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都尉,表

合集下载

《罗刹海市》全文翻译及解析

《罗刹海市》全文翻译及解析

《罗刹海市》全文翻译及解析《罗刹海市》全文翻译及解析《罗刹海市》全文翻译马骥,字龙媒,是商人的儿子。

他风度翩翩,一表人材,从小就洒脱大方,喜欢唱歌跳舞。

经常跟着戏班子演出,用锦帕缠着头,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因此又有“俊人”的美称。

他十四岁考中秀才,很有名气。

父亲年老体衰,放弃了经商,回家闲住,对马骥说:“几卷书,饿了不能煮着吃,冷了不能当衣穿,我儿应该继承父业去经商。

”马骥从此就慢慢做起买卖来。

一次,马骥跟别人去海外经商,被飓风刮走了。

漂了几天几夜,来到一个都市。

这里的人个个都非常丑陋,看见马骥来,以为是妖怪,都惊叫着逃走了。

马骥刚见到这情景时,还很害怕;等知道那些人是惧怕自己时,就反而去欺负他们。

遇到吃饭的,他就跑过去,人家吓跑了,他就把剩余的饭菜吃掉。

这样过了很久,进入一个山村。

山村中的人相貌也有像人的,但是都破衣烂衫,像讨饭的。

马骥在树下休息,村里人都不敢过来,只是远远地看着他。

时间长了,觉出马骥并不是吃人的妖怪,才开始慢慢接近他。

马骥笑着同他们攀谈,他们的语言虽然不同,但大半能听懂。

马骥就告诉他们自己的来历。

村里人很高兴,遍告乡邻:来客不吃人。

但是那些长得丑陋的,看看他就跑了,始终不敢到跟前来。

那些来的人,五官的位置都与中国人大体相同。

他们摆上酒菜共同招待马骥。

马骥问他们怕他的原因,回答说:“曾经听祖父说;往西走二万六千里,有个中国。

那里的人形象都很诡秘奇异。

原来只是听说过,现在才相信了。

”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穷,村人回答说:“我国所看重的不在学问才能,而在相貌。

长得最美的做大官,稍差一点的做小官,再差一点的也能受到贵人的宠爱,得到赏赐的食物,养活妻儿。

像我们这样的,刚出生时,父母就以为不吉利,常常都被抛弃了。

父母不忍心丢弃的,也都是为了传宗接代罢了。

”马骥问:“这叫什么国?”回答说:“叫大罗刹国,往北三十里是都城。

”马骥请他们领着到都城看看。

于是,第二天鸡一叫村人就起身,领马骥一块去了。

天亮后,才到达都城。

曹魏官职表

曹魏官职表

曹魏官职表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但是你了解曹魏官职表?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曹魏官职表,希望能帮到你。

曹魏官职表文臣官职:【一品】丞相:可分设左右三公: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二品】(九卿)卫尉太常太仆廷尉宗正少府光禄勋大司农大鸿胪【三品】侍郎(尚书郎)侍中中书令大尚书大长秋执金吾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四品】(九卿辅官)太常丞太仆丞廷尉丞宗正丞少府丞光禄勋丞大司农丞大鸿胪丞【五品】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丞相主薄丞相长史光禄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礼官大夫黄门侍郎从事中郎【六品】议郎郡史赞飨食监祭酒御史员右都侯左都侯左仆射【七品】(五史五掾) 左长史右长史侍御史丞相史廷尉史〔从〕五官掾东曹掾西曹掾文学掾太常掾【八品】(十辅丞) 太史丞太乐丞太祝丞太卜丞太医丞[从]中书丞符节丞尚书丞明堂丞灵台丞【九品】县尉县丞县史钟官导官主事御府尚方[从]议曹,主谋议事辞曹,主评讼事奏曹,主章奏事决曹,主罪法事集曹,主簿计事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法曹,主邮驿科程事仓曹,主仓谷事金曹,主钱币盐铁事侍曹,主通报事※文臣除一品4(5)位、九品20位外,四品以上9位,以下10位武将官职【一品】大大都督[从]左都督右都督卫【二品】骠骑大车骑大中军大[从]辅国镇国辅军镇军【三品】前左右后【四品】征东征南征西征北[从]镇东镇北镇南镇西【五品】安南安东安北安西[从]平东平南平北【六品】军师:掌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决断。

