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基本药物的背景资料

合集下载

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课件
钙磷调节药 收敛药
药品名称
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氯沙 坦、缬沙坦、索他洛尔 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呋塞米、螺内酯 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哌嗪、噻嘧啶 硫酸镁盐类
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罗格 列酮 阿伦磷酸钠、丙氨磷酸二钠 鞣酸蛋白
给药时间
药品类别 促胃动力药
– 增加了品种数量(520vs307) – 结构调整:补充抗肿瘤、血液病和儿童用药 – 规范了剂型、规格
• 2012版目录充分注重了与其他政策的衔接
– 与WHO EML衔接 – 与医保支付能力衔接 – 与常见病、多发病及妇女儿童用药衔接 – 坚持中西药并重 – 与重大疾病保障用药衔接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三者紧密结合,引导临床将常见疾病的诊断、治
第一条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 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 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 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 用基本药物。 第二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 生物制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化学药品和生物制 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 分类。
基团禁用; ✓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及布林佐胺(派立明)为治疗青光眼的常用药物,
具有和磺胺类药物所共有的副作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患者
联合用药不适宜
(1)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 如散瞳药与治青光眼药。 (2) 联用后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如
✓ 氨基糖昔类药物与呋塞米联用, 导致耳、肾毒性增强; ✓ 头孢唑啉钠与阿米卡星联用增加对肾功能的损害; ✓ 丙戊酸钠与美罗培南联用,美罗培南会使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降低,

基本药物目录

基本药物目录

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目录是指一份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药物清单,旨在确保各国内基本医疗保健所需的关键药物的可及性和质量。

下面是一份关于基本药物目录的3000字中文文章。

第一部分:基本药物目录的背景和意义基本药物目录是为解决全球贫困地区健康状况不佳的问题而制定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拮据和医疗资源匮乏,导致许多人无法获得必需的药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于1977年首次发布了基本药物目录。

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旨在确定适用于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低限度的必需药物。

这些药物应具备以下几个关键特点:临床价值高、安全性好、价廉易得、质量一致,并适用于基本医疗服务。

通过制定基本药物目录,世界卫生组织希望能够推动基本药物的生产和合理使用,提高全球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第二部分:基本药物目录的内容基本药物目录是根据国际上广泛接受的临床指南和流行病学数据制定的。

目前的基本药物目录包含了大约400种药物,涵盖了多个疾病领域,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选择基于治疗效果、安全性、可用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

其中包括了一些常见并且容易使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帕金森病治疗药物左旋多巴、维生素A、抗结核药物和抗疟药物等。

这些药物是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关键药物,能够满足大多数常见疾病的治疗需求。

第三部分:基本药物目录的影响和挑战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对全球健康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提高了贫困地区居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和必需药物的机会。

其次,它推动了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供应,降低了药物价格,使得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药物治疗。

最后,基本药物目录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使用,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效果。

然而,基本药物目录的实施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基本药物主要面向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的医疗资源有限,可能无法满足人们对药物的需求。

基本药物简介

基本药物简介
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是基本药物制度的根本目标;发展中 国家侧重公平可及,发达国家侧重合理用药。
国内历程
我国最早于1977年引入“基本药物”概念,先后于1979、1981、1982、1991、 1992、1996、1997、1998、2000、2002、2004开展了相关工作与目录调整。
2009年8月18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 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发布:
10
相关政策、制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办发〔2018〕8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 药物制度的意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卫药政发〔2018〕31号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18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卫药政发〔2019〕1号 准: 一、药品标准被取代的; 二、国家药监部门撤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 三、发生不良反应,经评估不宜再作为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 四、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可被风险效益比或者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所替代的; 五、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认为应当调出的其他情形。
8
基本药物与医保药品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
制定原则
坚持正确的基本药物政策目标
基本医疗用药水平与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相协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水平相适应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中央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监控各方利益、统 筹协调、突出重点,分阶段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目标
7
调整原则
药品调入的标准: 一、结合疾病谱顺位、发病率、疾病负担等,满足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 危害大疾病和危急重症、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从已在我国境内上市 的药品中,遴选出适当数量基本药物。 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医药行业发展创新,向中药(含民族药)、国产创新 药倾斜。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引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s List,简称NEML)是一个由政府制定的目录,列出了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药物列表。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全民的基本医疗权益,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和药物质量管理。

