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生就业心理的分析与思考

合集下载

现阶段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及应对措施

现阶段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及应对措施

2012.No162摘 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职毕业生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就业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

如何才能使中职生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走出社会,迈向成功?本文就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粗浅地探讨。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就业 解决对策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处于相对劣势的中职毕业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就业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

如何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学生就业并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此本人就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做一粗浅论述。

1 中职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类型就业常见心理主要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本人认为中职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种:1.1 从众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见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

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

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1.2 依赖心理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

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少点依赖,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1.3 攀比心理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

中职生心理偏差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偏差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偏差及对策中职生心理偏差及对策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

作为传统中学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职业社会需要,具备一定职业素养和技能的中职生。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生心理偏差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偏差的定义、原因及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2. 心理偏差的定义心理偏差是指人们对于自身、他人或环境的判断和决策在认知上发生的错误或失衡。

中职生心理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定向偏差中职生由于对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的认知有限,容易在选择专业、就业方向等方面产生定向偏差。

有的中职生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自身兴趣和能力,有的中职生过分看重薪水而忽视职业发展前景等。

2.2 自我评价偏差中职生的自我评价往往存在偏差。

有些中职生由于职业选择的压力或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容易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劣势缺乏客观的认识。

2.3 社会比较偏差中职生在与同学、朋友和社会大众进行比较时,往往容易心理失衡。

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同伴群体的影响以及媒体的引导,中职生常常陷入对他人成功或优越状态的嫉妒和自卑之中。

3. 心理偏差的原因心理偏差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3.1 教育环境的影响传统教育环境中,不少中职校注重对学术成绩的培养,而忽视职业发展规划、职业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的教育。

这导致中职生对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缺乏必要的认知和思考。

3.2 社会观念的压力社会对于中职生的偏见和歧视,进一步加重了中职生心理偏差的风险。

一些中职生面临就业困难、职业低下和社会认同感缺失等现实问题,造成了心理的挫折和不安。

3.3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普及程度有限,中职生缺乏合理的心理调适和认知改变的方法。

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心理困扰和偏差时显得无助和无能为力。

4. 应对中职生心理偏差的对策要解决中职生心理偏差问题,综合而系统的对策至关重要。

中职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中职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中职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一、焦虑和不安感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面试表现不佳。

这种心理障碍可能会导致自信心下降,进而影响求职结果。

应对策略:1.积极备战:提前规划好求职计划,对所报考方向进行充分了解,准备好相关的求职材料,积极参加招聘会和职业培训。

2.思想调整: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找到合适的工作。

3.寻求支持:与身边的朋友、家人或老师交流,获得他们的鼓励和支持,共同面对困难。

二、自我怀疑和自卑感中职生常常因为学历较低、缺乏经验等原因而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感。

这种心理障碍会影响求职过程中的表现,使自己丧失自信心。

应对策略:1.认识自己的优势: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个性特点进行客观评估,明确自己的优势,并寻找与之匹配的工作机会。

2.加强学习和培训:通过进修或参加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竞争力,增强自信心。

3.接受批评和建议: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将其作为改进的动力,不断完善自己。

三、压力和沮丧感由于竞争激烈和就业形势不稳定,中职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会产生沮丧感。

应对策略:1.设定目标:设立明确的求职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行的小目标,逐步实现,避免过于理想化。

2.制定计划:制定合理的求职计划,并严格执行,有条不紊地进行求职,提高成功的机会。

3.寻求帮助:在求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压力时,及时寻求朋友、家人或专业机构的帮助,分享自己的苦恼,寻求支持和建议。

四、抑郁和失望感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会使中职生感到抑郁和失望,产生绝望的情绪。

应对策略:1.保持积极心态: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机会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2.寻求支持:与朋友、家人或专业机构共享自己的困境和情绪,获得支持和鼓励,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

3.多元化求职:拓宽求职的渠道,尝试不同的途径,不仅局限于网络招聘,还可以进行实地考察、人脉推荐、人才市场等,增加找到工作的机会。

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途径

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途径

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途径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着大量的技术和实用型人才。

