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蜂蛰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蜂蜇伤的急救方法

蜂蜇伤的急救方法蜂蜇伤是常见的外伤情况之一,一旦被蜂蜇伤,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甚至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蜂蜇伤的急救方法。
1. 确认蜂蜇伤:首先要确认伤口是由蜂蜇引起的,通常蜂蜇伤会留下一个小的刺孔,周围可能会有红肿和疼痛。
如果你看到蜜蜂或者黄蜂在附近,那末很有可能是蜂蜇伤。
2. 尽快将蜂刺取出:蜂刺会释放毒液,所以要尽快将蜂刺取出。
使用细尖的物体,如指甲或者刀片的背面,轻轻刮去蜂刺,避免用手指捏压,以免将毒液挤入伤口。
3. 清洁伤口: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洁伤口,轻轻擦拭,避免破坏伤口周围的皮肤。
然后用温水冲洗干净。
4. 冷敷伤口:将冰块或者冷水包裹在毛巾中,轻轻敷在伤口上,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
每次冷敷持续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
5. 使用止痛药:如果疼痛无法忍受,可以使用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
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使用,避免过量。
6. 避免刺激:避免刺激伤口,如避免磨擦、挤压或者揉搓伤口,以免引起更多的疼痛和肿胀。
7. 观察过敏反应:有些人对蜂蜇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包括呼吸难点、喉咙肿胀、呕吐、头晕等症状。
如果浮现这些症状,应即将就医或者拨打急救电话。
8. 不要挤压蜂毒囊:蜂毒囊可能附着在蜂刺上,切勿挤压或者用嘴吮吸,以免将更多的毒液注入伤口。
9. 注意伤口感染: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使用过多的外用药物,以免引起感染。
如果伤口浮现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10. 预防蜂蜇:为了预防蜂蜇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穿着明艳的衣物和花纹过于复杂的衣物,因为这些会吸引蜜蜂;在户外用品上喷洒驱虫剂;不要赤脚在草地上行走;不要挨近蜂巢或者蜜蜂的食物来源。
总结:蜂蜇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甚至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在处理蜂蜇伤时,要尽快将蜂刺取出,清洁伤口,冷敷伤口,使用止痛药,避免刺激伤口,观察过敏反应等。
急救手册:蜜蜂蜇伤

急救手册:蜜蜂蜇伤
症状
人被蜂刺后,局部有疼痛、红肿、麻木等症状,数小时后能自愈;少数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刺伤处出现水疱。
急救方法
1.局部处理:伤口残留毒刺的立即拔出或用针挑出,但勿挤压蛰伤处,以免增加毒液的吸收;也不可用嘴吸出毒素,那样可能让毒素从口腔的微小损伤进入体内。
蜜蜂蛰伤,因其毒液多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涂敷蛰伤局部;黄蜂蜂毒与蜜蜂蜂毒不一样,为弱碱性,所以局部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
2.止痛
蛰伤局部疼痛剧烈时可在伤口近心端皮下注射盐酸吐根碱30毫克;
3.全身症状处理
轻者可口服抗组胺药;重者皮下注射或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1毫升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
4、当蜂毒剧烈,一旦因过敏性休克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的则应立即现场进行心肺复苏;并等待急救车前来救援。
如何应对被毒蜂蜇伤的情况

如何应对被毒蜂蜇伤的情况近年来,毒蜂蜇伤已成为常见的伤害事件。
被蜂蜇后,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水肿、红肿、痒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那么面对被毒蜂蜇伤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呢?一、及时采取切断器和吸毒器被毒蜂蜇伤后,第一时间应该做的是切断器和吸毒器。
切断器通常是由一支尖细的切片、一个析合钳和一个优质的吸管组成的,吸管可以把蜂毒吸出来。
三合一毒物吸引器更方便,集成了切断器、吸毒器和消毒剂,有手带的设计,方便患者自行处理。
在使用器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压迫病变区域,以免影响到伤口愈合。