本文将介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背景和意义,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背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基本药物概念。

基本药物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及基本卫生保健系统中必须具备的药物,以满足人口健康需求的最低限度的药物。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各国制定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有所不同。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提供必要的药物供应: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列出了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药物,以确保人民获得必要的药物供应。

2.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限制了医生在开药时的选择范围,避免过度使用昂贵而有效的药物。

3.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意义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具有以下意义:1.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确保了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特别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来说尤为重要。

2.促进药物的质量管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于药物的质量和效果有一定要求,促进了药物的质量管理和监督。

3.控制医疗成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限制医生开药的范围,有利于控制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使得基本医疗资源在各地区都可以得到合理利用。

常见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管理和更新的药物目录,目前已经发布了第三版。

该目录涵盖了治疗贫血、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等临床常见病和慢性病的药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

型)和数量。
4.下列药品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
(1)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
(2)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易滥用的; (3)非临床治疗首选的; (4)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明确 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
(5)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
(6)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度的重点任务》,北京将统一大医院与社区的药品采 购目录; 8月18日,宁夏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要点)”,宁夏将合并二、三 级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目录。
基层只准用基药, 正式宣告瓦解?
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收载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原卫生部公布药品标准的品种
其中127个最近 5-10年更新了 目录
135个国家制 定了治疗手 册和处方手 册
2015年4月,WHO最新版本基本药物包括406种 药物,能够应对全球多数重点疾病包括疟疾、艾滋 病、结核病、生殖卫生疾病以及越来越多的慢性 病,如癌症和糖尿病等。
2.我国基本药物的发展及建立
1979年-引入“基本药物”概念;
都已经开发出来了。但是,卫生医疗的资源有限的(尤
其是发展中国家),有一半的人仍不能获得能负担得 起的、有质量保证的药物, 并正确地使用。
70-80年代,中国农村患脑 膜炎,破伤风的结果??
二、基本药物的发展及制度建立
1.WHO关于基本药物的发展情况
1977年-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大部 分人口卫生保健所需要的药品; 1985年-概念内涵延伸,即基本药物还必须与合理用 药相结合,并推荐把基本药物的遴选同处方集和标准
2002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3013 2015

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制度简介基本药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满足公众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而确定的一份清单,包含了必需的、安全有效的和价格合理的药物。

基本药物制度在改善健康保健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基本药物制度的背景、目标、制定程序、推广策略以及一些成功案例。

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许多国家无法负担高昂的药物费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卫生组织和政府机构开始关注如何制定一份基本药物清单,以确保公众能够获得必需的药物,同时也能保持可承受的价格。

基本药物制度在满足公众健康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标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提供必需的药物:制定一份包含必需的药物清单,确保公众可以获得基本的药物治疗。

•保证药物质量: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和质量监控机制,确保基本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控制药物价格:制定价格合理的政策和措施,降低药物价格,使其对公众更具可承受性。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改进医疗服务的组织和管理,提升公众的医疗体验和满意度。

制定程序制定基本药物制度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评估需求:了解公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包括常见疾病和用药需求。

2.制定清单:根据需求评估结果,制定一份包含必需药物的清单。

这需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可用性和成本等因素。

3.制定政策:制定针对基本药物的政策和措施,包括价格控制、采购方式、分配规则等。

4.实施和监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建立监管机构负责监督药物质量和价格的执行情况。

5.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推广策略为了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覆盖率和可行性,需要采取一些推广策略:1.政策宣导:政府和卫生机构应加强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向公众普及其意义和好处。

2.培训医务人员:培训医生、药剂师和其他医务人员,使他们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并能够正确实施。

3.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药品供应商和制药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基本药物的供应和质量。

