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主选驸马
派宫女与驸马同房的皇室试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派宫女与驸马同房的皇室试婚
导语: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作为维护皇权统治的工具和利益共同体,公主这个身份,在给她们带来荣耀的同时,也需要她们去承担作为皇帝的女
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作为维护皇权统治的工具和利益共同体,公主这个身份,在给她们带来荣耀的同时,也需要她们去承担作为皇帝的女儿的责任。
也正是因为公主的婚姻于国是这样的一件大事,所以公主的婚姻也变得尤为慎重。
也因此,后来还出现了公主结婚时,皇室试婚一说。
皇室的试婚,也就是派宫女与驸马同房。
这样的一个奇怪的试婚又是怎么来的呢?
秦朝时,宰相李斯不仅官运亨通,他的子女也个个与皇室缔结姻缘,与秦始皇这份亲家关系牢不可破,所以,秦始皇期间,这只粮仓老鼠一直是风光无限。
清朝时,乾隆帝最喜欢的固伦和孝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和珅全家人都跟着沾了不少光,驸马爷丰绅殷德婚后,官职更是步步高升。
即便后来和珅被乾隆之子嘉庆帝杀了后,丰绅殷德也能因为公主之故保住了性命。
提起乾隆,就不由的说到福康安,福康安名义上是乾隆宠臣傅恒的三公子,实际上是乾隆与傅恒夫人相好生下的私生子。
从小乾隆皇帝就把他带到宫中,亲自教养,生前封贝子,死后赠郡王。
对他如同亲生儿子一样,恩宠之极。
有趣的是傅恒看到自己其他的儿子都娶了公主,这个儿子如此受皇帝宠爱,咋不见乾隆降旨赐婚呢?他等得挺郁闷的,还上书请求与公主结亲。
福康安能不能娶公主,乾隆心里还没数吗?
绿帽戴到这个境界其实挺不错的,不伤君、不害民。
人还是糊涂一。
驸马趣闻:结婚前夜皇帝下旨换个公主,驸马娶了小公主,相爱一生

驸马趣闻:结婚前夜皇帝下旨换个公主,驸马娶了小公主,相爱一生展开全文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翻阅不少史书后,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很多皇帝还真是为女儿的婚姻问题操碎了心,因为帝王家的婚姻多是政治婚姻,都或多或少的与政治有关联,且不说哪些为了边疆安宁远嫁异国他乡的公主们,就算嫁给身边的大臣,皇帝所选的驸马都与江山涉及相关。
唐宣宗的二女儿,永福公主到了适婚年龄,他愁啊,不知该给二女儿找个什么样的人家,唐朝晚期好像士大夫家族都对皇帝的女儿不感兴趣,那些世家都是割据势力,不想皇帝安插个女儿在身边,自己反而做事畏首畏尾,而且得千方百计哄着哪些任性的公主,干脆拒绝与皇帝结为亲家。
唐宣宗的大女儿万寿公主的择婿难题就是前车之鉴,最后只得嫁给状元郑颢,也算为拉拢人才做了贡献。
二女儿永福公主可不比大女儿万寿公主,她刁蛮任性,动不动就搞的整座皇宫鸡犬不宁,哪些士大夫家族对她更不感兴趣,看来还得从寒门才子身上打主意,能拉拢一个人才就好了。
这时唐宣宗想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赶紧把大女婿郑颢叫到身边,问他有没有身边认识的人才,能力出众仪表堂堂的那种长腿欧巴,郑颢于是向唐宣宗推荐了当时的进士于琮。
关于于琮确实是位人才,《新唐书·于琮传》记载于琮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后一直郁郁不得志,只是做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官,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正在此时郑颢找这位昔日同窗喝酒,推杯换盏之后,郑颢说于兄才华横溢,却落得报国无门,实在可惜,这样吧,我给你找个靠山,让皇帝做你的老岳父怎么样?于琮考虑后同意了。
皇帝很高兴,一道圣旨降下,于琮一夜之间官升三级,永福公主也偷偷的去看了下这位未婚夫,见于琮仪表堂堂也非常高兴,一路奔跑着回家准备嫁妆去了。
唐宣宗见了于琮,也被于琮的才华所折服,对这位新姑爷非常满意,暗下决心这样的人才,一定要拉拢过来为我所用。
马上就要结婚了,于琮也是准备齐全结婚用品,布置妥当新房。
