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
水工钢结构第三版课程设计

水工钢结构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水工钢结构设计是针对水文工程建筑物建设而产生的一种专业设计,其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开设基于水工钢结构设计的课程已经成为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必备内容。
本课程设计是针对“水工钢结构”课程内容的一次实践,旨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水工钢结构领域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课程设计目标1.了解水工钢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2.掌握水工钢结构的计算方法,具备进行设计分析和实施的能力;3.能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构件,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4.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3.1 课程时间安排•第1-2周:课程介绍及基本概念讲解•第3-4周:主要构件的设计和计算•第5-6周:钢结构的施工及质量控制•第7-10周:设计示例分析及实践操作3.2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集中授课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完成课程的基本概念、主要构件的设计和计算等理论知识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和操作演示。
3.3 课程设计要求1.在课程设计前,教师讲解水工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提供一些水工钢结构设计的案例,以便学生理解、掌握、模仿和创新;2.学生根据设计题目,进行课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制定;3.学生应使用专业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计算;4.学生需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明确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计算方法、材料和构件的选择、安全性分析和细节问题;5.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应进行实践操作和模型展示,以达到培养其实际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的目的。
四、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1.课程设计报告和答辩——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计结果等内容;2.实验成果——包括实验记录、分析、使用方案及其评估等方面;3.课程参与度——包括学生提交的所有作业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五、课程总结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是水工建筑设计的基础。
水工钢结构第三版课程设计 (2)

水工钢结构第三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背景
钢结构水工工程是指使用钢材作为主要材料,以钢结构构成的形式建造水工工程,如码头、泵站、船坞等。
随着我国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完善,钢结构水工工程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在职教育中,开设《水工钢结构》课程,对于提高从事水利工程建设、
管理、设计、科研等方面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主要面向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设计、科研等方面工作人员,
通过对水工钢结构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员能够:
1.掌握水工钢结构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熟悉钢结构在水工工程中的应用;
3.能够独立完成水工钢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
4.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基本理论
本课程会在前期进行水工钢结构的基本理论讲解,主要包括:钢结构力学基础、钢结构材料、连接材料、抗震与防腐蚀等基础理论知识。
2. 项目实践
本课程的项目实践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工作实习和工作调研三部分。
1。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引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优良的抗水性能和承载能力。
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分析,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合理设计和施工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满足工程要求。
二、设计目标1. 结构安全性•分析设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确保其在使用寿命内不会发生结构破坏等安全问题。
•获取结构关键部位的受力状况,优化结构设计,使其承载能力合理分配。
2. 施工可行性•考虑结构施工时的现实情况,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施工过程可行,不产生较大的施工难度。
•关注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施工风险。
3. 经济性•综合考虑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降低工程造价。
•在结构设计中,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使结构具备良好的经济性。
三、设计内容1. 结构形式选择•确定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承载体系,如梁、柱、墙等。