[课件]基本药物PPT

[课件]基本药物PPT

1975-1982 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基本药物
满足大部分人群健康要求的药物, 1982-1999 这些药品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充足 的数量和合适的剂型 1.基本药物是满足人类优先健康需 求的药品;2.基本药物的遴选应该 以疾病发病率、有效性和安全性证 1999-2002 据、成本效益数据比较为基础;3 基本药物应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充 足的数量、合适的剂型、确定的质 量、及个人和社会可以负担的价格 2002-至今 1、2未变;3.遴选原则中的“疾病 发生率”改为“与健康相关的疾 病”,考虑各国国情变化分析
2004
773 1260
2009
205 102
2012
317 203
2015
292 205
总计
278
2511
2310
2019
2001
2033
307
520
497
历版《 国家基本药物》 收载药品品种
西药基药-年份
基药品种数
WHO关于基本药物概念演变过程
年份/年 基本药物的概念 变化分析
概念提出之初,只将价格列为考虑的 因素,也是期可负担性理念的体现 1.基本药物的适用范围明确,只适用于 大部分人群,而不是全人类,但存在 对“大部分人群”界定不明确的缺陷; 2.加入对基本药物数量和剂型的要求, 即开始考虑基本药物的可及性。 从定义、遴选原则和目的对基本药物 进行了描述:1.在定义中扩大并明确了 基本药物的适用范围,突出了基本药 物的普遍性,但此时只是停留在疾病 治疗的层面上;2.在概念的表述中加入 遴选原则;3.在目的中首次体现了对基 本药物质量的要求。 弥补了遴选原则的不足,体现了预防 的理念及基本药物目录的灵活性
2.我国基本药物的发展及建立

who基本药物定义

who基本药物定义

WHO基本药物定义1. 引言WHO基本药物定义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为满足全球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而制定的一套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每个国家都能够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以满足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

2. WHO基本药物清单WHO基本药物清单是WHO制定的一个包含基本药物的清单,以指导各国制定其国家的基本药物政策和提供基本药物服务。

这个清单由两个部分组成:核心清单和补充清单。

2.1 核心清单核心清单包含了满足基本医疗保健需求的最基本的药物。

这些药物被认为是治疗最常见疾病的关键药物,例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疾病等。

核心清单中的药物是各国基本药物政策的基础。

2.2 补充清单补充清单包含了一些特殊药物,用于治疗一些特定的疾病。

这些药物可能是因为疾病的特殊性或者在某些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而被列入清单。

3. WHO基本药物定义的目的和原则WHO基本药物定义的目的是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以满足其基本医疗保健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WHO制定了一些原则来指导基本药物的定义和使用。

3.1 公平性WHO基本药物定义的原则之一是公平性。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基本药物,无论其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或社会地位如何。

药物的价格应该是合理的,以确保人们能够负担得起。

3.2 可负担性另一个原则是可负担性。

基本药物的价格应该是人们能够负担得起的。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重要,因为这些国家通常面临着医疗资源有限的问题。

3.3 可用性基本药物应该是可用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地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药物的供应链应该是可靠的,以确保药物能够及时到达需要的地方。

3.4 质量和安全性基本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应该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是安全的。

WHO鼓励各国建立监管机构,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O基本药物的背景资料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政策(课题综述报告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基本药物(essential medicines)在现代卫生保健中是最具有成本效果的措施之一,它对健康有着明显的影响。

2005年在发展中国家就有4000多万人死亡,三分之一是小于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1000万由于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结核及疟疾而死亡。

这些情况均可以用安全的,价格便宜的基本药物来挽救生命。

如单一的铁剂和叶酸制剂就可以减少孕产妇贫血引起的产妇和儿童的死亡率。

治疗性转播的疾病可以减少AIDS病毒的转播,治疗高血压可以减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

卫生保健和基本药物的可及性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的人权。

药品能挽救生命,减少发病和改进健康依赖于药品的质量(quality)、安全(safety)、可得性(availability)、可承受性(affordability)和正确的使用(rational use of drugs)。

估计迄今有20亿人口(约占全球1/3人口)没有基本药物的可及性。

在一些低收入的亚洲和非洲国家约有50%人口不能得到基本药物。

有近1/3的国家缺少立法和执法能力来监督药品市场(包括药品注册、制造和流通的监督、和药物促销的控制)。

不可靠的药品供给系统和不合理的药物使用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WHO基本药物政策的发展过程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号召2000年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初级卫生保健”的时代。

