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线程的创建
linux pthread_create 参数

linux pthread_create 参数Linux线程的创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线程是一个应用程序中最基本的实体之一。
Linux中的线程是使用POSIX线程库(Pthread)实现的。
该库使得在Linux系统中使用线程非常方便。
本文将介绍Pthread库中的pthead_create()函数及其参数。
pthread_create() 函数原型:```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 ```pthread_create 函数接受四个参数1.参数(thread): 指向pthread_t类型的指针,用来保存线程ID。
2.参数(attr): 指向 pthread_attr_t 类型的指针,用于设置线程的属性。
通常设置为NULL,使用默认属性。
3.参数(start_routine): 线程函数指针,该函数必须接受一个(void *)类型的参数,并返回一个(void *)类型的指针。
4.参数(arg): 传递给线程函数(start_routine)的参数。
线程创建完成后,它会执行调用 pthread_create() 函数的进程中的start_routine()函数,并将传递给pthread_create() 函数的参数(arg)传递给start_routine()函数。
以下是本函数传入的参数的详细说明。
1.参数(thread)参数thread是一个指针类型的变量,用来保存线程的ID。
在进程中创建一个线程时,线程的ID将存储在此指针中。
这个参数是必需的。
2.参数(attr)参数attr是一个指向pthread_attr_t类型结构体的指针。
pthread_attr_t是Linux系统中线程的属性类型,这个结构体包含了很多控制线程性质的变量,比如优先级,调度策略等等。
内核线程 kthread 用法

内核线程 kthread 用法===========一、概述----Kthread 是 Linux 内核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的线程,也被称为内核线程。
它是一种特殊的用户空间线程,可以在内核空间中运行,执行一些需要长时间运行的任务,如文件系统缓存刷新、网络数据处理等。
二、创建和使用 kthread-----------要使用 kthread,首先需要包含适当的头文件,并使用 kthread_create() 函数创建线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c#include <linux/kthread.h>#include <linux/completion.h>#include <linux/module.h>// 定义一个任务函数,这个函数将被 kthread 调用static int task_func(void *data) {printk(KERN_INFO "Task started\n");// 在这里执行你的任务return 0;}// 创建一个 kthread 对象static struct kthread *kthread;// 模块初始化函数,用于创建 kthread 并启动它static int __init my_kthread_init(void) {// 初始化 kthread 对象kthread = kthread_run(task_func, NULL, "my_kthread");if (IS_ERR(kthread)) {printk(KERN_ERR "Failed to create kthread\n");return -EINVAL;}printk(KERN_INFO "Kthread created\n");return 0;}module_init(my_kthread_init);```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任务函数 task_func(),这个函数将被kthread 调用。
linux多线程 pthread常用函数详解

linux多线程pthread常用函数详解Linux多线程是指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运行的多个线程。
线程是执行程序的基本单位,它独立于其他线程而存在,但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
在Linux中,我们可以使用pthread库来实现多线程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pthread库中常用的函数,包括线程的创建、退出、同步等。
一、线程创建函数1. pthread_create函数pthread_create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线程。
其原型如下:c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参数说明:- thread:用于存储新线程的ID- attr:线程的属性,通常为NULL- start_routine:线程要执行的函数地址- arg:传递给线程函数的参数2. pthread_join函数pthread_join函数用于等待一个线程的结束。
其原型如下: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retval);参数说明:- thread:要等待结束的线程ID- retval:用于存储线程的返回值3. pthread_detach函数pthread_detach函数用于将一个线程设置为分离状态,使其在退出时可以自动释放资源。
其原型如下:c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参数说明:- thread:要设置为分离状态的线程ID二、线程退出函数1. pthread_exit函数pthread_exit函数用于退出当前线程,并返回一个值。