荀攸、朱然、诸葛亮曾为。

领军(领军、中领军):高级名号。

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并掌禁兵。

护军(护军、中护军):高级名号。

与领军同时置,掌禁兵。

都护(都护):高级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高级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高级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从]伏波:杂号之一。

夏侯敦曾任此职厉锋:杂号之一。

曹洪曾任此职武卫:杂号之一。

许褚曾任此职荡寇:杂号之一。

张辽曾任此职讨寇:杂号之一。

王平曾任此职灭寇:杂号之一。

百官公卿表序2

百官公卿表序2

思考题
• 1 司隶校尉的职权 司隶校尉的职权? • 2 司隶校尉的属官 司隶校尉的属官?
分析
• 司隶校尉的职权 司隶校尉的职权: • 内察京师百官,外部诸郡,可察三公,乃至太后,涉 内察京师百官,外部诸郡,可察三公,乃至太后, 及政治,经济生活各个方面。 及政治,经济生活各个方面。 • 司隶校尉的属官: 司隶校尉的属官: • 《百官公卿表》失载,都见于《汉书》有关各传,如 百官公卿表》失载,都见于《汉书》有关各传, 鲍宣传》 从事史12人 假佐25人等 人等。 《鲍宣传》有从事史 人,假佐 人等。 • 司隶校尉,东汉时地位比西汉高,司隶校尉与御史中 司隶校尉,东汉时地位比西汉高, 三独座” 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 丞,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叫“三独座”。 • 司隶校尉在廷议上地位比九卿高,朝贺比公卿低。 司隶校尉在廷议上地位比九卿高,朝贺比公卿低。
第4部分
正文:监御史
• 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 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 相遣史分刺 不常置。 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 部刺史, 五年(前106)初置部刺史,掌奉诏 )初置部刺史 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成 帝绥和元年(前8)更名牧,秩二千 )更名牧, 石。哀帝建平二年(前4)复为刺史, )复为刺史, 元寿二年(前1)复为牧。 )复为牧。
执金吾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仕宦当作执金吾 执金吾即秦代中尉, 执金吾即秦代中尉,“掌宫外戒司 非常水火之事” 非常水火之事”,相当于清朝之九 门提督( 门提督(正式官名是提督九门步军 巡捕五营统领,从一品大员), ),今 巡捕五营统领,从一品大员),今 日的北京卫戍司令, 日的北京卫戍司令,很威风的一个 官职。 官职。

历代职官品位表

历代职官品位表

历代职官品位表(一) 汉代百官秩禄表*万石太师太傅太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前后左右将军中二千石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真二千石诸侯相詹事二千石太子太傅太子少傅詹事将作少府大长秋长乐少府长信少府典属国水衡都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京辅都尉左辅都尉右辅都尉司隶校尉诸侯相郡太守长信中太仆诸侯太傅诸侯御史大夫诸侯中尉中少府左曹右曹大郡都尉州牧长陵令城门校尉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比二千石丞相司直光禄大夫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监羽林中郎将西域都护奉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郡都尉护军都尉千石丞相长史大司马长史御史中丞太常丞光禄丞卫尉丞太仆丞大鸿胪丞宗正丞大司农丞少府丞廷尉正监廷尉左丞廷尉右监诸侯郎中令诸侯仆万户县令将军长史执金吾丞比千石太中大夫郎中车将郎中户将郎中骑将谒者仆射期门仆射谏大夫六百石将作少府丞詹事丞水衡都尉丞廷尉左平廷尉右平京兆丞左冯翊丞右扶风丞京辅都尉丞左辅都尉丞右辅都尉丞郡长史州刺史郡太守丞郡都尉丞万户县令朔方刺史太子门大夫太子庶子太常掌故武骑常侍公车司马令大厩令未央令家马令车府令路軨令骑马令骏马令式道左候式道右候式道中候廪牺令闾师比六百石博士议郎左中郎右中郎五官中郎戊已校尉太子洗马谒者五百石县长县丞县尉比四百石五官侍郎左侍郎右侍郎三百石次县长比三百石五官郎中左郎中右郎中二百石左冯翊卒史县丞县尉百石御史属左右内史卒史郡国五经卒史大行卒史长安游缴长安狱吏比百石斗食佐史*本表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写成。

