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支原体肺炎(最新编写)

合集下载

猪支原体肺炎症状有哪些-猪支原体肺炎怎么治疗-.doc

猪支原体肺炎症状有哪些-猪支原体肺炎怎么治疗-.doc

猪支原体肺炎症状有哪些?猪支原体肺炎怎么治疗? 概述:猪支原体肺炎症状有哪些?猪支原体肺炎怎么治疗?猪支原体肺炎也叫猪霉形体肺炎,国外叫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我国通俗的叫法是猪气喘病,这个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病猪生长缓慢,易造成大量饲料和人力的浪费,虽死亡率不高。

但是如果饲养管理条件不好,或在流行暴发的早期,也可造成大批死亡。

猪支原体肺炎症状有哪些?猪支原体肺炎怎么治疗?猪支原体肺炎也叫猪霉形体肺炎,国外叫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我国通俗的叫法是猪气喘病,这个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病猪生长缓慢,易造成大量饲料和人力的浪费,虽死亡率不高。

但是如果饲养管理条件不好,或在流行暴发的早期,也可造成大批死亡。

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现历史,早期人们对该病的病原体认识不清.认为是一种病毒,称该病为“病毒性肺炎”。

直到1965年Maxe和Goodwin等才证实为肺炎支原体,并建议将该病定名为“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

近年来,由于其经常和PRRS、圆环病毒等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因此,常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下面,我们来看看猪支原体肺炎的症状有哪些?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猪肺炎支原体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首先黏附在猪呼吸道纤毛顶端,进而繁殖并释放代谢中间产物,使纤毛脱落、黏膜受损,呼吸道屏障系统被破坏。

吸入空气中的异物、黏膜分泌物和脱落的纤毛,沉降到肺泡中,导致连续干咳和气喘的发生,并逐渐形成肺脏肉变或胰样变。

肺脏功能遭到破坏,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下降;同时呼吸道纤毛脱落,失去过滤异物、清除病原的能力,增加了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可能。

猪肺炎支原体能长期定居于猪呼吸系统,且具有免疫逃避的特性,难以通过药物或免疫清除,经常反复发病。

而纤毛脱落和肺部实变,均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终生受其影响,严重的可变成僵猪。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hyopneumoniae)是猪世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诊断和防治猪支原体肺炎是保证猪健康、保障养猪业生产效益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诊断和防治两个方面介绍猪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体会。

一、诊断1.临床症状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于呼吸道,所以猪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在呼吸系统。

拉稀、咳嗽、呼吸急促、气短、体温升高,这些常常引起猪场工作人员的关注。

2.病理变化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以肺部为主,一般表现为肺泡壁增厚,局部肺组织产生大量炎细胞浸润。

通过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是猪支原体肺炎。

3.实验室检测针对猪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PCR法、ELISA法、繁殖试验法和细菌学检测法。

其中PCR法是一种新近发展的检测技术,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能够检测出病毒DNA的存在。

而且检测速度快,可以更快地获得诊断结果。

二、防治1.疫苗预防常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和鸟卵菌疫苗,疫苗的接种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猪支原体肺炎的抗体水平,从而避免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2.抗生素治疗当出现猪支原体肺炎的症状时,可采用抗生素治疗。

目前较为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特比萘芬、罗红霉素、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等。

抗生素治疗要注意用药剂量和药物种类,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抗生素。

3.环境管理做好养殖环境的管理和卫生,可以有效地减少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积淀物,注意通风换气,增加空气湿度和温度的测量和调节。

综上所述,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猪世界呼吸道疾病,给养猪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对于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我们要做到早期预防和诊断,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也要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以防止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猪的健康和养猪业的发展。

猪支原体性肺炎

猪支原体性肺炎

合理分群,避免密度 过大和应激情况的发 生。
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 降低空气中的病原微 生物浓度。
定期监测和及时处理
定期进行猪只的健康检查和病原检测。
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 的扩散。
发现病猪或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和治疗。
05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经济学 影响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降低饲料转化率
01
猪感染支原体后,呼吸道受损,影响饲料消化吸收,导致饲料
综合防控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预防措施
制定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免疫力、定 期消毒等,以降低猪支原体性肺炎的发生率。
监测与预警
建立有效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 疫情扩散。
政策支持与推广
政府应加大对猪支原体性肺炎防控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防控技 术,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提高免疫力
保证饲料营养均衡,适当 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猪 群免疫力。
生物安全措施
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 出,防止交叉感染。
疫苗接种
选择合适的疫苗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特性,选择适合的猪支原体疫苗。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猪群健康状况和疫苗使用说明,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确保疫苗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效性,避免疫苗浪费和交叉感染。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爆发和传播可 能影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 系和国际形象。
06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未来研 究方向
疫苗研究与开发
疫苗种类
针对猪支原体性肺炎,需要研发更加高效、 安全、使用方便的疫苗,包括多价疫苗、基 因工程疫苗等。
疫苗效果评估
在疫苗研发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 系,对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免疫期等进行全面 评估。

