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背诵篇目及译文
大学语文古文翻译

大学语文古文翻译召公谏厉王弥谤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
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
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
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
”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
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
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
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
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
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
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
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
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
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厉王不听。
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
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道理;民言不可壅(yong,一声),要虚心纳谏,善于听取百姓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强国。
《论语》十则译文1.孔子说:“学习又经常复习,不是很好的事么?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我们,不是很高兴的事么?别人不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就是个君子么?”2.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有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
’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大学语文》译文

《大学》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完美光明德性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想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体认自己内在的光明德性;体认自己内在的光明德性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了解万事万物完备周详的规律,做到内外合一、各尽其性。
通过推究了解万事万物完备周详的规律,才能体认自己内在的光明德性、内外合一;体认到自己内在的光明德性,才能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自己意念真诚才能端正自己的内心;端正自己的内心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才能使天下进入太平详和之中。
从天子开始,一直到平民百姓,都要把修养好自身的品德作为处世的根本。
一个人,如果他自己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之处败坏了,却想做到家齐、国治、天下平,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应该重视的根本反而被轻视鄙薄,却希望作为末节的结果能够敦厚久远,这样的事情是根本不会有的。
知道了修身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就是达到“认知”的最高境界。
《孟子》译文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
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
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
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
大学语文课文(60篇)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寡人之於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南开大学大语背诵篇目

2011年南开大学大语背诵篇目1.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自“其词曰”始,到文章结束)海宁王先生自沈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
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
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
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
{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2. 兰亭集序(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 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大学语文课文翻译

第一部分:精读篇目一、庄子·养生主【译文】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
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
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
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
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
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象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
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二、谏太宗十思疏翻译: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
中文系名篇背诵完整篇目 (大一、大二)

附录(一)大学一年级背诵篇目(共75篇)第一个学期29篇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戴望舒《雨巷》卞之琳《断章》艾青《我爱这土地》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郑愁予《错误》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曾卓《悬崖边的树》食指《相信未来》余光中《乡愁》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远和近》《女娲补天》《鲧禹治水》《诗经·周南·卷耳》《诗经·陈风·月出》《诗经·周南·关雎》《诗经·卫风·氓》《诗经·卫风·伐檀》《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诗经·秦风·蒹葭》《诗经·小雅·采薇》(最后一段:“昔我往矣………莫知我哀”)《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论语·子路从而后章》《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最后一段:“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说明:括号中的字可以与前文替换,任选其一背诵、默写,皆属正确。
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轻轻的我走了,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正如我轻轻的来;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我轻轻的招手,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作别西天的云彩。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那河畔的金柳,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是夕阳中的新娘;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波光里的艳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在我的心头荡漾。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软泥上的青荇,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在康河的柔波里,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我甘做一条水草!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榆阴下的一潭,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揉碎在浮藻间,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寻梦?撑一支长篙,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满载一船星辉,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大学语文重点篇目翻译~

《子产论为政宽猛》翻译郑国(的执政)子产生病,他对子太叔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担任执政。
有德行的人,能够采取宽缓的政策使老百姓顺服,那次一等的人就不如采取严厉的政策。
火,烧得猛烈,老百姓望见它就产生畏惧,所以很少人死于火灾;水流平缓无力,老百姓随意地亲近玩弄它,因而很多人死在水里。
所以采取宽缓的政策比较难。
”(子产)病了几个月就过世了。
太叔担任执政,不忍心实行严厉的政策而是实行了宽缓的政策。
郑国(因此)出现很多盗贼,(他们)在萑苻之泽这一带聚集抢夺他人财物。
太叔(对自己的执政)非常后悔,说:“我早听从子产的话,就不会到现在这种地步。
”(太叔于是)出动步兵部队去攻击萑苻一带的盗贼,全部杀死他们,(郑国的)盗乱才稍稍得以平息。
仲尼(对这件事评价)说:“对啊!政策(过于)宽缓老百姓就会懈怠,(老百姓)懈怠了就用严厉的政策来矫正他们;(政策太过)严厉了,老百姓就会受到残害,(老百姓)受到残害后就用宽缓的政策来给予他们恩惠。
用宽缓的政策辅助严厉的政策,用严厉的政策辅助宽缓的政策,国家政事因此就协调了。
《诗经》上说:…老百姓也太劳累了,他们祈求可以稍微安定地生活。
(这样做)对周王畿内的百姓给予了仁爱,因此又能安抚四方的诸侯。
‟(这写的是)用宽缓的政策给予老百姓恩惠。
…不要放纵那些诡诈随意妄为的人,以此约束警戒那些品行不良的人。
一定要制止盗匪的残暴,(因为他们)竟然不畏惧明确的法律。
‟(这写的是)用严厉的政策来矫正(犯罪的)百姓。
…安抚远方(的百姓)亲善近处的百姓,以此来使我们的王朝安定。
‟(这写的是)用和善的政策来安定老百姓。
又说:…不(太过)严厉也不(太过)和缓,不(太过)刚硬也不(太过)柔和。
施行政策悠然自如,各种福分会汇聚到来。
‟(这写的是)和谐的政局达到极致的情况。
”等到子产去世,仲尼听到消息,流着眼泪说:“(子产是)古代遗传下来的仁爱思想的(继承者啊!)”《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周厉五暴虐无道,国都里的百姓都在批评指责厉王。
大学语文(增订版)部分课程翻译和解析