(二) 三国魏职官品位表*第一品黄钺大将军三公诸国王、公、侯、伯、子、男大丞相第二品诸四征、四镇、车骑、骠骑将军诸大将军第三品侍中散骑常侍中常侍尚书令左、右仆射尚书中书监、令秘书监诸征、镇、安、平将军光禄大夫九卿司隶校尉京兆、河南尹太子保、傅大长秋太子詹事中领军诸县侯龙骧将军征虏将军辅国将军第四品城门校尉武卫、左卫、右卫、中坚、中垒、骁骑、游骑、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宁朔、建威、建武、振威、振武、奋威、奋武、扬威、扬武、广威、广武、左右积弩、积射、强弩等将军护军监军五营校尉南、北、东、西中郎将御史中丞都水使者州领兵刺史乌丸、诸匈奴、护羌蛮夷等校尉诸乡侯第五品给事中给事黄门侍郎散骑侍郎中书侍郎谒者仆射虎贲中郎将符节令冗从仆射羽林监太子中庶子太子庶子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仆太子卫率诸军司北军中候都督护军西域校尉西戎校尉礼见诸将军鹰扬、折冲、轻车、虎烈、宣威、威远、宁远、伏波、虎威、凌江等将军太学博士将兵都尉牙门将骑督安夷、抚夷护军郡太守国相、内史州、郡、国都尉国子祭酒诸亭侯州单车刺史第六品尚书左、右丞尚书郎中秘书丞、郎著作郎治书侍御史部曹侍御史诸督军奉车、驸马都尉诸博士公府长史、司马骠骑将军长史、司马车骑将军长史、司马廷尉正、监、平将兵助郡尉置司马史卒者诸护军太子侍讲太子门大夫太子中舍人太子常从虎贲督、司马督水衡、典虞、牧官都尉司盐都尉度支中郎将、校尉司竹都尉材官校尉骠骑、车骑、卫将军府从事中郎四征镇公府从事中郎公车令诸县、署令千石者千人督校尉督守殿内将军殿内典兵黄门冗从仆射诸关内名号侯诸王、公友第七品期门郎诸国公谒者殿中监诸卿、尹丞诸狱丞太子保、傅丞诸军长史、司马秩六百石者护羌、戎、蛮、夷、越、乌丸校尉长史护羌、戎、蛮、夷、越、乌丸校尉司马诸公正、行参军诸大将军正、行参军诸持节督正、行参军二品将军正、行参军门下督中书通事舍人尚书曹典事中书佐著作郎太子洗马北军中候丞城门、五营校尉司马宜禾、伊吾都尉度支都尉典农都尉诸封公保、傅、相、郎中令及中尉、大农监淮海津都尉诸国文学太子食官令、舍人单于率正都水参军诸县令、相秩六百石以上者左、右都尉武卫、左卫、右卫长史武卫、左卫、右卫司马京城门候诸门候副散牙门将部曲督殿中中郎将、校尉尚药监尚食监太官食监中署监南、北军监中廷御史禁防御史小黄门诸署长谒者灵芝园监黄门署丞中黄门太中、中散、谏议三大夫议郎三台五都侍御史太庙令诸公府掾、属诸府记室符玺郎门下郎中书主事通事第八品尚书、中书、秘书、著作各省署之主书、主图、主谱令史太常斋郎京城门郎四安、四平将军长史四安、四平将军司马三品将军正、行参军四品将军正、行参军郡丞西域戎部译长诸县、署令千石以上者丞州、郡、国都尉司马司盐、司竹监丞水衡、典虞、牧官都尉司马材官校尉司马秘书校书郎东宫摘句郎诸杂署长关谷长王太妃、公主家令诸部护军司马王、郡公诸杂署令国子、太学助教诸京城四门学博士诸国常侍、侍郎殿中都尉司马殿中羽林郎左、右、度支中郎将司马黄门从官诸杂号宣威将军以下五品将军长史、司马兰台、谒者、都水使者令史门下禁防校尉部司马军司马假司马诸乡有秩、三老诸州郡防门尚书、中书、秘书令史第九品兰台、殿中、谒者及都水使者书令史诸县令、长、相关谷塞尉仓簟河津督监殿中监典事总章戏马监诸纸署监王郡公侯诸署长司理治书异族封公世子庶子国谒者大夫诸署丞诸王太妃及公主家仆、丞公主行夜督郎太庙令行夜督郎太子掌固主事候郎王官舍人副散部曲将武猛中郎将、校尉别部司马、军司马、假司马* 本表据《通典》、洪饴孙《三国职官表》而作。