新娘那边更是高兴,这刁蛮的公主终于找到了如意郎君,而且还是位才子大帅哥,永福公主没事就偷着乐。
古代公主选驸马的标准

古代公主选驸马的标准在古代,公主选驸马那可是一件大事儿呀!这可不像咱现在找对象,看对眼了就行。
那得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呢!首先啊,这驸马的家世得好吧。
你想想,公主那是什么身份,金枝玉叶呀,总不能嫁给一个穷光蛋吧。
这就好比咱现在说的门当户对,虽然咱不能光看钱,但也不能差距太大不是。
要是驸马家里穷得叮当响,那以后公主跟着他不得吃苦啊。
所以啊,家世好这一点那是相当重要呢,这才能保证公主以后的生活能过得舒舒服服的呀。
再说说这相貌吧,虽说人不可貌相,可谁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长得好看点儿呀。
公主那更是了,天天对着一张歪瓜裂枣的脸,那心情能好吗?这驸马起码得五官端正吧,最好呢还能有点气质,让人一看就觉得赏心悦目。
这就跟咱买东西一样,包装好看的总是更吸引人眼球不是。
还有啊,这才学也不能差呀。
公主那都是有文化的人,总不能找个草包驸马吧。
这驸马得能吟诗作对,最好还能懂点琴棋书画啥的,这样才能和公主有共同语言呀。
不然公主说个啥他都听不懂,那多尴尬呀。
这就好像两个人聊天,总得在一个频道上才能聊得下去吧。
身体也得好呀,可别是个病秧子。
公主嫁过去还得指望他保护呢,要是三天两头生病,那怎么行。
这就跟咱养宠物似的,都想挑个健康活泼的呀。
这性格也得好呀,要是脾气暴躁,那公主不得受气呀。
得温柔体贴,会疼人,能照顾好公主。
不然公主在宫里被人宠着,嫁出去还受气,那多冤呀。
你说古代公主选驸马多不容易呀,这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
咱现在虽然没那么多讲究了,但找对象也得慎重呀。
不能光看外表,也得看看内在。
得找个能和自己合得来的,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
哎呀,想想古代公主选驸马那场面,肯定特别热闹。
一群青年才俊都想成为驸马,那竞争得多激烈呀。
公主就坐在那儿,一个个地挑,就跟咱现在选秀似的。
不过咱现在选秀选的是明星,人家那选的可是驸马,能一样吗?这选驸马呀,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试析上杭木偶戏《观音传》的剧本特点

试析上杭木偶戏《观音传》的剧本特点作者:林玮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林玮内容摘要:《观音传》是上杭木偶戏中最重要的神戏之一。
通过对《观音传》剧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在角色妆扮、舞台提示、报台程式、曲词宾白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戏剧文学作品,故有必要对此剧本予以探析。
关键词:木偶戏《观音传》剧本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素有“木偶之乡”的美称。
据统计,目前上杭县图书馆中尚存两百多种剧目,数百本木偶戏口述剧本。
这些剧本的题材从古到今,从现实到神话,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上杭木偶戏的表演中,以《观音传》为代表的神戏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上杭木偶戏表演的主体部分,主要用于民间求神祈福、还愿酬神、驱邪禳灾,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目的,是上杭木偶戏中最重要的神戏之一。
和其它带有宗教色彩的神戏一样,它在篇幅上比较长,在上杭木偶戏表演活动中经常被上演,并且被赋予了重要的宗教仪式功能,这和上杭木偶戏自传入以来就和当地的宗教民俗活动关系密切有关。
从古到今,上杭县的宗教信仰活动就非常兴盛。
元明清三代以来,全县所建的寺庙就不计其数。
叶明生先生在《闽西上杭高腔傀儡与夫人戏》一书中,就对上杭县的宗教信仰作了调查,认为“佛教在上杭的影响较大。
……除崇奉释迦佛外,对观音菩萨的信仰最为普遍,民家庭院几乎家家设观音佛像或佛牌,信仰者大多数为妇女。
