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减少母猪流产的一些做法
综防母猪死胎流产

综防母猪死胎流产目前,在养猪生产中母猪发生死胎流产的几率普遍增高,那么如何预防母猪死胎流产呢?1.加强母猪的选育工作。
凡选作种用的母猪,必须符合选育标准,对存在遗传缺陷、繁殖障碍等生殖疾病的母猪一律淘汰。
2.预防接种。
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必须做好乙脑、细小病毒、伪狂犬病和猪瘟的免疫工作,注射疫苗应足量,要在母猪健康时注射疫苗。
如果在注射疫苗期间猪只因病使用了抗生素,应在病愈后重新补注疫苗,对检出布氏杆菌病的猪只要淘汰。
3.加强饲养管理。
建立健全馒头管理制度,在配制母猪日粮时,必须按照母猪的营养标准、妊娠阶段进行合理配制,混合均匀,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均衡,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充足。
防止有毒有害物质中毒,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棉籽饼和豆科牧草、葛科牧草;避免使用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饲料;不要喂发霉变质、有刺激的饲料。
4.加强对母猪的管护工作。
根据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如在妊娠后期可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每次喂量不宜过多,避免胃肠内容物过多而压迫胎儿等。
防止母猪跌倒、挤压、咬斗等,不追赶或鞭打母猪。
5.搞好圈舍卫生,做好疾病控制工作。
做好相关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圈舍每日清扫,粪便污物运出圈舍发酵处理,并用水冲洗地面。
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猪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病、弓形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的防治。
6.做好催产和助产工作。
对于孕期超过114天,仍没有分娩征兆的母猪,应用氯前列烯醇注射液2-4毫升或缩宫素2-5毫升,肌肉注射催产。
如果出现难产,则应请兽医助产。
母猪死胎及流产防治

母猪死胎及流产防治
养猪户在生产中常遇到有的怀孕母猪没有明显症状而突然死胎或流产,在怀孕期间食欲减退、精神不安、体温微升或正常、乳头肿胀、阴门潮红,并流出黄白色或污血样分泌物,同时还伴有腹痛和努责现象,以后无规律地流出不足月和无生活能力的胎儿,有的母猪甚至形成习惯性流产。
防治母猪死胎和流产的方法如下:加强管理,预防母猪死胎和流产:一是科学饲养,维持母猪的种用体况,使母猪保持八成膘,同时喂给全价配合饲料,保证胎儿的营养需要;二是喂给母猪青绿多汁饲料或麸皮等轻泻性饲料,防止母猪便秘;三是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有刺激性的饲料,不喂酸性青贮料和含酒精过多的酒糟;四是防止近亲繁殖,淘汰有遗传缺陷的母猪;五是不追赶和鞭打怀孕母猪,同时防止其发生碰撞、挤压等;六是定期消毒,适时免疫,预防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传染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七是不喂冰冻饲料,圈舍要保持干燥、清洁、卫生。
流产母猪的药物治疗:一是对习惯性流产的母猪,除加强上述方面的管理外,可在其怀孕两个月后肌肉注射黄体酮3―5毫升,每10日一次,连用2次。
二是如见母猪有流产征兆,可采取以下急救方法:取当归、黄芩、云苓、白术、白芍、艾叶、川朴、枳壳各20克水煎后加白酒100毫升,候温喂服或灌服,每日1剂,连用2日;取益母草90克、鸡蛋4个水煎后喂猪;肌肉注射安胎针3―5毫升,每日1次,连用两日。
- 1 -。
防止母猪流产的措施

理漏洞 。同时 , 关注天气变化以及疫情 隔2 ~ 8 1 2天再进行加强免疫 1 ,以后 次 次 后 发 展动 态 , 时搞 好 预 防 。 发病 的地 每半 年免 疫 1 。种 公 牛 、 备 牛 每年 及 未 方要特别关注大风天气以及附近疾病 注苗2 , 间隔6 次 每 个月免疫1 次。生产 的流行趋势 , 做好消毒工作 , 通过一切 母牛分娩前3 个月免疫 1 次。犊 牛9 日 0 免 可 以利 用 的 手段 来 阻 断 或 者 控制 可能 龄左 右 进 行 首 免 , 疫 剂 量 是 成 年 牛
灭活疫苗应保存 于4 8C ~  ̄冰箱 内 , 如冻 感家畜进行 一次强 化免疫 。最近 1 个 结, 即会破坏佐剂的均匀性 ; 如遇破乳 月 内 已 免 疫 的 家 畜 可 以 不 进 行 强 化
或 超 过规 定 量 分层 , 则不 能 使 用 。( ) 免 疫 。 1
பைடு நூலகம்
常规免疫。 奶牛一般春 、 秋两季进行免 疫 , 有 奶 牛 在进 行 口蹄 疫 亚 洲 1 所 型一
防 止 母 猪 流 产 的 措 施
母猪流产是影响产仔数 和育成仔 吓 、 殴打等粗 暴的行为对待母猪 , 以免 猪数的重要因素 ,防止母猪流产应采 引起因机械性伤害导致的流产。
取 以下措 施 。
3防 止冷 、 应激 。在 炎 热 的夏 季 . 热