【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袁)枢字践言,梁吴郡太守君正之子也....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袁)枢字践言,梁吴郡太守君正之子也....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袁)枢字践言,梁吴郡太守君正之子也....阅读附答案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元)梁武县长郑军之子舒子建彦。

他很安静,擅长阅读。

他有一个显赫的家庭和丰富的财产。

他独自一人生活,生活水平一般。

他没有联系人。

他坐在房间里,不出差。

他没有荣誉感和利益感。

从梁秘书郎开始,李王子放弃了他的人民。

后经混乱后,他去了武均省,为丁的父亲担心。

当四方受到干扰时,人们乞求原谅,生活在哀悼中,甚至听说过孝道。

国王和尚辩称侯景是平的,镇在首都。

他竞争衣服和衣服。

杜门一个人住,没有询问信息。

绍台元年,他被征召为黄门侍者。

第二年,他还是官员部部长。

永定第二年,他改行参加大选。

三年后,首都迁至官方部长,领导人照旧当选。

枢博闻强识,明悉旧章。

初,高祖长女永世公主先适陈留太守钱?,卒于梁世。

高祖受命,唯公主追封。

至是将葬,尚书主客请详议,欲加?驸马都尉。

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汉氏初兴,列侯尚主,自斯以后,降嫔素族。

驸马都尉置由汉武,或以假诸功臣,或以加于戚属。

《齐职仪》曰,凡尚公主必拜驸马都尉,魏、晋以来,因为瞻准。

盖以王姬之重,庶姓之轻,若不加其等级,宁可合卺而?,所以假驸马之位,乃崇于皇女也。

今公主早薨,伉俪已绝,既无礼数致疑,何须驸马之授?案杜预尚晋宣帝第二女高陵宣公主,晋武践祚,而主已亡,泰始中追赠公主,元凯无复驸马之号。

梁文帝女新安穆公主早薨,天监初王氏无追拜之事。

远近二例,足以据明。

时以枢议为长。

天甲元年,任公使。

阴如阳,阴治。

在50年的葬礼后,偿还你父亲的葬礼,支付你父亲的葬礼,支付你父亲的葬礼,支付你父亲的葬礼,支付你父亲的葬礼,支付你父亲的葬礼,支付你父亲的葬礼,支付你父亲的葬礼,支付你父亲的葬礼。

他的军衔已经满了,他是一名正式的随从,而《史记》依然不变。

当时,仆人向钟菊开枪。

虽然他参加了棕榈树的选举,但他被全恒吸引,走出了支点。

他的大部分建议都是有目的的。

大明历朝封爵表

大明历朝封爵表

大明历朝封爵(公、侯、伯)表太祖开国伊始,废除前朝的子、男爵位,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而按照铁券,此三等又可细分为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各个等级所领的俸禄都不同,在宽恤等方面的待遇也略有区别。

但在封之时只区别公或侯或伯,不说明是几等侯几等公。

嗯,还有,爵位有的世袭有的不世袭。

明朝封爵的人,除了功臣,还有外戚,这里我只录功臣。

明朝的功臣一般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为随太祖开国的,第二部份为随成祖靖难的,第三部份为后世守卫疆土的。

这里先列第一部份,合计六十三名(另附建文帝封的伐燕功臣两名,共六十五名),只列爵位名、封爵人、封爵年、除爵年、除爵原因、袭爵人等项,冗余的不列。

按封爵年份排序:一、魏国公徐达。

吴元年封。

后代依次为徐辉祖、徐钦、徐显宗、徐承宗、徐***、徐鹏举、徐邦瑞、徐维志、徐弘基、徐文爵。

二、鄂国公常遇春。

吴元年封。

其子常茂改封郑国公,因罪削,常茂之子常升改封开国公,后代依次为常升、常继祖、常宁、常复、常经、常凤,常凤之子常玄振降封怀远侯,后代依次为常玄振、常文济、常胤绪、常明良、常延龄。