” 此外对道教的信仰主要体现在“以崇拜陈靖姑为主的‘夫人教’”,并且在上杭存在着不少供奉陈林李三夫人的宫廟。
的确,上杭木偶戏受当地的民间宗教信仰影响很大,它与当地宗教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民俗活动中,《观音传》是上演最频繁的剧目。
上杭木偶戏口述剧本《观音传》共两集,十八场,每场前面都加有小标题。
前十三场为第一集,后面五场为第二集,讲述了观音菩萨出家成佛的历程。
由于口述剧本《观音传》的内容较长、场数较多,一般要上演一两天时间。
公主选王羲之做驸马的故事

公主选王羲之做驸马的故事公主选王羲之做驸马的故事 1传说明朝万历皇帝有三个闺女,个个长得跟天仙似的,好看死了!尤其是三闺女,比她俩姐更漂亮,白生生的脸蛋,水灵灵的大眼,真叫人喜欢。
大闺女嫁给了状元,是翰林院编修;二闺女嫁给了榜眼,是个三品京官;三闺女还没出嫁,万历正在给她物色人选。
这次给三女儿找女婿的标准和原来大不一样。
大女婿和二女婿都是公务员。
学习方面没人能和他们比,但身体方面不行。
两个女婿懒,没粮,挑不了肩,抬不起手,没力气。
两个人都是黄瘦的,一阵风就能吹倒。
每顿饭都吃得很少,瘦得跟猴子一样。
他们贪色,无节制,很快就把身体搞坏了。
一个卧病在床,生命垂危,一个定时服药,生命垂危。
所以这一次万历决心要找一个腰宽体壮,能吃能做的女婿,绝对不会找一个体弱多病的人。
于是他派人在全国各地寻找。
据说在张德府以西二百里的太行山窝里,有一座梁家庄。
村里有一个叫梁春山的年轻人,他背着一只老虎,又高又壮。
他比普通人高一半,胳膊比普通人的腿粗,手掌像蒲扇,脚像旱船。
你得抬头看看他的脸。
这个年轻人可以吃一桶米饭和面条,外加半锅汤。
但他能吃能做,挑一担五六百斤的干柴,走二三十里路不休息,也不觉得累,也不喘气。
这天,当他又挑着柴去集镇上卖的时候,被万历皇帝派出的官差看见了。
官差一见这个五大三粗、结实健壮的小伙子,心中大喜,忙迎上前去说:“哎,小伙子,你的柴我买了。
”接着用秤一称,乖乖!八百三十斤。
官差付过银,又把他领进饭店,买了十个蒸馍,十个烧饼,十个包子,十个麻糖,外加一大盆胡辣汤,让他吃喝。
梁春山一阵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就把这一大堆吃食和一大盆汤消灭光了。
官差问他吃饱了没有,梁春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多半饱。
”官差面露惊愕,又买了十个蒸馍,十个包子,梁春山又吃光了。
官差又问:“吃饱了没有?”梁春山答:“九分饱。
就这凑合一顿吧。
要吃饱肚子,还得十个蒸馍,十个包子。
”官差笑着拍了拍梁春山的肩膀:“小伙子,你的福气来了。
”果然,官方派梁春山进京后,万历皇帝一眼就看中了这个魁梧壮实的年轻人,当即招他为大夫,与三公主一起拜天地。
古代公主嫁娶流程

古代公主嫁娶流程一、公主出嫁前的准备。
公主作为皇室成员,她的出嫁可是大事儿。
在出嫁之前呢,皇帝就得开始各种操心啦。
首先是挑选驸马,这驸马的挑选条件可多着呢。
门第得相当,得是那种有头有脸的人家。
而且这驸马得有一定的才学,要是个啥都不懂的大老粗,那可不行。
比如说吧,得能吟诗作对,得懂些琴棋书画之类的,这样才配得上公主嘛。
同时呢,公主还得学习一些婚后的礼仪。
毕竟身份特殊,嫁出去了不能失了皇家的体面。
要知道怎么管理府中的下人,怎么和驸马的家人相处,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虽然公主身份尊贵,但是也不能太任性啦。
二、嫁娶当日的流程。
到了嫁娶那一天,那场面可壮观了。
驸马要带着迎亲队伍去皇宫接公主。
这个迎亲队伍也是精心挑选的,队伍里的人都得是仪表堂堂的。
驸马自己更是要打扮得帅帅的,毕竟是要娶公主呢。
在皇宫里呢,公主先是在自己的宫殿里被盛装打扮。
穿上华丽得不能再华丽的嫁衣,那嫁衣上绣满了各种吉祥的图案,什么龙凤呈祥之类的。
头上戴着重重的凤冠,这凤冠可漂亮啦,镶嵌着各种宝石珍珠。
然后,驸马就恭恭敬敬地进来拜见公主。
这时候的驸马可紧张啦,毕竟是在皇宫里,面对的是尊贵的公主。
拜见之后呢,就带着公主出皇宫。
皇宫里这时候是张灯结彩的,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
出了皇宫之后,就一路吹吹打打地前往驸马府。
沿途的老百姓都会出来围观,大家都想看看公主出嫁的盛景。