其原型如下:c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参数说明:- retval:线程的返回值2. pthread_cancel函数pthread_cancel函数用于取消一个线程的执行。
kernel创建线程的方式

在Linux内核中,可以使用`kthread_create`函数来创建新的线程。
这个函数需要传入一个`kthread_create_zombie`结构体,其中包含线程的属性、入口函数、参数等信息。
下面是`kthread_create_zombie`结构体的定义:```cstruct kthread_create_zombie {struct task_struct __task;void (*threadfn)(void *data);void *data;char name[16];};```其中,`task_struct`是Linux内核中表示进程或线程的结构体,`threadfn`是线程的入口函数,`data`是传递给入口函数的参数,`name`是线程的名称。
使用`kthread_create`函数创建线程的示例代码如下:```c#include <linux/kernel.h>#include <linux/module.h>#include <linux/kthread.h>static int my_thread(void *data){printk(KERN_INFO "My thread starts running.\n"); /* Do some work here... */printk(KERN_INFO "My thread is done.\n");return 0;}static int __init my_module_init(void){struct kthread_create_zombie thread = {.threadfn = my_thread,.data = NULL,.name = "my-thread",};struct task_struct *task;task = kthread_create(&thread, &task, NULL);if (IS_ERR(task)) {printk(KERN_ERR "Failed to create thread.\n");return PTR_ERR(task);}wake_up_process(task);return 0;}static void __exit my_module_exit(void){printk(KERN_INFO "Module exit.\n");}module_init(my_module_init);module_exit(my_module_exit);MODULE_LICENSE("GPL");```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my_thread`的线程入口函数,并在模块初始化函数中创建了一个新的线程。
linux创建线程之pthread_create的具体使用

linux创建线程之pthread_create的具体使⽤pthread_create函数函数简介 pthread_create是UNIX环境创建线程函数头⽂件 #include<pthread.h>函数声明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restrict tidp,const pthread_attr_t *restrict_attr,void*(*start_rtn)(void*),void *restrict arg);返回值 若成功则返回0,否则返回出错编号参数 第⼀个参数为指向线程标识符的指针。
第⼆个参数⽤来设置线程属性。
第三个参数是线程运⾏函数的地址。
最后⼀个参数是运⾏函数的参数。
注意 在编译时注意加上-lpthread参数,以调⽤静态链接库。
因为pthread并⾮Linux系统的默认库。
pthread_join函数函数简介 函数pthread_join⽤来等待⼀个线程的结束。
函数原型为: extern int pthread_join __P (pthread_t __th, void **__thread_return);参数: 第⼀个参数为被等待的线程标识符 第⼆个参数为⼀个⽤户定义的指针,它可以⽤来存储被等待线程的返回值。
注意这个函数是⼀个线程阻塞的函数,调⽤它的函数将⼀直等待到被等待的线程结束为⽌,当函数返回时,被等待线程的资源被收回。
如果执⾏成功,将返回0,如果失败则返回⼀个错误号。
例⼦:#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pthread.h>/* 声明结构体 */struct member{int num;char *name;};/* 定义线程pthread */static void * pthread(void *arg){struct member *temp;/* 线程pthread开始运⾏ */printf("pthread start!\n");/* 令主线程继续执⾏ */sleep(2);/* 打印传⼊参数 */temp = (struct member *)arg;printf("member->num:%d\n",temp->num);printf("member->name:%s\n",temp->name);return NULL;}/* main函数 */int main(int agrc,char* argv[]){pthread_t tidp;struct member *b;/* 为结构体变量b赋值 */b = (struct member *)malloc(sizeof(struct member));b->num=1;b->name="mlq";/* 创建线程pthread */if ((pthread_create(&tidp, NULL, pthread, (void*)b)) == -1){printf("create error!\n");return 1;}/* 令线程pthread先运⾏ */sleep(1);/* 线程pthread睡眠2s,此时main可以先执⾏ */printf("mian continue!\n");/* 等待线程pthread释放 */if (pthread_join(tidp, NULL)){printf("thread is not exit...\n");return -2;}return 0;}编译与执⾏结果编译与执⾏结果如下图所⽰,可以看到主线程main和线程pthread交替执⾏。
