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223 循环冷却水工况表编制规定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共10页文档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http://standard.h2o-china 时间:2019-08-09 09:17 评论:0条标准级别:国家标准标准性质:强制性发文单位:化学工业部标准号:GB 50050-95标准状态:制定有效性:现行发布日期:1995-10-01实施日期:1995-10-01标准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treatmentGB50050-9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北京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循环冷却水处理3.1一般规定3.2敞开式系统设计3.3密闭式系统设计3.4阻垢和缓蚀3.5菌藻处理3.6清洗和预膜处理4旁流水处理5补充水处理6排水处理7药剂的贮存和投配8监测、贮存和化验附录A水质分析项目表附录B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附:条文说明1总则1. 01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 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 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 04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在不断地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
1. 0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c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由换热设备,水泵、管道及其它关设备组成,并循环使用的一种给水系统。
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说明

1.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GB50050-2007规修订的背景、意义及其特点1.1 我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我们这本《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规》第一版是GBJ80-83,第二版,也就是现行版GB50050-95,发布至今已达12年之久,远远超过了标准化的规定,所以要进行修订。
1.2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及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紧跟国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国情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出HEDP、ATMP、EDTMP、PAA、DDM(G4)、聚马、马丙、聚季铵盐。
瞄准具有70 年代水平的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磷系复合配方”,进行研究开发,填补了国空白,满足了大化肥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国产化的要求。
80 年代,随着石油装置和大型冶金装置的引进,对栗田、Nalco Drew、片山等国外著名公司的循环水处理剂及冷却水处理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一大批新的循环水处理剂配方相继开发成功,使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磷系复合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磷系碱性水处理配方”、“全有机水处理配方”、“钼系水处理配方”和“硅系水处理配方”。
实现了循环冷却水在自然平衡pH 条件下的碱性条件下运行,这类水处理配方除具有“磷系复合配方”的优点外,还避免了加酸操作带来的失误,深受用户的欢迎。
90 年代以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国水处理剂及技术开始出口。
同时新型膦酸盐、新型水处理杀生剂的不断开发成功,水处理药剂的前沿研究与国外水平基本接近。
“全有机水处理剂配方”应用比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低磷、无磷、无金属水处理配方不断推向市场。
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从国外引进磷系配方开始的,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说明我国的水处理药剂应用水平不低,表1 为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配方发展过程。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冷却水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可以提供冷却效果,缓解机械装置和元件等产品的热效应,改善产品的使用性能,以及降低工业环境的温度,发挥综合效益。
然而,冷却水的处理设计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响,任何失误都会对整个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使用冷却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冷却水处理设计进行规范化管理成为了必要之举。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是为了规范工业冷却水处理设计而制定的。
通过编制这一规范,可以使不同企业的冷却水处理设计更加规范、一致。
一、设计原则1、建立良好的冷却水处理体系,即加药、污泥处理、水质监测以及废水处理等,以确保冷却水循环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应根据使用的水源、水质要求以及水温等情况,确定适用的冷却水处理技术,保证冷却水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冷却水处理设备应采用节能机械,并考虑更低的水流量,且操作简单,方便维护。
4、根据机组的冷却水需求,确定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设计技术,尽量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减少水的损失,节约水源。
二、加药处理1、根据冷却水的循环流量及冷却塔的类型,计算所需添加的消毒剂和阻垢剂的量,明确调节压力差,保证冷却水受到有效的消毒抑制腐蚀。
2、应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选用应用安全、高效、低毒的可靠消毒剂和阻垢剂,并按照产品上标准的比例添加消毒剂和阻垢剂,以防止冷却水中的水中有机污染物质及重金属离子的污染。
三、污泥处理1、污泥的处理需要视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沉淀污物种类及污物浓度而定,主要有化学处理、污泥沉淀池处理、膜处理和油水分离处理等。