到了驸马府之后,还有一系列的仪式。
要先拜天地,这是最重要的啦,就像普通人家结婚一样。
然后是拜高堂,不过这高堂呢,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安排,毕竟公主的身份特殊嘛。
最后是夫妻对拜。
三、婚后的生活。
公主和驸马婚后的生活也是很有讲究的。
公主在驸马府里那地位可是相当高的。
府里的一切都得听公主的安排。
不过呢,公主也不能太专横啦,还是要和驸马好好相处的。
驸马呢,虽然娶了公主是很荣耀的事情,但是也得小心翼翼的。
因为公主背后可是整个皇家呢。
要是驸马做了什么让公主不高兴的事情,那可就麻烦了。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只要驸马尊重公主,两个人还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的。
公主童话作文15篇

公主童话作文公主童话作文1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公主童话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前,有一个生在农村的孩子,他家里很穷,妈妈生下他就死了,只靠爸爸在城里打工赚钱。
每天吃了上顿,没了下顿,村里人都叫他“穷小子”。
过了几年他的爸爸也死了,“穷小子”只好也去城里打工。
他找到了一个木匠,由于“穷小子”很勤劳,1个人能干10个人的活,很容易得到木匠的夸奖。
“穷小子”临走时,木匠把他叫到一个隐秘的地方,给了“穷小子”一个戒指,对他说:“这是一个神奇的戒指,只要你一对准一个人,说一声“砰”那个人就会死掉。
”木匠说完这些,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了。
“穷小子”从皇宫边走过,看到在皇宫的墙壁上有一张告示,上面写着:谁能把森林里捣乱的巨人打死,国王就把他的女儿嫁给谁。
“穷小子”高兴地去皇宫对国王说:“我要去杀巨人!”说完就向森林里走去,国王愣了一会,想:这麽小的人,可能吗?“穷小子”趴在离巨人家最近的树上等巨人回来。
过了一会巨人回来了,手里还抓着一个小姑娘,这个人就是公主,巨人长着一口獠牙和一对巨大的耳朵,恶狠狠地对公主说:“等我睡醒了再吃你!”巨人刚一躺下,“穷小子”对准巨人的头说了一声“砰”,巨人一下子就死了。
公主得救了。
“穷小子”和公主一起走出森林去见国王,国王看见了,高兴地对他说:“你可以娶我的女儿了!”从此以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作者:宁波市幸福苑实验学校陈祗麟自从白雪公主嫁给白马王子后,他们便拥有了王位,获得了统治国家的权力,而那个可恶的王后却隐居林中。
一天,王后又对着魔镜说:“魔镜啊,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魔镜回答道:“那当然是白雪公主了!”王后一听,脸气得发青,把牙齿咬得“咯吱”直响,恨不得现在就杀掉白雪公主。
魔镜见王后对白雪公主有着如此强烈的仇恨感,便油腔滑调的对王后说:“我倒有一计,不过你未必能做得到!”王后的心情正如火上浇油,更是怒发冲冠了。
国王选驸马的故事

国王选驸马的故事
很久以前,某个国家的国王有个女儿,名叫玛丽。
玛丽是个美丽聪明的公主,她的父亲非常疼爱她。
国王决定为玛丽挑选一位优秀的驸马,让他成为玛丽的丈夫。
他组织了一场大型选拔,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年轻男子参加。
在选拔会上,每个年轻男子都需要表演自己的才艺,展示自己的能力。
有的人弹奏乐器、唱歌跳舞,有的人展示自己的马术、弓箭技巧。
经过几天的选拔,国王决定选中了一个名叫约翰的年轻男子。
他是个勇敢、聪明、正直的人,马术和弓箭技巧也非常出色。
约翰很快就和玛丽相识,并成为她的好友。
他和玛丽一起读书、练习马术和弓箭,还陪她去散步、听音乐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约翰的真诚、勇敢和聪明让玛丽越来越喜欢他。
国王也觉得约翰非常优秀,于是他决定让约翰成为玛丽的驸马。
在一场盛大的婚礼上,约翰和玛丽结为夫妻,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国家也因为国王的明智选择而变得更加强大和繁荣。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公主选驸马
