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综述
细胞生物学学习指导

1 绪论综述首先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研究、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从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衰老、死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第一个看到细胞(死)的是萝卜特胡克;看到活的是列文胡克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②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总结:①组成;②独立;③老生新细胞学说意义:论证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和生命共同起源。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构成机体、代谢和功能、生长发育、繁殖的基本单位,还是生命的归宿,进化的起点。
细胞的基本共性:①相似的化学组成;②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③相同的遗传装置,均含两种核酸;④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⑤蛋白质的合成机器——核糖体。
从小往大了说,就是化学元素、遗传装置、核糖体、膜、分裂方式细胞最低配置:①细胞膜;②DNA与RNA;③一定数量的核糖体;④催化主要酶促反应所需的酶。
原核细胞、病毒略,主要是微生物考。
真核细胞三大基本结构系统(亚显微水平上):①以脂质和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系统;②以核酸与蛋白质为基础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③由特异蛋白质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生物大分子构成的基本结构体系尺度约为2~20nm,生物膜的厚度基本在8~10nm范围内。
其次就是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特有中心粒,植物特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和其他质体。
细胞体积守恒定律:高等动(植)物,无论种间差异有多大,同一器官同一组织的细胞大小是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器官/组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数量,而非大小。
》训练基地选择1、()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a、组织培养b、高速离心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2、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a、Robert Hookeb、Leeuwen Hoekc、Grewd、Virchow3、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A、80SB、70SC、60SD、50S4、下列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A、支原体B、细菌C、蓝藻D、植物细胞5、蓝藻的遗传物质相当于细菌的核区称为()A、中心体B、中心质C、中体D、中心球6、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观战越来越有说服力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B、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病毒C、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D、都不对7、目前认为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其直径约为()A、0.01μmB、0.1~0.3μmC、1~3μmD、10μm8、SARS病毒是()A、DNA病毒B、RNA病毒C、类病毒D、朊病毒9、逆转录病毒是一种()A、双链DNA病毒B、单链DNA病毒C、双链RNA病毒D、单链RNA病毒名解类病毒: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的类似病毒的简单生命体。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重要基础综述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重要基础综述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关于细胞与分子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生物学不仅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且与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以说,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提高。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生命科学医学发展关系促进著名科学家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关键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细胞作为有机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科学上的许多基本问题都必须在细胞中求得解决。
我们队细胞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是为了阐明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与本质,更是希望据此来进一步对这些现象和发展规律加以控制和利用,以达到造福于人类的目的。
而在这些利用方式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医学。
许多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最终都必须回归细胞水平,细胞的病变是诊断疾病最有力的证据,也为治疗指明正确的方向。
本文将从细胞生物学与生命科学及医学的关系两个方面阐述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一)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利用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改造生物界,从而造福人类。
可以说,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和人民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运用近代物理、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是由细胞学(cytology)发展而来。
因为关于细胞早已不仅是单纯地研究一个个细胞、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或者一个个生命现象,而是将它们有机结合,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因此现代的细胞研究称为细胞生物学。
(三)细胞生物学与生命科学在我国基础学科发展规划中,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班级:生科142姓名:旷江学号:10143131组号: 2小组成员:旷江、韦立尧、莫霞指导老师:范立强、李鹏飞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学系摘要本次细胞生物学实验通过细胞形态与结构的观察技术,细胞化学,细胞生理,细胞培养与分析,细胞周期分析,细胞成分分离与分析,细胞增殖与染色等技术对动植物细胞进行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细胞生理过程的研究、细胞培养与细胞分析、细胞冻存与复苏等,以此来研究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染色、冻存复苏、生理过程、形态结构AbstractThe cell biology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cell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bservation technique, cytochemistry, cell physiology, cell culture and analysis, cell cycle analysis, cell fractionation and analysi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taining. Observation of cell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cell culture and cell analysis, cell cryopreservation and resuscita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animals and plants, functions and a variety of laws of life.Key words: cell proliferation, cell staining, cryopreservatio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morphological structur目录第一章综述 (1)1.1实验目的 (1)第二章实验原理 (2)2.1实验流程和应用实验方法 (2)2.2细胞器活体染色与显微观察 (2)2.3细胞骨架的观察 (3)2.4细胞冻存复苏 (3)2.5细胞冻存复苏活力检测 (3)2.6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转染 (4)2.7细胞凋亡诱导和分析 (4)第三章实验仪器及试剂 (6)3.1实验仪器 (6)3.2实验试剂 (6)第四章实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细胞生物学综述:活跃的P53将导致提前衰老吗?

