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驻波

合集下载

驻波产生及消除

驻波产生及消除

Fig. 6.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locations of the simulated four foci. The geometric focus of the phased array is located at the location, 3. The locationof sonication points, 1, 2, and 4 are [−12, −6, 6] mm from the geometric focus (3 ) on the acoustic axis, z.
Fig. 9. Comparison of the normalize pressure field measurements and sim ulation results. (a) 72 (apodization: 37.5%) element and (b) full (apodization: 100%) phased array.
Figure 4. Two-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ultrasound passing through a temporal bone fragment. The diagrams (a)–(d) are sinusoidal activation cases, and the diagrams (e)–(h) are RSBIC activation cases. The activating voltage was 50 Vpp. The other parameters are the same as those in Figure 3.
Fig. 10. Simulation results of sagittal views of the normalized pressure amplitude d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ribution inside the skull for eight different apodization levels when the focus is located at the geometric focus of the hemispherical phased array: (a) 12.5%, (b) 25.0%, (c) 37.5%, (d) 50.0%, (e) 62.5%, (f) 75.0%, (g) 87.5%,and (h) 100% apodization.

驻波的原理和危害

驻波的原理和危害

驻波的原理和危害
驻波的原理:
驻波是指在传导线或波导中,由于波的反射和干涉引起的波的干扰现象。

当一定频率的信号在传导线或波导中传输时,会发生部分的信号反射,反射信号和传输信号相干干涉,形成驻波。

驻波的形成是由传输线的负载阻抗与传输线本身特性阻抗不匹配引起的。

驻波的危害:
1. 信号衰减: 驻波会导致信号在传输线中部分反射回源端,这些反射信号会与传输信号相互干扰,使得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强度降低,导致信号衰减。

2. 信号失真: 驻波会引起信号幅度和相位的变化,导致传输信号失真。

频率较高的信号在传输中产生的驻波更加明显,因此对于高频信号传输的应用,驻波会导致信号失真。

3. 电路不稳定: 在电路中,驻波会导致电流和电压的反射,从而导致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分布不均匀。

这种不均匀的分布可能会破坏电路的正常工作,使电路不稳定。

4. 能量损失: 由于驻波的形成会导致信号的反射和干涉,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源端,无法被传输到目的地,从而造成能量的损失。

总的来说,驻波会导致信号衰减、失真、电路不稳定和能量损失等问题,降低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传输线或波导时,需要避免或减小驻波的影响。

10.5驻波

10.5驻波
若波由 波疏媒质=>波密媒质,则有半波损失
对于光学中的光波
光密媒质:折射率n较大的媒质。 n1 光疏媒质:折射率n较小的媒质。 n2
若波由 光疏媒质=>光密媒质,则有半波损失
例题:平面简谐波在距一反射面B为L处的振动规
律为
y = Acost
,设波速为 u ,反射时有半波损失,求入射波及反 射波的表达式。
1 2 3 4 5x
(2) 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质点运动同向,故驻波的运动是一段一
段的运动。
“驻”含义之二:
驻波不传播相位
四、驻波的能量
• 合能流密度为 wu + w (− u ) = 0
“驻”含义之三: 驻波不传播能量
t=0
t=T 4
t=T 2
势能 动能
波腹 波节 /4
能量 流动
势能
五、半波损失 绳子在固定端反射
y
y
1 2 3 4 5x 1 2 3 4 5x
y
t=0
1 2 3 4 5x
“驻”含义之一: 驻波不传播振动状态
y
t=T/4
1 2 3 4 5x
y
波腹
t=T/2
1 2 3 4 5x
波节
y
t=3T/4
12 3
4 5x
驻波
波腹
波节
驻波
波腹
波节
二、驻波的表达式
y
y1
=
A cos (t

x) u
= y1 + y2 = A cos (t
§10.5 驻波 音叉实验
一、驻波的形成
t=0
y
u
t=T/4
y
u
1 2 3 4 5x 1 2 3 4 5x