•根据工程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矩形梁柱结构等。
2. 结构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等级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选择适当的钢筋材料和直径,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3. 结构设计•根据要求的荷载情况,进行结构设计的计算分析。
•确定结构的布置尺寸和受力状况,通过力学计算获得各构件的截面尺寸。
•绘制结构平面和剖面图,做好结构之间的连接设计。
4. 结构施工图纸绘制•根据结构设计结果,绘制结构的详细施工图纸。
•标注构件尺寸、钢筋布置、施工节点等,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5. 结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结构施工,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搭设等工序。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结构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
6. 结构监测与验收•建立结构的长期监测机制,跟踪结构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和变形。
•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结构验收,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四、设计流程1. 确定设计任务和目标•确定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任务和目标,明确设计要求。
水工钢结构设计教学设计

水工钢结构设计教学设计摘要本文旨在为水工钢结构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该课程是针对工程学生开设的,旨在介绍水工钢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讨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并提供一些教学实践的建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水工钢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术语;2.了解常见的水工钢结构形式,如圆形钢管柱、框架结构、悬臂梁等;3.掌握水工钢结构的设计流程,包括选型、布置、计算等方面;4.理解水工钢结构与其他结构的比较优劣。
技能目标1.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工钢结构的设计和分析;2.能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材料选型和构造方案设计;3.能够进行水工钢结构的力学分析和验算;4.能够进行水工钢结构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领导能力;3.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和质量意识。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1.水工钢结构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水工钢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术语;3.水工钢结构的形式和布置;4.水工钢结构的材料和选型;5.水工钢结构的计算和验算;6.水工钢结构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实验内容1.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工钢结构的设计和分析;2.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水工钢结构构造方案;3.进行力学分析和验算,并评估不同构造方案的优劣;4.设计和制作水工钢结构雏形,并进行力学测试。
教学方法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将重点原理和方法进行讲授,并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讨论;2.课堂演示:教师通过演示计算和分析等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水工钢结构的各个环节;3.课外任务:教师布置实际案例分析、计算和设计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4.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并通过团队合作,推动项目完成;5.实验教学: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条件和工具设施,让学生进行水工钢结构的制作、测试和分析。
评估方式1.作业和实验成绩: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布置的作业和实验任务,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2.课堂表现:学生课堂讨论和问答的表现将影响最终的成绩;3.项目合作表现:学生合作完成的项目将得到评分,并影响个人的最终成绩;4.能力考核:针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考试评估。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分支,它在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内容1.理论部分:介绍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相关规范要求。
包括钢筋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受力原理等内容。
2.实践部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模拟,让学生亲自进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包括设计风格比较、结构布局优化、土壤力学参数测量和分析、施工工艺控制等环节。
三、课程设计步骤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
2.阶段1:理论学习。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掌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阶段2:案例分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分析该案例的设计难点和施工要求。
