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仪的调试与检测实施手册
心电仪操作指南

心电仪操作指南一、引言心电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记录和诊断心脏电活动。
正确操作心电仪对于获取准确的心电图数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电仪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心电仪。
二、仪器准备1. 确保心电仪已正确接通电源,并接地良好。
2. 检查心电仪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3. 准备插入式电极或贴片电极,并确保其与心电仪连接良好。
三、患者准备1. 将心电仪放置在患者舒适的位置上,并确保患者舒适。
2. 清除患者身体部位的污垢,以确保电极与皮肤间的接触良好。
3. 如果有需要,剃除患者部分毛发,以确保电极与皮肤间的接触良好。
四、操作流程1. 正确连接电极:根据需要选择插入式电极或贴片电极,并将其连接到心电仪的相应插孔或端口上,确保连接牢固。
2. 定位电极: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电极定位。
常用的电极定位方法包括四肢导联、胸前导联和六肢导联等,具体详见心电仪使用手册。
3. 打开心电仪:按下电源按钮,启动心电仪。
4. 设置参数:根据患者需求和医生建议,设置心电仪的采样率、滤波器和增益等参数。
5. 开始记录:将电极与患者的皮肤良好接触后,按下记录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
6. 结束记录:记录一定时间后,按下停止按钮结束记录。
7. 打印或保存:根据需要,将心电图数据打印出来或保存到电脑或存储设备中。
五、注意事项1. 操作前务必先阅读心电仪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正确操作。
2. 心电仪应放置在平稳的表面上,避免不必要的震动或晃动。
3. 电极与皮肤间的接触要良好,确保记录到准确可靠的心电图数据。
4.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度的湿度或干燥。
5. 定期检查心电仪的电极和连接线,确保其完好无损。
6. 使用心电仪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六、结语正确操作心电仪对于医疗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心电仪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用户正确操作心电仪提供一些帮助。
在操作心电仪时,务必严格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检查仪器的状况,以确保记录到准确可靠的心电图数据,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心电图诊断技术与操作规范手册

心电图诊断技术与操作规范手册1. 引言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诊断技术和操作规范的详细说明。
通过遵守本手册中的指导,医务人员能够准确地进行心电图的诊断和操作,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心电图诊断技术2.1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记录了心脏在一定时间内的电活动情况。
了解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对于正确解读和诊断心电图至关重要。
本章节将介绍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2.2 心电图特征分析正确分析和解读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和特征对于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心电图上常见的波形和特征,并提供相应的诊断指导。
3. 心电图操作规范3.1 心电图设备的操作正确操作心电图设备能够获取高质量的心电图记录,为后续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章节将介绍心电图设备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2 心电图导联的正确放置心电图导联的正确放置对于获取准确的心电图记录至关重要。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不同导联的放置方法和技巧。
3.3 心电图记录的标准化为了便于不同医生之间的沟通和比较,心电图记录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章节将介绍心电图记录的标准化要求和方法。
3.4 心电图报告的撰写心电图报告是对心电图记录进行诊断和总结的重要文档。
本章节将介绍心电图报告的撰写要求和内容。
4. 总结本手册提供了关于心电图诊断技术和操作规范的详细说明。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本手册的指导进行心电图的诊断和操作,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注:本手册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和诊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
