,能够在适宜的环境 条件下迅速生长,占据优势地位
。
种子萌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长发育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萌发过程中吸收水分和养 分,启动了植物的生长周期,为后续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种子萌发后,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为植物自身 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物质保障。
营养储存
种子萌发前,通常会在种子内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 肪、淀粉等,为萌发后的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支持。
种子萌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2
土壤改良
种子萌发后,幼苗的生长过程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 好的环境条件。
根和茎不断生长,逐渐形成完 整的植物体。
种子萌发的意义
01
02
03
繁殖后代
种子萌发是植物繁殖后代 的重要方式,保证了物种 的延续。
生态平衡
种子萌发对于生态平衡有 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 可以促进植被的更新和恢 复。
农业生产
种子萌发是农业生产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 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0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VS
分析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的差异,进 一步了解种子萌发的生理过程和生态 意义。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小麦、绿豆等颗粒较大的种子若干,培养皿,滤纸,镊子,喷壶等。
实验设备
恒温箱、湿度计、光照仪等。
实验步骤与操作
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将种子放入培 养皿中。
5. 在恒温箱中设置不同的光照条件,观 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扩展分布范围
种子萌发后,植物可以向新的地 域扩展,占据更多的生态位,有 利于植物种群的繁衍和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适应不同环境
种子萌发是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 的适应能力,能够在适宜的环境 条件下迅速生长,占据优势地位
。
种子萌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长发育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萌发过程中吸收水分和养 分,启动了植物的生长周期,为后续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种子萌发的条件》授课课件(共15张PPT)

第二节 种子萌发的条件
本节目标
1.简述种子萌发时内在和外界条件。 2.学会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3.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 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一、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探究竟: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验计划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 10粒种子 10粒种子加 10粒种子加 10粒种子 理 拧紧瓶盖 适量水拧紧 适量水拧紧 加较多水拧 瓶盖 瓶盖 紧瓶盖 方 室温 室温 低温 室温 法
完成实验
1 2
3
4
不洒水 橱柜 1
一点水 橱柜 3
一点水 冰箱
很多水 橱柜
4
问题:由此实验可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
根据是什么?
从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
3
4
不洒水 橱柜
一点水 橱柜
一点水 冰箱
很多水
橱柜
一定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1、几号瓶的种子萌发? 2号瓶的种子萌发 2、几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 1、3、4都没有萌发 3、为什么不萌发? 1号缺少水分,3号温度太低, 4号缺少空气,2号条件都具备
4、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 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种子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2)已经过休眠期(休眠期的种子是不能萌发的)
三、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率高
发芽率低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的种子数 _________________ 种子发芽率= 全部被测的种子数
C.春天空气新鲜 D.大多数种子刚刚度过休眠期
4、一粒种子的胚活着,但不萌发,
其原因可能是( D ) A.外界条件不适合 B.种子尚在休眠期 C.种子未发育成熟 D.上述原因都有 外界条件 空气、水分、 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 胚成熟、完整、
本节目标
1.简述种子萌发时内在和外界条件。 2.学会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3.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 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一、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探究竟: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验计划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 10粒种子 10粒种子加 10粒种子加 10粒种子 理 拧紧瓶盖 适量水拧紧 适量水拧紧 加较多水拧 瓶盖 瓶盖 紧瓶盖 方 室温 室温 低温 室温 法
完成实验
1 2
3
4
不洒水 橱柜 1
一点水 橱柜 3
一点水 冰箱
很多水 橱柜
4
问题:由此实验可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
根据是什么?