高频头LNB讲解

高频头LNB讲解

LNB一般我们所说的“天线”是0.25m、0.45m或者4m、6m甚至更大的比较常见的锅面天线。

其实那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线,是直观上看到的天线反射器(面);真正的“天线”是高频头里被馈源包围的,只有像探针那么小的振子,被称作天线振子或者耦合振子,简称振子。

而我们常常把接收电波的反射器和高频头这一整套设备叫做天线是不科学的。

由此可知,常见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反射器,一个是高频头。

高频头又包括两个部分,天馈和高放。

天馈是无源部分,由馈源和振子组成。

馈源又叫做谐振波导构成的辐射器,振子安插在馈源中间。

振子的长短与所接收电波的波长有关,振子长度应该是所接收的波长的1/4左右。

拿最常见的抛物面天线来说,锅面的切面成抛物线形,高频头被安装在抛物线焦点上;电磁波从卫星发射出来,投射到反射锅面,由反射面反射到高频头的馈源里。

外形呈圆形的馈源是一个汇集电磁波的喇叭,它的任务就是把抛物面反射过来的电磁波能量收集起来。

拿C波段高频头馈源来说吧(图3),它的体积比较大,大家看起来比较容易理解。

Ku 波段高频头馈源结构一样,就是体积小,馈源盘几乎都是密封的,不太好观察。

圆形的馈源盘至少有两环,有的有三环、五环或更多,就像水面扩散出来的波纹,都是同心圆。

如果是偏馈天线的馈源盘,从中心环到最外环,依次升高,就像梯田一样,所以叫做梯形馈源盘;这是专门为偏馈天线设计的,能最大程度地吸收电磁波能量。

图3馈源盘跟波导管连接,波导管末端是方形的“法兰盘”,波导管里就是天线振子。

由馈源收集的电磁波能量,经过波导管传输到固定的振子上。

波导管末端的法兰盘就是用来连接高放的。

C波段、Ku波段高频头的法兰盘不太一样,C波段高频头上的法兰盘外形和内径都是长方形,内径长×宽是58.2mm×29.1mm;Ku波段高频头上的法兰盘外形是正方形,内径是长方形,内径长×宽是19mm×9.5mm。

10-5驻波(1)

10-5驻波(1)

2、相位特点
y 2 A cos 2 cos 2t x cos 2 0 相位为 2t
x

x
cos 2

0
相位为
2t
把相邻两波节之间的各点叫一段
波节两侧的振动相位 相反。 两波节间振动相位相同
所以驻波实际上是分段振动现象,各 段作为一个整体,同步振动。
§6.驻波 /三、驻波的特征
四、实际的驻波形成条件
弦 线 上 驻 波 形 成 条 件
§6.驻波 / 四.实际的驻波形成条件
•形成驻波的条件: ln
n
2


u
u 为 的整数倍的波才能形成驻波。 2l
§6.驻波 /四.实际的驻波形成条件

u n n , n 1,2,3 2l
•两端开口管中形成驻波的条件 •形成驻波的条件: ln
§6.驻波 / 例题1
y y1 y2 2 A cos(
2x
2 2x 2Asin cost
( 2k 1 )


) cost
波腹位置:
2x

2

;
x (2k 1)

4
k 0;1;2
k k ; x 波节位置: 2 •比一比:上述两种情况下波节 与波腹位置关系
3、波形和能量特点 波形不传播 能量不传播 相位不传播

——“驻”
驻波的能量并不作定向传播,只是交替地由波腹 附近转向波节附近,再由波节附近转向波腹附近. 动能和势能不断相互转换.
相位不传播
§6.驻波 /三、驻波的特征
• 例1: 已知一驻波在t 时刻各点振动到最大位 移处,其波形如图(A)所示.一行波在t 时刻 的波形如图(B)所示,试分别在图(A)、 图(B)上注明所示的a、b、c、d四点此时的 运动速度的方向(设为横波)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灵敏度分析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灵敏度分析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灵敏度分析梁晶晶;沈福贵;逯贵祯【摘要】本文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利用集成芯片ATF36163完成了电路的设计,利用ADS软件进行设计、优化和仿真,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版图设计及实测结果。