1975年28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28.66决议案,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帮助各会员国选择和购买价格合理的、具有质量的、国家卫生需要的基本药物。

希望能发展一种方法帮助会员国形成国家药品政策,并帮助会员国执行药品政策,如基本药品的遴选,根据卫生需要适度地购买有质量的药品,对不同的药物规划提供教育与培训等。

WHO支持会员国发展、执行和监测国家药品政策的效果,保证基本药品的可得性、价格的可承受性和合理的应用,以及保证传统药品的安全、有效和具有良好的质量。

很多研究提到了临床指南和基本药物目录对卫生系统中药品的合理应用的影响。

慎重地选择有限范围的基本药品对提高医疗保健的质量有影响。

良好的药品管理(包括改进处方药的质量)和利用更有成本效果的卫生资源是必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的工作有四个战略方向。

战略一是通过增加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减少疾病的超额死亡率及伤残率的负担;战略二是通过监测抗感染药物耐药性的出现,为药物的处方、分配和消费,创造安全的环境,减少人类健康的危险因子;战略三是协助发展卫生系统,通过构建药品持续管理能力作为一个有功能和可靠的卫生系统的基础;战略四是在卫生部门中发展一个政策和制度的环境,在国家卫生政策的框架下和有各方参与的药物部门内,支持发展国家药品政策。

二、基本药物的定义“基本药物”是指那些能满足人群优先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专家组提出的基本药物的概念是:“基本药物是那些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品”。

(essential drugs are those that satisfy the health care needs of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they should,therefore,be available at all times in adequate amounts and in the appropriate dosage forms,and at a price that the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y can afford)。

如果进一步给这个定义解读的话,就是“在卫生系统中,任何时间,都具有足够数量和适宜的剂量形式,个人和社区能够支付得起的价格的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是指能满足人群优先的卫生保健需要。

经验证明严格的遴选有限范围的基本药物可以提高保健质量、更好地管理药品,包括改进处方药的质量,应用更具成本效果的卫生资源。

有的学者认为上述的基本药物定义中还没有提及需要持续的药物筹资和足够的药品质量。

于是又提出是否在定义中应包括基本药物是针对优先的卫生保健需要;应包含基本药物的遴选条件,要考虑到疾病的流行,药物的功效和安全的证据,和比较它的成本效果。

三、基本药物目录第一个WHO基本药物目录(WHO model list)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专家组在1977年提出的。

在1978年的31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又通过31.32决议案:“要求继续确定药品和疫苗,根据科学的知识,初级卫生保健和控制疾病的流行、定期更新基本药物的遴选”,并且要“与会员国合作形成药品政策和与人群卫生需要相关的管理规划,目的是保证全体人民在一个国家能够提供得起的价格水平上,达到基本药物的可及性”。

1978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WHO/UNICEF)在阿拉木图召开的初级卫生保健会议上,将基本药物列入初级卫生保健的8个主要内容之一。

1979年成立了基本药物行动计划。

另一个里程碑式的会议是1985年在内罗毕召开的合理应用药物的专家会议,提出改进各国的药物形势。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家药品政策的专家会议上发表了一个《发展国家药品政策的指南》,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在过去30年来基本药物的概念已为全球所接受,成为一个有力的工具去促进卫生的公平性。

基本药物的可及性由1977年覆盖21亿人口发展到1999年的38亿人口。

1989年只有14个国家发表或修订了国家药品政策,但到了1999底已有了156个国家有了官方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27个基本药品目录已在以前的五年内进行了修订。

大部分国家有国家的基本药物目录,有的则有州或省级的目录。

能用于培训和监测医务工作者的用药行为。

WHO的药品政策是世界卫生组织药品战略的一个部分。

国家的基本药品目录应与国家临床规范指南密切结合和培训。

基本药品目录同样可以指导公共部门的药品采购和供应、补偿医疗费用、药品捐赠、和地方药品的生产。

许多国际组织,包括UNICEF、UNHCR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的非营利性药品供应机构已适应基本药物的概念,药品的供应系统也主要依赖于基本药品目录。

