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气、真空或其他透明介质中以直线传播的方式前进。
光的传播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理现象,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介绍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的反射,从而使读者对光的传播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透明介质中以直线的方式传播。
当光经过透明介质边界的时候,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传播方向。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通过介质界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正弦关系。
这意味着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偏折。
光通过透明介质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折射率。
介质的折射率越高,光传播速度越慢。
这是因为光波在介质中与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导致的。
例如,当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由于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转,速度减小。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反射可以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类型。
1.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按照相同的角度反射。
当光线射向镜面表面时,根据角度的相等,光线会按照相同的角度反射回去。
这种反射光线准确地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可以产生明亮的镜像。
2. 漫反射:漫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粗糙表面时,以不规则的方式反射。
光线在碰到粗糙表面后会以不同的角度散射并反射出去。
由于光线的散射,漫反射产生的光线在不同方向上发散,因此无法形成明确的镜像。
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倒影或者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像时,就是由于光的反射所致。
此外,反光镜、平面镜等也是通过光的反射原理而设计制造出来的。
三、光的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为许多重要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以下是几个关于光的应用的例子:1.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将光线聚焦或放大,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观测和研究。
2.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将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光纤进行传输。
高中物理光学问题中的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的概念及计算

高中物理光学问题中的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的概念及计算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光学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性。
在光学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光线的传播距离、传播时间等。
下面以一个典型的问题为例,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计算方法。
问题: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入玻璃,光速在空气中为3.0×10^8 m/s,光速在玻璃中为2.0×10^8 m/s。
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后,沿直线传播了2.0 cm,求光线传播的时间。
解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的路径是直线,所以可以使用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来计算光线传播的时间。
在空气中,光线传播的速度为3.0×10^8 m/s,传播的距离为2.0 cm,所以传播的时间为:时间 = 距离 / 速度 = 0.02 m / 3.0×10^8 m/s = 6.67×10^-11 s所以,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后,传播的时间为6.67×10^-11 s。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
在光学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光线的反射角度、入射角度等。
下面以一个典型的问题为例,说明光的反射的计算方法。
问题: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入玻璃,入射角为30°,求光线的反射角。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所以,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所以,光线的反射角为30°。
三、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的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来制作反光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
此外,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还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距离、判断物体的形状等。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是一种波动现象,它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路径直线等特点。
光的传播路径被称为光线,光线在真空中直线传播,但当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会发生反射。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真空或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沿着一条直线路径前进。
这个概念是基于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我们一般认为光的速度在真空中是常数,约为3×10^8米/秒。
光的电磁波通过自由空间传播时,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光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电磁波对应介质无关,而与真空介电常数和真空磁导率有关。
因此,光在真空中传播是以恒定速度直线传播的。
除了在真空中,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也能直线传播,只是传播速度会受到介质的折射率影响。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即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在介质边界处发生折射时仍然能够以直线的方式传播。
二、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介质的边界时,部分或全部光线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不同,从而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使光线发生“反弹”。
光的反射分为两种形式: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指的是光线遇到光滑的介质边界时,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相等,遵循反射定律。
镜子是一个常见的镜面反射的实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体的镜像。
漫反射则是当光线遇到粗糙的介质边界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呈散射状态,无规律可循。
漫反射会使光线在空间中辐射出去,如我们所见到的物体。
光的反射是一种能量守恒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而且两者在同一平面上。
这意味着光线在反射过程中,能量得以保存。
三、光的传播和反射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光学成像:光的传播特性使得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③ 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相比或者比波长小时,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线可以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④ 近年来(1999-2001 年)科学家们在极低的压强(10-9Pa)和极低的温度(10-9K)下,得到一种物质的凝聚态,光在其中的速度
降低到 17m/s,甚至停止运动。
2.本影和半影
(l)影:影是自光源发出并与投影物体表面相切的光线在背光面的后方围成的区域.
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称光谱)(红光偏折最小,紫光
偏折最大。)在同一介质中,七色光与下面几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光学中的一个现象一串结论
色散现象
n v λ(波动性) 衍射 C 临 干 涉 间 γ (粒子性) E 光子 光电效应 距
结论: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两狭缝后形成两列光波叠加产生.