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其独特之处。

了解并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途径。

一、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1. 自我认知欠缺。

由于中职学生的大部分学习课程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自我认知的培养。

他们缺乏对自己的清晰认识和理性的评价,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我贬低的情绪。

2. 对未来缺乏清晰的规划。

中职学生普遍对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就业前景存在模糊和不确定的态度,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目标。

这些不确定性和困惑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不小的压力。

3. 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较为薄弱。

中职学生通常以技能学习为主,对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培养比较薄弱,缺乏良好的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从而在社交场合中显得局促和不自信。

4. 缺乏自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和生活中,中职学生往往缺乏自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诱惑的影响,学习态度和动力不够稳定。

5. 对自身的职业观念尚未确立。

由于缺乏职业规划和意识,中职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和目标模糊不清,不够明晰,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二、教育途径1. 增强自我认知教育。

中职学生应该通过心理咨询或班主任指导等方式,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积极自信的心态,形成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和规划。

2.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活动,邀请行业专家或成功人士进行职业规划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要求,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兴趣和热情,形成明晰的职业观念。

3. 提高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4. 培养自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班主任的定期辅导和关爱,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培养自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职生心理问题

中职生心理问题

中职生心理问题
中职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压力:中职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他们还要面临升学、就业等多重选择,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 自我认同感低:由于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和歧视,很多中职生在心理上缺乏自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担忧。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如普通高中生,从而产生自卑感。

3. 人际交往问题:中职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如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此外,他们可能还会受到同伴压力,如攀比、欺凌等现象,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 情感问题: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感需求较为强烈。

然而,由于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可能无法充分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导致情感问题的出现,如恋爱困扰、家庭矛盾等。

5. 职业规划困惑:中职生在面临升学和就业的选择时,可能会感到迷茫和困惑。

他们可能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也不知道如何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这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6. 网络成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职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人际关系恶化等问
题。

长时间的网络成瘾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关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同时,中职生自己也应该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职教育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职学校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求职竞争激烈的当下,中职学生更加容易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健康问题分析1.学业压力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他们需要既要完成学业任务,同时还要学习专业技能。

对于一些学业成绩不突出的学生来说,面临着就业前景不确定的压力,这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2.就业焦虑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因此就业焦虑是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在面对未来就业前景时,他们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压力,包括就业渠道窄、竞争激烈等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中职学校学生处在成长期,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些学生可能会遭受同学欺凌,或者因为自身原因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这些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二、对策建议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中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宣传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调查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学业压力、就业焦虑等问题。

2.加强师生心理辅导学校应该加强对师生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学生与老师分享心理困惑,老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来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3.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领导部门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加大对学校设施的投入,提高教学水平,优化学校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4.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中职学校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与企业合作的实习计划,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渠道。

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

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

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中职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心理问题值得关注。

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及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中职生进行心理调适,引导他们减轻就业压力、克服心理焦虑,尽快适应社会竞争形势,顺利实现就业。

标签:中职生;就业;心理目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着经济放缓、就业劳动力总量不断增加,就业结构不合理等矛盾,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特别是以第二产业为中心的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处于相对弱势的中职毕业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至影响了他们的就业。

调查显示,中职毕业生这些心理问题,以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形式表现出来。

在这里,笔者对中职生就业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职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常见问题1.焦虑心理焦虑心理的产生主要是中职学生期望值过高和社会就业压力大造成的。

一方面部分学生不顾自身条件,过分看重就业的重要性,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过于紧张,一旦条件达不到,挫折感就会导致就业焦虑。

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等特点,硬是把自己的职业理想间接地强加于子女,从而将焦虑的气氛传染给了学生。

当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愤世嫉妒的心理,这对于中职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2.自卑心理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对自己过分低估的消极心理。

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没有高职学生、大学生文凭高,社会的认可度也低;再加上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

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自己的价值不知道客观评价,导致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遇到挫折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在潜意识中产生压抑心理倾向。

