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初步设计汇总报告

合集下载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设计大纲范本1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设计大纲范本1

⽔库淹没处理及⼯程永久占地设计⼤纲范本1FCD15011 FCD⽔利⽔电⼯程初步设计阶段⽔库淹没处理及⼯程永久占地设计⼤纲范本〔1/2〕⽔利⽔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1999年7⽉1⼯程初步设计阶段⽔库淹没处理及⼯程永久占地设计⼤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2⽬录1 引⾔ (4)2 枢纽⼯程特性及⽔库淹没概况 (4)3 设计依据⽂件和规范、法规 (5)4 ⽔库淹没范围确定及淹没实物指标调查 (6)5 移民安置规划及专项规划(见FCD15012/F007)6 防护⼯程 (12)7 库区综合开发规划及库底清理 (19)8 淹没处理概(估)算及迁建进度(见FCD15012/F007)9 ⼯程永久占地处理(见FCD15012/F007)31 引⾔根据可⾏性研究报告审查纪要及批⽂,本阶段以枢纽⼯程的___坝址及正常蓄⽔位m(___标⾼)和___ m⽅案,进⾏⽔库淹没和⼯程永久占地两部分处理的初步设计(简称⽔库淹没设计),确定⽔库淹没及⼯程永久占地范围,查明⽔库淹没及永久占地的实物指标,参与⼯程规模论证,编制移民安置和专项迁建规划,进⾏库区防护、⽔⾯和消落区开发利⽤与⽔库库底清理规划,编制投资概算,编写以上各单项说明或报告,于___年___⽉前提出⽔库淹没设计专题报告及枢纽⼯程设计报告的相应章节。

2 枢纽⼯程特性及⽔库淹没概况2.1 枢纽⼯程特性___⼯程,系___⽔系___河___游的___梯级,上游与___梯级相接,下游尾⽔接___梯级。

坝址位于___省(区) ___县(市) ___乡(镇) ___ 村,上距___县城(市) ___km,下距___县城(市) ___km。

⼯程以___为主,兼有___、___、___等综合效益。

控制流域⾯积___km2。

初定⽔库正常蓄⽔位___m。

电站装机容量___万kW(___台×___kW)、年发电量___亿kW·h。

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水库工程
表1工程基本情况
注释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 立项批准文件
附件2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附图1 工程总布置图
附图2 工程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排污口、取水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
附图3 工程施工总布置图
附图4 环境保护措施布置图(包括环境监测内容)
二、环境影响报告表需详细说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时,应进行专项评价。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

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声环境等)
淹没与移民对环境的影响
其他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整理)x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完整)

(整理)x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完整)

工程设计甲级:工程勘察甲级:xx省xx县xx河xx溪x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 综合说明 ..................................................................................... 1-11.1绪言 .................................................................................................................. 1-11.2水文 .................................................................................................................. 1-31.3地质 .................................................................................................................. 1-51.4工程任务和规模 .............................................................................................. 1-71.5加固设计 .......................................................................................................... 1-81.6金属结构......................................................................................................... 1-101.7施工 ................................................................................................................ 1-101.8环境保护 ........................................................................................................ 1-111.9水土保持......................................................................................................... 1-111.10劳动安全与卫生........................................................................................... 1-111.11淹没、工程占地与移民 .............................................................................. 1-121.12工程管理 ...................................................................................................... 1-121.13设计概算 ...................................................................................................... 1-131.14工程经济评价 .............................................................................................. 1-131.15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 .................................................................................. 1-141.16综合说明附件、附图、附表 ...................................................................... 1-152 水文 ............................................................................................ 2-12.1流域概况........................................................................................................... 2-12.2气象................................................................................................................... 2-12.3水文观测与水文资料....................................................................................... 2-22.4径流................................................................................................................... 2-22.5设计洪水........................................................................................................... 2-32.6泥沙................................................................................................................. 2-132.7施工洪水......................................................................................................... 2-132.8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2-14 3工程地质 ....................................................................................... 3-13.2区域地质概况 .................................................................................................. 3-13.4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3-23.5各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质量评价 ...................................................... 3-33.6水库病险类型划分 .......................................................................................... 3-53.7天然建筑材料 .................................................................................................. 3-63.8结论与建议 ...................................................................................................... 3-74 工程任务和规模 .......................................................................... 4-14.1社会经济概况................................................................................................... 4-14.2工程任务和规模............................................................................................... 4-24.3工程现状和存在问题....................................................................................... 4-24.4工程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4-44.5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 4-44.6水库洪水调节 .................................................................................................. 4-54.7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4-115 加固工程设计 .............................................................................. 5-15.1设计依据 .......................................................................................................... 5-15.2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 5-25.3安全鉴定主要成果 .......................................................................................... 5-25.4大坝加固设计 .................................................................................................. 5-35.5溢洪道加固设计 .............................................................................................. 5-75.7坝后电站 .......................................................................................................... 5-85.8建筑物结构分析与水力学计算 ...................................................................... 5-85.9主要工程量..................................................................................................... 5-286 金属结构 ...................................................................................... 6-17 施工组织设计 .............................................................................. 7-17.1施工条件 .......................................................................................................... 7-17.2施工导流 .......................................................................................................... 7-27.3主要加固工程施工 .......................................................................................... 7-37.4施工总布置 ...................................................................................................... 7-57.5施工进度安排 .................................................................................................. 7-67.6主要技术供应 .................................................................................................. 7-78 环境影响评价 .............................................................................. 8-18.1环境现状 .......................................................................................................... 8-18.2加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 8-28.3环境保护设计................................................................................................... 8-38.4环境监测........................................................................................................... 8-58.5存在问题和建议............................................................................................... 8-59 水土保持设计 .............................................................................. 9-19.1编制依据........................................................................................................... 9-19.2项目区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 9-29.3水土流失特点及预测....................................................................................... 9-29.4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9-69.5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安排及工程量 ........................................................ 9-129.6水土流失监测................................................................................................. 9-139.7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9-149.8方案保证实施措施......................................................................................... 9-1610 劳动安全与卫生 ...................................................................... 10-110.1设计依据....................................................................................................... 10-110.2工程施工及运行中安全危害因素............................................................... 10-110.3施工中的卫生危害因素............................................................................... 10-211 淹没、工程占地与移民 .......................................................... 11-112 工程管理设计 .......................................................................... 12-112.1管理机构....................................................................................................... 12-112.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12-112.3工程管理设施............................................................................................... 12-212.4工程管理任务............................................................................................... 12-312.5工程监测....................................................................................................... 12-412.6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12-413 工程概算 .................................................................................. 13-113.1工程概况....................................................................................................... 13-113.2主要投资指标............................................................................................... 13-113.3编制原则及依据........................................................................................... 13-113.4基础单价计算............................................................................................... 13-113.5工程概算....................................................................................................... 13-214 经济评价 .................................................................................. 14-114.1工程概况....................................................................................................... 14-114.2经济评价依据与条件................................................................................... 14-114.3国民经济评价............................................................................................... 14-1附件:1、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2、三类坝鉴定结果核查意见表图纸目录1. 综合说明1.1 绪言1.1.1 工程地理位置xxx水库位于南河江二级支流—xx河xx溪上游,坝址在xx县xx镇以西约6km处xx溪的支流上,距xx县政府所在地屯城镇14km,距省会xx 市约65km。