活跃的P53将导致提前衰老吗?——抑癌作用的代价?生物技术专业 朱 宜 04221109摘要:P53是一种公认的抑癌基因,参与了多条细胞调控通路,其编码基因及相应的蛋白产物均在细胞周期内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p53的很有可能是抑制、治疗癌症的一种手段,所以人们对其的研究一直十分热衷。
细胞的癌变、衰老、凋亡等过程在机制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有着抑癌作用的p53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细胞乃至机体的提前衰老就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对这两大观点作以简单介绍及分析,并希望从结果出发,能够探索p53在治疗癌症方面的应用。
1、背景:由于p53在细胞通路中的重要地位,其一经发现,一直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在正常细胞中,p53的转录活性很低,但在应急时刻在信号通路诱导下(如DNA损伤等情况下),p53蛋白被磷酸化后会被激活。
,诱导细胞修复或是进入细胞凋亡途径。
在半数以上的癌症细胞中,可以观察到p53突变体的存在,由此可证明p53的缺失将大大提高细胞癌变的可能性。
所以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希望能通过提高自然状态下p53的活性的方法来达到治疗、预防癌症的作用。
具体方法有改变p53的结构,如切除N端的一部分序列;延长p53的半衰期,如结合泛素进行调节;降低p53抑制物的表达,如降低mdm2的表达;还有调节p53下游基因活性等等。
一直以来,人们不断研究科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让人类自身更为健康、长寿的生活。
高等生物如人类的生命的存续是依赖体内细胞的不断分裂、再生。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由于种种调控上的失误,会引发细胞癌变,对于机体来说,就是患了癌症,这是人类必须要面对的死亡威胁,因为癌症的发病率在一定程度上是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而加大的。
衰老则是人类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这是细胞及机体不可逆的走向死亡的过程。
所以一直以来与癌变及衰老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就持续受到关注。
P53恰恰是一种与两者都息息相关的分子。
医学细胞生物学大题总结

医学细胞⽣物学⼤题总结医学细胞⽣物学复习资料第⼀章1、细胞学与细胞⽣物学有何不同?细胞学是在光学显微镜⽔平,研究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某个细胞、细胞器、⽣物⼤分⼦或某个⽣命活动的现象;细胞⽣物学是应⽤现代物理、化学技术和分⼦⽣物学⽅法,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等⽔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细胞总体和动态的功能活动以及这些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的分⼦基础。
2、细胞⽣物学与医学有何关系?以学⽣为何要学习细胞⽣物学?(1)细胞⽣物学在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癌基因等⽅⾯的研究,使⼈们对疾病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有了全新的认识;以细胞⽣物学的原理、⽅法探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段。
(2)作为医学⽣,学习细胞⽣物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细胞⽣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章1、为什么说细胞的各种⽣命活动现象的研究要从显微、亚显微、分⼦3个⽔平进⾏?细胞的直径⼤多为10~20微⽶,相当于⼈眼睛的分辨率的五分之⼀,况且细胞内还有精细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理活动,所以研究细胞的各种⽣命活动现象必须借助仪器设备和相关的实验⽅法从⽽从显微、亚显微、分⼦3个⽔平进⾏。
2、光学显微镜技术与电⼦显微镜技术有哪些不同?⼆者为什么不能相互替代?(1)组成结构:光学显微镜由三部分组成:照明系统,光学放⼤系统,机械系统电⼦显微镜由五部分组成:电⼦照明系统,电⼦透镜成像系统,真空系统,记录系统,电源系统。
分辨率:光学显微镜为0.2微⽶,电⼦显微镜为0.2纳⽶所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2)电⼦显微镜⼤⼤提⾼了显微镜的分辨率,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是超出光学显微镜分辨⽔平的细胞结构,有⼒促进了细胞⽣物学的发展。
3、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有哪些?为什么说体外培养⽅法是⽣物医药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过程:准备,取材,培养注意事项:实验材料要新鲜;⽆菌操作;注意酶的浓度和控制消化时间;培养液的选择第三章1、为什么说细胞是⽣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然界的⽣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对细胞生物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它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还包含少量的糖类。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细胞器种类繁多,其中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与蛋白质合成、脂质代谢等有关;高尔基体主要参与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运输;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