2、污泥处理设备应按照正规的程序操作,确保污泥处理仪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水质监测1、应定期对冷却水进行水质监测,以确认消毒剂及阻垢剂的剂量,消毒效果,污物阻垢程度,抗菌效果等指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水体的抗菌效果。
2、通过不断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确保冷却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循环冷却水操作规程之欧阳学创编

循环冷却水操作规程1.前言造气循环冷却水长期以来受到循环水品质的影响,循环水腐蚀、结垢情况较为严重。
为解决循环水的腐蚀结垢问题,经过实验室配方筛选试验工作确认通过化学水处理的方法是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配方操作要求,提供本操作规程仅供造气分厂造气循环水装置从事水处理工作和管理人员进行操作管理使用。
本操作规程中所记载的内容乃是一些基本的东西,当设备的运行条件变动时水处理的方法也要作些相应的变更。
因此,双方有必要加强经常性的技术上的联系,定期交换技术情报。
2.系统概况2.1补充水质状况,补充水为自备水厂,水质见表一。
表一补充水质2.2运行条件:循环水系统运行条件见表二。
表二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条件2.3循环水运行水质:循环水运行水质控制标准见表三表三循环水冷却水质监控制指标2.4系统材质:碳钢、不锈钢2.5地沟流量:400m3/h(絮凝沉降)3.术语解释3.1补充水(M)因蒸发、排污、风吹飞溅而从系统中损失的水量,需要进行补充的水。
3.2蒸发损失(E)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循环冷却水在冷却塔中蒸发而损失的水量。
3.3飞溅和风吹损失(W)被通风时的气流从系统中带入大气的水量。
3.4排污损失(B排)为维持系统中一定的浓缩倍数而排出系统的水量。
3.5冷却范围(或温度降)(ΔT)冷却塔入口和塔底冷水池之间的水温差。
3.6循环量(R):系统中循环的冷却水量。
3.7浓缩倍数(N)循环水中某种离子(Cl-或K+)的浓度与补充水中对应的某离子(Cl-或K+)的浓度之比;或循环水中电导率与补充水中电导率之比。
3.8系统容积(V)包括冷却塔、水池、换热器、管道及辅助设备在内的整个系统的容水量。
3.9停留时间(T)循环水在系统中停留的时间。
4.配方的现场运行和管理4.1管理的目的“三分配方,七分管理”是长期从事水处理工作的专业工作者从工作中总结出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
为了防止冷却水的腐蚀、结垢、粘泥(菌藻)等三种危害造成系统的不必要的损害,必须加强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正确有序的管理和操作。
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
首先,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周围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循环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
通常情况下,流量设计应考虑工艺生产能力及冷却效果等因素。
温度设计应根据介质的热工性质及工艺要求确定。
其次,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需要合理选择冷却水系统的冷却设备。
常用的冷却设备有冷却塔、冷凝器、冷却器等。
选择冷却设备时需要考虑水的冷却负荷、周围环境温度、噪音和能耗等因素。
第三,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需要合理布置冷却水系统的管道和阀门。
管道和阀门的布置应符合工艺流程要求,保证循环冷却水能够顺畅流动,并能方便维修和清洗。
第四,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冷却水处理设备。
冷却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软水器、脱气器等,用于除去冷却水中的悬浮物、硬度离子和溶解气体等杂质,防止冷却器内壁的锈蚀和水垢的析出。
第五,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需要合理确定冷却水的循环方式。
循环方式主要包括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开式循环是将冷却水直接与周围环境接触,通过冷却塔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闭式循环是将冷却水与外界隔离,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介质。
最后,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需要注意对冷却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可以包括冷却水流量、温度、冷却效果等参数的监测,以及冷却设备和管道的清洗和检修。
维护工作可以包括对冷却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换。
总之,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是确保冷却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只有在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确保工业生产过程
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
循环冷却水设计技术规范

循环冷却水设计技术规范8.1 适用范围及系统特点8.1.1适用范围:服务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民用建筑中其他须冷却的设备也可参照使用。
8.1.2 系统特点。
1 循环冷却水系统宜用敞开式,冷却设备通常采用机械通风冷却塔。
经论证及技术经济比较,也可采用喷射式等新型冷却塔。
2 设备选型均采用配套的系列定型产品,冷却塔一般可不作热力、风阻和填料选型等计算。
3 维护管理方便。
4 当建筑物设置楼宇自控系统时,循环冷却水系统应纳入自动控制范围。
8.2 基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8.2.1气象参数选择。
1 基本气象参数应包括空气干球温度9(℃),空气湿球温度丁(℃),大气压力户(10‘Pa),夏季主导风向,风速或风压,冬季最低气温等。
2 冷却塔计算所选用的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并应与所服务的空调系统的设计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一致。
3 在选用气象参数时,应考虑因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回流和干扰对冷却效果的影响,必要时应对设计干、湿球温度进行修正。
4 冷却塔所在位置风压是很关键的一个气象参数,设计时应对冷却塔制造厂样本中给出的风压值与工程所在地设计风压值进行比较,必要时要对冷却塔的结构进行校核。
8.2.2 冷却用水要求。
1 基本数据应包括循环冷却水量Q(m3/h),冷却塔进水温度t1℃,冷却塔出水温度t2℃,制冷机组冷凝器阻力(MPa),循环水水质要求等。
2 循环冷却水量:1)循环冷却水量应按照工艺专业所选用制冷机组要求确定。