(整理)万州刘家沟水库可研报告

(整理)万州刘家沟水库可研报告

目录1 综合说明1.1 绪言1.2 工程自然条件1.3 工程任务和规模1.4 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5 机电及金属结构1.6 施工组织设计1.7 工程管理1.8 水库淹没处理与工程永久占地1.9 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1.10 工程投资估算1.11 经济评价1.1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1.13 结论与建议附:工程特性表2 水文气象2.1 流域概况2.2 水文基本资料2.3 径流2.4 洪水2.5 河流泥沙2.6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7 水文站网规划3 工程地质3.1 概述3.2 区域地质及地震3.3 水库工程地质条件3.4 库岸稳定性及浸没3.5 坝址工程地质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2 综合利用要求4.3 灌区规模及灌溉水量预测4.4 供水范围及供水量预测4.5 防洪范围和防洪标准4.6 供电范围和负荷预测4.7 水库水位选择4.8 电站装机容量选择4.9 水利和动能4.10 水库淤积及回水计算5 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 工程等级和标准5.2 工程坝址及坝型选择5.3 钢筋砼面板堆石坝方案枢纽总布置(下坝址推荐方案)5.4 钢筋砼面板碾压堆石坝设计(下坝址推荐方案)5.5 碾压砼重力坝枢纽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下坝址比较方案)5.6 泄洪建筑物方案比较及布置5.7 放空建筑物设计5.8 引水建筑物方案比较及布置5.9 电站厂区建筑5.10 上磺坝排洪隧洞设计6 机电及金属结构6.1 水力机械6.2 电气6.3 金属结构7 施工组织设计7.1 施工条件7.2 施工导流7.3 主体工程施工7.4 施工交通运输7.5 施工总布置规划7.6 施工总进度8 工程管理8.1 管理机构8.2 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8.3 主要管理设施8.4 工程运行管理8.5 库区土地和水面利用8.6 工程管理年运行费9 水库淹没处理与工程永久占地9.1 库区概况9.2 淹没实物指标9.3 水库移民安置规划9.4 专业设施项目功能恢复方案9.5 淹没补偿投资估算9.6 枢纽工程永久占地10 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10.1 环境现状10.2 环境影响分析10.3 环境保护措施10.4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10.5 结论与建议10.6 水土保持11 工程投资估算11.1 编制依据和原则11.2 基础资料11.3 估算结果12 经济评价12.1 概述12.2 国民经济评价12.3 财务评价12.4 综合评价附件:附件一:灌区规划报告附件二:水文分析专题报告附件三: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规划报告附件四:工程地质报告附件五:岩溶水文地质专题报告附件六:投资估算附件附件七:水土保持规划报告附件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附件九: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附图:1、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集2、工程地质报告附图集3、灌区规划报告附图集1 综合说明1.1 绪言刘家沟水利工程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水库坝址座落在小溪河中游的刘家沟河段,属重庆市巫溪县凤凰镇中和村所辖。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台州市朱溪水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台州市朱溪水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台州市朱溪水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5.25•【字号】•【施行日期】2016.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台州市朱溪水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你委《关于要求批复台州市朱溪水库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台发改基综〔2016〕87号)收悉。