心电图诊断技术与操作规范手册

心电图诊断技术与操作规范手册1. 引言本手册旨在提供心电图诊断技术的操作规范,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心电图设备并准确诊断心脏病。
本手册适用于有相关医学背景知识的医务人员,并建议在使用心电图设备之前详细阅读本手册。
2. 心电图设备的使用2.1 设备准备在使用心电图设备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设备的电源正常供电。
- 检查设备的连接线和电极是否完好无损。
- 验证设备的设置和参数是否符合诊断要求。
2.2 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步骤可以确保心电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心电图设备的一般操作步骤:1. 让患者舒适地躺下,并确保皮肤干燥清洁。
2. 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正确连接导联线和电极。
3. 在设备上选择正确的导联模式和心电图记录速度。
4. 按下记录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
5. 在记录过程中,确保患者保持安静,不要移动。
6. 记录完毕后,保存心电图数据并断开设备连接。
3. 心电图诊断技术3.1 心电图波形解读心电图波形是心脏电活动在时间和振幅上的图示。
以下是常见的心电图波形及其解读:- P波:代表心房收缩,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正向的。
- 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呈现特定形态。
- T波:代表心室复极,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正向的。
3.2 常见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可以指示心脏病的存在或其他疾病的影响。
以下是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及其可能的诊断意义:- 心房颤动:心房电活动不规则,可能提示心房颤动的存在。
- 心室早搏:心室电活动提前出现,可能提示心室早搏的存在。
- ST段抬高或压低:可能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存在。
4.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心电图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遵循设备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
- 确保设备连接线和电极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 尽量减少心电图记录过程中的干扰,保持患者的安静和舒适。
5. 总结本手册介绍了心电图诊断技术的操作规范,包括设备的使用和心电图波形解读。
心电图检查操作手册

心电图检查
【适应证】
1、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对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作用。
3、心电监护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4、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5、一般健康体检。
【禁忌症】
无禁忌症。
【准备工作】
1、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
2、器械准备:心电图机、心电图记录纸、检查床、、酒精棉球、夹酒精棉球用的止血钳。
【操作方法】
1、体位:嘱患者平静仰卧床上,暴露小腿和前臂。
2、导联连接:
(1)用酒精棉球消毒、湿润安放电极的部位。
(2)正确连接各导联。
3、心电图描记:输入病人性别、年龄等。
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平稳,有无干扰。
待波形稳定后即可记录。
常规导联应包括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
4、V
5、V6共12个导联。
还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心电图变化决定描记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加做导联。
4、描记完毕后:应马上在心电图记录纸上注明姓名、科室等。
然后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出具检查报告结果。
【注意事项】
1、必须用校检合格、性能良好的心电图机进行检查。
2、为避免交流电和外来电的干扰,心电图机附近不宜有大型的带电设备。
3、尊重病人的隐私,保证检查环境的私密性。
4、室内温度适中,以避免肌肉震颤而引起伪差。
为避免基线漂移,描图时,病人不宜说话、移动肢体及过度呼吸。
心电图仪的调试与检测实施手册.