4.阶段3:设计方案制定。
每个小组根据选定的案例,进行结构设计方案论证,包括荷载计算、结构形式选择、受力分析等。
5.阶段4:施工工艺控制。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6.阶段5:实验模拟。
每个小组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模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施工工艺的有效性。
7.阶段6:课程总结。
每个小组撰写课程总结报告,包括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分析、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等。
四、课程设计评价方式1.设计报告评价:对每个小组的设计报告进行评分,评价指标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创新性、可行性等。
2.实验模拟评价:对每个小组的实验模拟结果进行评分,评价指标包括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
3.学生表现评价:对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主动性、团队合作能力、学科素养等。
水工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水工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水工钢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工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节能、环保等特点,成为了建筑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水工钢结构设计原理和应用技术,掌握水工钢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水工钢结构设计基础水工钢结构设计基础涵盖钢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钢结构的力学特性、应力变形规律、荷载影响等知识点,为后续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水工钢结构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水工钢结构项目案例,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评估和制定针对不同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水工钢结构的建议和应用特征,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学生可以加深对水工钢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3. 水工钢结构设计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完成一份水工钢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初步设计、荷载计算、构造分析和细部设计等内容,并撰写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设计采用教师授课和学生独立完成的方式进行。
教师首先将对水工钢结构设计基础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
学生通过自学和参考相关文献,分析和了解实际案例,掌握设计细节和施工技术。
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一份综合设计方案,并进行课堂展示,相互交流和讨论。
三、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本课程设计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定量评价主要表现在设计成果、设计分析、设计的技术难度和设计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定性评价主要从设计思路、创新点、设计质量和报告书写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课程设计的参考资料1.《水工钢结构设计规范》2.《结构力学》3.《钢结构设计》4.《钢结构设计原理与计算》5.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等五、思考题1.你对水工钢结构有哪些了解和认识?2.你认为水工钢结构在未来建筑业的发展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3.你在设计水工钢结构时,对哪些方面会进行重点考虑和研究?。
水工钢结构第四版课程设计

水工钢结构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和意义1.1 背景水工钢结构是水工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其在水坝、桥梁、码头、船舶等水工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水工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和钢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工钢结构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水工钢结构课程是工程结构专业和水利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够掌握水工钢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等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2 意义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培养工程结构专业和水利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水工钢结构的实际应用情况和设计要求,掌握工程设计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2.1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学习水工钢结构的设计过程,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和技巧,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内容:•案例分析:选取实际的水工钢结构案例,分析其设计要求和难点,掌握工程设计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