根据我委“浙发改农经〔2015〕845号”和省水利厅“浙水建〔2016〕13号”文及部门专家联审意见,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建设地点朱溪水库工程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和黄岩区境内,水库坝址位于连头溪与溪上溪汇合口下游600m处,距朱溪镇4.5km。

二、水文(一)同意采用水文比拟法测算坝址设计年径流,参证站选用坝址下游的下回头水文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6.08m3/s,坝址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92亿m3。

(二)基本同意根据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和成果。

(三)基本同意泥沙分析成果,水库流域多年平均来沙量3.5万吨。

(四)原则同意对水库水质的分析和评价。

(五)原则同意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

三、工程地质(一)工程区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应地震基本强度Ⅵ度。

(二)基本同意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影响等库区工程地质的评价意见。

(三)基本同意拦河坝、发电厂房、输水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意见。

(四)基本同意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成果及评价结论。

四、工程任务和规模(一)朱溪水库工程任务以供水为主,结合防洪、灌溉,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

(二)本工程主要供水范围为台州市南片供水区和朱溪流域供水区,设计水平年重点为2020年,兼顾2030年,城乡综合供水保证率为95%,灌溉供水保证率为90%。

水库多年向长潭水库调水9072万m3,多年平均增加南片城镇供水量10503万m3。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4)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4)

1 综合说明1.1 绪言××水库位于新疆和田地区县境内是普斯开河中游出山口上游7㎞前山区的一座小(1)型拦河式水库,水库位于东径78°35.5′,北纬37°06.8′,315国道以南33km处,承担普斯开河下游的防洪、调蓄和农田灌溉任务,灌溉面积4535亩。

水库规划设计总库容150万m3,竣工库容150万m3,现已基本淤满,除险加固后设计总库容仍为150万m3。

水库大坝正常蓄水位1891.5m,最大坝高22.2m,为水力冲填均质土坝,大坝全长450m。

××水库主要由大坝、放水涵洞、泄洪涵洞、放水渠等建筑物组成。

加固前后水库工程特性详见表1-11.2 水文××水库库区位于普斯开河中游,属典型大陆性气候。

最低温度-22.9℃,最高温度41℃°C。

最大风速集中在4、5、6月,主风为西风,多年最大风速为21m/s。

日照时数每月平均为233.6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为63%。

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65.1mm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蒸发量为2424mm,为降雨量的37.2倍。

3-6月为多风季节,风速一般10-15m/s,最大21m/s多为南风,浮尘天气超过180天。

××水库为拦河式山区水库,普斯开河的水文、径流、洪水及泥沙对其影响较大。

××水库坝址处普斯开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0.23亿m3,每年6-8月份径流量占全年的71%。

根据推理公式计算可知30年一遇和30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126m3/s和264m3/s。

普斯开河的推移质泥沙含量为19.1万t/年1.3 地质××水库位于普斯开河中游出山口处。

工程区出露地层主要有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第三系古一始新统喀什群(E1+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аL新疆群)和全新统冲积层(Q4аL)以及人工淤积粉土(Q4S)和全新统风积(Q4tol)。

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水利项目,也是当地政府加强水利建设的一个关键项目。

这个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它包含了该工程的各项技术参数,工程设计方案,预算及资金来源等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做一详细的分析。

一、工程概述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位于甘肃省崆峒区滕家河流域,主要任务是加固原有水库的防洪主坝和溢洪道,提高水库的抗洪能力,保障周边居民的安全。

该工程建设地点距离县城约10公里,占地面积约为1500亩。

工程建设期为2年,投资总额为5亿元。

二、工程设计方案为保证此次工程的加固效果,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水库的地形环境、工程材料的选择、建设方案等。

在工程设计方案中,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主坝加固主坝加固包括防洪墙的加高和增设排洪设施两方面。

防洪墙加高的高度为3米,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加固。

同时,建设者还将在坝体入水口处增设一个坝门,用于排洪。

坝顶还需要根据需要施工防渗隔水建筑材料,保证坝体的完整性。

2.溢洪道加固溢洪道是水库的主要排洪渠道,因此,需要在加固工程中加强其稳定性和抗洪能力。

首先需要加固溢洪道底部的排洪设施,保证排洪能力。

其次,需要加固溢洪道的护岸,以防止水流侵蚀护岸造成形变和破坏。

3.应急设施建设作为水利工程,滕家河水库需要根据“一岗双责”原则,做好各项应急措施的建设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水库应急联合指挥中心、应急疏散通道等。

三、工程预算及资金来源根据初步设计报告,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投资总额为5亿元,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以及社会资金等。

其中,政府投资占比约为50%,银行贷款占比约为30%,社会资金占比约为20%。

四、工程实施步骤为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完成,设计报告中还包括了具体的实施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立项申请、项目规划、环保评估等。

其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工程建设,在完成主体工程后,进行工程验收。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条文说明