先秦诸子语录(一)《论语》赏析提示:思想内涵:诸子散文充满智慧、经验、哲理,富含人文精神。
是提高现代人素质,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的可贵借鉴。
《论语。
为政》:孔子认为,只读书不思考,就会感到迷罔无所得;只苦思冥想而不读书,就会感到危殆,神思不安。
孔子指出求知的重要条件,是学思结合,只从单方面去做,是不会作好学问的。
今之求知者,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者皆有,遵从孔子如上教导,能使求知达到高境界。
孔子说: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智者。
因为只有承认自己有不尽知的,才不至于自欺欺人,才能学无止境。
孔子道出了求知必须取真诚态度。
孔子的话应该使强不知以为知者自省。
《论语•里仁》:孔子指出修养人格重要的是任何时侯不能违“仁”:致富、脱贫、短时间、匆忙间、挫折、困厄间,都要维护仁德。
当今社会,人们为了脱贫、致富,求取地位、金钱等有无违背“仁”的地方?你为了个人或亲戚朋友的利益、方便,有无在短暂间、匆忙间、颠沛流离间违“仁”的地方?从现实的思索中体会孔子人文精神的不朽意义。
《论语。
述而》:孔子主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善恶皆我之师。
以善为师,不疾贤妒能;以恶为师,防微杜渐:孔子的教导强调借鉴的作用,而借鉴的成功在于具有修养的内动力,敏察善恶,付诸行动。
《论语。
子罕》:孔子观水感叹天地之化,无一息之停留,在于勉励人们自强不息,进学不已。
只有对社会人生怀有使命感的人,才会有如此深沉的感叹。
只有对自然虔诚感戴的人,才会敏感于自然的美德:如今人们往往对世事感慨不深,对自然缺乏情感,应该从孔子的教导中获得感悟。
孔子将松柏耐严寒比附经得住考验的人格操守。
所谓“临厉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
在严酷的考验面前保持高尚的人格、国格,是市场经济下更需要的操守。
《论语子路》:孔子指出修养人格,贵在以身作则。
本身行为正派,才会有威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当今做领导的应以此为座右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背诵篇目及译文1.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自“其词曰”始,到文章结束)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译文】士之读书治学,其目的正是为了使自己脱离世俗观念的束缚,真理也正因此而才能够得以发扬光大。
思想而不自己,则不如去死,这是古今圣贤共同追求的理想,那些平庸鄙琐的人哪里能理解得了呢(此句我理解不了,在此妄断之)。
先生以一死来彰显他独立自己的理想,并不是如人们所说,是为了个人的恩怨,国家的灭亡。
唉,立块石头在这学校,表达一些哀思,让人们记住他。
以表彰哲人之奇节,彰显真理的无穷光辉(此句也理解不了。
亦妄断)。
将来的事情难于预测,先生之著述,其影响可能会随时代之不同变化,先生之学说,将来也可能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只有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即使经过千百万年,也会与天地一样长久,和日月一样永远闪光。
2.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兴,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书上饣字旁)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4.别赋(第1、2自然段)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蹔(该字上半部分书上为简体“斩”)起。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霑轼。
居人愁卧,恍若有亡。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罹霜。
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
韩国赵厕,吴宫燕市。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译文】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
何况秦国吴国啊是相去极远的国家,更有燕国宋国啊相隔千里。
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生,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
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凄凉悱恻。
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
