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高考语文语法知识(非常重要)
高三语文语法知识点

高三语文语法知识点语文学科中的语法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理解、运用汉语的基础。
高三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点,以便提高语文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三语文语法知识点。
一、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方面保持一致。
比如,当主语是单数形式时,谓语也应该是单数形式;当主语是复数形式时,谓语也应该是复数形式。
例如:(1)我的朋友喜欢音乐。
(2)这些书是我买的。
二、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是指在句子中充当名词的从句。
常见的名词性从句有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
例如:(1)你知道他什么时候来吗?(宾语从句)(2)我的快乐就是看到你的微笑。
(表语从句)三、固定搭配固定搭配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习惯性搭配在一起的词语。
高三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常见的固定搭配,以便用词更准确、地道。
例如:(1)一日三餐(2)百年大计四、虚拟语气虚拟语气是虚构的语气形式,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欲望、愿望、怀疑、推测等情感。
常见的虚拟语气形式有虚拟条件句和虚拟语气的动词形式。
例如:(1)要是我有时间,就去看你。
(2)我希望我能参加这个活动。
五、动宾搭配动宾搭配是指动词和宾语在搭配上有一定的规律和固定性。
高三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动宾搭配,以便写作表达更加准确。
例如:(1)学习知识(2)阅读书籍六、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并起到状语的作用的从句。
常见的状语从句有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方式状语从句等。
例如:(1)当你到了学校,请给我打电话。
(2)我会在哪里等你。
七、倒装句倒装句是指把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过来。
常见的倒装句有完全倒装句和部分倒装句。
例如:(1)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2)他的电脑坏了,因此才找我帮忙。
八、介词的用法介词是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的虚词,用来表达位置、方式、时间、原因等关系。
高三学生应该熟练运用一些常见的介词,以便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例如:(1)在桌子上(2)为了大家的利益以上就是一些高三语文语法知识点的介绍。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整理大全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整理大全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整理一高考英语重点语法总结: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一)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叫做直接引语;用自己话转述别人的话,叫做间接引语。
间接引语一般构成宾语从句。
直接引语必须放在引号内,间接引语则不用引号。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除将引语部分变成宾语从句外,还必须对直接引语中的人称、时态、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进行改变。
1.时态的变化: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时,通常受转述动词said,asked等的影响而使用过去化的时态,即把原来的时态向过去推,也就是一般现在时变为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变为过去进行时,等等。
例如:Tom said to me,“My brother is doing his homework.”→Tom said to me that his brother was doing his homework.2.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等的变化:根据意义进行相应的变化,例如:She asked Jack,“Where have you been?”→S he asked Jack where he had been.He said,“These books are mine.”→He said that those books were his.(二)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都使用陈述语序,但是因为原句的句式不同,所以变成间接引语时所用的连词会有所不同。
直接引语如果是一般疑问句,用连接词whether或if;如果是特殊疑问句,则用疑问词引导间接引语。
转述的动词一般用asked,可以在其后加上一个间接宾语me,him,her,us等。
如:She said,“Is your father at home?”→She asked me if/whether my father was at home.“What do you do every Sunday?”My friend asked me.→My friend asked me what I did every Sunday.直接引语如果是祈使句,改为间接引语时,要将祈使句的动词原形变为带to的不定式,并在不定式的前面根据原句的语气(即请求或命令)加上ask,tell,order等动词,如果祈使句为否定式,则在不定式前加not。
高考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语文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大多数学生头疼的科目。
而语法作为语文的基础,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对高考语文语法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
一、词语搭配1. 名词和名词的搭配:- 单数名词用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 复数名词用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 有些名词只有复数形式,其谓语动词也用复数形式。
- 有些名词同时存在单数和复数形式,其谓语动词形式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2. 动词和动词的搭配:- 动词和动词的搭配需要根据语境来确定,特定搭配需要进行记忆和理解。
- 有些动词需要跟介词才能构成搭配,比如"依赖于"、"遵循"等。
3. 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 形容词修饰名词时,通常位于名词前面。
- 形容词修饰不可数名词时,需要使用形容词的特定形式。
二、句子成分1. 主语:- 主语通常指的是句子中进行动作的人、事物或概念。
- 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必须保持一致性,即单数主语配单数动词,复数主语配复数动词。
2. 谓语:- 谓语是句子中表达动作、状态或行为的核心部分。
- 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选择。
3. 宾语:- 宾语是句子中所受动作的对象,通常是被动的一方。
-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名词、不定式等。
- 宾语与谓语动词之间也需要保持一致性。
4. 定语和状语:- 定语和状语都是对名词或动词进行修饰或限定的成分。
- 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的词前面,状语则可以位于句子中的任何位置。
5. 补语:- 补语是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或说明的成分。
- 补语常见的形式有形容词、副词、名词、动词不定式等。
三、句型语法1. 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是最简单的句型,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 主语和谓语之间需要保持一致性。
2. 主谓宾结构:- 主谓宾结构是常见的句型,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
- 主谓宾结构中的宾语可以是直接宾语或间接宾语。
高考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点