同时通过研究电路参数的灵敏度对该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使得低噪声放大器不仅符合接收机对LNA的指标要求,还能使性能更加稳定。

%This paper uses the integrated chips ATF36163 to complete the circuit design , and offe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design,optimizing and simulation of Agilent ADS ,the layout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Meanwhile,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parameters through RF circuit parameter is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NA after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receiver, but also makes the performance more stable.【期刊名称】《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19)002【总页数】6页(P64-69)【关键词】低噪声放大器(LNA);噪声系数;增益;灵敏度分析【作者】梁晶晶;沈福贵;逯贵祯【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24;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24;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22.3低噪声放大器是射频接收机前段的关键模块,它对天线接收到的微弱射频信号进行线性放大,同时抑制各种噪声干扰,提高系统灵敏度。

驻波形成的条件

驻波形成的条件

驻波形成的条件驻波是指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互相叠加而成的波,对于形成驻波的条件和特点,很多人都不太了解。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驻波的相关知识。

形成驻波的条件一弦线的一端与音叉一臂相连,另一端经支点O并跨过滑轮后与一重物相连。

音叉振动后在弦线上产生一自左向右传播的行波,传到支点O后发生反射,弦线中产生一自右向左传播的反射波,当弦长接近1/2波长的整数倍时。

两列波叠加后弦线上各点的位移为(设音叉振动规律为u=Acosωt)u(x,t)=2Asin(x)sin(ωt)=A(x)sin(ωt),弦线上每个固定的点均作简谐运动,但不同点的振幅不同,由x值决定。

振幅为零的点称为波节,振幅最大处称为波腹。

波节两侧的振动相位相反。

相邻两波节或波腹间的距离都是半个波长。

在行波中能量随波的传播而不断向前传递,其平均能流密度不为零;但驻波的平均能流密度等于零,能量只能在波节与波腹间来回运行。

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互相叠加而成的波,称为驻波。

驻波的特性入射波(推进波)与反射波相互干扰而形成的波形不再推进(仅波腹上、下振动,波节不移动)的波浪,称驻波。

驻波多发生在海岸陡壁或直立式水工建筑物前面。

紧靠陡壁附近的海水面随时间虽作周期性升降,海水呈往复流动,但并不向前传播,水面基本上是水平的,这就是由于受岸壁的限制使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干扰而形成的。

波面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升降,每隔偶数个半个波长就有一个波面升降幅度为最大的断面,称为波腹;当波面升降的幅度为0时的断面,称为波节。

相邻两波节间的水平距离仍为半个波长,因此驻波的波面包含一系列的波腹和波节,腹节相间,波腹处的波面的高低虽有周期性变化,但此断面的水平位置是固定的,波节的位置也是固定的。

这与进行波的波峰、波谷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现象正好相反,驻波的形状不传播,故名驻波。

当波面处于最高和最低位置时,质点的水平速度为零,波面的升降速度也为零;当波面处于水平位置时,流速的绝对值最大,波面的升降也最快,这是驻波运动独有的特性。

高频头LNB

高频头LNB

LNB一般我们所说的“天线”是0.25m、0.45m或者4m、6m甚至更大的比较常见的锅面天线。

其实那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线,是直观上看到的天线反射器(面);真正的“天线”是高频头里被馈源包围的,只有像探针那么小的振子,被称作天线振子或者耦合振子,简称振子。