创建线程的三种方法

创建线程的三种方法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线程程序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些程序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和使用是有效的,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一般来说,创建线程的方法有三种:创建Thread类的实例,实现Runnable接口,以及使用ExecutorService。
本文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创建Thread类的实例,也就是利用Thread类来创建线程。
实际上,Thread类是实现多线程的一种重要核心类,它封装了线程的属性以及操作线程的方法。
要使用Thread类,需要重写其run()方法,并通过start()方法来启动指定的线程。
第二种方法是实现Runnable接口。
Runnable接口是抽象类,它实现了Runnable接口,该接口有一个run()方法,该方法就是实现多线程的主要入口。
实现Runnable接口的类可以被Thread对象接收,Thread对象可以调用run()方法,从而实现多线程。
实现Runnable接口的类可以被Thread继承,但是run()方法是在Thread类中实现的。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是一种Java框架,它提供了创建、管理以及关闭线程的能力。
它的主要功能是自动执行线程,即在程序中启动新的线程并且自动完成线程的管理。
ExecutorService的优势在于可以完全控制程序里的线程,比如线程的数量、分配现有线程的任务、以及等待线程的完成情况等等。
总之,在Java中,可以通过三种方法来创建线程,即创建Thread类的实例,实现Runnable接口,以及使用ExecutorService。
这三种方法各有特色,分别为开发者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是多线程开发的核心手段。
当程序较为复杂时,开发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实现最高效的多线程模式。
linux pthread 用法

linux pthread 用法Linux pthread(POSIX线程)是一种多线程库,它提供了在Linux系统上创建和管理线程的API。
使用pthread库,可以编写多线程程序,实现并发执行和资源共享。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pthread函数和用法:1.pthread_create():用于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它接受一个指向线程属性的指针,一个指向线程函数的指针,以及传递给线程函数的参数。
函数原型为:int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2.pthread_join():用于等待一个线程的结束。
它接受一个指向线程标识符的指针,以及一个指向用于存储线程返回值的指针的指针。
函数原型为:int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retval);3.pthread_self():用于获取当前线程的标识符。
函数原型为:pthread_tpthread_self(void);4.pthread_detach():用于将一个线程从系统中分离出去。
这通常用于在后台运行的任务,不需要手动等待它们完成。
函数原型为: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5.pthread_equal():用于比较两个线程标识符是否相等。
函数原型为:intpthread_equal(pthread_t thread1, pthread_t thread2);6.pthread_mutex_init():用于初始化一个互斥锁。
函数原型为:int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attr); 7.pthread_mutex_lock():用于获取一个互斥锁。
Linux系统线程创建及同步互斥方法简要说明(供查考)

Linux系统线程创建及同步互斥方法简要说明(供查考)1、.POSIX线程函数的定义在头文件pthread.h中,所有的多线程程序都必须通过使用#include<pthread.h>包含这个头文件2、用gcc编译多线程程序时,必须与pthread函数库连接。
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式编译(建议使用第一种)(1)gcc –D_REENTRANT -o 编译后的目标文件名源文件名-lpthread例如:gcc –D_REENTRANT -o pthread_create pthread_create.c -lpthread (执行该编译结果的方式为:./pthread_create)(2)gcc -pthread -o 编译后的文件名源文件名例如:gcc -pthread -o example example.c一、需要用到的函数的用法提示1、创建线程函数pthread_t a_thread; /*声明a_thread变量,用来存放创建的新线程的线程ID(线程标识符)*/int res=pthread_create(&a_thread,NULL,thread_function,NULL);/*创建一个执行函数thread_function的新线程,线程ID存放在变量a_thread */ 