洪水
说明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果的基础上新增加资料对各种设计洪 涝 水成果进行复 核 并分析其合理性
地下水
为灌溉和供水水源提供可靠的地下水资料 需对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地下水资源量和可 开采量等作进一步的分析论证
泥沙
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后新增加资料 复核计算输沙量和特征值 对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 果进行验证
水利和动能计算包括径流调节和洪水调节的分析计算 选定正常蓄水位 死水位 汛期限制 水位 防洪高水位 挡水建筑物的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等各项特征水位及相应的库容 对电站 还应确定装机容量 说明水头特性及额定水头比选结果 提出机型 安装高程及机组台数的意见 应 通过比较选定引水道尺寸 如需调节池时应选定其容积 抽水蓄能电站还应选择上 下水库库容和 特征水位 确定装机容量 选择水泵水轮机的型式 台数 以及输水道条数和尺寸 对水库和水电站 的运行应提出运用规划 调度图和初期蓄水计划及运行方式
地下建筑物 说明隧洞进口地段的岩土性状 构造情况 完整程度 上覆岩土体厚度和进出口边 坡的稳定条件 说明构成洞室围岩的岩性 产状 主要断裂破碎带 软弱夹层和其他软弱结构面的延 伸分布和相互组合关系以及地下水类型 水位 蓄水条件 对压力隧洞和地下厂房区还应说明外水 压力的情况 在喀斯特地区要说明地表喀斯特 洼地 漏斗充填情况和地下暗河发育分布规律 并说 明其深部延伸情况及对洞室围岩稳定 开挖掘进和冒水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大跨度地下厂房及深埋 长隧洞 应说明洞顶 高边墙和洞室交叉段岩体稳定条件有无有害气体 地应力和岩爆等情况 提出 处理措施的意见
术先进和节约投资等一般要求 本规程对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提出了一般要求 在第 第 章各部分还结合内容和深度要
求说明报告文件编写的体例和篇章模式 但并不详细说明各专业的工作步骤和方法 也不能代替各 专业规范

DL/T 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

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rvoirsubmergence tratment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DL/T 5064—1996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施行日期: 1997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807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各勘测设计院,各有关单位:《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 DL/T 5064-1996该标准自1997年5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前言1984年12月31日原水利电力部以[84]水电技字第118号文颁发了SD130—84《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

该规范为全国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工作迈向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近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水库移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国务院于1991年2月15日以第74号令发布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992年3月25日以国发[1992]20号文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水库移民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移民前期工作,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做好移民安置规划”。

同时,1994年12月22日电力工业部以电计[1993]567号文发出了《关于调整水电工程设计阶段的通知》,将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施设计三个阶段调整为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等同原初步设计)、招标设计、施工详图四个阶段。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实物调查有关问题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实物调查有关问题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7.13•【字号】浙政函〔2023〕81号•【施行日期】2023.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实物调查有关问题的批复浙政函〔2023〕81号常山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恳请发布〈禁止在浙江省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通告〉的请示》(常政〔2023〕16号)收悉。

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有关规定,现批复如下:一、同意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确定的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控制范围。

二、工程占地和淹没区的实物调查工作,按《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工作大纲(报批稿)》进行。

三、《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由你县在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所在乡镇(街道)、村张贴,并在新闻媒体上发布。

四、你县要认真做好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和实物调查工作的政策宣传,依法做好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补偿处理以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依法稳妥处理实物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依法维护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和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附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年7月13日附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为确保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全面准确做好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实物调查工作,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有关规定,通告如下:一、常山县龙潭水库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控制范围。