心电图仪调试与检测实施手册一、项目描述:在当今社会中,心脏病等心血管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疾病,号称“头号杀手”。
由于心脏病有突发性以及长久性,对心脏病人也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监护。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
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
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
心肌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
如果在体表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机(即精密的电流计)的两端,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
项目的功能和性能1)检测心电信号并进行放大2)单片机AD信号采集3)LCD心率显示4)PC机心电图显示心电图仪的主要技术参数1)输入阻抗>1MΩ2)输入端短路噪声电压峰-峰值(P-P)<=10uV3)CMRR>=60db4)电压增益:>=1000倍5)50HZ干扰抑制滤波器:>=20dB6) 带宽:0.05Hz~30HZ(以10Hz为基准,+0.4dB,-3.0dB)3、已具备资料(1)相关学习资料(2)心电图仪调试与检测工艺文件(3)电路板、元器件及配件二、项目资讯1.心电图仪的使用场合?2.心电图仪的结构组成?3.画出电源处理电路的电路图并分析工作原理?4.画出采集电路的电路图并分析工作原理?5.画出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并分析工作原理?6.画出单片机接口电路的电路图并分析工作原理?三、项目计划1、根据电路原理图,列出材料清单。
2、查阅手册和网络资料,制定一个心电图仪费用预算计划表。
3、确定本项目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辅助设备,填写下表。
4、本任务需要选择哪些仪器仪表?为什么?5、文字阐述心电图仪单板调试与检测工艺流程。
6、文字阐述心电图仪整机调试与检测工艺流程。
7、制作项目进程表。
四、项目决策1、分小组讨论,分析阐述各自计划和调试、检测流程,确定方案。
心电仪的操作指南

心电仪的操作指南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而心电仪则是用于获取和记录心电图数据的设备。
正确操作心电仪对确保心电图准确性、提高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心电仪的操作指南,助您正确操作心电仪,获得准确、可靠的心电图数据。
一、准备工作1. 确认设备完好:在使用心电仪之前,需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包括连接线是否完好、传感器是否损坏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2. 准备好所需材料:确认所需纸张、导联贴片、胶带等材料齐备,并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二、操作步骤1. 告知患者和准备患者:a. 向患者说明心电图的目的和过程,解答其可能的疑虑和问题,获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b. 告知患者需要脱去上身衣物,并需要贴上导联贴片等操作步骤,以保证信号传感器的粘附性能。
2. 心电仪准备:a. 打开心电仪电源,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b. 插入纸张,调整纸张速度和增益等参数设置,根据需要调整。
3. 插入导联线与贴片:a. 确认导联线上的插头与心电仪连接口匹配,并将其插入相应的连接口。
b. 根据心电图记录需要,使用正确的导联贴片并插入相应的导联线连接口,确保患者每个导联点的连接正常。
4. 定位导联贴片:a. 根据心电图的记录需要,正确定位导联贴片。
主要有四肢导联和胸前导联两种定位方式。
b. 四肢导联:贴片分别贴在右腿、左腿、右手、左手四个部位,可通过腿部带子或自粘贴片固定。
c. 胸前导联:贴片依次贴在心脏相应的导联点上,一般为V1至V6。
5. 启动心电仪:a. 检查导联是否准备就绪,确认导联的正常连接。
b. 点击心电仪上的启动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
c. 在记录过程中,应避免移动导联或干扰导联线,以免产生干扰信号。
6. 停止记录和打印:a. 在记录完成后,点击心电仪上的停止按钮,停止记录。
b. 撕下打印纸,检查打印的心电图是否清晰、完整。
三、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心电仪的使用说明,了解各个按钮和参数的功能。
心电仪操作手册

心电仪操作手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检查手段。
心电仪是进行心电图检查的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和健康管理领域。
为了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心电仪,以下是一份心电仪操作手册,旨在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导。
一、准备工作1. 打开心电仪电源,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根据需要连接心电仪至电源或电池,确保设备供电充足。