1 . 饲粮的营养水平和全价性 。 饲粮 和寒冷的冬 季,要特别注意给妊娠母 的营养水 平和全价性是维持母猪内分 猪防暑降温和保暖防寒 。防止热 、 冷应 泌 的正常水平 、防止胎儿因营养不足 激造 成 胚胎 死亡 导 致 的流 产 。 4 好 疾病 防 治 。 视卫 生 消毒 和 . 搞 重 而死 亡 的前提 。 根据 母 猪妊 娠前 期 、 应 中期和后期对营养的不 同需求提供 不 疫病 防治 , 加强对 巴氏杆菌病 、 细小病 毒 病 、 狂 犬 病 、 端 螺 旋 体 病 、 型 伪 钩 乙 同的饲料。在妊娠前期能量不可过高,
猪流产的防治措施

2021年第3期 吉林畜牧兽医·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猪流产的防治措施李向军吉林省东丰县拉拉河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东丰 136300母猪在妊娠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营养、药物等方面而发生流产,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需要加强饲养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应用科学技术,科学管理、营养科学搭配等生产措施,不断提高更加科学的母猪生产管理技术。
1 猪流产的病因分析猪流产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其不仅会导致胎儿夭折或者是发育不良,同时还会对母体造成较大的损害,严重时甚至会使得母猪不育。
导致猪流产的原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1 母猪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当母猪在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的配比不够科学合理,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缺乏,母猪孕期无法有效摄入相关营养元素。
1.2 母猪孕期营养过剩母猪在孕期营养过剩,过于肥胖,子宫内沉淀的脂肪比较多,脂肪对子宫产生了压迫,造成供血不足,或者是子宫无法跟随胎儿的生长发育而扩张,因此限定了胎儿的生长发育。
同时,母猪长期缺乏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物质,机体过于瘦弱,摄入营养物质,无法维持胎儿的正常发育,也可能会导致流产。
1.3 近亲繁殖近亲繁殖,公猪和母猪为直系亲属,因此胚胎成活率大幅度下降。
1.4 饲料供给不稳定饲料供给不稳定,没有根据母猪孕期需要定时定量供给,或者是在母猪孕期频繁更换饲料,饲料的质量比较差。
1.5 妊娠期母猪混合饲养妊娠期将大批量母猪混合饲养,饲养密度大,饲养环境差,因此母猪出现了相互挤压、撕咬以及争食等现象。
此外,如果猪舍的环境状况不理想,母猪在孕期长期睡在阴冷、潮湿的垫草上面,也会增加流产发生率。
1.6 母猪孕期感染部分母猪在孕期感染了猪瘟、猪丹毒、流感、肺炎等疾病。
或者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导致母猪出现霉菌中毒、棉籽饼中毒、菜籽饼中毒等症状,也将会引发流产。
1.7 母猪孕期药物滥用母猪在孕期药物滥用,如服用过量的泻剂、利尿剂等药物。
母猪流产的诊断与防治

母猪流产的诊断与防治母猪流产是指母猪在妊娠期间发生胎儿死亡并排出体外的情况。
流产不仅损失了胎猪的生产能力,还会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治母猪流产非常重要。
1.观察猪只的行为和食欲:流产的母猪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躯体颤抖等异常表现,需要仔细观察。
2.检查排泄物:流产时,母猪的排泄物中可能会有胎儿的组织残留物,可以通过检查排泄物来判定是否发生了流产。
3.嗅觉检查:流产的母猪身上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可以通过嗅觉来判断是否流产。
4.超声波检查:通过超声波可以观察母猪的子宫内膜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流产现象。
5.血液检测:流产时,母猪的血液中可能会有胎儿的相关指标异常,例如孕激素水平的下降等。
1.改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包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合理的饲料搭配,保证水和饲料的质量等。
还要注意及时清理母猪圈舍,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2.加强疫病防控:母猪流产与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加强猪只的疫苗接种和相关疾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猪瘟病毒、猪毒病毒、猪霍乱弧菌等。
3.注意妊娠期的保健:母猪怀孕期间需要特殊关注和保健,例如提供充足的营养,定时给予适量的补钙、维生素等,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减少不必要的应激等。
4.合理配种:合理选择种公猪进行配种非常重要,选择健康、品质优良的种公猪,减少因遗传因素导致的流产风险。