从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
3
4
不洒水 橱柜
一点水 橱柜
一点水 冰箱
很多水
橱柜
一定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1、几号瓶的种子萌发? 2号瓶的种子萌发 2、几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 1、3、4都没有萌发 3、为什么不萌发? 1号缺少水分,3号温度太低, 4号缺少空气,2号条件都具备
4、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 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种子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2)已经过休眠期(休眠期的种子是不能萌发的)
三、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率高
发芽率低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的种子数 _________________ 种子发芽率= 全部被测的种子数
C.春天空气新鲜 D.大多数种子刚刚度过休眠期
4、一粒种子的胚活着,但不萌发,
其原因可能是( D ) A.外界条件不适合 B.种子尚在休眠期 C.种子未发育成熟 D.上述原因都有 外界条件 空气、水分、 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 胚成熟、完整、
人教版3.2.1《种子的萌发》课件(48张ppt)(优质版)

这组种子真的没有萌发,确真是低温引起的 吗?会不会是水分不合适,或是种子自身的 问题?为了排除这些可能性,就要将同样的 种子再分出一组,除了与实验组的温度不同 (正常温度)外,其它都相同,这一组就叫 对照组。如果对照组能萌发,那就说明种子 自身和水分等其它条件没问题。不能萌发的 原因是低温引起的。
对照实验
都变得一样蓝;
④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 为茎,胚根发育为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学校的实验田里种植花生。他 们的下列做法对于花生正常发芽没有意义的是 A( ) A、在睛天进行播种 B、在春天进行播种 C、在雨后进行播种 D、在松土后进行播种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种子饱满的;胚是完整的;
2、储存时间短,胚是活的; 3、种子度过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条件
1、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
的空气。
2、自身条件:完整的活的胚、贮存时间短的、
度过了休眠期的种子。
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 1.环境条件
(1)适宜的温度 (2)一定的水分 (3)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 的条件 2.自身条件
(1)种子饱满; (2)胚是完整的; (3)贮存时间短,胚是活的; (4) 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结构不完整的种子 死亡的种子 休眠的种子
即使有适宜的环境 条件都不能萌发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阅读P92倒数第一段
种 子
吸收水分
子叶 转运其中
胚乳 营养物质
胚根 根
胚轴
连接根和 茎的部位
A、C、D
• 2、每个瓶中放1粒种子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用1粒偶然性太大,误差太大。
91页讨论题
对照实验
都变得一样蓝;
④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 为茎,胚根发育为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学校的实验田里种植花生。他 们的下列做法对于花生正常发芽没有意义的是 A( ) A、在睛天进行播种 B、在春天进行播种 C、在雨后进行播种 D、在松土后进行播种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种子饱满的;胚是完整的;
2、储存时间短,胚是活的; 3、种子度过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条件
1、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
的空气。
2、自身条件:完整的活的胚、贮存时间短的、
度过了休眠期的种子。
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 1.环境条件
(1)适宜的温度 (2)一定的水分 (3)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 的条件 2.自身条件
(1)种子饱满; (2)胚是完整的; (3)贮存时间短,胚是活的; (4) 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结构不完整的种子 死亡的种子 休眠的种子
即使有适宜的环境 条件都不能萌发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阅读P92倒数第一段
种 子
吸收水分
子叶 转运其中
胚乳 营养物质
胚根 根
胚轴
连接根和 茎的部位
A、C、D
• 2、每个瓶中放1粒种子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用1粒偶然性太大,误差太大。
91页讨论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 课件(共37张PPT)

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装置
种子数
空气
水
温度 实验结果
A
30 粒
充足
适量
2 ℃ 0 粒萌发
B
30 粒
充足
适量
20 ℃ 28 粒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温温度度对对种种子子的的萌萌发发有有影影响响吗吗__? (2)请为该小组作出相应的假设__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有影响__。 (3)在这一实验中,变量是__温温度度__。 (4)设置 B 装置的目的是__对对照照__作用。 (5)该实验结论:种子萌发需要__适适宜宜的的温温度度__。
C.测发芽率时应当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D.不可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应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14.(北京中考)小林同学用绿豆种子做材料,进行发豆芽的生物实践活
(D )
2.“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播前松土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 D ) A.一定的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适度的光照 D.充足的空气
3.今年春夏我国中南地区遭遇了严重干旱,播种在干旱地里的种子很难
萌发,主要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A)
A.水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适宜温度
C.空气
D.活的胚
4.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播种大都在春季进行,如果
(D)
知识点四: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应该做到 A.一次测定全部的种子 B.测定两次,取平均值 C.测定多次,取平均值 D.测定多次,取最低值
(C )
1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有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你认为
正确的是
(D )
A.为了避免浪费,用三五粒种子测一下就行了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完整版)3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
幼苗 果实
成熟 植株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指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
叁
壹
肆
课 堂
贰
新 课
目
课
总
新
导
录
堂
结
课
入
练
教
习
学
3.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种子的结构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 3.种子萌发的过程
一、种子的结构
观察蚕豆种子步骤:
观察外形→ 剥种皮 → 观察玉米种子步骤:
直接种到地里没有萌发,可能是因为( D )
A.缺乏阳光照射
B.种子胚乳太大