从1977年开始,每隔两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专家组更新基本药品目录一次。

1999年的基本药品目录中包含了306种活性成分,其中250种包含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临床指南中。

这306种中包括药品和疫苗。

避孕药、预防用的驱蚊剂、及某些诊断试制。

修订的原则是:(1)科学的循证决策;(2)加强基本药物目录与临床指南的联系;(3)包含高成本的新药和有效的药品。

2001年6月许多国家被邀请参加讨论“更新和转播WHO基本药物目录:今后的道路”。

2001年9-10月先后在美洲世界卫生组织53次地区会议和48次东地中海地区会议上,各国要求WHO总干事尽快地公布更新的基本药物目录。

2005年3月WHO修订了第14版的基本药品目录,它包含了27个大类、312种药品,还包括了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这是一个核心目录,它是基本卫生服务系统需要的最少数目的药品。

这些药品是最具有功效、安全和成本效果的药品。

优先情况包括最近或将来估计与公共卫生有关的疾病、安全和成本效果的治疗。

可从世界卫生组织的网站中查阅有关基本药物目录,药物模式,检索药品和疾病治疗参考。

此外,基本药物目录中还包含了一部分补充的目录(complementary list),主要是对优先疾病使用的药品,需要诊断和/或专科治疗的,但有些药品的价格较高或成本效果稍差一些的药品。

四、基本药物的遴选标准基本药物的概念应该是一种前瞻性的看法,它需要经常不断地选择和更新药物,以反映新出现的治疗方法和改变治疗的需要。

需要确保药品的质量,需要不断地发展更好的药物。

对新出现的疾病以及对耐药菌株的新药。

基本药物的具体遴选标准包含以下几个因素:(1)疾病负担;(2)功效;(3)比较治疗时的成本效果;(4)不同情况下的稳定性;(6)需要特殊的诊断或治疗;(7)药代动力学的结果;(8)需要有科学的证据。

大部分的基本药物应该是单一的化合物或固定比例的混合物,比较安全性和依从性,比较成本时不能只看药品的单位成本,需要在同类药物的不同品种之间的成本和成本效果之间比较。

有专利的药品不能包含在基本药品目录内。

基本药物的遴选主要考虑公共卫生的相关性(疾病的流行率),临床证据显示功效、安全和比较成本效果的评价。

基本药品遴选的过程要透明,需要考虑病人、专业人员和政府的看法。

在不同国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品目录时,要注意当地的人口学和疾病的模式,治疗的机构,人员的培训和经验,个别药品在当地的可得性,财务资源和环境因素等。

五、药品政策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会员国发展、执行和监测各国药品政策、指南、策略、计划的效果。

保证基本药品、传统药物和补充药物(complementary/alternative medicines)的可得性、可承受性和合理使用。

这些药物应该是安全、有效和具有质量的。

(1)继续支持所有各会员国发展、执行和监测国家药品政策,随着发展不断修正;(2)支持各国在国际、地区或双边贸易中改进重点药物的可及性;(3)将促进和监测基本药品目录的可及性作为基本的人权,公共投资药品的研究和开发(R&D),特别对一些被忽视的疾病,在药品部门推行伦理观念和实践;(4)执行世界卫生组织对传统药品,保证它们的可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安全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目的是帮助挽救生命,改善健康,保证药品的质量、疗效、安全和合理使用(包括传统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工作重点是扩大基本药物的可及性,特别是对贫困者和脆弱人群。

优先重点的疾病是艾滋病、结核、疟疾。

在药物的选择和定价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对筹资、药品供给系统、质量保证等方面正与其他国际组织、援助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合作,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药品的成本在1975年首次引入国家药品政策和基本药物概念时已被各国所重视。

也提出过要考虑治疗的成本。

对高费用的药物能否进入,国际比较成本效果的结果是否有意义等问题也有过质疑。

WHO2004-2007年的药品策略被称为:国家是核心(countries at the core)。

提出所有的活动应该有利于各会员国,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工作的核心。

2004-2007年的药品策略表达了WHO的看法,在过去30年来的活动,药品问题一直在保证国家执行和监测国家药品政策,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继续支持保证所有国家发展一个国家药品政策的执行、监测和规制,并与卫生发展与时俱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