同时,要及时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二、使用抗过敏药物被毒蜂蜇后,人体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腹泻等。
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治疗,如扑尔敏片、氯雷他定等。
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喉部水肿、呼吸困难、猝死等情况,需要马上进行紧急救治。
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你被毒蜂蜇了。
医护人员将根据情况给予紧急治疗。
三、冷敷、包扎和饮食对于被毒蜂蜇伤较轻,没有出现过敏反应的病患,可以采用冰敷、温敷、局部包扎等方法。
局部包扎是指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在被蜇伤的部位上,以减轻局部水肿和疼痛。
此外,饮食也可以辅助缓解疼痛和加速伤口愈合。
可以饮用一些具有消炎、抗病毒作用的饮料,如热姜水、柠檬水、葡萄柚汁等。
同时,可以多饮热水,促进毒素的排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被毒蜂蜇伤:1. 不拍打或追逐蜜蜂,避免惊动它们。
这样有可能会引起它们的攻击。
2. 穿上光线颜色较亮、身体覆盖率较高的衣服,在户外活动时,可以穿白色或浅色服装。
3. 尽量不在花丛中喝水或进食。
4. 在野外徒步或露营时,如果未知现场情况,应尽量不穿短裤或裙子。
总之,被毒蜂蜇是常见的伤害事件,但是只要及时应对,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电击,可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被蜂蛰伤后的紧急救护措施

被蜂蛰伤后的紧急救护措施
蜜蜂和黄蜂是常见的昆虫,而当它们袭击的时候,它们的刺会释放毒液,导致
局部疼痛,发热和红肿等症状。
尽管蜂蛰较为常见,然而知道如何进行紧急救护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被蜂蛰伤后的紧急救护措施:
1. 尽快将蜂咬部位从身体上移开
如果被蜜蜂或黄蜂蛰了,应该立即将蜂咬部位从身体上移开,可以使用指甲或
者刀尖轻轻刮开,并注意不要挤压毒液囊,因为这会使毒液进一步注入。
2. 清洗蜂咬部位
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洗蜂咬部位,并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伤口上。
这将会缓解痛苦,并减轻发烧以及红肿的症状。
3. 处理局部疼痛
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止痛药或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瘙痒。
如果您对药物
敏感或有过敏史,应该先咨询医生。
4. 观察症状
如果被蜂蛰后,您仍然感到不适或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例如呼吸急促,喉咙痛,头晕或恶心,应该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因为可能发生窒息和休克等情况。
5. 预防被蜂蛰伤
最有效的预防被蜂蛰伤的方法是避免吸引蜜蜂或黄蜂的注意。
在户外时,应该
避免使用芳香香水和香味强的护肤品,穿深色衣服以减少被蜜蜂和黄蜂吸引,避免到蜜蜂和黄蜂聚集的区域。
总结
无论您是在户外野营,还是在家中草坪修剪,被蜂蛰伤可能发生。
当出现这种
情况时,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将可以减轻您的痛苦,并防止内部感染。
记住以上的紧急救护措施,以确保您正确应对被蜂蛰伤。
蜂蜇伤实施方案

蜂蜇伤实施方案一、概述。
蜂蜇伤是指人体被蜜蜂、黄蜂、蚂蜂等蜂类昆虫螫伤所致的损伤。
蜂螫伤后,可引起局部疼痛、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蜂螫伤的处理,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二、急救措施。
1. 首先,被蜜蜂或其他蜂类昆虫螫伤后,要及时将蜂刺取出。
可以使用指甲或者针头将蜂刺轻轻刮出,切忌使用手指捏压,以免将毒液挤入伤口。
2. 清洁伤口。
用肥皂水或者消毒酒精棉球擦拭伤口,以避免细菌感染。
3. 冷敷。
用冰袋或者冰块敷在伤口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 局部处理。
可以使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膏或者喷剂,如红霉素软膏、氢化可的松喷雾等,以减轻症状。
5. 注意观察。
被蜂螫伤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出现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三、预防措施。
1. 注意穿着。
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穿长袖衣物和长裤,避免裸露皮肤。
2. 避免使用香水。
蜜蜂等昆虫对花香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避免使用香水等花香味的化妆品。