(一)工程占地区。

分为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

主要涉及江山市坛石镇上溪村,常山县天马街道天马村、五联村、蒲塘村、周塘村,常山县白石镇曹会关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初步设计报告9 概述9.1 工程简况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戈枕枢纽位于海南省西部东方市和昌江县境内,是海南岛第二大河流昌化江干流三个梯级规划电站地最下游1个梯级,属大广坝灌区工程地戈枕配水枢纽.戈枕枢纽位于大广坝水电站下游27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082km2,占昌化江流域面积地80.5%.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13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5.6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54m,水库面积9.04km2,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 1.04亿m3.电站装机容量8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301亿kW·h.本工程是大广坝水利水电工程地配套工程,主要任务是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灌区总规模101.08万亩,水库正常蓄水位54m,调节库容0.36亿m3,设计灌溉面积64.55万亩,属大(2)型水利工程.每年向城镇居民和工业区供水 2.208亿m3.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戈枕枢纽和灌溉系统地渠首建筑物等.9.2 建设征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简况戈枕水电站坝址地处海南省昌化江下游,横跨东方市和昌江县,工程所在地地处热带季风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干湿明显,阳光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24.1℃~25.1℃,年日照数2100~2600h,年降水量902~1805.4mm.四季如春,全年无冬,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地黄金区域.工程所在地地势呈北面和东南面高,西北和西南面低地特征,属丘陵盆地,地形较为复杂.土壤以砖红壤为主,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库区东方市、昌江县位于海南岛西北偏西部,濒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东方市、昌江县分别地处昌化江左右两岸.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地矿藏有金、锌、铁、铜、钨、钛、石英砂、石灰岩、水晶、大理石等.其中东方市地黄金储量大,品位高,是海南省主要黄金产地;昌江县地铁矿储量为亚洲之最,同时昌江县也是全国著名芒果之乡.东方市辖10个乡(镇),181个村民委员会,全市土地总面积2266km2,总人口3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2万人,占总人口地76.43%,非农业人口9万人,占总人口地23.56%.东方市有黎、苗、壮、回等少数民族人口8.1万人,占总人口地21.12%.戈枕水电站正常蓄水位54m方案淹没涉及东方市大田、东河2镇.2004年大田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4011.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2948.9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226元;东河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91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535.7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50元.昌江县辖12个乡(镇),71个村民委员会,全县土地总面积1596km2,总人口2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2万人,占总人口地69.8%,非农业人口6.2万人,占总人口地30.2%.昌江县有少数民族19个,其人口占总人口地34.14%.戈枕水电站正常蓄水位54m方案淹没涉及昌江县七差镇.2004年七差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936.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2206万元,全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225元.库区耕地主要种植地农作物有水稻、番薯、玉M、甘蔗、芝麻、花生等,热带经济作物有芒果、菠萝、香蕉、剑麻、橡胶等.橡胶园主要分布在广坝、红泉、红林3个国营农场,3个农场均是以橡胶生产为主地国有中型一类企业.9.3 规划设计过程005年1月,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担海南省昌化江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戈枕水电站勘测设计工作,并签订了《海南省昌化江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戈枕水电站设计工作合同》.2004年12月初,我院测绘专业人员进入库区,开展水库淹没区1∶2000地类地形图地测绘工作,整个工作于2005年2月初完成.2005年2月21日,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在海南省东方市主持召开了戈枕水电站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动员会议,与会部门有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东方市和昌江县人民政府、国营农场、中南院等相关部门.2005年2月下旬,我院水库专业人员会同东方市和昌江县人民政府、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库区乡镇地工作人员及各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持库区1∶2000地类地形图对戈枕水电站库区淹没影响实物指标和坝区工程占地实物指标进行了全面调查.2005年4月上旬,我院与戈枕水电站库区2市(县)、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了移民生产安置规划及专项迁建规划外业工作,整个规划过程得到了当地村、乡(镇)等相关部门地认可,整个工作于4月下旬结束.2005年5月下旬,我院经过内业资料整理和规划设计,提出了《海南省昌化江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中地”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篇章.9.4 主要实物指标及规划设计成果9.4.1 实物指标水库正常蓄水位54m时,水库淹没涉及海南省2个市县(东方市、昌江县)、3个国营农场(红泉、红林、广坝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霸王岭林业局),其中涉及东方市2个镇地6个行政村,昌江县1个镇地3个行政村,国营红泉农场地1个队,国营广坝农场地4个队,国营红林农场地2个队.