2、退出线程函数pthread_exit(NULL);/*那个线程在执行中调用了该方法,那个线程就退出*/创建和退出线程实例3、连接(等待)线程函数int error;int *exitcodeppthread_t tid; /*用来表示一个已经存在的线程*/error=pthread_join(tid,&exitcodep); /*执行该方法的线程将要一直等待,直到tid 表示的线程执行结束,exitcodep 存放线程tid退出时的返回值*/4、返回线程ID的函数pthread_t t/*声明表示线程的变量t */t=pthread_self( ) /*返回调用该方法的线程的线程ID*/5、判断两个线程是否相等的函数(pthread_equal)int pthread_equal(pthread_t t1, pthread_t t2);/*判断线程t1与线程t2是否线程ID相等*/二、线程同步1、使用互斥量同步线程(实现互斥)(1)互斥量的创建和初始化pthread_mutex_t a_mutex=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声明a_mutex为互斥量,并且初始化为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 (2)锁定和解除锁定互斥量pthread_mutex_t a_mutex=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声明互斥量a_mutex*/int rc=pthread_mutex_lock(&a_mutex) /*锁定互斥量a_mutex*/ ………………………………/*锁定后的操作*/int rd= pthread_mutex_unlock(&a_mutex) /*解除对互斥量a_mutex的锁定*/例子:利用互斥量来保护一个临界区pthread_mutex_t a_mutex=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pthread_mutex_lock(&a_mutex) /*锁定互斥量a_mutex*//*临界区资源*/pthread_mutex_unlock(&a_mutex) /*解除互斥量a_mutex的锁定*/(3)销毁互斥量Int rc=pthread_mutex_destory(&a_mutex) /*销毁互斥量a_mutex*/2、用条件变量同步线程(实现真正的同步)条件变量是利用线程间共享的全局变量进行同步的一种机制,主要包括两个动作:一个线程等待"条件变量的条件成立"而挂起;另一个线程使"条件成立"(给出条件成立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下线程的创建介绍在Linux下线程的创建和基本的使用. Linux下的线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我对线程的学习不时很好,我在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线程的创建和基本的使用,关于线程的高级使用(如线程的属性,线程的互斥,线程的同步等等问题)可以参考我后面给出的资料. 现在关于线程的资料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英文资料,后面我罗列了许多链接,对线程的高级属性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 等到我对线程的了解比较深刻的时候,我回来完成这篇文章.如果您对线程了解的详尽我也非常高兴能够由您来完善.先介绍什么是线程.我们编写的程序大多数可以看成是单线程的.就是程序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执行.如果我们使用线程的话,程序就会在我们创建线成的地方分叉,变成两个"程序"在执行.粗略的看来好象和子进程差不多的,其实不然.子进程是通过拷贝父进程的地址空间来执行的.而线程是通过共享程序代码来执行的,讲的通俗一点就是线程的相同的代码会被执行几次.使用线程的好处是可以节省资源,由于线程是通过共享代码的,所以没有进程调度那么复杂.线程的创建和使用线程的创建是用下面的几个函数来实现的.#include <pthread.h>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pthread_attr_t *attr,void *(*start_routine)(void *),void *arg);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int pthread_join(pthread *thread,void **thread_return);pthread_create创建一个线程,thread是用来表明创建线程的ID,attr指出线程创建时候的属性,我们用NULL来表明使用缺省属性.start_routine函数指针是线程创建成功后开始执行的函数,arg是这个函数的唯一一个参数.表明传递给start_routine的参数. pthread_exit函数和exit函数类似用来退出线程.这个函数结束线程,释放函数的资源,并在最后阻塞,直到其他线程使用pthread_join函数等待它.然后将*retval的值传递给* *thread_return.由于这个函数释放所以的函数资源,所以retval不能够指向函数的局部变量. pthread_join和wait调用一样用来等待指定的线程. 下面我们使用一个实例来解释一下使用方法.在实践中,我们经常要备份一些文件.下面这个程序可以实现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备份.备份后的后缀名为bak#include <stdio.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errno.h>#include <pthread.h>#include <dirent.h>#include <fcntl.