①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即δ=kλ,该处的光互相加强,出现亮条纹;
②当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时,既δ= (2n 1) ,该点光互相消弱,出现暗条纹;
2
·
③条纹间距与单色光波长成正比. x l (∝λ),
d
几何光学是借用“几何”知识来研究光的传播问题的,而光的传播路线又是由光的基本传播规律来确定。所以,对于几何光学 问题,只要能够画出光路图,剩下的就只是“几何问题”了。而几何光学中的光路通常有如下两类: (1)“成像光路”——一般来说画光路应依据光的传播规律,但对成像光路来说,特别是对薄透镜的成像光路来说,则是依据三条
光学知识点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一、光源
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它具有反射和折射等特性。
光在传播过程中遵循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这些定律对于解释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非常重要。
一、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的直线传播定律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以直线路径传播的规律。
根据这一定律,当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它的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
这一定律可以被很好地解释为光在几乎无阻碍的真空或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例如,当我们照准一个光源时,我们可以看到光从光源一直传播到眼睛的路径是一条直线。
二、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指光在与界面相交时,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这一定律可以通过光线在平面镜或其他光滑表面反射时的现象来验证。
当光线以一定角度射向镜面时,它们会被镜面反射,并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存在对称关系。
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光学成像中,我们可以利用反射定律来设计和制造各种镜头和反射器件。
三、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是指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个固定的数学关系。
例如当光从空气经过一个透明介质(如玻璃)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这个偏折现象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来描述,该定律表明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个数学关系。
光的折射定律在光学设备设计和光纤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还可以指导我们设计和优化光学器件。
综上所述,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解释光传播和反射现象的重要规律。
这些定律在光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为我们设计和优化光学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光的性质,进一步推动光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极高的速度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传播。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会沿直线传播,并在碰到边界时发生反射。
本文将探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以及光的反射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线在真空或透明介质中沿直线路径传播的现象。
这一现象可以用光的光线模型来解释。
根据光的光线模型,光线是由无数个光子组成,光子具有一定能量和动量。
当光线通过透明介质时,它会与介质中的分子相互作用,但整体上光线会以直线路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即我们常说的“直线传播原理”。
该定律表明,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在同一介质中的任意两点之间的光线路径是一条直线。
这意味着光的传播总是以直线路径进行的。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碰到边界面时发生的现象,光线沿着原来的路径反弹回去。
当入射光线与边界面呈一定角度入射时,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定律是描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关系的物理定律。
对于光的反射现象,我们可以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
光的反射定律表明,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垂直于边界面的线)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我们看到的镜子、光洁的金属表面等都能反射光线。
反射现象也被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如反光镜、望远镜等。
三、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一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也遵循一定的定律,即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又称折射定律。
斯涅尔定律表明,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具体而言,斯涅尔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frac{{\sin\theta_1}}{{\sin\theta_2}} = \frac{{n_2}}{{n_1}}\)其中,\(\theta_1\)为入射角,\(\theta_2\)为折射角,\(n_1\)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n_2\)为折射介质的折射率。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
(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非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区域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有关,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
(3)日食和月食:
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月偏食。
2.光的反射现象---: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其中一部分光线在原介质中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1)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定律表明,对于每一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面镜成像
(1)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为对称。
(2)光路图作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
(3)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更多学习资源尽在简单学习网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
(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电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
初二物理第四章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 A.是方形的
B.是圆形的
• C.它是太阳的像 D.是长方形的
• 【答案】BC
类型三、光的直线传播作图
• 3.下图中,S是光源,A是不透明的物体,L 是竖直墙面,试画出光源S照不到墙面的范 围。
• 【变式】“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 悉吧!你能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 甚小”吗?你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 图说明吗?
结论二: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结论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 线在同一平面内
2.(法线居中)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
3.(两角相等)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顺序!)
问题:如果让反射光线逆着入射光线的方向照 射到平面镜上,我们会看到什么?
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6、阴雨天打雷时, 总是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 这 是因为 :( B ) A.打雷时, 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
B.虽然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但因光的传播速度远 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但人对声音反应要比对闪 电反应慢
D.无法解释上述现象
7、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D)
A.日食和月食
B.影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 鸣声
4.2 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 1.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并能用光的反射定律
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 2.人眼能看到东西是由于光进入人的眼睛。
类型一、光的直线传播
•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学校 日期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一、选择题
1、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 ( ) A.只有太阳、烛焰 B.只有太阳 C.只有太阳、月亮 D.三个都是
2、如图1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则它看到的像是乙图中的( )
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4、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 )
A .9:30 B. 2: 30 C. 6:15 D. 12:15
5、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
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
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 .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 .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 .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 .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
.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
7.小宝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
A. 比他大的实像
B. 比他小的实像
C. 比他小的虚像
D. 与他等大的虚像 8.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 .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 .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 .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9.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的暗处是水
10.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11.一束光线以30°角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100 ° B.120° C.140° D.160° 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美观
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13、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平面镜,欲使镜面前小球滚动方向与镜中小球移动方向垂直,那么镜面前小球滚动方向与镜面的夹角( )
A .90°
B .60°
C .45°
D .30°
14.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
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1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 .杯弓蛇影
B .形影不离
C .形单影只
D .立竿见影
16.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温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
A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 .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 .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 .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17.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 .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二、填空题
18.如图3,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这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
这说明光 。
图6
图3 图4
19、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0
,则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反射角为 。
20、如图6所示,是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是入射角。
21.如图4,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中像的距离应是_______m 。
22、 图3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从远处观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
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
23、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
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 1移到S 2,表示液面高度 。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4、新学期小明所在班搬到了一间新教室,但是上课时小明却感到玻璃黑板因“反光”刺眼而看不清上面的字。
请你帮他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说明理由。
①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看图及作图题。
25、如图所示,由点光源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中一条反射光线经过A 点,试完成其光路图。
26、右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
O 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 点。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 点的光路图。
27、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3所示,请在图13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28、如图10所示,在O 点放置一平面镜,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太阳光经O 点反射后,水平射入窗口P 。
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和块平面镜,镜面与桌面成45°,一小球如图所示位置坚直下落,
则镜中的“小球”运动的方向是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四个发光点A 、B 、C 、D 、E 为人眼睛所在处,周眼睛不能看到其虚像的发
光点是
30.①已知点光源S 及其在平面镜中的像点S ',入射光线SA ,作出平面镜并把光路补充完整;②、作出点光源S 通过平面镜MN 照亮不透明物体右侧地面或光屏的范围;③已知点光源A 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在平面镜前的物体⑤.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 ,AB 和CD 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 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 .(要求留下作图痕迹)⑥如图所示,发光点S 置于平面镜MN 前,想一想人要看到S 的像,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你能画出人可以看到S 在平面镜里成的像的范围吗⑦潜望镜中两块平面镜平行放置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已知一条沿水平方向的入射光线,作出光在潜望镜中的光路;⑧作出下列反射现象中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平面镜;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四、探究题31.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2.(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9所示的实验。
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 。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 向后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M N S A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