3. 注意环境。
在野外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踩踏到蜜蜂等昆虫的巢穴。
4. 携带急救药品。
对于易过敏的人群,如蜂螫后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的人,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品,以备急用。
四、总结。
蜂蜇伤虽然常见,但如果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可以减轻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于蜂螫伤的处理,需要有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措施,避免蜂螫伤的发生。
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蜂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做好自我防护,保护自己的健康。
蜂蛰伤护理查房最后总结

蜂蛰伤护理查房最后总结
蜂蛰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创伤,通常会引起疼痛、红肿和瘙痒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关于蜂蛰伤护理的总结:
1.及时处理伤口:如果被蜜蜂或黄蜂蛰伤,应立即将刺拔出,并用冷水冲洗伤口。
如果有残留的毒液,可以用指甲或刀片轻轻刮掉。
2.冷敷:在伤口周围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可以使用冰块、冷水毛巾或冰袋等物品进行冷敷。
3.使用止痛药: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来缓解症状。
但是请注意不要滥用药物,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
4.避免搔抓:虽然瘙痒感很强烈,但避免搔抓伤口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来减轻瘙痒感。
5.注意观察:如果伤口出现发热、化脓、红肿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被蜜蜂或黄蜂蛰伤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应立即就医。
总之,及时处理伤口、冷敷、使用止痛药、避免搔抓和注意观察是处理蜂蛰伤的关键步骤。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蜂蛰伤如何治疗

蜂蛰伤如何治疗简介蜂蛰伤是指被蜜蜂或其他类似昆虫叮咬或蜇伤后引起的伤害。
虽然大多数蜂蜇伤是轻微的,并可自行痊愈,但对某些人来说,蜂蛰伤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一、急救措施如果您被蜜蜂或其他类似昆虫蜇伤,以下是一些急救措施可以帮助您缓解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尽快远离蜜蜂,避免再次受到叮咬或蜇伤。
2.用刀背或指甲尽量将蜇刺从皮肤上刮出,避免用镊子把蜇针挤压进皮肤。
3.如果可能,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再用温水冲洗,以此来清除伤口周围的细菌。
4.冷敷伤口,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肿胀。
可以用冰块或冷水毛巾进行冷敷,每次持续10-15分钟。
5.可以使用非处方的止痛药缓解疼痛和肿胀,并且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减轻过敏反应。
6.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可以用消毒药水或盐水清洗,之后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
二、过敏反应对于某些人来说,蜂蛰伤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这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
以下是过敏反应的症状和处理方法:1. 轻度过敏反应•症状:局部红肿、瘙痒、轻度疼痛等。
•处理:按照急救措施的步骤进行治疗,如冷敷、止痛药、抗组胺药物等。
2. 中度过敏反应•症状:局部红肿、瘙痒、疼痛加重,伴有全身疲乏、头晕、恶心、呕吐等。
•处理:立即就医,由医生评估病情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和抗过敏药物。
3. 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症状:全身红肿、全身瘙痒、气喘、呼吸急促、昏迷、心悸、血压下降等。
•处理:紧急就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可能需要进行抢救措施,如注射肾上腺素、给予氧气治疗等。
三、感染处理蜂蛰伤后,如果合适的护理和预防措施得当,一般不会感染。