传说明朝万历皇帝有三个闺女,个个长得跟天仙似的,好看死了!尤其是三闺女,比她俩姐更漂亮,白生生的脸蛋,水灵灵的大眼,真叫人喜欢。
大闺女嫁给了状元,是翰林院编修;二闺女嫁给了榜眼,是个三品京官;三闺女还没出嫁,万历正在给她物色人选。
这次给三闺女找女婿的标准跟原来大不一样。
大女婿二女婿都是文官,论学问没人可比,论身体就不行了。
俩女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浑身没有二两力气,都黄皮寡瘦的,一阵风就能吹倒。
每顿饭吃得很少,瘦得跟猴似的。
他俩因贪恋床笫之欢,没有节制,很快就搞坏了身体。
一个卧病在床,奄奄一息,一个经常吃药,性命难保。
因此,万历这回决心要给三闺女找个膀阔腰圆、身强力壮、能吃能干、结实健壮的女婿,决不找那种病恹恹,枯蔫蔫的人了。
于是他就派人到全国各地去物色。
却说彰德府西二百里的太行山窝里,有一个梁家庄。
庄里有个小伙子叫梁春山,生得虎背熊腰,魁伟健壮。
他个子比常人高半截,胳膊比常人的腿还粗,手掌像蒲扇,两脚像旱船,看他的脸都得仰起头。
小伙子一顿能吃斗米斗面,外加半锅汤。
但他能吃也能干,挑一担五六百斤的干柴,不歇脚一气能走二三十里,不觉累,不气喘。
这天,当他又挑着柴去集镇上卖的时候,被万历皇帝派出的官差看见了。
官差一见这个五大三粗、结实健壮的小伙子,心中大喜,忙迎上前去说:“哎,小伙子,你的柴我买了。
”接着用秤一称,乖乖!八百三十斤。
官差付过银,又把他领进饭店,买了十个蒸馍,十个烧饼,十个包子,十个麻糖,外加一大盆胡辣汤,让他吃喝。
梁春山一阵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就把这一大堆吃食和一大盆汤消灭光了。
官差问他吃饱了没有,梁春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多半饱。
”官差面露惊愕,又买了十个蒸馍,十个包子,梁春山又吃光了。
官差又问:“吃饱了没有?”梁春山答:“九分饱。
就这凑合一顿吧。
要吃饱肚子,还得十个蒸馍,十个包子。
”官差笑着拍了拍梁春山的肩膀:“小伙子,你的福气来了。
”
果然,当官差把梁春山带到京城后,万历皇帝一眼就相中了这个魁梧壮实的小伙子,当即就招为驸马,跟三公主拜了天地。
这下梁春山算是掉进福窝里了,什么海参鲍鱼,猴头燕窝,鸡鱼肉蛋,山珍海味,啥好吃就吃啥,每顿吃得饱饱的,美美的,再也不用忍饥挨饿,吃糠咽菜了。
当然也不用上山砍柴,下地种田了。
整天东游西逛,横躺竖坐,日子过得舒心惬意,幸福美满。
不过,他慢慢地感到自己饭量小了,由过去的每顿斗米斗面减到升米升面,身体也渐渐地消瘦了,没劲了。
再加上思念家乡,惦记爹娘,不久竟生起病来。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吃馋了,坐懒了,不能在京城住下去了,得赶紧回家,还像过去那样,上山砍柴,下地种田。
只有出力流汗,身体才舒服有劲,有活力有精神,才健康。
只有经常干活,饭食才消化得快,肚子才感到饥饿,饭才吃得香,吃得多。
于是,他拿定主意,要离京回家。
梁驸马和三公主商量,劝她跟自己一起回去,说家乡怎么好,风景怎么美,有青山绿水,奇峰峻岭。
春天满山遍野百花盛开,有杏花、桃花、梨花、野花,红黄白蓝,好看极了。
花间蜜蜂蝴蝶来回飞舞,山坡野兔松鼠奔跑撒欢,牛羊在白云里吃草,梅花鹿在悬崖上攀缘。
夏天到处是绿茵茵、清凉凉的,槐树,楸树,杨树,柳树遮天盖地;喜鹊,百灵,布谷,紫燕啁啾高唱。
山泉飞瀑挂在深涧,雨后彩虹就在眼前。
大姑娘小媳妇去河边洗衣裳,用棒槌敲鱼,用两手抓虾,石缝里摸螃蟹,水坑中捉泥鳅。
秋天是丰收季节,收谷子,撇玉茭,割芝麻,打豆子,老百姓忙得就像走马灯一样,比你去戏院看戏还紧张激烈,红火热闹。
你可以去山坡上转转,看看柿树、梨树、核桃树、山楂树,都是硕果累累,压弯树枝。
你想吃啥就摘啥,柿子甜,山楂酸,梨似蜜,核桃香。
花椒气味芬芳,谷场香气四溢。
家乡的空气清新、鲜净、香甜、醉人,能使你健康长寿,不会生病。
冬天咱有木炭,把屋里烤得暖暖的,叫你热得出汗。
梁驸马说得云山雾罩,天花乱坠,竟把三公主给说晕了。
后来经过万历皇帝恩准,夫妻俩回到太行山窝里的梁家庄,过起了平民生
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