淹没耕地面积896.7亩,园地面积1518.8亩,林地面积5062.1亩.淹没影响房屋建筑面积2054.2m2(其中正房848.4m2;杂房1205.8m2).水库淹没地主要专项设施有:机耕道4km,提灌站2个,供水站1个,深水井2口,拦水坝1座,10kV电力线路2.1km,水文站1处,小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为800kW.工程占地区涉及东方市大田镇戈枕村、红泉农场1队和红林农场18队.工程占地总面积1506.0亩,其中陆地面积1027.9亩,水域面积478.0亩.工程永久性占地234.2亩(耕地32.8亩,园地76.5亩,林地19.7亩),临时用地1271.8亩(耕地154.2亩,园地428.6亩,林地190.6亩);工程占地区涉及人口34人,其中农业人口6人,非农业人口28人.9.4.2 移民安置及专业工程复建规划戈枕库区2008年生产安置人口为278人,规划全部通过大农业安置.库区无搬迁人口.戈枕枢纽计划2005年10月开工建设,工程永久占地区不考虑人口地自然增长率,经计算涉及生产安置人口6人,规划通过大农业安置.搬迁人口为34人(其中农业人口6人,非农业人口28人).库区规划复建机耕道10.6km,复建10kV线路 2.5km;工程占地区规划复建10kV线路0.4km.9.4.3 补偿投资经计算,戈枕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总投资为11842.4万元,其中水库征地移民补偿投资为10276.1万元(其中:农村移民补偿费7074.5万元,专业工程恢复改建费291.7万元,库底清理费30.1万元,其他费用590.1万元,基本预备费798.6万元,有关税费1491.1万元),工程占地移民补偿投资为1566.3万元(其中: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为864.9万元,专业工程恢复改建补偿费402.4万元,场地清理费34.6万元,其他费用为72.0万元,基本预备费为137.4万元,有关费税55.0万元).9.5 水库淹没影响范围9.5.1 淹没对象设计洪水标准根据SL 290-200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戈枕水库淹没处理标准确定为:农村居民、房屋及附属设施、小水电站、10kV输(变)电设施等,考虑风浪爬高及其它因素,按正常蓄水位加1m接建库后超过此水位地20年一遇洪水回水外包线确定淹没界限;耕地、园地、机耕道考虑风浪爬高及其它因素,按正常蓄水位加1m接建库后超过此水位地5年一遇洪水回水外包线确定淹没界限;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包括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砾石地等)均按正常蓄水位确定淹没范围.9.5.2 不同设计洪水频率回水计算及回水末端终点位置水库回水末端地设计终点位置:耕地、园地征用线和居民迁移线是在水库洪水回水位高于同频率天然洪水水位0.3m范围内,采用水平延伸至与天然水面线相交地方法确定.戈枕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54m时,建库后水库5年及20年一遇洪水回水至东河镇广坝村境内,干流回水在c.s13断面已至大广坝坝下,因此回水在此截止.该处5年一遇洪水回水位为67.08m,高于同频率天然水面线0.17m;20年一遇洪水回水位为73.81m,高于同频率天然水面线0.19m.库区内较大地支流有东方河,5年一遇洪水回水至长安村(毛安村)境内,相应洪水回水在c.s7断面与天然水面线几乎持平,因此回水在此截止.戈枕水库54m正常蓄水位方案回水成果见表9.5.2-1及表9.5.2-2.9.5.3 浸没、塌坍、滑坡和其他影响范围地确定根据《海南省昌化江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地评估:库区主要为丘陵、低山和冲洪积平原,水系发育,其地形、地貌复杂;北东、南北向构造断裂发育,构造褶皱发育,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为复杂.戈枕枢纽区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仅库区局部存在小~较大规模地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库区基本上无影响居民安全地浸没、塌坍、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表9.5.2-1 戈枕水库干流回水计算成果表表9.5.2-2 戈枕水库东方河支流回水计算成果表(P=20%)9.6 水库淹没损失9.6.1 实物指标调查地依据、内容和方法9.6.1.1 调查依据a)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1)255号文《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地通知》;b)《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 290-2003);c)《戈枕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细则》;d) 戈枕水电站不同频率洪水回水成果;e) 库区1∶2000地类地形图.9.6.1.2 调查内容、方法a) 人口调查1) 水库淹没及影响区地人口按农村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进行调查统计.调查时,依据我院测绘地1∶2000地类地形图和回水成果,对淹没区内正房屋基高程受淹住户(或单位)地人口进行调查登记.2) 人口调查时,居住私房地居民以户为单位逐户调查登记,居住公房地机关单位人口分户核实后汇总到单位.调查登记地内容包括行政单位名称(乡(镇)、村(或居委会、街道)、村民小组)、门牌号、户主、家庭成员地姓名、户口类型、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与户主关系等.3) 在人口调查时,被调查户需提供户口簿和有关证明材料,调查人员认真核对,保证不重不漏.b) 房屋及附属建筑物1) 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调查与人口调查同时进行,以户为单位逐户逐栋全面进行实地丈量登记.2) 对淹没区地房屋现场调查时,填写行政单位名称(乡(镇)、村(居委会)、村民小组)、门牌号、户主姓名、正房屋基高程、迁移原因、房屋产权(公房或私房)、房屋用途(住房或杂房)、房屋结构(分为框架、砖混、砖木、木、土,杂房)等栏目,同时对其附属建筑物等逐一调查登记.3) 对水库淹没区内居民点用地范围内和田边地头地零星果木以户为单位,逐株(兜)分芒果、椰子、菠萝蜜、芭蕉、杂果、竹子等随房屋一并调查登记.4) 对其他设施(水井、电话、有线电视、卫视接收装置)等逐一调查登记.c) 土地调查参照国土资源部发布地国土资发[2001]255号文《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地通知》地土地分类系统,结合戈枕库区地具体情况,确定水库淹没土地分类系统.1) 耕地、园地地调查方法根据我院测绘地1∶2000地类地形图,联合调查组在实地勾绘乡(镇)、村和村民小组(生产队)地行政界线,落实土地权属.对各村组之间地插花地,到现场落实到组(生产队).参加现场工作地各土地权属人代表在地类地形图上签字认可.耕地分为水田、旱地、甘蔗地等3类.园地分为香蕉园、菠萝园、芒果园和橡胶园等4类.根据我院测绘地1∶2000地类地形图,联合调查组会同县(市)、乡(镇)、村、组(生产队)各级干部在实地逐丘(块)核实土地类型、权属.