然而,有时伤口可能会被细菌污染并引起感染,此时需要及时处理。
以下是感染伤口的常见症状: - 红肿/肿胀/变硬 - 疼痛加重 -渗出物或脓液的产生 - 发热如果您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可能包括开刀排脓、使用抗生素等。
蜂蛰伤急救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被蜜蜂、黄蜂、马蜂等蜂类昆虫蛰伤后引起的疼痛、红肿、瘙痒等症状。
蜂蛰伤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蜂蛰伤发生后,及时进行急救治疗非常重要。
以下是蜂蛰伤急救治疗的标准格式文本:1. 确保安全:首先,确保自己和被蜂蛰伤的人的安全。
如果还有蜜蜂在附近,尽量远离蜂巢或蜜蜂的活动区域,以免再次被蛰伤。
2. 移除蜂刺:用指甲或细小的物体轻轻刮去蜂蛰伤处的蜂刺。
切勿用镊子或钳子夹取,以免挤压蜂毒进入伤口。
3. 清洁伤口:用温和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清洁蜂蛰伤处,以防止感染。
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洁。
4. 冷敷:将冰块或冷水敷在蜂蛰伤处,可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每次冷敷持续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
5. 使用止痛药:如果疼痛无法忍受,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
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
6. 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果你知道自己对蜂蛰过敏,或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应立即就医。
医生可能会给你注射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
7. 观察症状:蜂蛰伤后,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的症状。
如果伤口出现明显的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8. 预防未来蜂蛰伤:避免穿着鲜艳的衣物、使用香水或带有强烈气味的化妆品,以免吸引蜜蜂等昆虫。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靠近花丛、垃圾桶等可能有蜜蜂巢穴的地方。
9. 过敏测试:如果你曾经出现过严重的过敏反应,建议进行过敏测试。
过敏测试可以帮助确定你对蜂蛰等物质的过敏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情况下的蜂蛰伤急救治疗建议,如果你或他人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在进行任何急救治疗前,请先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蜂蛰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毒蜂蛰伤患者急救与护理的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救治患者生命。
方法本组病例特别加强了病情观察和有无过敏史的询问。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特征,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来诊时尽快用 2.5%的碘酊涂擦,拔出毒刺,辨别蜜蜂和黄蜂,分别给予2.5%的碳酸氢钠或者0.1%醋酸中和毒液。
全身反应轻,仅以局部疼痛红肿为主者于患处周围用2%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或季得胜蛇药调糊外敷。
出现全身反应症状较重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纠正休克,促进毒素排出。
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饮食及心理护理。
结果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本组31例患者全部与2~18d痊愈,痊愈率100%。
结论毒蜂蛰伤候及时处理伤口,拔出毒刺,中和毒液,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标签:蜂蛰伤;急救;护理
蜂蛰伤在基层医院是较常见的一种生物性损伤。
蜂毒素成分复杂:密封毒素含有组织胺。
黄蜂毒素初含有组织胺外,还含有5-羟色胺、缓激肽和胆碱酶等。
我们医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31例蜂蛰伤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蜂蛰伤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患者,男19例,女12例,年齡2~63岁,被蜂蛰伤大多在30处,期中1人有60处之多。