3. 将心电仪与电源线或电池连接好,并确保插头牢固。
4. 检查心电仪的电极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松动应立即更换或调整。
二、准备患者1. 进入心电图检查房间准备患者,确保环境安静舒适,以避免干扰。
2. 告知患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或身体活动,并解释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3. 清洁患者皮肤,去除汗水、油脂或其他物质,以提高传感器与皮肤的接触质量。
三、心电仪操作步骤1. 将心电仪的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身体相应位置,如胸部和四肢。
根据需要,可以有2至12个电极进行检测,具体位置根据医生或操作手册指导。
2. 确保电极贴片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且贴片之间无间隙。
保持电极贴片干燥,避免沾水。
3. 启动心电仪软件或按下相应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
根据指示选择合适的记录时间和导联方式。
4. 记录时间结束后,保存心电图数据,并进行分析。
根据需要,可以打印或导出记录的心电图数据以供医生分析和诊断。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心电仪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电子设备或杂散电源接触,以免干扰心电信号。
2. 及时更换电极贴片和电池,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注意心电仪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避免长时间不必要的操作或干扰。
4. 若出现心电仪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
五、操作规范与安全1.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资质,确保能够正确操作心电仪。
2. 在操作过程中需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流程,确保安全与隐私保护。
3. 心电仪的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校准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心电图机使用及技术指标检测实验指导

医用电子学实验指导:实验四、心电图机的使用及技术指标检测姓名:学号:专业:学院:年级:一、实验目的:(1)了解心电图机的简要原理;(2)学习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3)学习测量心电图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设备XD7100型心电图机三、实验原理人体的心肌细胞在博动过程中会周期性的产生生物电,整个心脏的心肌细胞所产生的生物电等效一电偶向量,称为心电向量,心电向量随心脏的博动而周期变化,通过人体在体表产生随时间周期变化的电势分布,心电图是从体表记录的心脏电位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
它可以反映出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位变化,心电图可辅助诊断心脏的状态,通过心电图机记录心电图,心电图机一般取身体特定部位的电势进行测量,测量点的组合方式称为导联。
在心电图记录纸上,横轴代表时间。
当标准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1mm代表0.04s;纵轴代表波形幅度,当标准灵敏度为10mm/mV时,每1mm代表0.1mV。
心电图的典型波形:心电图机要准确的记录心电图,必须满足各项指标要求,主要有:(1)放大器的增益,要求灵敏度置“1”时,输入1mV信号,记录笔位移大于10mm;(2)噪音和漂移,理想情况,当输入信号不变时,心电图机应记录一水平线,若有噪音干扰或漂移时,心电图机记录失真,各波形意义如下图所示:(3)放大的对称性,指心电图机对信号的增加与减少有对称的放大;(4)记录纸带的走纸速度准确;(5)振幅对频的响应,为有效检测心电信号,要求心电图机对频率的响应符合特定要求,常用时间常数来表示,时间常数T的意义如下图所示:要求T=1.5~3.5s;(6)谐振抑制的阻尼,心电图机中用以抑制记录器本身产生谐振的作用称为阻尼。
阻尼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心电图波形失真,必须使其达到如下图所示“阻尼正常”的要求:本实验通过检测以上心电图机的技术指标,评价心电图机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学习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1)检测心电图机增益,灵敏度置“1”,导联选“TEST”,输入1mv定标信号,记录描笔位移,正常标准:>=10mm;(2)检测心电图机的噪音和漂移,输入为零,记录描笔位移,正常标准:直线;(3)检测心电图机的放大对称性,分别输入+1mv及-1mv定标信号,记录描笔位移,正常标准:正负信号描笔位移振幅相等;(4)检测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走纸速度选“25mm/s”,输入1mv定标信号,同时开始记时,10秒后再输入1mv定标信号,测量10秒走纸位移可求出实际走纸速度,正常标准:25mm/s;(5)检测心电图机振幅对频率的响应,根据实验原理测定心电图机的时间常数T,正常标准:T=1.5~3.5;(6)检测心电图机谐振抑制的阻尼,记录1mV定标信号,检查阻尼是否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仪调试与检测实施手册一、项目描述:在当今社会中,心脏病等心血管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疾病,号称“头号杀手” 。