5.定期检查:定期对怀孕的母猪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流产现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合理调整饲料配方: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和怀孕期间的需要,合理调整饲料配方,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以提高母猪的抗病能力和生产能力。
对于母猪流产的诊断和防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妊娠期保健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母猪流产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密切关注母猪的身体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及时就医也非常重要。
探讨母猪饲养管理性流产及其预防

探讨母猪饲养管理性流产及其预防母猪饲养管理性流产是指在母猪妊娠特定阶段内发生的非感染性流产。
性流产不仅影响了母猪的繁殖效益,还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对于母猪饲养管理性流产及其预防要进行探讨。
第一,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母猪性流产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要保证母猪的饲养环境干净卫生,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并严格控制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
要合理安排母猪的运动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惊吓。
第二,注意母猪的繁殖时间。
母猪的性成熟期、发情期和妊娠期都是非常关键的,要根据母猪的生理周期和繁殖特点,科学地确定配种时间和分娩时间,避免过早或过迟的配种,以及过度的繁殖次数。
注意母猪的疫病防控。
母猪受到某些疫病的感染可能导致流产,因此要加强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第四,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母猪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温、心率、粪便和尿液检查等,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良好。
第五,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母猪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对母猪的繁殖产生不良影响。
要注意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确保母猪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第六,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采食方式。
合理的饲养密度能够减少母猪之间的争斗和伤害,避免对母猪的不良刺激和压力,减少性流产的发生。
合理的采食方式可以提高母猪的饲料利用率,保证营养的均衡供给,降低流产的风险。
母猪饲养管理性流产的预防主要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注意繁殖时间、疫病防控、定期的健康检查、适宜的环境温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采食方式。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母猪性流产的发生,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
养猪场怎么减少母猪流产养猪场如何有效避免母猪流产

养猪场怎么减少母猪流产养猪场如何有效避免母猪流产所谓的流产就是母猪妊娠发展阶段终止。
这就是流产,流产导管之后胎儿可能会被母猪吸收也可能会流出体外。
而且母猪流产分作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流产。
传染病流产影响恐怖。
这里说的是自然状态出现的流产,那么养猪场怎么减少母猪母猪流产?养猪场如何有效避免防止母猪流产?本栏笔者所工作的猪场地处桂东南部,年均气温21.5°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寒暑变化显著,最冷1月,平均12°C;最热7月,平均29°C,极端最高气温40°C。
本场可年出栏猪16000头左右,饲养杜大长(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年存栏生产母猪600-800头,母本是大长或安顿下来,父本是杜洛克;配种用人工授精,饲料是全价配合料。
流水线作业,即分配种—妊娠—分娩—保育—育肥五个环节全盘考虑生产。