受伤部位:几乎所有患者的头面部程度不同的被蛰伤,其次是颈部和双肩部,少数在上下肢暴露部位。
绝大多数患者为多部位伤。
1.2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通过本院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预后良好。
临床治愈(体征全部消失)。
时间:2d内13例(占42%),3~4d10例(32%),5~7d4例(占1
2.9%),8d以上3例(9.7%),最长1例18d后皮疹完全中消失后出院。
2 抢救与护理
急救措施为尽快处理伤口,拔出毒刺,中和毒液,治疗过敏性反应。
2.1局部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2.1.1蜜蜂与黄蜂毒刺不同蜜蜂毒刺上有倒刺,蛰人后毒刺不能回流,可以继续蛰人。
护理时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或折断的毒刺,发现毒刺应立即小心的拔出。
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
如扎入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应加重,只能用尖细的刀或针头挑出毒腺囊及毒刺。
2.1.2蜜蜂与黄蜂的毒液的酸碱性不同蜜蜂毒液为酸性,被蜜蜂蛰伤可涂擦2.5%碳酸氢钠溶液;黄蜂的毒性为碱性,被黄蜂蛰伤可涂擦1%醋酸溶液。
2.1.3不同种类的蜂蛰伤患处皮肤均用2.5%碘酊涂擦2~4次。
因为碘酊具有杀灭伤口周围的致病微生物和劈坏生物毒素的作用。
本组病例反复涂擦碘酊没有发生1例皮肤感染。
2.1.4局部疼痛,红肿明显者可于患处周围2%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一次;亦可用季得胜蛇药6~8片研碎,温水10ml化开,搅拌为糊状,涂擦患部,10多次/d,直至肿消痛止。
四肢被蛰伤应减少患处活动,以减少毒素吸收。
2.2全身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蜂蛰伤出现全身反应,一般取决于蜂刺毒性、蜂毒量和个体的敏感性。
因此对本组病例特别加强了病情的观察和有无药物过敏史的询问。
2.2.1对轻者的护理被黄蜂1次或者少数蜜蜂蜇伤后,对蜂毒无特殊敏感者,局部出现灼痛或者刺痛,红肿在2h内均可消退,一般无全身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即可。
有过敏史者,仅出现局部症状我们也不轻易放走患者,以免发生意外。
经病情观察和生命体征监测,局部给予对症处理。
皮肤出现风团麻疹,类似寻麻症患者,口服苯海拉明50mg或扑尔敏8mg,3次/d。
胃肠痉挛者首次注射硫酸阿托品1mg,2~4h再注射0.5mg。
支气管痉挛者用0.1%肾上腺素1mg或氨茶碱0.25g,皮下或肌肉注射,以后视病情减量或改为口服氨茶碱0.2g,3次/d。
头痛发热者肌注射或口服安乃近0.5g,3次/d,如果效果不显著则采用冷敷。
待病情稳定,局部症状消失后,再让患者出院。
2.2.2对症状较重者的护理蜂蛰伤后局部症状不消失,并出现荨麻症,头晕,乏力等,可选用抗组织胺药;强的松20~30mg/d,逐日递减5mg至停药;季得胜蛇药片,首次5~20片,以后5~10片/6h;同时加强皮肤护理,还应建立静脉通道,对畏寒、发热者给予保暖,降温处理;有胸闷,呼吸困难者,予高流量氧气。
2.2.3对过敏性休克的护理蜂蛰伤发生过敏性休克与蜂毒量常无绝对关系。
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有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的作用,同时可达到稀释毒素,并促进毒素排泄的目的。
本组过敏性休克患者,经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500ml,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100U,维生素C
3.0,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 中静脉滴注,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等对症处理,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及四肢皮肤色泽温度变化,调整药物的用量和输液速度,低血压很快得到修正。
3 讨论
3.1当被毒蜂蛰伤后应尽早拔出蜂刺,并迅速用“小火罐”吸出毒液。
为增强
效果,在用“小火罐”前应于蜂刺肿块中央用上述拔刺吸毒法,症状迅速缓解,而另5例受伤程度相同的患者,未及时采用此法,中毒症状较前者而重,症状消失时间较前者迟了1~2d。
用拔刺吸毒法对迅速排出毒液,减少吸收式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切不可不拔蜂刺,就盲目挤压毒囊,否则很容易扩散吸收。
3.2我们在抢救中,除重症患者要大量用激素类药物外,对其中2例有明显喉痒、喉紧、气憋、喘鸣等似支气管哮喘反应的患者,除常规应用肾上腺素、氨茶碱等药物外,及早、大量、反复给予激素类药物,起到迅速缓解病情的作用。
如有1例仅用氨茶碱2d后,症状仍未明显缓解,口服强的松20mg,4h重复1次,3次后患者迅速好转,1d后症状基本小时,收到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