由于心脏病有突发性以及长久性,对心脏病人也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监护。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
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
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
心肌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
如果在体表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机(即精密的电流计)的两端,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
项目的功能和性能1)检测心电信号并进行放大2)单片机AD 信号采集3)LCD 心率显示4)PC 机心电图显示心电图仪的主要技术参数1 )输入阻抗>1M Q2)输入端短路噪声电压峰-峰值(P-P)<=10uV3)CMRR>=60db4)电压增益:>=1000 倍5)50HZ 干扰抑制滤波器:>=20dB6)带宽:0.05Hz~30HZ (以10Hz 为基准,+0.4dB,-3.0dB )3、已具备资料(1)相关学习资料(2)心电图仪调试与检测工艺文件(3)电路板、元器件及配件二、项目资讯1. 心电图仪的使用场合?2. 心电图仪的结构组成?3. 画出电源处理电路的电路图并分析工作原理?4. 画出采集电路的电路图并分析工作原理?5. 画出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并分析工作原理?6. 画出单片机接口电路的电路图并分析工作原理?三、项目计划1、根据电路原理图,列出材料清单。
2、查阅手册和网络资料,制定一个心电图仪费用预算计划表。
4、本任务需要选择哪些仪器仪表?为什么?5、文字阐述心电图仪单板调试与检测工艺流程。
6、文字阐述心电图仪整机调试与检测工艺流程。
7、制作项目进程表。
四、项目决策1、分小组讨论,分析阐述各自计划和调试、检测流程,确定方案。
2、老师指导确定最终流程图、调试与检测方案。
3、每组选派一位成员阐述方案。
五、项目实施5.1 调试前准备(1 )调试人员的培训技术部门组织调试、测试人员熟悉整机工作原理、技术条件及有关指标,仔细阅读调试工艺卡,使其明确调试内容、方法、步骤、设备使用及注意事项。
(2 )技术文件的准备产品调试之前,调试人员应准备好产品技术条件、技术说明书、电原理图、检修图和调试工艺卡等技术文件。
(3 )仪器、仪表的准备按照技术条件的规定,准备好测试所需要的各类仪器设备。
要求所用仪器、仪表应是符合计量标准和调试要求,并在有效期之内,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满足测试精度范围的需要,并按要求放置好。
(4 )被调物件的准备准备好需要调试与检测的电路板。
(5 )场地的准备调试场地应整齐、清洁、按要求布置,要避免高频、高压、强电磁场的干扰。
如调试高频电路应在屏蔽间进行。
(6 )个人准备。
调试人员应按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上岗准备,调试用图纸、文件、工具、备件等都应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5.2 调试安全操作规程(1 )测试环境的安全措施:无裸露的带电导体(如电源线、插头、电源开关等)。
(2 )测试仪器的安全措施:①仪器及附件的金属外壳应接地良好。
②仪器地线必须与机壳相连。
(3 )操作安全措施:①在接通被测电路的电源前,应检查其电路及连线有无短路等不正常现象;接通电源后,应观察电路板有无冒烟、打火、异常发热等情况。
如有异常现象,立即切断电源,查找故障原因。
②禁止调试人员带电操作,当补焊、焊接元件时,一定断开电源。
③如有高压测试调整,调试前应做好绝缘安全准备,如穿戴好绝缘工作鞋、绝缘工作手套等。
④ 使用和调试MOS 电路时必须佩戴防静电腕套⑤强电调试时至少应有两人在场 ,以防不测。
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拨动总闸、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及各种旋钮,以免造成事故。
5.4 调试调试仪器和工具:数字万用表(精度为3位半),双踪示波器,信号源(30MHz 以上), 调试台,放大镜,螺丝刀,镊子,电烙铁等。
5.4.1通电前检查(1)目测:焊装好的电路板主板应清洁、无锡渣,无明显的错焊、漏焊、虚焊和短路。
比 如:电解电容、二极管是否焊反。
参数是否按清单提供的标号位置焊接, 芯片方向是否正确,保险管是否装入等。
(2 )电路板电阻测试指标电路板电阻测试指标值序号名称测试点i正向电阻指标【k Q]测试点2备注⑥ 调试工作结束或离开工作场所前5.3板调工艺流程应关掉调试用仪器设备等电器的 电源。