生产统计使用GPS猪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体。
依2005—2007年数据显示,此间参配母猪数共6896头,分别为2310、2575、2021头。
母猪胎龄在0—12胎之间。
按全年流产率比较有逐年态势减轻趋势,按半年比较,上半年流产率要远远低于下半年,每年进入7月开始出现闷热大雾,7月20日以后进入极端炎热期,持续时间15天左右,昼夜温差不到5度,保持35—38度之间。
此时如果海平面低于3级,栏舍内空低于2.5英尺的混凝土结构房子,有部分母猪因热应激而流产。
此外母猪生殖系统该病、免疫应激、饲养不当、合群应激、寒冷突变等都会引起流产。
现结合本场的情况分析几年来最易引起流产的几种主要原因及妥善解决办法:养猪场怎么大大减少母猪流产?尽量减少养猪场如何如何有效避免母猪流产1、猪栏内部结构不适应饲养外国适应品种猪本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房顶较矮,天面到地面高的2.6米,低的2.4米,属混凝土八角形结构,坐北朝南,单列式(北面有墙,南面运动场)。
这种猪栏结构可保冬暖,但夏不凉,适合养本地猪种不适合养外国外国品种羊。
如何预防母猪夏季流产

如何预防母猪夏季流产我国每年的猪肉消耗量是所有肉类中最多的。
现在养猪的面积也是非常大的,在养猪的时候,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因为母猪直接影响着猪群的整体发展。
进入夏季之后,管理不善的话,母猪极易出现流产现象。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母猪夏季流产呢?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1、养殖环境在进入夏季高温环境之后,怀孕母猪无法有效的平衡自身的体热,因此很容易引发各种病理变化,导致出现流产现象。
所以我们在夏季要为母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可用一些隔热性较好的材料覆盖猪舍阻挡太阳的热辐射,也能够有效的降低猪舍内温度。
然后要注意保证猪舍有着良好的通风能力,设立通风口、排气扇等,促进空气对流,降低母猪体温,减少流产现象。
2、饲喂管理母猪在怀孕之后,尤其是在夏季高温的时期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饲喂管理工作。
保证母猪有着充足的营养摄入。
在夏季饲喂孕猪时,要将饲喂注意放在怀孕的前一周内。
做好胚胎的保护工作,促进胚胎的发育,避免流产。
并且在孕期加强母猪的营养,能够提高母猪的生长发育能力,增强幼猪的体质。
所以我们在夏季一定要注意满足母猪对蛋白质、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3、饮水管理夏季的温度升高,母猪体内的水分蒸发速度也会加快。
如果喂水不及时的话,那么母猪极易缺水,对胚胎的发育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夏季我们一定要注意大量供水,水槽要保证时刻处于有水状态。
夏季可适当饮喂凉水,能够尽快降低体温,并且还能够促进饲料的消化与吸收。
对于母猪的妊娠以及保胎工作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
4、疾病防治夏季母猪也是极易发病的,所以我们还要注意做好各种容易导致母猪流产的疾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控制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体。
然后还要在注意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因为夏季饲料是非常容易变质的。
要控制好饲料的保存环境,不可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否则母猪极易中毒,从而引发流产。
以上就是如何预防母猪夏季流产的简单介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减少母猪流产的一些做法
概述:
做为一个猪场老板或管理者,如果在上班**时间听到员工汇报的**件事就是今天流产了几窝猪,那是一件很不吉利且烦恼的事情。
笔者在规模猪场做管理工作有几年,亲身感受过母猪流产带来的困扰,现就个人的一些经历和做法进行总结,诣在探讨减少影响母猪繁殖力的一些不利因素。
流产即妊娠中断。
指母畜怀孕期间,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胚胎或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生理关系发生紊乱,妊娠不能继续而中断。
妊娠中断后胚胎或胎儿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胚胎液化被母体吸收,胎儿干尸化,胎儿浸溶,死胎被排出体外或活胎被排出体外。
本文所述指死胎或活胎被排出体外的流产,即看得见的流产。
总的分类,母猪流产原因有传染性流产和非传染性流产。
本文所讲是正常生产状态下所发生的流产,即不考虑灾害或传染病造成的流产。
笔者所工作的猪场地处东南部,年均气温21.5 C,属于带季风气候,且寒暑变化显着,**冷1月,平均12 C;**热7月,平均29 C,极端**气温40 C.本场可年出栏猪16000头左右,饲养杜大长(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年存栏生产母猪600-800头,母本是大长或长大,父本是杜洛克;配种用人工授精,饲料是全价配合料。