而我们常常把接收电波的反射器和高频头这一整套设备叫做天线是不科学的。

由此可知,常见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反射器,一个是高频头。

高频头又包括两个部分,天馈和高放。

天馈是无源部分,由馈源和振子组成。

馈源又叫做谐振波导构成的辐射器,振子安插在馈源中间。

振子的长短与所接收电波的波长有关,振子长度应该是所接收的波长的1/4左右。

拿最常见的抛物面天线来说,锅面的切面成抛物线形,高频头被安装在抛物线焦点上;电磁波从卫星发射出来,投射到反射锅面,由反射面反射到高频头的馈源里。

外形呈圆形的馈源是一个汇集电磁波的喇叭,它的任务就是把抛物面反射过来的电磁波能量收集起来。

拿C波段高频头馈源来说吧(图3),它的体积比较大,大家看起来比较容易理解。

Ku 波段高频头馈源结构一样,就是体积小,馈源盘几乎都是密封的,不太好观察。

圆形的馈源盘至少有两环,有的有三环、五环或更多,就像水面扩散出来的波纹,都是同心圆。

如果是偏馈天线的馈源盘,从中心环到最外环,依次升高,就像梯田一样,所以叫做梯形馈源盘;这是专门为偏馈天线设计的,能最大程度地吸收电磁波能量。

图3馈源盘跟波导管连接,波导管末端是方形的“法兰盘”,波导管里就是天线振子。

由馈源收集的电磁波能量,经过波导管传输到固定的振子上。

波导管末端的法兰盘就是用来连接高放的。

C波段、Ku波段高频头的法兰盘不太一样,C波段高频头上的法兰盘外形和内径都是长方形,内径长×宽是58.2mm×29.1mm;Ku波段高频头上的法兰盘外形是正方形,内径是长方形,内径长×宽是19mm×9.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7 驻波教学目的1.知道驻波现象及什么是波节、波腹,驻波是一种特殊的干涉现象.2.理解驻波的形成过程,理解驻波与行波的区别,理解空气柱共鸣的条件.引入新课一列波在向前传播的途中遇到障碍物或者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如果反射波和原来向前传播的波相互叠加,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一、驻波1、驻波的演示:如课本图10-31所示,把弦线的一端A固定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振针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拴一个砝码盘,盘上放砝码,将弦线拉平.在靠近定滑轮的B处,用一个尖劈把弦线支起来.接通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振针振动时,有一列波向定滑轮的一侧传播,并在B处发生反射.改变尖劈的位置,来调节AB的长度,当尖劈调到某适当位置时,可以看到,弦线会分段振动起来.2、几个概念:①波节——弦线上有些点始终是静止不动的,这些点叫做波节.波腹——在波节和波节之间的那段弦线上,各质点以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步调振动,但振幅不同,振幅最大的那些点叫做波腹.在相邻的两段弦线上,质点的振动方向是相反的.相邻的两个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即等于λ/2.②驻波——波形虽然随时间而改变,但是不向任何方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驻波.波形不传播,是媒质质元的一种集体振动形态。

"驻"字的第一层含义。

行波——驻波跟前面讲过的波形向前传播的那种波显然是不同的,相对于驻波来说波形向前传播的那种波叫行波.③驻波与行波的区别A物理意义不同:驻波是两列波的特殊干涉现象,行波是一列波在介质中的传播.B质点振动不同:相邻波节间质点运动方向一致.波节两侧质点振动方向总相反.C波形不同:波形向前传播的是行波,波形不向任何方向传播的是驻波.3、驻波的形成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形成的叠加波。

①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相同、频率相同的波叠加,形成驻波.②振幅相同、频率相同波的叠加.三、驻波的特点课本10-33中用虚线表示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相同、频率相同波的叠加,用实线表示这两列波叠加后形成的合成波.图中画出了每隔T/8周期波形的变化情况.由图可以看出,合成波在波节的位置(图中的“·”表示),位移始终为零.在两波节之间,各质点以相同的步调在振动,两波节之间的中点振幅最大,就是波腹(图中用“+”表示).驻波不是振动状态的传播,也没有能量的传播。

媒质中各质点都作稳定的振动。

1.频率特点:由图及方程知,各质元以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2.振幅特点:(1)各点的振幅:和位置 x 有关,振幅大小按余弦规律随 x 变化(2)波节:有些点始终静止,这些点称作波节。