正弦波调试__、 .人体调试■软件调试XZ前级放大调试前级放大调 试下载程序"■-低通调试低通调试测试与优化"LA50Hz 陷波器调试50Hz 陷波器调试固化程序后级放大调后级放大调试试通电前检查I 」电源调试板调工艺流程图用数字万用表的200k Q档测试表1和表2中测试点1对测试点2间的电阻值。
5.4.2 电源调试与检测设备:万用表或示波器。
测试1、2、3项将万用表置于DC20V档,测试上表中的直流电压,测试结果应满足指标要求。
测试时,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上表中的“测试点2 ”、红表笔接上表中的“测试点1 ” ;5.4.3 前级放大器调试(1 )跟随器电路调试设备:示波器、波形发生器。
在输入端RA输入100mV,30Hz正弦波,LA端接地,U1的1脚可测到100mV,30Hz无畸变正弦波。
否则检查U1附近电路,检查方法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在输入端LA输入100mV,30Hz正弦波,RA端接地,U1的7脚可测到100mV,30Hz无畸变正弦波。
否则检查U1附近电路,检查方法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2 )差分放大器电路调试设备:示波器、波形发生器。
在输入端RA输入100mV,30Hz正弦波,LA端接地,U2的7脚可测到3V左右,30Hz无畸变正弦波。
否则检查U1、U2附近电路,检查方法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在输入端LA输入100mV,30Hz正弦波,RA端接地,U1的7脚可测到-3V,30Hz 无畸变正弦波。
否则检查U1、U2附近电路,检查方法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5.4.4 低通滤波器测试设备:示波器、波形发生器。
在输入端RA 输入100mV ,30Hz 正弦波,LA 端接地,U2 的14 脚可测到xV ,30Hz 无畸变正弦波。
增加正弦波频率至50Hz ,观察到波形幅度大幅衰减。
否则检查U2 附近电路,检查方法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5.4.5 50Hz 陷波器测试设备:示波器、波形发生器。
在输入端RA 输入100mV ,80Hz 正弦波,LA 端接地,U3 的1 脚可测到xV ,80Hz 无畸变正弦波。
降低正弦波频率至50Hz ,观察到波形幅度大幅衰减。
否则检查U2 附近电路,检查方法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5.4.6 后级放大器测试设备:示波器、波形发生器。
更换R36 、R41 、R42 为10K 电阻(设置放大倍率为1)。
调整偏置电位器P2 使U2 的9 脚电压为100mV 。
在输入端RA 输入100mV ,30Hz 正弦波,LA 端接地,分别测试U2的8脚、U3的8脚、U3的14脚可测到xV , 30Hz无畸变正弦波。
测试成功后,更换R36、R41 、R42 为原阻值。
否则检查U3 附近电路,检查方法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5.4.7 人体测试设备:示波器、心电导联线、心电电极。
通电并测试RA、LA 、RL 端口电压为0V ;连接导联线至电路板J1 口,在人体胸两侧、以及右下肋骨处粘贴电极并与导联线连接。
使用示波器测试R38 与R53 的公共脚,可见图1 的波形。
否则检查电极连接,检查方法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5.4.8 软件调试(1 )软件下载设备:计算机和专用软件。
使用计算机把,已经调试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
(2 )软件调试设备:计算机和专用软件。
接入人体,连接心电图仪与PC机的串行接口。
在PC机端启动心电监控软件,即可观察到图1的波形。
否则修正程序参数。
549 固化程序设备:计算机和专用软件。
把参数修正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
5.5 整机装配5.5.1 装配流程图整机装配流程图5.5.2 材料准备装配前准备好下列部件:调试成功的电路板、机箱、接插件等材料。
5.5.3 安装控制板用螺丝钉把电路板固定到机箱的底部。
5.5.4 装插头用导线把控制板上的电源线接到面板上已固定好的插头上,同样接导联线的引出线。
5.5.5 装表盖把心电仪的外壳装好。
在接头处贴上标签,表明接头的名称。
5.5.6 材料准备5.6 整机调试与检测变送器整机装配完成后,测试整机的功能、性能和技术参数。
5.6.1 心电波形测试设备:示波器、心电导联线、心电电极。
通电并测试RA、LA、RL 端口电压为0V ;连接导联线至电路板J1 口,在人体胸两侧、以及右下肋骨处粘贴电极并与导联线连接。
使用示波器测试R38 与R53 的公共脚,可见图1 的波形。
否则检查电极连接,检查方法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5.6.2 LCD 显示测试设备:目测。
接入人体时,LCD 正确显示人体心跳、系统工作状态,否则检查电路板。
六、项目检查与项目评估1、检查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2、小组讨论,自我评述完成情况及发生的问题,小组共同给出提升方案和效率的建议。
3、小组准备汇报材料,每组选派一人进行汇报。
4、老师对项目情况进行评价。
5、整理相关资料,列表说明项目资料及资料来源,注明存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