流水线作业,即分配种-妊娠-分娩-保育-育肥五个环节安排生产。
生产统计使用GPS猪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依2005-2007年数据显示,此间参配母猪数共6896头,分别为2310、2575、2011头。
母猪胎龄在0-12胎之间。
按全年流产率比较有逐年降低趋势,按半年比较,上半年流产率要远远低于下半年,每年进入7月开始出现闷热天气,7月20日以后进入极端
高温期,持续时间15天左右,昼夜温差不到5度,保持35-38度之间。
此时如果风速低于3级,栏舍内空低于2.5米的混凝土结构房子,有部分母猪因热应激而流产。
此外母猪繁殖系统疾病、免疫应激、饲养不当、合群应激、天气突变等都会引起流产。
现结合本场的情况分析几年来**易引起流产的几种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1、猪栏结构不适应饲养外国品种猪
本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房顶较矮,天面到地面高的2.6米,低的2.4米,属混凝土平顶结构,坐北朝南,单列式(北面有墙,南面运动场)。
这种猪栏结构可保冬暖,但夏不凉,适合养本地猪种不适合养外国品种猪。
在每年高温季节,栏内**气温达到39度,相对湿度87%左右,部分母猪难耐高温高湿而流产。
流产不分昼夜都会发生,多时一个晚上流产几窝,其中以妊娠前期居多。
为解决栏舍结构不合理室温过高问题,本场采取植树、盖凉棚、雾化降温等办法弥补。
即在栏舍之间空地种上速生桉,当树高超过房顶时把树根部阴枝剪掉,树木长得越高越好,这样既通风又遮荫;每年在高温季节来临前,在南面运动场搭上简易凉棚,棚顶盖防晒网,可阻挡大部分直射太阳光;当栏舍内温度达到35 C以上时,可用2%的醋精水雾化空间,一天内间隔重复几次效果更佳,舍温可降低2 C左右;在无风情况下,可增加大功率电风扇或抽风机效果更佳。
2、母猪产后疾病影响母猪妊娠
2005年前,母猪保健采用产后冲洗子宫,肌注抗菌素,子宫炎、子宫炎发现即治疗等方法做母猪围产期保健工作。
结果母猪产后子宫炎、子宫炎、产后无乳综合征发生率很高,在高温季节单月统计子宫炎发生率达7%;产后10天宫内粘液检查,子宫炎检出率32%;无乳综合症
也时有发生。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母猪妊娠,造成孕后胚胎或胎儿中途死亡引起流产。
针对疾病因素引起的流产,先要思想上高度重视母猪围产期保健工作,改变母猪是畜牲,怕饿不怕脏的观点,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在母猪分娩前一周喂给加药料,每天一次,连用一周;母猪在产下**头仔猪时给予静脉滴注保健,保健药可用甲硝唑、青霉素、鱼腥草、维生素C、缩宫素等药物和生理盐水合用,做到头头保健,一头不漏。
子宫投药使用金霉素粉1-3g溶于80ml生理盐水,于产后第二天输入子宫;在母猪转入产栏前要严格消毒体表;产前产后猪身要经常保持清洁干净,空栏舍消毒要彻底,有条件的**好采用高床产栏。
3、免疫应激引起母猪流产
据笔者观察发现,易引起母猪免疫后流产的疫苗主要是油佐剂疫苗居多,如口蹄疫苗、伪狂犬苗、乙脑苗等。
以前这几种疫苗只要采取全群一刀切接种,第二、三天就发现陆续有母猪流产,多则2%-3%流产率,少则0.5-1%.目前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口蹄疫苗采用进口佐剂很好解决了免疫应激;伪狂犬苗有油佐剂苗和水佐剂苗供选择,选择水佐剂苗应激要小得多;乙脑疫苗按常规使用是年注射两次,即每年3月和9月,但也有过注苗后引起流产的,流产以妊娠30-50日龄居多,通常见到胚胎头部充血严重,母猪无症状。
估计是疫苗保护期衔接不上形成的免疫空洞所致,建议增加此苗的免疫次数。
为减少免疫应激,免疫接种时要避开合群,选择在投料过程中注射更好。
在母猪整个妊娠期,前40天属于胚胎不稳定期,在给母猪接种时应尽力避免这一时期注射疫苗。
4、饲养管理和合群不当造成母猪流产
妊娠期母猪对饲料品质很敏感,如果饲料营养低、质量差,母猪很快就会掉膘,并且所生仔猪弱仔多或者早产,部分母猪还会因营养缺乏偏瘦而中途流产。
近几年,我们严格控制饲料质量关,从原料进仓、储存、加工到饲料投喂都进行系统管理。
进仓玉米含水份值在14%以内,外观光亮饱满,无霉变颗粒才进仓。
原料在加工前再检查有无变质现象,确定合格后才进入成品料加工车间。
妊娠料分两阶段投喂,即妊娠前期料和妊娠后期料,前期料消化能3130千卡,粗脂肪4.1%,粗蛋白14.5%,投喂妊娠90日龄前母猪;后期料消化能3188千卡,粗脂肪4.5%,粗蛋白14.9%,投喂妊娠90日龄以上母猪。
产前一周投喂哺母料。
饲料在猪场保存时间不宜太久,一般不加防腐剂。
要做到准确报料,秋冬季不超一周,春夏季不超4天。
配后母猪一般在30-40日龄做妊娠测定,前期在定位栏,测定后转入大栏,当转入大栏后母猪有一相互认识和地位确定过程。
这过程持续半天时间,相互追赶打架。
这个过程往往引起母猪流产,尤其是7、8、9月更常见。
要减少拼栏流产发生,在拼栏前要做强弱肥瘦区分,考虑栏容头数,一般一栏放4-5头,均头占面积1.5平方米以上较合适。
依据上述分析,引起母猪流产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外应激因素所致,特别是热应激影响**。
笔者所工作的猪场是一个老场,栏舍结构上不适合现代新工艺养猪,因应激引起的流产尤其突出,如何减少流产降低损失,是我们常年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