•设计计算:根据案例要求,进行设计计算,掌握计算方法和流程。
•图纸绘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设计图纸,包括结构图、质量表、零件图等。
•课程报告:按照要求编写课程报告,包括设计步骤、计算结果、图纸说明等内容。
2.3 课程设计要求•设计要求:选取难度适中的实际案例,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设计计算。
•计算要求:计算过程严谨、计算结果准确、符合规范要求。
•图纸要求:图纸清晰、规范、标注准确。
•报告要求:报告内容详实、逻辑清晰、结论准确。
2.4 课程设计流程•第一周:确定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选取案例,分组开展课程设计。
•第二周:进行案例分析和设计计算,明确设计方案和计算方法。
•第三周:绘制设计图纸,规范标注,确保图纸准确完整。
•第四周:完成报告撰写和汇报,评估课程设计效果。
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总结

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水工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用途;2. 掌握水工钢结构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安全要求;3. 了解水工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测及验收标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相关公式和规范对水工钢结构进行简单计算和分析;2. 能够读懂水工钢结构施工图,并进行基本的施工组织设计;3. 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BIM软件,进行水工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于水利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水工钢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强化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使他们遵循工程规范,注重工程质量。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水利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水工钢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和“一、教学内容”作为标题标识,接上一条回答直接输出。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水工钢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 水工钢结构概述- 内容列举:钢结构定义、分类、特点;水工钢结构的应用及发展。
2. 水工钢结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四章- 内容列举:结构设计基本原理;材料性能、截面特性及连接设计;荷载作用及组合;稳定性、刚度和强度计算。
3. 水工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 教材章节:第五章至第七章- 内容列举:施工工艺及流程;施工质量控制、检测及验收标准;安全生产及环保要求。
教学大纲制定如下:第一周:水工钢结构概述及基本概念第二周:钢结构分类、应用及发展第三周: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第四周:材料性能、截面特性及连接设计第五周:荷载作用及组合第六周:稳定性、刚度和强度计算第七周:施工工艺及流程第八周:施工质量控制、检测及验收第九周:安全生产及环保要求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以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水工钢结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题目:露顶式平面钢闸门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二〇年月日2.2 设计资料闸门形式:溢洪道露顶式平面钢闸门; 孔口净宽:0.00m ; 设计水头:4.40m ; 结构材料:Q244钢; 焊条:E44;止水橡皮:侧止水用p 形橡皮;行走支承:采用胶木滑道,压合胶木为MCS-2;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2.2 闸门结构的形式及布置(2)闸门尺寸的确定(图2)2)闸门高度:考虑风浪所产生的水位超高为0.2m ,故闸门高度=4.4+0.2=4.7m ;2)闸门的荷载跨度为两侧止水的间距:m L 91=;4)闸门计算跨度:m d L L 40.92.02920=⨯+=+=;(2)主梁的形式。
主梁的形式应根据水头的大小和跨度大小而定,本闸门属于中等跨度,为了方便制造和维护,决定采用实腹式组合梁。
(4)主梁的布置。
根据闸门的高跨比,决定采用双主梁。
为使两个主梁设计水位时所受的水压力相等,两个主梁的位置应对称于水压力合力的作用线m H y 83.13/==(图2)并要求下悬臂a ≥0.22H 和a ≥0.4m 、上悬臂c ≤0.44H 且不大于4.6m ,今取0.650.120.66=≈=a H m主梁间距=-=b y a m22() 2.35则2 5.5 2.350.65 2.50.45=--=--=≈(满足要求)c H b a H(4)梁格的布置和形式。
梁格采用复式布置和等高连接,水平次梁穿过横隔板上的预留孔并被横隔板所支撑。
水平次梁为连续梁,其间距应上疏下密,使面板各区格需要的厚度大致相等,梁格布置具体尺寸如图2所示。
图2. 梁格布置尺寸图(4)连接系的布置和形式。
2)横向连接系,根据主梁的跨度,决定布置4道横隔板,其间距为2.44m,横隔板兼做竖直梁。
2)纵向连接系,设在两个主梁下翼缘的竖直平面内,采用斜杠式桁架。
(6)边梁与行走支承。
边梁采用单腹式,行走支承采用胶木滑道。
2.4 面板设计根据《钢闸门设计规范》(SL 74-04)及2006修订送审稿,关于面板的计算,先估算面板厚度,在主梁截面选择之后再验算面板的局部弯曲与主梁整体弯曲的折算应力。
(2)估算面板厚度。
假定梁格布置尺寸如图2所示,面板厚度按下式计算 []σα9.0kpat =当a b /≤4时,α=2.4,则kp a t 068.0=当a b />4时,α=2.4,则kp a t 07.0= 现列表2进行计算。
2 区格Ⅰ、Ⅵ中系数k 由三边固定一边简支板查得。
根据表2计算,选用面板厚度t=8mm 。
(2)面板与梁格的连接计算。