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时会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物质跨膜运输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方式。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的扩散。
协助扩散则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例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
此外,还有胞吞和胞吐作用,用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
三、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呼吸是细胞能量供应的重要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如酵母菌;另一种产生乳酸,如乳酸菌。
细胞生物学考研试题和答案

大学2005年细胞生物学考研题一、名词解释1、嵌合体答:有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胚胎和细胞合并在一起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称之为嵌合体。
2、胞质凝胶层答:紧贴细胞膜下方有一层特殊细胞质,含有大量微丝和微管结合蛋白,形成凝胶状的三维网络构造,称为胞质凝胶层或者细胞皮层。
3、细胞皮质答:细胞皮质是质膜面的一层特化的细胞质。
细胞皮质富含微丝及相关蛋白形成凝胶状的网络构造。
细胞皮质跟细胞运动如胞质流动、阿米巴运动有关。
4、第二信使答:受细胞外信号作用,在细胞质溶质形成或向细胞质溶质释放的细胞小分子,负责将信号传到细胞部,如cAMP、IP3、Ca2+等。
5、共翻译转移答: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引导转移至糙面质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质网中,在糙面质网和高尔基体中经加工包装转移至指定位置。
共翻译转移是蛋白质分选的一种机制。
另外一种机制是翻译后转运途径,蛋白质完全合成之后由导肽引导至靶位。
6、F0-F1偶联因子答:ATP合酶包括两个根本组分,它们是球状的F1头部和嵌于膜的F0基部。
F1是水溶性的蛋白复合物,由5种类型的9个亚基组成,其组分是α3β3γεδ。
F0是嵌合在膜的疏水性蛋白复合体,由a、b、c三种亚基按照a2b2c10-12的比例组成一个跨膜质子通道。
F0-F1偶联因子的作用是将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形成质子电化学梯度转化为ATP。
7、分子伴侣答:在蛋白质折叠和组装过程中能够防止多肽链的错误折叠和聚集作用,并可破坏多肽链中已形成的错误构造,但其本身并不发生变化,这类蛋白称为分子伴侣。
8、协调运输答:一种物质的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依赖于另一种物质的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协同不直接消耗能量但是需要间接消耗能量。
9、恒定性分泌答:新的译法为组成型分泌,指细胞中分泌物形成后,随即被排出细胞。
与之相对的是调节型分泌,指分泌物形成后储存在分泌泡中,当细胞受到胞外信号的刺激时,分泌泡和质膜融合并将含物释放出去。
生物综述范文

生物综述范文生物综述(细胞篇)作者:未知当然这仅是人为地划分,这些方面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连的,一定要把细胞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一定要把生命过程和细胞组分的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
既然细胞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把发育和遗传联系起来,细胞分化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因为就整个有机体而言,遗传特点不仅显示在长成的个体,而是在整个生命过程不断地显示出来。
在细胞水平,细胞的分化也就是显示遗传特征的过程。
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是红细胞中血红素的转换。
人类胚胎早期的红细胞中首先出现胚期血红素,后来逐渐被胎儿期血红素所代替,胎儿三个月之后,后者又被成体型血红素所代替。
关于这些血红素已经有很多研究例如它们各自由那些肚链组成,这些肚链在个体发育中交互出现的情况,它们各自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各个肽链的基因位点,以至基因的结构都已比较清楚,工作可以说是相当深入了。
但是,追根到底有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甚至没有解答——这也适用于关于其他细胞的终末分化的研究。
实现了终末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了转变为其他细胞类型的潜能,只能向一个方面分化。
例如红细胞,虽然发生血红素的转换,但不能转变为其他类型的正常细胞,与胚胎细胞相比,它们的情况要简单些,因为胚胎细胞在尚未获得决定的时候是具有广泛潜能的。
拿中胚层细胞来说,它们既可以分化为肌细胞,也可以分化为前肾细胞、血细胞、间质细胞等。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往往乐于使用培养的细胞,它的优点是可以提供足够量的细胞做生化分析,并且只有一种细胞,材料比较单一,分析结果方便。
但是对于某些方面的研究则有不足之处,因为细胞在任何一个有机体里都是处于一个社会之中,和别的细胞不同程度地混杂在一起,在其生命活动中不可能不受到相邻的其他细胞的影响,甚至是相邻的同类细胞的影响,其处境要比培养的细胞复杂得多。
因此为了研究在一个细胞群中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关系,细胞社会学被提了出来。