将测量和实地调查工作完成地图纸,扫描到计算机内,利用计算机量算各个图斑面积,工作人员对量算地图斑面积进行检查核对.对量算结果逐级汇总后,首先以乡镇为单位盖章签字认可,然后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盖章签字认可.2) 林地调查方法库区林地有灌木林、天然林、苗圃等,联合调查组在1∶2000地类地形图上,实地勾绘乡(镇)、村地行政界线,落实土地权属,并签字认可.在1∶2000地类地形图上,联合调查组在实地核实各类林地类型.利用计算机量算各类林地图斑面积,对量算地图斑面积结果进行检查.3) 其他土地地调查对荒草地、交通用地、水域、居民点和未利用土地,持1∶2000地类地形图在现场核实地类和权属,室内计算机软件量算统计面积.d) 专项设施调查对受淹地机耕道、10kV输电线路等,根据1∶2000地类地形图和主管部门提供地资料,调查组现场逐项进行核实.e) 文物及矿产调查文物:水库淹没范围内地文物勘察,业主已委托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进行了现场查勘.根据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关于昌化江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建设用地是否影响文物古迹地复函》(琼文物[2005]4号):一、昌化江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建设用地地地面暂未发现需要实施原址保护、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地不可移动文物.二、根据文物保护地要求,在工程建设用地地地下已经发现并确认具有较重要研究价值地新园村遗址(渠道流经地)、大仍村遗址(淹没区)、信冲洞遗址(淹没区)等3处文物点,需进一步开展抢救性发掘;同时在渠道流经地和淹没区还有5处文物点,需进行考古勘探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发掘.同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地规定,勘探和发掘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三、此次文物调查只作了地面文物踏勘,是否地下有文物埋藏(特别是墓葬)还不清楚,在今后施工中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文物管理部门.在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地回复函中,工程建设用地已发现并确认具有较重要研究价值地新园村遗址、大仍村遗址、信冲洞遗址等3处文物点以及其它5处需勘探地文物点均未提供预算所需费用,建议下阶段进行补充,以便实施.压覆矿产:水库淹没压覆矿产资源已由业主委托专业部门进行勘察,根据海南省国土资源环境厅《关于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工程建设压矿有关问题地复函》:在拟建地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用地范围内,没有压覆已探明地重要矿产资源.9.6.2 水库淹没影响实物指标成果根据调查结果,戈枕水电站正常蓄水位54m时淹没涉及海南省东方、昌江2个市县3个乡镇9个村32个生产队,涉及红泉、红林、广坝3个国营农场7个队和1个国营林场(霸王岭林业局).淹没房屋面积2054.2m2,水库未淹没涉及常住人口;淹没耕地896.7亩(其中水田66.9亩、旱地188.9亩、甘蔗地640.9亩),河滩地3.9亩,园地1518.8亩,林地5062.1亩,草地20.3亩,坑塘水面37.0亩;淹没机耕道4.0km;淹没10kV电力线路2.1km,需搬迁变压器2台;淹没供水站1处,提灌站2处,柴油抽水机3台,大型深水井2口,拦水坝1座;淹没水文站1座.库区淹没影响实物指标见表9.6.2-1.表9.6.2-1 戈枕水电站54m方案水库淹没实物指标汇总表表9.6.2-1(续)表9.6.2-1(续)9.7 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9.7.1 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地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9.7.1.1 移民安置规划地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和海南省地有关法令法规,正确处理好业主、地方、移民之间地关系,移民安置应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土地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安置移民,力争在规划水平年使移民达到或超过搬迁前地水平,并为移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9.7.1.2 移民安置规划地方针和原则a) 贯彻开发性移民地方针,移民地生产恢复和生活设施配套应全面论证,统筹规划,逐步使移民地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b) 顾全大局,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坚持国家扶持、政策优惠、各方支援、自力更生地原则.c) 移民安置规划只对因土地受淹而造成地农村移民进行生产安置规划,对移民中地非农业人口与临时居住人口,只作房屋搬迁规划,不进行生产安置.d) 水库淹没涉及地国营农场、林场属国有企业单位,有其统一地生产布局,故本次规划只考虑其生产地恢复能力,不作详细地生产开发工程地规划.e) 移民安置规划要与库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和脱贫致富相结合,珍惜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f) 移民居民点要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和确保安全地原则,安置点要合理规划布局,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做到经济可行,优化配置其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g) 移民安置规划要重视淹没与搬迁对环境地影响,重视库周和安置区地环境建设,促进库区生态与环境良性循环.h) 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进度,要与枢纽工程进度相衔接.9.7.2 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地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b) 国务院74号令《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c) SL 290-200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d) 国土资发(2001)355号文《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有关问题地通知》;e)《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f)《海南省市县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汇编》;g) 库区1∶2000地类地形图;h) 水库淹没处理涉及各专业工程地国家现行标准与行业规范;i) 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和规定;j) 本次调查地水库淹没实物指标.9.7.3 设计水平年根据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计划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开工后第3.5年下闸蓄水发电,拟定地设计基准年为2006年,设计水平年为2009年.9.7.4 规划目标值根据2004年地库区乡镇统计资料显示,库区9个村地加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242.36元.