高考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点语文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而语法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语法基础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水平,提升高考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句子成分、句子结构与语法错误三个方面,介绍一些。
一、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在句子中起到不同的语法作用。
常见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同位语等。
主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状态的拥有者。
谓语是主语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
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状态的具体内容。
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进行修饰的成分,常见的有形容词和名词做定语。
状语是对动作进行修饰的成分,常见的有副词和介词短语。
补语是对谓语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常见的有形容词和名词做补语。
同位语是对前面的名词或代词进行解释或说明的成分。
二、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句子结构有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简单句通常由主语和谓语构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如:“我喜欢看书。
”并列句是由两个或多个意思相近的句子连接而成,用逗号、“和”、“或”、“但是”等连词连接。
例如:“我喜欢看书,我也喜欢画画。
”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
例如:“我喜欢看书的时候,总是能够找到答案。
”三、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指在句子中使用语法规则上的差错或不当的语法用法。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错误、代词使用错误等。
主谓不一致即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方面不一致。
例如:“他们是好朋友。
”动词时态错误即动作的发生时间与时态形式不一致。
例如:“昨天我吃了一个苹果。
”代词使用错误常见的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关系代词的误用。
例如:“她们是我的同学。
”另外,还有介词、连词和副词等错误的使用方式,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综上所述,是我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通过对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和语法错误等方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提高语文水平,从而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必考的语法知识点

高考必考的语法知识点高考作为一场决定命运的考试,对于考生来说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语文科目占据了很大的权重,而语法则是语文考试中必考的一部分。
掌握好语法知识,不仅可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帮助我们写作、阅读和沟通的能力。
下面,我将简要概述一些高考必考的语法知识点。
一、词类和词性词类和词性是语法的基础知识,也是我们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的起点。
常见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每个词类都有其特定的词性,例如名词可以是主语、宾语、定语等等,动词可以是谓语、补语、状语等等。
掌握好词类和词性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二、句子成分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句子的组成成分则是语法中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主语是句子主要讲述的对象,宾语则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对象。
定语是对名词进行修饰,状语则是表示动作的方式、时间、地点等。
掌握好句子成分的概念和用法,能够帮助我们写出结构清晰、意义明确的句子。
三、时态和语态时态和语态是句子中动词的重要变化形式,它们能够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动作的主动或被动关系。
时态包括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等,而语态则包括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正确运用时态和语态,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时间信息和动作的主动被动关系。
四、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方面保持一致。
这是语法规则中比较常见且常被考察的一项内容。
当主语是单数时,谓语动词需要用单数形式;当主语是复数时,谓语动词需要用复数形式。
主谓一致的正确运用,能够使我们的句子更加准确、流畅。
五、从句和独立主格结构从句是一个句子中可以独立存在并具有自己的主谓结构的一部分。
常见的从句有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
从句的正确运用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达,增加句子的信息量。
另外,独立主格结构是一个类似从句的结构,也是高考中经常考察的一种语法现象。
掌握好从句和独立主格结构的用法,可以提高我们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语文高考语法知识点汇总