C.种子没有晒干
D.种子的胚不完整
3.以下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的是( A )
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4.如图为“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实验现象解析 得出结论:
1号缺少水分,3号温度太低, 4号缺少空气,2号条件都具备
种子萌发的环境(外界)条件为:适宜的 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课堂小结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 条件
环境条件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饱满的 完整的 活的 不休眠的
种子的萌发
一定的水分
种子萌发 适宜的温度 的环境条件 充足的空气
胚芽—茎和叶
胚轴—茎和根的连接部分 胚发育成新
胚根—根
植物幼体
子叶/胚乳—提供营养
二、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条件
1.自身条件 (1)种子是活的
种子
幼苗 果实
成熟 植株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指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
叁
壹
肆
课 堂
贰
新 课
目
课
总
新
导
录
堂
结
课
入
练
教
习
学
3.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种子的结构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 3.种子萌发的过程
一、种子的结构
观察蚕豆种子步骤:
观察外形→ 剥种皮 → 观察玉米种子步骤:
直接种到地里没有萌发,可能是因为( D )
A.缺乏阳光照射
B.种子胚乳太大
C.种子没有晒干
D.种子的胚不完整
3.以下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的是( A )
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4.如图为“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实验现象解析 得出结论:
1号缺少水分,3号温度太低, 4号缺少空气,2号条件都具备
种子萌发的环境(外界)条件为:适宜的 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课堂小结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 条件
环境条件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饱满的 完整的 活的 不休眠的
种子的萌发
一定的水分
种子萌发 适宜的温度 的环境条件 充足的空气
胚芽—茎和叶
胚轴—茎和根的连接部分 胚发育成新
胚根—根
植物幼体
子叶/胚乳—提供营养
二、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条件
1.自身条件 (1)种子是活的
《种子萌发的条件》PPT课件

润松软的土壤内,另10粒相同的种子放在同一土壤
表面,结果种子都萌发了。这说明花生种子萌发不需
要( D )
A.水分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当堂练习
2.生活中有一些现象:在华北,大麦比棉花播种早,有些 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要经常中耕松土。这些现象反映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分别是( A ) A.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D.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记录表
培养时间/d
123 4
5
6
7
实验组 种子的发芽数
对照组 种子的发芽数
知识讲解
五、得出结果:
装置 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展示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
√ 不萌发
√ √ √ 萌发
√ √ 不萌发
√ √
不萌发
知识讲解
实验结果: 不萌发 原因:缺少水分
当堂练习
3.某生物小组为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
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且数量相等的豌豆,按下表
进行实验。其中有一处错误,应改为( A )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25 ℃的环境中 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
影响,变量就是光, 因此其余的条件就应
C.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
新课导入
滴答、滴答,下雨了,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花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这一段文章给我们描述了哪些生命现象? 发芽,成长,开花……这就是绿色植物的一生。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ppt课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人教版《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 生》中的一个探究活动,是本章第一节《种子 的萌发》的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实验定位 为: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能准确描述种子 萌发的环境条件;进一步提高设置对照实验、 控制变量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持之以恒、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以及保护环境 的意识。
一、实验器材: 半烧杯绿豆种子,培养皿7个,脱脂棉,标签7张,清水,土壤
浸出液,含洗涤剂的水,滴管(吸取多余的水),小汤匙。
二、处理方式: 取7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贴上写有 1、 2、 3、4、5、6、7
的标签,并在每个培养皿中均匀铺上一层脱脂棉,用小汤匙取10粒 种子均匀地撒在脱脂棉上,然后依照下表中处理方式操作:
标号 1 2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处理 方式
倒入 倒满 倒入少 不倒
少量 清水, 量清水,水,
清水,置于 置于 温暖 温暖 处。 处。
置于冰 置于 箱保鲜 温暖 层。 处。
探究 条件
实验 现象
(实 空气
验组)
萌发
不 萌发
温度
不萌 发
水分
不萌 发
5
67
倒入少 倒入 倒入少 量土壤 少量 量含洗 浸出液,清水 涤剂的 置于温 置于 水,置 暖处。 温暖 于温暖
处, 处。 遮光。
营养物 光照 水质 质
萌发 萌发 不萌 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实验定位 为: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能准确描述种子 萌发的环境条件;进一步提高设置对照实验、 控制变量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持之以恒、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以及保护环境 的意识。
一、实验器材: 半烧杯绿豆种子,培养皿7个,脱脂棉,标签7张,清水,土壤
浸出液,含洗涤剂的水,滴管(吸取多余的水),小汤匙。
二、处理方式: 取7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贴上写有 1、 2、 3、4、5、6、7
的标签,并在每个培养皿中均匀铺上一层脱脂棉,用小汤匙取10粒 种子均匀地撒在脱脂棉上,然后依照下表中处理方式操作:
标号 1 2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处理 方式
倒入 倒满 倒入少 不倒
少量 清水, 量清水,水,
清水,置于 置于 温暖 温暖 处。 处。
置于冰 置于 箱保鲜 温暖 层。 处。
探究 条件
实验 现象
(实 空气
验组)
萌发
不 萌发
温度
不萌 发
水分
不萌 发
5
67
倒入少 倒入 倒入少 量土壤 少量 量含洗 浸出液,清水 涤剂的 置于温 置于 水,置 暖处。 温暖 于温暖
处, 处。 遮光。
营养物 光照 水质 质
萌发 萌发 不萌 发
《种子的萌发》ppt课件

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
1
01
02
04
阐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
阐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学习目标
播种的小资料:会给你一些什么启示?