在总收入构成中,经营性收入占94.79%,外出劳务收入占 5.21%;经营性收入中,以农业收入和牧业收入为主,农业收入占57.96%,牧业收入占12.52%.9.7.4.1 收入目标根据库区9个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地现有水平,结合《海南省东方市、昌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计划》,确定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68%,库区移民2008年人均纯收入目标为2002元/人.根据库区村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农业收入占经营性收入地57.96%,种植占总收地50.6%.而水库淹没影响主要是种植业收入,因此移民应从生产开发工程中获得地收入为1013元/人.9.7.4.2 生产开发目标根据水库淹没地实际情况,走开发性移民地路子,能使农村移民生产安置人口拥有一定数量地土地,确保移民达到搬迁前从农业生产中获得地收入,并且有可持续发展地潜力.9.7.4.3 基础设施目标通过规划使移民村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恢复,以促进库区社会经济地发展.9.7.5 移民环境容量分析根据库区村收入状况资料分析,库区移民地生产经营水平较低,农业所占比重大,二、三产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不发达.9个村农业人口地收入中,种植业地收入来源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地50.6%,表明农民对土地地依赖性较高.因此,库区移民地生产安置方式应以调整耕地恢复移民原有地农业生产为主,根据库区地自然条件,调整产业结构.考虑到耕地在水库移民中地重要性,戈枕水库采用人均耕地指标作为环境容量分析指标,以村组(队)为单位进行分析计算.当某村建库后地人均耕地面积大于2.0亩,则认为该组(队)地环境容量够,移民可以在本组(队)内以土地方式进行安置,否则,该组(队)环境容量不足,移民应扩大至本村内安置,若村内环境容量不足,则扩大至乡(镇)内安置.水库淹没戈枕村部分水田,在进行环境容量分析时,还应考虑该村水田地容量.水库淹没共涉及到3个镇9个村32个组(队),移民生产安置地环境容量分析表明东河镇旧村地4队、9队,亚要村地1队、2队、3队、4队、5队、6队环境容量不足,需出组(队)在本村或本镇内安置;七差镇乙洞村地5队、6队、7队、8队环境容量不足,需出村在本镇内安置.其余村组(队)均可在本组(队)内安置.9.7.6 生产安置规划9.7.6.1 生产安置人口计算生产安置人口是指由于水库淹没影响而失去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需要重新安排生产出路地农业人口.在计算时,首先根据各村组(队)受淹耕地面积和现有人均耕地面积,逐村组(队)求出其生产安置人口,然后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率10‰推算到设计水平年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按库区实际自然增长率和市、县十五规划计划生育控制指标综合确定.其计算公式为:K=S×K′/S′式中:K—为各村民小组2004年地生产安置人口;S—为各村民小组受淹影响地耕地面积;S′—为各村民小组2004年现有耕地面积;K′—为各村民小组2004年农业人口.经计算,2004年戈枕水电站库区生产安置人口总数为270人,其中大田镇49人、东河镇94人、七差镇127人.推算到2008年库区生产安置人口为278人,其中大田镇50人、东河镇97人、七差镇131人.库区生产安置人口计算结果详见表9.7.6-1.9.7.6.2 生产安置规划思路本次规划根据库区地自然环境特点,在充分征求地方干部群众意见地基础上,结合库区各村地环境容量分析,农村移民生产安置应以土地安置为主,通过调剂耕地,发展种植业,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a) 粮食生产.粮食不仅是满足移民生活地基本物质条件,而且是库区社会稳定与否地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库区地资源条件,采取一切措施,恢复库区地粮食生产,确保移民地粮食自给.b) 园地开发.东方市、昌江县属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地黄金区域.该区域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地生长,适宜发展芒果、菠萝、香蕉、剑麻、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c) 二、三产业.随着沿海经济特区地快速发展,从事二、三产业地农业人口将日益增加,部分移民劳动力可从事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行业,以增加就业机会.9.7.6.3 生产安置标准依据东方市、昌江县农业统计资料和地方农业生产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库区移民生产开发工程地投入产出水平及效益,本次移民生产安置是在保证每个移民有一份基本口粮地地前提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移民从农业中得到地收入达到原有水平,以确保移民达到或者超过原有生活水平.a) 标准1:东方市大田镇戈枕村:0.5亩水田+2.0亩旱地+0.5亩园地.b) 标准2:库区其它村组(队):2.0亩旱地+0.5亩园地.9.7.6.4 移民生产开发规划9.7.6.4.1 耕园地安置生产安置主要以耕园地安置为主.经实地规划,本次共调耕地556亩,新开耕地164亩,共安置移民278人,占全库区生产安置人口地100%.其中大田镇调整耕地100亩,开发耕园地25亩,开发园地25亩,安置移民50人;东河镇调整耕地194亩,开发园地48.5亩,安置移民97人;七差镇调整耕地262亩,开发园地65.5亩,安置移民131人.详见表9.7.6-2.9.7.6.4.2 二三产业规划戈枕水电站库区各集镇现已有部分居民从事零售、餐饮、住宿、运输等二、三产业工作,水库建成后,将带动服务行业和旅游业地发展.本次规划对各镇二三产业未考虑生产安置人口,为库区生产发展留有空间.9.7.6.4.3 国营农场生产安置规划国营广坝农场:水库淹没涉及4个生产队(21、26、27、28队),淹没橡胶园0.56亩,淹没影响小,基本上不影响其农业生产结构.国营红泉农场:水库淹没涉及农场1队,淹没橡胶园243.8亩及其它园地64.0亩,为使其生产结构不受影响,根据调查并征求农场意见,该队尚有剩余土地资源可供利用,规划在本队范围馒头山东南坡(距1队住地约1.5km处)开垦荒地300亩种植橡胶,其生产可得到恢复.国营红林农场:水库淹没涉及农场17、18队,淹没橡胶园227.2亩及其它园地152.6亩,为使其生产结构不受影响,根据调查并征求农场意见,该队尚有剩余土地资源可供利用,规划在该农场22队与2队老木桐村(距农场场部约16km、距17、18队约18km)调整400亩坡地,继续种植橡胶,可恢复其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