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地提高,也造成他们对未来前途比较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毕业生就业 心理存在 的问题 及对策
一 石 文娟
摘要: 业 是 职 校 生 人 生 的 重要 转 折 , 就 由于 各 自社 会 背景 、 家庭 环 境 、 个人 经 历 、 业基 础 的 差 异 , 专 个人 的 就 业 期 望 值 也 不尽 相 同 ,
因此在 就业过程 中产生 了各种各样 的心理 问题 , 本文介绍 了职校生 的种种 不 良就业心理 , 分析 了其成 因及影 响因素, 并提 出相应 的心理调适对 策。 关键词: 职校生 ; 就业; 良心理 不
( ) 比心 理 。 3攀
好高骛远 。部分职校 导 、同事之问关系 。⑥存在畏难 怕苦心 生的年龄相对较小 ,生理 和心理方面都 择业上期望值过大 , 理 。近一半学生对工作 时间长 、经常 出 生对 自我 的期望值很高 , 希望在未来 的工
差、 加班或三班倒不能接受 。 ⑦缺少 自主 创业意识 。1 %的学 生表示很想 将来 创 0
社 交能力 、 言表 达能力 、 语 适应 能力 、 协
①期望值过 高。
调 能力 等 , 更没有根据 自身 各方面条件 ,
为了能够更准 确地 把握 中职学生 的 忽视 自身 的个体 差异性 与 自我 创造 性 ,
采取 了不切 实际的从 众行为 , 成熟期与发展期企业的学生各 占 5%和 就业心理 ,我以抽样 的方式对学校 2 0 随波逐 流 , 2 05 调查结果显示 , 有 到头 来 是 一 事 无 成 。 4 %;选择做 大企业 员工 和 中小企业 管 级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 , 2 理者的 比例分别 为 6 %和 3 %;选择做 4 . 6 4 3 %的学生对 自己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 5
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 , 实现 白己的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到顶岗实 习乃至就业。例如, 一些学
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期间 , 由于 地 域 、 人 文 、 人性 格 等方 面 的 差 异 , 别 学 生 个 个
方式等原因, 这些学生容 易产生心理上的 不平衡感和压迫感 , 中的很多人或多 他们
或 少 地 存 在 着 一 些 心 理 问题 。农 村 生 源
业 的稳 定 性 。这 种心 理 往往 使 学 生 择 业
【 文献编码 】o 1. 6/i . 5— di0 99j s0 0 : 3 .n 4 s
9 8 ( .0 00 .3 8 9 C) 1 .90 2 2
目标 和现实 出现很大反差 ,更增加 了其
就业成功的难度。 二、 案例 分 析 广 西 纺 织 工 业 学 校 虽 然 加 强 了 对
目前 , 职 生 就 业 实 行 “ 包 分 配 、 中 不
双 向选择 、 择优 录用 ” 的就业安 置制 度 ,
即 “ 国 家统 筹 规 划 和 指 导 下 , 动 部 门 在 劳
第二 , 在人际交 往方面 , 农村家庭 的 学生往往会心灵 闭锁 , 表现 为孤僻 、 不合 群。由于经济上的原因, 害怕在众人 他们 面前暴露 弱点 , 不愿坦诚地 与他 人交往,
把 自己游 离于 集 体 之 外 , 绝 老 师 同 学 的 拒
介绍就业 ,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 白谋 职 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 。面对这样 的形
势 , 职 生 如何 正 确把 握 自己 , 出 心 理 中 走
2 0 级 、0 8级学生 在校期间的顶岗实 0 7 20
习工 作 的 系列 教 育 , 得 了一 定 的成 效 , 取
摊 鍪 髓 ~ 避 …