三、韩国公李善长。

吴元年封。

洪武廿三年坐党死,除。

四、曹国公李文忠。

洪武三年封。

后代依次为李景隆、李璿、李濂,李濂之子李性降封临淮侯,后代依次为李性、李沂、李庭竹、李言恭、李宗城、李邦镇、李弘济。

五、宋国公冯胜。

洪武三年封。

洪武廿八年赐死,除。

六、卫国公邓愈。

洪武三年封。

后代依次为邓镇、邓源、邓梃、邓炳,邓炳之子邓继坤降封定远侯,后代依次为邓祖锡、祖世栋、邓绍煜、邓文明。

七、信国公汤和。

洪武三年封。

后代依次为汤鼎、汤晟、汤文瑜、汤伦,汤伦之子汤绍宗降封灵璧侯,后代依次为汤绍宗、汤佑贤、汤世隆、汤之诰、汤国祚、汤国祥、汤文琼。

八、延安侯唐胜宗。

洪武三年封,洪武廿三年因罪诛,除。

九、吉安侯陆仲亨。

洪武三年封,洪武廿三年因罪诛,除。

十、江夏侯周德兴。

洪武三年封,洪武廿五年因罪诛,除。

白居易所处时代,是按散官官阶著官服服色吗?

白居易所处时代,是按散官官阶著官服服色吗?

白居易所处时代,是按散官官阶著官服服色吗?本文是《青衫与青袍:白居易的变相吐槽》系列第二篇文章:亲宾相贺问如何?服色恩光尽反初。

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

便留朱绂在铃阁,却著青袍侍玉除。

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

――白居易《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中的〝觅金鱼〞,字面意思是指寻找唐代官员腰间佩的金鱼袋。

白居易作此诗时的职事官――尚书主客郎中,尚书主客郎中其实就是尚书省礼部主客司郎中。

白居易好友元稹此时的官职――中散大夫守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唐初规定五品以上佩鱼符袋,一般佩于腰右。

武则天时期曾改为龟袋,唐中宗神龙元年恢复旧制。

白居易所处时代依然是:三品以上服紫,佩金鱼袋;五品以上服绯,佩银鱼袋;六品以下无鱼袋。

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出于对〝鱼袋〞新奇的摸索,发现爸爸腰间的〝鱼袋〞不翼而飞了,而小元叔叔的腰间依然佩有金鱼袋。

本诗的题目叫《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按规定四五品绯袍应佩银鱼袋才对,白居易为什么说自己脱掉了之前担任刺史时著的绯袍,并且腰间的〝金鱼〞不翼而飞了呢?唐代上州刺史属从三品,中州刺史属正四品上,下州刺史属正四品下,那么白居易被召回长安之前究竟担任的是哪一品阶的刺史呢?这首诗中的〝金鱼〞如果真的指金鱼袋的话,他应该担任的是上州刺史才对,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晚唐诗人罗隐《感弄猴人赐朱绂》中,有〝一笑君王便著绯〞的诗句;白居易《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中,有〝便留朱绂在铃阁〞的诗句,看来〝朱绂〞与〝绯袍〞似乎成了一对标配。

朱绂〞原指古代高级官员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早在唐代官服体制正式形成之前,曹植便写有〝冠我玄冕,要我朱绂〞的诗句。

〝朱绂〞后来也成了官服(正规场合的官服)的代称。

〝便留朱绂在铃阁,却著青袍侍玉除〞,〝朱绂〞既然可以指代正规场合所穿的官服,〝青袍〞可能指代与正式官服相对而言的便服(即官员的常服)。

白居易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势,强调自己没有〝人尽其才〞。

皇帝的女婿为什么叫“驸马”?

皇帝的女婿为什么叫“驸马”?

皇帝的女婿为什么叫“驸马”?“公主”这个词,它的词义指“君主的女儿”,这尽人皆知;但它的词源意义,就是它的构词理据,却鲜为人知:“古代帝王嫁女时让同姓的公侯主婚。

”颜师古于《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

”比“公主”低一级的,是诸侯的女儿“翁主”,由亲爹主婚。

您看,皇上闺女不愁嫁,婚礼的规格很高,皇上不亲自主婚,而由同姓的带公爵或侯爵头衔的高官(起码相当于今天副总理职位的官员)主婚,所以叫“公主”。

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姐姐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示尊崇。