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桨迟缓怎能向前划动,马儿凄凉地嘶鸣不息。
盖住金杯吧谁有心思喝酒,搁置琴瑟啊泪水沾湿车前轼木。
居留家中的人怀着愁思而卧,恍然若有所失。
映在墙上的阳光渐渐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辉洒满了长廊。
看到红兰缀含着秋露,又见青楸蒙上了飞霜。
巡行旧屋空掩起房门,抚弄锦帐枉生清冷悲凉。
想必游子别离后梦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别后的魂魄正飞荡飘扬。
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遇的剑客,和志在报恩的少年侠士,如聂政击杀韩相侠累、豫让欲刺赵襄子于宫厕,专诸杀吴王、荆轲行刺秦王,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流泪地与家人诀别,甚至擦拭泪血互相凝视。
骑上征马就不再回头,只见路上的尘土不断扬起。
这正是怀着感恩之情以一剑相报,并非为换取声价于黄泉地底。
钟磬震响吓得儒夫脸色陡变,亲人悲恸得尽哀而死。
5.与元九书(“夫文尚矣!……言者闻之莫不两尽其心焉。
”共3个自然段)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
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上自圣贤,下至愚騃(书上为”马“字旁),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
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
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也。
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
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
【译文】文章的历史很久远了,天、地、人三才各有各的文章:日、月、星三光为天“文”之首;金、木、水、火、土为地“文”之首;六经为人文之首。
《诗》又是六经之首,这是为什么呢?圣人感化人心而天下太平。
感化人心,以性情最为先决,以言语最为端起,以音声最为切至,以义理最为深透。
诗歌,性情是其根须,语言是其苗叶,音声是其花朵,义理是其果实。
上自圣贤,下至愚夫,微贱如豚鱼,幽隐如鬼神,种类有别而本质相同,形体各异而情性同一。
音声刺激,都会有所反响,情感交合都会有所感应。
圣人懂得这个道理,就根据言语的状况,把它纳入六义,按照声音的形态,把它鎔入五音,五音有规律,六义有类属;韵律协调,言语就顺畅,语言顺畅,声音就容易动人;类属分明,情感就得以显现,情感显现则感应易成。
此种声、言蕴含深博,连缀细微,洞察幽密,沟通上下,平和天地之气,使忧乐和同,人人意遂愿成。
三皇五帝之所以能沿中正之道而作为,垂衣拱手而天下大治,就在于能以六艺、五音经纬万物之言、声,以此为枢机,为不二法门。
因此,听到“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就知道虞舜时代治道昌明。
听到五子洛汭之歌,就知夏太康的政事已经荒废。
吟诵者没有罪过,听闻者可以作为戒鉴。
二者各尽了自己的心力。
6.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译文】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7.长恨歌(开头至“千乘万骑西南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cháng)羽衣曲》。
九重城阙(què)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译文】汉家的皇上看重倾城倾国貌,立志找一位绝代佳人。
可惜当国多少年哪,一直没处寻。
杨家有位刚长成的姑娘,养在深闺里没人见过她容颜。
天生丽质无法埋没,终于被选到皇上身边。
她回头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同时显现出来。
六宫粉白黛绿的各色宫女们,立刻全都似乎褪掉了色彩。
春寒料峭,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她那如凝结的油脂的肌肤。
侍女扶出浴,正娇懒无力,原来是刚得到皇上的宠幸!花一般容貌云一样鬓发,金步摇在头上颤。
绣有莲花图案的帐子很温暖正适合度春宵。
春宵太短!太阳升起老高天子才睁眼,从此再不早早上朝去和那些大臣见面。
追陪欢乐,伺候宴席,她总在皇帝身旁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春天随她春游,夜晚也是她独占。
后宫有美人儿三千人,皇上对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中在她一身。
深宫的夜晚,她妆饰好了去伺候圣君。
玉楼中宴会完毕,皇上带醉入了寝。
姐妹弟兄都封了大邦,好羡人呀,一家门户尽生光彩。
叫天下做父母的心里,觉得生男儿还不如生个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