面板局部挠曲时产生的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拉力P 按下式计算,已知t=8mm ,并且近似地取板中最大弯曲应力[]mm N 2max /160==σσ,则mm N t P /6.89160807.007.0max =⨯⨯==σ面板与主梁连接焊缝方向单位长度内的剪力为mm N VS T I /19110649600002263858033345020=⨯⨯⨯⨯==面板与主梁连接的焊缝厚度为 mm W F f T Ph 62.2)1157.0/()7.0/(1916.892222=⨯+=+=τ面板与梁格连接焊缝取其最小厚度.6mm h f=。
2.4 水平次梁、顶梁和底梁的设计(2)荷载与内力计算。
水平次梁和顶、底梁都是支承在横隔板上的连续梁,作用在它们上面的水平压力2a a p q 下上+=,且m KN R /11.36.1345.122.1445.11=⨯⨯=列表2计算后得∑=q 240.22KN/m+4.22KN/m=242.42KN/m跨度为 2.44m (图4),水平次梁弯曲时的边跨弯距为: M 次中=0.077ql 2=0.077х40.2х 2.442=22.8kN ∙m支座B 处的弯距:M 次B =0.207ql 2=0.207х40.2х 2.442=27.8kN ∙m(2)截面选择W=111250160108.17][6=⨯=σM mm 4 考虑利用面板作为次梁截面的一部分,初选[24b,由附录6.4表查得:图面板参加水平次梁工作后的组合截面A=2242mm 2 ; W x =87200mm 4 ;I x =6000000mm 4 ; b=60mm ; d=8mm 。
面板参加次梁工作的有效宽度分别按式下式计算,然后取其中较小值。
B ≤mm c b t 540860602=⨯+=+B=ζ2b (对跨中正弯距段)B=ζ2b (对支座负弯距段) 。
梁间距b=mm b b 7452730760221=+=+ 。
对于第一跨中正弯距段l 0=0.8l=0.8Х2440=2880mm ;对于支座负弯距段l 0=0.4l =0.4Х2440=040mm 。
根据l 0/b 查表6—2:对于l 0/b =2880/744=2.424 得ζ2=0.78 ,得B=ζ2b =482mm , 对于l 0/b =040/744=2.262 得ζ2=0.464 ,得B=ζ2b =272mm , 对第一跨中选用B =440mm,则水平次梁组合截面面积(图4): A=2242+440Х8=6442mm 2 ;组合截面形心到槽钢中心线得距离:e=6451748540⨯⨯=40mm ;跨中组合截面的惯性距及截面模量为:I 次中=6000000+2242Х402+440Х8Х242=24004820mm 4W min =211588212013905820mm = 对支座段选用B =272mm ,则组合截面面积:A=2242+272Х8=4200mm 2 ; 组合截面形心到槽钢中心线得距离:e=4299748271⨯⨯=47mm支座初组合截面的惯性距及截面模量为:I 次B =6000000+2242Х472+272Х8Х472=22074442mm 4W min =211191910711975331mm =(4)水平次梁的强度验算由于支座B 处(图4)处弯距最大,而截面模量较小,故只需验算支座B 处截面的抗弯强度,即σ次=,/160][/159111919108.17226mm N mm N =<=⨯σ 说明水平次梁选用[24b 满足要求。
轧成梁的剪应力一般很小,可不必验算。
(4)水平次梁的挠度验算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最大挠度发生在边跨,由于水平次梁在B 支座处截面的弯距已经求得M 次B=27.8kN ∙m,则边跨挠度可近似地按下式计算:次次次EI l M EI ql l U B 1638453-⨯= =139058201006.2162350108.17139058201006.2384]2350[1.3055653⨯⨯⨯⨯⨯-⨯⨯⨯⨯⨯ =0.00086≤004.02501][==l U 故水平次梁选用[24b 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4)顶梁和底梁。
顶梁所受的荷载较小,但考虑水面漂浮物的撞击等影响,必须加强顶梁的刚度,所以也采用[24b 。
2.4 主梁设计(2)设计资料 2)主梁跨度:净跨(孔口净宽)L 0=0m ;计算跨度L =0.4m ;荷载跨度L 1=0m 。
2)主梁荷载:kN p q 1.742/== 4)横向隔板间距: 2.44m 。
4)主梁容许挠度: [U]=L/600 。
(2)主梁设计。
2)截面选择①弯距和剪力 弯距与剪力计算如下:弯距: m kN M ⋅=-⨯=817)4924.9(291.74max 剪力: kN ql V 45.333291.7421max =⨯== ②需要的截面模量 已知Q244钢的容许应力[σ]=260N/mm2 ,考虑钢闸门自重引起附加应力的影响,取容许应力[σ]=,/1441609.02mm N =⨯ 则需要的截面模量为;W=。
36max 567414410817][cm M =⨯=σ ③腹板高度选择 按刚度要求的最小梁高(变截面梁)为: 经济梁高:。
cm W h ec 38.98)5674(1.31.35/25/2=⨯==[],05.87600/11006.2104.914423.096.0]/[23.096.074min cm l U E Lh =⨯⨯⨯⨯⨯=⨯=σ 由于钢闸门中的横向隔板重量将随主梁增高而增加,故主梁高度宜选得比h ec 为小,但不小于h min 。
现选用腹板厚度h 0=00cm 。
④腹板厚度选择,86.011/9011/cm h t w ===选用t w =2.0cm 。
⑤翼缘截面选择:每个翼缘需要截面为,04.48690190567462001cm h t h W A w =⨯-=-=下翼缘选用t 2=2.0cm (符合钢板规格),需要,0.24111cm t Ab ==取b 2=24cm,上翼缘的部分截面积可利用面板,故只需设置较小的翼缘板同面板相连,选用t 2=2.0cm ,b 2=20cm ,面板兼作主梁上翼缘的有效高度为B =b 2+60δ=20+60Х0.8=48cm 。
上翼缘截面面积A 2=20Х2.0+48Х0.8=66.4cm 2 。
⑥弯应力强度验算截面形心距:,8.434.20656.9046''cm A Ay y ===∑∑ 截面惯性距:,30986724911712900.11243230cm Ay h t I w =+⨯=+=∑ 截面模量:上翼缘顶边 ,59.70748.4330986731min cm y I W ===下翼缘底边 ,8.60755130986732min cm y I W ===弯应力:,/4.14169.0/446.138.607510081722min max cm kN cm kN W M =⨯<=⨯==σ安全稳定性,因梁高大于按刚度度要求的最小梁高,故梁的挠度也不必验算。
2)截面改变。
因主梁跨度较大,为减小门槽宽度与支承边梁高度(节约钢材),有必要将主梁承端腹板高度减小为cm h h s546.000==。
(图6) 梁高开始改变的位置取在邻近支承端的横向隔板下翼缘的外侧(图7),离开支承端的距离为244-20=224cm 。
剪切强度验算:考虑到主梁端部腹板及翼缘相焊接,故可按工字截面梁验算应力剪力强度。
尺寸表4所示:图主梁支承端截面401064969337412541cm I =+⨯= cm y 7.261=,200821.3011.301.31503cm S =⨯⨯+⨯= ,/5.9][/29.60.1106496200845.333220max cm kN cm kN t I S V w =<=⨯⨯==ττ因误差未超过20%,安全4)翼缘焊缝翼缘焊缝厚度h f 按受力最大的支承端截面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