糍舞 露 ≤
一 - ㈣ …

对 中职 生就业心理 的分析 与思考
口 广 西 纺 织 工业 学校 何 星 林
【 摘
要】 目前 , 中职 学校 中来 自农
已 占在校 生人数 的 5 %以上 。善 良、 0 懂 事、 家、 顾 报恩是 女孩子 的天性 , 同时又
是造 成焦 虑 心 理 而 导 致 就业 焦 虑 的 重 要
10 20元 以上 的 学 生 占 4 . 8 %。而 对 期 望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村 的 学 生 占大 多数 , 好 就 业 引 导 工 作 , 做
日工作时间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 期望 8
小 时 的 学 生 占受 调 查 总 人 数 的 4 %, 2 期
学生到企业顶 岗实习情况报告 ) 。 企业要 生存 、 发展 、 壮大 , 离不 开高 素质的技能 型人才 。 因此 , 大中型的印染 企业对 中职生的需求是 巨大 的。企业普 遍 欢迎 中职生到生产一线去锻炼 ,从基
层 做 起 , 过 大浪 淘沙 之 后 , 拔 那 些 对 经 提 企 业 忠 诚 、 岗敬 业 、 作 认 真 的 中职 生 爱 工 做 班 组 长 。但 很 多 初 到 企 业 顶 岗实 习 的 学 生 对 此 却 没 有 正 确 的认 识 ,面对 被 安
但 是 , 过 今 年 20 通 0 8级 学 生 近 期 到 企 业
误区是成 功迈 向就业的第一步。

好意。由于长 期处 在冷漠而无知音 的人 际关 系中,他们往往会产生莫名的压抑 、
孤 寂 和烦 闷 。 此 下 去 , 形 成 过 于敏 感 长 易 的性 格 , 成人 际关 系复 杂 化 。 造 这种 自卑
顶 岗实习情 况的案例调查 ,还是有一些
得失体会 。 案例 一 : 西纺织工业学校 20 广 08级 学 生 到 雅 戈 尔 日 中纺 织 印 染 有 限 公 司顶 岗 实 习情 况 ( 自带 队 教 师 刘 老 师 之 送 摘

目前 中 职 生 就 业 心理 分 析
目前 ,中 职学 校 农 村 生 源 的学 生 占 大 多 数 , 广西 纺 织 工 业学 校 为 例 , 据 以 根 调 查 数 据 显 示 ,来 自农 村 家 庭 的 学 生 占
心理引发的性 格孤僻 ,造成人际交往 困
难 , 但 影 响 日常 生 活 和 学 习 , 且 直 接 不 而
了 7 %。在一般人看来, 自农村 家庭 的 7 来 学生应该具有吃苦耐劳 、 勤奋好学 、 自强 不息 的品性 但在现实生活 中, 由于经济
上 的压 力 、所 处 消 费 环 境 或 特 有 的 消 费
惑和 担 忧 。
望 1 0小 时左 右 的学 生 占 5 %,期望 l 0 2
小 时 的学 生 占 71 可 见 , . %。 期望 得 到 的薪 金 与现 实 的差 距 影 响 了 学 生 对 自己 的定
【 关键词 】 农村 生源 中职生
心理 对 策
就业
位 ,行业 的工作 时间影响 了学生实习就
将 有利于提 高 中职生特别是农村 生源学
生 就 业 心 理 健 康 水 平 ,有 利 于整 个 中职 教 育 的健 康 发 展 。
原因之一 。当然 , 就总体来看 , 就业焦虑
心理 是中职生 特别是农村 生源学生在就 业心态上出现诸多矛盾中较为突 出的一 个方面 ,他们 经常对 能否找到合适 的单 位、 岗位及薪酬 , 没有单位选 中 自己怎么 办 ,不能胜任工作怎 么办等问题存在疑
不积极适应环境 ,在 日常交往 中过 于敏
感 ; 工作 中 , 班 或师傅交 代工作 , 在 领 明 白 了不 出声 , 明 白也 不 问 , 通 出 现 困 不 沟
学生 的心 理偏 差 会引 起 不 同的 就业 心
态 ,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主
难 ; 工作 纪律 上 , 在 个别同学请假未批 或 干脆不请假就不上班 , 造成旷工 , 当公司
对 其 行 为进 行 处 理 时 ,不 能 正 确 认 识 和
第一 , 农村生源的学生 中, 的为生 有 活费用 、学习费用 焦虑 ;有 的为家庭焦 虑 ,他们或是担心家中欠债是否过多, 或 是不放心父母 多病 的身体, 或是害怕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