猪支原体肺炎的简介和防治措施.doc

猪支原体肺炎的简介和防治措施.doc

猪支原体肺炎的简介和防治措施概述: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pneumoniaofswine)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我国俗称猪气喘病,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

剖检变化为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主叶)的对称性实变。

病多呈慢性经过,常有其他病菌继发感染。

据我国部分省市规模化养猪场血清学检验,阳性率30%~50%。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猪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pneumoniaofswine)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我国俗称猪气喘病,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

剖检变化为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主叶)的对称性实变。

病多呈慢性经过,常有其他病菌继发感染。

据我国部分省市规模化养猪场血清学检验,阳性率30%~50%。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猪场都有发生。

由于带菌病猪的存在和分布面较广,除直接发生死亡外,病猪生长发育缓慢,生长率降低15%左右,饲料利用率降低20%,造成饲料和人力的浪费。

有的成为僵猪或继发感染死亡。

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病原猪肺炎支原体属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支原体属(Mycoplasma)成员。

猪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是一种较小的,呈球状、点状、杆状和多形态的微生物。

本菌不易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着色不佳,用姬姆萨和瑞特氏染色良好。

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发育极为困难,要求有严格的培养条件,分离用的培养基大多是组织培养平衡盐类溶液,加入乳清蛋白水解物、酵母浸出物及猪血清,培养材料中必须没有其他支原体存在。

本菌对乙醚敏感,对葡萄糖能利用并产酸,1:5000的美蓝溶液可抑制生长。

适于在37℃有氧条件下培养。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在接种后培养7~10天,才能用肉眼观察到针尖大小露珠状、圆形、中央隆起、边缘整齐的小菌落。

猪肺炎支原体

猪肺炎支原体

猪肺炎支原体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hyopneumoniae)引起的猪支原体肺炎(MPS)也称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喘气病),是造成养猪业经济损失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最近,在我国,猪肺炎支原体由于与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蓝耳病)病毒(PRRSV)和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致使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更加严重,病程延长,损失严重。

一、流行病学:1、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与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造成的。

3、猪肺炎支原体感染通过气溶胶传染,通常从年龄较大的猪传染给年龄较小的猪。

一旦猪群中有几头猪被感染,就会在同圈猪之间传播,特别是在断奶时将猪混群以后更是这样。

二、发病机理:在自然条件下,MPS的潜伏期为10-16天。

已经知道支原体的致病过程很复杂,包括病原吸附定殖、细胞毒性、竞争物质、逃避和调节宿主免疫反应。

这一过程不是靠单一因素,而是通过大量基因产物,粘着素,营养受体,有丝分离原,多糖聚合物代谢中间体的表达来实现的。

在体外,支原体膜是猪淋巴细胞的促有丝分裂剂(Messier和Ross,1991),支原体感染改变了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出现免疫抑制(Wannemuehler;Weng和Lin,1988)。

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主要临床症状为慢性干咳,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生长受阻或发育迟缓。

病理变化主要是在肺心叶、中间叶和尖叶的腹面、膈叶的前部,呈紫红色到灰色的实变。

四、猪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的相互作用由于猪肺炎支原体使气管上皮细胞和纤毛受损伤,还抑制肺泡巨噬细胞功能,降低肺部的防御功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因此,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猪,更易继发或并发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肺疫)、胸膜肺炎(APP)等细菌性感染。

Shibataetal.的研究发现,用伪狂犬病毒对已经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的猪攻毒,结果是加重了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变。

EileenThacker,PatHalbur 等人研究发现,由于猪肺炎支原体能吸引发炎细胞产生一些物质,提供PRRS病毒生存的理想环境,因此,任何时候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均会加重兰耳病PRRS肺炎的严重程度和延长病程,即使很轻微的肺炎支原体症状也会加重PRRS的肺炎病变,但是,PRRS病毒的存在,包括来自PRRS弱毒疫苗的,都会减弱猪支原体疫苗对支原体的效力。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我国俗称猪气喘病,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猪场都有发生。