波节处,由两列波引起的两振动恰好反相,相互抵消,故波节处静止不动。

相邻两波节间的距离为21λ=-+k k x x (3)波腹:有些点振幅最大,这些点称作波腹。

波腹处,由两列波引起的两振动恰好同相,相互加强,故波腹处振幅最大。

相邻两波腹间的距离为21λ=-+k k x x 相邻波腹与波节之间的距离为4λ=∆x 其它点的振幅为0~2A 之间。

振幅分布的这一特征可以用来测量波长,通过驻波实验测出波节或波腹间的距离,即可得到波长。

3.相位特点在形成驻波时,波线上各质元都以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但是不同质元的振幅随其位置作周期性的变化。

(1) 两相邻波节间的点(同一段的点), 符号相同,相位相同。

(2) 波节两边的点(相邻段的点), 符号相反,相位相反。

在两个波节之间,cos2πx/λ有相同的符号,因而两个相邻波节间的所有质点的振动相位相同;在波节的两侧,cos2πx/λ有相反的符号,即波节两侧质点的振动相位相反。

即当驻波形成时,介质在作分段振动。

同一段内各质点的振动步调一致,同时达到正向最大位移,同时通过平衡位置,同时达到负向最大位移,只是各个质点的振幅不一样;相邻两段质点的振动步调相反。

同时沿相反的反向通过最大位移,同时沿相反的反向通过平衡位置。

每一段中质点都以确定的振幅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独立地振动着。

只有段与段之间的相位突变,没有象行波那样的相位和波形的传播,故称为驻波。

严格地说,驻波不是波动,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振动。

驻波相位不传播---"驻"字的第二层含义。

4.能量特点(1)动能:当各质点同时到达平衡位置时:介质无形变,势能为零,此时驻波能量为动能。

波腹处动能最大,驻波能量集中在波腹附近。

(2)势能:当各质点同时到达最大位移时:动能为零,此时驻波能量为势能。

波节处形变最大,势能最大,能量集中在波节附近。

(3)结论:动能、势能不断在波腹附近和波节附近间相互转换,能量交替传递,介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不断转换,在转换过程中,能量不断地由波腹附近转移到波节附近,再由波节附近转移到波腹附近。

由于原来形成驻波的两列相干波的能流密度值相等,但是传播方向相反,因此合成波的能流密度为零,即不存在沿单一方向的能流。

这就是说驻波不能传播能量。

---“驻”字的第三层含义。

驻波的能量被“封闭”在相邻波节和波腹间的 λ /4 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有能量的反复流动,但能量不能越过波腹和波节传播,驻波没有单向的能量传输。

能量在驻波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振动的能量在波节处的分布相对更为集中。

(驻波有如下特点:驻波也是一种波的干涉现象,但是一种特殊的干涉现象.其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波源特殊:驻波是由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振动方向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叠加而成的.②波形特殊:波形虽然随时间而改变,但是不向任何方向移动,相邻两波节间质点运动方向一致,但振幅不同,波节两侧的质点振动方向总是相反.)四、半波损失1.实验现象:实际的驻波可由入射到媒质界面上的行波和它的反射波叠加而成。

①波在固定端的反射(如一端固定的弹性绳),反射点是波节(和固定点情况吻合)。

②波在自由端的反射,反射点是波腹。

③在两个介质分界面上,反射点形成波节还是波腹,取决于该处两种介质的密度的大小、入射角的大小和波速等。

2.波疏介质与波密介质:介质的密度ρ与波速u的乘积ρu(有时把Z=ρu定义为阻抗)较大的介质称为波密介质,ρu较小的介质称为波疏介质。

3.相位突变与半波损失在波垂直于界面入射时,若从波疏介质传向波密介质,并在界面处反射,则在反射处形成波节;相反,若从波密介质传向波疏介质,并在界面处反射,则在反射处形成波腹。

要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处形成波节,入射波和反射波必须在此处的相位相反,即反射波在分界面上相位突变了π。

由于在同一波线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点相位差为π,因此波从波密介质反射回波疏介质时,如同损失(或增加)了半个波长的波程。