那时,公主都有封邑,且由皇帝赐给甲第,就是上等的华丽住宅,还有山庄、园林,允许设府自置官吏。

这种官吏叫家令、私府长、家丞、食官等。

驸马指皇帝的女婿,众所周知。

但皇帝的女婿为什么叫“驸马”呢?原来魏晋时,皇帝女婿常任“驸马都尉”这个官职,掌副车之马,作为皇帝外出时的贴身随从。

《汉书·百官公卿表》:“驸马都尉,掌驸马,武帝初置。

”颜师古注说:“驸,副马也,非正驾车,皆副马。

”可见,驸马是皇帝近侍官的一种。

三国时玄学家、美男子何晏娶了魏文帝的闺女金乡公主,文帝任命他做驸马都尉。

从此,皇帝女婿照例授驸马都尉之官职,简称“驸马”。

中国人常说“闺女是爹妈的贴身小棉袄”,其实,姑爷(驸马都尉)也是贴身棉袄。

一路上,老人家总怕发生变故,遭遇刺客,每日沿途上百里往往布置几万便衣,24小时不眨眼地严防死守,还是不放心。

于是,三五名乘龙快婿改乘高头骏马,警惕地捍卫在御辇之侧,随驾护卫,以防不测。

这就是驸马!说白了,驸马就是皇上外出时的贴身保镖。

一般说来,驸马爷长得都不能太差,仪表堂堂地在两厢伺候或勤王护驾,除忠心耿耿之外,还可显示皇家姑爷之气派,甚至因英俊威武,可震慑恐吓图谋不轨的刺客。

如果驸马是何晏这样的美男子,那就更好啦!可以牢牢吸引住沿途站在远处围观或夹道欢迎男女之眼球,尤其赢得中年以下女性之芳心,分散其注意力,俟其清醒之后,车队早已风驰电掣地过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晏
何进之孙
尚公主
以主婿拜驸马都尉
表一:三国时期做过驸马都尉的人的基本情况
表二:两晋时期被拜为驸马都尉的人的基本情况
驸马都尉
家世出身
婚配公主
起家官
拜驸马都尉原因及升迁
傅玄(西晋217--218)
出身于官宦家庭

举秀才后,选为著作史
晋武帝即位,进傅玄“爵为子,加驸马都尉”
王浚(西晋)
王沈子

驸马都尉
年十五,沈薨,无子,亲戚共立浚为嗣,拜驸马都尉。历任员外散骑侍郎,员外常侍,迁越骑校尉、右军将军。出补河内太守,东中郎将,镇许昌。
王济(西晋)
王浑子
尚常山公主
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
仕进虽速,论者不以主婿之故,咸谓才能致之。累迁侍中
华恒(西晋)
魏太尉华歆后裔,华廙少子
司马炎女荥阳公主
驸马都尉
尚公主拜驸马都尉。元康初(291),恒选为太子宾友,赐爵关内侯,累迁领军,加散骑常侍。愍帝即位(313),以恒为尚书,进爵苑陵县公。
孙会(西晋)
桓温(东晋312—373)
宣城太守彝之子
南康长公主
驸马都尉
尚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累迁徐州刺史
孙秀子
尚河东公主
射声校尉
孔愉(西晋)
父恬,湘东太守。从兄侃,大司农。俱有名江左。

参军
建兴初,始出应召。为丞相掾,仍除驸马都尉、参丞相军事
刘绥(东晋)
刘隗子

初举秀才,除驸马都尉、奉朝请。
王敦(东晋)
司徒导之从父兄也。父基。治书侍御史
武帝女襄城公主
驸马都尉
尚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太子舍人。历任黄门侍郎,中书监,扬州刺史,大将军,江州牧,后自贬
郑浑
其先祖郑兴、郑众皆名儒

京兆尹
魏文帝即位,被任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后调任阳平、沛都二郡太守
贾穆
贾诩长子

曹丕即位,为报贾诩之恩,封诩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
诸葛瞻
诸葛亮之子
尚公主
被后主刘禅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
诸葛乔
诸葛亮养子

亮以乔为己适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
驸马都尉
家世出身
婚配公主
起家官
拜驸马都尉原因及升迁
郭详
文德郭皇后,即郭嬛兄弟郭表子

驸马都尉
郭太后驾崩,曹叡晋封详为驸马都尉
杜袭
曾祖父安,祖父根,著名前世

袭领丞相长史
随太祖讨张鲁,太祖还,拜袭为驸马都尉。后以袭为留府长吏,驻关中
邓良பைடு நூலகம்
汉司徒邓禹后人

承袭父亲的爵位,封阳武亭候
刘禅准备投降魏国时任命邓良为驸马都尉。后被晋武帝任命为广汉太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