由于带菌病猪的存在和分布面较广,除直接发生死亡外,病猪生长发育缓慢,生长率降低15%左右,饲料利用率降低20%,造成饲料和人力的浪费。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我国俗称猪气喘病,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猪场都有发生。

由于带菌病猪的存在和分布面较广,除直接发生死亡外,病猪生长发育缓慢,生长率降低15%左右,饲料利用率降低20%,造成饲料和人力的浪费。

资料显示,很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亚临床性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会使料肉比增高、日增重下降并且使猪的体重差异变大,临床症状中以干咳为典型。

在生产条件下,咳嗽在保育舍、生长舍、育肥舍都可能出现,并且通常是大面积出现。

如果是跟其他呼吸道病原发生混合感染,则肺部病变会更加严重。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的重要病原之一。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既有细菌性病原(与地方性肺炎相关细菌)也有病毒性病原(伪狂犬、猪流感及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等)。

PRDC的临床症状特点是生长缓慢、饲料转化效率下将、厌食、发烧、咳嗽和育肥猪呼吸困难等。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具体有哪些表现?本病大多呈慢性经过,病的早期,病猪特别是小猪,主要症状就是咳嗽,在吃食、剧烈跑动、早晨出圈、夜间和天气骤变时,发生多,大多为单声干咳。

病猪体温、精神、食欲都无明显变化,此时常常被人们忽视。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的中期表现为,猪出现喘气症状,腹部随呼吸动作而有节奏的扇动,呈明显的腹式呼吸,特别是在站立不动或静卧时明显,呼吸次数每分钟为40~70次,甚至达到100次左右,小猪为多。

猪支原体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猪支原体引起的猪病,主要影响猪的呼吸道系统。

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常见,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因、病理特征、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解析。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流行性呼吸道疾病。

猪支原体是一类小型革兰氏阴性细菌,简称PPLO。

它们是一种无细胞壁的细菌,与病原体相比较,它们不能由细胞自主繁殖。

猪支原体具有高度的感染力和传播性,能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和被污染的物体等途径传播。

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肺部损伤和呼吸道炎症。

感染后猪会出现咳嗽、喘息、流涕、发热等症状。

猪支原体感染可使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纤毛破坏,破坏纤毛运动和黏液清除功能,进而导致黏液积聚在气道上皮表面,形成支气管腔内巢状或球状沉积物。

同时,猪支原体还可引起细胞外和细胞内针状包涵体的形成,进一步造成病变。

猪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

当感染的猪咳嗽或打喷嚏时,病原体可随飞沫进入周围环境中,这样健康的猪再经由这些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就会被传染上猪支原体肺炎。

猪支原体还可通过污染的温度计、针筒、手套、衣物、饮水等物品传播。

这些方式都极大地增加了疾病的传播风险。

猪支原体肺炎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该疾病可导致猪的生长迟缓,且患病猪的饲料转化率较高,养殖成本增加。

其次,猪支原体肺炎还使猪的免疫力下降,易于二次感染其他病原体。

此外,猪支原体肺炎还会导致养殖场的生产效益下降,甚至造成群体性死亡。

针对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措施,预防为主是关键。

首先,要加强养殖场的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加强空气流通和通风换气,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其次,要做好疫苗免疫工作。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猪的抵抗力,减少猪支原体的感染机会。

此外,疫区间的猪只不得进入非疫区,以免病原体传播扩散。

另外,要注意营养与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喂可以增强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猪的支原体病控制

猪的支原体病控制

猪的支原体病控制猪场引起支原体病的病原有三种,分别是肺炎支原体、滑液支原体和鼻炎支原体。

1常见症状及治疗原则1.1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美国)或猪地方性肺炎(英国和其他国家)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该病的另一个名称是猪地方性肺炎(SEP)。

以前,这种疾病被称为猪的病毒性肺炎(VPP),但病原体并不是病毒,而是支原体。

支原体很小,很容易透过一般的细菌滤器。

此外,支原体在实验室里很难培养成功。

基于以上原因,最初将这种病原体确定为病毒。

肺炎支原体可以感染各种日龄的猪,最小的感染日龄可以在7~10日龄。

据统计,在美国中西部有90%甚至更多的猪场感染了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慢性肺炎疾病,感染猪的比例很高,但死亡率很低。