我们常常将这种相位突变π的现象形象地叫做半波损失。

五、应用外界策动源频率与系统某本征频率相同时,激起高强度的驻波,也叫共振或谐振。

1、乐器弦乐器发声原理:从上述弦线上驻波的形成来看,可以认为驻波是一种特殊的干涉现象.从驻波的振动情况来看,可以认为驻波是组成弦线的无数有相互联系的质点的一种振动模式.实际上,只要设法激起弦线的振动(弹、拉、打击等),就能在弦线上产生驻波,并在周围空气中发出声波,这就是弦乐器发声的原理.当拨动琴弦,产生一个波,遇到两个固定端后发生反射,形成驻波。

无论是提琴还是古筝,它的每一根弦在特定的长度和张力下,都会有自己的固有频率。

当弦以固有频率振动时,两端被固定振幅最小,但振动方向的张力最大(波节)。

中间振幅最大,但弦最松弛,即振动张力最小(波腹)。

管乐器发声原理:【演示】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可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这时,从音叉发出并进入玻璃管的声波和经水面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相互叠加,在空气柱内产生驻波,玻璃管开口处为波腹,水面处为波节,空气柱的长度 l=λ/4、 l=3λ/4、l=5λ/4时.课本图10-34(乙、丙、丁),都会产生驻波.空气柱产生驻波条件l=(2n+1)/4(n=0,1,2,3……)空气柱内的驻波可看作空气柱的一种振动模式,所以上述现象可看作音叉和空气柱发生了共鸣.实际上,只要设法激起空气柱的振动(如吹奏),就能使空气柱产生驻波,并在周围空气中发出声波,这就是管乐器发声的原理.在上述实验中,如果测出空气柱的长度l,就可以测出声波的波长λ.如果已知音叉的频率f,还可测出声波的速度 v=λf.2、在无线电技术中的重要应用在发射过程中要使无线电波以尽量大的功率传输。

只有阻抗完全匹配,才能达到最大功率传输。

这在高频更重要!发射机、传输电缆(馈线)、天线阻抗都关系到功率的传输。

驻波比就是表示馈线与天线匹配情形。

不匹配时,发射机发射的电波将有一部分反射回来,在馈线中产生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发射机,最终产生为热量消耗掉。

接收时,也会因为不匹配,造成接收信号不好。

如上图所示前进波(发射波)与反射波以相反方向进行。

完全匹配,将不产生反射波,这样,在馈线里各点的电压振幅是恒定的 .不匹配时,在馈线里产生驻留在馈线里的电压波形,即驻波。

我们可以引入驻波比的概念来表示阻抗的匹配情况:驻波比(VSWR)的值的计算公式如下:驻波比的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

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但实际应用中VSWR应小于1.2。

过大的驻波比会减小基站的覆盖并造成系统内干扰加大,影响基站的服务性能。

3、音响与驻波现在许多人在家庭装修时都会考虑购买音响,而音响技术中有一个最难对付的祸害--驻波。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音响学中的驻波。

声音虽然是纵波,但它与横波一样同样存在驻波现象。

波节两边的质点在某一时刻涌向波节,使波节附近成为质点密集区,半周期后,又向两边散开,使波节附近成为质点稀疏区,相邻节点附近质点的密集和稀疏情况正好相反。

类比水波,对于声波,假设它在一个密闭的矩形房间里传播。

考虑两堵平行的墙壁,对于恒定的波源,特定频率的波,某些恒定的点会成为波腹和波节。

在波节的点就始终听不到这一频率的声音,而在波腹的点声音频率特别高。

实际上,不管声源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二个平行平面存在,声音最终都会在平行的二个面之间来回反射。

所以,凡是两个平行面间的距离是某些频率的半波长或半波长的整数倍,那么,这些频率都是这个房间的驻波频率。

这些频率在空间的各点会表现出非常不同的性质。

对于矩形房间,要考虑3对驻波:第一种轴向驻波,是最强的驻波。

是由二二相对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平面形成的。

第二种切向驻波,强度次之。

是在相对的棱线间发生的。

第三种为斜向驻波,作用最弱。

是对角到对角。

与驻波有关的平面越多,驻波的强度就越弱,对声场频响的影响就越小。

如果是一个球体空间,驻波就不会发生。

房间各个平面都不平行,驻波也不会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