语文高考语法知识点汇总语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精通语法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帮助考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将对语文高考语法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字的用法1. 同音字的用法:同音字指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的字。
如:太(tài)、泰(tài)。
在文章中,要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同音字,避免造成误解。
2. 笔画的用法:一些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笔画的书写顺序和结构。
例如,“思”字的笔画顺序是“一丨丿”,而不是“丨一丿”。
3. 字义的用法:对于多音字和多义词,要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义。
例如,“打”字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字义。
二、词的用法1. 词性的用法:词性是指词的语法属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要根据语境分析词的词性,避免使用错误的词性。
2. 词义的用法: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词义,要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词义。
例如,“明天”既可以表示时间的概念,也可以表示将来的意思。
3. 词语搭配的用法:一些词语在搭配时有固定的搭配规则,要遵循这些规则进行搭配,避免使用不符合语法习惯的搭配。
例如,“香蕉”搭配“吃”,而不是“喝”。
三、句子的用法1. 句子结构的用法: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完整和语法正确。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并且它们之间要有一定的语序关系。
2. 句子成分的用法: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要根据句子的需要正确使用这些成分,使句子更加准确和流畅。
3. 句子类型的用法: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类型。
要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正确的句子类型,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得体。
四、语法规则的用法1. 时态的用法:时态是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要根据句子所传达的时间信息选择正确的时态,使语句的时态一致。
高考会考哪些语法知识点

高考会考哪些语法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的重要里程碑,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
在语文科目中,语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中常考的语法知识点。
一、词性与词类在语法中,词性是指一个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词类是指词根据自身的语法特征进行划分,如名词可分为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抽象名词等。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对这些词性与词类进行准确的区分,并在句子中正确地使用它们。
二、时态与语态时态和语态是语法中的重要概念。
时态用来表示动作的时间,如过去、现在、将来等;语态用来表示句子的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如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等。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根据句子的语境正确地运用时态和语态,并避免使用错误的时态和语态。
三、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指句子中主语与谓语之间在数方面的一致关系。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准确地判断主语与谓语之间的数的一致性,并在句子中使用正确的动词形式。
例如,主语为单数时,谓语也应为单数形式;主语为复数时,谓语也应为复数形式。
四、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是指句子中不同成分的组织和排列方式。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了解并正确地使用句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宾补结构、并列结构等。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连接词来连接不同的句子成分,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和连贯。
五、连词与连接词连词与连接词是用来连接不同的句子成分或短语的词语。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的连词和连接词,如并列连词(如“而且”、“但是”)、递进连词(如“不仅”、“而且”)、转折连词(如“但是”、“然而”)等。
正确地使用这些词语可以使句子更加连贯和紧密。
六、语病与修辞语病是指句子中存在的错误或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用法。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注意避免常见的语病,如重复、歧义、前后矛盾等。
同时,修辞是指运用修辞手法来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考生可以使用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来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
高考语文复习:语法知识

● 例如:雄伟壮丽、报纸杂志。
2、 偏正短语:
● 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他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 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 关系。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 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 在其他动词的后边。
(3)形容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 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 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
慰平生。 ③.红了樱桃绿了笆蕉。 A. 动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B.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动词
C. 动词 动词 名词 动词 D.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3、判断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全部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A、①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形容 词) ②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形容词 ) ③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名词 ) ④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 胧不清。( 形容词 ) ⑤他患了一场大病。( 名词 ) ⑥他病了三天。( 动词 ) ⑦这把锁锈死了。( 动词 ) ⑧这把锁长了锈。( 名词 )
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A里AB式: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糊里糊涂
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 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 意见一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语法知识(一)—、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效率、品德、;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看说进行开始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1. 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3. .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表示语气: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表示时间: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虽然但是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1.表时间:在于自自从从当由趁随着到2、表处所:从打朝向在沿着顺着3、表排除:除除了4、表对象、范围:对于和跟同与替将把关于被5、表方式、手段:按照依依照根据以凭本着用6、表目的、原因:为为了为着因由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2)、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特点: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3、单句:(1)、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量、数量等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2)、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再划分句子成分。
二、知识要点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Ⅰ.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主谓宾Ⅱ.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3.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