病猪通常从3~10周龄间表现临床症状。

与病原携带猪接触后,潜伏期为10天,甚至更长。

病猪表现为干咳、无痰,在运动后症状更明显。

病猪可能只咳嗽1~3周,或咳嗽的持续时间不固定。

其他因素如猪流感、巴氏杆菌感染和肺脏的寄生虫同样可引起猪的咳嗽,在鉴别诊断时应该特别注意。

通常,患有支原体肺炎的猪采食量不一定降低,但是如果有广泛的病变或有继发感染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在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如果混合感染大量的蛔虫时,幼虫迁移入肺脏后可以出现严重的咳嗽症状。

同样,在继发或混合感染肺丝虫后,也可发生严重的咳嗽。

支原体肺炎对生长速度的影响差别很大。

一般病变越严重,对生长速度的影响越大。

已经发生支原体肺炎的猪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可有效地控制继发感染的细菌性肺炎。

良好的营养,温暖、干燥、无尘埃的环境,以及良好的的蛔虫和肺丝虫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支原体肺炎造成的损失。

如果没有继发或混合感染,即使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病变也可在55~60天后痊愈。

1.2支原体多发性浆膜炎第二种感染猪的支原体是猪鼻炎支原体。

这种支原体可以引起关节炎和胸膜以及腹膜的炎症,同样可以影响心包和心外膜。

另外,公猪的睾丸周围也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28
兽医传染病学
6
致病机理
• Mhp主要存在于猪气管及支气管中,通过附着于猪气管 和支气管 上皮组织的纤毛而定植于呼吸道中。Mhp在 呼吸 道中的附着可造成纤毛的聚集和上皮细胞的病变或 坏死,甚至破坏呼吸道黏膜层,使纤毛发生萎缩或脱 落, 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中的碎片及侵入的病原菌, 导致黏 膜纤毛功能的降低,从而引起猪的呼吸道疾 病。
• 典型临床症状:咳嗽,气喘
• 病理变化: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 对称性虾肉样实变。
2020/9/28
兽医传染病学
10
2020/9/28
兽医传染病学
7
• 1.意义
防治
2020/9/28
兽医传染病学
8
参考文献
• 1.
2020/9/28
兽医传染病学
9
• 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swine enzootic pneumonia),俗称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一种猪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要是断奶后和保育阶段的仔猪; •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可通过发病猪
的咳嗽、打喷嚏或喘气排出体外)
2020/9/28
兽医传染学
4
• 流行特点: 1. 感染仅见于猪; 2.一般散发,也可呈地方性流行; 3.诱发因素:饲养管理不善、应激因素; 4.常诱发其他病原的感染,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病原如猪 繁
猪支原体肺炎(MPS)
兽医传染病病学
• 1病原 • 2流行病学 • 3致病机理 • 4防治 • 5思考与讨论
2020/9/28
兽医传染病学
2
2020/9/28
病原
• 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hyopneumoniae,mhp)——一种 类似细菌但无细胞壁,镜下呈多形态。
• Mhp膜表面和内部均有膜蛋 白(1 i pi
• Mhp有多种抗原性膜蛋白, 当其黏附到细胞后, 不仅可 造成纤毛的物理损伤, 还可通过产生 促炎因子, 增加宿 主细胞 NO、 活性氧浓度, 提高 Ba x /Bcl-2比率 ,活 化 Caspase和 P38 MAPK,进而激活 NF-KB信号通路 , 多种 生化途径共同作用 ,引起宿主细胞的凋亡。
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 2 型 ( PCV-2)等,引起免疫抑制诱导, 常因同时继发细 菌感染引起死亡;
5.慢性接触性传染病,高发病率低死亡率。
2020/9/28
兽医传染病学
5
致病机理
• 1.直接损伤 • 2.间接损伤
2.1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反应 2.2刺激淋巴细胞因子的产生 2.3提高活性氧水平 2.4诱导 NO的产生 2.5激活MAPK信号通路 2.6激活NF—K B信号通路
d—a s s oc i at e d me mbr ane pr
ot ei ns,LAMPs),具 有很强的抗原
性, 能使支原体黏附到宿主表面, 继
而 入侵细胞, 并能诱发大量前炎症因
子的产生, 最终引 起宿主细胞受损和
凋亡 。
兽医传染病学
3
流行病学
• 传染源:带菌猪、病猪; • 易感动物:猪,2周-4月龄均易感,常见于5-6周龄猪,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