细胞社会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不同细胞或相同细胞的相互识别,细胞的聚集与粘连、细胞间的交通和信息交流,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的相互影响,甚至还可包括细胞群中组织分化模式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综述
摘要: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本文以细胞生物学简史为起点,接着介绍经济时代细胞生物学的特点,最后结合我国情况介绍了我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简史特点发展战略
正文: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细胞生物学简史
细胞生物学虽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从学术思想上却可以追溯到较早的年代。
1883年德国胚胎学家W.鲁就阐述过关于遗传和发育的设想。
他假定受精卵中包含着所有的遗传物质,后者在卵裂时不是平均地分配到子细胞中,这种不同质的分裂决定子细胞及其后代的命运。
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发展了这种想法,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裂球的不均等分裂导致了细胞的分化。
虽然这些见解都已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可以看出细胞生物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在那时已被提出来了。
以后E.B.威尔逊1927年在他的《细胞──在发育和遗传中》的巨著中明确指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发育和遗传这些生命现象应当在细胞上研究。
1934年,美国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T.H.摩尔根在遗传学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在企图融合发育与遗传的《胚胎学与遗传学》一书中写道:“可以设想,各原生质区域在开始时的差异会影响基因的活动,然后基因又反转过来影响原生质,后者就开始一系列新的、相应的反应。
这样,我们可以勾画出胚胎各部分的逐步建立和分化。
”但在摩尔根的年代,由于细胞学和其他相邻学科还未发生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其他学科尚未能在细胞水平上开展关于发育和遗传的研究,所以细胞生物学只能在50年代之后,各方面的条件逐渐成熟了,才得以蓬勃发展。
经济时代下细胞生物学的特点:
一、生物产业推动产业革命,创造新的经济生长点。
生物芯片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医疗、农业、食品、环境保护、司法鉴定等领域,将会成为与微电子芯片一样重要的产业;转基因动植物的市场前景广阔,2004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100万公顷。
二、推动医学革命,延长人类寿命。
20世纪初人类平均寿命约为40多岁左右,抗生素和疫苗的应用、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公共卫生观念的提出使人类摆脱了传染病的威胁,人类平均寿命逐渐提高,20世纪末人类平均寿命达到70多岁。
但是心血管病、癌症和各类遗传病或遗传相关的疾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凶;21世纪生物技术将推动新一轮医学革命,从疾病预防、疾病诊断、药物研制、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器官移植、抗衰老等方面,延长人类寿命。
三、推动绿色革命,解决食品危机。
20世纪60年代以来,杂交玉米、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等农作物优质品种的栽培,标志着传统植物育种理论和各种农业措施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达到了高峰,对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而二十一世纪转基因动植物、组织培养、胚胎移植、动物克隆等一系列新技术将再一次改变农业的面貌,新技术群将更有利于人们创造新品种、生产人类所急需的粮食、药物和工业用品,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
四、创造生物新品种,改善生态环境。
植物抗旱、抗盐基因的发现与应用,将有可能彻底改变10亿亩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使5亿亩不毛之地、盐碱地变为良田;用于废气、废水、废渣处理的基因工程极端微生物的应用,可降解生物塑料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将会解决工业排放、白色垃圾等环保难题,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五、发展绿色能源,解决能源危机。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枯竭指日可待,替代能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球生物质能的储量为18000亿吨,相当于640亿吨石油。
生物能源将会使作物秸秆等废弃的有机物成为能源,缓解化石能源不足的危机,为石油短缺国家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找到一个较为经济的途径。
利用“绿金”代替“黑金”,开发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发电、生物氢等替代部分化石能源,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能源战略。