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tat.h>#include <sys/time.h>#define BUFFER 512struct copy_file {int infile;int outfile;};void *copy(void *arg){int infile,outfile;int bytes_read,bytes_write,*bytes_copy_p;char buffer[BUFFER],*buffer_p;struct copy_file *file=(struct copy_file *)arg;infile=file->infile;outfile=file->outfile;/* 因为线程退出时,所有的变量空间都要被释放,所以我们只好自己分配内存了 */if((bytes_copy_p=(int *)malloc(sizeof(int)))==NULL) pthread_exit(N ULL);bytes_read=bytes_write=0;*bytes_copy_p=0;/* 还记得怎么拷贝文件吗 */while((bytes_read=read(infile,buffer,BUFFER))!=0){if((bytes_read==-1)&&(errno!=EINTR))break;else if(bytes_read>0){buffer_p=buffer;while((bytes_write=write(outfile,buffer_p,bytes_read))!=0){if((bytes_write==-1)&&(errno!=EINTR))break;else if(bytes_write==bytes_read)break;else if(bytes_write>0){buffer_p+=bytes_write;bytes_read-=bytes_write;}}if(bytes_write==-1)break;*bytes_copy_p+=bytes_read;}}close(infile);close(outfile);pthread_exit(bytes_copy_p);}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pthread_t *thread;struct copy_file *file;int byte_copy,*byte_copy_p,num,i,j;char filename[BUFFER];struct dirent **namelist;struct stat filestat;/* 得到当前路径下面所有的文件(包含目录)的个数 */if((num=scandir(".",&namelist,0,alphasort))<0){fprintf(stderr,"Get File Num Error:%s\n\a",strerror(errno));exit(1);}/* 给线程分配空间,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多的 */if(((thread=(pthread_t *)malloc(sizeof(pthread_t)*num))==NULL)|| ((file=(struct copy_file *)malloc(sizeof(struct copy_file)*num)) ==NULL)){fprintf(stderr,"Out Of Memory!\n\a");exit(1);}for(i=0,j=0;i<num;i++){memset(filename,'\0',BUFFER);strcpy(filename,namelist[i]->d_name);if(stat(filename,&filestat)==-1){fprintf(stderr,"Get File Information:%s\n\a",strerror(err no));exit(1);}/* 我们忽略目录 */if(!S_ISREG(filestat.st_mode))continue;if((file[j].infile=open(filename,O_RDONLY))<0){fprintf(stderr,"Open %s Error:%s\n\a",filename,strerror(er rno));continue;}strcat(filename,".bak");if((file[j].outfile=open(filename,O_WRONLY|O_CREAT,S_IRUSR|S_ IWUSR)){fprintf(stderr,"Creat %s Error:%s\n\a",filename,strerro r(errno));continue;}/* 创建线程,进行文件拷贝 */if(pthread_create(&thread[j],NULL,copy,(void *)&file[j])!=0)fprintf(stderr,"Create Thread[%d] Error:%s\n\a",i,strerror(errn o));j++;}byte_copy=0;for(i=0;i<j;i++){/* 等待线程结束 */if(pthread_join(thread[i],(void **)&byte_copy_p)!=0)fprintf(stderr,"Thread[%d] Join Error:%s\n\a",i,strerror(errno));else{if(bytes_copy_p==NULL)continue;printf("Thread[%d] Copy %d bytes\n\a",i,*byte_copy_p);byte_copy+=*byte_copy_p;/* 释放我们在copy函数里面创建的内存 */free(byte_copy_p);}}printf("Total Copy Bytes %d\n\a",byte_copy);free(thread);free(file);exit(0);}线程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关于线程的其他资料可以查看下面这写链接.Getting Started With POSIX ThreadsThe LinuxThreads library※ 来源:·武汉白云黄鹤站·[FROM: 202.114.10.253][返回上一页] [本讨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