2.做出假设: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1.提出问题:
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探究实验
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四、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膨胀、营养物质转运
2、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
3、胚轴伸长连接胚芽和胚根
4、胚芽发育形成茎和叶
202X
再见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实验结果
不洒水
1
2
3
4
一定的水
一定的水
很多的水
橱柜
橱柜
橱柜
冰箱
1
3
2
4
分析结果:
不洒水
1
2
3
4
一定的水
一定的水
很多的水
橱柜
橱柜
橱柜
冰箱
2
一定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5.得出结论:
1、几号瓶的种子萌发?
2、几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
3、为什么不萌发?
4、得出的结论:
2号瓶的种子萌发
1、3、4号瓶都没有萌发
1号缺少水分, 3号温度太低, 4号缺少空气。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Nhomakorabea1
2
3
4
5
6
7
二、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萌发的条件
1
01
02
04
阐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
阐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学习目标
播种的小资料:会给你一些什么启示?
2.做出假设: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1.提出问题:
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探究实验
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四、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膨胀、营养物质转运
2、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
3、胚轴伸长连接胚芽和胚根
4、胚芽发育形成茎和叶
202X
再见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实验结果
不洒水
1
2
3
4
一定的水
一定的水
很多的水
橱柜
橱柜
橱柜
冰箱
1
3
2
4
分析结果:
不洒水
1
2
3
4
一定的水
一定的水
很多的水
橱柜
橱柜
橱柜
冰箱
2
一定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5.得出结论:
1、几号瓶的种子萌发?
2、几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
3、为什么不萌发?
4、得出的结论:
2号瓶的种子萌发
1、3、4号瓶都没有萌发
1号缺少水分, 3号温度太低, 4号缺少空气。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Nhomakorabea1
2
3
4
5
6
7
二、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萌发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 作物的播种季节.下列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C ) A.春天雨水多 B.春天温度适宜 C.春天空气新鲜 D.大多数种子刚刚度过休眠期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种子萌发的条件
本节目标
1.简述种子萌发时内在和外界条件 2.知道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 3.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 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一、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探究竟:种子萌发的条件
1
2
不洒水 橱柜
1
一点水 橱柜
3
4
一点水 冰箱
3
很多水 橱柜
4
问题:由此实验可知道种子萌发 需要什么环境条件?根据是什么?
1
3
4
不洒水 橱柜
一点水 橱柜
一点水 冰箱
很多水 橱柜
一定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实验总结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 10粒种子 10粒种子加 10粒种子加 10粒种子
理 拧紧瓶盖 适量水拧紧 适量水拧紧 加较多水拧
方
瓶盖
瓶盖பைடு நூலகம்
紧瓶盖
法 室温
室温
低温
室温
1、几号瓶的种子萌发? 2号瓶的种子萌发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发芽率高 发芽率低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 ___发__芽_的__种__子__数_____ ×100%
全部被测的种子数
种子萌发的条件
外界条件 自身条件
空气、水分、 适宜的温度
胚成熟、完整、 有活力
发芽率在90%以上的种子适于播种
巩固练习
1.下列土壤最有利于种子萌发的是( A ) A.温暖湿润疏松的土壤 B.温暖湿润坚实的土壤 C.高温湿润疏松的土地 D.寒冷湿润疏松的土壤
2、几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 其它都没有萌发
3、为什么不萌发?
1号缺少水分,3号温度太低, 4号缺少空气,2号条件都具备
4、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 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种子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2)已经过休眠期(休眠期的种子是不能萌发的)
三、种子的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