除此之外,植物光合作用机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人工光解水产生的氢气将成为继化石燃料之后主要的能源。
我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战略
一、细胞的结构与机能
研究内容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侧重于信号的跨膜转导、蛋白质通道和穿膜机制、大分子的修饰、分选、定向运输、内吞、外吐的机理、核孔复合物如何调节核-质之间的运输等。
二、染色体的结构及其基因表达调控
研究内容包括人类及水稻基因组计划,这对优良品种的选育、基因工程、人类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染色体蛋白质与染色体骨架、染色体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的构建及其高级结构。
染色体步移复制、染色体的特化区域(如动粒、端粒、着丝粒、核仁组织者区等)的结构与功能。
三、细胞骨架及核骨架系统
细胞骨架的研究内容包括: 微管、微管结合蛋白及马达分子的机能;微丝、微丝结合蛋白及其与信号传递、物质传送、蛋白质合成的关系;中间纤维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细胞分化及进化的关系;细胞核骨架侧重研究核基质与核纤层、MAR 与核骨架结合蛋白的机能;染色体骨架与染色体包装和功能的关系等。
四、胞外基质
研究作为细胞外基质支架的胶原与弹性蛋白及其与某些胶原性疾病和衰老间的关系。
非胶原糖蛋白在细胞增殖、分化、癌转移等方面的作用。
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是膜的整合成份与辅助受体,它们与心血管病及老年病的关系。
细胞外基质受体的活化与信号识别、信号转导的关系等.
五、细胞周期调控
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领域之一,包括对已克隆的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及周期蛋白的功能研究、克隆这两个基因家族新成员并确定其功能、研究其调节网络,包括对癌基因、抑癌基因及CKI的研究与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关系,以及泛素、PKC、PKA、Ca2+、MAPK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关系等。
六、细胞分化、衰老、死亡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研究的重点是分离细胞分化的关键基因;研究分化与癌变的关系;p53与细胞增殖、分化、癌变、逆转的关系;同源异型基因的研究;分化中基因群的相互作用;细胞衰老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衰老相关基因;端粒与衰老的关系等。
七、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是相当复杂的, 细胞因子、激素与受体以及细胞内第二信使共同组成传递信息的网络,并依此对细胞周围环境发生应答。
这实际上是一种细胞调节,如果这种调节失常,就会造成疾病。
研究重点是信号分子的结构与机能、信号分子与受体相互作用机理、受体与原初反应。
八、细胞社会学
细胞社会学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研究细胞整体和细胞群体中细胞间的社会行为(包括细胞间识别、通讯、集合和相互作用等),以及整体和细胞群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死亡等活动的调节控制。
胚胎发育中的许多问题(如图式形成、胚层分化、形态发生运动、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和再生等)都需要从细胞群的特性和社会行为方面进行研究。
细胞社会学就是在体外研究细胞的社会行为,用人工的细胞组合研究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同细胞或不同细胞的行为; 研究细胞之间的识别、粘连、通讯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作用、作用本质、以及对形态发生的影响等。
九、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及细胞工程
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如何逐级组装并最终形成赖以进行生命活动的细胞结构体系。
细胞是一个高度有组织有秩序而又瞬息万变的体系, 应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人为拆卸、组装不同层次的细胞结构,研究其机能,将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十、生殖有关的细胞生物学问题
生殖是生物世代交替的中心环节。
生殖生物学对促进生物的繁殖、野生濒危动、植物的挽救和控制人口膨胀及优生优育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优先发展领域侧重于精子发生过程中与增殖、分化、变态有关的基因表达、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的研究。
精子顶体反应的分子机理、精卵一级识别和二级识别的体外受精机理。
胚胎植入启动分子机理及其信号转导。
细胞粘附、迁移和侵入与着床进程中粘附因子、细胞外基质(ECM)和金属蛋白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参考文献:
1、细胞生物学(第3版).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8
2、细胞生物学,金布尔著/陈立滇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05
3、细胞生物学.王德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4、细胞生物学动态.翟中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5、细胞生物学(第2版). 孙同天.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