2)在设计方案阶段,可按下列方法估算:如能初估出制冷量(美RT),则可初估循环冷却水量Q(m3/h)。
机械式制冷:离心式、螺杆式、往复式制冷机Q=0.8Rt;热力式制冷: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Q=(1~1.1)RT;或按耗热量计算循环冷却水量,见表8.2.2—1。
3 冷却塔进、出水温度:1)冷却塔进、出水温度应按照工艺专业所选用的制冷机组要求确定。
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压试验作业指导书要点(国汽61)

中、低压管道水压试验作业指导书要点1.工程概况:1.1工程(系统或设备)概况系统概况。
(包括系统的组成、作用及作业涉及的范围)1.2.工程量和工期.1.2.1工程量:1.2.2施工工期施工工期一般为天2. 编制依据.列出与冷却水系统相关的所有设计图纸,厂家资料、技术、质量、安环相关的规程、规范等。
表格如下:3.作业前条件和准备:3.1技术准备厂家资料齐全图纸会审完毕,会审提出问题已解决制定技术和安全措施,并交底双方签字3.2作业人员:3.2.2 作业人员职责分工和权限3.3作业工机具3.4材料和设备3.5安全器具3.6工序交接3.7其他4. 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4.1 作业程序4.2方法和内容5.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5.1质量目标1)水压一次试验成功;2)根据工程质量总目标和专业目标确定的本作业其他质量目标;5.2保证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5.2.1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和技艺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施工;2)加强施工人员责任心;3)加强过程监督控制,确保本序工作合格后才能进行下序工作;4)保证系统设备及管道内部清洁;5)防止阀门、法兰泄漏所采取的有关措施5.2.2质量通病及预防(见下表)5. 3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5. 4 质量标准及要求主要执行如下标准: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6.1 作业的安全要求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表内容见附录6.2环境条件7.附录:7.1监理要点:R记录确认、W见证点、H停工待检点、S连续监视监护7.2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对策表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对策表项目名称: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压试验作业危险点和环境因素描述:按本工程特点确定(一)厂地和环境(二)作业和人员(三)机械和工具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监督管理措施:包括(一)确定监督控制办法—R 记录确认点;W 见证点;H 停工待检点;S 连续监视监护;(二)规定监督控制责任—班组、专业队、项目部。
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化工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原《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J50—83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化工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三月十六日1总则1.0.1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0.4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在不断地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
1.0.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n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水泵、管道及其它有关设备组成,并循环使用的一种给水系统。
2.1.2敞开式系统Open system指循环冷却水与大气直接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3密闭式系统Closed system指循环冷却水不与大气直接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4药剂Chemicals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2.1.5异养菌数Count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按细菌平皿计数法求出每毫升水中的异养菌个数。
2.1.6粘泥Slime指微生物及其分泌的粘液与其它有机和无机的杂质混合在一起的粘浊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冷却水工况表编制规定
1 范围
本手册规定了循环冷却水工况表的内容格式和填写要求,适用于设计各阶段。
2 用途及专业关系
本表为循环冷却水使用专业向给排水专业提出的设计条件,接受条件专业为工艺系统、给排水等有关专业。
3 各栏说明和填写规定
循环冷却水工况表的内容格式见表3.0.0。
3.1 序号
填写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
3.2 位号
填写使用循环冷却水的设备位号。
3.3 设备名称
填写使用循环冷却水的设备名称。
3.4 设备结构型式
填写使用循环冷却水设备的结构型式,如管壳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带夹套反应釜等。
3.5 设备材质
填写设备的主要材质,应分别填写与循环冷却水接触的管子和壳体或夹套壁和外壳的材质。
3.6 被冷物温度、压力
填写被冷却的工艺侧介质的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应分别填写进、出口温度。
3.7 水冷方式
填写选择循环冷却水在设备中的程别,如管壳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的管程或壳程,带夹套反应釜填写夹套,板式换热器填写板式等。
3.8 热负荷
填写设备的正常换热负荷。
3.9 水量
按设备分别填写循环冷却水的最大用量和正常用量。
3.10 水流速
填写循环冷却水在设备内的流速,按工况分别给出最大、正常和最小流速,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的流速以中心管排管间的面积为基准。
对于非标换热器等设备,管子根数及排列情况等需要待设备专业确定后才能落实,当缺乏详细的设备参数时,本表填写的流速为近似值。
最大流速主要用于核算压降和回水压力;最小流速影响污垢的产生,流速过低容易产生污垢。
3.11 水温
分别在进口和出口栏填写循环冷却水的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
循环冷却水的回水温度过高容易产生污垢。
3.12 水侧壁温
分别在进口和出口栏填写水侧壁温。
3.13 水压
分别在进口和出口栏填写供水和回水压力。
3.14 水质要求
填分别填写循环冷却水的腐蚀率和污垢热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